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核心笔记

合集下载

新闻摄影课的重点

新闻摄影课的重点

新闻摄影课的重点1、新闻构图的形式,如何突现主体(1)井字型构图:庄重、大气、富有美感(2)正三角形构图:坚强、稳固、安定、镇静。

在表达安宁、庄重、肃穆的气氛时,最恰当。

(3)倒三角形构图:明快活跃、开放(4)斜三角形构图:动感和方向性很强(5)垂直式构图:由垂直线条组成的,能将被摄景物表现得高大巍峨,富有气势。

(6)水平式构图:给人-种宁静、舒坦的感觉、用于表现自然风光(7)曲线式构图:曲线普遍被人们认为是线条中最美的形式。

因此当我们在拍摄涛涛的江河、缓流的小溪、幽静的乡间小路时,常用这种曲线形式突现主体的方法(1)把主体置于视觉中心。

(黄金分割法)(2)利用方向性的线条引向主体(3)利用对比手法。

大小对比(4)明暗对比(5)色彩对比(6)动静对比,动为主体(7)虚实对比,实为主体2、新闻摄影的优缺新闻摄影的优势1、形象直观、便于理解、易于接受2、现场纪实,百闻不如一见,具有可信感3、瞬间定格。

凝固动态,便于长久观看,永久保存新闻摄影的不足1、不能对于整个事件的全过程作反映2、不能独当一面,需要文字辅助3、受记者的主观影响大3、新闻摄影报道的新闻性(1)多抓重大题材(2)争拍独家新闻(3)敢攻难度大的题材(4)注重报道的时效性4、曝光、景深、镜头(长焦、变焦、广角)成相特点景深: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摄影曝光:是指运用照相机光圈大小与快门速度的配合,使被摄体的反射光线通过摄影镜头结像后,在感光材料上形成景物影像的过程。

长焦镜头:长焦距镜头是指比标准镜头的焦距长的摄影镜头。

变焦镜头:也是镜头的一种类型,它可以在不更换镜头的情况下改变焦距。

大学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

大学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

大学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一、摄影基础知识1. 相机原理相机是用来拍摄照片的基本设备,了解相机的工作原理是摄影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包括快门、光圈、焦距等概念的理解,以及不同相机类型(单反、微单、傻瓜相机等)的特点和应用。

2. 曝光与测光曝光是指照片中的明暗度,而测光则是确定曝光的方法。

了解曝光和测光的原理,可以帮助摄影师准确地控制照片的明暗度,保证照片质量。

3. 构图与视角构图和视角是摄影中的重要概念,包括画面的组织和拍摄角度的选择。

学习构图和视角可以帮助摄影师拍摄出更具有艺术感的照片。

4. 色彩与光影色彩和光影是影响照片质量的重要因素,了解色彩理论和光影的应用可以帮助摄影师创作出更具有表现力的照片。

5. 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师必备的技能,包括修图软件的运用和照片的调色、修饰等工作。

掌握后期处理技能可以提高照片的质量和表现力。

二、摄影艺术知识1. 经典摄影作品欣赏了解摄影历史和经典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通过欣赏经典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风格和技法,为自己的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

2. 艺术表达与创意摄影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学习艺术表达和创意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摄影题材与拍摄技巧学习不同的摄影题材和拍摄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摄影风格和特长。

无论是风光、人物、静物还是纪实摄影,都需要不同的拍摄技巧和表现手法,学生需要不断尝试和学习。

4. 摄影展览与比赛参观摄影展览和参加比赛是摄影学习的机会,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和题材的作品,同时也可以通过展览和比赛得到别人的反馈和建议,提高自己的拍摄水平。

三、摄影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1. 培养审美观和艺术素养摄影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素养,让他们了解不同的摄影风格和表现手法,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2. 提高视野和创造力摄影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视野和创造力,让他们通过镜头去观察和表达世界,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新闻摄影知识点

新闻摄影知识点

新闻摄影知识点整理————————————————————————————————作者:————————————————————————————————日期:2摄影知识点整理一、新闻摄影的定义:新闻摄影主要是以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

