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结果解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检验报告指标解读PPT课件

1. 3/HPF或0-偶见/HpF,若超过3个/HpF即为镜下血尿,应查明原因 2. 5/HpF,须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或确认肾小球疾病的诊断
编辑版ppt
18
凝血酶原时间(PT)
参考值:假设对照值11.5秒,健康个体约为11~13秒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 >14.5秒,提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功能差,如肝硬化失 代偿、胆汁淤积 2. 16秒对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的病人,若测定值低 于此值,则说明抗凝不足;对即将进行大手术的病人,若PT 测定值大于此值,则应考虑更改治疗方案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 3.0mmol/L低于此值常见于肝功能不全
2. 7.1mmol/L此值为正常上限,高于此值应考虑能引起尿 素升高的多种可能原因 3. 14.2mmol/L高于此值常见于严重的肾功能不全
编辑版ppt
29
肌酐(Cr)
参考值:44~133u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 141umol/L成人值若超过此水平,应考虑进一步进行其他 肾功能检查试验 2. 530umol/L高于此水平,几乎肯定有肾功能受损
1. 4.7kPa低于此值而PH>7.5,提示为呼吸性碱中毒 2. 6.0kPa高于此值且PH<7.35,表明为呼吸性酸中毒 3. 6.7kPa高于此值,表明换气衰竭,应予以合适的治疗 4. 9.3kPa高于此值,尤其是急性升高,多可引起昏迷
编辑版ppt
26
葡萄糖
参考值:3.61~6.11mmol/L
3. 30秒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的病人,提示治疗剂量 过大
口服抗凝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2.0-3.0
编辑版ppt
19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
编辑版ppt
18
凝血酶原时间(PT)
参考值:假设对照值11.5秒,健康个体约为11~13秒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 >14.5秒,提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功能差,如肝硬化失 代偿、胆汁淤积 2. 16秒对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的病人,若测定值低 于此值,则说明抗凝不足;对即将进行大手术的病人,若PT 测定值大于此值,则应考虑更改治疗方案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 3.0mmol/L低于此值常见于肝功能不全
2. 7.1mmol/L此值为正常上限,高于此值应考虑能引起尿 素升高的多种可能原因 3. 14.2mmol/L高于此值常见于严重的肾功能不全
编辑版ppt
29
肌酐(Cr)
参考值:44~133umol/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 141umol/L成人值若超过此水平,应考虑进一步进行其他 肾功能检查试验 2. 530umol/L高于此水平,几乎肯定有肾功能受损
1. 4.7kPa低于此值而PH>7.5,提示为呼吸性碱中毒 2. 6.0kPa高于此值且PH<7.35,表明为呼吸性酸中毒 3. 6.7kPa高于此值,表明换气衰竭,应予以合适的治疗 4. 9.3kPa高于此值,尤其是急性升高,多可引起昏迷
编辑版ppt
26
葡萄糖
参考值:3.61~6.11mmol/L
3. 30秒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的病人,提示治疗剂量 过大
口服抗凝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2.0-3.0
编辑版ppt
19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
常见检验报告的解读PPT课件

8
生化全套
❖ 8.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9.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 ❖ 临床意义: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当
血清总胆红素有很大增高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 和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 毒等损害时均可以引起黄疸,胆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可 以引起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 肝硬化、胆道梗阻等。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 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输血错误等。肝炎与肝硬化病人 的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总胆红素增高, 见于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 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内出血、 输血后溶血性黄疸、急性黄色肝萎缩。先天性胆红素代谢 异常(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果糖不耐受等,以及摄入水杨酸类、 红霉素、利福平、孕激素、安乃近等药物。
13
生化全套
❖ 21.葡萄糖测定:正常值3.6~6.1mmol/L ❖ 【异常结果分析】 ❖ 1.生理性增高,见于餐后1~2h和情绪紧张时,但不应超过
1Ommol/L。 ❖ 2.病理性增高: ❖ (1)胰岛功能低下,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 ❖ (2)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增多,如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
5
6
生化全套
❖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ALT) ❖ 血清中ALT的正常含量参考值是:5-48U/L;当人体内各组织器官活
