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教案: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合集下载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

一、教学内容
本课时主要介绍了英国在19世纪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君主立宪制的概念;
2.掌握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历史背景和基本过程;
3.了解君主立宪制下英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1.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及其实行过程;
2.君主立宪制下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组内小组合作;
3.问答互动。

五、教学步骤
1. 热身
通过谈论政治体制中权利的分配,引出君主立宪制的概念。

2. 导入
介绍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定义及历史背景。

3. 讲授
1.君主立宪制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君主立宪制下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

4. 练习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君主立宪制的定义是什么?
2.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君主立宪制下英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 总结
请各位同学谈一谈对于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君主立宪制的现实意义。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对于不同的学生都有相应的安排。

在讲授环节,教师让学生对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于相关事物的理解和记忆。

在训练环节,小组合作的形式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互动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及其前因后果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主要讲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的过程。

教材内容详细,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以及君主立宪制在英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这一主题,他们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能对君主立宪制的具体内容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内涵和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掌握君主立宪制在英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正确认识,认识君主立宪制在政治制度发展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君主立宪制在英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难点:君主立宪制的具体内容和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相关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分析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君主立宪制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初步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短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1.知道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大事件;了解《权利法案》颁布及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史实。

2.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初步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权利法案》内容的分析,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影响。

3.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革命的进程,但进步的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

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

多媒体展示:英国现任女王和现任首相。

教师:上面的两幅照片一个是英国的现任女王,另外一个是英国的现任首相。

哪位同学晓得在英国,她们二人谁把握着英国的最高权力?学生:当然是首相XXX只是名义上的最高元首,而权力把握在首相的手里。

教师:是的,英国的这一制度就是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是怎么确立女王在英国承当的职责?让我们进修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了解这一史实。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史料1第14条规定:国王在国家重要事务上,包括征税和服兵役,必须征求贵族意见,并且得到他们的同意。

第39条规定:国王不得随意侵犯贵族合法的人身自由。

大宪章》教师:请思考《大宪章》颁布的目的是什么?《大宪章》体现了什么原则?学生: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

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XXX下”的基本准绳。

教师:《大宪章》的颁布形成了用法律限制国王权力的政治传统,13世纪末,英国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史料2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是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

XXX教师: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XXX王朝的统治。

人教版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学案

人教版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学案

人教版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学案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学案2019年月周期教师科目历史学生时间教学内容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目标1.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2、记住《权利法案》颁布时间、机构、主要内容和意义。

3、理解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进步性、曲折性及局限性。

重点考点权利法案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保守性教学实施过程一:作业检查1、完成情况:优()良()差()二、考核复习(分数10分)根据老师要求进行默写三、新课讲授:1、知识点框架: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1.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规定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了议会制度。

2.17世纪,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的理论。

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二.革命的发生1.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重申国王没有议会的同意不得征税。

后来,国王查理一世解散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2.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挑起战争。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但共和国的大权又落到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有名无实。

三.《权利法案》1.1660年,查理二世做了英国的国王。

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利受到很大限制。

詹姆士二世继任国王后,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激起人民的反抗。

2.1688年,英国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3.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以其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4.内容(1)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2)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过程,掌握两次内战,共和国与护国政治,封建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1”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权利法案》的学习分析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进步性,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逐渐树立民主与法治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革命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通过对权利法案的了解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由人治到法治、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权利法案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保守性【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假如你是生活在17世纪英国的一位手工工场主,你有着大片的牧场和农场,雇佣了成百上千的工人,并借助国家独特的地理位置(岛国),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迅速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但国王却收取繁重的税收,还常说“君权神授,我就是上帝”,并让你把你的商品交给国王专卖。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1.教师提问:从提供的导入新课材料中引导学生概括关于英国的几个关键词。

提示:手工工场主(资产阶级)君权神授商品专卖2.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并结合上述问题,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对英国资本主义成长非常有利,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发展必然要求在政治上的地位。

(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具体从英国毛纺织业手工工场的情况可以说明,“圈地运动”中形成的一些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利益相通,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专制。

(3)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发生激烈的冲突。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教案: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教案: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基本内容、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权利法案》的学习,分析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进步性,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革命过程的学习,认识到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都是曲折的;通过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学习,逐渐树立民主与法治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权利法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权利法案》是如何限制王权的?【新课导入】(材料式导入)2018年4月22日,世界六大顶级马拉松之一的伦敦马拉松比赛,在历史名城伦敦举行,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出席了本次马拉松的开幕式,为了纪念世界上第一个标准距离的马拉松赛在伦敦举行110周年,女王为比赛发出了起跑令。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英国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这是源于哪一事件?是怎样形成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阅读教材P80的内容,思考:(1)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是如何统治国家的?答案提示: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2)他的这种行为与英国的哪部法律不符合?答案提示:与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严重不符,《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3)英国议会制度是怎样形成的?答案提示: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知识点二革命的发生1.结合教材P81第1段的内容,思考:(1)查理一世是怎样统治英国的?答案提示: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特点以及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起源、发展及其在英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英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君主立宪制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和详实的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内涵,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特点及其影响,掌握相关历史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英国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特点及其影响。

