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图学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答案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答案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答案一、选择题1. 工程图学中,第一角投影法与第三角投影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A. 投影方向不同- B. 视图数量不同- C. 视图布局不同- D. 投影平面不同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工程图中常见的视图类型?- A. 前视图- B. 侧视图- C. 俯视图- D. 透视图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工程图中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

答案:尺寸标注应遵循清晰、准确、一致的原则。

尺寸线应与所标注的线段垂直,尺寸数字应置于尺寸线的上方或旁边,且应避免尺寸线和数字的交叉。

2. 解释什么是剖面图,并说明其在工程图中的应用。

答案:剖面图是一种通过假想的切割面将物体切开,以显示物体内部结构的图形表示方法。

在工程图中,剖面图常用于展示零件的内部结构,以便于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理解和交流。

三、绘图题1. 根据所给的三视图,绘制一个简单零件的立体图。

答案:[此处应附上相应的立体图绘制,但由于文本限制,无法展示图形。

]2. 绘制一个带有剖面线的零件剖面图。

答案:[同上,应附上剖面图的绘制,但此处无法展示图形。

]四、综合分析题1. 给出一个复杂零件的多视图,分析其结构特点,并指出可能的制造难点。

答案:[此处应根据具体的多视图进行分析,包括零件的结构特征、尺寸精度要求、材料特性等,以及制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

]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为示例,实际的习题集答案应根据具体的习题内容进行编写。

在解答习题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技巧。

工程图学b习题集答案

工程图学b习题集答案

工程图学b习题集答案工程图学习题集答案工程图学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涉及到工程设计、制造和施工等方面。

在学习工程图学的过程中,解答习题是提高技能和理解概念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工程图学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1. 简答题:什么是工程图?答:工程图是一种用于传达和记录工程设计信息的图形化表达方式。

它通过线条、符号和文字等元素,将设计者的思想和意图转化为可视化的形式,以便于工程师、制造商和施工人员理解和实施。

2. 选择题:以下哪种图纸常用于表示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答:A. 平面图 B. 立面图 C. 剖面图 D. 透视图正确答案:A. 平面图3. 计算题:已知一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0cm,求其内接圆的半径和面积。

答:正六边形的内接圆的半径等于边长的一半,即5cm。

内接圆的面积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即πr²,其中π取3.14。

所以内接圆的面积为3.14 × 5² = 78.5平方厘米。

4. 判断题:工程图中的比例尺表示图纸上的长度与实际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答:正确。

比例尺是工程图中用于表示图纸上的长度与实际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的一种方式。

比例尺通常以分数的形式表示,例如1:100表示图纸上的1单位长度对应实际长度的100单位。

5. 解答题:请简要说明工程图中的常用符号和标记。

答:工程图中常用的符号和标记有很多种,包括尺寸标注符号、线型符号、表面质量符号、装配关系符号等。

尺寸标注符号用于标示零件的尺寸和公差,线型符号用于表示不同类型的线条,表面质量符号用于表示零件表面的质量要求,装配关系符号用于表示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6. 计算题:已知一个三视图图纸中正视图的长度为50mm,侧视图的长度为30mm,俯视图的长度为40mm,求实际物体的长度。

答:三视图图纸中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对应于物体的前视、左视和顶视。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可以得知正视图的长度为实际物体的长度,即50mm。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答案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
三维模型 答案不唯一
5-8.3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 二
参考答案
三维模型
5-8.4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 二
参考答案
三维模型
5-8.5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 二
参考答案
三维模型
5-8.6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 二
参考答案
三维模型
5-9.1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三)
4.
AB是
线
P面是

Q面是

5-5.5 标出指定的图线和线框在其他视图上的投影,并填空
5.
AB是
线
P面是

Q面是

5-5.6 标出指定的图线和线框在其他视图上的投影,并填空
6.
A面是

B面在C面之
DE是
线
5-6.1 补画视图中所缺图线
参考答案
y
y
5-6.2 补画视图中所缺图线
参考答案
y
y
5-6.3 补画视图中所缺图线
5-8.1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 二
没有交点,宽度等于两 切点之间的距离 三维模型
5-8.2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 二
三维模型 答案不唯一
5-8.3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 二
三维模型
5-8.4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 二
三维模型
5-8.5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 二
参考答案
5-7.4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 一
参考答案
y
5-7.5 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 一
y
参考答案
y
5-7.6读懂两视图后,补画第三视图 一

工程图学II(习题答案)

工程图学II(习题答案)