动或病变时,就会把其中的ALT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清ALT含量增加。 例如,肝脏发炎时,转氨酶就会从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肝脏有病, 血清转氨酶一定增高,当肝细胞千分之一有炎症时,血清转氨酶含量 就会增高一倍以上,因此,血清转氨酶数量是肝脏病变程度的重要指 标。 ❖ 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表示肝脏有损害 ❖ 3.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 (1)升高:①无黄疸:肝硬化、肝细胞癌、胆管疾病(胆管癌,肝内结 石)、局限性肝损害(转移性肝癌、肝脓疡、肉芽肿性肝损伤)、其他 肝疾病(慢性肝炎、脂肪肝)、骨疾病(佝偻病骨软化症、或骨肉瘤)、 转移性骨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功能 不全,恶性肿瘤(骨、肝转移)等。 ❖ ②有黄疸: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肝炎病毒以外 的病毒引起的肝损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其他肝内胆汁瘀滞、阻 塞性黄疸(胆管癌、胆管细胞癌、胰头癌,总胆管结石,硬化性胆管 炎)。 ❖ (2)降低:牛奶-碱综合征、坏血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摄 入过多、恶性贫血、重症慢性肾炎、呆小病、恶病质等。
生化全套
❖ 8.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9.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 ❖ 临床意义: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当
血清总胆红素有很大增高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 和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 毒等损害时均可以引起黄疸,胆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可 以引起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 肝硬化、胆道梗阻等。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 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输血错误等。肝炎与肝硬化病人 的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总胆红素增高, 见于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 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内出血、 输血后溶血性黄疸、急性黄色肝萎缩。先天性胆红素代谢 异常(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果糖不耐受等,以及摄入水杨酸类、 红霉素、利福平、孕激素、安乃近等药物。
13
生化全套
❖ 21.葡萄糖测定:正常值3.6~6.1mmol/L ❖ 【异常结果分析】 ❖ 1.生理性增高,见于餐后1~2h和情绪紧张时,但不应超过
1Ommol/L。 ❖ 2.病理性增高: ❖ (1)胰岛功能低下,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 ❖ (2)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增多,如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
5
6
生化全套
❖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ALT) ❖ 血清中ALT的正常含量参考值是:5-48U/L;当人体内各组织器官活
动或病变时,就会把其中的ALT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清ALT含量增加。 例如,肝脏发炎时,转氨酶就会从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肝脏有病, 血清转氨酶一定增高,当肝细胞千分之一有炎症时,血清转氨酶含量 就会增高一倍以上,因此,血清转氨酶数量是肝脏病变程度的重要指 标。 ❖ 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表示肝脏有损害 ❖ 3.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 (1)升高:①无黄疸:肝硬化、肝细胞癌、胆管疾病(胆管癌,肝内结 石)、局限性肝损害(转移性肝癌、肝脓疡、肉芽肿性肝损伤)、其他 肝疾病(慢性肝炎、脂肪肝)、骨疾病(佝偻病骨软化症、或骨肉瘤)、 转移性骨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功能 不全,恶性肿瘤(骨、肝转移)等。 ❖ ②有黄疸: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肝炎病毒以外 的病毒引起的肝损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其他肝内胆汁瘀滞、阻 塞性黄疸(胆管癌、胆管细胞癌、胰头癌,总胆管结石,硬化性胆管 炎)。 ❖ (2)降低:牛奶-碱综合征、坏血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摄 入过多、恶性贫血、重症慢性肾炎、呆小病、恶病质等。
检验结果判读ppt课件

30秒用“华法林” 抗凝治疗的病人, 若PT测定值大于此值,提示治疗剂 量过大,应考虑减低剂量。
危急值>25秒 肝病>35秒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
参考值正常人接近对照值,但对照值取决于方法 中使用的激活剂,假设对照值为:35~45秒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35秒若KPTT超过此值,则应测定病人的肝脏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PT)
参考值假设对照值11.5秒,健康个体约为 11~14秒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4.5秒测定超值过此时间,且已知有肝病
的患者,至少有50%的可能性与凝血因子 缺乏有关,应测定凝血因子水平,APTT等 项目。
16秒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病人,若测 定值低于此值,则说明抗凝不足,应加大 用药剂量。将进行大手术的病人,若PT测 定值大于此值,则应考虑更改治疗方案。
8000mg/24h达到或高于此值,说明有大量 的白蛋白丧失,在肾活检的基础上,应考 虑行激素治疗,在紧急情况下,静脉输注 白蛋白有利于缓解症状。
尿沉渣中白细胞
参考值 男性0~2/HPF 女性0~5/PHF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2/HpF / 0~2/HPF,若尿内无蛋白及RBC,
即可排除泌尿系感染,若有临床证状,可 作尿培养及药敏试验。