2.难点: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历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英国君主立宪制为例,分析其在我国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启示。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资料: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历史资料、图片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君主立宪制?英国是如何实现君主立宪制的?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如《大宪章》、英国议会的产生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如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议会制度的确立等。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主要介绍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过程。

教材内容涉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的确立等关键史实,旨在让学生理解君主立宪制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史实和概念理解不深。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实质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过程,掌握相关史实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君主立宪制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影响,理解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过程,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等关键史实。

2.教学难点:君主立宪制的实质和影响,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史实,让学生深入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2.相关史实和案例资料。

3.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等关键史实,让学生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君主立宪制的实质和影响,以及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强调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内容和英国资产阶级政治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的政治状况、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等。

2.知道“光荣革命”;理解《权利法案》的历史地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观点,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作出分析,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实的分析,认识到革命的爆发和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得出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基本结论。

2.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程的归纳,认识到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确立,其过程是曲折而复杂的,往往会几经反复,但胜利终究属于进步的一方,从而使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一、导入新课
1649年1月30日早晨,在白厅宴会厅前搭起了断头台,英国国王面带微笑,态度从容,为了维持自己王者的尊严,他冷静地说:“死亡对我并不可怕,感谢上苍,我已准备好了。

”他先朗诵了自己作的一首诗,然后泰然自若地称自己是人民的殉道者,自己走到断头台前,结束了49岁的一生。

一周后他的尸体被秘密埋在温莎城堡,他就是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公开处死的国王——查理一世。

他贵为英国的封建君主,为什么会被推上断头台呢?这源于17世纪在英国爆发的那场资产阶级革命。

二、讲授新课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有哪些?
生: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英国议会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生: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
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3.议会由哪些机构构成?有何权力?
生: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4.《大宪章》对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权力做了哪些规定?
生:《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师总结:在《大宪章》的约束下,继位的詹姆士一世是苏格兰的国王,他却不承认《大宪章》的基本原则,推崇“君权神授”的理论,这自然与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不符合,最终引发了英国革命的爆发。

(二)革命的发生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是怎样的?
生:继詹姆士一世之后,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

查理一世先是假意应允,在得到拨款后却解散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2.《权利请愿书》都有哪些要求?
生: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生:1640年,重新召开议会。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抗的双方分别是谁?
生: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和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代表的议会军。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怎样?
生: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此后,英国经历了短暂的共和时期。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涌现出的杰出领导人是谁?他被尊为什么?他有怎样的历史功绩?
人物扫描:
克伦威尔(1599—1658)在内战中成为议会军的统帅,为打败王军立下赫赫战功,有很高的声望,内战结束后自然掌握了共和国的最高权力,但他同样凌驾于议会之上。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军官们争教夺势,政局动荡不安。

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但要求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

克伦威尔
1651年的议会大印章表现了共和国议会开会时的场景
生:克伦威尔。

护国主。

在打败国王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师:克伦威尔在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后,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那么在他去世之后,英国陷入了混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这也为接下来要学习的“光荣革命”埋下了伏笔。

(三)《权利法案》
1.斯图亚特王朝是什么时候复辟的?
生:1660年。

2.查理二世之后是谁统治了英国?
生:詹姆士二世。

3.詹姆士二世又是如何统治英国的?
生:他在英国恢复了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

4.他的统治造成了怎样的结果?
生:1688年,英国爆发了“光荣革命”。

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詹姆士二世被迫远走法国。

威廉和玛丽加冕
5.《权利法案》是哪一年由哪一机构通过的?
生: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6.《权利法案》的内容有哪些?
生:(1)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2)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3)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7.《权利法案》通过后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生: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知识拓展】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制”,在这种政治体制下,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君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之后,英国选择了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即君主立宪政体。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把王位继承用议会立法固定下来。

这部法律进一步限制王权,保证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权利。

18世纪,随着内阁制度的逐步确立,英国的代议制度建立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

三、本课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过程和最终结果,明白了新的进步的历史事物的发展具有曲折性的特点,我们应正确认识新事物的发展前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四、布置作业
教学至此,敬请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本课作业。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开始: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建国: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复辟:詹姆士二世复辟,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结果:颁布《权利法案》,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