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践初探——以《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境
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创建路径初探——以台州市桐屿街道为例

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创建路径初探——以台州市桐屿街道为例【摘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完美收官后,浙江省于2019年全面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计划至2020年300个小城镇创建成为美丽城镇示范。
桐屿街道位于台州市椒黄路三区的几何中心,是三区融合桥头堡,属于台州绿心生态区保护开发的核心地带,是路桥新城西拓、向心发展的主战场。
桐屿街道规划于2021年创建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
桐屿街道作为台州市绿色制造基地、度假休闲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浙东重要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节点之一,将依托飞龙湖生态区构建展示台州生态人文特色的城市之心,依托新商城区块构建新型现代商贸核心圈。
关键词:美丽城镇;台州市;都市节点型1.美丽城镇建设背景随着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城镇建设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对城镇的现代化治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探索以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浙江省美丽城镇提出通过城镇村三级联动发展、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功能便民环境美、共享乐民生活美、兴业富民产业美、魅力亲民人文美、善治为民治理美的城乡融合发展的城镇。
发挥小城镇承接城市的疏解效应、连接城乡的枢纽效应、带动乡村的辐射效应,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通过统筹资源要素,建立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体系,打造都市节点型城镇、县域副中心型城镇、特色型城镇及一般型城镇,建立健全全域设施共建共享机制。
1.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创建基础台州是典型的环型城市,已形成了以飞龙湖为生态绿心的环绿心组团型城市结构。
主要的城市组团为黄岩组团、路桥组团和台州都市核心区组团。
桐屿街道既是台州绿心的核心地区,也是台州环形都市带上重要的节点,是三区融合核心版块。
创建都市节点型的桐屿街道,能加强台州各组团之间的联系,提升台州城区首位度;也能纾解路桥老城区的功能压力,承接商贸市场、品质居住、行政文化等都市级服务功能,打造兼具综合型和旅游型的都市区级服务副中心。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我的思绪也随之飘散。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知道的任务不简单,那就是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制定一份实施方案。
我泡了一杯清茶,打开电脑,开始了一场意识流的写作。
一、整治背景及目标1.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
为了改善小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小城镇的整体品质,我们决定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2.目标(1)提升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恢复自然生态功能。
(2)提高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
(3)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贡献力量。
二、整治内容与措施1.治污(1)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确保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2)工业污水治理: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治理,实现工业污水零排放。
(3)黑臭水体治理:采取综合措施,消除黑臭水体,恢复水体生态功能。
2.垃圾处理(1)垃圾分类:推广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分类质量。
(2)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垃圾处理能力。
(3)垃圾减量化: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垃圾产生量。
3.绿化美化(1)植树造林: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
(2)绿化带建设:完善绿化带,提升绿化品质。
(3)街头公园建设:合理规划街头公园,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4.生态修复(1)矿山修复: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地形地貌。
(2)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生态功能。
(3)生态廊道建设:构建生态廊道,提高生态连通性。
5.环保宣传教育(1)开展环保宣传: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2)环保教育培训:组织环保教育培训,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3)环保志愿者活动:鼓励居民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共同维护生态环境。