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 患者,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 RBC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 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 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 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的变化。
男性180g/L 女性170g/L 高于此值应作其它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
3.3mmol/L测定值在此水平,将导致严重 的和持续的心律功能不良,以及血液动力 的不稳定
检验报告的临床解读课件

及时处理
发现异常指标后,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采 取相应处理措施。
综合分析与应用
全面分析
对检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为临床医 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指导治疗
根据检验结果,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 理治疗方案。
监测病情
定期对检验指标进行监测,评估治疗 效果和病情变化。
科研应用
将检验结果应用于临床研究,推动医 学科技进步。
肾功能检查
评估肾脏功能,如肌酐和尿素氮升 高提示肾功能不全。
血脂检查
检测心血管疾病风险,如胆固醇和 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增加患病风险。
免疫检验报告解读
免疫球蛋白检测
细胞因子检测
评估体液免疫功能,异常时可能与免 疫缺陷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检测细胞因子水平,与免疫反应和炎 症过程相关。
补体检测
反映补体系统激活程度,参与免疫应 答和炎症反应。
提高临床解读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掌握各种检验指标和 数据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方法
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与同行进行讨论和交流 ,积累临床解读的经验和技巧。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检验项目和指标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临床解读将更 加复杂和精细。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 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 病或病情状态。
报告审核
核对报告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确保解读结果的可靠性。
异常指标的识别与判断
识别异常指标
通过对比正常参考值,快速识别异常指标。
鉴别诊断
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干 扰因素。
判断异常原因
发现异常指标后,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采 取相应处理措施。
综合分析与应用
全面分析
对检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为临床医 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指导治疗
根据检验结果,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 理治疗方案。
监测病情
定期对检验指标进行监测,评估治疗 效果和病情变化。
科研应用
将检验结果应用于临床研究,推动医 学科技进步。
肾功能检查
评估肾脏功能,如肌酐和尿素氮升 高提示肾功能不全。
血脂检查
检测心血管疾病风险,如胆固醇和 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增加患病风险。
免疫检验报告解读
免疫球蛋白检测
细胞因子检测
评估体液免疫功能,异常时可能与免 疫缺陷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检测细胞因子水平,与免疫反应和炎 症过程相关。
补体检测
反映补体系统激活程度,参与免疫应 答和炎症反应。
提高临床解读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掌握各种检验指标和 数据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方法
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与同行进行讨论和交流 ,积累临床解读的经验和技巧。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检验项目和指标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临床解读将更 加复杂和精细。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 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 病或病情状态。
报告审核
核对报告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确保解读结果的可靠性。
异常指标的识别与判断
识别异常指标
通过对比正常参考值,快速识别异常指标。
鉴别诊断
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干 扰因素。
判断异常原因
常规检查化验单解读PPT课件

最新课件
37
人血生化参考值(部分)
❖ 血清总蛋白 60~80g/L(6~8g/dl) 白蛋白 40~55g/L(4~5.5g/dl) 球蛋白 20~30g/L(2~3g/dl)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1.5~2.5):1
❖ 血清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3.4~17.1umol/L(0.2~1.0㎎/dl) 0~6.8umol/L(0~0.4㎎/dl) 1.7~10.2umol/L(0.1~0.6㎎/dl)
各种生理及生化指标常数。
引用缘由——替代以往的“正常值”
1、绝对的“健康”或绝对“正常”的人群不存在 2、选定人群中,检验结果被纳入参考范围的也只占被检人 群的95%,还有5%未被统计进来,“参考”更贴切,符合实 际。
最新课件
11
化验结果报告的格式
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
定性—— +、半定量—— -、±、+、++、+++、++++ 定量—— 具体数值和单位
最新课件
3
医学检验
指对采自患者的体液或组织标本,用实验技术进行 分析,检查,验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验标本 血液、尿液、便、体液等等
