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紧急避险与逃生
紧急避险预案方案

紧急避险预案方案在现代社会,突发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如火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等人为灾害。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各个机构和组织都应制定紧急避险预案方案。
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紧急避险预案方案,以便公众在紧急情况下有所依据。
一、火灾1. 发现火灾- 在任何场所,一旦发现火灾,第一时间应立即通知周围的人,并尽快拨打火警电话。
- 尽力控制火势的蔓延,可以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布置的消防器材进行初期扑救。
- 无法控制火势时,应尽快撤离危险区域。
2. 火灾逃生- 了解建筑物内部的避难通道和紧急出口位置。
- 火灾时,避免乘坐电梯,选择安全的紧急楼梯进行逃生。
- 掩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避免吸入有毒烟雾。
- 如果身上着火,应尽量选择滚动熄灭火焰。
二、地震1. 地震前的预防措施- 在建筑物内部选择安全位置,远离高处、玻璃、易倒的家具等危险物品。
- 积极参与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2. 地震发生时的行动- 当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立即采取掩护措施,避免被坠物砸伤。
- 如果是在室内,寻找坚固的桌子或床下躲避,保护头部,并保持低位姿势。
- 如果是在户外,远离高楼、电线杆等建筑物,选择开阔的空地、草坪等地方。
三、洪水1. 洪水预警和预报- 关注天气预报和相关部门发布的洪水预警信息,做好早期准备工作。
2. 洪水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如果居住在洪水预警区域,应提前准备紧急物资,并随时关注洪水情况的变化。
- 在洪水来临前,尽量安全地撤离低洼地区,寻找安全的高处或临时避难所。
- 避免涉水过深的地方,以免卷入强大的水流中。
四、恐怖袭击1. 发生恐怖袭击时的初步应对- 保持冷静,尽量找到避难所或隐藏处。
- 如果有可能,向警方报案并提供相关情报。
2. 恐怖袭击后的逃生与自救- 在逃生过程中,尽量避免主要通道和拥挤的区域,选择安全的紧急出口。
- 避免使用电梯或拥挤的楼梯,选择更快的逃生路径。
火灾逃生三个原则是指

火灾逃生三个原则是指火灾逃生的三个原则是指:“迅速发现、及时报警、科学避险” 。
这三个原则的实行是在火灾发生时确保我们生命安全的基本途径。
一、迅速发现在火灾发生时,越是早期发现,火势越易得到控制和扑灭,因此灵敏的觉察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在建筑内,如果出现浓烟时,首要要做的就是要迅速寻找安全出路,快速的沿着消防通道或逃生楼梯逃离火场,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
不要轻信声称有专用通道的疏散告示,并且不要盲目等待救援。
二、及时报警在火灾发生时,除了自己本身的逃生,更要记得报警求援。
及时的警报可以将消防队伍联系到,进行更加有效的救援和灭火。
消防系统是一种集成的设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消防控制器都配备了防盗、泄漏报警系统,能够对各种不同的环境下的火灾进行预警和识别。
在火灾前,一定要注意熟悉您所在地方的最近报警器的位置,在火灾期间一旦发现火情,一定要立即使用面板上的火警按钮报警,或者打消防、电视台等公共板块报警电话。
三、科学避险在火灾中这是保障人身安全的核心问题。
当您的逃离通道被阻塞时,您需要寻找到科学的避难处。
在火灾期间,可以使用一些消防设备,如灭火器、灭火栓、防烟面罩等进行自救。
如果您无法逃离火场,需要紧急避险,可以使用尽力控制火源的防烟门窗和对开门,并尽可能地封住门窗缝隙;避免向窗外吸气,并将湿毛巾捂于口鼻;最好找到浴室或卫生间这样的房间,利用其中的设施借助消防人员进行救援。
总之,火灾逃生的三个原则“迅速发现、及时报警、科学避险” ,是在火灾发生时保护我们自身安全的基本手段。
在火灾发生前,我们需要认真了解安全防范知识,并且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火灾隐患排查;在火灾当中,则需要保持冷静,使用科学的避难技巧,并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警求助。
相信只要大众真正认真了解这三个原则,就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安全。
紧急避险应急预案

紧急避险应急预案一、前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无法预测和避免所有的风险和危险。
然而,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紧急避险应急预案来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紧急避险应急预案及其应对策略。
