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题目一:文言文阅读 (200字)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秋者,天地之时令也,至于物生而行。
故夏日之毒,秋日破而化也。
臣实喜秋,而悲西尔之制。
西尔之制,终予注目而待命也。
圣人让其杀人诛求,不能使仅死者归墓也。
惜夫!乐生奈何。
问题:1. 什么是秋天?2. 圣人为什么让其杀人诛求?答案:1. 秋天是天地的时令,物生并行的季节。
2. 圣人让其杀人诛求是因为不能使死者安葬。
题目二:诗词填空 (200字)请根据下面的诗句,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词语。
白日依_____尽,黄河____来穷。
欲穷千_____目,更上一______楼。
答案:-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目三:作文 (400字)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
1. 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谈谈为什么。
2. 你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答案:我选择题目一: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谈谈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
在春天里,大自然苏醒过来,万物开始复苏。
春天的天气宜人,温暖而不会太热或太冷。
我喜欢春天各种鲜花的香气和美丽的景色,尤其是粉红色的樱花盛开的时候,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春天还是植物生长的季节,草地上长满了嫩绿的小草,树木也重新抽出了嫩绿的枝条。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季节,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和期待。
答案解析 (optional)- 第一题的答案是根据文言文的内容进行推断。
- 第二题填空需要对诗句进行理解和词语匹配。
- 第三题是个人作文,根据题目要求自由发挥思维和表达个人观点。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1(附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妖娆.(ráo)嘶.哑(sī)娉.婷(pīng)成吉思汗.(hàn)B. 摇曳.(yè)冠.冕(guàn)亵.渎(xiè)强聒.不舍(guō)C. 旁骛.(wù)佝偻.(lóu)箴.言(zhēn)自惭形秽.(huì)D. 广袤.(mào)宽宥.(yǒu)濡.养(rú)间.不容发(jià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秘诀惊骇断章取义言不及意B. 劫掠琉璃富丽堂皇丰功伟迹C. 汲取困厄形销骨立李代桃僵D. 游弋积攒相得益章抽丝剥茧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赢得了阵阵掌声。
B. 他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力透纸背....,让人叹为观止。
C. 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让人不得不信服。
D. 他总是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缺乏自信。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6. 名著阅读。
(5 分)《艾青诗选》是中国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__________” 的特点。
请你列举其中一首诗歌,并简要分析其主题。
二、阅读理解(45 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 - 8 题。
(5 分)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考试范围:1-3单元(不包括《湖心亭看雪》)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
2.请将所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1-6题共27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6分)切记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呼喊。
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比如说,在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喝汤时也不要有声音。
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
1)给选文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妨碍(fáng ài)汤匙(tāng chí)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呼喊(hū hǎn)邻座(lín zuò)3)在选文的括号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分)①、②、③2.根据提示或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7分)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___《行路难》)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___,稍逊风骚。
(___《水调歌头》)3)登斯楼也,则有心___,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___《岳阳楼记》)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农村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不相同。
C.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知之明,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D.今天,在体育广场公开审判了近几年来持之以恒的盗窃犯。
4.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④③①②⑤B.⑤②③①④C.④⑤②③①D.⑤②①③④①河对岸绿水青山,分别映在圆洞里,正如五幅不同画面的山水彩屏。
②寨前田连阡陌,寨后绿树成荫,寨边有宽阔的石头河,河水清澈见底,常见游鱼成群,互相追逐。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词语的写法是正确的?A. 陌系B. 灬依C. 愈弘D. 赡携答案:D2. 下列词语中,含有生僻字的是:A. 洞穴B. 浏览C. 冂囚D. 存在答案:C3. “花横花竖点缀中,水重水轻唱晚钟。
”这句诗描写的是:A. 秋天的景色B. 春天的景色C. 夏天的景色D. 冬天的景色答案:B4.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个的意义类似的是:A. 引经据典B. 不问青红皂白C. 疲于奔命D. 没有半点问题答案:C5. 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中,“去”字应该理解为:A. 离开B. 消失C. 去世D. 无法预测答案:C...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爸爸以敏捷的【动作】打开了门。
