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世昌——松桃人民的骄傲

合集下载

秦礼阳——读龙世昌

秦礼阳——读龙世昌

读龙世昌有感蓼皋镇长城高峰希望小学秦礼阳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抗击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战役。

我们的英雄,用他们年轻的热血与生命去换取了战斗的胜利。

在这场战役中,我们的战士为祖国而战,为人类和平而战,很多战士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黄继光因在上甘岭战役中堵敌人的机枪而家喻户晓,其实像黄继光式的抗美援朝英雄,还有很多很多,龙世昌就是其中一个。

为了把历史真实还给英雄,还给英雄的故乡,还给英雄的人民,2003年为纪念抗美援朝停战胜利50周年,黔东南和黔南两自治州的部分志愿军战士,编写了一本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史实的回忆录《烽火铁血鸭绿江》。

以此缅怀为抗美援朝做出贡献的志愿军战士们,龙世昌就在其中,今年9月,由中共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主编,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发行的《抗美援朝特等功臣龙世昌》一书出版。

读完该书,龙世昌的英雄事迹才真正被世人所了解。

该书将引领你走进我们的英雄,了解我们的英雄。

龙世昌(91928--1952),苗族。

战斗英雄,贵州松桃人。

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夺取597.9高地主峰的战斗中,连续爆破美军两个地堡,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

当部队进至9号阵地时,又遇敌火力封锁。

他手臂和腿部负伤,再次强行破,将爆破塞进敌地堡,被推了出来。

他立即抓起冒着白烟的爆破筒又塞进去,敌人拼命往外推,在即将爆炸的瞬间,毅然用身躯抵住爆破筒,炸毁敌堡而牺牲。

1953年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巍巍把抗美援朝的自愿军战士,称作最可爱的人,最可敬的人,写进了他的战地新闻《最可爱的人》,龙世昌就是这些最可爱的人中的一员,他是苗家的好儿子,松桃的好儿子。

他为苗家争了光,为松桃争了光,为祖国争了光,为人类的和平事业做出了不灭贡献。

1959年5月15日,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行文,将龙世昌所在乡改名为世昌乡,,所就读小学改为世昌小学,以纪念英雄龙世昌烈士。

邂逅苗家英雄

邂逅苗家英雄

邂晅苗家英雄■文/宋艳我去贵州省纳雍县,本是参加采风活动,没想 到在大山中兜兜转转,走入了英雄故里,与志愿军 英雄刘兴文“不期而遇”。

那是在左鸠戛彝族苗族乡的人民英雄广场,鲜 红的国旗映衬下,英雄刘兴文的塑像高高矗立,他 手握冲锋枪,目光炯炯有神地望着远方。

当地的工 作人员向我们介绍着刘兴文的生平事迹,骄傲、自 豪之情溢于言表。

我曾读过秦基伟将军的回忆录,时任刘兴文所 在军军长的老将军,不吝笔墨写下了刘兴文的英雄 壮举:在朴达峰阻击战中,目睹了连长、副指导员 的英雄行为,19岁的苗族战士刘兴文发誓要为连长、 副指导员报仇,他提起一箱手榴弹,主动会同机枪 排负伤战士赵金平坚守二排阵地。

两人采取分工协 作战术,远处之敌由赵金平用机枪消灭,抵近之敌 由刘兴文用手榴弹和爆破筒消灭,两人经常交换战 斗位置迷惑敌人,战斗从当天中午打到夜幕深沉, 历时七八个小时,击退了敌人11次冲击,毙伤敌军 100余人,守住了阵地。

秦基伟将军一生征战无数,麾下英雄辈出,刘 兴文的战斗事迹出现在其书中,自是将军刻骨铭心 的记忆。

英雄的成长总有迹可循,在英雄故里,我对刘 兴文有了更多的了解。

1933年,刘兴文出生于纳雍 县左鸠戛乡一个贫苦的苗族农民家庭,全家以租种 地主土地为生,终日劳作不休,却换不来一日温饱。

繁重的劳动和营养不足,使得刘兴文个子小小的、身子瘦瘦的,但也造就了他吃苦耐劳、不畏强暴的性格。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南下部队解放了刘兴 文的家乡。

