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转录翻译的区别复习过程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转录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转录、翻译和后修饰摘要: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转录、翻译和后修饰,是各种功能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一系列程序。
本文通过介绍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转录、翻译和后修饰的机制、原理、过程,从而了解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和功能蛋白质合成上的差异。
关键词: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翻译后修饰0引言:21世纪,基因水平上的研究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转录、翻译和后修饰是基础研究,人们也只有在此基础不断扩散深入研究其它基因水平问题。
本文只简单介绍了一些关于基因转录、翻译和后修饰的一部分相关研究成果。
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转录:基因转录是在由RNA聚合酶和辅助因子组成的转录复合物的催化下,从双链DNA分子中拷贝生物信息生成一条RNA链的过程。
转录中,一个基因会被读取被复制为mRNA,就是说一特定的DNA片断作为模板,以DNA依赖的RNA合成酶作为催化剂的合成前体mRNA的过程。
转录产物主要有三类RNA,即信使RNA (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移RNA(tRNA)。
在基因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RNA聚合酶可以催化所有四种核苷- 5′-三磷酸(ATP、GTP、UTP和CTP)聚合成与模板DNA互补的RNA。
此反应需要Mg2+,反应中释放焦磷酸。
[1]该酶在转录的各个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1.1 基因转录的启动RNA聚合酶正确识别DNA模板上的启动子并形成由酶、DNA和核苷三磷酸构成的三元起始复合物,转录便开始进行。
启动子是DNA分子上可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而使转录开始的一段DNA序列而本身不被转录。
DNA模板上的启动区域常含有TATAATG顺序,称P盒。
复合物中的核苷三磷酸一般为GTP,少数为ATP,因而原始转录产物的5′端通常为三磷酸鸟苷(pppG)或腺苷三磷酸(pppA)。
真核DNA上的转录启动区域也有类似原核DNA的启动区结构,和在-30bp(即在酶和DNA结合点的上游30核苷酸处)附近也含有TATA结构,称TATA盒。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导学案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概念。
2、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遗传物质、细胞器等方面的主要区别。
3、能够通过比较,清晰地阐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特点。
二、知识梳理(一)原核细胞1、定义:原核细胞是一类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的细胞。
2、结构特点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膜:与真核细胞相似,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质: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拟核:没有核膜包被,遗传物质集中分布的区域称为拟核。
3、代表生物:细菌(如大肠杆菌、乳酸菌)、蓝藻(如颤藻、发菜)等。
(二)真核细胞1、定义:真核细胞是指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的细胞。
2、结构特点细胞壁: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的细胞壁成分多样。
细胞膜:与原核细胞相似,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质:具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等。
细胞核:有核膜包被,具有核仁、染色质等结构。
3、代表生物:动物、植物、真菌(如酵母菌、霉菌)等。
(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1、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质。
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质。
2、遗传物质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一个大型环状的DNA 分子,位于拟核区域,此外细胞质中的质粒也是小型环状 DNA 分子。
真核细胞: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此外在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 DNA。
3、细胞器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真核细胞:具有多种细胞器,分工合作,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4、细胞壁原核细胞: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肽聚糖。
真核细胞: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的成分多样。
5、细胞大小原核细胞:较小,一般为 1~10 微米。
真核细胞:较大,一般为 10~100 微米。
6、转录和翻译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即在同一时间和地点进行。
真核和原核细胞转录差异[最新]
![真核和原核细胞转录差异[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0f53d39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e.png)
真核和原核细胞转录差别一.转录1.RNA聚合酶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是一种多聚体蛋白质(α2ββ'σ);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有三种(RNA聚合酶Ⅰ、Ⅱ、Ⅲ),分别转录不同种类的RNA。
(你这个题目太大,不展开论述了)2.转录过程⑴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转录全过程均需RNA聚合酶催化。
①起始过程需核心酶,由σ亚基辨认起始点,被辨认的DNA区段是-35区。
在这一区段酶与模板的结合松弛,酶移向-10区并跨入转录起始点。
②延长过程的核苷酸聚合仅需核心酶催化。
③终止分依赖ρ因子的和不依赖ρ因子的转录终止。
a.依赖ρ因子的转录终止:结合后ρ因子和RNA聚合酶都可发生构象变化,从而使RNA聚合酶停顿,解螺旋酶的活性使DNA/RNA杂环双链拆离,利于产物从转录复合物中释放。
b.不依赖ρ因子的转录终止:DNA模板上靠近终止出有些特殊碱基序列,转录出RNA后,RNA产物形成特殊结构来终止转录。
转录产物的3'-末端,常发现有多个连续的U。
连续的U区5'-端上游的一级结构可形成茎环或发卡形式的二级结构。
⑵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①转录起始前的-25bp区段多有典型的TATA序列,称为TATA box,通常认为这就是启动子的核心序列。