2. 他容光焕发,【通透】着幸福的神采。
3. 钢笔似的医术,【使人拜服】。
4. 那绿意盎然的小园子【满】了柳絮。
...三、阅读理解(共4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这个学期开始以来,我们班会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最有趣的就是“百变魔盒”活动。
活动开始前,每个同学从魔盒里随机抽取一个任务,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任务有很多种,有劳动任务、创作任务、礼仪任务等等,每个任务都很有意思。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且让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
在活动结束之后,每个同学都能豁然开朗,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也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
这个活动虽然简单,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大家都期待着下一次的“百变魔盒”活动。
1. “百变魔盒”活动的目的是什么?A. 让同学们发现自己的潜能。
B. 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活动。
C. 让同学们培养动手能力。
D. 以上都是。
答案:D2. 活动开始前,每个同学干什么?A. 随机抽取一个任务。
B. 完成规定的任务。
C. 组织活动。
D. 完成劳动任务。
2024-2025 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2页。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2单元。
4.难度系数:0.75。
一、古典之美(27分)1.在整理古诗词的过程中,小夏发现心怀家国、志在天下的家国情怀在中国历代诗人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她整理了部分诗歌内容,请帮她完善下面表格。
(10分)点评:字体,描绘了大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
A.端庄方正B.秀美飘逸C.蚕头雁尾D.龙飞凤舞在班级举行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文志小组以下面的古诗文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15分)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尖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3单元一、基础知识综合。
(23分)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国潮文化备受追捧到《只此青绿》红遍大江南北,从故宫文创热销全国到汉服风靡.海外,从对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发自内心地chóng拜到精神深处的认同。
人们纷纷把目光转向中国传统文化,并自觉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中,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氛.围。
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创新力量的jué起,还彰显着中国文化自信的觉醒。
(1)(1分)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mífēn B.mǐfēn C.mífèn D.mǐfèn(2)(2分)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chóng()拜jué()起2.(3分)为了记录九年级精彩的学习生活,班长小文提议制作一本班级纪念册。
为便于向同学们解释清楚编写流程,请你根据下图,撰写一份解释流程的文字稿。
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条理清楚,不超过80字。
3.(2分)同学们邀请班主任王老师为班级纪念册写一篇序言,下面是王老师写的序言中的一部分,但句子顺序被打乱了,请你选出排序最合理...的一项()①从古到今,多少名人心向未来,或记史或写诗,其事迹令人鼓舞。
②司马迁隐忍苟活,心怀泰山之志,铸就史家绝唱。
③误落尘网心向未来,毅然折身归隐田园;④我们也要拥有无尽的勇气,不被风浪所阻,去闯出一个灿烂的未来。
⑤遭受宫刑心向未来,忍辱谱史巨著终成;⑥陶渊明远离世俗,独享悠然采菊,终得无悔自由。
A.⑤②③⑥①④B.①⑤②③⑥④C.①③⑥⑤②④D.③⑥⑤②①④4.(8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魅力,酷爱古诗文的小博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了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基础知识(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拼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当鱼塘寒浅留滞(zhì)着游鱼,小溪渐渐喑(yīn)哑歌不成调子.B.夜是那么静谧( bì)、美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 xiá )想。
C.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 fèn )外妖娆( ráo )。
D.我是在白云的襁褓( qiǎng bǎo )中笑着长大的。
2、下面句子文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脑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
B.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复辙。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C.自己的喜悦消失,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D.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了银装。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黄岩岛事件发生后,菲律宾不但无视我国的严正交涉,反而变本加厉,不断发表错误言论, 误导国内国际公众,煽动民众情绪,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这是与世无争的历史事实。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不规范用字现象,增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B.通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的视野开阔了,语文能力也提高了。
C.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失败是常有的事,但只要不灰心,成功将永远属于我们。
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4—6题。
(共9分,每小题3分)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古诗文积累。
