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基本知识
八卦掌基本手法和步法图文教学

八卦掌基本手法和步法图文教学八卦掌基本手法1.托掌掌心向上,五指分开,掌心凹空,沉肩坠肘,掌心向前上或侧上托起,力达掌心(图3-5-6)。
2.按掌掌心向下,五指分开,臂微屈,掌心向前下侧按,力达掌心(图3-5-7)3.推掌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向上分开竖直,拇指斜向上与食指成八字形,掌心向外,塌腕立掌,臂微屈,掌心向前推出,力达掌根(图3-5-8)4.抱掌五指分开,拇指侧朝上,掌心向里,屈肘向身前做环抱状(图3-5-9)5,劈掌五指分开,拇指侧向上,小指侧向下,掌指向前,由上向下直劈,力达掌沿(图3-5-10)6.撩掌五指分开,拇指侧向上,掌心向里,由下向体前或体侧撩出(图3-5-11)7.挑掌五指分开,拇指侧由下向上挑出成侧掌,掌指向上(图3-5-12).8.螺旋掌五指分开,拇指侧向上,臂外旋,小指侧对面部,掌心向外,掌指向上(图3-5-13)。
八卦掌基本步法1.越泥步(1)直行上体正直,两腿弯曲,一腿向前迈出,另一腿擦前腿脚内侧前行,落地时脚趾抓地,两腿交替前行。
(2)走圈上体正直,两腿弯曲,内侧腿沿弧向前迈出,脚尖向前或微向外摆,外侧腿擦里腿脚踝内侧前行,脚尖微扣,落地时脚趾抓地,两腿交替前行(图3-5-14-17).2.扣步当趟泥步走至右脚在前时,左脚向前上步,脚尖内扣成八字,两脚尖相距约一横脚,脚趾抓地,扣步如钉,身体重心放在两脚的前脚掌和脚跟上,脚心含空,两腿略微弯曲,两膝似挨非挨(图3-5-18, 19)。
3.摆步当趟泥步走至成左扣步时,右脚向右侧沿弧线迈出一步,脚尖外展成摆步,膝部略屈而顶;左腿略微弯曲,身体重心在左腿,左胯向后稍靠,两脚前后按三七分劲,叫做三七步。
扣步要小,摆步要大(图3-5-20).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拳法大全八卦掌太极拳等武术奥义精要

拳法大全八卦掌太极拳等武术奥义精要拳法,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众多拳种。
其中,八卦掌和太极拳作为两门最具代表性的拳法流派,极受武术爱好者的追捧和研究。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技术要点和核心精要三个方面,阐述拳法大全中八卦掌和太极拳的奥义精髓。
一、八卦掌八卦掌是一门综合性拳法,源自道家八卦哲学,强调循环变化和阴阳互动。
其拳法形态灵活多变,融合了攻防、闪躲和逃避等技巧。
以下为八卦掌的基本要点和技术要领:1. 步法:八卦掌注重八方行走,以固定的八卦步法为基础,能够快速转身、灵活躲避和变向进攻。
2. 身法:八卦掌强调身体的起伏和转动,通过腰部和上半身的旋转来产生力量,并以此来发出准确而有力的拳击。
3. 掌法:八卦掌以掌击为主,以圆形掌势为特点,通过巧妙的扭转和挥舞手臂来增加力量和变化。
4. 式法:八卦掌以环行为主要招式,通过环形移动和变向攻击来准确打击对手,从而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二、太极拳太极拳被誉为"以柔克刚"的拳法,强调内力和正气的修炼。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柔和,注重身心统一和自然呼吸。
以下为太极拳的基本要点和技术要领:1. 姿势:太极拳重视身体的舒展和平衡,以舒展挺拔的站立姿势为基础,通过脊椎的垂直和松弛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2. 动作: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连续,强调流畅的动作和变化的力量。
通过腰部和胯部的旋转,促进内力的运行和增强整体的力量。
3. 内功:太极拳强调内功的培养,通过调整呼吸和意念的集中来激发内力。
内力的运用在太极拳中非常重要,能够让拳法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4. 意境:太极拳注重身心合一和意境的培养,通过修炼太极拳能够使心境平静,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内在力量。
在掌握了八卦掌和太极拳的基本要点和技术要领后,要想更好地运用拳法,还需注意以下核心精要:1. 内外结合:八卦掌和太极拳都注重内外结合的原则。
内在修炼能够增强内力,提升技术的精准度和威力;外在技术训练则可以让身体更加协调灵活,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