此外DNA分子上还具有其他可影响转录的顺式作用元件,以及能直接、间接辨认和结合转录上游区段的蛋白质——反式作用因子,其中直接或间接结合RNA聚合酶的为转录因子。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不与DNA分子直接结合,而需依靠众多的转录因子。
②真核生物的转录延长过程与原核生物大致相似。
③真核生物mRNA有polyA尾巴结构,是转录后才加进去的。
转录不是在polyA位置上终止,而是超过数百甚至上千核苷酸后才停顿。
二.翻译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核蛋白体的组成不同(要是能画个表就好了,不论述了,是本书就有介绍)2真核生物肽链合成起始过程与原核生物相似但更复杂。
真核生物有不同的翻译起始成分,起始因子种类更多,起始甲硫氨酸不需甲基化等。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根据内部结构的不同,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是最为简单的细胞形式,而真核细胞则更为复杂。
本文将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功能和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以便全面了解它们的差异和共同点。
一、细胞结构比较1. 原核细胞结构原核细胞不具备真核细胞中的细胞核,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质粒和核区。
细胞壁和细胞膜为细胞提供了形态支持和保护,质粒则是原核细胞中的附加DNA片段。
在核区,DNA以环状的方式存在,并没有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
2. 真核细胞结构真核细胞具有比原核细胞更为复杂的结构。
它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多个细胞器。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特征之一,其中包含了染色体,其中的 DNA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
其他细胞器则负责不同的功能,如线粒体负责能量合成,内质网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
二、细胞功能比较1. 原核细胞功能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和代谢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浆中。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渗透性,负责物质的进出。
质粒中的DNA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传递给其他细胞。
由于没有细胞核的存在,转录和翻译过程在细胞浆中同时进行。
2. 真核细胞功能真核细胞拥有细胞核,这使得它能够进行更为复杂的功能。
细胞核通过转录和翻译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不同的细胞器负责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如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产生 ATP,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和修饰。
三、生物学特征比较1. 原核细胞生物学特征由于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其大小通常较小,一般为真核细胞的1/10到1/100。
由于缺乏细胞核的保护,原核细胞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
此外,原核细胞的复制方式为二分裂,速度相对较快。
2. 真核细胞生物学特征真核细胞通常比原核细胞更大,其大小可达到数十至数百微米。
真核细胞拥有细胞核,可以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1.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1)mRNA:DNA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作用传递给mRNA,mRNA作为蛋白质合成模板,传递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合成。
(2)tRNA:蛋白质合成中氨基酸运载工具,tRNA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相互作用,使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转换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是遗传信息的转换器。
(3)rRNA 核糖体的组分,在形成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上起重要作用,它与核糖体中蛋白质以及其它辅助因子一起提供了翻译过程所需的全部酶活性。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合成蛋白质的起始过程有什么区别。
(1)起始因子不同:原核为IF-1,IF-2,IF-2,真核起始因子达十几种。
(2)起始氨酰-tRNA不同:原核为fMet-tRNAf,真核Met-tRNAi(3)核糖体不同:原核为70S核粒体,可分为30S和50S两种亚基,真核为80S核糖体,分40S和60S两种亚基。
4.试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比较如下:仅述真核生物的,原核生物与此相反。
(1).起始Met不需甲酰化;(2).无SD序列,但需要一个扫描过程;(3).tRNA先于mRNA 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4).起始因子比较多;(5).只一个终止释放因子。
5试比较转录与复制的区别。
提示:①目的不同,所使用的酶、原料及其它辅助因子不同,转录是合成RNA,复制是合成DNA;②方式不同:转录是不对称的,只在双链DNA的一条链上进行,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复制为半不连续的,分别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在DNA的两条链上进行;③复制需要引物,转录不需要引物;④复制过程存在校正机制,转录过程则没有;⑤转录产物需要加工,复制产物不需要加工;⑥复制与转录都经历起始、延长、终止阶段,都以DNA为模板,新链按碱基互补原则,5'→3’方向合成。
6基因文库的构建对重组子的筛选(3种方法)并简述过程。
抗生素抗性筛选、抗性的插入失活、兰-白斑筛选或PCR筛选、差式筛选、DNA探针多数克隆载体均带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抗氨苄青霉素、四环素)。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翻译的区别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翻译的区别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之间的翻译差异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翻译速度:原核生物的翻译速度通常比真核生物快,这是因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来分隔核糖体和核酸,核糖体可以直接与mRNA进行翻译。
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包括核糖体从细胞质
转移到核膜附近,这会导致翻译速度减慢。
2. 调控机制: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受到更复杂的调控机制的调节,包括转录后修饰、剪接、转运等。
这些机制可以影响mRNA的稳定性、转位效率和选择性翻译。
