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陆地自然带知识点总结
地理知识归纳(三)陆地各自然带所对应的地理要素总结

素总结
典型动物 猩猩、河马 象、孔雀 长颈鹿、羚羊 袋鼠、沙漠狐 阿尔卑斯山羊 猕猴、灵猫 松鼠、黑熊 黄羊 双峰驼 驼鹿、紫貂 驯鹿、北极狐 北极熊、海豹 典型土壤 砖红马 砖红壤性红壤 燥红土 荒漠土 褐土 红壤 棕壤、褐土 黑钙土 荒漠土 灰化土 冰沼土 未发育
地理知识归纳(三) 陆地各自然带所对应的地理要素总结
陆地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寒带苔原带 极地冰原带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分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典型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季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复习思维导图

专题一 专题二
【例题2】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 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 完成下列各题。
专题
9.气温和降水玫瑰图:玫瑰图与坐标图不同的是,它用圆的半径长 短来表示气温的高低和降水量的多少。如⑨图12条半径分别代表 一年中的12个月,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各月的降水量和气温,据图 可读出每个月的数值。该图反映的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0.三维斜角坐标图:该坐标图是平面直角坐标图的变式图,读图 时要注意纵、横坐标及其对应的地理要素。如⑩图表示南半球的 地中海气候。
专题一 专题二
①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晨昏线与赤道有两个交点,其中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 (如图中C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如图中A点)。 ②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 除了二分日晨昏线过极点外,其余任何一天,晨昏线与纬线圈都 有两个切点(如图中D点就是其中的一个切点),过这两个切点的经 线(如图中D点所在的经线、B点所在的经线)分别为夜半球、昼半 球的中线,其地方时分别为0时和12时,即分别为日期的界线和太阳 直射的经线。
专题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和流向。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 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则该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 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 低,则该洋流为寒流。结合寒暖流的概念可知,等温线的凸向就是 洋流的流向。如下图所示:
高中地理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9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新人教版必修1

考点9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世界陆地自然带的成因及其与气候类型的尖系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特别提示(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 季风气候。
(2) 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3) 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自然植被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
读(1)与我国目前自然植被分布相比,B. 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下移【答案】(1) C (2)A【解析】(1M 2050年我国乐部自然植被分布预测图可知'到2050年植披分布仍然呈地芾性分异,熟芾季雨 林分布的纬度比目前要高,说明其分布范围扩大,贝勺说明气■候比目前变暖了,故寒温带针叶林面积缩 小; 气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应该上移。
9)气候的变化导致自然带分布范围的变化,这体现了地 理环境的整体陆地自然帯温带悔洋 性气帳 饥带大 陆性气 候■J 温带宰诚 地中悔 咒候亚热带華 」风气候热带草原弐换熱帶季风耳嵌雨林北冋口线-北按腳亚塞—林带 世界气候类型冰原气視苔脈气蘸亚幾 帶大陆性%糕□ -點带早师带 「热带雨林带蛋111汕带落叶阔叶 狙带荒I 阔叶林带I 亚魁带 卅绿I 憾逆亚热带常螺I :硬叶林带I 鱼 輕阕叶林带C.寒温带针叶林面积缩小(2)自然植被分布随时间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D.植被地带性分异规律消失()A.整体性B .差异性C .区域性D .开放性A.热带季雨林面积缩小 2050年我国东部自然植被分布预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50年出现的变化有()性特征“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木灰复。
据此完成【答案】1.A2.CK 岛位于马来群岛,岛上植被属于热带雨林。
第 第1额,根握幺3纬奁主【I 晰雨林相比,K 岛并没有种源优势和光照优势,海拔高也不是植被恢复迅速的优势因素。
但 的火山灰形成的土壤矿物质丰富,利于植被恢复。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识点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陆地自然带(1)成因(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3)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带,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
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思考探究:1.同一种气候类型只能形成同一种自然带吗?提示:同一种气候类型可能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可形成温带草原带或温带荒漠带。
2.同一种自然带只能发育在同一种气候条件下吗?提示:同一种自然带可能发育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
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发育在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
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总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吗?提示:不一定。
南北美洲西海岸的自然带是南北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考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特别要关注纬度位置的差异。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特别要关注海陆位置的差异。
考点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要特别关注海拔高度的差异。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所在纬度相同海拔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3.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温度(热雪线分布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量或纬度)因素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考点三:非地带性分异规律(1)非地带性的含义: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使地带性分异规律发生变化的现象。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必修1)知识点汇总