史派八卦掌六十四掌名称介绍

史派八卦掌六十四掌名称介绍史派八卦掌六十四掌名称介绍第一掌:单换掌口诀:出手顺敌意,提防左右攻。
敌退前足起,敌进后足行。
1、单换掌2、反压掌3、缠腕跨掌4、闭身掖掌5、托掖掌6、抽身撞掌7、搂走龟形掌8、反压搅揽反削掌第二掌:走身掌口诀:敌进我走避锐锋,让出地位引落空。
回首一击常切中,败中取胜时有功。
1、走身掌2、走身回头掌3、走转身掌4、走身背掌5、走身回搂掌6、走身搂推掌7、叠滚龟形掌8、走身盖削掌第三掌:转身掌口诀:敌正我正奇,敌奇我奇正。
柔身拉舵尾,顺水驾轻舟。
1、转身掌2、转身跨掌3、转身探掌4、转身双搂掌5、闭掌转身6、闭转搂盖掌7、?蜃舱?8、缠插掌第四掌:背身掌口诀:击左右应,击前后应。
相互呼应,使敌难应。
1、背身掌2、雁形掌3、搬拦掌4、反背捶5、抄带托掌6、摆栽捶7、抄穿双削掌8、反背掌第五掌:回头掌口诀:闭滚防左右,回头退为进。
近挤走离远,付力长身形。
1、回头掌2、闭身背捶3、闭身偷掌4、顿搓背包5、抄带迎掌6、缠揽双撞掌7、顺带滚身掌8、顺带搅臂掌第六掌:挑勾掌口诀:挑掌藏身进步,勾掌退步进身。
对手正面进攻,挑勾下下呼应。
1、挑勾掌2、挑栽双分掌3、挑栽挑推掌4、双勾顺托掌5、双勾倒挂掌6、挑栽反背捶7、双勾贯耳8、勾手竖拦掌第七掌:探掌口诀:侧身伸臂示虚空,身胸暴路诱人攻。
引得对方乘隙进,缠搅封探争主动。
1、探掌2、滚身搅缠探掌3、滚身劈剁掌4、滚身封背掌5、三扒掌6、扒掌高探捶7、封背削掌8、滚身扒盖抄带迎搅缠探掌第八掌:翻身掌口诀:翻身掌法守为攻,翻滚绕转随人动。
顺从客观丢主观,穿扒挂游灵活用。
1、翻身掌2、翻身双分掌3、滚身双劈掌4、翻身抄带迎掌5、游身探掌6、三穿掌7、翻身反挂掌8、转换掌收势:衔接掌(抱球式)用于衔接六十四掌任何一掌。
八卦掌概览

八卦掌一、八卦掌的起源及主要流派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汉族拳术。
是中国传统武术当中的著名拳种,流传很广。
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
有些八卦掌老拳谱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起源:据考证为清代河北文安县人董海川(约1797~1882)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加以整理而成。
清朝咸丰年间,董海川,云游四方。
投名师,访高友,学习了多种拳术,取其精华,整理了一套较完整的拳术套路练法——八卦掌。
主要流派:尹派,梁派,程派、张派、史派。
二、主要流派特点1. 程派八卦掌代表人物:程廷华流派特点:在掌形上是龙爪掌。
拇指外展食指上竖, 四指微拢, 掌心内含, 掌背呈瓦垅状, 掌心朝前掌跟前顶。
在掌法上讲推、托、带、领、搬、扣、劈、进、掖、撞、削塌在劲力上要求刚柔相济, 沾粘连随, 拧旋挣裹, 沉实圆活, 注重腰力, 寸劲爆发, 也有人称之为揉掌法在步法上强调行步趟泥, 换式摆扣在腿法上注重底盘, 注重桩法, 多用暗腿在技法上讲究游身绕进, 斜出正人, 走化沾打, 脱身化影, 背身击敌在形象上讲究行走如龙, 回转若猴, 换式若鹰, 三形兼备,且演练动作较大, 大开大合, 舒展大方在套路编排上以八大掌为主, 即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转身掌、磨身掌、翻身掌、回身掌, 连环连环变化, 拳械套路颇多。
三、名家简介3.程廷华程廷华,(1848-1900)字应芳,河北省深县程村人。
自幼入京学徒,艺成后在京崇文门(哈德门)外花市上四条,以制镜为业,江湖人称“眼镜程”投师董公门下,深得八卦掌之精奥。
一、八卦掌简介以掌代拳,步走圆形。
以自己的一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沿着这个圆走圈。
(也有一个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条直线上打拳。
)一圈八步八个掌势,以单换掌为基本掌势,套路非常灵活,并不固定,习练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
八卦掌(内家拳之一)

八卦掌(内家拳之一)八卦掌百科名片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
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
