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前言一、课程内容简介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以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中观层次的经济学学科,它是当前经济学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理论创新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
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企业之间的垄断和竞争关系,因此成为各国反垄断和政府管制政策的重要基础;同时,产业经济学对产业演变规律、产业布局的分析,也是理解后起国家产业决策和各种产业现象,以及评价产业政策以及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理论基础。
产业经济学自8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以来,在我国产业经济研究活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深化和完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问题被不断的提出和研究,政府的反垄断和管制政策、产业政策的设计等诸多领域都亟待产业经济理论的分析和运用。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总体教学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产业组织的基本概念,熟悉产业结构分析的框架和主要分析方法,能对现实经济中存在的大量产业组织现象和产业政策进行较深入的经济学分析。
2.总的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范式之外,还要能从专业的角度解释并且评价现实产业经济的实践问题和政策问题,有能力设计出符合现实需要的产业政策方案和产业分析报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照顾理论的系统性,又要突出教学重点。
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模型、推导,教师可以课外单独辅导,以满足部分素养较好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的教学进度参考本大纲规定的教学时间安排,具体内容可酌情调整。
三、适用对象本课程为专业课,适用对象为经济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
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经济学原理的后续课程,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
五、总课时及各章的分配专业必修课授课时数为54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使用教材:王俊豪主编:《产业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主要参考书目:1.[美]乔治·J·施蒂格勒著,潘振民译:《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反垄断法有什么意义

反垄断法有什么意义
反垄断政策是最早的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分为促进竞争并抑制垄断的政策和规范竞争的政策两类。
那么,反垄断法的意义是什么呢?店铺⼩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请阅读下⽂进⾏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阅读愉快!
反垄断法有什么意义
法律专家认为,《反垄断法》是我们国家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最为重要的⼀部法律,它的出台对国家,特别是对现在那些所谓的⾃然垄断⾏业竞争意识的提⾼,将产⽣⾮常深远的影响,这些⾏业以及整个社会必将随着这部法律的出台,加深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建⽴和完善各⾃企业和⾏业的竞争机制,从⽽使整个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得以进⼀步完善和发展。
反垄断政策措施主要是从⼲预市场结构和⼲预企业⾏为两⽅⾯来进⾏的。
1.政府⼲预市场结构的措施
由于导致市场垄断的最主要因素是卖⽅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障碍。
因此,政府⼲预市场结构,抑制垄断弊病的相应措施是:
1)降低买⽅集中度或制⽌集中度上升
2)降低进⼊障碍或制⽌其上升
3)降低产品差别化程度
2.政府⼲预企业⾏为的措施
在国外,抑制垄断更常⽤的⼿段是⼲预市场⾏为。
政府⼲预企业⾏为的内容包括:⼲预企业定价⽅式;⼲预企业⾮价格竞争的程度;反对压制竞争对⼿的⾏为等。
具体地说,其措施包括:
1)禁⽌妨碍正常交易的契约与合谋
2)禁⽌对不同销售对象实⾏价格歧视
以上便是店铺⼩编为您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若您问题复杂,欢迎咨询店铺律师。
产业组织政策

4、反垄断法的原则
(1)本身违法原则:主要适应于调整企业的市场行为,及追究企 )本身违法原则:主要适应于调整企业的市场行为, 业的反竞争的市场行为。明确规定了不能豁免的反竞争行为, 业的反竞争的市场行为。明确规定了不能豁免的反竞争行为,包 括价格操纵、市场瓜分、某些联合抵制和搭配销售安排等。 括价格操纵、市场瓜分、某些联合抵制和搭配销售安排等。 (2)合理性原则:主要适应于调整市场结构,即评价企业是否在 )合理性原则:主要适应于调整市场结构, 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以及如何调节市场垄断与市场竞争的关系。 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以及如何调节市场垄断与市场竞争的关系。 它较本身违法原则,给企业的竞争行为以较大的活动余地。 它较本身违法原则,给企业的竞争行为以较大的活动余地。 (3)豁免原则:对不适合反托拉斯情况的特殊规定。包括劳动工 )豁免原则:对不适合反托拉斯情况的特殊规定。 农资公司、被规制的产业、联合研究与开发企业等。 会、农资公司、被规制的产业、联合研究与开发企业等。
5、美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及其效果
见表2 见表2
