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国家责任法

合集下载

法理法律责任

法理法律责任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法律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掌握几种重要的法律责任的分类;了解归责原则和免责的条件;了解道义性与功能性两类责任方式的区别;理解制裁、补偿和强制的涵义。

同时,能区分和分析现实案例中法律主体所应承担责任的种类和性质。

1.掌握法律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2.掌握几种重要的法律责任的分类;3.了解归责原则和免责的条件;4.了解道义性与功能性两类责任方式的区别;5.理解制裁、补偿和强制的涵义。

1.熟悉课本基本知识;2.结合现实的民事、行政、刑事等案例分析和理解法律责任的性质和实现方式。

第十章法律责任第一节法律责任的概念与构成法律责任是指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所产生的对于相关主体所应当承担的法定强制的不利后果。

它的特点为:法律责任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还表示一种责任方式;其具有内在逻辑性;它的追究和执行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五个方面。

第二节法律责任的分类根据不同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公法责任和私法责任;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第三节归责与免责归责,即法律责任的归结,它是指针对违法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确认、追究以及免除的活动。

归责原则包括:责任法定原则;因果联系原则;责任相称原则;责任自负原则。

免责条件是指对于行为人免除法律责任的条件。

免责条件在不同的法律上有不同的规定。

一般来说,私法责任与公法责任是有明显区别的。

第四节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法律责任实现方式,简称责任方式,是指承担或追究法律责任的具体形式。

其包括道义性与功利性两类责任方式。

具体的责任方式有制裁、补偿和强制三种。

(本模板页请制作中自行加页使用,相应的参考资料,如案例等也请用此模板制作)(本模板页请制作中自行加页使用,相应的参考资料,如案例等也请用此模板制作)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分类根据不同标准,法律责任有不同的分类。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国际法是规范国家行为的法律体系,它确立了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责任是国家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与其承担的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国家间的冲突、人权保护、环境保护、国际经济等。

一、国家责任的概念和原则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因违反国际法规定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国家责任的原则主要包括:1. 主权平等原则:国家在国际法上享有平等的主权地位,无论国家大小、经济实力、政治体制如何,都应受到同等对待。

2. 不干涉内政原则: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应尊重其他国家的内政,不得干涉其内政事务。

3. 国家义务原则:国家应履行其在国际法上所承担的义务,包括签署和履行国际公约、遵守国际人权标准等。

4. 诚实信用原则:国家应按照国际法的要求,诚实履行其国际承诺,不得违背国际协议。

二、国家责任的形式和适合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赔偿责任:国家因违反国际法规定而给其他国家或者个人造成伤害时,应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责任通常包括经济赔偿和非经济赔偿。

2. 退还责任:国家违反国际法规定,占领其他国家领土或者财产时,应退还相应的领土或者财产。

3. 住手违法责任:国家违反国际法规定,应即将住手违法行为,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违法后果。

4. 满足义务责任:国家应履行其在国际法上所承担的义务,包括签署和履行国际公约、遵守国际人权标准等。

国家责任的适合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违反国际法:国家的行为必须违反了国际法的规定,包括国际公约、国际人权标准等。

2. 违反义务:国家的行为必须违反了其在国际法上所承担的义务。

3. 直接后果:国家的违法行为必须直接导致了其他国家或者个人的伤害。

4. 违法行为与伤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违法行为必须与伤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违法行为是导致伤害的直接原因。

三、国家责任的案例分析1. 赔偿责任案例:某国在与邻国的边界争端中,非法占领了邻国的领土,并对邻国的居民进行了侵犯。

国际责任法的概念

国际责任法的概念

国际责任法的概念国际责任法是指国际社会所制定和遵守的规则和原则,用于规范国家之间的行为以及对国际社会和全人类负有的责任。

它旨在保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促进国家之间的和平与合作,并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

国际责任法包括国家之间的责任、个人之间的责任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责任。

国际责任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国际法是国际社会相互关系的准则,规范国家和其他参与主体之间的行为。

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国家责任原则,即各个国家应承担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并为其负责。

国际责任法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第一,国际责任法是国家之间相互约束的法律体系。

