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腐蚀机理、发生原因和维护处理方法
不锈钢腐蚀机理发生原因和维护处理方法

不锈钢腐蚀机理发生原因和维护处理方法不锈钢是一种抗腐蚀性能极好的金属材料,但在特定条件下仍然可能发生腐蚀。
不锈钢腐蚀的机理主要有三种:点蚀腐蚀、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
以下将分别介绍每种腐蚀机理的发生原因和相应的维护处理方法。
1.点蚀腐蚀:点蚀腐蚀是不锈钢上出现的小孔洞或凹陷的形式,通常是由于材料表面的保护层被部分破坏或被去除所导致的。
(1)发生原因:点蚀腐蚀的发生原因主要有:a.氧化铁皮:不锈钢焊接时,焊缝周围容易形成氧化铁皮,这些铁皮上的离子会对不锈钢产生腐蚀。
b.离子污染:不锈钢表面被有机物、污垢或液滴等污染,这些污染物中的离子会引发腐蚀。
c.金属离子:铁、铜、镍等金属元素的离子会导致点蚀腐蚀。
(2)维护处理方法:a.避免过度热处理:过度热处理会破坏不锈钢的表面保护层,因此应避免过度热处理。
b.清洁不锈钢表面:定期清洗不锈钢表面的有机物、污垢和液滴等污染物,尽量保持表面清洁。
c.选用合适的不锈钢材料:根据具体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能够更好地抵抗点蚀腐蚀。
2.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在不锈钢材料的晶界处发生的腐蚀,会导致不锈钢的结构性能下降。
(1)发生原因:晶间腐蚀的发生原因主要有:a.焊接热影响区域:焊接过程中,不锈钢的热影响区域容易出现晶间腐蚀。
b.高温环境:在高温环境中,不锈钢的晶界会因为积累了一定的铬碳化物而变得不稳定,容易发生晶间腐蚀。
(2)维护处理方法:a.控制焊接参数:合理控制焊接参数,避免焊接热影响区域出现晶间腐蚀。
b.降低温度:在高温环境下,尽量降低不锈钢的工作温度,以减少晶间腐蚀的可能性。
c.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对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设备,应选择具有良好抗晶间腐蚀性的不锈钢材料。
3.应力腐蚀:应力腐蚀是由于不锈钢在受到应力力学作用时在特定环境中发生的腐蚀,会导致不锈钢的断裂。
(1)发生原因:应力腐蚀的发生原因主要有:a.应力作用:不锈钢在受到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应力腐蚀。
b.腐蚀介质:特定的腐蚀介质会加剧不锈钢的应力腐蚀。
如何预防不锈钢腐蚀发生

如何预防不锈钢腐蚀发生介绍不锈钢是一种常用于制造厨具、建筑和化工设备等的材料,其优点之一是抗腐蚀性能出色。
然而,不锈钢在特定条件下,仍然可能发生腐蚀。
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不锈钢腐蚀发生的方法。
常见原因不锈钢腐蚀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原因:1.高温环境: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不锈钢可能会受到氧化腐蚀。
2.酸碱腐蚀:不锈钢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也可能发生腐蚀。
3.盐水腐蚀:长时间暴露在含有盐分的水中,不锈钢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4.物理磨损:不锈钢表面受到物理磨损,比如刮擦、撞击等,都可能导致腐蚀。
预防方法1. 表面处理不锈钢的表面处理对于预防腐蚀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酸洗方法:使用酸洗剂清洗不锈钢表面,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氧化层,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电解抛光:通过电解反应去除表面脏污和氧化层。
•喷砂处理:使用喷砂机将不锈钢表面喷射砂粒,去除氧化层和污垢。
