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利弊浅析
建筑防灾之超高产利弊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摩天大楼高度不断被刷新,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他给社会带来的潜在问题也是绝不能忽视的。
目前国内各地摩天大楼的疯狂增长和盲目建设的现象令人担忧。
超高层建筑开发的技术问题已经不是制约超高层建筑的主要因素,相反超高层建筑给社会带来的一些其他影响却是值得注意的事情。
1.超高层建筑开发建设成本高,后期维护运营费用大。
1)由于超高层建筑体型巨大,功能复杂,容纳人员众多,投资十分庞大。
超高层建筑在设计上和材料使用上的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对消防、防震、防风的指标要求很高。
例如对玻璃等建筑材料的选择格外严格,同时由于高处的湿度、风力影响,对建筑结构构造方面也有特殊要求,由于这些特殊要求和设计,使整个建筑成本增加约1/4左右。
2)超高层建筑技术更复杂,施工管理难度更大,工艺更先进,资金投入更高。
实践表明盖一栋200m高的大楼的成本,甚至比盖两栋100m高的大楼成本还要高。
3)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寿命一般在100年以上,而其内部的许多设备系统寿命仅为十几年,维修、更换的难度很大,成本过高。
因建筑本身也是一种消耗性产品,日子长了会有磨损,其维修、保养将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据统计,目前不少超高层建筑亏多赢少,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每年要陪上4000万美元,这栋已建成20多年的大楼现在仅值其贷款金额的一半。
2.超高层建筑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1)超高层建筑容量大、人口集中给城市交通、消费、饮水、消防等形成巨大压力。
目前一些城市把过多的城市功能集中在城市中心区,造成了大量超高层建筑出现在城市中心,大量高层建筑集中在一起,其直接后果是:人口过度集中,绿化空间被占据,人均绿地面积减少,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而且,城区高楼一般都建在路边,既不利于交通,也容易形成两道回音墙,造成噪音污染。
2)从室内使用环境来看,超高层建筑的适用性也有无法避免的缺点。
高层建筑窗户终年紧闭,一年四季靠空调调节气温和空气,强风下高楼上部的轻微晃动总是令人不适。
高层住宅的利与弊

高层住宅的利与弊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了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层住宅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城市人口增长对住房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高层住宅的利与弊。
高层住宅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高层住宅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在城市土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高层住宅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更多的居民。
相比起低层建筑,高层住宅的容积率更高,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居住空间,从而缓解城市住房压力。
其次,高层住宅往往拥有较好的视野和景观。
住在高层,可以俯瞰城市的繁华景象,远眺美丽的自然风光。
这种开阔的视野能够给居民带来愉悦的心情和舒适的居住体验。
特别是在一些拥有美丽海景、江景或山景的城市,高层住宅的景观优势更加明显。
再者,高层住宅的通风和采光条件通常较好。
由于楼层较高,受到周围建筑物遮挡的影响较小,空气流通更加顺畅,室内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然采光。
这不仅有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还能节省照明和通风设备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另外,高层住宅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现代高层住宅通常配备了完善的安保系统,如门禁、监控摄像头等,能够有效地防止外来人员的随意进入。
同时,高层住宅在消防设施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如配备消防电梯、防火分区等,提高了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居民的逃生和救援机会。
然而,高层住宅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
其一,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较大。
由于电梯、楼梯、走廊等公共设施的存在,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往往比低层住宅要多,这意味着居民实际使用的套内面积相对较小,购房成本也相应增加。
其二,高层住宅对电梯的依赖程度极高。
一旦电梯出现故障或维修,居民的出行将变得极为不便,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来说,上下楼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而且,在高峰时段,电梯的拥挤也会给居民带来困扰。
其三,高层住宅的维护成本较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层住宅的外墙、电梯、管道等设施设备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换,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高层建筑利弊浅析

高层建筑利弊浅析在当今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了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以其高大雄伟的身姿展现着现代建筑的魅力,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其利弊的深入思考。
高层建筑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在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高层建筑能够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容纳更多的人口和功能。
例如,在繁华的商业中心区域,一栋高层写字楼可以为众多企业提供办公空间,减少了城市扩张对周边农田和生态用地的侵占。
其次,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住房压力。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住房需求持续攀升。
高层住宅的建设可以提供更多的居住单元,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而且,一些高层住宅小区往往配备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停车场、花园、健身房等,为居民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再者,高层建筑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们常常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吸引着大量的商务活动和旅游资源。
例如,一些知名的高层酒店和购物中心能够吸引游客和消费者,促进当地的商业繁荣。
同时,高层建筑的建设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等,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此外,高层建筑在城市形象塑造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群展现了城市的活力和创新精神,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它们成为城市的名片,向外界展示着城市的发展成就和未来潜力。
然而,高层建筑也并非只有优点,其带来的一些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安全问题是高层建筑面临的首要挑战。
在火灾、地震等灾害发生时,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高层建筑的高度使得消防云梯和救援设备难以到达较高楼层,增加了火灾救援的难度和风险。
而且,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一旦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破坏和倒塌。
高层建筑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也相对较高。
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后期的维护和管理,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高层建筑对社会的利弊