作为国际法的一部分,国际责任法通过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和互相尊重的原则,维护国家间的和平与安全。

它规定了国家之间的义务和责任,阐明了国际社会对国家行为的要求,促进了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第二,国际责任法是保护人权和人类尊严的法律体系。

国际责任法强调国际社会应保护个人和集体的基本人权,尊重每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推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它着重规定了国家之间在人权保护、环境保护、国际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个人和集体的权益得到维护和促进。

第三,国际责任法是维护国际秩序和公正的法律体系。

国际社会的各个成员都有义务维护国际和平,反对侵略和战争,并尽力避免国家之间的争端和冲突。

国际责任法通过制定和遵守一系列的规则和原则,维护国际社会的合法权益,保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合作和平等互利的原则,维护国际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实施国际责任法重要的是国家遵守国际法的规则和原则,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对于违反国际责任法的国家,国际社会可以采取一系列制裁措施,以确保国际法的有效实施。

争端解决机制和国际法庭也是国际责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和纠纷,并确保国家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总之,国际责任法是国际社会所遵守和制定的规则和原则,用于规范国家的行为和解决国际争端。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引言概述:国际法是指规范国家间关系的法律体系,其中国家责任是国际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国家责任是指国家根据其在国际法上的义务承担的责任。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一、国家责任的概念1.1 国家责任的定义:国家责任是指国家根据其在国际法上的义务而承担的法律责任。

1.2 国家责任的特点:国家责任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双重性的特点。

1.3 国家责任的基础:国家责任的基础是国家在国际法上的义务。

二、国家责任的类型2.1 违约责任:当国家未履行其在国际法上的合同义务时,将承担违约责任。

2.2 不违约责任:即使国家未违反国际法上的合同义务,但在其他方面造成损害时,仍需承担不违约责任。

2.3 重大违约责任:当国家违反国际法上的重大义务时,将承担重大违约责任。

三、国家责任的适用条件3.1 违反国际法规定:国家必须违反国际法上的义务,才能被追究国家责任。

3.2 直接原因关系:国家的违反行为必须是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

3.3 损害的性质:国家的违反行为必须导致其他国家或个人的损害。

四、国家责任的后果4.1 赔偿责任:国家可能需要向受损国家或个人提供赔偿,以弥补其造成的损失。

4.2 救济责任:国家可能需要采取行动来纠正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4.3 非法行为的终止和不再违反义务:国家应停止违反国际法上的义务,并采取措施以确保不再违反。

五、国家责任的强制执行5.1 国家之间的协商和谈判:国家可以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国家责任问题。

5.2 国际法院和仲裁机构:国家责任争议可以提交给国际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5.3 制裁措施:国家可以采取制裁措施来迫使违反国际法的国家承担责任。

结论: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是确保国家遵守国际法义务的重要机制。

国家责任的类型、适用条件、后果和强制执行方式都是国际法上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国家责任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维护国际法的权威和有效性。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引言概述:国际法是规范国家行为的法律体系,其中之一的重要原则是国家责任。

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在国际法上对其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一、国家责任的概念和基础1.1 国家责任的概念: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在国际法上对其违反国际义务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它要求国家承担因其行为或者不作为而导致的伤害后果。

1.2 国家责任的基础:国家责任的基础是国家主权和平等原则,这意味着每一个国家都有责任履行其国际义务,并承担因违反国际义务而产生的后果。

1.3 国家责任的特点:国家责任具有普遍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豁免性的特点。

无论国家的大小、地位或者实力如何,都应承担其违反国际义务所带来的责任。

二、国家责任的形式和范围2.1 国家责任的形式:国家责任可以采取补救措施、赔偿和满足受害国利益等形式。

补救措施包括住手违反行为、修正违反行为和支付补偿等。

2.2 国家责任的范围:国家责任的范围涵盖了国家对其他国家、国际组织或者个人造成的伤害。

这包括侵犯领土完整、违反人权、违反国际人道法等方面的责任。

三、国家责任的成立和适合3.1 国家责任的成立条件:国家责任的成立需要满足违反国际义务、违反行为与伤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过错要件。

