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元素

合集下载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氮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第15族的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和钋(Bi)。

这些元素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电子结构特征。

在自然界中,氮族元素广泛存在于岩石、土壤、空气、生物体等不同环境中,并且在地球上具有重要的地球化学循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氮。

氮是地球上气体态元素的主要成分之一,占据了近地表大气的78%左右。

它属于非金属元素,具有两个共价键,通常以N2的形式存在。

氮气是一种非常稳定和惰性的分子,这使它在常温常压下不易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反应。

因此,人们通常称氮气为惰性气体。

此外,氮还是生物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部分。

接下来是磷。

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其化学性质相对活泼。

它在地球上的存在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广泛分布于矿石、岩石、土壤和水体中。

磷是生命体中重要的元素之一,是细胞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在能量代谢和骨骼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后是砷。

砷是一种半金属元素,具有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一些特性。

它在地壳中以砷化物的形式存在,砷酸盐也是一种常见的矿石。

砷具有较强的毒性,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害。

然而,它在医药和农业领域中的一些化合物也有一定的用途。

接下来是锑。

锑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它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锑的形式存在。

锑的化合物在冶金、制造电池和半导体器件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最后是钋。

钋是一种放射性元素,也是自然界中含量极稀少的元素之一、它主要以铋矿石中的放射性钋-210的形式存在。

钋的放射性衰变产物被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等领域。

氮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它们的化学特性对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活都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氮是生命体中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部分,它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

磷则在植物的能量代谢和骨骼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此外,氮和磷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砷和锑的毒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对于它们的环境污染和诊断治疗的研究非常重要。

氮元素的介绍

氮元素的介绍

氮元素的介绍氮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占据了大气中的78%。

它在自然界中以N₂的形式存在,是生物体中的关键元素之一。

氮元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参与了生命体系中的许多基本生物化学过程。

例如,氮元素在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和氨基酸代谢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外,氮元素还在人类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氮元素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大气中的氮气、土壤中的氮化合物以及水体中的氮化合物等。

大气中的氮气通过闪电、太阳辐射和工业活动等方式被固定为其他形式的氮化合物,进入了土壤和水体中。

土壤中的氮化合物可以通过细菌的作用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源,从而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水体中的氮化合物则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和城市污水等,但过多的氮化合物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在人类活动中,氮元素的利用和排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的氮化合物被排放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空气和水质的污染。

例如,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会对大气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问题。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会导致土壤和水体中的氮化合物过度积累,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氮元素、减少氮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环保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氮元素在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生命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也是环境污染的源头之一。

只有合理利用氮元素、减少氮污染,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希望未来能够加强氮元素研究,推动环保工作,为建设美丽地球做出更大的贡献。

氮元素全部知识点总结

氮元素全部知识点总结

氮元素全部知识点总结1. 氮元素的基本性质氮元素是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元素之一,它的原子序数为7,原子量为14.007 u,是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15族元素。

在常温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它在空气中占据了78%的比例。

氮气的沸点为-195.8°C,熔点为-210°C。

与大部分其他气体一样,氮气是不可燃的,不支持燃烧。

2. 氮元素的化合物氮元素主要形成的化合物包括氨、硝酸、硝酸盐等。

其中,氨是氮元素最常见的化合物之一,它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氨在农业中用作化肥,同时也是工业上的重要化学原料。

硝酸是另一种重要的氮化合物,它主要用于生产肥料和炸药。

硝酸盐则是硝酸和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常见的硝酸盐包括硝酸钠、硝酸铵等,它们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工业。

3. 氮元素的应用氮元素在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中,氮元素主要以化肥的形式施用于土壤,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工业上,氮元素被用于合成化肥、硝酸、氨、硝酸盐等化学品。

此外,氮气也被用于气体保护焊接和气铁器。

在医药领域,氮元素被用于制备一些重要的药物,如硝化甘油等。

4. 氮元素与环境影响氮元素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过量的氮元素也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人类活动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氨等化合物,会导致土壤酸化和土壤养分失衡,对植物和水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此外,过量的氮元素被排放到大气中也会导致大气污染问题,加剧酸雨等环境问题。