表2:美国反托拉斯法案 案例 美国烟草公司与美孚石油 公司 美国钢铁公司 索卡尼—旺科姆石油公司 索卡尼 旺科姆石油公司 美国铝公司 通用电器、 通用电器、西屋和其他公 司 布朗鞋业公司 沃斯连锁店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年份 1911 1920 1940 1945 1961 1962 1965 1982 1983 裁决与结果 有罪。命令交出自己所拥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 有罪。命令交出自己所拥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理 根据《谢尔曼法》 由:根据《谢尔曼法》,不合理的合并是非法 的 无罪。虽然该公司拥有非常大的市场份额( 无罪。虽然该公司拥有非常大的市场份额(接近于 垄断), ),但仅仅是规模大并不违法 垄断),但仅仅是规模大并不违法 有罪。联合的目的是固定价格, 有罪。联合的目的是固定价格,不适用于合理性 有罪。规模特别大,占有市场份额非常大 有罪。规模特别大, 有罪。固定价格的勾结。 有罪。固定价格的勾结。行政罚款并监禁 有罪。肯尼公司的所有权问题,零售连锁, 有罪。肯尼公司的所有权问题,零售连锁,减少了 竞争。 竞争。命令交出肯尼鞋店的所有权 有罪。洛杉矶两个超级市场合并会限制竞争( 有罪。洛杉矶两个超级市场合并会限制竞争(合并 后的企业拥有洛杉矶7.5%的市场) 的市场) 后的企业拥有洛杉矶 的市场 作为未垄断而撤销 该公司与政府达成协议, 该公司与政府达成协议,公司自己放弃所有经营地 方电话的公司,即其资产的80% 方电话的公司,即其资产的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答案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答案产业组织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和市场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产业组织理论习题的答案:1. 市场结构的分类:- 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大量买家和卖家,产品是同质的,进入和退出市场没有障碍。
- 垄断竞争市场:市场上有许多卖方,但每个卖方提供略有差异的产品。
- 寡头垄断市场: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卖方,他们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
- 完全垄断市场: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没有竞争对手。
2. 市场力量的来源:- 专利权:通过法律保护,阻止其他企业使用特定的技术或产品。
- 规模经济:企业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单位成本会降低。
- 品牌忠诚度:消费者对特定品牌有偏好,不愿意轻易更换。
3. 价格歧视:- 第一程度价格歧视:对每个消费者都收取不同的价格。
- 第二程度价格歧视:根据购买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
- 第三程度价格歧视:根据消费者的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等,收取不同的价格。
4. 市场进入壁垒:- 规模经济:新进入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与现有企业竞争。
- 法律壁垒:如专利权、许可证等。
-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现有品牌的忠诚度。
5. 卡特尔:- 卡特尔是一组企业之间的协议,目的是通过限制产量来提高价格。
- 卡特尔通常不稳定,因为成员之间存在作弊的动机。
6. 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是指在某些行业,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只有一个企业能够以最低成本提供服务。
7. 反垄断法:- 反垄断法旨在防止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限制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
8. 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 政策制定:政府可以利用产业组织理论来制定促进竞争的政策。
- 企业战略:企业可以利用产业组织理论来制定市场进入、定价和产品开发策略。
以上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些基本习题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理论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
2024年《产业经济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2024年《产业经济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中心地理论中,当中心地空间组织全体系的特征量为多少时,符合市场最优原则()A、1B、2C、3D、4参考答案:C2.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是由()提出的。
A、赤松要B、小岛清C、弗农D、大山道广参考答案:B3.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不包括:()A、经济增长B、结构合理C、社会稳定D、生态平衡参考答案:B4.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计划机制的特点为()。
A、比较稳妥B、比较灵活C、比较准确D、调节成本较小参考答案:D5.我国出台了许多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其中《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于()A、2008年B、2009年C、2010年D、2011年参考答案:B6.产业技术安全状况主要是指本国产业是否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能力,能否为关系到本国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如果_____主要依赖进口,则产业安全的程度就较低。