国际法上的过错要件包括故意、过失和不可抗力等。

3.2 国家责任的适合原则:国家责任的适合原则包括追溯原则、连带责任原则和不可逆转原则。

追溯原则要求国家对其历史上的违反行为负责,连带责任原则要求国家对其官方机构或者代表行为负责,不可逆转原则要求国家对其违反行为的后果负责。

3.3 国家责任的豁免和免责:国家责任并非绝对,国家可能享有豁免和免责的权利。

例如,国家可能因自卫或者紧急情况而被豁免责任。

四、国家责任的追究和解决4.1 国家责任的追究机制:国家责任的追究可以通过国际诉讼、争端解决机制和谈判等方式进行。

国际法院和国际仲裁机构是追究国家责任的重要机构。

4.2 国家责任的解决原则:国家责任的解决原则包括和解、赔偿和满足受害国利益等。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在国际法律体系下对其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国家责任是国际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一、国家责任的概念和基础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在其国际行为中违反国际法义务或者造成国际法违规后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国家责任的基础是国际法的普遍适合原则和国家主权原则。

根据国际法的原则,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应当遵守国际法的规范和义务,并对其行为负责。

二、国家责任的种类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国家间责任和国家个人责任。

1. 国家间责任国家间责任是指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违法行为所承担的责任。

国家间责任通常发生在国家之间的纠纷解决过程中,例如领土争端、国界冲突等。

根据国际法的原则,违反国际法义务的国家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弥补伤害。

2. 国家个人责任国家个人责任是指国家对个人或者个人群体的违法行为所承担的责任。

国家个人责任通常发生在国家内部,例如侵犯人权、迫害少数民族等。

根据国际法的原则,国家应当保护其国内居民的合法权益,并对侵犯人权的行为负责。

三、国家责任的追究和解决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通常通过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来追究和解决。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包括谈判、调解、仲裁和国际法院等。

当国家之间发生争端时,可以通过谈判和调解来解决,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则可以通过仲裁或者提交国际法院进行裁决。

四、国家责任的例证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加以说明。

1.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案是国家责任的一个例证。

当一个国家违反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决议时,其他国家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并追究违法国家的责任。

2. 国际刑事法庭的案件国际刑事法庭的案件也是国家责任的一个例证。

当一个国家发生严重的国际犯罪行为,例如战争罪、种族灭绝等,国际刑事法庭有权对该国家进行调查和起诉,并追究其个人和国家责任。

综上所述,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是国家在国际法律体系下对其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国际法是规范国家行为的法律体系,它涉及到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在国际法律框架下对其行为负有的法律责任。

国家责任是国际法中的重要概念,它确保国家遵守国际法,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一、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的基本原则1. 主权平等原则:根据国际法,所有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的主权地位。

因此,国家责任应适用于所有国家,不论其大小、经济实力或政治地位。

2. 不干涉原则:国际法禁止国家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违反这一原则的行为可能导致国家责任的产生。

3. 诚实守信原则:国际法要求国家遵守其签署的国际协议和条约。

如果国家违反了其国际义务,它可能会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国家责任的类型1. 直接责任:当国家的行为违反国际法规定时,它将直接承担责任。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侵犯了其他国家的领土主权,它将面临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可能的制裁。

2. 间接责任:国家也可能承担间接责任,即对其国内非国家行为的后果负有责任。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其国内的恐怖组织对其他国家进行袭击,它可能会被视为间接负有责任。

三、国家责任的后果1. 赔偿责任:国家在国际法上可能被要求赔偿其他国家因其违反国际法而遭受的损失。

赔偿可以是经济赔偿、道歉或其他形式的补偿。

2. 非法行为的后果:如果一个国家的行为被视为违反国际法,其他国家可以采取合法的对抗措施,如制裁、冻结资产或断交等。

3. 国际法的发展:国家责任的案例和争议有助于国际法的发展和完善。

通过审理违反国际法的国家行为,国际法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准则和规则。

四、国家责任的适用范围国家责任适用于各种领域,包括领土争端、人权侵犯、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

