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史上的三种汇率制度

合集下载

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

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

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加,国际汇率制度成为了经济领域内的重要议题。

国际汇率制度指的是,国家之间关于货币汇率的管理和协商的一系列规则和制度。

它的演变历程可以追溯到17世纪晚期,那时欧洲国家已经建立了他们自己的金本位货币制度。

当时的国际汇率是由各国之间的商业关系所决定的。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国际贸易和投资逐渐增加,各国开始采纳金本位制度。

在这个阶段,英国的货币政策和外交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的金本位制度成为了其他国家所追随的标准。

然而,这个制度也面临了许多问题。

因为货币的供应量受制于黄金储备量的限制,这意味着政府无法通过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危机。

在20世纪初,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金本位制度崩溃的爆发发生了一些变化。

许多国家吸纳了金本位制度的原则到他们自己的货币体系里。

1920年,决定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瑞士公约”被制定,它规定了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的比例和协调机制。

然而这个规定是受到不断批评的,因为各国的进口、出口和汇率的变化不受控于黄金储备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黄金失去了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系统中的重要性。

各国不得不以自己的货币流通量为基础进行交易。

在1944年,一个叫“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体制被设立,它规定了美元和黄金之间的兑换关系。

这个时期的国际汇率体系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制,它定义了国际汇率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美元和黄金之间的兑换率为35美元/盎司。

然而,布雷顿森林协定也面临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压力。

美国的贸易逆差导致了大量美元的流出,导致了美国黄金储备的严重下降,而其他国家也越来越难以兑换美元。

在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取消美元与黄金的兑换互换关系。

此举导致了国际汇率体系的彻底变革,形成了不同种类的货币制度。

在当前,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正在进一步发展和扩展,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许多国家通过自己的货币政策在外汇市场上稳定自己的本国货币汇率,采用一系列协商和协定以鼓励政策协调。

国际金融知识点(2)

国际金融知识点(2)

一.国际货币体系1.国际货币体系:金本位体系(固定汇率制)、前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2.、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3.在金币本位制下,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黄金作为货币金属,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金铸币充当铸币。

在金币本位制条件下,金铸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4.铸币平价理论是金铸币本位制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即货币含金量5.黄金输送点: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时的实际汇率,围绕铸币评价的一定界限上下波动,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

6.市场汇率围绕铸币评价上下浮动,幅度不超过黄金输送点。

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事项进行磋商2)采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3)通过“双挂钩”,确定美元和黄金并列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制4)由IMF 提供短期融资或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调整汇率平价进行国际收支调节。

5)取消外汇管制。

6)制定稀缺性货币条款。

8.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1)美元充当国际货币,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

2)实行钉住美元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度——“双挂钩制度”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两种:短期失衡——由IMF提供短期信贷解决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来解决4)国际性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9.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1)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特里芬两难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充当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而带来的一种内在矛盾,当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顺差时,国际储备供应不足,从而国际清偿力不足并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当美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就难以保持,产生美元危机。

2)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3)外部平衡以牺牲内部平衡为代价,国内经济政策失去部分主动性4)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10.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1)主要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特里芬两难(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充当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而带来的一种内在矛盾。

国际金融 第二版 第四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国际金融 第二版 第四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水平区间钉住
1
汤加
浮动(65)
浮动汇率
36
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蒙古、土耳其、乌克兰、格鲁吉亚、利比亚、巴拉圭、以色列、乌拉圭、韩国、匈牙利、冰岛、罗马尼亚、南非、赞比亚等
自由浮动
29
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日本、墨西哥、挪威、波兰、瑞典、英国、索马里、美国、欧元区18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卢森堡、马耳他、荷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
2016年1月人民银行捍卫CNH汇率
浮动汇率制度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对汇率不加以固定,也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行波动。
20世纪汇率制度演进
古典金本位时期
1914年之前,固定汇率制度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动荡时期
1919-1925年,自由浮动制度1926-1931年,金汇兑本位制度1932-1939年,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与浮动?
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杠杆作用,可能会影响一国国内经济的平衡,可能会引发国际汇率制度的混乱
汇率基本稳定,易于进行成本和利润核算,降低了对外经济交往中的汇率风险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对贸易、投资、信贷等国际经济交易的顺利进行产生不良影响,助长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汇率制度
外汇管制
人民币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
01
汇率制度
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Exchange Rate System or Exchange Rate Regime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未来研究会中小企业委员会赵燕京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

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回顾和了解汇率制度,可以使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的波动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国际金融史上,一共出现了三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1、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1880-1914年的3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国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

在金本位体系下,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例如一个英镑的含金量为113.0015格林,而一个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格林,则:1英镑=113.0015/23.22=4.8665美元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