总的来说,氮元素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在生命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氮元素的深入了解和科学利用,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稳定。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能够为读者提供了解氮元素的全面知识,进而更好地认识和关注这一重要元素。

高考化学氮知识点

高考化学氮知识点

高考化学氮知识点化学中的氮元素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了解氮的性质、化合物以及化学反应等内容,是高考化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之一。

一、氮元素的性质氮 (N) 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个元素,原子序数为7,原子量为14.00674。

氮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占据大气中约78%的体积。

氮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这种稳定性使得氮在许多化学反应和化合物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氮的化合物1. 氮气(N2)氮气是由两个氮原子通过三键结合而形成的分子。

氮气在常温下是一种稳定的、不易被其他物质反应的气体。

2. 氨气(NH3)氨气是由氮气和氢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

具有刺激性气味且易溶于水。

氨气是许多化工工业中的重要原料,也是合成尿素等化合物的关键。

3. 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包括氮氧化物(NO、NO2)和二氧化氮(N2O4)。

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

三、氮的化学反应1. 氮和氢的反应氮气与氢气可以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反应生成氨气,这个反应也被称为氮的固氮过程。

固氮是工业化学中重要的过程之一,用于生产化肥等产品。

2. 氮和金属的反应氮可以与某些金属反应,形成金属氮化物。

金属氮化物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常用于电子材料和高温材料的制备。

3. 氮的氧化反应氮气可以与氧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氧化物。

这种反应常见于发动机内燃过程中的高温燃烧反应,也是大气中氮氧化物生成的主要途径。

四、氮的应用1. 化肥生产氮是植物生长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因此氮肥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氨气,再将氨气进一步合成尿素、硝酸铵等化合物,可以制备各种氮肥产品。

2. 材料制备氮化硅、氮化铝等金属氮化物在材料科学中具有重要应用。

它们具有热稳定性和导电性,常被用于高温材料、半导体材料的制备。

3. 燃料和能源氨是一种常用燃料,可以被用作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清洁能源。

氮元素简介

氮元素简介

氮元素简介
氮(Nitrogen)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7个元素,符号N,原子序数7。

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25°C,1大气压)氮气是稳定的,占地球大气体积的大约78%。

氮是宇宙中第五丰富的元素,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

物理性质
- 氮气(N2)是一种分子,由两个氮原子组成,是一个双原子分子。

- 氮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惰性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与其他元素轻易反应。

- 氮气沸点为-195.79°C,在工业上常用液氮的形式存在,由于其低温性质,液氮常用于制冷和医疗 applications。

化学性质
- 虽然氮气在常温下不活泼,但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氮气可以与氧气和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 氮是形成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生物分子的关键元素。

- 氮的化合物在自然界和工业中都非常重要,包括氨(NH3),硝酸(HNO3)和硝化作用中的中间产物。

工业应用
- 氮气在工业上广泛用作保护气体,以防止金属在焊接和热处理过程中与氧气反应。

- 氨是合成尿素、硝酸和其他化学品的重要原料,这些化学品用于肥料和工业溶剂。

- 氮气也被用作食品保鲜的防腐剂,因为它的化学稳定性可以防止食品变质。

生物作用
- 植物通过根部的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可利用的氨,这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

- 动物通过食用植物或食用其他动物来获取氮,氮是构成它们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成分。

由于氮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至关重要,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农业肥料的使用,已经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

高中化学氮族元素知识点氮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5族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和锇(Bi)。

这些元素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例如它们的价态多变,敏感度较高,容易形成各种化合物等。

1.化学特性氮族元素的价态多变,氮的电子结构为1s²2s²2p³,其价态通常为-3、+3、0和+5、氮和磷的成键性质更加明显而形成更多的化合物,而砷、锑和锇则形成较少的化合物。