三、整治时间及责任分解1.整治时间:本次整治行动自2023年开始,为期三年。
小城镇老街区更新改造的规划研究与探索——以金清镇老街区为例

屋 ”f 房子 ) 老 ,致 使大 片房 屋 虽无 ^居 住但 却 无 法拆 迁 ,造成 了土 地资源 的 太量 闲置 、琅费 。
2 小城镇 老街区蔓新 改造的思路
在 小城 镇老 街 区的更 新 改造工 作 中,要 依据 可持 续发 展的理 论 制订相 应 的对策 , 必须正 确认 识和评 价 这一 历史 延 续发 展 的特征 . 重的 处理 慎 好城 市历 史文脉 的 延续。 本 文 结台金 清 老街 区的 实际情 况 ,认为 小城 镇老街 区更新改造 思路应体 现以下 几方面 的 别 - 原
护 中 ,并 对该范 围 内的地 块提 出特 定的 规划 控制
Jn0i own an br s f i ng t d ng o ̄ or i i d dea d s an
m e uesffo sretdsr ov in i m al as r o te itcten at i r o ns l cte d o i san t wns ts wst at e … i I ho h w 'cor ct re l y
十城 镇 街 E & 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
振 常
脉 ∞ # 性
尽 管小 城镇 的老 街区 更新面 临 种种 不利 的因 素 ,但 它却 从来 没有 丧失 自我 更新 的能 力。 这种
自我更 新 的能力 可以 从各 种各样 、 展出 不穷 的建
^bn oc 1 i aper r t hs p anals h hsor d yest e it y 0n
筑 翻新 、重 建等 小规 模的 建设 活动 中反 映出来 。 并 且 ,这种 小规 模的 建设 活动 的社 会与经 济 意义 是 显而 易见 的 ,台理 的小 规模 的改 造、 整治和 改 善 ,对 增加 城市 再就 业机 会私 维持 城市社 会和 环 境 活力 具有 重要 作用 。 本 文结 台金 清老街 这 一实例 , 探讨小 城 镇老 街 区更 新 改造的 规划 思路 和对 莆。
台州市金清河网水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dl《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年第6期台州市金清河网水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何丽琼王昱张定定蔡卫丹(台州市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浙江台州318000)摘要:从土地利用状况、水资源利用状况、水环境质量状况等方面叙述了台州市金清河网水环境现状,提出了控源减排力度、产业转型升级、河道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等四个方面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分区管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质量底线管理、全面推进控源减排、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应急预警与执法监管能力建设等六方面保护对策,并通过各种治理技术集成和优化,削减金清水系汇水区范围内污染负荷,改善金清河网水环境质量关键词:金清河网;环境问题;保护对策引言金清河网位于台州市温黄平原的东部和南部,大溪镇以上为山溪性河道,大溪至麻车桥间为泽国城北洼地河网区,麻车桥以下至金清新闸为金清港。
金清港为该水系的干流,发源于太湖山东南麓,河长50.7km,流经温岭市、路桥区,原经金清闸至黄岩西门口入海,因滩涂外延,金清闸港外淤塞,1991年建设金清新闸,改由剑门港人海。
金清港北接路桥区的南官河、三才泾等诸河,南连温岭市的运粮河、木城河等诸河,形成金清水系河网区,流域面积1173km2,其汇水区范围涉及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和温岭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外源污染输入,加之河道长期滞留,河道氮磷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叩。
1水环境现状1.1土地利用状况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XGB/T21010)中一级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标准,将林地、草地、水域3类以外的类别视为人类干扰区。
从土地利用现状可以看出,控制区内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国土空间生态资源处于高强度开发状态,平均干扰面积达到T73.45%,干扰面积最大的是椒江区,达到78.69%,其次是温岭市,达到77.06%o部分区域开发强度已超过区域承载能力,草地、林地面积普遍偏少,生态环境破坏趋势未得到遏制。
1.2水资源利用状况水资源利用途径可分为农田灌溉用水、林牧渔畜用水、工业用水、城镇公共用水、居民生活用水、生态与环境用水等。
关于某镇旧城改造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镇旧城改造的调研报告根据区委安排,我到金清镇西街居蹲点调研。
期间,通过上门走访、召开民主恳谈会、与居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了解到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要求尽快对老街区块进行改造。
为此,我以西街居作为旧城改造的切入点,邀同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区规划处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深入调研、走居入户、实地踏看,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改革开放20多年来,金清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建设成就显著,城建框架已具雏形。
但是,新城中的老城区旧貌依然,这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很不相适应。
因此,如何推进金清镇的旧城改造工作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紧迫课题。
一、金清镇旧城现状金清镇旧城改造主要包含两大块,一是以7个居委会为主的老街区块(东老街、东新街、中老街、西新街、南街、后街、塘里街、半边街、和平街、民主街),二是散落在城镇周边,目前已经成为城镇一部分的城中村。