结合具有新闻信息的文字说明(包括标题)进行报道。

在广义上讲,值得是一项事业一门学科;在狭义上有两种理解,一是指新闻活动的采编活动,二是指新闻摄影的作品即新闻照片。

(媒介形态:报纸、杂志、新闻网站、通讯社)二、光比:是摄影的重要参数之一,指被摄物体受光面亮度与阴影面亮度的比值。

被摄物体在自然光及人工布光条件下,受光面亮度较高,阴影面虽不直接受光(或受光较少),但由于散射光(或辅助光照射)仍有一定亮度。

常用“受光面亮度/阴影面亮度”比例形式表示光比。

光比还指对象相邻部分亮度之比,被摄体主要部位明亮与阴暗之间的反差。

光比大,反差则大,光比小,反差则小。

光比的大小,决定着画面明暗反差,形成不同的影调和色调构成。

拍摄人像时,巧用光比,可有效的表达被摄体的“刚”与“柔”的特性。

例如拍女性、儿童常用小光比,拍男性、老人常用大光比。

直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大光比,散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小光比。

三、荷赛:荷赛奖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

该会成立于1955年,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发起于荷兰,故又称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

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54届。

“荷赛奖”分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每类还分单幅和组照两项,组照最多不超过12幅。

每项各评出一、二、三等奖,大赛从所有参赛作品10类20项中评出年度最佳新闻照片一张。

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

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

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新闻摄影的基本概念新闻摄影是一种通过图片来传递信息和故事情感的媒介。

它不仅要求照片具有新闻价值,还要求照片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关注。

新闻摄影通常出现在报纸、杂志、网站、社交媒体等媒体上。

它能够迅速、直接地传递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紧迫感,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闻摄影的要素1. 新闻价值:一张新闻照片的第一要素是新闻价值,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决定了照片的价值。

新闻摄影能够通过镜头捕捉社会事件、人物故事、自然灾害等,传递最真实的信息。

2. 视觉冲击力: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应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摄影师需要通过构图、光影、色彩等手段来增加照片的艺术感和感染力。

3. 时效性:新闻摄影是针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因此具有强烈的时效性。

一张照片的发布时间对传递信息的效果至关重要,摄影师需要迅速捕捉瞬间,并及时发布。

4. 真实性:新闻摄影对真实性有着严格的要求,照片应该忠实地反映事实,不应该进行伪造和篡改。

观众对新闻照片的信任是新闻摄影师的责任和使命。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1. 观察力:新闻摄影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

只有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思考,才能找到新闻事件中独特的视角和表现形式。

2. 构图:构图是新闻摄影中至关重要的技巧之一。

摄影师需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和构图方式,以呈现新闻事件的要点和精华。

3. 光影:光影是影响照片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适当的光线能够增加照片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摄影师需要善于利用光线来塑造画面。

4. 抓拍:新闻摄影有时需要通过抓拍的方式来捕捉瞬间。

摄影师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随时随地准备捕捉新闻事件的发生。

5. 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新闻摄影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合理的后期处理能够增强照片的表现力和真实性,但摄影师需要注意不要过度处理,以免影响真实性。

新闻摄影的影响力新闻摄影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传播方式,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它能够唤起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和思考,影响社会舆论的走向,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和进步的方向发展。

新闻摄影课堂笔记总理

新闻摄影课堂笔记总理

新闻摄影第一章新闻摄影概论§1.1:新闻摄影的定义新闻摄影以新鲜、真实、形象、感人的图像和简短的文字说明,及时报道新闻事件。

摄影与新闻的关系:摄影是手段,新闻是目的。

§1.1:新闻摄影概念新闻摄影的特征:从新闻内容方面看,它必然具备新闻性和真实性从摄影角度看,它必然具备形象性和艺术性§1.2:新闻摄影的特征与功能一、特征(一)、新闻性新闻性(从内容看):1、新闻事实的时新2、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3、事实对公众的接近程度:4、事实趣味性的高低:5、知识性增广见闻:新闻性(从时间看):新闻摄影报道必须迅速及时、讲求时效。