在化合物中,氮族元素通常以共价键形式存在。

2.氮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1)氮化物:氮族元素与金属形成氮化物,例如氮化钙(Ca3N2)、氮化铍(Be3N2)等。

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硬度,可用作耐磨材料和催化剂。

(2)卤化物:氮族元素与卤素形成卤化物,例如五氯化磷(PCl5)、五溴化磷(PBr5)等。

这些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和分析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五氯化磷可用于酰氯的制备,五溴化磷可用于酰溴的制备。

(3)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氮族元素中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和氧化氮(N2O)。

氮氧化物在大气中起着重要的化学作用,例如一氧化氮对臭氧层的破坏、二氧化氮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形成酸雨等。

3.氮族元素的生物化学作用氮族元素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化学作用。

例如,氨基酸中的氮以氨的形式存在,氨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关键物质。

此外,生物体内的ATP(三磷酸腺苷)也包含氮元素,ATP是细胞内能量转化的重要媒介物。

4.氮族元素的应用(1)氮化物的应用:氮化物具有耐磨、高熔点和高硬度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耐磨涂层、陶瓷材料和切削工具等领域。

(2)磷适用性广泛:磷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化学工业。

作为肥料,磷是作物生长所需的关键元素之一;作为化学品,磷广泛应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制备药品和消防材料等。

(3)磷化氢的用途:磷化氢(PH3)可用作溴化和碘化的脱溴和脱碘试剂,也可用于制备金属磷化物,例如氢磷化镉和氢磷化铜等。

氮元素知识点总结

氮元素知识点总结

氮元素知识点总结氮元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个元素,原子序数为7,化学符号为N。

它是地壳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约78%,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氮元素在生物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1. 氮元素的特性氮元素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下为双原子分子N2。

氮气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被称为惰性气体。

氮气具有弹性,可被液化成液态氮。

2. 氮元素的发现氮元素最早是由苏格兰化学家丹尼尔·隆德斯特德在1772年通过将氧气和一些物质反应而得到的。

他将一只蜡烛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燃烧,然后收集生成的气体。

他发现这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使动物在其中生存,因此将其称为“无味燃素”。

3. 氮元素在生物体系中的作用氮元素是生命体系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是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生物分子的主要组成成分。

生物体内的氮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无机氮化合物,如亚硝酸盐、硝酸盐、氨等,这些无机氮化合物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利用进入生物体系中,并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进入更高级生物体内。

氮元素的循环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氮元素的工业应用氮元素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合成氨、合成硝酸、合成氮化合物等。

合成氨可以用于生产化肥,合成硝酸可以用于制备硝化甘油等爆炸物,合成氮化合物可以用于合成化工产品和材料。

5. 氮元素的环境问题氮元素在环境中的循环和利用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干扰,大量化肥的施用、工业污染等导致了土壤和水体中氮元素的过量积累,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等。

因此,有效管理和利用氮元素资源,减少人为的氮元素排放成为了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总的来说,氮元素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的一种元素,它在生命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氮元素的循环和利用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高中知识点规律大全《氮族元素》

高中知识点规律大全《氮族元素》

高中知识点规律大全《氮族元素》氮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5族的元素,包括氮(N)、磷(P)、砷(As)、锑(Sb)和铋(Bi)。

氮族元素具有共同的电子配置ns2np3,其中n 代表主量子数。

1.氮(N):-原子序数:7- 原子半径:65 pm- 密度:1.25 g/cm³-熔点:-210.1°C-沸点:-195.8°C氮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常温下存在于大气中。

它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占据了78%的体积比例。

氮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因此在自然界中很少以单质形式存在。

氮气可以通过固体氨的热分解或通过空气经过液氮的冷却得到。

氮与氢可以形成氨气(NH3),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广泛用于农业和工业生产中。

氮还可以与氧形成氮氧化物(NOx),它们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2.磷(P):-原子序数:15- 原子半径:100 pm- 密度:1.82 g/cm³-熔点:44.1°C-沸点:280.5°C磷是一种多态元素,有黑磷、红磷和白磷等多种形式。