分得土地、谷物、家具、衣服的刘兴文一家, 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年仅17岁的刘兴文主动跑 到部队请求参军。

连长和指导员当时看到这个个子 矮矮、头发长长的苗族小伙,竟把他当成了姑娘, 坚决不肯收他。

但刘兴文毫不气馁,软磨硬泡,最 终如愿穿上了军装。

连队战士见他年纪小,身材矮小, 又是苗族兵,都亲切地叫他“小苗”。

就是这个战士们眼中的“小苗”,苦练各项杀 敌本领,成为了朴达峰上顶天立地的栋梁。

中国以烈士英名命名的乡镇

中国以烈士英名命名的乡镇

中国以烈士英名命名的乡镇中国以烈士英名命名的乡镇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或战死沙场,或就义于敌人的刑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有无数英雄模范为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献身,或为革命鞠躬尽瘁。

为缅怀革命先烈和英模,弘扬他们的光辉业绩,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人民政府以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的英名命名了一批乡名和镇名。

现列举如下:一、在革命烈士、英雄模范的家乡命名的乡名和镇名祥谦镇:在福建省闽侯县。

纪念1923年2月在汉口被直系军阀杀害的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林祥谦(又名林元德)烈士。

正红镇:在江苏省滨海县。

纪念1925年5月被日本资本家枪杀的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中共早期工人运动积极分子、著名的“五卅”烈士顾正红。

仲权镇:在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

纪念1928年3月在宜宾双石铺(今属自贡)被国民党杀害的中共宜宾东区区委书记、宜宾县委候补书记李仲权(又名李家勋)烈士。

开慧乡:在湖南省长沙县。

纪念1930年11月在长沙识字岭被国民党杀害的中共湘区区委交通员杨开慧烈士。

佐龙乡:在江西省永丰县。

纪念1930年12月因抵制“肃反”扩大化被错杀的中共赣西南特委常委兼秘书长、机关党团书记袁佐龙(又名袁振亚)烈士。

思聪乡:在湖南省茶陵县。

纪念1932年1月在江西永新钱市街猪婆岭战斗中牺牲的湘赣红军独立第一师政委谭思聪烈士。

拔英乡:在江西省瑞金市。

纪念1931年8月牺牲的中共瑞金县委常委兼秘书长曾拔英烈士。

桂五镇:在江苏省盱眙县。

纪念1932年8月在盱眙西高庙被国民党杀害的中共盱眙县委书记、盱眙红军游击队大队长李桂五(原名李联芳)烈士。

文儒镇:在海南省澄迈县。

纪念1933年7月在海口被国民党杀害的琼崖红军独立师师长王文儒烈士。

咏生乡:在湖南省平江县。

纪念1934年6月在江西修水桃树港反“围剿”战斗中牺牲的湘鄂赣苏区红十六师师长高咏生(又名高伯坚、高化愚)烈士。

翰章乡:在吉林省敦化市。

纪念1940年12月在宁安镜泊湖南湖头湾沟村战斗中牺牲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陈翰章(满族)烈士。

抗美援朝英雄 龙世昌读后感

抗美援朝英雄 龙世昌读后感

读龙世昌有感长城高峰希望小学李仁亮今年9月,由中共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主编,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发行的《抗美援朝特等功臣龙世昌》一书出版了,看了此书后,我对龙世昌的英雄事迹有了深刻的了解。

龙世昌是黄继光式的抗美援朝英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铁血上甘岭,倒下了多少像黄继光、龙世昌一样的英雄儿女,《抗美援朝特等功臣龙世昌》一书,一下子把人们带到了战火纷飞的上甘岭战场,带到了英雄的身边。