(二)、真实性:拍摄的新闻事实须真实(反对虚构事件)拍摄画面反映事物本质(反对以偏概全)拍摄的手法要真实自然(反对摆拍、技术作假)拍摄的态度要客观公正(避免个人意见过强)照片的后期处理应恰当(反对照片造假)说明文字应准确而真实(避免事实交待不清)(三)、形象性:新闻摄影的新闻性、真实性都是建立在新闻摄影生动感人的形象性之上的。

新闻摄影的形象特征:瞬间形象性(让摄影新闻能在电视新闻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四)、艺术性:新闻摄影也应讲究光影效果,构图方式,突出摄影的特质。

一张新闻照片只有把较高的新闻价值、深远的社会影响以及完善的形式美感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拥有广泛的读者,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功能:传播信息作用;舆论监督作用;历史文献作用;审美教育作用§1.3: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国外新闻摄影的发展历史)1、萌芽阶段(19世纪中期——20世纪20年代)(1)第一张新闻照片:1842年汉堡大火,史特尔茨纳与比鸥乌拍下的火灾遗迹。

(2)第一批记录战争的摄影家:罗杰·芬顿拍摄的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照片,马修.布雷迪及其雇佣的20位摄影师拍摄的美国内战(1861年一1865年)照片(3)第一批关注社会问题的摄影家:19世纪70年代,《纽约先驱报》记者雅各布·A·里斯第一个把摄影当作社会批评的工具。

新闻摄影笔记

新闻摄影笔记

新闻摄影笔记1. 针孔成像原理最早记录在战国时期的科学家、哲学家墨子所著的《墨经》中。

2. 针孔成像与镜头成像有三点差别:1)摄影感光需要一量的光线,2)针孔大,3)影像变虚,4)针孔小,5)无法获得充足光线;6)镜头利用光的折射原理,7)把镜头制成一个具有凸透镜效果的能聚光的光学透镜,8)通过聚光,9)获取摄影感光所需要的光线的量;10)照相机镜头能使得景物影像汇聚于焦点平面,11)形成清晰影像。

3. 镜头的作用:让景物在焦点平面位置形成清晰的影像,也就是汇集来自外界景物的反光或都自发光体的光线,并使被摄景物在感光片上形成清晰的潜影。

4. 物距:在镜头成像中,从被摄物体到镜头中心的距离,称为物距;像距:从镜头中心到所成影像间的距离,称像距;焦距:来自无限远处的平等光线经过镜头的折射在镜头主轴上会聚成一个清晰的点,这个清晰的点,就是焦点,由焦点到镜头中心的距离就是焦距。

5. 镜头焦距长短影响成像大小:距离相等时,焦距长成像大,焦距小成像小。

6. 共轭关系:决定了定焦距镜头在不同距离拍摄时,物距大,像距小,影像也小;物距小,像距大,影像也大。

7. 镜头通光量与镜头通光口径的大小成正比:镜头感光能力=光束直径/镜头焦距。

该公式说明数值越小,孔径越大,感光能力越强。

8. 相对口径用光圈系数来表示也称f系数:f系数=焦距:相对口径。

f系数的标法为:1.22 2.84 5.681116223264这种标法的特点有3点:1)数字大小与相对口径大小成反比;2)每相邻两极光圈系数之间的通光量相关一倍;3)每相应两极光圈系数之间是[根2]倍的关系。

9. 镜头焦距与视角的关系:焦距长,视角小;焦距越短,视角越大。

10. 镜头的分类:1)标准镜头:镜头焦距与底片对角线基本相等,视角接近人眼的视角,大约在50度,135相机底片画幅为24*36毫米对角线为43毫米,焦距在42-55毫米的均属标准镜头;120相机画幅为60*60毫米时,其对角线为79.2毫米,焦距在80毫米左右为标准镜头,其它画幅另行计算。

新闻摄影笔记(完整版)

新闻摄影笔记(完整版)