白磷是最常见和最活泼的形式,它是一种蜡状固体,具有强烈的气味。

白磷在空气中容易燃烧,产生白烟和脱氧酸气。

红磷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形态,它不易燃烧。

磷是生物体中的关键元素之一,它在骨骼和牙齿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磷还是DNA、RNA和ATP等核酸和能量储存分子的组成成分。

3.砷(As):-原子序数:33- 原子半径:119 pm- 密度:5.776 g/cm³-熔点:817.0°C-沸点:613.0°C砷是一种灰色金属,常形成硫化物矿物,如砷矿。

纯砷以三价形式存在,它具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类性质。

砷的化合物有毒,并且对人体和环境有害。

砷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臭酸味。

4.锑(Sb):-原子序数:51-原子质量:121.760- 原子半径:140 pm- 密度:6.687 g/cm³-熔点:630.63°C-沸点:1587°C锑是一种蓝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族元素【备考目标】◆ 了解氮族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了解常见氮族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 了解氮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性质递变规律 【要点精讲】NH NaNO O 2NaOH24, 稀酸,CuN 2O 4NH知识点3.氮的化合物及其铵盐1.氮的氧化物(1)氮元素有+1、+2、+3、+4、+5等五种正价态,五种正价对应六种氧化物:N 2O 、NO 、N 2O 3、NO 2、N 2O 4、N 2O 5。

其中N 2O 3和N 2O 5分别是HNO 2和HNO 3的酸酐。

NO 是一种无色还原性较强的气体,易被O 2氧化为NO 2,NO 2是一种红棕色的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气体,氧化性强,能氧化SO 2,能使湿润的KI 淀粉试纸变蓝。

(2)NO 、NO 2都是大气污染物,空气中NO 、NO 2主要来自石油产品和煤燃烧、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

其中空气中的NO 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3)可用下列反应,在实验室制取NO 、NO 2。

3Cu+8HNO 3(稀)====3Cu (NO 3)2+2NO ↑+4H 2O Cu+4HNO 3(浓)====Cu (NO 3)2+2NO 2↑+2H 2O+4.铵盐的性质铵盐都易溶于水,能与碱反应,受热能分解。

铵盐的分解规律是: (1)有不稳定性且无氧化性酸生成的铵盐,如:NH 4HCO 3 △NH 3↑+H 2O+CO 2↑(2)有挥发性但无氧化性酸生成的铵盐,如:NH 4Cl △HCl ↑+NH 3↑(冷却相遇:NH 3+HCl====NH 4Cl)(3)由强氧化性酸生成的铵盐,如:NH 4NO 3 △N 2O ↑+2H 2O 或4NH 4NO 3 △3N 2↑+2NO 2↑+8H 2O ,受热分解生成的氨气被氧化。

难点铵盐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由铵盐的通性可知,铵盐均可与碱反应放出NH 3,+4NH+OH-△3↑+H 2O 。

铵盐的另一部分阴离子往往不被重视,某些阴离子可与酸反应,甚至放出气体,例如:(NH 4)2CO 3、NH 4HCO 3、(NH 4)2SO 3、NH 4HSO 3、(NH 4)2S 、NH 4HS 等弱酸的铵盐,既可与碱反应,又可与酸反应。

另外如NH 4Cl 、NH 4NO 3等易挥发性强酸的铵盐晶体,可以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此知识点经常用于框架推断题。

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离子晶体(填晶体类型),受热易分解。

除去氯化铵中氯化钠杂质的方法是加热将产生的混合气导出、冷却;除去氯化钠中氯化铵杂质的方法是直接加热、排去气体、冷却;检验溶液中有无+4NH 的方法是加碱,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检验放出的气体,观察试纸是否变蓝。