习题:P48-3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48-4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50-1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50-2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50-3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50-4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50-5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49-1 补漏线
习题:P49-2 补漏线
习题:P49-3 补漏线
习题:P39-1 组合相贯 (课件14-P16)
习题:P39-2 组合相贯
习题:P40-1 组合相贯 (课件14-P20)
习题:P40-2 组合相贯 (课件14-P17)
习题:P2 挂轮架
习题:P44 画三视图
习题:P43-1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43-2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43-3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23-1
补画侧面投影
习题:P23-2
补画侧面投影
(课件11-P11)
习题:P23-3
补画侧面投影
习题:P23-4
补全截交线
(课件11-P27)
习题: P24-1(1) 补画侧面投影
习题:P24-1(2)
补画正面投影
(课件11-P17)
习题:P24-2(1)
补全投影
(课件11-P21)
习题:P58-1 在指定位置处作主视图的半剖视
习题:P58-2 在指定位置处作主视图的半剖视
习题:P58-3 根据三视图画剖视图
习题:P58-3 根据三视图画剖视图
习题:P49-4 补漏线
习题:P49-5 补漏线
习题:P49-6 补漏线
习题:P49-7 补漏线
习题:P49-8 补漏线
习题:P55-2 在剖视图中补画所缺的线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第3版习题答案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第3版习题答案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第3版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1.1 习题答案1.一个工程图的放大比例为1:100,图纸上测量的实际长度为15cm,那么实际长度是多少米?答案:实际长度为1.5米。

2.一个线段的平面投影长度为8cm,投影比例为1:50,那么线段的实际长度是多少米?答案:实际长度为4米。

3.在工程图上,线段AB的长度为10cm,哪段是线段AB的投影?答案:线段AB的投影是和线段AB垂直的直线。

1.2 习题答案1.在一个工程图上,你看到一个线段的长度为6cm,这个线段的实际长度可能是多少?答案:这个线段的实际长度可能是6cm,也可能是12cm,取决于工程图的放大比例。

2.已知一个线段的投影长度为10cm,放大比例为1:100,那么线段的实际长度是多少?答案:线段的实际长度为10米。

3.在一个正交投影中,两个线段在工程图上重叠,实际上它们是相交的吗?答案:在正交投影中,两个线段在工程图上重叠并不意味着它们实际上相交,因为正交投影没有考虑视图之间的深度关系。

第二章习题答案2.1 习题答案1.在一个等轴测投影中,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10cm,那么它在工程图上的边长是多少?答案:在等轴测投影中,正方体在工程图上的边长与它的实际边长相等,所以它在工程图上的边长是10cm。

2.一个正方体在工程图上的边长是5cm,那么它的实际边长是多少?答案:在等轴测投影中,正方体在工程图上的边长与它的实际边长相等,所以它的实际边长是5cm。

3.在一个等轴测投影中,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6cm、4cm、2cm,那么它在工程图上的三个尺寸分别是多少?答案:在等轴测投影中,长方体在工程图上三个尺寸的长度分别为6cm、4cm、2cm。

2.2 习题答案1.在等轴测投影中,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8cm,那么它在工程图上的边长是多少?答案:在等轴测投影中,正方体在工程图上的边长与它的实际边长相等,所以它在工程图上的边长是8cm。

2.一个正方体在工程图上的边长是12cm,那么它的实际边长是多少?答案:在等轴测投影中,正方体在工程图上的边长与它的实际边长相等,所以它的实际边长是12cm。

工程图学练习二答案

工程图学练习二答案

工程图学练习二答案一、点线面作图。

(共10分)1.判别三棱锥上棱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画出第三投影。

(6分)2.过点K作一直线与已知直线AB及Z轴相交。

(4分)二、截交线或相贯线作图。

(共9分)1. 根据两面投影,补画侧面投影。

(6分)2.求作相贯线的投影。

(3分)三、读组合体图。

(共16分)1. 已知俯视图和左视图,补画主视图。

(8分)2. 标注下面组合体的尺寸(尺寸数值按1:1的比例从图中量取并取整数)。

(8分)四、表达方法作图。

(共32分)1. 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10分)2. A-A断面图的正确画法是(1)。

(3分)3.在指定位置画出剖面图(键槽深3mm)。

(8分)4.改正双头螺柱连接中的错误画法。

(11分)df=m(z-2.5)=52.5mm六、读零件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共10分)1.该零件采用了哪些视图、剖视图和剖面图? (1分) 2.指出该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1分) 3.说明Φ40H7的意义。

(2分) 4.说明M8—7H 的含义。

(2分) 5.标出各剖视图的剖切平面位置。

(2分)6 的含义。

(2分)答案:1.该零件图中,主视图采用了局部剖视,左视图采用半剖视图。

2.长度方向的基准是长度对称线,高度方向基准是零件底边,宽度方向是宽度对称线。

3. Φ40H7表示:基本尺寸为Φ40的孔,H7为公差带代号,H 为基本偏差代号,7为公差等级。

4. M8—7H 表示,公称直径为8mm 的普通螺纹,M 为螺纹代号,7H 为中径的公差带代号。

5. 左视图为经过主视图中心线的半剖视图,主视图为经过左视图中心线的局部剖视图。

6.表示主视图中右侧Φ40H7孔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左侧Φ40孔的中心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七、读懂低速滑轮的装配图,做下列各题:(13分)1、零件1和零件2之间的配合尺寸是Φ20H8/f7 ,采用基孔制(填写“基轴制”或“基孔制”)(2分,每空1分)。