2. 防腐涂层在不锈钢表面涂覆一层防腐涂层是一种常见的预防腐蚀的方法。
这层涂层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层,抵御外部环境中的腐蚀因素。
例如,可以使用涂料、塑料薄膜、环氧树脂等防腐涂层。
3. 控制环境条件在使用不锈钢材料时,控制环境条件也是预防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措施:•控制温度:避免将不锈钢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避免酸碱介质:尽量避免不锈钢与酸性或碱性介质长时间接触。
•防止盐水侵蚀:尽量避免不锈钢暴露在含盐水的环境中,如海水或盐湖。
4. 正确使用和保养正确使用和保养不锈钢材料也是预防腐蚀的重要措施:•避免剧烈物理磨损:避免物理剧烈碰撞、刮擦等造成不锈钢表面破损。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不锈钢表面,及时清除附着物和污垢。
•避免堆积:避免在不锈钢表面堆积杂物或材料。
5. 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在使用不锈钢时,选择合适的材料也是一种防止腐蚀的关键。
根据使用环境的特点,选择具有相应耐蚀性能的不锈钢材料,可以大大降低腐蚀的风险。
不锈钢材料的腐蚀方法

不锈钢材料的腐蚀方法不锈钢是一种合金材料,由铁、铬、镍和其他元素组成,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
然而,在特定条件下,不锈钢仍然可能发生腐蚀。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不锈钢腐蚀方法及其防治措施。
1.点蚀腐蚀:点蚀是不锈钢材料中腐蚀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它通常出现在不锈钢表面的小凹陷处,如焊接点、划痕或磨损处。
点蚀腐蚀的主要原因是不锈钢表面的镀层破损或化学成分不均匀,导致局部区域的钝化能力较差。
防止点蚀腐蚀的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合理设计和施工、禁止使用含氯酸洗涤剂等。
2.缝隙腐蚀:缝隙腐蚀是在不锈钢材料缝隙之间形成的腐蚀。
这种腐蚀一般发生在不锈钢焊缝、接头、螺纹等处。
缝隙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缝隙内的氧气不足,导致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能力下降。
防止缝隙腐蚀的方法包括:优化焊接工艺、采用合适的填充材料、使用不锈钢螺纹和接头等。
3.应力腐蚀开裂:应力腐蚀开裂是由于不锈钢材料内部受到了应力的作用而引起的腐蚀。
高温、高应力和腐蚀性环境是引起应力腐蚀开裂的主要因素。
防止应力腐蚀开裂的措施包括:选择具有较高耐腐蚀性能的不锈钢材料、避免过高的应力集中、合理设计和施工等。
4.去质量腐蚀:去质量腐蚀是由于不锈钢材料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这种腐蚀一般发生在高温、高湿度和含有气体或液体污染物的环境中。
防止去质量腐蚀的方法包括:控制环境中的湿度和温度、禁止使用含有污染物的介质、定期清洁和保养等。
总的来说,要防止不锈钢材料的腐蚀,需要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合理设计和施工,控制使用环境的湿度、温度和化学成分,定期进行清洁和保养,以及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这些措施能够保护不锈钢材料的表面和内部,延长其使用寿命,并确保其性能和外观不受腐蚀的影响。
不锈钢焊缝腐蚀原因及处理方案

不锈钢焊缝腐蚀原因及处理方案
不锈钢焊缝腐蚀是指在不锈钢焊接过程中,焊缝处出现的腐蚀现象。
这种腐蚀会导致不锈钢焊接件的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不锈钢焊缝腐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焊接时产生的气孔、夹杂物和氧化皮等缺陷会破坏不锈钢的保护膜,从而形成腐蚀点。