有些八卦掌老拳谱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目录[隐藏]【基本知识】【历史情况】【武功介绍】【功理要求】【技击原则】【程式总诀】【人物介绍】[编辑本段]【基本知识】八卦掌是我国流传很广的拳种,是武当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养生、健身、防身阴阳掌的一个体现。
它以八大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八大圈手于一体,下配一至八步的摆、扣、顺步法为基础,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在走转中全身一至,步似行云流水,身法要求:拧转、旋翻协调完整,走如游龙,翻转似鹰。
手法主要有:穿、插、劈、撩、横、撞、扣、翻、托等。
八卦掌是融养生和技击于一炉,涵养道德的拳术,是董海川先师将武功及内功融为一体,博采众长,加上自己的丰富经验,独创以掌为主的技术手段。
以沿圈走转和“趟泥步、剪子腿、稳如坐轿”,扣掰转换以及避正打斜等为运动形式,有别于其它拳术。
并且在治病、内功、技击和涵养道德方面,有明显的效应。
尤其在内功和涵养道德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在走转中练得气贯四稍,达四肢百骸,通任督二脉,全身舒泰,飘飘欲仙。
是内功中的高级动功。
关于八卦掌的起源﹐据考证为清代河北文安县人董海川(约1813~1882)在江南游历时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加以整理而成。
董海川曾在清朝肃王府作拳师﹐故八卦掌首先在北京一带流传开来﹐近百年来遍及全国﹐并传播到国外(如东南亚地区)。
八卦掌的特点是身捷步灵﹐随走随变﹐与对方交手时身体起伏拧转﹐敏捷多变。
拳谚说它“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
其基本功以桩步﹑行步为基础。
身型要求顶头竖项﹐立腰溜臀﹐松肩垂肘﹐实腹畅胸﹐吸胯提裆。
步法要求起落平稳﹐摆扣清楚﹐虚实分明﹐行步如蹚泥﹐前行如坐轿﹐出脚要摩胫(两脚踝关节相贴而过)。
太极八卦掌八卦掌的基本掌法

太极八卦掌八卦掌的基本掌法
八卦掌,是以掌法和步法的变换转行为中心的拳术套路。
它的基本掌法是: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转身掌、双抱掌、磨身掌、翻身掌等八掌。
八卦掌可以就气八掌中的一掌单独联系,也可以把八掌贯穿起来先后穿插地连环联系。
八卦掌的运动特点是:一走,二视,三坐,四翻。
这些特点对发展伸手的轻捷、灵活,特别是下肢的力量有很好的作用。
八卦掌的主要掌法,分为仰掌、俯掌、竖掌、抱掌、劈掌、撩掌、挑掌、螺旋掌八种。
现分别图解如下:
一、仰掌:掌心向上,五指分开、掌心凹空。
(图1)
二、俯掌:掌心向下,五指分开。
(图2)
三、竖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向上分开竖直,拇指斜向上与食指成八字形,掌心向外,手腕上屈。
(图3)也有掌心向里或向左右者,亦叫竖掌。
左右手相同。
四、抱掌:五指分开,拇指侧朝上,掌心向里,屈肘向身前做环抱状。
(图4)
五、劈掌:五指分开,拇指侧向上,小指侧向下,掌指向前,由上向下直劈。
(图5)
六、撩掌:五指分开,拇指侧向上,掌心向里,由下向前撩出。
(图6)
七、挑掌:五指分开,由下向前、向上挑出,掌指向上。
(图7)
八、螺旋掌:五指分开,向前、向上,臂外旋上举,小指侧对向面部,掌心向外,掌指向上。
(图8)
八卦掌的基本步法有:起、落、摆、扣四种。
在练习时,始终沿着圆形走转变换。
运动中每一步都要有目的地进行摆扣。
摆步即脚尖外摆行进,扣步即脚尖内扣行进,运动的总趋势是围绕着一个圆圈行进。
八卦掌的基本知识

八卦掌的基本知识八卦掌,是以八卦学说为理论基础,兼容养生和防身功能的一个武术流派。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卦掌的基本知识。
欢迎阅读!八卦掌的基本知识1.对八卦掌认识的三大误区误区之一:八卦掌转掌是把敌人假想在圆心内不动,而我围着敌人绕转而达到以动制静攻击敌人之目的。
许多初见八卦掌,初学八卦掌者,甚至有极少数练了一辈子八卦掌的人,都有这种错误的认识。
这是完全不懂八卦掌转掌功的缘故,这样的人,练了一辈子八卦掌,也练不出功夫来。
误区之二:俗话说,“太极腰,八卦腿”,所以八卦掌转掌主要练腿上的功夫。
这仍然是不懂转掌功的缘故,所谓“八卦腿”其实是说“八卦走”,是指八掌在实战中讲究双腿不地走动以达到? “走化沾打”的目的。
误区之三:八卦掌是以八数为母数奏数成拳,其实跟《易经》的“八卦”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更无法纳卦。