二、火灾1. 事前准备在住宅和办公场所安装可独立供电的烟雾探测器和灭火器,并确保每位员工和居民都知道其使用方法。
定期组织火灾演习,提高应对火灾的自救能力。
2. 火灾发生时的应对策略立即通过110报警电话通知消防部门,并按照楼层疏散计划有序撤离。
在逃生过程中,低头蹲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吸入有害烟雾。
不乘坐电梯,优先选择安全通道和楼梯。
三、地震1. 事前准备在办公室和家庭中摆放固定的家具,确保其牢固稳固,避免倒塌和滑动。
学习安全避震、紧急撤离和自救知识,向员工或家庭成员传达地震应急预案。
2. 地震发生时的应对策略保持冷静,迅速躲到结构坚固的桌子、床下,或者贴近内墙角,以避免高处物品的倒塌。
尽量避免使用电梯,通过紧急出口有序撤离楼宇,避免拥挤和慌乱。
四、洪水1. 事前准备了解住所或办公场所周围是否有可能造成洪水的水体,定期检查居住地的排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并购买必要的防水器材和保险。
2. 洪水发生时的应对策略及时关闭电源和燃气阀门,将贵重物品置于高处或搬移到安全地点。
听从当地政府和救援部门的指示,迅速撤离至高处或者有较高楼层的建筑物。
五、恐怖袭击1. 事前准备关注当地政府发布的安全警报,避免前往安全风险较高的地区。
学习和了解恐怖袭击的应对策略,教育员工和家庭成员如何应对危险情况。
2. 恐怖袭击发生时的应对策略如果身处室内,迅速躲到结构坚固的房间,并将门窗紧闭。
如果身处室外,寻找遮蔽物,迅速躲避。
保持冷静,寻求安全,尽可能远离恐怖袭击的目标区域。
六、结语紧急避险应急预案是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事前准备和学习应急知识,我们能够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紧急避险应急预案能够为读者提供实用的指导,确保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火场中如何逃生自救_发生火灾如何逃生自救

火场中如何逃生自救_发生火灾如何逃生自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安全用火。
注意消防安全问题,多参与消防演练,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基本逃生自救知识。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火场中如何逃生自救_发生火灾如何逃生自救,希望大家喜欢!火灾情况下的自救与逃生一、发生火灾时自救、逃生的基本原则1、熟悉环境,牢记出口。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请记住: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
2、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请记住:自断后路,必死无疑。
3、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请记住: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
4、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
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
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请记住:人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5、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
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自投罗网。
请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6、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
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
紧急避险操作方法

紧急避险操作方法在面临突发情况时,紧急避险操作方法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在危急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紧急避险操作方法及其详细步骤,以供参考。
1. 火灾逃生:- 保持冷静,立即观察周围环境,判断火势大小和蔓延速度。
- 尽快警告他人,并迅速向紧急出口前进。
- 必要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呼吸烟雾。
- 遇到浓烟时,靠低处逃生,尽量避免上楼。
- 如无法安全逃生,找到有通风窗口的房间,用湿毛巾堵住门缝以阻止烟雾进入,等待救援。
2. 地震:- 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