新闻摄影重点内容及考试复习时需特别注意的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点(填空、名词解释题可能分散于以下各部分):1.新闻摄影的概念(参见第一讲笔记)2.摄影用光知识(参见第十讲笔记)3.与景深相关的知识(参见第七讲笔记第一部分)4.摄影构图知识(参见第八、九讲笔记,此处可能出看图分析题)5.照片构成与运作(参见第十一讲笔记,此处可能出看图分析题)6.不同曝光模式特点(参见第四讲笔记第四部分)7.不同焦距镜头的成像特点(参见第六讲笔记第二部分)第一讲新闻摄影史一、新闻摄影概念·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对正在发生的,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通过现场选择抓拍的手段,摄取特定的瞬间形象,并结合必要的文字因素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

·领会要点:1.双重属性(新闻性、形象性)2.照片新闻价值的基本标准(真实、新鲜、生动)3.新闻摄影报道的基本形式二、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1.精神调节功能2.认知功能3.教育功能4.审美功能5.文献功能三、新闻摄影由来1.摄影术的诞生与世界新闻摄影的萌芽·1837.8.9 法国学术院路易斯达盖尔发明达盖尔摄影术---银版摄影术,标志着新闻摄影术的诞生。

·1942.5.5-8 德国汉堡史斯尔茨、比鸥乌《德国汉堡的一场大火》第一场新闻照片标志着新闻摄影的萌芽。

2.摄影术的传入和中国新闻摄影的兴起摄影术传入中国是在1942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新闻摄影是与革命运动一同崛起的。

3.中外早期摄影名人(1)外国的代表人物●埃里希萨洛蒙erich salomon 1886-1944德国“新闻摄影之父”堪的摄影:小相机+现场光+不干涉对象●亨利卡迪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eson1908-2006法国“摄影的代名词”“决定瞬间理论”●尤金史密斯euguen smith1918-1978美国“人道主义纪念碑”代表作《找到一个婴儿》《西班牙乡村》《水俣》《乡村医生》●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 1913-1954匈牙利“战争摄影绝唱”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

新闻摄影复习笔记整理

新闻摄影复习笔记整理

重点:1.新闻图片的类型2.新闻摄影的优势和不足3.新闻图片的评价和标准4.相机的基本构造和镜头种类5.新闻摄影的拍摄基本技法6.摄影取景的基本常识新闻摄影的定义与特性1.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2.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2.1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新闻,它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让读者通过视觉来感知,通过大脑的作用,获取信息和知识;2.2新闻摄影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其现场纪实性,与其他门类的摄影不同,新闻照片必须拍自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2.3新闻摄影的视觉传达目的是新闻信息。

传递新闻信息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位的作用和功能,评价和判断新闻摄影的优劣的标准,是其传递新闻信息量的多少以及它对新闻信息量的传播的效果;2.4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新闻形象,不是艺术典型。

被拍摄的形象首先具有新闻价值,同时还具有形象价值;2.5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人有两条腿一样,新闻摄影的两条腿一是图片,一是文字。

图片和文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3.新闻摄影的特性:新闻性(新闻摄影所报道的对象,首先是新闻,是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是新闻形象。

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取向);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摄影的第一生命也就是真实性);形象性(指新闻照片要用形象来说话,即用视觉形象来表现新闻事件的情节、主要内容和新闻的意义,新闻信息量应蕴含于新闻形象之中。

主要特点是表现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4.新闻摄影报道应当任何把握新闻性?4.1重视重大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4.2多拍独家新闻,独家新闻的独特性是其新闻价值大的主要原因;4.3敢于拍难度大的题材。

拍摄的艰难程度越大,其信息量也就大,新闻价值也高;4.4注重报道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性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网络新闻传播,对新闻摄影报道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基本要求:5.1拍摄的对象应是真人真事,拍得的图片做到事实真实;5.2所拍摄的人物、事物、瞬间形象都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做到总体的真实;5.3尽可能抓取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自然流露的典型瞬间形象,从而保证新闻形象的自然和真实;5.4文字说明应准确而真实6.新闻摄影报道失实的原因分析:6.1不懂得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是真实地传递新闻信息,而将新闻与宣传混为一谈,试图通过新闻摄影报道来强制读者接受某种观念或宣传某种主张和口号,而不是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来报道事实;6.2工作作风有问题,不踏实,采访不深入,想当然地赋予新闻图片意义和内涵;6.3将新闻摄影与艺术创作混为一谈;6.4道德品质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镜头的分类及特点:(一)按镜头的焦距或视场角来分类标准镜头广角(短焦)镜头长焦(望远)镜头1、标准镜头的焦距和感光片画幅对角线长度基本相等。