必修一部分重点知识汇总第一章行星地球 (含地球和地图)一、方向图的判读1.太阳视运动轨迹图1.太阳的视运动有如上规律,据此可判断方向。
2.日影图3.太阳能集热板图2.在北半球中纬地区,最短的影子指向北方,垂直于地面的杆子在任何两个相等的影子夹角的平分线指示北方;南半球反之。
3.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获得最大的能量,太阳能集热板面一般朝向正午太阳位置的方向,即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一般朝向正南,南半球则相反。
二、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示意图(1)甘肃省的酒泉,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西北地区。
其有利的发射条件是:①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大气透明度好;②深入沙漠腹地,安全性好。
(2)西昌发射基地位于四川大凉山腹地,除国防安全外,地势高,节约燃料,发射条件好。
(3)四大航天发射基地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文昌,位于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与其他三大发射基地相比,文昌发射基地的优势是:①从纬度看,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可增加有效荷载;②从交通条件看,濒临南海,有利于运输大型设备;③从安全性看,火箭残骸落入大海,造成危害的概率低。
三、光照图的常见类型1.侧视图和俯视图图甲是沿180°经线剖开的春(秋)分日的侧视光照图;图乙是沿赤道剖开的春(秋)分日的俯视光照图。
2.矩形投影图(1)展开圆柱投影图图甲中中央经线与两边的经线度数之和为180°,晨昏线为直线,其最北端和最南端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和0时,横线为纬线,其中部的横线昼夜平分,则为赤道;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昼夜界线为晨昏线。
如图中AGB为昏线,AHC为晨线。
(2)局部圆柱投影图(矩形图)顺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故图中经度为西经度;AB为昏线的一部分,越向北,昼越长,夜越短,此图表示北半球夏半年的阳光照射情况。
3.立体俯视图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甲地的地方时为6时,晨线与经线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当地日出的时间。
如乙地日出时间为4时。
地理高考知识点系统总结15—5

高考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15-5大家好,我是大连科技学院国际学院的陈老师,也是大连科技学院国际学院官方微博的博主,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下是我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总结,共有十五篇,今天上传第二篇,之后会陆续上传各科的知识点,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也可以和我做朋友,希望这些能对大家有用,希望你们能在高考中取的好成绩!第五单元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知识要点]一.生物与地理环境1.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但是,绝大部分生物集中分布在地面以上100m到水面以下200m这一薄层里,因此这一薄层可以说是生物圈的核心部分。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生物体中,这是维系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
2使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产生迁移,进入生物群落中,并在生态系统中被循环利用。
<2>生物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改造:1改变大气万分;2改变水的化学万分;3加速岩石风化,促成土壤的形式。
3.植物分布与环境<1>气候是影响植物分布的重要条件:1热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2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3水分是植物新陈代谢的必要条件。
<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1铁芒萁指示具有酸性土壤的环境;2碱蓬指示具有盐碱性土壤的环境;3干旱环境的代表性指示植物是骆驼刺;4水湿环境的代表性指示植物有芦苇。
(大连科技学院国际学院与您分享)二.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非生命环境构成。
它们二者之间不断地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产者:主要指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
<2>消费者:1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2次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一级肉食动物);3三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二级肉食动物)。
<3>分解者: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把有机物(生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化学元素和简单化合物),使其重新回到土壤,空气和水中,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
地理自然带知识点总结