高层建筑对社会的利弊在当今社会,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拔地而起,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天际线,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高层建筑的出现并非只有好处,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高层建筑给社会带来的好处。
其一,高层建筑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人口密集与土地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而城市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
高层建筑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更多的人口,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例如,在同样大小的土地上,一栋高层住宅楼可以提供比多层住宅楼更多的居住单元,满足更多人的住房需求。
其二,高层建筑往往集中了商业、办公、居住等多种功能,形成了综合性的社区,提高了城市的运行效率。
人们可以在同一栋楼或附近的区域内完成工作、购物、娱乐和居住等活动,减少了交通出行的需求,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
同时,这种集中式的布局也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共享和优化配置,降低了公共服务的成本。
其三,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
一些设计独特、造型新颖的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的名片,吸引了游客和投资者,促进了城市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
例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广州的“小蛮腰”等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城市文化和实力的象征。
其四,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技术和工程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为了建造安全、稳定、舒适的高层建筑,需要运用先进的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水平,也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然而,高层建筑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
高层建筑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通常较高。
从设计、施工到后期的维护和管理,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而且,高层建筑的建设周期较长,对资金的回收和效益的实现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此外,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要求也更高,这也增加了成本。
安全问题是高层建筑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高层建筑对社会的利弊

高层建筑对社会的利弊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建筑如同一座座巨人般矗立着。
它们不仅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探讨高层建筑对社会的利弊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高层建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变得愈发稀缺。
高层建筑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更多的人口和商业活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例如,在繁华的商业中心,高层写字楼可以为众多企业提供办公空间,促进商业的集中和发展,形成经济的集聚效应。
同时,高层建筑的建设和运营也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从建筑工人到物业管理,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有助于塑造城市的形象和特色。
标志性的高层建筑常常成为城市的地标,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广州的“小蛮腰”等,它们不仅是建筑的杰作,更是城市的名片,吸引着游客和投资者。
此外,高层建筑群的布局可以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实现功能分区,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在社会服务方面,高层建筑也有其优势。
高层住宅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视野和采光,一些高层公寓还配备了完善的设施和服务,如健身房、游泳池等,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而且,高层建筑的集中居住模式有利于集中提供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区活动等,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的可及性。
然而,高层建筑也并非全是优点,它们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安全隐患是高层建筑面临的首要挑战。
一旦发生火灾、地震等灾害,人员疏散和救援难度极大。
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火势蔓延迅速,消防设施和通道的设计必须十分严格。
同时,地震等自然灾害对高层建筑的影响也更为严重,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倒塌和重大人员伤亡。
高层建筑还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密集的高层建筑会影响城市的通风和采光,形成“热岛效应”。
城市内部的空气流通不畅,污染物难以扩散,空气质量下降,对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环境造成压力。
利弊论文高层住宅论文

利弊论文高层住宅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拔地而起。
高层住宅的出现,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居住空间,缓解了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高层住宅的利弊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层住宅的优点1、提高土地利用率城市土地资源有限,高层住宅能够在相对较小的土地面积上容纳更多的居民。
这有助于节约土地,为城市的发展留出更多的公共空间,如公园、道路等,从而优化城市的整体布局。
2、视野开阔高层住宅通常位于较高的楼层,住户能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
可以俯瞰城市的美景,欣赏到远处的山峦、河流等自然风光,给人带来愉悦的居住体验。
3、通风采光好由于楼层较高,周围建筑物的遮挡相对较少,高层住宅往往能够享受到更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这对于改善室内的居住环境,减少潮湿和霉菌的滋生非常有利。
4、安全性较高高层住宅一般配备有较为完善的安保系统,如门禁、监控等。
同时,高层的位置也使得外界的入侵相对困难,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安全性。
5、基础设施完善为了满足高层住宅居民的生活需求,开发商通常会在小区内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健身房、游泳池、儿童游乐区等。
这些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选择,提高了生活质量。
二、高层住宅的缺点1、电梯依赖度高高层住户日常出行对电梯的依赖程度极大。
一旦电梯出现故障或维修,居民上下楼将变得极为不便,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来说,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2、消防安全隐患高层住宅在发生火灾时,救援难度较大。
火势蔓延迅速,疏散通道有限,给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而且,消防云梯的高度有限,对于较高楼层的救援存在一定的困难。
3、维修成本高高层住宅的公共设施,如电梯、供水、供电系统等,由于使用频率高、维护难度大,维修成本相对较高。
这些费用通常由业主共同承担,增加了居民的经济负担。
4、居住密度大高层住宅容纳的居民数量较多,居住密度大。
这可能导致小区内人员嘈杂,公共资源紧张,如停车位不足、小区道路拥堵等,影响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高层建筑优缺点