(每空1分,错字、漏字、换字均不得分,共10分)(1)江山如此多娇,。
(《沁园春•雪》毛泽东)(2),但惜夏日长。
(《观刈麦》白居易)(3)今夜偏知春气暖,。
(《月夜》刘方平)(4)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借梦境写思乡的诗句从你积累的古诗句中写出一句关于“春雨”的完整诗句。
(课内外均可),。
2.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春之花,骄艳动人,梦想是含苞欲放的渴望;夏之树,枝叶婆suō,梦想是生机勃勃的向往:秋之果,缀满枝头,梦想是沉甸甸的收获;冬之雪,漫天飞舞,梦想是银装素裹的妖娆。
梦想是永恒的微笑,。
有梦想,就有为梦想而奋斗的豪迈人生。
如今中国梦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国人奋发图强。
让我们抖擞精神,带着梦想出发,等到抵达秋天的果园,轻轻擦去夏天的汗水和灰尘时,我们就可以听见在春天许下的心愿:中国梦,美梦成真!(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婆suō()缀.()满抖擞.()(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银装素裹”中,“素”的意思是。
文中“妖娆”的意思是。
(2分)(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2分)3.名著阅读(4分)(1)《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小说鲜明地表现了的主题。
(2)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
这位英雄是________,绰号是。
4、综合性学习(10分)【活动一:风流人物知是谁】根据下面的语言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6分)A.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善计谋,通兵法,深得将士爱戴,以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巧借东风等流芳百世。
()B.他是三国时魏国真正的创业者,一代奸雄,同时他也是卓有成就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观沧海》抒发了苛求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共计28分)1.下面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阔绰.(chu ò) 拭.去(sh ì) 颓.唐(tu ǐ) B 腌臜..(y ān z à) 气(d áo ) 荣膺.(y īng ) C 醋栗.(l ì) 坎.肩(k ǎn ) 魁.梧(ku ī) D 窒.息(zh ì) 岩(c án ) 骸.骨(h ái ) 2.选择有错别字的一项( )(3分) A 癖性 中流砥柱 置之度外 鸡犬不宁 B 涟漪 理屈词穷 深居简出 遍稽群籍 C 伫立 有例可援 曲高各寡 枯燥无味 D 契约 睡眼惺松 肆无忌惮 顶礼模拜3.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诗经》共305篇,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创作上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B 《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我国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既是史学著作,也是文学著作,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该书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中国四大古典小说”。
D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方面都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学过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他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4.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 )(3分)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包含早春气息的柔风,________;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_________;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________;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_________。
① 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 ② 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③ 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 ④ 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 A ③④①②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③② 5.古诗文默写。
(7分)① 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
② 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 窈窕淑女,________。
④ 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⑤ 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
⑥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
⑦ 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名著填空。
(4分)①《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______来选拔官员的;他第四次出游,来到______(国名)。
②_________上梁山――官逼民反③_________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 一位哲人曾说过:“不仅会在欢乐时微笑,也要学会在困难时微笑。
”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也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境界,人生需要微笑,让我们用微笑面对生活吧。
现在班上将要举行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做好准备。
(2分)在正式演讲比赛之前,请你根据比赛的主题确定自己的演讲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① 搜集、整理材料 ② 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 设计演讲(恰当运用演讲技巧) (2)拟写标语。
(2分)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一条简洁优美、富有感染力的标准。
(3)简述事例。