旧城改造涉及的房屋大多单间独户,土地利用率低,违法用地、违章建筑棚屋比较普遍;楼房设计标准低,建筑密度大,旧城道路狭窄弯曲,存在消防等诸多安全隐患;外来人口集聚,出租房缺乏管理,存在社会治安问题;环境卫生、生活服务、绿化等各类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条件较差;部分城中村村民的群体意识还较强,生活方式接近农村,同城市居民的观念与行为方式存在差异,城市发展与人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以西街居为例,西街居位于金清镇老街区块中心位置,北临后街河,西至民主街,东至东老街,南面则以南街为界,总用地面积3.77公顷(56.55亩),在册人口有1148人。
西街居是金清发源之地,至今依然不失繁华的老街,是昔日金清商业繁荣景象的见证,在老街的店铺里,有极少看到的在皖南和浙西古镇的老街上常见的旅游商品及“古董”,店铺里陈设和经营的都是与现代生产生活切切相关的日用品和生产工具、机械零件,反映的是金清人今天的现实生活。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践初探——以《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为例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践初探——以《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为例摘要:为了落实浙江省提出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以《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导则》为基础编制依据,金清镇开展了《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本文以上述规划为例,剖析了镇区现状脏、乱、差现象背后规划指导力度不够、管理不到位等深层次原因,并与之对应的提出空间、管理、实施三方面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风貌控制、道路交通、环境卫生1.前言响应中央“三去一降一补”的战略思路,浙江省于2016年9月提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并出台了《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导则》。
《导则》明确将环境卫生、道路交通、乡容镇貌的整治及主要街区、重要地段、重要节点的提升改造作为本轮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的重点。
抓住“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的机遇,金清镇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以全面提升镇区环境质量,进一步落实小城市培育试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文以《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项目为例,实践性的探索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从空间、管理到实施上的方法路径,希望对浙江省及其他地区小城镇的环境整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金清城镇概况金清镇位于台州市路桥区东南部,西邻新桥镇和横街镇,北连蓬街镇,南靠温岭市新河镇和滨海镇,东濒东海(图1)。
镇域空间相对紧凑,且呈明显的扁长型。
镇驻地位于镇域中南部。
本次环境整治规划范围为金清镇中心镇区机主要对外交通沿线,总面积约4.1平方公里。
2.1主要问题(1)环境卫生——脏经过小城市三年计划的建设,镇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环境差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镇区的背街小巷、房前屋后还存在裸露地面、垃圾清理不及时、随意堆放垃圾等现象;镇区河道整体水域卫生良好,但大部分河道岸线未整理,滨水空间脏乱、景观较差。
(2)城镇秩序——乱镇区秩序混乱,“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牌乱竖”六乱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镇区的生活效率和镇区形象。
美丽城镇建设路径探索——以台州市桐屿街道为例

美丽城镇建设路径探索——以台州市桐屿街道为例摘要:通过美丽城镇建设的背景分析,依据台州市桐屿街道的城镇发展现状,研究城镇发展的短板与优势,针对性地提出城镇发展目标与美丽城镇空间结构,寻求美丽城镇建设的有效抓手,指导桐屿街道的健康有序发展,为我国小城镇的美丽中国实践提供可参考的典型示范。
关键词:美丽城镇,“五美”评价体系,建设路径,桐屿街道1背景1.1国家层面:深入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美丽中国”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1.2浙江建设:美丽城镇建设是新时代城镇工作的总抓手美丽城镇建设已成为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之后浙江省“两美”建设的又一重点。
实施“百镇示范、千镇美丽”工程,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有利于全面补齐小城镇发展短板。
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将交互辉映,共同构成一幅迷人的美丽浙江诗意大画卷。
1.3台州行动:立足“三立三进三突围”,建设新时代美丽路桥台州市着眼于发展新形势和“八八战略”新时期,走“三立三进三突围”的新时代发展路径,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
路桥区锚定“四大定位”、实施“四大战略”,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民营经济排头兵、社会治理活力区、先进产业智造城、品质生活幸福地。
2基本概况(1)区位价值——三区融合桥头堡桐屿街道位于椒黄路三区的几何中心,属于台州绿心生态区保护开发的核心地带,是路桥新城西拓、向心发展的主战场,为建设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奠定了区位优势。