高层建筑具有较高的建筑高度、体量较大、结构复杂等特点,同时具有显著 的城市景观效应。
高层建筑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高层建筑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芝加哥,当时由于人口密集 和土地资源的稀缺,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
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逐渐成 为现代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各国纷纷兴建高层建筑,以提升 城市形象和土地利用价值。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高层建筑能够实现土地的集约化 利用,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和利 用效率,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 展。
促进城市功能分区
高层建筑一般位于城市中心或交通 枢纽附近,有助于实现城市功能分 区,优化城市规划和发展。
节约城市空间
减少城市交通拥堵
高层建筑能够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因为人们可以在建筑内部进行 办公、购物、休闲等活动,无需频繁外出。
高层建筑的类型与分类
类型
高层建筑主要分为住宅、办公、酒店、商业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建筑具有不同的 功能和特点。
分类
根据建筑高度、功能、结构等特点,高层建筑可以分为超高层、高层、中高层等 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02
高层建筑的优点
提高土地利用率
节省土地资源
高层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 资源,使单位面积内可容纳的 人口数量增加,从而降低城市 扩张和土地资源浪费的压力。
老化问题可能会导致高层建筑 的结构安全性下降,给居民带
来潜在的安全风险。
功能失效
高层建筑中的一些设施,如电 梯、空调等,在长期使用中可 能会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满足
居民的基本需求。
影响城市气候
遮阳影响
高层建筑可能会遮挡阳光,影响周边建筑物的采光。在 冬季,高层建筑的冷墙可能会形成“阴影区”,使周边 地区的温度下降。
塔式高层住宅的利弊分析

