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部分)考试大纲
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

《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一、动物营养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动物营养学是在普通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和阐明动物摄入和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过程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揭示动物利用营养物质的量变质变规律,是从事动物生产的理论基础。
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第一、提示和阐明动物生存、生产或做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第二、研究确定不同生产形式下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第三、评定各类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第四、研究和阐明各种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代谢特点、动态平衡、动物生产效率及生产特性之间的关系;第五、研究动物营养与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第六、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总之,根本任务是为动物科学饲养提供理论根据和饲养指南。
二、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对动物健康和生产的影响,不同种类、不同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的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以及影响其需要量的因素,从而掌握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具备分析和解决动物生产实践中的饲养问题的理论知识。
(二)实践技能方面通过实验和实践环节,要求掌握动物营养中概略养分的概念和检测原理与方法,了解养分利用率和动物营养需要的基本评定或确定方法,加深动物营养基本概念和动物生产与营养需要的关系的理解,具备营养分析和饲养实践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安排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二部分。
理论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形式为主,总学时54学时,3学分。
实验教学以学生亲自动手的形式进行,共54学时,重点开展6大概略养分及部分纯养分的测定分析。
实践环节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设计和实施动物饲养试验的形式进行,共安排一个学期,不占计划内学时。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完成,实践环节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进行。
中农802自命题参考书

中农802自命题参考书
中国农业大学802自命题参考书:
《动物生物化学》
《动物生理学》(第2版)
针对报考【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学、畜牧生物工程、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兽医生物工程、兽医公共卫生】等专业的考生复习使用。
主要内容:
动物生物化学-糖代谢
动物生物化学-脂代谢
动物生物化学-酶
动物生物化学-核苷酸的代谢与合成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等
知识点:
肌梭、主动运输、反刍
为什么心率过快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从细胞学角度说明哺乳动物正常受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以双倒数作图画出酶促反应过程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前后的曲线变化
真核生物核小体的结构
SD序列及其功能
写出DNA复制过程中主要酶,及其相关作用,并画简图表示DNA复制过
程
写出两种蛋白质浓度测定的方法及原理等。
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测验
育、繁殖、
泌乳、产
蛋动物的
营养需要
和特点。
了解温热
环境对动
物营养需
要的关
课堂提问
系,掌握 与讨论
保护环境
的营养措
施。
*考核方式(Grading)
*教材或参考资料 (Textbooks & Other
Materials)
(成绩构成)平时(20%)+测验(20%)+期末考试(60%) 期末考试:笔试
课堂提问 与讨论
课堂提问
测验
课堂提问 与讨论
营养需要与 1
饲养标准 动物营养需
4 要
营养与环境
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思考题 思考题 思考题
方法和技
术,掌握
主要方法
的原理和
技术特
点。
了解饲养
标准的基
本特性、
内容及其 课堂提问
表达形
式、应用
原则和意
义。
掌握维持
和生产的
营养需要
研究方
法,熟悉
生长发
动物蛋白
质的消
化、吸收、
代谢利用
的过程及
特点,掌 握与蛋白
测验
质质量有
关的概念
和评定蛋
白质品质
的常用方
法。
了解碳水
化合物营
养生理作
用,掌握
不同动物
对碳水化 课堂提问
合物消
化、吸收、
代谢利用
的过程和
特点。
了解脂类
的营养生
理作用,
理解不同
动物对饲
料脂类的
消化、吸
收、代谢 课堂提问
的过程和
中国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40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内容:动物遗传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三部分,每部分50分,共计150分。
考试时间:三部分考试时间共180分钟。
动物遗传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动物遗传学考试是动物遗传育种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动物遗传学考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动物遗传育种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动物遗传育种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动物遗传学的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动物遗传学相关基础知识和动物遗传原理的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动物遗传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动物遗传原理和分析应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绪论动物遗传学概念、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遗传学的三个发展时期,动物遗传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第一部分分子遗传学基础遗传物质、核酸的结构、基因和基因组。
遗传物质的特征、DNA的结构、RNA分子类型、小RNA、基因的概念、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二部分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基因的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
第三部分细胞遗传学基础细胞的结构、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细胞分裂、胚胎肝细胞。
第四部分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定律的扩展、连锁与互换、重组率和交换值及其测定、两点测验、三点测验、伴性遗传及其应用、从性遗传。
第五部分遗传信息改变的分子机理及应用基因突变的分子机理、分子标记、基因突变的应用、染色体数目与结构的变异,遗传信息改变的遗传学效应。
第六部分群体遗传学基础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平衡群体、哈代—温伯格定律、影响群体的基因频率的因素。
第七部分数量遗传学基础数量遗传学的观念、数量性状概念和特征、多基因学说的要点、表型值、三大遗传参数。
动物营养学科目考试大纲