2. 不锈钢焊接时,由于热影响区的晶粒尺寸增大,导致晶间腐蚀的发生。
3. 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不锈钢焊缝处容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针对不锈钢焊缝腐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处理方案:
1. 选择优质的不锈钢焊接材料,并严格控制焊接工艺,避免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缺陷。
2. 在不锈钢焊接过程中,采用合适的保护气体,减少氧化皮的产生,从而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3. 针对晶间腐蚀问题,可以采用焊缝后热处理的方法,使晶粒尺寸重新变小,降低晶间腐蚀的发生。
4. 针对应力腐蚀开裂问题,可以通过降低焊接件的应力水平来减少应力腐蚀开裂的风险。
总之,要想有效解决不锈钢焊缝腐蚀问题,必须从材料、工艺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腐蚀的风险,提高不锈钢焊接件的使用寿命。
- 1 -。
不锈钢腐蚀原因及预防措施详解

不锈钢腐蚀原因及预防措施详解一、不锈钢引起点蚀的因素及防止措施不锈钢极好的耐腐蚀性能是由于在钢的表面形成看不见的氧化膜,使其成为是钝态的。
该钝化膜的形成是由于钢暴露在大气中时与氧反应,或者是由于与其他含氧的环境接触的结果。
如果钝化膜被破坏,不锈钢就将继续腐蚀下去。
在很多情况下,钝化膜仅仅在金属表面和局部地方被破坏,腐蚀的作用在于形成细小的孔或凹坑,在材料表面产生无规律分布的小坑状腐蚀。
出现点蚀很可能是存在与去极剂化合的氯化物离子,不锈钢等钝态金属的点蚀常起因于某些侵蚀性阴离子对钝化膜的局部破坏,保护有高耐腐蚀性能的钝态通常需要氧化环境,但正好这也是出现点蚀的条件。
产生点蚀的介质是在C1-、Br-、I-、ClO4-溶液中存在Fe3+、Cu2+、Hg2+等重金属离子或者含有H2O2、O2等的Na+、Ca2+碱和碱土金属离子的氯化物溶液。
点蚀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例如在浓度为4%-10%氯化钠的溶液中,在90℃时达到点蚀造成的重量损失最大;对于更稀的溶液,最大值出现在较高的温度。
防止点蚀的方法:(1)避免卤素离子集中。
(2)保证氧或氧化性溶液的均匀性,搅拌溶液和避免有液体不流动的小块区域。
(3)或者提高氧的浓度,或者去除氧。
(4)增加pH值。
与中性或酸性氯化物相比,明显碱性的氯化物溶液造成的点蚀较少,或者完全没有(氢氧离子起防腐蚀剂的作用)。
(5)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工作。
(6)在腐蚀性介质中加入钝化剂。
低浓度的硝酸盐或铬酸盐在很多介质中是有效的(抑制离子优先吸咐在金属表面上,因此防止了氯化物离子吸咐而造成腐蚀)。
(7)采用阴极防腐。
有证据表明,用与低碳钢、铝或锌电隅合阴极保护的不锈钢在海水中不会造成点蚀。
含钼2%-4%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点蚀性能。
使用含钼奥氏体型不锈钢可显著减少点蚀或一般腐蚀,腐蚀介质例如氢化钠溶液、海水、亚硫酸、硫酸、磷酸和甲酸。
二、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及预防措施含碳量超过0.03%的不稳定的奥氏体型不锈钢(不含钛或铌的牌号),如果热处理不当则在某些环境中易产生晶间腐蚀。
不锈钢的腐蚀及防护,比如430、304、904L等

不锈钢的腐蚀及防护,比如430、304、904L等不锈钢的腐蚀及防护不锈钢腐蚀机理——表面钝化膜的破坏不锈钢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层极薄而坚固细密的稳定的富铬 29 氧化膜(防护膜),防止氧原子的继续渗入、继续氧化,而获得抗锈蚀的能力。
一旦有某种原因,这种薄膜遭到了不断地破坏,空气或液体中氧原子就会不断渗入或金属中铁原子不断地析离出来,形成疏松的氧化铁,金属表面也就受到不断地锈蚀。