仿佛战火就在昨日,壮举就在眼前。

2008年,县委把县城兴修的县府广场命名为世昌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龙世昌那身背钢枪,怒视前方,双手紧握爆破筒的英勇雄姿的雕像,这位抗美援朝的伟大国际主义战士、上甘岭战役的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为了祖国的荣誉和世界的和平事业,在朝鲜战场上英勇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用他美丽的青春谱写了一曲豪迈的赞歌。

以他的事迹演绎的银幕形象,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来到广场的人们,面对英雄的铜像,无不肃然起敬。

龙世昌是苗家的英雄,是松桃人民的骄傲!苗乡的山水哺育他,苗乡的人民怀念他。

《抗美援朝特等功臣龙世昌》一书,将引领这你走进英雄,走进英雄的家乡,那个美丽的苗乡——松桃。

让我们跟随《抗美援朝特等功臣龙世昌》一书,一起来重温一下我们的苗家英雄,松桃人民的好儿子——龙世昌。

龙世昌和黄继光一样,同在一个部队,同时反击597.9高地,同样用自己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为反击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龙世昌比黄继光早牺牲两个小时,龙世昌壮烈献身时为1952年10月20日凌晨3时。

黄继光壮烈献身时为1952年10月20日凌晨5时,战后,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为这两位马特洛索夫似的中国英雄,同时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二级英雄称号。

后来,135团6连英雄连长万福来觉得黄继光的英雄称号低了,就通过组织并到北京有关部门反映,此事惊动了中央军委的领导。

就把黄继光当作特级英雄宣传,龙世昌没有这个缘份。

《抗美援朝特等功臣龙世昌》一书,将把历史的真实还给我们的英雄,还给我们英雄的故乡。

上甘岭战役黄继光式的另一个英雄龙世昌

上甘岭战役黄继光式的另一个英雄龙世昌

战斗英雄龙世昌上甘岭战役出了个特级英雄黄继光在全国已是家喻户晓,然而还有位黄继光式的苗族英雄龙世昌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他和黄继光同在一个部队,同时反击597.9高地,同样用自己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为反击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龙世昌,贵州省松桃县沙柳乡(今松桃苗族自治县世昌镇)人,1928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松桃是一个革命老区。

1934年至1935年间,红军在黔东北边区建立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

松桃苗族和其他各民族人民,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

1948年,党领导的黔东纵队在松桃开展武装斗争,配合二野战军迎来了松桃的解放。

龙世昌从小就受到革命传统的影响,刻苦学习,奋发上进。

1950年5月,龙世昌怀着报效祖国,保卫人民政权的志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1年7月,他报名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被分配在15军45师134团3营8连1排1班当战士。

8连是一个具有光荣战斗历史的先进集体,在解放战争和贵州剿匪中多次荣立战功,获上级授予“钢铁八连”称号。

龙世,昌到连队后,就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他与五次战役朴达峰阻击战苗族英雄刘兴文同在一个营,多次听过刘兴文的报告,深受这位同籍的本民族英雄英勇杀敌的事迹鼓舞。

决心向刘兴文学习,积极投入秋季大练兵,提高本领,杀敌立功。

1952年4月,134团在金化西北城岩里防御作战,刘兴文在阵地不幸牺牲后,龙世昌悲愤万分。

他发誓要为刘兴文报仇,为苗族争光。

1952年10月14日上午, 上甘岭战役打响。

美帝国主义操纵的“联合国军”集中7个营兵力向我135团五圣山前沿两个连守卫的597.9和537.7两个高地发动了疯狂进攻。

我坚守阵地的1连、9连战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

在打退敌数十次进攻,给敌人重大杀伤后,下午转入坑道作战。

敌人占我表面阵地,构筑了一连串地堡据守。

当夜,我反击敌人夺回阵地。

敌又占去,我再夺回,阵地反复争夺战持续地进行了6天5夜。

松桃历史故事

松桃历史故事

松桃历史故事
在贵州省东部的群山环抱中,有一块美丽的土地,它的名字叫做松桃。

历史的长河中,松桃地区孕育了许多英勇的民族英雄和动人的故事。

在明朝时期,松桃地区的苗族人民曾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这场起义被称为“龙童保起义”。