工程图学习题答案(田凌)

工程图学习题答案(田凌)

5. 根据线段AB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6. 已知线段AB、BC、CD的两个投影,求作侧面投影,并判断其各为何种位置直线。
AB是
BC是 CD是
水平
一般位置 侧垂
线
线 线
7. 在线段AB上取一点C,使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
* 8. 在线段AB上取一点C ,使它与H面和V面的距离相等。
2. 求作俯视图,并标出表面上各点的其余两个投影。
2. 求作俯视图,并标出表面上各点的其余两个投影。
3. 求作左视图,并标出表面上各点的其余两个投影。
3. 求作左视图,并标出表面上各点的其余两个投影。
4. 求作左视图,并标出表面上各点的其余两个投影。
4. 求作左视图,并标出表面上各点的其余两个投影。
12. 求作左视图。
12. 求作左视图。
13. 求作左视图。
13. 求作左视图。
14. 求作左视图。
14. 求作左视图。
15. 求作俯视图。
15. 求作俯视图。
16. 求作俯视图。
16. 求作俯视图。
17. 求作左视图。
17. 求作左视图。
18. 求作俯视图。
18. 求作俯视图。
6.3 多形体相交
1. 补全主视图中所缺的线。
1. 补全主视图中所缺的线。
* 2. 补全主视图、俯视图中所缺的线。
交线Ⅲ-Ⅳ为侧垂线。 求解顺序为: 3″,4″→ 4(→ 4′)→ 3→ 3′ 或 4′→ 4 → 3 → 3′
* 2. 补全主视图、俯视图中所缺的线。
7 组合体
7.1 根据组合体的两个视图 和直观图画第三视图
注:c′1′∥n′m′ , c1∥nm ; b 在 a1 的延长线上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

工程图学基础习题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6-3 剖视图。
3.已知主、俯视图,选择正确旳作剖视旳左视图。 (4)

返回
6-3 剖视图。
4. 根据俯视图,选择正确旳作局部剖旳主视图。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6-3 剖视图。
4. 根据俯视图,选择正确旳作局部剖旳主视图。





返回
6-3 剖视图。
5.将主视图改画为全剖视图。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6-3 剖视图。
14.画出B-B全剖视图(用一组相交旳剖切平面剖切)。
通孔
返回
6-3 剖视图。
15.根据已知主、俯视图,画出用两个相交剖切平面剖切得到旳A-A全剖主视图。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6-3 剖视图。
15.根据已知主、俯视图,画出用两个相交剖切平面剖切得到旳A-A全剖主视图。
4. 画出A-A移出断面图。
返回
6-5 体现措施旳应用(仪器图)。
1. 用A3图纸将下面两物体旳主视图改画为半剖视图,小孔取局部剖,并补画全剖旳 2. 左视图。 (1)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6-5 体现措施旳应用(仪器图)。
1. 用A3图纸将下面两物体旳主视图改画为半剖视图,小孔取局部剖,并补画全剖旳 2. 左视图。 (1)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6-3 剖视图。
5.将主视图改画为全剖视图。
返回
6-3 剖视图。
6. 作出全剖旳左视图。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6-3 剖视图。
6. 作出全剖旳左视图。
返回
6-3 剖视图。
返回
6-3 剖视图。
7. 作出全剖旳主视图。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5 AB与CD相交,补出线段所缺的投影。
( 1)
′ ′






2-16 过点A作直线,与CD、EF相交。
( 1)





d ( 2)
c
d




( 2)
′ ′′
′ ′
d
c
精选课件
17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17 完成下列个题。
(1) 作一直线KL,使其与AB平行,与CD相交,确定K。

a

b

c

d
正平 线
侧平 线
′′
f ′ ′
e ′ ′

f
e
正垂 线


g (h)
侧垂 线

′ ′ ′
′ ′
m
n
水平 线
精选课件

′ ′

′ ′
l
k
一般位置直线
12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9 作点的投影。 (1) 点A、B、C、D属于同一直线,补出各点的另一投影。