包 含 检验方法 简便的观察、化学实验和复杂的仪器
内 容
检验指标 蛋白类、酶类、细胞类、激素类
检验分支 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免疫检验、血液
学检验、特殊检验
1、常规化验(单)—
血、尿、便及其他体液
医
2、生化化验(单)— 院 检测物、功能、意义 检
验 3、微生物免疫化验(单) 科
—检测物、功能、意义
生化室 微生物室 免疫室 分子生物室 临检室
学会读懂化验单PPT课件

总结词
识别常见异常指标
详细描述
在生化检查中,如果出现肝功异常、肾功能不全等异常指 标,可能提示相应器官功能受损或出现病变。
总结词
了解常见疾病对应指标变化
详细描述
某些疾病会导致特定的生化指标变化,如肝炎可能导致转 氨酶升高,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 。了解这些对应关系有助于初步判断疾病类型。
生化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诊 断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生化检查,医生可以了 解患者体内各种化学物质含 量,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肝脏 、肾脏、胰腺等器官的功能 异常,以及糖尿病、高血脂 等代谢性疾病,为进一步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免疫检查
免疫检查是评估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免疫状态的实验 室检查,对于了解人体免疫功能和诊断免疫相关疾病
学会读懂化验单PPT课件
目录
• 化验单简介 • 化验单的解读方法 • 常见化验项目解析 • 化验单解读实例 • 常见化验单解读误区与纠正
01 化验单简介
化验单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化验单是医院或医疗机构对患者 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样本进行 化验后得出的结果报告。
作用
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帮助医生 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辅助医生 制定治疗方案。
03 常见化验项目解析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之一,用 于评估患者的血液状况和可能的疾病状态。
血常规检查对于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诊断 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血常规检查通常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 分类、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 反映贫血、感染、炎症、白血病等疾病的存在。
总结词
识别尿液异常指标
详细描述
在尿常规检查中,如果出现尿液浑浊、血尿、蛋白尿等异 常指标,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疾病或肾脏病变。
识别常见异常指标
详细描述
在生化检查中,如果出现肝功异常、肾功能不全等异常指 标,可能提示相应器官功能受损或出现病变。
总结词
了解常见疾病对应指标变化
详细描述
某些疾病会导致特定的生化指标变化,如肝炎可能导致转 氨酶升高,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 。了解这些对应关系有助于初步判断疾病类型。
生化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诊 断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生化检查,医生可以了 解患者体内各种化学物质含 量,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肝脏 、肾脏、胰腺等器官的功能 异常,以及糖尿病、高血脂 等代谢性疾病,为进一步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免疫检查
免疫检查是评估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免疫状态的实验 室检查,对于了解人体免疫功能和诊断免疫相关疾病
学会读懂化验单PPT课件
目录
• 化验单简介 • 化验单的解读方法 • 常见化验项目解析 • 化验单解读实例 • 常见化验单解读误区与纠正
01 化验单简介
化验单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化验单是医院或医疗机构对患者 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样本进行 化验后得出的结果报告。
作用
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帮助医生 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辅助医生 制定治疗方案。
03 常见化验项目解析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之一,用 于评估患者的血液状况和可能的疾病状态。
血常规检查对于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诊断 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血常规检查通常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 分类、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 反映贫血、感染、炎症、白血病等疾病的存在。
总结词
识别尿液异常指标
详细描述
在尿常规检查中,如果出现尿液浑浊、血尿、蛋白尿等异 常指标,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疾病或肾脏病变。
肾上腺检查结果解读ppt课件

• 副神经节瘤 – 除主动脉旁嗜铬体外,只 产生NE,不能合成E
15
MAO
MAO
香草扁桃酸(VMA)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思路
定性:生化诊断 定位:影像学诊断 散发、家族性:基因诊断 良恶性:综合判断
16
目前常用的生化诊断检测指标
血、尿儿茶酚胺测定 血、尿MNs(NMN和MN) 24h尿VMA(需戒色素饮食后) 发作时的5h尿VMA/Cr 多巴胺 血浆嗜铬粒蛋白A
22
药物:影响血/尿MNs水平
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a 拉贝洛尔a 索他洛尔a 三环类抗抑郁药b 丁螺环酮a 酚苄明b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b 拟交感神经药b 可卡因b 柳氮磺胺吡啶a 左旋多巴c
血浆
NMN
MN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尿
NMN
MN
++
-
++
++
++
++
24
MNs轻度升高如何办?