标准镜头的视角与人眼平视时的视角大致相似,拍出照片的取景范围、前后景物的大小比例带来的透视感等与人眼观看的效果类同,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由于标准镜头的焦距、视角、拍摄范围、景深以及在相同拍摄距离上所获得的影像尺寸等,均比较合适,因而这种镜头应用比较广泛。

它适合拍摄人像、风光生活等各种照片。

与其他焦距的镜头相比,标准镜头既不夸张,也不压缩,变形也不明显,使人感到画面非常逼真、自然,同时它还具有以下一些优点:成像质量非常好,色彩还原好; 最大相对口径一般很大,一般在f2以上,有时候甚至超过f1,所以它的通光能力很强,在光线比较暗的条件下的工作能力要比其他镜头强,适用范围广,而且取景框明亮,便于快速、准确的调焦; 体积小,便于接待,操作灵便; 所以,能用标准镜头拍摄,就不要使用其他镜头,以求获得最佳的画面质量。

给便准镜头戴上近摄镜,就可以近距离的拍摄或者翻拍;装上增距镜还可以当作中焦镜头一样使用.2、广角镜头的特点:a 拍摄的景物空间范围广阔深远,常使画面产生非凡的艺术效果,给以出人意料的视觉感受b 景物的清晰范围很大,适合于想将远近景物都拍清楚的要求c 能产生强烈的空间透视效果,特别是远近景物的大小比例悬殊,突出了画面的深远感觉,近大远小,有夸张前景的作用d 通过广角镜头能展现宏大、壮观的气势,产生更强烈的抒情色彩鱼眼镜头鱼眼镜头属于超广角镜头中的一种特殊镜头,它的视角力求达到或超出人眼所能看到的范围。

众所周知,焦距越短,视角越大,视角越大,因光学原理产生的变形也就越强烈。

为了达到180度的超大视角,鱼眼镜头的设计者不得不作出牺牲,即允许这种变形(桶形畸变)的合理存在。

其结果是除了画面中心的景物保持不变,其他本应水平或垂直的景物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鱼眼镜头的应用1.令人感兴趣的前景可以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2.景深范围可从几厘米到无限远;3.选择尽可能少的线、面作为被摄物;构图时尽量将被摄主体置于画面中心,这样做可使畸变最小;4.相反,选择尽可能多的水平线条及易辨认的景物置于画面的边缘,可使畸变效果最大;5.取景时注意观察取景器的边缘,看是否有摄影者的手、脚、相机带或摄影者本人被摄入镜头,以免影响画面的艺术效果;6.对于多数鱼眼镜头来说,常用的滤色镜无法使用。

中长焦镜头←要想把远处的景物拍得大些,或者是想减少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压缩空间中排列的景物,就需要使用中、长焦镜头。

←就135相机而言,80-135mm镜头称中焦镜头,将200mm以上的镜头称为长焦镜头。

中长焦镜头特点←在同样的距离上能拍到更狭窄的景物空间范围,有利于表现景物的局部,使画面构图简洁、精炼、饱满←拉近了被摄主体后,能细致入微的描绘和再现景物的细节质感揭示事物的特性←清晰范围小,有利于突出主体,虚化前景和背景,使画面的主题鲜明醒目鲜明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明显减弱,使空间显得狭窄、紧凑中长焦镜头特点(2)焦距为85-135mm的中焦镜头最适合拍摄人物的肖像和一些大特写,没有夸张和变形,或者可以使相机远离被摄者,使被摄者消除紧张心情。