不锈钢腐蚀的特点:◆它们不像碳钢那样–不锈钢通常不会因均匀腐蚀而失效◆它们的失效通常是特定条件下的局部腐蚀◆“腐蚀余量”对不锈钢没有意义不锈钢常见腐蚀类型点蚀点腐蚀导致不锈钢表面形成针状坑点且从表面向内扩展形成孔穴,这种腐蚀的危害性在于使材料在均匀腐蚀很不明显的情况下腐蚀穿孔。
影响不锈钢点腐蚀的介质因素主要有酸度、氧含量、氯化物含量、温度等。
主要有下面三个特征:(1)不锈钢表面的小蚀坑;可由 Cl、Br、I引起;(2)易发生在表面缺陷处和夹杂物处等表面氧化膜的薄弱处;(3)由于蚀坑底部的环境不同于蚀坑外部环境,点蚀一旦开始常常会继续发展。
耐点蚀当量数以耐点蚀当量数 PRE 表示不锈钢耐点蚀和缝隙腐蚀能力: PRE = %Cr + 3.3 X %Mo + 30 X %N –Mn 【注意】对于 300 系列不锈钢,该公式成立;对于双相不锈钢,N 前面的系数是 16;对于铁素体不锈钢, N 是有害的;公式反映的是耐点蚀起始发生而不是耐点蚀扩散的相对能力,它忽略了夹杂物(硫化猛)、表面状态热处理等等相关因素。
缝隙腐蚀缝隙腐蚀是在电解液中由于不锈钢与金属或非金属间存在极小的缝隙,使有关物质的迁移受到阻抑形成浓差电池而在缝隙内或其近旁产生的局部腐蚀。
主要有下面几个特征:(1)发生于存在电解质(如潮湿)和氧不容易到达的部位(2)可发生于(缝隙宽度 0.025-0.1mm) 金属与金属;金属与垫片;金属与塑料;沉积物下面(3)驱动力是氧浓度的差异。
不锈钢腐蚀及清洗

4
一只大白羊
一只大白羊
一只大白羊
二、不锈钢常见的表面缺陷
③焊接缺陷,对机械性能及局部耐腐蚀性有影响。
④粗糙的表面
不均匀的焊缝及过重的磨削、喷砂会导致粗糙的表面,而粗糙的表面容易堆积沉积物,从而增加腐蚀 和产品污染的风险,过重的磨削,还会导致较高的拉伸应力,从而增加应力腐蚀的风险。
⑤有机物污染
油脂、油、油漆、足迹、胶水残留物、污垢等有机污染物会在侵蚀性环境中导致缝隙腐蚀,可能会导 致经过酸洗后的产品抗腐蚀性降低,产生间隙腐蚀。
2
一只大白羊
一只大白羊
一只大白羊
二、不锈钢常见的表面缺陷
①由热处理或焊接后高温引起高温氧化,产生的氧化层,在氧化层下的金属中的铬消耗尽。
在450℃到650℃之间回火,会使在结晶格间隙内之碳原子扩散析出与铬形成网状之碳化铬 造成临近区域铬元素之消耗使铬成份降低,无法形成保护膜,而丧失耐蚀性(贫铬区)
电偶腐蚀:两种不同电位金属接触,从而引起电位低的金属发生腐蚀的一种金属接触腐蚀,
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宏电池,产生电偶电流,使电位较低的金属(阳极)溶解速度增加,电位较高的金 属(阴极)溶解速度减小,所以,阴极是受到阳极保护的。
不锈钢中含有镍铬等金属元素电位高于碳钢,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做阴极。
不锈钢与碳钢接触,前期碳钢腐蚀速度快,但当碳钢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增加到一定多时,碳钢反而起 到一定性的保护作用,从而减缓了碳钢的腐蚀速率。 但不锈钢随着时间的推移,材料表面的钝化层被破坏,且前期不锈钢腐蚀产物少,起到的保护作用小, 引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锈钢的腐蚀反而会比碳钢腐蚀更严重。
不锈钢的不同温度时的回火色: 淡麦黄色:290℃(2-3); 麦 黄 色:340℃(3); 淡红棕色:390℃(3-4); 淡 红 色:450℃(4); 淡 蓝 色:530℃(4-5); 深 蓝 色:600℃(5-6)。
不锈钢的腐蚀

不锈钢的腐蚀一、不锈钢的腐蚀发生原因不锈钢的不锈特性是由于钢板表面特殊的钝化保护膜,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不锈钢的耐蚀机理,即钝化膜理论。
所谓钝化膜就是在不锈钢表面有一层以Cr(铬)与氧结合的Cr2O3 (三氧化二铬)为主的薄膜它是在金属表面形成厚度约100万分之数mm的不动态皮膜。
由于这个薄膜的存在使不锈钢基体在各种介质中腐蚀受阻,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这种钝化膜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锈钢本身就有自钝化的能力,这种自钝化能力随铬含量的提高而加快。