()A、关键技术B、商品C、资金D、以上均不对参考答案:A7.以下哪一项可以用来产业集中度()A、该产业总量/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产量B、该产业的市场销售总量/该产业总量C、该产业总量/该产业的市场销售总量D、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产量/该产业总量参考答案:D8.A、B、C、D等一系列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供以直接消耗,同时后续部门的产品也返回相关的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叫做()。
A、双向联系B、环向联系C、多向联系D、单向联系参考答案:B9.指标的建立要符合产业安全的内涵,各个指标能够准确反映产业安全的某一个方面,并且具有代表性。
属于产业安全评价的_____原则?()A、系统性B、科学性C、实用性D、可控性参考答案:B10.下列关于产业布局影响因素,正确的是()A、包括地理位置因素、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等B、各因素一般单独起作用C、应对各个影响因素单独分析D、科学技术状况不是影响因素之一参考答案:A11.企业大规模定制的生产运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A、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偏好B、聚集经济和消费者偏好C、竞争优势理论与需求个性化D、比较优势理论与需求个性化参考答案:A12.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的不包括:()A、减缓设备折旧B、促进转产和转移C、采取各种援助措施D、消除就业者退出障碍参考答案:A13.产业组织理论主要运用()研究方法A、S—C—P分析B、计量经济分析C、博弈论D、案例分析参考答案:A14.两个都生产化妆品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属于()A、横向兼并B、纵向兼并C、垂直兼并D、混合兼并参考答案:A15.下列关于产品差别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大,垄断因素越小B、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小,竞争因素越大C、在物理性上的差异是产品差别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D、广告密度越小,产品差别化越大参考答案:B16.产业信息化围绕()对资源进行优化重组A、“四流三周期”B、“五流三周期”C、“三流四周期”D、“三流五周期”参考答案:A17.消费者即使在消费后也难以确定其质量的商品,如医疗护理等被称为()A、信任品B、后验品C、经验品D、搜寻品参考答案:A18.产业组织政策的内容不包括:()A、产业组织合理化政策B、反垄断政策C、禁止不正当竞争政策D、产业组织高度化政策参考答案:D19.某一产业所面临的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与产业内企业发展空间____。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产业: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和劳务的企业所组合的集合。
这些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
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第二章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和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规模不经济:因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提高的现象。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和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最大最佳规模:最小最佳规模:最小经济规模:指在长期中平均成本处于或接近其最小值的最小的规模。
适者生存法:不同规模企业的竞争会筛选出效率较高的企业,所以,这是一种根据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律,通过纵向对比,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方法。
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垂直一体化:是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
混合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若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通过充分利用共同资源,降低单位产出的成本以实现范围经济。
多元化:多元化是特性不同的对象组合,业务的多元化指非相关、跨行业、多品类的业务组合。
第三章市场集中1、一般集中: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若干企业所占的比重。
2、市场集中:描述特定市场的规模结构,衡量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以反映特定市场受到大型经济组织控制的状况。
3、产业集中: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一个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场上的地位高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
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

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垄断现象给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一些隐患与问题。
为了维护市场的竞争公平性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各国普遍采取了反垄断政策来限制垄断力量的形成与扩张。
反垄断政策在保护市场竞争和维护产业组织有序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产业组织的基本概念产业组织是指一定时期、一定领域内相关企业在市场上的结构与行为规则。
它包括产业链的延伸、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市场上的进入退出与分裂重组等形式。