(2)自然环境资源——山水相望,城绿共生桐屿境内四面环有绿心自然山体资源,山上有天打岩山塘、凉溪山塘,北部有飞龙湖,南部河道纵横。
境内主要河道包括南官河、上分水和下分水。
其中,南官河东西向穿过街道,是街道内的主要景观水系。
(3)人文历史资源——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桐屿境内含有4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区级文物保护点、2个历史建筑以及多个不可移动文物。
县域副中心型美丽城镇规划初探——以金清镇为例

县域副中心型美丽城镇规划初探——以金清镇为例摘要:美丽城镇规划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也是指引城镇高品质建设的重要抓手。
金清镇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副中心所在地,本文结合该镇的实践,从环境整治、产业提升、城市管理、人文宣传等方面联动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美丽城镇规划的总体框架和行动策略,旨在促进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氛围的创建,为县域副中心型美丽城镇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县域副中心型;美丽城镇;规划;金清镇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目标,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浙江是总量位居全国第四的经济大省,提出了全面实施“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战略。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以“垦荒“精神,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谱写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台州篇章。
金清镇是台州市路桥区东南副中心镇,是美丽台州和“两美”浙江目标的一个缩影。
1美丽城镇规划概述美丽城镇规划从视角而言,小城镇综合整治聚焦于独立乡镇,美丽城镇则在县级层面进行统筹,最终实现全域各乡镇的“先美带动后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从规划范围来看,美丽城镇建设则放眼于乡镇全域空间,包括各类生产空间、美丽乡村、生态自然等方面。
就规划内容而言,美丽城镇规划是多部门工作计划的协调与融合。
就规划要求而言,在浙江省美丽城镇“五美”建设基础上,形成金清特色的鲜明城乡形象,进一步强调城乡融合、完善城乡功能布局与优化空间形态的重要性。
2金清镇发展现状金清镇地处浙东南沿海,是一座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商贸重镇,也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开放城镇之一,台州市十大中心镇之一。
全镇全镇陆域面积96.96 平方公里,岛屿 15 座,下辖 42 个村 1 个社区。
改革开放以来,金清镇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被列入首批浙江“东海文化明珠”,首批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省级卫生城镇,首批浙江省现代示范镇和省级绿色小城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践初探——以《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为例
发表时间:2017-06-15T10:38:48.9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6期作者:侯海荣1 陈君丽2
[导读] 摘要:为了落实浙江省提出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以《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导则》为基础编制依据,金清镇开展了《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1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台州 317000
2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为了落实浙江省提出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以《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导则》为基础编制依据,金清镇开展了《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本文以上述规划为例,剖析了镇区现状脏、乱、差现象背后规划指导力度不够、管理不到位等深层次原因,并与之对应的提出空间、管理、实施三方面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风貌控制、道路交通、环境卫生
1.前言
响应中央“三去一降一补”的战略思路,浙江省于2016年9月提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并出台了《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导则》。
《导则》明确将环境卫生、道路交通、乡容镇貌的整治及主要街区、重要地段、重要节点的提升改造作为本轮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的重点。
抓住“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的机遇,金清镇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以全面提升镇区环境质量,进一步落实小城市培育试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文以《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项目为例,实践性的探索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从空间、管理到实施上的方法路径,希望对浙江省及其他地区小城镇的环境整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金清城镇概况