但由于中焦镜头的体积大、分量重、镜片构造复杂,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镜头的相对孔径小,不适宜在柔光条件下拍摄;分量重,容易抖动,不利于手持拍摄;因为压缩了较大的空间,画面的清晰度、反差和色彩的饱和度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特别不宜再阴天、雾天等淫秽的天气条件下拍摄,否则画面质量会严重下降。

而且,拍摄时会有震动,就可能造成模糊。

所以拍摄时尽量使用三角架,或者是较高速度的快门,一般来说,镜头的焦距药效与快门速度的倒数,即如果使用500mm的镜头,快门速度就不能低于1/500秒。

(二)按镜头的聚光能力分超透光力镜头,照相物镜其相对孔径的大小应达到1:2.8以上;强透光力镜头,1:3.5~1:5.8;正常透光力镜头,1:6.3~1:9;弱透光力镜头,小于1:9。

(三)按镜头的焦距能否变化分定焦镜头变焦镜头变焦镜头:变焦镜头的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角、不同大小的影像和不同景物范围的画面构图。

也就是说,可以不必更换镜头,而把它当作若干个焦距的镜头使用。

使用变焦镜头时,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焦距来改变拍摄范围,有利于画面的构图。

如果拍摄动体时,在曝光过程中连续变换焦距,拍出的照片就会有爆炸效果,仪表再现被摄体的动感。

一个变焦镜头能兼若干个定焦镜头的作用,不但更换节省镜头的时间,也减少了携带器材的数量,给外出摄影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新型变焦镜头上还标有“Micro”字样,意味着可以做微距摄影,这样的变焦镜头更具有多用性变焦镜头的变焦方式:变焦镜头的变焦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单环式和双环式。

单环式变焦镜头,变焦和调焦使用同一个环,推拉它变焦,转动它调焦。

优点是操作简便、迅速,有利于抓拍;缺点是变焦时容易把已调好的焦距移位,致使影像不实。

双环式变焦镜头,变焦和调焦个使用一个环,分别进行。

优点是对焦调焦互不干扰,精度较高;缺点是操作麻烦,不利于抓拍。

变焦镜头的缺点:变焦焦镜头也有不足之处。

一是有效孔径较小,取景器亮度不如定焦镜头,在光线较差的情况下,调焦较困难,拍摄时快门速度也受到限制。

二是体积和重量大,而且稳定性能差,在变焦拍摄时存在像面漂移,很难做到调焦准确。

在调焦是为了不引起颤动,往往要用高速快门,失去慢速拍摄的效果。

三是成像质量不如定焦镜头,长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不如短变焦镜头。

四是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价格昂贵。

二.数字照相机的测光模式❝数字照相机的测光方式主要分为镜头测光(TTL)和镜外测光两种,镜外测光的测光元件与镜头的光路是各自独立的,它广泛应用于平视取景照相机中,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数字照相机中常见的自动测光方式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中央局部测光、点测光以及评价测光。

这几种测光方式基本可以应付目前所有的拍摄。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会平均整个图像的曝光,但偏重于被摄主体的中央部分,当拍摄主体逆光或被强光包围时,此项测光方式能够同时保证主体和背景都得到比较客观的呈现。

该测光方式一般是照相机的默认测光方式,其考虑在于一般的拍摄者总是习惯性的将拍摄主体放在画面的中间。

❝中央局部测光❝和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不同,中央局部测光只针对画面中央的一块区域进行测光。

该测光方式适用于光线比较复杂的场景,以更加准确地对拍摄主体进行正确曝光。

❝点测光❝点测光能够为画面正中央的区域(一般有对焦框或点测光框)进行测光,能够使被测区域呈现出客观的状态。

它的测光范围比中央局部测光更小,也更为精确,一般是以画面中央的极小范围区域作为曝光基准点,比例约占全画面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

多区测光:又称矩阵测光,该测光方式先将画面分成数个独立的区,再由不同测光元件对各区进行独立的测光,最后统一交由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合适的光圈与快门值,这种测光方式的正确率比较高,在逆光摄影或景物反差很大时都能得到合适的曝光。