- 如果在室内,迅速躲到桌子下等固定结构下,或者站在跨越门口的门框旁。
- 如果在室外,避开建筑物、电线杆等高大物体,远离悬挂物。
- 地震过后,注意电、气和水的使用安全。
避免打开燃气阀门等危险操作。
3. 自然灾害(洪水、风暴等):- 尽量提前了解灾害情况,并按照当地的应急预案行动。
- 避免逗留在低洼地区或靠近河流、海滩等危险地区。
- 如遇洪水,应尽快向高处转移,避免涉水。
- 如遇强风暴,迅速寻找坚固建筑物避风,避免靠近树木和高大物体。
- 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和当地安全通告,及时了解灾情。
4. 交通事故逃生:- 发生事故后,首先保持冷静,不要惊慌。
- 立即给予伤者急救,如有必要,呼叫医疗救援。
- 如果车辆没有漏油、漏气等危险,保持原地等待救援。
- 如车辆存在危险情况(如漏油、冒烟等),应尽快撤离车辆,远离火源和燃油泄漏等危险地点。
- 在紧急逃生过程中,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如不要乱冲乱撞。
5. 化学物泄漏:- 保持冷静,尽量远离泄漏物。
- 尽量选择上风方向移动,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 如可能,迅速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手套、护目镜等)。
-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但如有必要,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将泄漏物装入密封容器等)。
6. 恐怖袭击:- 保持冷静,尽量寻找安全地点,避开可能成为袭击目标的地方。
- 尽量找到室内避难,躲藏在坚固的墙壁、柱子等背后,避免成为直接袭击目标。
发生火灾后的应急措施

发生火灾后的应急措施发生火灾事故时,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控制火势,保障人员的安全。
下面将介绍发生火灾后的应急措施。
1.保持冷静:在发生火灾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镇定的态度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2.确保自身安全:火灾发生时,要首先确保自身的安全。
如果周围烟雾较大,应尽量低姿势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吸入有毒气体。
如果身上着火,应立即用湿毛巾或滚地灭火,也可以选择跳入水中熄灭火焰。
4.尽快撤离:在火灾发生时,要迅速撤离火源附近。
如果起火楼层的楼梯间被烧毁,应尽量寻找其他安全的逃生通道,如窗户、阳台等。
在撤离过程中,不要乘坐电梯,以免被火灾导致的电力故障困在其中。
5.警示他人:在撤离过程中,如果遇到其他人员,要及时提醒他们火灾情况,并帮助他们迅速撤离。
有责任心的人应该尽量帮助弱势群体,如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确保他们的安全。
6.遮挡口鼻:在撤离的过程中,可以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以吸入相对较为清新的空气。
也可以用湿毛巾堵住门缝、窗缝等出口,以防止烟雾进入。
7.注意防止封闭空间的积烟:如果途中经过狭小的封闭空间,如楼梯井、走廊等,要注意封闭空间内的积烟情况。
如发现积烟过重,应立即离开该区域,寻找其他逃生通道。
8.紧急避险:如果发现无法迅速逃生,可以选择迅速避险。
避险的地方要选择不易燃烧的场所,如消防通道、消防门、浴室等。
在避险时,要尽量为自己创造逃生的条件,如封闭门窗,用湿毛巾封住缝隙,防止烟雾进入,同时尽量向外界发送救援信号。
9.不乱冲乱逃:在火灾发生后,切记不要乱冲乱逃,要按照逃生通道和逃生计划进行撤离。
遇到有延误逃生、缓解火势的途径时,要及时利用,不要造成人员堵塞。
总之,在火灾发生后,要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同时,提前了解并熟悉逃生通道和逃生设备的使用方法,可以在发生火灾时快速、有效地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平时还需加强自我保护和火灾防范意识,避免火灾的发生。
现场应急自救互救逃生和紧急避险的原则

现场应急自救互救逃生和紧急避险的原则说到应急自救互救逃生和紧急避险,这可不是小事,简直就是关乎生命的大事儿!你要是觉得平时生活得太安稳了,脑袋里没有这种意识,那真得擦亮眼睛了。
毕竟,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时刻都在安全的地方。
比如,火灾、地震、洪水这些灾难,一旦发生,咱们的生命安全真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悬在了半空中。
所以,知道一些简单的应急常识,掌握几个自救的小技巧,绝对能救命哦!毕竟,天灾没法预料,但我们可以提前学会怎么应对。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别慌!有些人一遇到紧急情况,脑袋一片空白,四肢就开始乱蹦乱跳,搞得自己不但没救自己,反而给别人添麻烦。
想要自救互救,第一步就是冷静。
你想啊,谁要是慌了神,连自己都没照顾好,怎么可能救别人呢?所以,保持清醒的头脑,比什么都重要。