(2) 作属于直线CD的点G,使该点与H、V面等距。


(3) 作属于直线的点C,使AC:CB=3:1。





(4) 直线AB上取一点C,使其距V面距离为20mm。

′′

精选课件
′′
13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10 求线段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倾角。
(1) 求线段AB的实长及对H、V面的倾角。
′ ′
2-11 根据给定条件补出线段AB、CD所缺的投影。有几解? (1) AB长度为30mm。
返3 回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7 按规定方法标注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取整数)。
精选课件
4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8 按规定方法标注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取整数)。
精选课件
5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9 已知椭圆长轴为70,短轴为40,作椭圆。
(1) 同心圆法
(2) 四心圆弧法
精选课件
6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10 按已知斜度和锥度,完成下列图形,并标注斜度与锥度值。
精选课件
7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习题 2-3,4 习题 2-8 习题 2-12,13 习题 2-17 习题 2-22,23 习题 2-28 习题 2-32,33
习题 2-5 习题 2-9 习题 2-14 习题 2-18,19 习题 2-24,25 习题 2-29 习题 2-34,35
20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22 菱形ABCD的边AB平行于V面,作出其正面投影。 2-23 ABCD为正方形,完成其水平投影。有几解?
有几解?
d

c



d
′ ′
c
两解
精选课件
两解
21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24 以AB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ABC,使点C属于H面。 2-25 求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投影和实长)。
a
a
X
c
O
c
YW
X
a b
c
a
YH
点A B C V
b
V

H 15 25

0
X
a
aB b
A cO
W
X
V

1 0 2
1 22 5 0 10
W7
a
b
Cc
c
Y
精选课件
Z
b
ba
cO
c
YW
b
c
YH Z
a
b
Bb
A
aW
c
O
b
a C cc
Y
9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5 求点的投影。
(1) 已知A、B、C、D的两面投影图,求第三投影,并量出 (2) 已知点M、N、S分别属于H、V、W面,点K属于Z轴,试 各点到投影面的距离,填入表中(单位:mm,取整数)。 画出各点的三面投影图。
2-13 已知线段AC=AB,画出AC的水平投影。



n ′ c
n
八解
精选课件
15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14 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 ′
′ ′
′ ′
′ ′
′ ′
′ ′
(1) 平行
′′ ′′
(2) 交叉
′′
′ ′
(3) 交 叉
′a
c



b
d
(4) 相交
(5) 交叉
精选课件
(6) 交叉
16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精选课件
1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第三章 几何作图 第四章 投影变换 第六章 立体 第七章 轴测投影 第八章 组合体 第九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第十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第十一章 零件图
精选课件
2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习题 1-7
习题 1-8
习题 1-9
习题 1-10
精选课件

l

′ ′ ′
k
l
(3) 作一直线平行于AB,与CD、EF均相交。
′ ′



(2) 过点A作一直线,使其平行于直线DE;作直线AC与直线 DE相 交 , 其 交 点 距 H面 为 20mm。

c
′ ′
c
(4) 作∠ABC的等分角线。



精选课件
18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18 过点A作线段与CD相交于B,且使AB实长为30mm。 2-19 判别AB与BC是否垂直。

b


′ ′
′ ′
′ ′
b
′′ ′

′′
b
b
′′

垂直
′ ′

不垂直
′′ ′
b
不垂直
垂直
精选课件
19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20 过点A作直线AB,是其与直线CD垂直相交。 2-21 已知AB与CD垂直相交,完成CD的投影。



b
b

c
b
b

a

d
′ ′
′ ′
d
c

c

a
d
c (d )
b
b
精选课件

d

′b
a
′ ′
′ ′
c

n
s
(s )
(k)(k )
m n
k
m
(m)
s
点距H 面距V 面距W 面
A 28 33 43
B0
0
10
C 0 30 30
D 21 19 精20选课件
10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6 判别点M、N、P的相对位置。
2-7 判断下列重影点的相对位置。
Z Z
n m
n m
e a
f
e (f )
′ ′
(2) 求线段AB的实长及对V、W面的倾角。
(2) CD对H面倾角为 30°。
两解

′ ′
′′ ′′
精选课件

d
两解
14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12 完成下面作图。
过 点 M作 一 线 段 MN, 使 其 长 度 为 30mm, 且 与 H面 倾 角 为 45°, 与 V面 倾 角 为 30°, 有 几 解 ?
a
p
X
m
p
O
c (d ) d
c
b
b
YW
Xe
fd
YW
a(b)
p n
YH
c
YH
点N位于M点的 上 方 右 方 前 方
点P位于M点的 下 方 左 方 前 方
精选课件
点A位于点B的 上 方 15 mm 点C位于点D的 前 方 19 mm 点E位于点F的 左 方 24 mm
11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8 判断下列各直线属于何种位置直线,并作出第三投影。
精选课件
习题 2-6,7 习题 2-10,11 习题 2-15,16 习题 2-20,21 习题 2-26,27 习题 2-30,31 习题 2-36,37
返8 回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3 由直观图作出点的投影图,并量出点到投影面的距离。 2-4 已知点的坐标,试画各点的投影图和直观图。
b
b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