另一种较广泛的形成条件是不锈钢在各种水溶液(电解质)中,在被腐蚀的过程中形成钝化膜而使腐蚀受阻。
不锈钢对比炭钢或铝耐蚀性突出优秀. 但不是象金或者铂金那样绝对不生锈的金属.但受到其他什么原因不动态皮膜受到破坏不能再生的话不锈钢也会生锈,就是腐蚀。
一般不锈钢的腐蚀类型分为两类:均匀腐蚀、局部腐蚀,随着不锈钢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派生出了新的腐蚀类型——“锈蚀”。
有防止浮动体皮膜再生作用的物质有氯离子(Cl)(铅分,漂白剂,聚氯烧毁时的煤烟,盐酸),硫磺氧化剂(汽车,工厂等的燃烧排气Gas,温泉蒸汽,火山烟,火山灰)等.煤烟,粉尘等附着到不锈表面,可促进氯离子等的附着力或防碍对于表面的氧化供应.还有铁粉等的异种金属附着到表面,可使金属本身变成锈,也使不锈钢自身也生锈.二、腐蚀原因物质及作用三、腐蚀的种类及对策1、均匀腐蚀均匀腐蚀是指裸露在腐蚀环境的金属表面全部发生电化学或化学反应,均匀受到腐蚀。
这种腐蚀也可以测量其进行速度,也可以预测以后的腐蚀程度,设定安全系数,设定材料的使用期,所以它是众多腐蚀种类中最不危险的腐蚀,通常均匀腐蚀的腐蚀程度按照重量、厚度减少的多少来衡量。
除了特殊环境以外,不锈钢的均匀腐蚀的速度极低,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
区分 防止对策① 对于使用环境的评价 ② 正确的表面状态和设计适用 ③ 选择适用的钢种 ④ 周期性的有机管理全面腐蚀 - 选择适用于环境的钢种. 例) 海水 : 316,316L, 高温: 321 - 各种表面处理 (Mirror 等)局部腐蚀晶间腐蚀- 固溶化热处理 :把在高温中稀出的炭化物完全再固溶后急冷 - [C]含量的低减 : 0.03%以下 - 选择安定化的钢种 : Ti, Nb 添加钢 孔蚀- 纺织与氯环境的接触- 表面处理 : 研磨加工 (例 ; Mirror 等) - 焊接部实施热处理- 使用在氯环境下不发生反映的材料 : Mo 添加钢(316,316L) - N 的强化缝隙腐蚀 应力腐蚀 - 加工后解除应力, 必要解除应力集中部.- 解除应力实施热处理- 使用在应力腐蚀环境下不发生反映的材料 - 使用Ni 更高层钢种Galvanic 腐蚀- 优先以电气化学性质类似材料的接触防止腐蚀干式腐蚀 湿式腐蚀 全面腐蚀 均匀腐蚀局部腐蚀因环境引起的龟裂电位腐蚀 孔蚀/点蚀缝隙腐蚀 晶间腐蚀 应力腐蚀龟裂 腐蚀疲劳龟裂氢气脆性龟裂 微生物腐蚀Microbia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PittingUniform CorrosionIntergranular Corrosion Galvanic Corrosion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Stress Fatigue CrackingHydrogen Embrittlement Cracking Wet CorrosionDry CorrosionCrevice Corrosion 因环境引起缝隙腐蚀(CreviceCorrosion)孔蚀(PittingCorrosion) 应力腐蚀(StressCorrosio nCracking)电位腐蚀(GalvanicCorrosion)晶间腐蚀(Intergranular Corrosion)局部腐蚀全面腐蚀 BaseCathod (Noble)Anode (Active)表7-1不锈钢耐蚀性的十级标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要求保持镜面或尺寸精密的设备应选用1-3级的不锈钢;要求长期不漏或要求使用年限的设备,应选用2-5级;对于检修方便或寿命不需很长的设备可选用4-7级的不锈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腐蚀机理、发生原因和维护处理方法
不锈钢材料具有抵抗大气氧化的能力---即不锈性,同时也具有在含酸、碱、盐的介质中耐腐蚀的能力---即耐蚀性。
虽然不锈钢耐腐蚀性良好,但不是不生锈,如果长期裸露在腐蚀环境中,最终还是会被腐蚀。
因此了解不锈钢的腐蚀机理、发生原因和维护处理方法就尤为重要。