排除影响因素:体位、药物、应激、标本错了 重复:仰卧位抽血 联合:检测血尿CA和尿VMA、嗜铬粒蛋白或行
可乐定抑制试验 可能性不大:随访观察,观察MNs的变化和相
应临床表现
25
24h尿VMA
15
MAO
MAO
香草扁桃酸(VMA)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思路
定性:生化诊断 定位:影像学诊断 散发、家族性:基因诊断 良恶性:综合判断
16
目前常用的生化诊断检测指标
血、尿儿茶酚胺测定 血、尿MNs(NMN和MN) 24h尿VMA(需戒色素饮食后) 发作时的5h尿VMA/Cr 多巴胺 血浆嗜铬粒蛋白A
22
药物:影响血/尿MNs水平
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a 拉贝洛尔a 索他洛尔a 三环类抗抑郁药b 丁螺环酮a 酚苄明b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b 拟交感神经药b 可卡因b 柳氮磺胺吡啶a 左旋多巴c
血浆
NMN
MN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尿
NMN
MN
++
-
++
++
++
++
24
MNs轻度升高如何办?
排除影响因素:体位、药物、应激、标本错了 重复:仰卧位抽血 联合:检测血尿CA和尿VMA、嗜铬粒蛋白或行
可乐定抑制试验 可能性不大:随访观察,观察MNs的变化和相
应临床表现
25
24h尿VMA
检验报告单的判读精品PPT课件

乙肝e抗体
与乙肝e抗原联合应用,对监测乙肝病毒感染的
(Anti-HBe) 病程有实际意义
乙肝核心抗体 阳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或恢复期,在HBsAg阴性 (Anti-HBc) 时,Anti-HBc可能是提示现存乙肝病毒感染的唯
一指标
4
sAg
sA eA b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Ab
cA b
常见模式 临床意义
1-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6+ - -
-
+
(1)急性HBV感染; (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7-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 HBV感染,恢复期。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8 + - - + + (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9+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
2-
--
-
+ (2)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现;
(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45-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感染恢复期;
+ +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
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 (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仅关注数字: ➢ 关注某个肿瘤标志物指标的阴阳性状况; ➢ 进行不同方法学间的结果比较,更愿相信阴性结果,无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标本的采集及贮存
标本采集过程是保证标本质量的关键环 节,整个过程包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 血带的使用、采集与收集标本容器的要求、 采集样本量及抗凝剂或防腐剂的应用等。
用于血培养的血液应在估计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 之前采集,因为细菌进入血流与寒战发作通常间隔1 小时。但无论何时采集,血培养应在抗生素使用之 前。
采血完成后,应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时间,尽 快处理、尽快检测,时间耽搁越少,检验结果的 可靠性就越高。
因标本储存时,血细胞的代谢活动、蒸发作用 和升华作用、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渗透作用、 光学作用、气体扩散等等,直接影响标本的质量。 比如凝血因子Ⅴ和Ⅷ极不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 温度的升高其活性逐渐消失。有研究发现,在 32℃保存的血浆,2h、6h和24h因子活性分别消失 52%、41%和95%。即使在4℃,活性也分别消失5%、 55%和71%。