这是由于八卦掌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只重拳不重理,拳理流传中“八卦掌原理”的精髓逐步被忽略,后人不懂八卦掌原理,不知纳卦主要是在内功修练上用,所以有此大误。
八卦掌的基本知识2.什么是八卦掌八卦掌是以《易经》的阴阳、五形、八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先天八卦图指导内功的修练,以后天八卦图指导功法技法的修练,技击中以掌为主,辅以腿、肘、拳、爪、指、头等击打敌人的内外兼修的拳法。
八卦掌的基本知识3.八卦掌为三大内家拳之一中国武术三大内家拳,是指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
内家拳是区别于少林拳、查拳、等外家拳法的拳种,内家拳是以用内劲为主的拳法。
八卦掌的基本知识4.八卦掌的全称八卦掌全称“无极拳游身八卦连环掌”。
简称八卦掌。
无极拳是指八卦掌的转掌功,以转掌为基础而练成无极先天之体。
游身即不停地走转。
八卦就是一切遵循阴阳五行八卦之理〈八卦本身含有阴阳五行〉。
连环就是在动的前提下变化不断,掌即指该拳以掌为主要击打手段。
故名。
八卦掌的基本知识5.八卦掌的最大特点八卦掌最大的特点就是走圈,于圆上行拳练功。
八卦掌的基本知识6.八卦掌的内函八卦掌的内函就是以五行生克之理,合阴阳八卦之道,寓九宫神行之巧,藏天干地支之妙。
八卦掌的简介

八卦掌的简介八卦掌是内外双修的拳术,它结合了道家的导引吐纳术,融技击、养生、健身于一体,讲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以意领气、以气领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卦掌的简介。
欢迎阅读!八卦掌的简介董海川(1797年—1882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坞村人。
一般认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
董海川少时家贫,喜欢武术,年轻时因误伤人命,奔走他乡。
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
清朝咸丰年间,董海川流落京师,隐姓埋名成为太监到王府当差。
至于为何当太监,历来说法颇多。
一说是为了躲避命案,阉割而成太监;一说是捻军或太平天国所派来当卧底;一说是由于练八卦掌需挟裆,容易引起性欲,影响练功而自阉。
说法颇多,莫衷一是。
海川在王府当差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为人所知,开始授徒。
他择徒标准很严,而且因材施教,因此使得八卦掌形成了许多不同特色的流派。
八卦掌全称“游身八卦连环掌”,一般把它归为内家拳的一种。
八卦掌的来源,由于资料的缺乏已无从考证,一般把它归之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武术家董海川。
董海川由于其围圆而习练,开始叫转掌,后来门人称作八卦转掌,最后定名为八卦掌。
八卦掌主要有两个流派:一个是以程廷华的龙爪掌为代表的程派,一个是以尹福的牛舌掌为代表的尹派。
其他流派基本都和这两个流派有关。
八卦掌主要流派· 程派八卦掌——程廷华· 尹派八卦掌——尹福· 梁派八卦掌——梁振甫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走圈)为主的拳术。
也就是,以自己的一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沿着这个圆走圈。
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
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
也有一个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条直线上打拳。
正说八卦掌五大流派掌门人-----张全亮八卦掌自董海川先师创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八卦掌由于历代名人辈出,且风格各异,引起世人瞩目。
尹福、程延华、史计栋、马维祺、梁振普、刘凤春、张占魁、刘德宽、宋长荣、宋永祥、樊志勇等八卦掌第二代传人,是八卦门中公认的、成就较大的、建树较高的佼佼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卦掌基本知识