相比之下,原核
生物的翻译调控较为简单,通常仅受到转录水平的调控。
3. 蛋白合成位置:真核生物的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而原核生物的翻译则通常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
此外,真核生物还涉及将翻译产物运输到其他细胞器,如内质网或线粒体。
4. 翻译起始序列: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翻译起始序列上也存在差异。
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序列通常是一个Shine-Dalgarno
序列和一个启动子区域,而真核生物则依赖mRNA上的5'端
帽子和3'端的poly(A)尾来展开翻译起始。
综上所述,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之间在翻译过程中存在速度、调控机制、位置和起始序列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生物体不同的细胞结构和进化途径。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第3课时-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HO NH2 C C OH
R1
HH H N C COOH
R2
H2O
氨基酸脱水缩合示意图
肽链中肽键个数与氨基酸个数的关系
氨基酸
肽键
肽键数 = 3 -1 肽键数 = 6 -1
肽键数 = 8 -2
肽键数 = 氨基酸数﹣肽链数 = n﹣m = 脱去水分子的个数
等式总结
➢ 形成的肽键数 = 脱去的水分子数 = 氨基酸分子数 – 肽链数 ➢ 至少含有的氨基数 = 肽链数 ➢ 至少含有的羧基数 = 肽链数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酸数 ×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考查重点:预计出题概率30% 高考题型以选择为主。通常将本考点与遗传信息的表达
结合起来考查。
划重点: ①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②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方式,以及相关计算 ③能被蛋白酶水解 ④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⑤由蛋白质的组成的物质及其功能:酶、抗体、糖蛋白、
小结——填空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①只有拟核,无核膜② ①有核仁
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②有双层膜 ③DNA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只有细胞膜 生物膜系统
①细胞膜 ②核膜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③各种细胞器膜 有各种细胞器
DNA
①环状 ②有质粒DNA
①线状 ②有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
转录和翻译 同一地点同时进行
原核生物为什么转录和翻译的时间和地点与真核 生物一致吗?
不一致,真核生物的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因DNA不能自由 进出细胞核),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二者不同时进行;原核 生物因为没有细胞核,所以转录和翻译均同时在细胞质中进行。
湖南大学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第一部分填空题1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长与发育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2实验生物学时期,细胞学与其它生物科学结合形成的细胞分支学科主要有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和细胞化学。
3组成细胞的最基础的生物小分子是核苷酸、氨基酸、脂肪酸核、单糖,它们构成了核酸、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等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4按照所含的核酸类型,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1.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支原体,它所具有的细胞膜、遗传物质(DNA与RNA)、核糖体、酶是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所必备的结构装置。
2.病毒侵入细胞后,在病毒DNA的指导下,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首先译制出早期蛋白以关闭宿主细胞的基因装置。
3.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在DNA复制、转录与翻译上具有时空连续性的特点。
4.真核细胞的表达与原核细胞相比复杂得多,能在转录前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和翻译后水平等多种层次上进行调控。
5.植物细胞的圆球体、糊粉粒、与中央液泡有类似溶酶体的功能。
6.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辩两个质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7.电镜主要分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两类。
8.生物学上常用的电镜技术包括超薄切片技术、负染技术、冰冻蚀刻技术等。
9.生物膜上的磷脂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和鞘磷脂。
10.膜蛋白可以分为膜内在蛋白(整合膜蛋白)和膜周边蛋白(膜外在蛋白)。
11.生物膜的基本特征是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12.内在蛋白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疏水作用、离子键作用和共价键结合。
13.真核细胞的鞭毛由微管蛋白组成,而细菌鞭毛主要由细菌鞭毛蛋白组成。
14.细胞连接可分为封闭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
15.锚定连接的主要方式有桥粒与半桥粒和粘着带和粘着斑。
16.锚定连接中桥粒连接的是骨架系统中的中间纤维,而粘着带连接的是微丝(肌动蛋白纤维)。
17.组成氨基聚糖的重复二糖单位是氨基己糖和糖醛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1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2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但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D
A.原核生物的tRNA合成无需基因指导
B.真核生物tRNA呈三叶草结构
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进入细胞核
D.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靠近DNA
3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4秒钟,实际上合成100个瘦素蛋白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
一条mRNA上有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