再说了,紧急时刻,可别想着“那谁能救我啊?”,自己能够救自己,才是最靠谱的办法!像火灾发生时,如果没有时间等消防员来救,靠自己逃生才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然后,咱得说说遇到火灾该怎么办。
火灾发生时,首先得记住一件事,火焰可不等人。
你可以跑,但千万不能上电梯!这点大家应该都知道吧?电梯遇火灾,简直是“自投罗网”,因为电梯一旦停运,你就像是被困在了“铁罐子”里,想逃都逃不了。
所以,一定要走楼梯。
如果火势已经蔓延,那就赶紧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头行进。
你会想,湿毛巾能有什么用?告诉你,湿毛巾能过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至少能让你多活一会儿,争取时间。
要是实在不行,躲到阳台上大声呼救也是个办法,等救援来得及的时候,可以借助信号标示自己的位置,增加救援的概率。
不过,别以为火灾发生时就只能逃命。
万一你周围有其他人,特别是老人或者小孩,这时就得考虑互救了。
你要是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可得马上伸出援手。
这时候,别怕麻烦,把湿毛巾先给别人捂上,或者帮忙遮住口鼻,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
人多力量大,别觉得自己一个人无力,这些小小的举动可能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火灾现场救援中的紧急避险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

火灾现场救援中的紧急避险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火灾是一种极其危险和紧急的情况,人们面临着火势的蔓延和无处可逃的困境。
在火灾现场,救援人员和普通民众都需要掌握紧急避险措施,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火灾现场实施的紧急避险措施,帮助人们应对火灾危险。
1. 保持冷静和警觉火灾现场往往充满恐慌和混乱,人们很容易陷入恐慌状态而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因此,保持冷静和警觉非常重要。
在火灾爆发时,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有序地进行避险。
2. 迅速发出求救信号一旦发现火灾,应立即向周围的人们发出求救信号,让他们知道你需要帮助。
可以用手势或大声呼喊来吸引注意,提醒周围的人们火灾的存在。
3.寻找安全出口在火灾现场,寻找安全的逃生出口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应当尽量避免使用电梯,因为电梯可能因为火灾而失去运作能力。
其次,可以通过观察火势的蔓延方向和火灾的烟雾来确定安全的逃生通道。
常见的逃生通道包括楼梯、应急楼梯、窗户等。
4. 低姿态通过浓烟区在火灾现场,烟雾是非常危险的。
烟雾中的有毒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必须小心应对。
当遭遇浓烟时,应尽可能保持低姿态通过,因为烟雾是上升的,低姿态能够减少吸入烟雾的几率。
5. 使用湿毛巾保护呼吸道为了进一步防止吸入有害烟雾,可以在逃生前用湿毛巾掩住口鼻。
湿毛巾能够吸附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有效减少对呼吸道的伤害。
但是,毛巾在使用前一定要用水湿润,否则容易加重烟雾刺激。
6. 注意火源和燃气在离开火灾现场前,务必注意火源和燃气。
如果可以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扑灭小火源,但不可贸然接近明火或烟气较大的火源。
另外,注意关闭燃气阀门,以防止火势蔓延和气体泄漏。
7. 防止烧伤和被困火灾现场存在烧伤风险,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明火直接接触。
如果无法避免,可以利用湿毛巾包裹手臂等暴露部位,减轻火焰的烧伤程度。
此外,如果被困在火灾现场无法逃生,可以尝试利用可见度较好的位置,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 中 有 四 宝
家用灭火器、绳子、手电筒、防毒面具放在家人 比较熟悉且随手可取之处
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防烟面罩防护 的时间大于30 分钟
组织演练分工细,战时疏导有头绪
请记住: 在安全无事时, 一定要居安思 危,给自己预 留一条通路。
溺水
溺水主要是因为失足落水或者游泳发 生的意外,死亡的进程很快4-7分钟!
白天可用颜色鲜艳的衣物, 撕碎后飘下来吸引别人报警
夜间发生火灾,应用手电筒 帮助呼救
火灾逃生
火情全力以赴扑救 火灾抓紧时机逃生
火永远比您看起来的大
着火了……
当你觉得可以用脚踩灭的时候请你使用灭火器 当你觉得可以用灭火器灭火的时候请你赶快跑 当你觉得应该跑的时候那就对了!
身陷火场怎么办?
绳索或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抓住, 再拖其靠岸,呼唤他人前来抢救, 刻不容缓!