1.对八卦掌认识的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八卦掌转掌是把敌人假想在圆心内不动,而我围着敌人绕转而达到以动制静攻击敌人之目的。
许多初见八卦掌,初学八卦掌者,甚至有极少数练了一辈子八卦掌的人,都有这种错误的认识。
这是完全不懂八卦掌转掌功的缘故,这样的人,练了一辈子八卦掌,也练不出功夫来。
误区之二:俗话说,“太极腰,八卦腿”,所以八卦掌转掌主要练腿上的功夫。
这仍然是不懂转掌功的缘故,所谓“八卦腿”其实是说“八卦走”,是指八掌在实战中讲究双腿不地走动以达到“走化沾打”的目的。
误区之三:八卦掌是以八数为母数奏数成拳,其实跟《易经》的“八卦”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更无法纳卦。
这是由于八卦掌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只重拳不重理,拳理流传中“八卦掌原理”的精髓逐步被忽略,后人不懂八卦掌原理,不知纳卦主要是在内功修练上用,所以有此大误。
2.什么是八卦掌
八卦掌是以《易经》的阴阳、五形、八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先天八卦图指导内功的修练,以后天八卦图指导功法技法的修练,技击中以掌为主,辅以腿、肘、拳、爪、指、头等击打敌人的内外兼修的拳法。
3.八卦掌为三大内家拳之一
中国武术三大内家拳,是指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
内家拳是区别于少林拳、查拳、等外家拳法的拳种,内家拳是以用内劲为主的拳法。
4.八卦掌的全称
八卦掌全称“无极拳游身八卦连环掌”。
简称八卦掌。
无极拳是指八卦掌的转掌功,以转掌为基础而练成无极先天之体。
游身即不停地走转。
八卦就是一切遵循阴阳五行八卦之理〈八卦本身含有阴阳五行〉。
连环就是在动的前提下变化不断,掌即指该拳以掌为主要击打手段。
故名。
5.八卦掌的最大特点
八卦掌最大的特点就是走圈,于圆上行拳练功。
6.八卦掌的内函
八卦掌的内函就是以五行生克之理,合阴阳八卦之道,寓九宫神行之巧,藏天干地支之妙。
7.八卦掌的运作原则
八卦掌运作原则为出入莫测,见机而作,随时而动,行则动,动则变,变则化,遵循八卦变化无穷之理。
8.八卦掌的祖师爷
八卦掌的祖师爷是董海川,但董海川不一定是八卦掌的创始人,象八卦掌这样一个系统化的,由易经推衍幻化而来的巨系统,绝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创造出来的,其必有一个形成的条件及创作集体,然后由一主要人物归纳总结,而后流传后世,董海川也许就是这个主要人物,或这一创作集体的主要传人,总之,八卦掌是由董海川老先师传世并发扬光大的,因此,八卦掌门内人皆尊董老先师为祖师爷。
9.董海川的生卒逝日及墓地
关于董海川生逝日,众说不一,有说生于1804 年10 月,卒于1881 年1 月(见任寿彤《八卦掌内功养生法》);有说生于1797 年10 月13 日,卒于1882 年10 月25 日见刘兴汉《游身八卦连环掌》;有人说董海川生于1813 年,卒于1882 年冬(见吴文翰《董海川的墓志及部分传人简介》)。
另有本人得传东城派资料董海川寿辰为旧历十月十三。
卒于清光绪六年冬月,时年八十有四(即生于1796 。
)
由上可见董海川卒于1882 年是可信的,而生年则众说不一,难以认定。
董海川墓地第一碑文(光绪9年2月立)曰:“因营葬于东直门外,距城里许”(今北京东郊中房村旁),董公先逝后门人将其葬于北京东直门外红桥之南。
1981 年7 月7 日,北京市八卦研究会将董墓迁于今北京市万安公墓。
10 .八卦掌八大门人和四大门派
八卦掌之八大门人:有三种说法,其一,尹福、程庭华、史纪栋、马维祺、梁振蒲、刘凤春、宋长荣、宋永祥、;其二,程庭华、史纪栋、马维祺、梁振蒲、张占魁、刘凤春、刘德宽;其三,尹福、马维祺、史纪栋、程庭华、宋长荣、宋永祥、刘凤春、梁振蒲。
至于以哪种说法为准,可见仁见智,本来就没有一个规定,不过是八卦门人对第二代传人中有见树者的尊崇。
11 .关于旁支八卦掌
现今流传的八卦掌均传于董海川,后来有人称有传于董海川之师叔或师伯等的旁支八卦,经康弋武先生考察,最终都是源于董海川。
某些人为提高身份而自创一说的,为八卦掌门内所不承认的,据康弋武考察:肖海波八卦掌学于其表兄董海川门徒刘宝珍;所谓之“阴阳八盘掌”也是由任致诚学于刘宝珍;田回曾从学于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解佩启先生的大弟子史俊杰。
12 .八卦掌传统门人字辈之字
八卦掌传统门人皆以下列二十字顺排字辈
海福寿山永、强毅定国基、
昌明光大陆、道德建无极。