河南工业大学2015 年考研自命题" 动物营养学"(科目代码611)考试大纲参考书:计成主编,动物营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 1 版第一章动物与饲料掌握初水分、总水分、干物质、粗蛋白质、乙醚浸出物、粗灰分、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的基本概念;采用比较的方法理解动物体内与植物性饲料的化学成分比较差异;采用图例和畜禽生产需要介绍Van Soest 分析方案与概略养分分析方案的差别。
第二章采食、消化和吸收掌握采食量(实际采食量、随意采食量)和采食量表示方法及影响因素,比较计算方法介绍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的概念、影响消化率的因素,结合动物种类和消化道部位介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方式;结合图谱介绍瘤胃微生物消化的特点,不同种类动物消化吸收方式的差别及其对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第三章能量了解能量的概念、单位、来源,消化能(表观消化能、真消化能)、代谢能(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氮校正代谢能)、净能(维持净能、生产净能)、热增耗的基本概念及测定方法、能量体系及其应用;第四章碳水化合物掌握碳水化合物、寡糖、多糖、非淀粉多糖、纤维素的概念,结构性多糖、营养性多糖种类、各种糖的特点及其营养功能,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代谢特点及差别,寡糖、非淀粉多糖的种类及其在畜牧上的应用。
第五章脂类掌握脂类、粗脂肪、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共轭亚油酸、胆汁肝肠循环基本概念,脂类的分类与作用,脂类的基本特性,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脂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特点和差别,脂类在血液中转运的四种载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类及命名方法,各种脂肪酸的营养作用;掌握蛋白质、粗蛋白质、寡肽、多肽、过瘤胃蛋白质、瘤胃氮素循环、蛋白质周转代谢、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条件性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拮抗、氨基酸平衡、氨基酸不平衡、氨基酸互补、理想蛋白质、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蛋白质效率比、可消化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非蛋白氮化合物的概念;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代谢的特点及其差别,影响蛋白质消化率因素;非蛋白氮的利用。
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7月期末统一试《24120动物营养与饲料》试题及答案-开放专科

试卷代号:24120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动物营养与饲料试题2023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L一般地,用玉米一豆粕型日粮喂猪,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A.赖氨酸B.色氨酸C.蛋氨酸D.苏氨酸2-单胃动物消化饲料粗纤维的部位主要在()。
A.十二指肠B.小肠C.大肠D.胃3.维生素Bi又叫()。
A.硫胺素B.生物素C.核黄素D.钻胺素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蛋白质消化利用因素的是()。
A.动物种类B.动物年龄C.饲料数量D.饲料加工5.在评定猪的能量需要时,通常各国多采用的评定体系为()。
A.总能B.消化能C.代谢能D.净能6o半干青贮对原料的含水量要求为()。
A.70%B.60%C.50%D.40%7.通常用作非蛋白氮的饲料是()。
A.酵母B.尿素C.鱼粉D.氨基酸8.大豆饼粕作为平衡饲料氨基酸需要量的良好饲料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其()含量较高。
A.赖氨酸B.蛋氨酸C.精氨酸D.色氨酸9.在谷物籽实类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玉米B.小麦C.大麦D.大豆10.为了提高鸡蛋的商品价值,通常可以在其饲粮中添加()。
A.防腐剂B.酶制剂C.调味剂D.着色剂二、选择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选择下列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下划线)(镁硫硒锌液体能量饲料单项添加剂预混料多向添加剂预混料发酵促进剂淀粉质的块根块茎类饲料发酵抑制剂)11.动物体内缺的典型症状为皮肤角质化不全。
12.引起动物白肌病可能是因为动物缺乏o13.上述选项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是:和o14.添加剂预混料可分为、和复合添加剂预混料。
15.能量饲料可分为谷物籽实类饲料、谷实加工副产品、和四大类。
16.外加剂青贮可添加的物质包括、和营养性添加剂三大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7.为什么说粗纤维是动物日粮中不可缺少的成分?18.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是如何消化吸收饲料粗蛋白的?19.为什么在动物饲粮中要添加饲料添加剂?20.在全价饲粮中,产蛋鸡对铁的需要量为50mg∕kg,若以硫酸亚铁形式提供铁元素,且硫酸亚铁含铁量为20.硫酸亚铁商品纯度为98.5%,请问为满足鸡对铁的需要应在全价粮中添加多少商品原料?试卷代号:24120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动物营养与饲料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23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A2.C3.A4.C5.B6.C7.B8.A9.B10.D二、选择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1.锌12.硒13.镁硫14.单项添加剂预混料多向添加剂预混料15.淀粉质的块根块茎类饲料液体能量饲料16.发酵促进剂发酵抑制剂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7.为什么说粗纤维是动物口粮巾不可缺少的成分?答:由于饲料巾的粗纤维有以下营养特点:(1)粗纤维不易消化,吸水量大,起到填充胃肠道的作用;(4分)(2)粗纤维对动物肠黏膜有一种刺激作用,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粪便的排泄;(3分)(3)粗纤维对反刍动物和马属动物,在瘤胃和盲肠中经发酵形成的挥发性脂肪酸,是重要的能量来源。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专业介绍动物营养学科为国家支持的重点学科,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学科。
在1996年,本学科所在的动物营养实验室被农业部批准为农业部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在2005年,在原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动物营养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在该实验室具有从事猪、家禽、反刍动物营养代谢与需要量研究、饲料营养价值评价、饲料生物技术、饲料质量与安全检测、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营养与免疫以及分子营养学研究所必须的各种现代化仪器设备和实验动物饲养设施。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能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及手段,解决本学科有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程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动物营养及优质动物产品研究开发、饲料与食品工程技术与管理、饲料资源与添加剂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研究方向01饲料与饲料添加剂加工新技术02动物营养与品质调控03饲料检测与评价新技术课程设置政治、英语、数学(农)、或化学(农)、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学科内容1.饲料安全与畜产品质量研究饲用抗生素的替代技术(如药用植物及提取物、抗菌肽等),在保证动物高效生产的前提下,采用无抗生素的绿色饲料,生产安全的畜产品。
研究影响猪、鸡肉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代谢途径、影响因素,通过有效的营养调控,生产优质的畜产品。
2.单胃动物营养与饲料在重点掌握本领域及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热点、研究进展及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猪、鸡等单胃动物营养需要以及与单胃动物相关的营养与饲料、营养生理、营养调控、营养与免疫、营养与环境的研究和新型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安全性评价。
通过相关专题理论的学习和学位论文试验设计、课题实施、论文撰写等环节,培养从事单胃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和生产的高级专业人才。
1330025《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大纲(动科76学时—2006)