救人基本原则
救人四优先 • 岸上优先 • 工具优先 • 团队优先 • 信息优先 (求助优先)
没有水中优先的原则
水中救人
具备水上就生资质 的人,迅速从溺水者后 面抓住腋窝或胸肩部, 仰泳将溺水者救出水面
溺水的现场救护
水中进行人工呼吸 上岸后伤病员应尽量保持标
避免呛水。千万不要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 尤其是 对不会游泳的人来说,是致命的错误!
水中抽筋的处理方法
手指抽筋:握拳用力张开,反复 至解脱
手掌抽筋:将抽筋手掌用力压向 背侧,做振动
腿部抽筋:剧痛无法游上岸,应 保持冷静、 控制抽筋部位,漂在 水面上呼救
现场抢救
发现溺水者,应积极进行抢救 不会游泳的救护者,可用竹竿、
火场逃生的注意事项
从屋内出逃时.. 探路手背最敏感 之字触摸来试探 金属门把别烫伤 做好保护可避免 脚抵门底别用肩 开门要慢防闪燃 逃离即关防火门 阻隔大火和浓烟
火场中向楼上逃生的建议
肩靠墙、头要低 手搭他肩捂口鼻 空手扶杆/墙来探路 推土机式快撤离
身陷火场要牢记,立即报警别迟疑 小火1使用灭火器,火大难灭快逃离 匍匐蒙鼻来探路,简易防护冲出去 安全通道是首选,千万不要进电梯 烟大火猛难逃逸,自创避所可躲避 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贪钱财入险地 救生绳、缓降器,跳楼有术求生机
防备文化在日本:避难场所的准备
防备文化在日本:地震后的保护
日本地震演练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灾害、意外突然降临猝不及防
灾难离我们并不遥远,面对突发事件 做好准备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目录
1 地质灾害:地震逃生急救原则 2 人为灾害:火灾逃生急救原则
23 人为灾害:恐怖事件逃生原则 2 4 创伤心理表现及现场疏导原则
避险逃生与应急救护
授课人:侯策 紧急避险与逃生
突发灾难威胁人类生命
如果说有什么词汇能够引起人类的恐慌,那这个词 一定就是灾难。
全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灾难
洪水 地震
雪灾
火山 爆发
民众安全呼唤着急救与预防文化
急救与预防文化包含预防和准备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口号: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
让我们做好准备! 日本:对于灾难,我们要预防! 中国古训:有备无患
珍惜生命,让生命更加精彩!
火灾烟气 杀人无形
火灾逃生与自救原则
报警
灭火
逃生
身陷火场要牢记,立即报警别迟疑
应清楚地回答119询问的问题
什么地方着火了? 可燃物是什么?有无危险物品? 火势如何?烟雾大小及颜色? 里面有无人员被困。 留下你的姓名及移动联系电话。 请在显要路口迎候消防车
火灾时如何报警?
火灾时,呼救声无法有效地传达出去,因此应卧 下来呼救
心理素质不好:反应慢、发蒙、呆痴、瘫软无力。不能迅 速做出正确判断,往往原生灾难未造成 更大伤害,反因次生伤害遇难。
看到一个悲伤的人……
关注心理状态的变化就是拯救生命
关键技巧: 倾听,试着取得信任
不要这样说: 他死了,你还活着啊 男儿有泪不轻弹 你要坚强起来!