塔式高层住宅的利弊分析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塔式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它们以高耸的身姿成为城市天际线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了居住的空间。
然而,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塔式高层住宅也有其优点和缺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塔式高层住宅的优点。
其一,塔式高层住宅能够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
在城市土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高层住宅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更多的居民。
相比于低矮的建筑,塔式高层住宅的建筑密度更高,能够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对住房的需求。
其二,从景观视野方面来看,塔式高层住宅具有很大的优势。
居住在较高楼层的居民可以享受到广阔的视野,俯瞰城市的美景,远眺山川湖泊。
这种开阔的视野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和舒适的居住体验。
其三,塔式高层住宅通常配备了较为完善的物业管理和安保系统。
由于居住人口相对集中,物业管理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如公共区域的清洁、设施的维护等。
同时,安保措施也相对更加严密,能够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四,塔式高层住宅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往往较好。
高层建筑之间的间距较大,减少了相互遮挡的情况,使得室内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照射,通风也更加顺畅,有利于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健康水平。
然而,塔式高层住宅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
其一,交通问题是塔式高层住宅面临的一个挑战。
由于居住人口众多,电梯的使用频率很高,在高峰时段容易出现拥挤和等待时间过长的情况。
这不仅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还可能影响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效率。
其二,塔式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相对较大。
楼梯、电梯、走廊等公共区域的面积需要由所有居民分摊,这意味着实际使用面积相对较小,购房成本也相应增加。
其三,高层住宅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来说可能不太友好。
老年人可能因为行动不便而在上下楼时感到困难,儿童则可能因为缺乏与地面直接接触的机会而减少户外活动。
其四,高层住宅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救援难度较大。
消防车的云梯高度有限,高层部分的救援可能会面临困难。
而且,火灾时烟雾容易向上蔓延,增加了逃生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利弊浅析
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中的主体建筑形式,对整体的规划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兼具的,高层建筑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成为城市的特写与空间延伸的同时,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身心健康等方面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主要就从以上几个方面具体谈谈高层建筑的利与弊。
标签:高层建筑;利处;弊处
早在中国古代,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道出王焕之心里对于更高事物的追求。
现代的菲利普·约翰逊则认为更高的大楼代表着人类对于自己信仰与文明的骄傲,同时也是代表着这是经济发达的都市的必然选择。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人类对于更高一点的美好愿望与希冀。
一、高层建筑的利处
社会逐渐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着。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成为了身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层建筑为城市锦上添花,而城市规划指导建设者们合理运用城市资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高层建筑提高土地利用率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作为国策问题被讨论研究着,同时随之而来的土地也就成为了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而高层建筑的出现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其土地利用率高,容积率大,可以在很小面积的土地上建造出面积很大的建筑。
2.高层建筑是城市的特写
每到一个城市,无论之前听到多么传奇的故事或是令人心驰神往的自然人文风景,最先映入眼帘,也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必然是这座城市雄伟壮观,耸入云端的高层建筑。
所以,一幢高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特写。
[1]例如说到已在911中倒塌的世界贸易中心,人们就很自然的想到美国纽约;提到哈利法塔,人们就会想到那绽放在茫茫沙漠,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却胜似天堂的海湾新娘——迪拜。
我国高层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是位于上海的中心大厦。
它占地面积30368㎡,建筑总高度约632m。
高层建筑在现如今结构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不断的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也成为了城市规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的延伸[1]
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城市规划需要重新衡量,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横向的建筑扩展已经不能满足居住的需求,所以我们只能追求纵向的延伸,来实现土地
的充分利用。
随着建筑学的发展,各项科学的进步,高层建筑这一理念逐渐被提出来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他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传统建筑物点线清晰,泾渭分明的印象,而且根据它本身自己高耸雄伟的特点被设计成形态各异的建筑组合,尤其是高层建筑群,远远望去,巍峨如高山,一幅优美的城市画卷呈现在眼前,让人赞叹。
4.高层建筑促进科技进步
高层建筑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土木建筑工程学科中的各学科的发展,而且依赖于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通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的进步。
高层建筑的发展为这些技术提供了“练武场”,得益于高层建筑的广泛应用,各科学技术才能大放异彩,加速并带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二、高层建筑的弊处
高层建筑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美化了城市面貌。
正是因为它的巨大优点使它的缺点更应该被注意并尽可能减小影响,甚至改正。
针对高层建筑对生态环境方面以及对人们身心健康方面造成的影响我们来进一步分析高层建筑的不足。
1.高层建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降低城市居住环境质量
城市人口数量急剧膨胀无疑会降低公共环境质量,影响生活质量,特别是人均用地的缩小使得城市应对这样的问题时变得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高层建筑的增多侧面地反映了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而过多的人口会增加交通压力,增加能源供给的压力,加大管线铺设难度等等。
(2)增加城市噪音
城市规模巨大,其产生的噪音十分容易形成噪音污染,致使高层建筑周围的声环境变差。
高层建筑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不只是外部的原因,还有很多来自于建筑内部的因素,例如内部的设备间,包括大型空调间还有电梯机组等多处噪声源都是影响环境的主要问题。
2.高层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影响
(1)日照及阴影[2]
白天光照时间较长,阳光充足,辐射热量较大。
过度密集的高层建筑致使城市发生“热岛效应”。
高度的不同或者位置的不同导致室内的温度也不同,温度不同的气流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加大了空调对于冷暖气的调节难度。
建筑的高度对采光和人们的视线都有一定程度的阻碍。
(2)风
风速是随着楼的高度增加而增大。
高空中高速的风流撞击高层建筑主体,摩擦建筑主体,损坏建筑并产生噪音。
同时,高速的风流会在建筑物表面产生或大或小不同的压力压迫建筑物使之产生一定的运动,会缓慢的发生变形甚至是偏移,以及在发生偏移部分的建筑体上产生振动,这样的振动是致命性的,它不仅会使主体结构开裂,更会破坏开裂部分的围护结构,干扰建筑物内人员的正常生活,工作。
3.高层建筑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
(1)空间的压迫感
高层建筑通过扩展垂直空间以弥补水平空间的不足,这样虽极大地节约用地,但会使得城市空间变得既狭窄又压抑。
加之一般的高层建筑都会挡住阳光和蓝天,这使得人们更少地接触自然,容易引起身体和精神上的抗拒反应。
人们被困在由钢筋水泥围成的围城之内,人与人缺乏交流,极易造成心理负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3]
(2)高层建筑综合症
高层建筑综合症,顾名思义,是一种由于高层建筑而产生的一种大城市特有的环境病。
高层建筑的排列方式密集紧凑,且高耸入云,易迷乱心智,对老人,小孩以及体弱多病的人员会造成伤害。
高层建筑上的建筑材料,如铝材,玻璃等会大量反射阳光,容易引起目眩,头晕,呕吐等不良症状,影响司机和行人的正常判断从而酿成惨剧。
结语:
高层建筑是现代技术与空间技术的完美结合。
彼得森说:“新闻界把建筑师作为英雄、超人的迷惑力已经过时了。
”作为中国建筑师,处于这样一个大融合的环境当中,应当更多的做出一些具有生命形态的建筑。
充分综合人们现阶段的审美观以及商业利益,寻求一个完美的切入融合点。
使中国现代建筑在国际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顺校.高层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李洪刚.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J].安徽建筑,2003(1):59-62.
[3]叶萍.高层建筑对人们心理的影响[J].城市科学,2003(2):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