13 .什么是八卦
八卦是中国古典哲学理论《周易》中代表八个物象的符号,它们分别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据说八卦由中国远古帝王伏羲所作。
14 .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图亦称伏羲八卦图,相传为伏羲所作,图形如图1 ,其顺序为乾天,坤地,兑左肩,巽右肩,震左足,艮右足。
15 .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卦图相传为文王所作,图形如图2 ,其顺序为由乾起于西北(左肩),顺时针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16 .八卦卦象歌:
八卦卦象有歌诀为记:
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
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
17 .什么是五行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它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描述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五种元素,古人认为世界万物都可以找出其五行属性。
18 .五行生克
五行生克即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五行相生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循环相生。
五行相克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循环相克。
五行生克图如图3。
19 .八卦掌之八形常势
八卦掌之八形常势即以八种动物之形势演练成的掌势。
各式八卦取象的动物并不相同,对应于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尹派、程派取狮、蛇、熊、龙、凤、鸡、麟、猴。
史派取狮、蛇、熊、龙、凤、鹞、麟、猴。
20 .八卦掌之五形五势
八卦掌之五形五势以史派、梁派等为用。
其取五形—龙、虎、猴、蛇、燕成势贯穿于整个拳路中总领拳势及身法,在拳势中,其身法讲究“龙形猴相,虎坐燕翻,蟒缠蛇穿”。
21 .八卦掌之四德八能
八卦掌之四德即顺、逆、和、气,是指拳术中用力之时要身体顺其自然—顺;力无外放,尽力回缩—逆;力无所求,心平气和—和;练先天之精化后天之气归于丹田—气。
八卦掌之八能即推、托、带、领、搬、拦、扣、截八种对敌的技法。
22 .八卦掌之八反
八卦掌之八反是指八卦掌的八种与外家拳完全相反的八种用法即。
一反:进步先进前步,退步先退后步。
二反:入则直步,出则弯步,跨则横步,回则倒步。
三反:人则五花八门,我则静逸待劳。
四反:人则拳打脚踢,我则穿掌掩肘。
五反:人则使稍节,我则使稍先使根,梢是手,根是肩。
六反:人则用拳变拳,我则用直伸掌。
七反:人则回身才能对后,我则动步即按八方,外家拳只打六路,八卦掌打十方。
十方为四正四隅和左顾右盼。
八反:人则挺身直进,我则掌到步随。
八卦掌步法是制人的战术,八卦的腰是全身的主宰,功则先用肩,跟则先用步,动则先用腰。
八卦掌之手法,根本源于腿而后连于手,主要在于腰。
故八卦掌理论有“百练不如一走”之说。
23 .八卦掌之八要则
八卦掌之八要则即撑、扣、提、顶、裹、松、垂、缩。
撑:是指腰要向后撑,使脊柱尽力拉直而使督脉畅通。
扣:是指两肩向前扣,使胸内含而使任脉畅通。
提:是指提肛缩肾,使任督二脉由下部接通而使真气由任脉下行入督脉。
顶:是指舌顶上腭,使任督二脉由上部接通而使真气由督脉下行入任脉。
裹:是指肘臂内裹,背部拔紧,裆胯内裹,臀部绷紧而使劲不外泄。
松:是指全身关节放松,尽量不着力而自然舒展。
垂:是指肩往下垂,肘往下垂而接通上肢之气,气往下垂沉入丹田。
缩:是指全身虽然放松,但全身之劲力要尽力含缩而使全身成一个整体。
24 .七拳三节
所谓七拳是指身体上七个用来作为击打的部位。
它们是头为一拳,手为一拳,肘为一拳,肩为一拳,胯为一拳,膝为一拳,足为一拳,八卦掌多以此七个部位作为击打敌人部位,故称为八卦掌的七拳。
所谓三节是指人体之上中下三节;上三节为: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
中节为:肛为根节,丹田为中节,头为梢节。
下节为:胯为根节,膝为中节,足为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