国家在这些领域的行为都必须符合国际法的规定,否则将可能导致国家责任的产生。

总结: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是确保国家遵守国际法,并承担相应后果的重要概念。

国家责任的基本原则包括主权平等、不干涉和诚实守信。

国家责任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而其后果可能包括赔偿责任、非法行为的后果和国际法的发展。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国际法是指规范国家间行为的法律体系,其中包括了国家责任的概念和规定。

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在国际法上对其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的概念、种类、适合条件以及相关案例。

一、国家责任的概念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在国际法上对其违反国际法规定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国家责任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旨在保护国际法的权威和有效性。

国家责任是国际法中的一种责任形式,与个人责任、国际组织责任等相对应。

二、国家责任的种类国家责任可分为两种主要形式:国家间责任和国家个别责任。

1. 国家间责任:指一个国家违反国际法规定后,其他受害国家可以要求违法国家承担责任。

国家间责任是国际法上最常见的一种责任形式。

违法国家应向受害国家提供适当的赔偿或者补偿,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消除违法行为的后果。

2. 国家个别责任:指一个国家对其违反国际法规定所承担的责任。

国家个别责任是指国际法对违法国家的直接制裁和追究,而不涉及其他国家的参预。

国家个别责任主要体现在国际法庭或者国际仲裁机构对违法国家的判决和裁决中。

三、国家责任的适合条件国家责任的适合条件主要包括违法行为、违法国家、受害国家和伤害。

1. 违法行为:国家责任的适合需要有一个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违法行为可以是一个国家的行为或者不作为,例如侵略、武力威胁、违反国际人权法等。