当然,这种固定汇率也要受外汇供求、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是汇率的波动仅限于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

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

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将引起黄金外流,货币流通量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从而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将引起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物价上涨,输出减少,输入增加,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由于黄金输送点和物价的机能作用,把汇率波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从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

国际货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

国际货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

国际货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1.古代货币汇率:在古代,货币汇率主要是通过贵金属的兑换比率来确定的。

例如,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使用金作为货币,并有固定的金兑换率。

此外,古代罗马帝国也使用金作为主要货币,在整个帝国内部都有统一的汇率。

2.商业票据制度:在中世纪,商业票据制度逐渐形成,成为了一种无形的货币形式。

商人使用汇票来代替实物贸易,汇票可以通过银行间的结算来实现兑换。

这种制度在特定地区和特定商业中心逐渐建立起来,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汇率体系。

3.金本位制度:在19世纪后期,由于工业革命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金本位制度逐渐成为国际货币汇率制度的主导方式。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制度,各个国家的货币与黄金的兑换比率固定,同时货币之间也存在固定的兑换比率。

4.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为了重建战后世界经济秩序,1944年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制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

根据该协议,美元被确认为世界储备货币,并与黄金固定兑换。

其他国家的货币则可以与美元进行固定汇率的兑换。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战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5.浮动汇率制度:1971年,由于美国在金本位制度下的经济问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美国宣布放弃将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的做法,结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此后,许多国家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度,货币的汇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这种制度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经济的变化,但也带来了汇率波动和不稳定的问题。

6.欧元区:1999年,欧元区的成员国开始实行统一货币欧元,在欧元区内部实现了固定汇率制度。

欧元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储备货币,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国际货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经历了从贵金属汇率到商业票据制度,再到金本位制度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最后发展到浮动汇率制度和欧元区的阶段。

不同的货币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和挑战。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演变,国际货币汇率制度可能会继续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而不断调整和发展。

汇率制度的类别及主要内容

汇率制度的类别及主要内容

汇率制度的类别及主要内容汇率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来决定其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的制度。

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汇率制度主要有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通过政府干预来维持其货币与其他货币的固定兑换比率。

这种制度的核心是政府通过买卖外汇和调整货币政策等手段来稳定汇率。

其中最典型的制度是金本位制,即以黄金为基础,货币可以以固定比例兑换黄金。

固定汇率制度能够提供稳定性和预测性,有利于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发展。

但是它也存在缺乏灵活性和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弱的问题。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允许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的制度。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不直接干预汇率,而是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决定货币的价值。

这种制度下,货币兑换率随着市场需求和供应的变化而波动,能够反映经济基本面的变化。

浮动汇率制度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但在波动市场环境下,可能带来不稳定性和风险。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结合体。

在这种制度下,政府允许汇率浮动,但同时会进行一定的市场干预来稳定汇率。

这种制度下,政府可以干预市场,通过购买和出售货币来调整汇率,并且可以设定一定的汇率波动幅度的上下限。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既能够确保汇率在一定范围内的稳定,又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汇率制度在国际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汇率制度适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和发展目标来选择合适的制度。

同时,各种汇率制度之间也存在转换和转变的可能性,国家和地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汇率制度的变更。

总的来说,汇率制度的不同类型为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选择合适的制度来管理和调整汇率。

无论是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还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因此,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是实现货币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际汇率制度 金融大师关于汇率制度介绍

国际汇率制度 金融大师关于汇率制度介绍
10
二,主要国际汇率制度
完全的自由浮动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因此,严 完全的自由浮动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因此, 格来说, 格来说,当前的国际汇率制度属于管理浮动汇 率制度. 率制度.
11
二,主要国际汇率制度
按照浮动的形式,浮动汇率制可分为单独浮动 按照浮动的形式, 和联合浮动. 和联合浮动. 单独浮动( Floating):又称" 单独浮动(Independent Floating):又称"独 立浮动" 立浮动",是指本国货币不与其他任何货币发 生固定联系, 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 单独浮动. 单独浮动. 联合浮动( Floating): 联合浮动(Joint Floating):是指原欧洲货币 体系各成员国货币之间保持固定汇率, 体系各成员国货币之间保持固定汇率,而对非 成员国货币则采取共同浮动的作法. 成员国货币则采取共同浮动的作法.
19
一,当前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汇率安排
2,各国具体情况 从各国汇率安排的实际情况来看, 从各国汇率安排的实际情况来看,除欧元区 成员国外,发达国家大多采取独立浮动等弹 成员国外, 性较大的汇率安排, 性较大的汇率安排,发展中国家大多是钉住 某种主要货币或一篮子货币, 某种主要货币或一篮子货币,实行单独浮动 的较少.从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 世纪90 的较少.从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 来各国越来越倾向采取弹性大的各种汇率安 排.
17
一,当前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汇率安排
水平区间内的钉住.类似于传统钉住安排, 水平区间内的钉住.类似于传统钉住安排,不 同的是波动幅度大于± 同的是波动幅度大于±1%. 爬行钉住.按照预先宣布的固定汇率,根据若 爬行钉住.按照预先宣布的固定汇率, 干量化指标的变动,定期小幅调整汇率. 干量化指标的变动,定期小幅调整汇率. 爬行区间. 爬行区间.是水平区间内的钉住与爬行钉住的 结合,与爬行钉住的不同是波动幅度要大. 结合,与爬行钉住的不同是波动幅度要大.