多点测光通过对景物不同位置的亮度,通过闪光灯补偿等办法,达到最佳的摄影效果,特别适合拍摄背光物体。

三、摄影曝光曝光过度是指拍摄时光圈开得过大或快门时间过长,使感光材料感受的光线过多,从而会使景物中的亮部层次损失,而阴暗部分层次表现极好。

❝准确的曝光应该尽量把景物的明暗层次全部表现出来,拍摄时一般以中级灰为曝光依据,使暗调部分、中间调部分和亮调部分都充分地得到表现,这是曝光的技术标准。

❝不准确的曝光,主要有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两种。

❝曝光不足是指拍摄时光圈开得过小或快门时间过短,使感光材料感受的光线过少,从而使景物中暗部层次损失,而明亮部分的层次得到很好的表现。

(一).影像曝光的因素❝影响曝光的因素:❝①照相机光圈的大小和快门开启的时间,这两者控制着光线的强弱和时间的长短❝②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敏感度高的感光材料所需曝光时间就短,反之就长❝③在传统胶片摄影时代,冲洗条件也是影响曝光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调整显影液的浓淡或延长、缩短冲洗时间来控制曝光情况❝④在使用高速快门或较慢快门时,会引起倒易律失效影响曝光效果❝⑤拍摄者可以利用感光材料所允许的曝光宽容度进行主观性的艺术曝光(二).如何估计曝光❝使用手动照相机拍摄时,照相机的测光电池完全消耗而无法进行测光时,我们必须进行手动估计曝光控制。

❝1.室外自然光的估计曝光❝使用曝光参考表时应注意:所有的曝光调节均是对ISO 100/21的胶卷而言;时间适用于日出后两小时至日落前两小时。

对于天气条件比较复杂时,可对应于该表,寻找与其接近的情况,并做适当的曝光增减,当然此时最好采用测光的方法。

❝3.“宁过勿欠”与“宁欠勿过”❝在拍摄时,对曝光的控制实在没有把握时,宁可将曝光控制得比估计的过度一些,千万不要让曝光出现不足的现象,即曝光时“宁过勿欠”。

❝对于“宁过勿欠”,一般是曝光估计极为困难时才可以采用,有条件应尽量避免。

❝2.梯级曝光法❝梯级曝光法又称括弧式曝光,它是对同一被摄对象采用多种曝光量组合拍摄多张照片,在拍摄的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中更容易找到曝光较为准确的一张。

(三).照相机曝光模式❝曝光模式是照相机确定曝光量的方式。

❝目前数字相机的曝光模式一般有❝程序优先(P)❝快门优先(S)❝光圈优先(A)❝手动曝光(M)(四).曝光的方法❝亮部曝光法❝亮部曝光法即按照被摄景物的受光面来曝光,这样就确保了景物亮部的质感、影调、色彩等正确再现。

❝❝暗部曝光法❝暗部曝光法即按照被摄景物阴暗面来曝光,保证景物暗部的质感、影调、色彩等正确再现。

❝平均曝光法❝平均曝光法即按照被摄景物明暗的综合情况进行曝光,这样能使得被摄景物的明暗部分的色彩、质感、影调等都能得到较好的表现、亮部和暗部曝光方法,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景物的细节,并能相应地强化特定的影调结构。

四、景深(一).景深的内涵及意义❝严格地说,只有焦点才是照片上最清晰的点,但由于人眼的视觉误差,常常会把焦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认为是清楚的,这个一定范围内清晰的景物就是景深,在焦点前面的景深叫前景深,焦点后面的叫后景深。

❝在进行摄影创作时,要根据摄影题材与创作意图灵活运用景深。

景深该大时则大,该小时则小,如选用不当或者滥用,反而会弄巧成拙。

如拍摄人物特写时,应选用小景深,不宜选用大景深,以便突出人物,虚化繁杂的背景,强化人物的精神面貌。

(二).影响景深的因素❝1.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反之,景深越长。

光圈是控制景深的积极的有效手段,在摄影实践中使用最为频繁。

❝2.镜头的焦距❝在相同的光圈条件下,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范围就越小;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范围就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