一、腐蚀机理
Cr 和Ni 是不锈钢获得耐腐蚀性能最主要的合金元素。
当钢材中的Cr 含量超过10.5%时,钢在大气中基本不会生锈。
这是因为Cr 和Ni 使不锈钢和空气中的氧生成一层十分致密的氧化膜
,使不锈钢钝化,降低了不锈钢材料在氧化性介质中的腐蚀速度,使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提高,而S30408、S31603的材料的Cr 含量在16%以上,耐蚀性能也相应的得到了提高。
当管材处于杂散电流或酸碱盐腐蚀环境中时,材料本身自钝化的速度低于被腐蚀的速度时,随着时间的作用,便出现材料被破坏
的现象。
下图为材料在腐蚀环境中的被破坏示意图。
二. 不锈钢腐蚀的类型、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2.1 表面腐蚀:
2.1.1 主要特点:不锈钢裸露表面发生大面积的较为均匀的腐蚀,虽降低产品受力有效面积及其使用寿命,但比局
部腐蚀的危害性小。
2.1.2 常见发生原因:(1) 不锈钢表面有其他金属元素(如铁质材料)的粉尘或颗粒附着,在潮湿的空气中,附着物与不锈钢间的冷凝水,
将二者连成一个微电池,引发电化学腐蚀;
(2) 不锈钢表面粘附含有酸、碱、盐类物质(如装修墙壁的碱水、石灰水、其它装修材料、有机物汁液或使用有害介
质的薄膜和材料包裹),长时间形成金属表面的腐蚀;
(3) 在有污染的空气中(如含有大量硫化物、氧化碳、氧化氮、盐类物质的大气
),遇冷凝水,形成硫酸、硝酸、醋
酸液点等,引起化学腐蚀;
(4) 割渣、飞溅等易生锈物质的附着或击伤表面钝化层造成的腐蚀;
2.1.3 建议处理方案表面腐蚀:切
割火花击伤
表面腐蚀:石灰水侵蚀
(1) 保持不锈钢表面的洁净,如发现有污染物质和颜色暗淡现象发生,应及时进行清理;
(2) 对出现轻度腐蚀的部位,先清除污锈,使用钝化膏溶液或喷雾涂抹,10秒后再用清水进行清洗,使不锈钢表面重新形成钝化膜。
其它不锈钢清洁剂亦可;
(3) 对出现严重腐蚀的管道,需及时进行更换;
2.2 点腐蚀、堆蚀
2.2.1主要特点:
(1) 点腐蚀主要特点: 金属表面钝化膜受到局部损坏而造成的,点腐蚀形成后能迅速地向深处发展,最后穿透金属。
危
害性非常大。
材料表面有金属类夹杂物或氯离子时都可引起点腐蚀;
(2) 堆蚀主要特点: 当管内水长时间处于低流速或静止状态时,管道中的铁屑、细微泥沙、金属夹杂物等在管壁位置长
时间静止,并逐渐沉积在管连接处和水流下方,逐渐腐蚀堆积;
堆蚀:使用浑
浊的河水试压
2.2.2 常见发生原因
(1) 采用地下井水、山泉水、河水和海水(Cl-氯离子含量约19000ppm)对管道进行试压和清洗,这类水源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矿物质、细微泥沙及Cl-氯离子、SO2-硫酸根离子, 一方面管道中的铁屑、细微泥沙、金属夹杂物等在管壁位置长时间
静止,并逐渐沉积在管壁而形成污垢。
由表面污垢隔离形成了管内壁闭塞区,在闭塞区内氧的还原反应停止。
经过长时间
积聚、停留,破坏了钢材表面的钝化膜,形成堆蚀;另一方面由于氯离子半径小,穿透能力强,很容易穿透氧化膜到达不
锈钢表面,并与金属形成可溶性化合物,使氧化膜发生变化产生点腐蚀。
(2) 管道在安装完成之后,未按照规范对管道进行清洗,管道长时间静止,导致管道在安装时产生的金属铁屑、水泥和
污物滞留在管内,成为腐蚀发生的必然因素。
2.2.3 建议解决方案
(1) 对已出现腐蚀的部位,立即进行更换处理;
(2) 对管子进行冲洗,流速最好在1米/秒以上,将管道在安装时残留的金属粉末及污物排出管内;
(3) 管道试压和清洗的水源应取用市政生活饮用水,不能采用自取的地下井水、河道水和海水;
(4) 管道清洗、试压完毕后,应排除管内积水,若管内积水无法排尽时,应设法使管道系统至少每周通水循环一次;
2.3 应力腐蚀
2.3.1主要特点:金属在腐蚀介质及拉应力外加应力或内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破裂现象。
断裂方式主要是沿晶的或穿晶的龟裂纹,在氯化和碱性氛氧化物或其它水溶性介质中常发生,发生概率较小,但危害巨大。
2.3.2 常见发生原因(1) 应力来源一般为加工残余应力、焊接残余应力、操作时热应力、操作时加工应力等,从图片上看,龟裂纹处靠近焊接口,可能存在焊接残余应力、操作时热应力、操作时加工应力等;