各国汇率制度

各国汇率制度

各国汇率制度世界上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类型的汇率制度,这些制度对于货币的价值和交换以及国际贸易等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将介绍几种主要的汇率制度。

首先,固定汇率制度是指国家通过政府干预来稳定本国货币的价值与其他货币的兑换比率。

这种制度在早期是非常普遍的,但在现代已经不再常见。

有两种固定汇率制度:金本位和货币委托。

金本位是将货币与黄金的价值挂钩,货币的价值由政府的黄金储备支撑。

货币委托则是将货币与其他货币(通常是美元)直接挂钩,政府会持有一定数量的挂钩货币来支持本国货币的价值。

其次,浮动汇率制度是指国家允许市场力量决定汇率的价值。

这种制度下,货币的价值会随着供求关系和市场预期而变化。

浮动汇率制度可以分为完全浮动和管理浮动两种。

完全浮动是指政府不做任何干预,市场决定汇率的价值。

管理浮动则是政府会偶尔干预市场,以防止汇率波动过大影响经济。

再者,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之间还有一种过渡型的制度,即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这种制度下,政府承认市场力量在决定汇率的价值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保留一定程度的灵活性来干预市场。

政府会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管理汇率,并通过干预市场来保持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的汇率制度往往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策需要而改变。

有些国家可能会在不同时间采用不同的制度,以适应国内外的经济环境。

总的来说,汇率制度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

固定汇率制度可以提供稳定的货币环境,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

浮动汇率制度则更具灵活性,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由调整货币的价值。

不同的制度各有优势和劣势,国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制度。

另外,国际间的汇率政策和合作也非常重要,以避免汇率竞争或者其他形式的不稳定。

综上所述,各国的汇率制度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政策和市场等因素。

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于国家的经济和贸易有着不同的影响,政府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制度,并且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以维护国际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金融史上的三种汇率制度
在国际金融史上,一共出现了三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制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1.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1880-1914年的3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通过金本位制,即各国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

在金本位体系下,两国之间货币汇率由他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金本位体系即告解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可以说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

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村召开的“同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合作机构,规定了各国必须遵守的汇率制度以及解决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措施,从而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和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

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贬值,欧洲国家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彻底瓦解。

3.浮动汇率制度
一般来说,全球金融体系自1973年3月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就不复存在,而被浮动汇率制所代替。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实行钉住的汇率制度,其货币大都钉住美元、日元、法国法郎等。

浮动汇率制是对固定汇率制的进步。

随着全球国际货币制度的不断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所谓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由于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上的选择具有很强的自由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

(1)单独浮动(single float),指一国货币不与其他任何货币固定汇率,其汇率根据市场外汇供求关系决定。

目前,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在内的三十多个国家实行单独浮动方式。

(2)钉住浮动(pegged float),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保持固定汇率,随后者的浮动而浮动。

一般地,通货不稳定的国家可以通过钉住一种稳定的货币来约束本国的通货膨胀,提高货币信誉。

当然,采用钉住汇率的方式,也会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制于被钉住国的经济状况,从而蒙受损失。

目前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钉住浮动方式。

(3)弹性浮动(elastic float),指一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钉住汇率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可自由浮动,或按一整套程序对汇率进行调整,从而避免钉住固定汇率的缺陷,获得外汇管理、货币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权。

目前,巴西、智利、巴林等十几个国家采用弹性浮动汇率方式。

(4)联合浮动(joint float),指国家集团对成员国内部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对集团外货币实行联合浮动的汇率。

欧盟11国1979年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设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各国货币与之挂钩建立汇兑平价,并构成平价网,各国货币的波动必须保持在规定的幅度之内,一旦超过汇率波动的预警线,有关国家要共同干预外汇市场。

1991年欧盟签定了《马斯赫特里特条约》,制定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表,1991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洲货币一体化得以实现,欧盟这样的区域性的货币集团已经出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过去美元在国际金融一统天下,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国际储备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