2. 违法国家:国家责任的适合需要确定违法行为的国家。

违法国家可以是一个单一国家,也可以是多个国家的合谋或者共同行为。

3. 受害国家:国家责任的适合需要确定受到违法行为伤害的国家。

受害国家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国家。

4. 伤害:国家责任的适合需要存在实际的伤害。

伤害可以是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环境污染等。

四、相关案例以下是一些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国家责任的适合和实践。

1. 西属撒哈拉问题:摩洛哥对西属撒哈拉地区实施了武力占领并建立了自己的行政体系。

国际法庭裁定摩洛哥违反了国际法,并要求摩洛哥即将撤兵并恢复西属撒哈拉地区的主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危难和紧急情况 所谓危难,就是指行为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拯救其
生命或受其监护者的生命,仅能做违背义务的行为,别无他法。 一般情况下,危急情况不应作为免责事由,除非有关行为
是“保护该国基本利益,对抗某项严重迫切危险的唯一办法”。 援引危急情况作为免责事由必须是有极其严重的危险存在。
另外,援引危急情况,作为免责事由不得违反国际强制性规范。
甲国公民廖某在乙国投资一家服装商店,生意兴隆,
引起一些从事服装经营的当地商人不满。一日,这些 当地商人煽动纠集一批当地人,涌入廖某商店哄抢物 品。廖某向当地警方报案。警察赶到后并未采取措施 控制事态,而是袖手旁观。最终廖某商店被洗劫一空。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对此事件的哪些判断是 正确的?(2006-1-77)
个人的行为,一般来说,代表国家行事的个人的行为, 可归责于国家。纯粹的私人行为不能归责于国家。
在特定情况下,别国的行为也可能归责于本国。
科孚海峡案 1946年,英国军舰在经过科孚海峡时,触到水雷被炸 沉,导致重大伤亡和损失。国际法院认为,阿尔巴尼亚有 义务把雷区情况通知他国船舶,以维持航行安全,因此, 阿尔巴尼亚应对英舰触雷事件负责,并应对此事件造成的 损失及人员伤亡负赔偿责任。国际法院判阿尔巴尼亚赔偿 843947英镑。
第二节 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 一、国际不法行为责任的概念 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是指国际责任主体对其国际不法行为所 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产生的根据是国际不法行为,不包括国际法不加禁止 但造成损害性后果的行为; 第二,责任的主体与国际法的主体基本是一致的,一般不包 括个人、法人等私人实体; 第三,是一种法律后果,因此具有强制性。
加罗林号案
1837年,英国殖民地加拿大发生叛乱,几百个叛乱 分子占据了位于加拿大境内尼加拉河中的海军岛,并雇 佣美国籍船舶“加罗林号”运输武器到该岛。加拿大当 局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派遣一支英国军队渡河进入美 国斯洛塞港,捕获了“加罗林号”,夺去船上的武器, 并将该船烧毁。在逮捕“加罗林号”的过程中,有两名 美国人死亡,还有几人受伤。
(二)国际不法行为 国际不法行为是指国际责任主体所做的违背国际义务的行为。所谓违
背国际义务,就是指国际责任主体的行为不符合国际义务对它的要求, 不论该义务来源于习惯国际法、条约或其他国际法渊源,也不论该国际 义务的主题为何。
行为构成国际不法行为,是国际不法行为责任的客观构成要件,国际 不法行为可分为一般国际不法行为和国际罪行,主要区别就是所违背的 国际义务的性质的不同。
第十五章 国际责任法
国际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 国际责任也称国际法律责任,是指国际责任主体对其国际不法行为或损害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 具有以下特征: • 第一,国际责任的主体与国际法的主体基本上是一致的。 • 第二,国际责任的实质就是一种法律后果。这种法律后果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包括受害者享
在补偿的各种形式中,道歉是主要的补偿形式之一。在国际 关系中,只要出现国际不法行为,其首要的补偿形式就是道歉。 一般道歉都是与其他赔偿形式结合使用的。
保证不再发生该不法行为作为一种补偿形式,与其他补偿 形式的区别,是其着眼点是在将来的行为,具有预防性,并不 在于对已作出的行为的后果进行补救,这种补偿形式通常与其 他赔偿形式一起做出,很少作为一种单独的补偿形式加以强调。
“孤独号案” (1935年) 1929年,加拿大籍船舶孤独号,停泊在离美国路易 斯安那州海岸六海里半的地方贩酒,被美国海岸警卫船追 逐,并击沉于公海。此案交付仲裁后,仲裁委员会在裁决 中称,孤独号之被击沉是非法 的,判美国向英国赔偿 25000美元。
甲国在乙国聘请李四作为甲国在当地的名誉领事,李 四在执行领事职务中窃取乙国国家秘密,李四的行为是否 由甲国承担责任?
三、国际不法行为责任的免责事由 (一)同意 受害方事前以有效方式同意表示同意加害方实行某项与其所 负义务不符的特定行为时,则可以免除加害方因其行为不符合 国际义务而应承担的国际责任。 受害方事前的同意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同意必须通过 有效的方式作出。第二,同意必须是受害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因被欺诈或被胁迫而作出的同意是无效的;第三,一般来说, 同一事在实施行为前作出,而不是在实施行为后追认,第四, 同意不得与国际法强制规范产生的义务不一致。
(五)与强制性规范相一致 如果一项违背条约义务的行为与一般国际强制性规范的规
定是一致的,这就可构成该违约行为的免责事由。
四、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形式 (一)限制实施国际不法行为国家的主权 当责任方是一个主权国家时,如果其行为构成严重国际不法 行为,受害方和整个国际社会有权对其行使主权的权利与限制, 这是国际不法行为引起的最严重的后果。限制主权的适用是比 较严格的。首先,限制主权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其次,只 有当国际不法行为构成严重国际不法行为,且只有构成侵犯其 他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或破坏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不 法行为时,才可对行为国实施限制主权的惩罚。 限制主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全面限制严重国际不法行 为实施国的主权;另一种就是部分限制。