地理自然带知识点总结地理自然带是指地球表面自然条件因素整体的分布和组合所形成的大地理自然单位。
它是以气候、植被和土壤为主要特征的地理单位。
地理自然带的形成与地球自转和公转、太阳照射、地形地势和大气循环等因素有关。
地理自然带是地球上自然环境的基本单位,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解释了地球表面不同地域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一、地理自然带的划分地理自然带的划分,按照其主要特征不同,可以划分为气候自然带、植被自然带和土壤自然带。
气候自然带是指同纬度范围内具有相同气候特征的地区形成的带状区域。
植被自然带是指地球表面呈纬向分布的植被类型带。
土壤自然带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植被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一定类型的土壤。
1. 气候自然带:气候是地理自然带划分的最主要因素。
地球表面纬向的气候变化规律,使得不同纬度范围内的地区气候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形成了气候自然带。
市面上普遍采用的气候自然带划分是按照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来进行的。
一般分为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四个带状气候区。
2. 植被自然带:植被是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自然带划分的重要依据。
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植被,出现了呈纬向分布的植被类型带,这就是植被自然带。
主要包括北极带、寒温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中海型植被带、热带雨林带等。
3. 土壤自然带:土壤是自然带划分的另一重要因素。
由于气候、植被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土壤。
这些土壤被纬向分布,形成了土壤自然带。
一般分为淋溶土壤带、森林土壤带、草原土壤带、农耕土壤带和荒漠土壤带。
二、地理自然带的特征1. 气候自然带的特征寒带气候自然带:温度低,降水少,气候干冷,气温还会随季节变化而波动,冰川和冻土具有发育的特点。
温带气候自然带: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降水充足,适合农作物生长,也是人类聚居和生产的主要区域。
亚热带气候自然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适合农作物种植和热带作物的生长,热带性植被发育。
高中地理自然带

植被
高山草甸带的主要植被是草本植物,包括各种蒿草、苔 草、野花等。在某些地区,还可能有一些低矮的灌木和 垫状植物。
动物和生态系统
动物
高山草甸带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包括高原兔、 鼠兔、雪豹、岩羊等。这些动物适应了高山地区的寒 冷气候和艰苦环境。
生态系统
高山草甸带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容易受到气候变 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了保护这个生态系统,需要 采取措施来减少人类活动对它的干扰和破坏。
动物和生态系统
动物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许多动物的家园 ,如鹿、兔、松鼠等。这些动物依赖 森林提供的食物和栖息地。
生态系统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一个复杂的生态 系统,它支持着许多生物的生存和发 展。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于维护地 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04
寒带苔原带
分布和特点
分布
寒带苔原带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包括北极圈内的地区。
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的地区,如亚马逊盆地、东南亚 、澳大利亚北部等。
特点
热带雨林带气候湿热,全年降水 量高,气温高且变化小,生物多 样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生 态系统之一。
气候和植被
气候
热带雨林带气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 ,干季较短。
植被
热带雨林带植被茂密,树木高大,层 次结构复杂,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混交林等。
分布和特点
分布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温 带地区。
特点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温差较大。树木在春季发芽,夏季生 长,秋季落叶,冬季休眠。
气候和植被
气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陆地自然带知识点总结
在我们高中的地理学习中,我们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但我们在学习和高三复习的时候,可以将各部分知识进行联系,这样地理知识就不会显得那幺杂乱无章。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中地理陆地自然带知识点总结》,我们一起从这部分知识点开始进行思考。
1中纬度陆地自然带特征世界中纬度陆地自然带包括温带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亚热带荒漠草原带。
温带阔叶林带又称夏绿阔叶林带,位于温带大陆的东部和西部。
温带阔叶林主要由一些秋后落叶的阔叶乔木组成,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各地阔叶树种类成分不同。
比如,在东亚,我国东北和华北、日本北部、朝鲜半岛、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和萨哈林岛等地区,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阔叶树种类成分较欧洲丰富,有蒙古栎、辽东栎以及槭属、椴属、桦属、杨属等组成的杂木林。
在欧洲见于西欧,并向东伸延到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东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往往形成单一树种组成的纯林,如山毛榉林、栎林等。
北美洲的东部和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也有分布,这里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植被以美洲山毛榉和糖槭组成的山毛榉林为主。
这个自然带土壤主要是棕色森林土、灰棕壤和褐色土,动物种类比热带森林少,但个体数量较多,主要以蹄类、鸟类、啮齿类和一些食肉动物最为活跃。
温带草原带在北半球最为典型,如亚欧大陆,从东欧平原的南部到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有世界上最宽广的草原带。
北美洲中部,南美的阿根廷和乌拉圭,也都有温带草原的分布,但由于受一系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已经改变了呈东西向带状的分布形式。
这里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的类型,植被以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