这是一场充满英勇和悲壮的斗争,苗族人民为了争取自由和尊严,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起义军领袖龙童保,是一位英勇无畏、智慧过人的英雄,他率领苗族同胞与明朝军队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起义初期,龙童保与邻近的镇竿五寨苗民联合起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他们攻占了多个村寨,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使义军的声势越发壮大。

然而,明朝军队随即派遣了大量的官军前来镇压,义军在激烈的战斗中遭受了重大损失。

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龙童保和他的战友们并没有放弃。

他们利用地形优势,与官军展开了游击战。

在多次战斗中,义军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敌人的弱点,给官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然而,随着明朝军队的不断增援和围剿力度的加大,义军最终陷入了困境。

为了挽救起义的失败,龙童保决定率领残余的义军向西转移。

他们穿越了重重山林,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贵州西部的苗岭山脉。

在这里,他们与当地的苗族同胞会合,继续开展游击战争。

然而,随着明朝军队的不断追击和围剿,义军的力量逐渐被削弱。

最终,龙童
保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起义军也被彻底消灭。

这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充分展现了松桃地区苗族人民的英勇和顽强。

他们为了争取自由和尊严,不畏强暴,不惧生死。

龙文昌、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二审行政判决书

龙文昌、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二审行政判决书

龙文昌、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补偿【审理法院】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8.04【案件字号】(2019)黔行终1691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柏松谭慧敏柏龙金【审理法官】柏松谭慧敏柏龙金【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龙文昌;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当事人】龙文昌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当事人-个人】龙文昌【当事人-公司】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代理律师/律所】兰希飞、王龙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兰希飞、王龙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兰希飞、王龙【代理律所】北京市盛廷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龙文昌【被告】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本院观点】本案争议焦点为25号《安置补偿决定书》是否合法。

【权责关键词】行政补偿合法违法证据维持原判发回重审听证【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判决基本一致,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为25号《安置补偿决定书》是否合法。

1.《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第六条规定,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应由省政府或国务院移民管理机构审批。

本案中,涉案项目工程的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初步设计已得到省发改委批复同意,且涉案项目工程移民规划大纲、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得到了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批复同意。

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作为省政府职能部门,经省政府授权进行审批,其行为代表省级人民政府,本案审批程序合法有效,松桃县政府作出的25号《安置补偿决定书》具有合法依据。

2.《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按照移民安置规划必须搬迁的移民,无正当理由不得拖延搬迁或者拒迁。

已经安置的移民不得返迁。

"第六十一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拖延搬迁或者拒迁的,当地人民政府或者移民管理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读《龙世昌》一书有感

读《龙世昌》一书有感

读《龙世昌》一书有感邓堡中学龙英花以前只知道松桃县有个地方叫世昌乡,还有前几年刚修建的世昌广场和广场上那尊身背刚枪,双目怒视,双手紧握爆破筒奋勇前奔的龙世昌铜像;而对他背后的事迹却知道的太少了。

每当走进那尊令人萧然起敬的铜像总想寻觅一些关于他的故事,可每次得到的总是一个“龙世昌是个抗美援朝的苗族战斗英雄”而终。

这次有幸得到“中共松桃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编的这本《龙世昌》终于帮我了结了心愿。

读罢《龙世昌》全书,我走进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系在胸中奔腾;特意去了一趟世昌广场,站在铜像面前沉默了许久才悄然明白,原来我追寻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一部现代战争史。

钢铁般坚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落后的装备,最终打败了拥有世界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捍卫和彰显了这个古老国度的尊严和荣耀的一场战争;还有一名在战火中不断学习,不断激励,日记中始终牢记“为刘兴文报仇,为苗家争光,为祖国立功。