金清镇位于台州市路桥区东南部,西邻新桥镇和横街镇,北连蓬街镇,南靠温岭市新河镇和滨海镇,东濒东海(图1)。
镇域空间相对紧凑,且呈明显的扁长型。
镇驻地位于镇域中南部。
本次环境整治规划范围为金清镇中心镇区机主要对外交通沿线,总面积约4.1平方公里。
2.1主要问题
(1)环境卫生——脏
经过小城市三年计划的建设,镇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环境差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镇区的背街小巷、房前屋后还存在裸露地面、垃圾清理不及时、随意堆放垃圾等现象;镇区河道整体水域卫生良好,但大部分河道岸线未整理,滨水空间脏乱、景观较差。
(2)城镇秩序——乱
镇区秩序混乱,“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牌乱竖”六乱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镇区的生活效率和镇区形象。
(3)乡容镇貌——差
因建设年代不同,现状建筑风貌多样,建筑沿街立面普遍存在形式多样、风格不调、特色不显等问题,如建筑外立面破损或存在“赤膊墙”、建筑构件美观不足或乱搭建,空调机位裸露或无序摆放、店招广告牌形式多且乱等。
3.规划实施策略
3.1空间上——规划先行
3.1.1分区控制——整体控制,特色塑造
(1)整体风貌控制
根据现状建筑风貌分区特征,规划整体风貌分为古韵金清、商贸金清、综合风貌和现代新城四个区,进行分区控制。
(2)特色塑造
梳理水系及沿线空间,打造“水网串城”的特色开放空间体系
规划重点整治与城镇生活较为密切的三条河、四条河,清理沿线违章建筑,建设滨河绿地,与已建的徐家河和后街河滨河绿地联结成网,并以此串联金清老街、人民公园、旧镇区商贸中心等城市重要空间节点,打造“水网串城”的特色开放空间体系,并为市民打造5分钟步
行可达的滨河绿地。
3.1.2分类指引
(1)环境卫生——划定卫生管控区域,完善环卫设施
规划将金清卫生管控区域分三级管理:一级区域、二级区域和三级区域。
其中,管控一级区域主要街道沿线、镇政府、客运站、金清中学等城市重要公共场所,实行全天保洁。
管控二级区域以居住为主的区域,主要为老镇区和商业二街以北区域,实行巡回保洁。
管控三级区域:以工业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主要位于镇区西南部,实行一般保洁。
进一步完善公厕、垃圾转运站、垃圾桶等环境卫生设施。
(2)道路交通——优化道路网络,强化秩序管理
优化道路网络——完善外围通道保护壳
①利用镇区外围疏港大道、中心大道及S225省道作为过境通道,确保过境交通与内部交通分离,净化镇区内部交通;
②明确货运限时限行区域,白天禁行大货车;
③在中心大道北侧设置一处临时货运停车场,中远期在中心大道和S225省道交叉口设置1处货运停车场。
结合近期改造道路,增加金林路和金清大道沿线主要交叉口的信号灯。
(3)沿街立面整治
规划提出立面整治要求,以指导下一步立面整治项目具体设计,整治要求如下:①建筑立面所采用的风格、色彩、材质应与建筑功能相吻合;②建筑色彩和材质选用应与建筑周边环境协调;③应充分考虑建筑立面采用材料的安全性;④不得对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建筑物主要使用功能造成影响。
3.1.3详细设计——提升“回字形”金清老街,打造“古韵金清”
金清老街是金清镇的发源地,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现存老街面积13.6公顷,包括建筑3000多间,其中老房子达2000多间,10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达1000多间,历史上老街是金清“商文化”和“渔港文化”的典型代表。
本次整治规划对老街进行整体梳理,对设施配套、传统建筑修缮和新建建筑提出详细的规划指导。
(1)传统建筑——修旧如旧,恢复历史原貌
现状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年久失修,多数已成为危房,立面门头广告空调杂乱,严重破坏建筑风貌。
规划对建筑进行加固,复原建筑
立面,外立面统一设置空调外罩和管线槽。
3.2管理上——统分结合
3.2.1统一协调,综合管理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涉及到发改、财政、国土、建设、规划、环保、交通、执法等多个城市职能部门,规划建议采用政府相关部门协同管理模式——联席会议制度或成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加强综合管理。
3.2.2重点项目专项管理
针对小城镇整治规划中普遍存在的交通组织、户外广告设置混乱、线乱拉等问题,由镇政府另行组织编制综合交通组织专项规划、户
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户外强弱电等设置专项规划进行专项控制和管理。
3.3实施上——分期推进
3.3.1构建规划项目库,制定年度计划
为了便于组织规划实施,项目组通过与地方相关部门进行多次沟通,将整治内容分解转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明确各个项目的整治内容、责任部门、投资估算和实施时间。
3.3.2制定年度计划
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到政府年度计划,集中力量分街区(路段)、分步骤、有计划的实施。
4.结语
金清镇是我国众多城镇中的一个,镇区“脏、乱、差”的问题基本也是所有城镇的共性问题。
在浙江省提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的背景下,金清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践,分别从空间、管理和实施上探索城镇环境整治的方法和路径,希望对我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承华.塑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南京大桥北路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践[J].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2006,P235-240
[2]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指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