知识点4 氨的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1.由氨的分子结构分析理解氨的性质NH 3分子为三角锥形,N —H 键具有极性,决定了NH 3为极性分子,因而氨易液化(易液化的还有SO 2、Cl 2等);氨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密度小于1;NH 3分子也极易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NH 3分子中氮元素呈-3价,为氮元素的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能在一定条件下与O 2、Cl 2、CuO 等反应,被它们氧化:4NH 3+5O 2 催化剂△4NO+6H 2O2NH 3+3Cl 2====N 2+6HCl 2NH 3+3CuO△2+3H 2O2.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注意事项实验室常用铵盐与碱共热来制取氨气。

制取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1)制氨气所用铵盐不能用硝铵、碳铵。

(2)消石灰不能用NaOH、KOH代替,原因是NaOH、KOH具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NH3,在加热条件下能腐蚀试管。

(3)因氨气比空气轻,易与空气发生对流,所以收集氨气时,导气管应插入收集气体的试管底部附近,管口塞一团干燥的棉花团,来防止NH3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到纯净的氨气。

1.磷单质的化学性质①4P+5O2点燃2P2O5(白烟) ②2P+3Cl2(不充足)点燃2PCl3(白雾) 2P+5Cl2(过量)点燃2PCl5(白烟)2.磷的化合物的性质①P2O5——磷酸的酸酐,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P2O5+3H2O加热2H3PO4注:P2O5为白色固体,吸湿性强,可用作干燥剂。

②纯净的磷酸是无色晶体,有吸湿性,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

浓H3PO4为无色黏稠状液体,稳定,不挥发,不显强氧化性——最为“老实”,磷酸为三元酸,具有酸的通性。

3.磷肥的制取和使用制磷肥的原料是磷矿粉,它不溶于水,目的是把不溶性的磷酸盐,转化为可溶性磷酸盐,便于植物吸收。

①过磷酸钙:主要成分为Ca(H2PO4)2和CaSO4,有效成分为Ca(H2PO4)2。

Ca3(PO4)2+2H2SO4====2CaSO4+Ca(H2PO4)2②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

Ca3(PO4)2+4H3PO4====3Ca(H2PO4)2使用磷肥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因为Ca(H2PO4)2水溶液呈弱酸性,遇碱性物质会使其生成CaHPO4或Ca3(PO4)2沉淀,由于不溶于水而不能被作物吸收,降低或丧失肥效。

知识点6 溶液酸碱性对-3NO性质的影响在溶液中-3NO几乎与所有离子能大量共存,但注意,当溶液的酸性较强时可形成硝酸溶液,具有还原性的某些离子则不能与其大量共存,如-3NO 、H +、Fe2+中任意两者能大量共存,但三者混合则不能大量共存。

即:-3NO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不表现氧化性,而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强氧化性。

知识点7 硝酸的化学性质1.酸性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NO 3 =H + + NO 3-,表现酸的通性。

2.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HNO 3分解产生的NO 2溶解在硝酸中,说明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为:4HNO 3或光4NO +O 2O,因此实验室保存硝酸时,必须用棕色瓶,且放置于冷暗处。

3.浓、稀硝酸都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他们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 4HNO 3(浓)Cu(NO 3)2 + 2NO + 2H 2O3Cu +8HNO 3(稀)3Cu(NO 3)2 + 2NO + 4H 2O铁、铝遇冷的浓硝酸发生钝化,足量硝酸与变价金属、非金属反应,均生成高价化合物。

浓硝酸与木炭共热:C +4HNO 3CO + 2H 2O稀硝酸与少量铁:Fe +4HNO 3Fe(NO 3)32O稀硝酸与足量铁:3Fe +8HNO33Fe(NO 3)2 + 2NO 2O4.有关硝酸化学性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硝酸的还原产物可以为:NO 2、NO 、N 2O 、N 2、NH 3、+4NH 等,HNO 3的浓度越低,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

(2)试管壁上的Cu 或Ag 应用稀硝酸洗去:用稀硝酸比用浓硝酸的HNO 3利用率高,且产生的污染物(NO x )少。

(3)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因量变积累,常常引起反应实质的变化,除硝酸外,硫酸、盐酸其浓溶液、稀溶液的性质不同,反应过程中浓度变化也往往引起反应实质的变化,解题应给予充分注意。