产业组织研究主要关注市场结构、竞争形式、行业规则和企业战略等方面。
二、垄断与垄断行为的危害垄断是指市场上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凭借掌握了市场供给的主导地位,能够操纵市场价格和供给量。
垄断行为常常导致价格歧视、掠夺定价等不合理行为,从而限制了市场竞争,削弱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创新动力。
三、反垄断政策的目标与措施反垄断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打破市场垄断,恢复和保护市场竞争。
主要的措施包括:1.反垄断执法:加强执法力度,打击市场垄断行为,对违法垄断行为进行罚款或监管处罚。
2.市场监管:建立监管机构,监督市场行为,防范市场垄断形成,及时介入市场交易,使市场行为公正透明。
3.促进市场竞争:鼓励更多的参与者进入市场,推动市场供给的丰富多元化,减少市场壁垒,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支持。
四、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的关系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反垄断政策旨在限制垄断,维护市场竞争,而产业组织研究则是对市场竞争形态和结构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产业组织的研究,可以为反垄断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反垄断政策的实施需要充分了解产业组织的特点和市场竞争形态,从而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措施。
产业组织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市场中存在的隐蔽垄断行为,帮助政府制定出具体的反垄断政策,保护市场公平与竞争。
五、不同国家的反垄断政策实践不同国家对于垄断的判断标准和反垄断政策存在差异。
例如,美国的反垄断政策注重限制市场份额,防止企业形成过大的市场支配地位。
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政策

• 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 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 具有排除 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 明确了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 协调 指导反垄断工作;履行五大职能:研究拟订有关竞 争政策;组织调查 评估市场总体竞争状况;并发 布评估报告;制定 发布反垄断指南;协调反垄断 行政执法工作;
二 产业组织政策分类
➢ 从政策取向看;各国已有的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两
大类: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合理化政策
产业竞争政策
经 兼联济 规 并合规 制 政政模 政 策策政 策
策
反 垄 断 政 策
中 小 政 策
1 兼并政策 指间的吸收合并;这种合并过程使得被合并的
资产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成为合并资产的 一部分;从而失去了它原来独立的经营实体的地位 其结果是减少了产业内的数量;扩大了现存的规模 因此;它是政府用来抑制间过度竞争;提高市场集 中度;实现规模经济的手段
1 禁止不公平的竞争方式以及欺诈性经营活动;2 建立独立的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并授权FTC制定 和实施有关禁止不公平竞争和欺诈行为的规定
修改了克莱顿法中关于价格歧视的规定:1 将削弱 竞争改为有害于竞争;2 同价格歧视的实施者一样; 其被实行对象也属违法者
二60年代以来美国并购准则的变化趋 势
• 1968年的并购准则;以市场集中度为主要 判据
第二节 反垄断政策
➢ 反垄断法是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令 法规来 限制行为的垄断管制方式
➢具体而言;反垄断法是调整竞争关系;防范和 控制垄断以合谋 滥用经济优势等方式限制 和破坏竞争;以保护和促进竞争的法律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第三节 反垄断政策
四、反垄断政策的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
(一)反垄断结构政策
反垄断结构政策是通过控制产业集中度,以
调整有可能限制和排斥市场竞争的垄断结构的政
策,其理论基础是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
理论。
21
第三节 反垄断政策
(二)反垄断行为政策 反垄断行为政策是对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企业 滥用其垄断力量,以限制和排斥市场竞争的垄断 行为实行控制的政策。其理论基础是芝加哥学派
(二)企业联合政策
(三)经济规模政策
(四)直接管制政策
(五)中小企业政策
14
第三节 反垄断政策
一、反垄断政策及其地位
反垄断政策是指通过对各种限制竞争行为的调 节,以维护市场竞争的政策或法律体系。 由于反垄断法是保护竞争自由的,因此反垄断
法也被称为“经济自由的宪法”或“经济宪法”。
15
第三节 反垄断政策
政府可分别采用的两大类政策:一是抑制过度 竞争以追求规模经济的政策;二是抑制垄断以增强
竞争活力的反垄断政策。这通常被称为产业组织政
策的二元性。
11
第二节 规模经济政策
一、规模经济政策的适用性
追求规模经济的产业组织政策通常是经济发展水 平较低的国家,对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偏低的产业所 采取的产业组织政策重点。
产业经济学
第十二章 产业组织与反垄断政策
本章主要内容
1 2 3
产业组织政策基本目标
规模经济政策
反垄断政策
4
产业组织政策的动态性
2
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竞争经济。从现代产业 组织理论的角度而言,高效率的竞争应是规模经济 与 竞 争 活 力 相 兼 容 的 “ 有 效 竞 争 ” ( workable
力两者有效地相协调,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
长期均衡的竞争格局。
有效竞争的实质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率。
5