”讲求信义,诚礼敦厚,为祖国的尊严献出了年轻生命的松桃苗族英雄——龙世昌。

“在号称至今为止人类战争史上火力密度最高记录的上甘岭战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先后投入了6万人的兵力,在这不足4平方公里的战场上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万枚航弹,最多的一天落弹达30万发。

敌机出动最多的一天达250架次,投弹500余枚。

美军320多门重炮,27辆坦克以每秒钟六发的火力密度将炮弹倾泻到这两个小山包上”这样的战斗场景之惨烈实在令常人难以想象;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龙世昌把自己剩下的一点干粮和用一整夜时间一滴一滴接来的一点点水分给了伤病员,而让自己忍饥挨饿,这种爱护战友热爱生命的精神又是何等的可贵。

夺回597.9高地的战斗中,他连续炸掉3个地堡准备炸第四个时自己已身负重伤,在能否很快拿下597.9高地和夺取政治焦点的关键时刻,他没有吼声,没有高呼口号,没有留下一句遗言,毅然的用胸膛死死的把爆破筒抵在敌人的地堡里和地堡里的敌人同归于尽;永别了战友和家乡的亲人,永别了祖国,永远的长眠在上甘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世昌——松桃人民的骄傲
孟小:王玲以前,我曾观看过电影《上甘岭》。

那是中国刚刚解放不久,美帝国开始侵略朝鲜,因为朝鲜是中国的邻国,一旦朝鲜被美帝国占领,中国又有可能面临边境骚扰甚至战争。

为了保护邻国安全和中国人民自身的利益,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在朝鲜战场上发起了抗击美帝侵略者的抗美援朝战争。

这部电影中的一些英雄人物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再次读了《龙世昌》一书,又一次被我们松桃苗族人民龙世昌在上甘岭战役中舍身炸地堡的英雄壮举所感动。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十五军四十五师八连战士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多月。

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连吃一块饼干都会把舌头割出血来。

上级领导派来了送水的小分队,由于敌人猛烈的炮火阻扰,送水的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了。

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得下山去抢水。

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手榴弹打中了。

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

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只是拿着苹果闻了闻,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薄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一个苹果在坑道里转了两圈才吃完。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战士们在那样饥渴艰难的情况下,没有多抱怨一句,也没有多喝一滴水,多咬一口苹果,更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

为了保守阵地甚至放弃了自己生的希望,这种爱国精神是多么高尚!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战士们在那样饥渴艰难的情况下,没有多抱怨一句,也没有多喝一滴水,多咬一口苹果,更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

为了保守阵地甚至放弃了自己生的希望,这种爱国精神是多么高尚!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一个由英雄的民族组成的国家!我们英雄的战士在坚守了四十多天以后,使后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作大进攻的准备,从而获得了大反攻的机会!战士们拼命擦着自己的枪支与刺刀,激动地向地道外冲去。

当时的战斗非常惨烈,苗族战士龙世昌,闷声不响地拎了根爆破筒冲了上去,准备炸掉主坑道口上面的地堡,敌人炮兵实施拦阻射击,一发炮弹将他左腿齐膝炸断。

龙世
昌拖着条腿拼命往上爬,把爆破筒从枪眼里杵进去。

他刚要离开,爆破筒就被里面的敌人推了出来,哧哧地冒着白烟。

他捡起来又往里捅,捅进半截就塞不动了。

龙世昌就用胸脯抵住往里压,压进去就炸了,他整个人被炸成碎片乱飞。

上甘岭战役中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很多——黄继光、吴三羊等等。

英雄们在危急时刻舍身炸地堡、堵枪眼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在战场上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龙世昌的故事让我明白了:我们要以龙世昌为榜样,做人要有上甘岭的精神——英勇顽强的精神,我们不能被困难打倒,被别人打倒,更不能被自己打倒。

战士们的英勇奋战完全是为了让我们过上美好的生活,不希望我们像他们一样受苦。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一定要珍惜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时光,发奋学习,努力工作。

好好为国家的强大做贡献——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在和平年代爱国的一种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