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仅是做出不该犯的保证,而不加任何 具体的说明;另一种保证形式是,受害方还可要求行为方采取 某项特定的措施或特定的行为加以预防。
补偿形式还包括惩罚性的赔偿,经济惩罚及惩罚肇事人等。
英俄渔船事件
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英国是日本盟国。俄 国波罗的海舰队奉命开往远东,途经英国,濒临 北海的多革堤附近时,向英国渔船队射击,引起 居民死亡和渔船损害,英国出现俄罗斯要求赔偿 外,并要求俄国保证不再发生此类不能容忍的事 件。
• 甲国
甲国将一只50人的医疗队交与乙国指挥,在丙国从事 防止疫情扩散的医疗救灾活动,该医疗队在乙国的指挥下, 用药物将数百位危重感染病人毒死,该医疗队的不法行为 应由哪个国家承担责任?
甲国警察王某,因婚姻破裂而绝望,某日持枪向路 人射击。甲国警方迅速赶到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围 捕王某。王某因拘捕而被击毙。但王某的疯狂射击造成数 人死亡,其中包括乙国驻甲国参赞科某。根据国际法,该 参赞的死亡,应由谁来承担责任?
(3)在国际不法行为责任中,即使行为国对其违背义务的行 为采取了补救措施,行为国也不能再实施该行为;而在国际赔偿 责任中,只要行为国对其造成的损害给予赔偿,其行动继续进 行就不受限制,因为该行为是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甚至可 以说是合法行为。
美国政府得知此事后抗议英国侵犯了其主权,而英国 则辩称这是自卫所必需的。后来,英国政府就侵犯美国 领土最高权一事表示歉意,美国亦未进一步要求赔偿。
第三节 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 一、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性后果国际责任的概念 及适用范围 (一)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性后果国际责任的概念 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也称国际赔 偿责任,这种国际法不加禁止但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也称国际 损害行为。 国际损害行为与国际不法行为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其活 动是由国家或相关实体在其本国领土或控制范围内从事的,但 其危险具有跨国性;(2)其活动通常具有潜在的危险性;(3)活 动本身都是现行国际法未加禁止的;(4)受害国有权要求加害国 给予合理赔偿。
有的权利,另一方面包括责任方应承担的义务。
• 第三,国际责任产生的根据具有多样性。 • 第四,国际责任的性质具有特殊性。国际责任不同于国内法上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而是自成
一类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责任。
国际责任制度的意义
国际责任制度是维护受害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国际责任制度是维护国际法律秩序的有力手段
国际责任制度也是纠正和制止国际法主体的国际不法行为,确保国际关系正常 发展的重要保证
国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
国际责任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国际责任制度的适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 国际责任的归责原则产生了新的变化 国际责任的形式与实现途径正朝多样化方向发展
国际责任的法律渊源在不断的丰富,国际责任制度的法律“硬”因素在不断的加强
• 某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根据国际法,哪些部门作出的行为被认为是国家行
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A 立法机关
B 行政机关
• C 司法机关 D 军队
一个机关或一个人是否在事实上行使国家权力,是国 际法在认定国家行为时的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是国家的 行政机关,还是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其行为在国际法 上都可归责于国家,同时依照其本国国内法的规定,事 实上行使国家权力的实体,它的行为也应归责于国家。
(二)赔偿 赔偿就是支付一笔金钱已取代我结合恢复原状,以达到消
除非法行为的一切法律或物质后果的一种责任形式。 (三)恢复原状 恢复原状是指恢复到如不法行为不发生应有的状态。国际法
院赔偿的目的就是消除不法行为的一切后果,从这一点来说, 恢复原状也就是赔偿的一种形式。
(四)补偿 补偿主要包括道歉、保证不再犯及惩罚性的赔偿金等形式。
二、国际不法行为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可归责于国际责任主体的行为 1、可归责于国家的行为 在国际法律关系中,国家作为国际法的完全主体,它的行为
是由组成国家机器的各个机关或个人来实施的,国家的意志也 只是通过这些机关或个人的行为表示出来,因此,代表国家行 事、其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依国际法应归责于国家的国家机关 或个人行为,称为“国家行为”。
国际不法行为的国际责任与国际损害责任两者之间的区别十 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不法行为责任的性质是不法行为的责任,责任的产 生取决于行为的不法性;而国际赔偿责任的产生不仅取决于消 极地不履行义务,更取决于跨国损害的事实和结果的存在。
(2)在国际不法行为责任中,如果国家或其他主体能够证明 它已采取了可以采取的合理手段来阻止违法义务事实和结果的 发生,即使其努力失败,也可免除其责任;但在赔偿责任中, 一般而言,只要行为造成了损害性后果,就可能产生赔偿责任。
国际罪行所违背的是对于保护国际社会根本利益至关重要的,以至 整个国际社会公认违背该项义务是一种罪行的国际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