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
二、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 (一)对前人有效竞争标准的评价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森提出了以下两个有效 竞争的标准:市场结构标准;市场效果标准。 美国经济学家史蒂芬·索斯尼克提出了以结构 —行为—绩效三分法来概括的、包含15个方面内 容的有效竞争标准。
的“效率主义”理论。
22
第三节 反垄断政策
五、反垄断政策的基本内容 (一)禁止限制竞争协议
(二)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并购控制
23
第四节 产业组织政策的动态性
一、反映产业特征的四个基本指标
(一)企业规模经济 (二)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三)市场集中程度 (四)进入壁垒
24
第四节 产业组织政策的动态性
6
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
(二)对有效竞争标准的探讨
在研究有效竞争标准时,应重视以下几个原则:
1、有效竞争是一种竞争收益明显大于竞争成本的
竞争。
竞争收益 竞争效益 竞争成本 Nhomakorabea7
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
2、有效竞争是一种适度竞争。
图12-1
市场竞争和竞争收益、成本的关系
3.有效竞争应符合规模经济要求。
competition ),所以,有效竞争是政府制定与实
施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
3
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
一、马歇尔困境与有效竞争 规模经济和垄断就成了一对难分难解的 矛盾,也就是说,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成为 两难选择,这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困境”。
4
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
有效竞争,就是指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
二、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 相关商品市场的认定 • 被告在本案相关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28
案例:奇虎360起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 位
三、被告存在滥用支配地位行为
• 1.被告限定交易的行为构成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
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损害了原告合法利益。 • 2.被告将 QQ软件管家与即时通讯软件相捆绑,并 且以升级 QQ 软件管家的名义安装 QQ 医生,滥用 了市场支配地位,损害了竞争,违反反垄断法的
二、美国、欧盟与中国的反垄断法
(一)美国反垄断法
成文法 司法指南 执法判例
16
第三节 反垄断政策
(二)欧盟竞争法 《欧盟条约》中关于竞争的基本规则及有关规定; 欧洲理事会制定的条例; 欧盟委员会制定的竞争条例、指令和决定等。
17
第三节 反垄断政策
(三)中国反垄断法 法律禁止的核心内容规定体现在: 禁止垄断协议 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经营者集中控制(并购控制) 禁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禁止
12
第二节 规模经济政策
一、规模经济政策的适用性 这一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措施是:促进产业内现
有企业联合或兼并,以提高市场集中度;形成专业化
分工协作关系,组织大规模生产体系,以实现规模经
济;提高进入壁垒,抑制小规模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
13
第二节 规模经济政策
二、规模经济政策的政策体系
(一)企业并购政策
行政垄断)
18
第三节 反垄断政策
三、垄断的危害及反垄断政策取向 (一)垄断的危害 资源错误配置损失; 收入转移效应;
社会福利净损失;
垄断社会性损失。
19
第三节 反垄断政策
(二)垄断的类型及政策取向
垄断的类型:
经济垄断——《反垄断法》适用 行政垄断——市场化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 自然垄断——政府管制
(二)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日本的经验教训
26
案例:奇虎360起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一、事实与理由
• 2011年,奇虎360公司针对腾讯公司在 3Q大战期
间滥用其即时通讯工具QQ的市场支配地位,强制
用户卸载已安装的 360 软件的行为,提起反垄断
诉讼。
27
案例:奇虎360起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8
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
规模经济“让步”的最低限就是要保证特定 产业内的企业规模不低于最小经济规模。
市场竞争度“让步”的最低限则是要保证竞争
收益大于竞争成本,即属于适度竞争。
9
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
图12-2
有效竞争的区域
10
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
三、产业组织政策的二元性
规定。
29
案例:奇虎360起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四、被告应对其垄断民事侵权行为承担相应
法律责任
• 被告应停止侵权行为 • 两被告还应赔偿原告的经济损失 • 告还应向原告赔礼道歉
30
谢
谢!
二、产业特征与产业组织政策的相关性
为了在特定产业实现有效竞争,政府应根据具体 产业的基本特征制定产业组织政策,即在分析产业 特征的基础上,制定既能较充分地发挥规模效益又 能保持竞争活力的产业组织政策,以尽可能实现有
效竞争。
25
第四节 产业组织政策的动态性
三、政治经济变化与反垄断政策的实行
(一)政治影响与反垄断法:美国早期的反垄断政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