忠告:希望您…
要成为存活者 而不是统计数字
从几秒—几分钟……
皮肤烫伤程度分级
Ⅰ度“红”
Ⅱ度“泡”
Ⅲ度“焦”
皮肤灼伤的应急处理原则
降温止痛防感染,保护水泡送医院
各类火灾原因所占比例示意图
不明确原因 静电
其他
雷击 1%
0%
13%
正在调查
0%
放火
2%
电气 40%
0%
自燃 1%
玩火 4%
吸烟 8%
用火不慎 23%
生产作业 8%
引起火灾的因素
准的侧卧位,头部位置能使 口鼻能自动排出液体。 立即心肺复苏 注‘ 意保暖
目录
1 地质灾害:地震逃生急救原则 2 人为灾害:火灾逃生急救原则
23 人为灾害:恐怖事件逃生原则 2 4 创伤心理表现及现场疏导交车纵火案想到的
如果第一时间有人制止其点燃打火机 如果大家知道车内灭火器的位置 如果大家能立即将车窗砸开 如果逃生时能捂住口鼻而不是尖叫 如果学会了逃生的技能
残酷的事实
卫生部发表的数字显示: 中国每年有 57000人溺水死亡,相当于灭天有150
多人。卫生组织估计实际数字可能高一倍。 全国每年有16000名中学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
约有40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事故或食物中毒等事故。 溺水和交通居意外死亡前两位。
溺水常见问题及应急
手脚抽筋 水草缠身 身陷湿地 保持冷静的头脑,禁止双手挣扎呼救 解除不利因素:学会呼吸,嘴吸鼻呼,头尽量后仰,
数星期 之后
心理自救
灾难发生的特点:突发、危险、伤害自然会很大 如果每个人对潜在的危险因素做好了充分地心理准备,
创伤之后的心理状况会好很多 如果具备在突发事件时应对能力及自
救互救的技能,才能预防心理重创
心理素质与结果
心理素质好:反应敏捷,肌肉弹性好,能迅速观察环境找 到逃生路线,脱离危险,立即开展互救。
人为灾害-火灾逃生
2012年1-10月全国共发生火灾11万起 死亡1123人,受伤582人 直接财产损失12.5亿元
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
火灾致死原因
窒息死亡 跳楼摔死
被火烧死
火灾致死原因:浓烟及热辐射
火灾中被浓烟呛死的人数是烧死的4—5倍! 浓烟挡住视线,无法辨认逃离方向。 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浓烟: • 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1.3%时,可中毒; • 二氧化碳浓度≽ 6-7%吸上两口即可导致窒息; • 燃烧后产生毒气
目录
1 地质灾害:地震逃生急救原则 2 人为灾害:火灾逃生急救原则
23 人为灾害:恐怖事件逃生原则 2 4 创伤心理表现及现场疏导原则
灾难中的心理创伤和反应
不安全感从灾区民众向一般民众扩散 震后灾民难以释放心理恐惧与创伤
意外中的心理创伤和反应
事
件
发
震惊
生
数分钟至
24小时内
修复
数天至 数周内
重整
防备文化在日本:教育先行
防备文化在日本:预防在先
数百万日本人是在福岛大 地震发生一分钟之前得知 地震的消息的
地震预警网络是由约一千 个地震计组成的网路,覆 盖全日本,可以觉察和分 析震波,并在地震计预测 震动强烈时发出警告
防备文化在日本:未雨绸缪
日本一年级小学生刚 入校是就要求必须买安全 头套,平时当椅子垫,地 震时戴在头上减少伤害
预防踩踏
踩踏伤亡特点
预防踩踏
行进方向要统一 ,听从指挥不拥挤 超赶逆行是禁忌 ,鱼贯而出有秩序 弯腰提鞋最危险 ,重心向前位置低 增加踩踏的机会 ,伤亡难免要警惕 逃生方法有技巧,身处现场要牢记 重心向后手抱颈,避免摔倒防窒息 一旦倒地别慌张,保护心脑踡身体 时刻冷静细观察,择路逃生是上计
灼伤产生的过程
美国国家防火委员会试验结果
火灾中人们心理状态特征
扎 堆 无任务分担,易受感情支配 汇 集 布朗运动 回避危险 死在墙角、柜橱、跳楼 趋 光 性 习惯向光走 模仿心理 从众心理 就近心理 未必安全
掌握火场逃生技能
大部分丧生火场的人并非没有时间逃生,
而是因为不会或不敢逃! 北京火灾防治中心郑智斌
煤气泄露点火
乱扔烟头
乱接插头
用电暖气烤衣物
楼道阻塞
火灾隐患
用蜡烛照明找东西
家中存放易燃物品超过0.5公斤
在易燃处燃放鞭炮
将残留液化气液倒入下水道
火灾隐患:冰箱自燃
火灾隐患:饮水机
饮水机“自燃”,烧毁 (北京)某处两层楼。
火灾隐患:电脑爆炸、电视机爆炸
电脑爆炸
电视机爆炸
火灾隐患:床上抽烟导致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