(2) 304奥氏体不锈钢常见的应力腐蚀介质为氯化物,氢氧化纳,硫酸等,温度每提高
15~20℃,腐蚀速率加倍;
2.3..3建议解决方案
(1) 已出现腐蚀的部位,应立即进行更换处理;
(2) 使用资质优良的施工单位,在焊接和装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产生残余拉应力,尽量使用结构具有最小的应力集中系数,并使其与介质接触部分具有最小的残余拉应力;
(3) 选择一些抗应力腐蚀较强的不锈钢产品,如316L 等高铬镍素体钢或经过固溶处理后的不锈钢产品;(4) 如果水中的特定介质不影响使用,除去这些杂质就是有效的控制方法,严格控制水中氯、纳化物含量;
(5) 管道清洗、试压完毕后,应排除管内积水,若管内积水无法排尽时,应设法使道系统至少每周通水循环一次,使缝隙死角等处有害杂质迁移;。
2.4保温层下腐蚀
2.4.1主要特点:是指外部被保温层覆盖的管道或设备,由于水分和腐蚀性物质的进入而发生的腐蚀现象,常引发生表面均匀腐蚀和点腐蚀,由于外层保温材料的存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且难以检测,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察觉,容易引起突发的严重泄漏事故。
2.4.2 常见发生原因
(1) 使用含有害介质的保温材料或吸水性保温材料,
导致水分渗入保温层形成电解质溶液,特别是局部酸性环境的形成,
导致不锈钢管道的腐蚀和失效;(2) 管道埋地敷设时,未按照规范采用涂裹防腐绝缘层或电化学的防腐方法进行外防腐,导致管道接触泥土中的金属铁
应力腐蚀:
温泉热水
温泉水中的钙化物沉淀
保温层下腐蚀
未做防腐处理
屑、污物及其它化学成份,成为腐蚀发生的必然因素;
(3) 由于管道外层的保温柔材料和泥土形成闭塞区,在闭塞区内氧的浓度大幅度降低,氧的还原反应停止。
随着土壤中
的CL-和SO2-在缝隙间的长时间积聚、停留,而破坏了钢材表面的钝化膜,最终导致腐蚀产生;
2.4.3建议解决方案
(1) 对已出现点腐蚀穿孔的部位,立即进行更换处理;
(2) 管道表面出现轻度腐蚀可使用钝化膏除锈,并用清水冲洗;
(3) 使用正规产家生产的非吸水性保温材料;
(4) 管道埋地敷时,使用涂裹防腐绝缘层或电化学的防腐方法进行外防腐。
如环氧酚醛有有机涂层,热喷涂技术(TSA),纳米涂层等;
附:参考文献:
(一)CECS 153-2003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第 5.2.9项,第 5.4.2项,第 6.0.3项,第 6.0.4项等(二)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 5.2.9项,第8.2.2项,第8.2.6项等
(三)Nickel Institute技术资料NO.10087中规定,水压试验后或关闭时应迅速彻底地排净水,如系统必须充满水时应每
周至少循环一次。
(四)10S407-2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安装》
(五) CECS227:2010 《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技术规程》
(六) CJJ/T154-2011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七) GB/T29038-2012 《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范》
(八)左景伊《应力腐蚀破裂》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九)陆世英等《不锈钢应力腐蚀事故分析与耐应力腐蚀不锈钢》原子能出版社
(十)[日]小若正伦《金属的腐蚀破坏与防蚀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十一)《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4, 26(2): 167-172 保温层下腐蚀防护的研究现状吕晓亮, 唐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