1330025《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大纲(动科76学时—20xx)GDOU-B-11-213《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课程名开课院(系)农学院 1330025 学分 4 总学时 76 理论 52 实验/上机 24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开课系动物科学修订时间 20xx年9 月 1日课程简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一门主要以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物化学为基础,揭示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机理、规律及功能。
研究发挥最大遗传潜力对各种营养素的适宜需要量以及评定饲料对动物的营养价值的应用基础科学,它是沟通动物饲养学与动物生理生化等基础学科的桥梁,最终目标是为畜禽饲养中科学配制全价平衡高效饲料,用最少的饲料投入向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畜产品,同时减少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奠定理论基础。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和实验实习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动物营养的基本理论和营养需要量研究方法、饲料分类与主要营养特性、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各类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饲料配制方法。
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为养猪学、养禽学、养牛学、养羊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和推广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动物科学饲养提供理论根据和饲养指南。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明确动物营养与营养物质的概念;掌握各种营养物质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营养物质之间以及营养物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饲料与动物营养的关系,了解饲料与畜体组成的差异;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掌握动物缺乏各种营养物质的症状和导致动物营养缺乏的主要原因及其分析方法;掌握不同生理阶段、不同生产目的与生产水平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需要量及其估测方法;掌握饲养标准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法和各饲料原料的特点及合理使用;掌握日粮的配制方法与饲喂方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大学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专业课考试大纲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考试大纲
一、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养殖和渔业领域的考生。
二、考试性质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考试是养殖和渔业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相关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基本理论的应用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问题的分析能力。
四、考试内容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考试由“动物营养学基础知识”、“动物营养学综合应用”“饲料学基础知识”、“饲料科学综合应用”四部分组成。
(一)动物营养学基础知识
动物营养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动物营养学的概念和任务
2.动物与饲料关系、概略养分分析方案3.采食、消化和吸收
4.能量
5.碳水化合物
6.脂类
7.蛋白质
8.矿质元素
9.维生素
10.水
(二)动物营养学综合应用
动物营养学综合应用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动物营养物质需要的研究方法
2.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3.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三)饲料学基础知识
饲料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饲料学与饲料工业
2.饲料化学
3.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4.饲料分类
5.青绿饲料
6.青贮饲料
7.粗饲料
8.能量饲料
10.蛋白质饲料
11.矿物质饲料
12.饲料添加剂
(四)饲料学综合应用
饲料学综合应用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饲料卫生
2.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3.饲料与畜产品品质
4.配合饲料与配方设计
五、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150分。
从动物遗传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科学、家畜繁殖学等课程中选择三门相关科目命制试卷,每个科目的内容各占5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考试部分50分
名词解释题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综述题或计算题1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五、样卷(见附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