(4)浓硝酸久置变黄,工业盐酸为黄色(含Fe 3+)、亚铁盐放置溶液变黄(Fe 2+被氧化为Fe 3+)、KI 溶液久置变黄(I -被氧化为I 2),其中亚铁盐溶液中要加铁粉保存且现配现用。

(5)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强,被还原的程度越小。

硝酸的氧化性强弱不是根据硝酸被还原的产物的化合价改变的大小来决定,而是得电子难易程度决定。

(6)在单质与硝酸反应的有关计算中,要注意单质是金属还是非金属,若为金属参加的反应硝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氧化剂,另一部分起酸性生成硝酸盐,应先确定未被还原的硝酸,再由电子得失守恒求解。

若为非金属单质与硝酸反应时,硝酸全部被还原。

知识点8 氮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的计算1.关系式法(1)对于NO 2、NO 分别与O 2混合与水反应的计算,首先写出以下方程式: 3NO 2+H 2O====2HNO 3+NO 2NO+O 2====2NO 2将以上两式叠加得以下计算关系式: 4NO 2+O 2+2H 2O====4HNO 34NO+3O 2+2H 2O====4HNO 3计算时要注意过量判断及剩余气体的成分。

(2)NO 、NO 2、O 2混合溶于水将以上两式再叠加可得:NO 2+NO+O 2+H 2O====2HNO 3若n(N)∶n(O)=2∶5,则混合气体刚好溶于水;n(N)∶n(O)>2∶5,NO 过剩;若n(N)∶n(O)<2∶5,O 2过剩。

(3)当NO 、NO 2的混合气体缓慢通入过量的NaOH 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3NO 2+H 2O ====2HNO 3+NO ,NO 2+NO+2NaOH====2NaNO 2+H 2O ,将以上两个反应合并得: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当V(NO)>V(NO 2)时,反应后余NO ,体积为V(NO)-V(NO 2)。

当V(NO 2)≥V(NO)时,最后无气体剩余。

2.电子守恒法当NO2或NO转化为HNO3时要失去电子,若上述两种气体与O2混合,O2得电子,且得失电子数必然相等,这是电子守恒法解答此类题目的依据。

知识点小结:1、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⑴一氧化氮:无色气体,难溶于水,有很大毒性,在常温下极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

2NO+O2=== 2NO2⑵二氧化氮: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3NO2+H2O=== 2HNO3+NO 4NO2O4(无色)注意:关于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几种情况的计算方法。

①NO2或NO2与N2(或非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3NO2+H2O===2HNO3+NO 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

②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由4NO2+2H2O+O2=== 4HNO3可知,当体积比为=4:1,恰好完全反应V(NO2):V(O2) >4:1,NO2过量,剩余气体为NO<4:1,O2过量,乘余气体为O2③NO和O2同时通入水中时,其反应是:2NO+O2=== 2NO2,3NO2+H2O=== 2HNO3+NO ,总反应式为:4NO+2H2O+3O2=== 4HNO3当体积比为=4:3,恰好完全反应V(NO):V(O2) >4:3,NO过量,剩余气体为NO<4:3,O2过量,乘余气体为O2④NO、NO2、O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可先按①求出NO2与H2O反应生成的NO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体中的NO的体积即为NO的总体积,再按③方法进行计算。

2、硝酸的化学性质①HNO3具有酸的通性。

①HNO3具有强氧化性,表现在能与多数金属、非金属、某些还原性化合物起反应。

要注意,由于硝酸氧化性很强,任何金属与硝酸反应都不能放出氢气,在与不活泼金属如Cu、Ag等反应时,浓硝酸还原产物为NO2,稀硝酸还原产物为NO,(但不能认为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②在溶液中NO3—几乎与所有离子能大量共存,但注意,当溶液的酸性较强可形成硝酸溶液,具有还原性的某些离子则不能与其大量共存,如NO3—、H+、Fe2+中任意两者能大量共存,但三者则不能大量共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