现代实验医学研究对象是群体,是否诊断为有病 是拿个人的检验资料与大多数人(通常95%)的资料 (正常参考范围)相比而得来。实质上具体到某一 个体,检验结果落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并不一定无病, 相反超出这一范围也不一定有病。举一个最简单的 例子:如果某人的基础血象为4.0×109/L,某次检查 结果为7.5×109/L,如果没有基础血象作参考就不能 判定有感染有存在。
接种的血培养瓶不要冷藏,若不能立即送往实 验室应放置室温。
七、不同指标所反映疾病的层面
转录
翻译
DNA
RNA
逆转录
蛋白质
机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化学成分 问诊 功能检查 影像学 病理学
生化检验 免疫检验 分子诊断
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有生化、免疫和分子生物 学指标:
生化指标反映肝脏功能受损的程度,是机体 与病原双方斗争的结果。
10000米 男 24
6.28±1.01 10.20±0.56 6.88±0.56 6.68±0.45
12.60±0.69 11.96±0.20 13.75±0.81 11.89±0.68
生物周期
生理周期指季节更替,月经周期和昼夜节律。 一般季节更替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后 两者影响较大。
月经周期由于雌激素的更替变化,胆固醇在经 前最高,排卵时期最低;纤维蛋白在经前期升高, 血浆蛋白在排卵期最低;而酶与电解质则无多大 变化。
刺激物和成瘾性 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通过各种复杂机制对人体产生多 种影响,表现为多种实验室指标的升高或降低。比如 咖啡因可使血糖、儿茶酚胺等升高,吸烟产生一氧化 碳结合血红蛋白而使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增高,酒精 可使乳酸、尿酸升高,血糖减低等。因此医生应嘱咐 病人采血前4小时勿喝茶或咖啡、勿吸烟饮酒;尽量 了解病人对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的接触史,以供评价 检验结果参考。
选择性尿蛋白的肾炎患者,多使用青霉素治疗, 注入的青霉素90%以上通过肾脏排泄,而这些青霉素 可干扰尿蛋白的检验(干化学法假阴性、磺基水杨 酸法假阳性)。有人曾作如下研究:静脉给药青霉 素240万单位、320万单位和480万单位的患者只有分 别在给药2小时、3小时和5小时后才会对尿蛋白检测 无干扰。
免疫学指标反映了病原的致敏性及机体的反 应能力。
运动 剧烈运动可使ALT、CK、LDH、AST、GLU等测定值升 高;较长时间激烈运动可引起尿中蛋白质和红细胞 增加。 40米慢跑对部分生化项目的影响
项目
肌酐 尿素
钾
磷
增加程度% 45
31
23
65
田径运动前后白细胞总数(× 109)变化
项目
性别 例数
运动前
运动后
100米
女 20
100米
男 20
1500米 男 32
如何正确解释 检验结果
一、方法上的局限性和统计学规律
灵敏度= 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
反映方法发现阳性病例的能力
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
反映方法可靠性程度 理想的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都应是100%,然 而这样的方法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所有的实验诊 断方法都在努力追求灵敏度和特异性之间的最佳结合。
妊娠期主要血浆变化指标及其机制
机制
血浆运输蛋白增加 血液稀释 代谢增加 凝血机能亢进 需要增加 急性时相蛋白增加
变化
甲状腺素、脂类、铜、铜蓝蛋白升高 总蛋白、白蛋白浓度下降 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上升 凝血因了活性增强、PT、APTT缩短 铁、转铁蛋白减少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饮食 多数试验要求禁食12小时。食后2小时血糖明显升高, ALP、UN、UA、BILI、Na亦升高。禁食时间过长补体 C3、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下降。在测血肌酐时应禁 肉食三天,并不能饮咖啡、茶等。
如果临床医生欠缺这方面知识,是质疑检验人员或 引发医患(特别是针对检验人员)纠纷的直接原因。
正常参考值附近结果的解释尤其重要,如 果处理不当,会使两次本来无实质性差别的 检验结果,以截然相反的信息在医医/医患之 间传递。
如转氨酶(正常参考0-40u/L)分别为 35u/L和45u/L两次检验结果,易被当作“一 次正常”和“一次异常”进行信息传递。
当前我国检验医学届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是:
提供每个实验的参考值、临床值及危及生命值, 这有待于临床和检验的密切合作。目前国内多数 实验室开展了许多新项目,但无自己实验室的参 考值,为临床提供参考值是厂家制定的,再溯源 这些值是来自国外,是白种人的、黑种人的,就 是没有中国人的。
除了大体征和性别特异激素的差异外、性别差 异还可表现在多种血液学和生化指标上。因为男 性的肌肉组织比例都比女性高,所以其与肌肉组 织有关的指标都比女性高如:TG、胆红素、转氨 酶、肌酐、肌红蛋白、尿酸、氨、血红蛋白、酸 性磷酸酶、红细胞计数、氨基酸、碱性碱酸酶、 胆碱脂酶、铁、葡萄糖、低密胆固醇、铜和网织 红细胞。不同围产期的孕妇许多指标发生生理性 的变化。正常女性纤维蛋白原含量不能超过 0.4g/L,而产前孕妇达0.8g/L仍属正常之列。