(2分)如果在你的演讲中要举出“名人笑对挫折”的事例作为论据,请你简述一个事例。
二.现代文阅读。
(共计24分)(一)你到底要走哪条路(12分)张爱国①那年中考,我的成绩很不理想一父亲的意思是让我复读,我却羡慕那些外出打工的孩子。
父亲知道我的心思,但什么也没有说。
②那段时间,父亲在五里外的一个工地上做瓦匠活,每天靠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早出晚归。
③一天早晨,我去同学家,路过父亲的工地,父亲说:“我的活儿正忙,你帮我拎拎灰桶吧。
”看着父亲满脸的疲惫,我不好拒绝。
④这一天,在我的帮助下,父亲早早地结束了他的活儿。
回来时父亲的一个工友将自行车借给我。
我和父亲一人骑一辆车,赶往回家的路。
⑤这条路是用石头和沙子铺成的,沙子已被雨水冲刷掉,只剩下菱角尖一样的石头突兀着,自行车根本无法骑一倒是路的两侧,因为行人走过的缘故,相比中间要平整一些。
为了说话方便,父亲走左侧,我走右侧。
⑥金黄的阳光铺在路面上,很美,可我渐渐觉得吃力了,而父亲呢,依旧那样的轻松。
我纳闷儿:骑车这方面,我不应该输给父亲的。
这样想着,我就低头去看车前的路,凹凸不平;而父亲那边却好像平整得多——原来是这样!我暗笑父亲的自私。
我说:“爸,你那边的路,怎么比我这边平呢?”“是吗?”父亲见我诡秘地笑着看他,仿佛意识到我已经发现了他内心的“小”,说:“那我们换换吧。
”于是我和父亲互换了路。
可是我依然很吃力,甚至觉得比刚才更吃力。
于是再看看脚下的路——根本不是我刚才看到的那样平整,而是凹凸不平。
我又看向父亲那边,真是奇怪了,刚才是那样的不平,现在却一下子又变得平整起来了!难道是父亲明知这段路的左侧不如右侧了,才故意与我掉换?⑦我已经气喘吁吁了——此时,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天的劳动给我带采的疲乏,依然固执地在路上找原因。
我又下了车,推着车子到了父亲那边,父亲微笑着说:“莫非我这边的路又变好了?”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我和父亲又换回了位置。
走了不多远,父亲说:“你再看看,是不是我这边的路又比你那边的路好了?”⑧我的脸红了,不用看了,因为我一走上右侧的路就发现它突然又不如左侧的路了。
⑨父亲说:“很多人总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
我骑车刚走这条路的时候,不论走哪侧,都觉得不如另一侧。
后来我才发现,其实两侧的路一样。
之所以老觉得自己这一侧不好,是因为距离近,看得真切;而看别人的路呢,因为距离相对远了些,一些坑坑洼洼就看不到,因此看到的自然都是平的。
”父亲认真地对我说,“我有我的路,你有你的路。
你到底要走哪条路,得靠自己,不能被别人的路所迷惑!”⑩我坚定地点了点头。
(选自《意林少年版》) 8.阅读文章,概括故事发生的背景。
(2分)9.将“我”在“换路”过程中经历的心理变化,填写完整。
(2分)纳闷――____――奇怪――____――坚定10.第⑤段为什么交代路况?第⑨段有何作用?(2分)11.文章题目中的“路”可以理解成哪些路?(2分)12.在你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你赞同父亲的做法吗?为什么?(4分)(二)眼界与读书(12分)赵畅⑪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⑫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方式方法以及兴趣效果。
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
既立志于“中华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
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
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
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⑬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
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
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
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
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⑭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态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
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
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
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
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
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⑮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⑯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3.阅读全文,说说作对知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14.第⑫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5.第⑭段提出了什么见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3分)1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3分)三.古诗文阅读。
(18分)阅读(一)(二)两个文段,完成17-20小题。
(共13分)(一)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二)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
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公笑,有喜色。
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
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
”公曰:“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选自《说苑·景公哀老》)17.解释下面名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___________(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___________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19.作战与治国的道理是相通的,都要取信于民,依靠百姓。
文段(一)中表现曹刿取信于民思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二)中表现晏子爱民思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分)20.文段(一)与文段(二)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是一样的。
请简单概括。
(3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21-22小题。
(5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