五、干扰物
药物 药物对生检验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
通过生理途径改变分析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或者直接参与 分析物检测时的生化反应产生影响。一种药物可影响多项生 化检验结果;不同药物可对同一项生化检验产生同样的影响; 更有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疾病中,对同一项生化检验产生截 然不相反的影响,例如消胆胺作为降血脂药是可降低甘油三 酯的,但用于糖尿病时反见甘油三酯升高;又如阿司匹林能 增加吸收及其释放类固醇、抑制三羧酸循环,使血糖升高, 但在糖尿病人和中毒剂量时,可见血糖降低;也有同一种药 物在用药期间,前后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在开始使用肾上 腺素时,因其促使肝中钾释放,使血钾呈暂时性升高,继而 血钾降低。
这也正是临床医生不能将实验检查指标作为疾病诊断 的唯一依据的重要原因所在
由于统计学上分布规律和方法学上的局限性,在 客观存在上检验方法灰区是存在的,而临医生往往要 求发出“是”或“否”的明确结论,这种现象在检验 和病理诊断实践中普遍存在。
最典型的例子是荧光PCR方法检测核酸和细菌血培 养。临床检验的数据分析绝大多数是基于正态分布理 论的,然而低浓度或稀薄物质服从泊松分布却很少被 人关注。参见作者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3)
部分检验指标的昼夜变化
检验指标
睾酮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 催乳素 醛固酮 血管紧强素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血红蛋白 嗜酸细胞 铁 钾 磷酸盐
峰值期(小时)
2-4 6-10 5-8 20-2 8-12 5-7 2-4 0-6 9-12 9-12 6-18 4-6 14-18 14-16 2-4
一次静脉推入2克维生素C在6小时内或日口服9片 (分3次),第二天清晨排出尿的维生素C均可使尿 潜血、尿糖、尿酮体、尿硝酸盐出现假阴性反应。
坐、立位与卧位相比,静脉渗透压增加,一部分 水从心血管系统转移到间质中去。正常人直立位时 血浆总量比卧位减少12%左右。血液中体积>4nm的 成分不能通过血管壁转移到间质中去,使其血浆总 量升高5-15%。常见的指标有:血红素、白细胞计 数、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积、总钙,天门冬氨酸 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甲状腺素、IgG、IgA、 白蛋白、总蛋白、载脂蛋白B、胆固醇、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载脂蛋白AI。静脉压的 改变又进一步导致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直立位时, 醛固酮、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 有7%-70%多少不等的升高。
低值期(小时)
20-24 0-4 21-3 7-13 23-3 10-12 12-14 10-12 2-5 2-5 22-24 18-20 2-4 23-1 8-12
增加幅度%
30-50 150-180 180-200 5-15 10-20 80-100 60-80 120-140 30-50 50-120 8-15 30-40 50-70 5-10 30-40
如果不了解试验的窗口期选择实验,不断给 患者造成不必要有负担,还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当前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快,知识的“半衰期” 越来越短。技术分工越来越细,临床医生很难对 检验医学有全方位、深刻的了解,这就要求检验 医学工作者与临床医生一起不断进行检验方法学 的研究和实验临床价值的探讨。
四、参考值存在的问题
男性比女性高的常见生化指标: TRIG、ATP、BILI、ALT、AST、CREAT、UA、UN、 HB、ACP、ALP、CHE、GLU、TP、CHOL
女性比男性高的常见生化指标: CU2+、肌酸、网织红细胞等
妊娠和分娩
妊娠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胎盘产生 的激素作用下,母体各系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 生理变化。白细胞常轻度增加,分娩时可达 34×109。
三、疾病进程
在疾病的进程中,其生理生化指标不是一成 不变的,有时甚至出现与疾病的临床表现不相 符合的情形,所以医师在解释检验结果时必须 具备相当的知识。用于疾病的诊断时,临床医 师必须对实验的方法学原理、临床诊断意义及 干扰实验的生理、病理、药物等因素有较深入 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