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教案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通用20篇)

2024年一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通用20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一、教学目的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字和写字。
难点:分辨“八”和“入”。
三、教学方法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四、教具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课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
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有了汉字朋友,我们就能看书、读报、学到更多的知识。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
3、学生读课题,解释“里”。
(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相当于绕着我们学校的围墙走大约一圈。
)4、《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听老师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㈠、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你们想不想也把课文读一遍呢?生练读,师正音。
(重点强调“一”和“亭”的读音。
)(“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
本课读二声。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
㈡、看图说话1、谈话: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2、(出示挂图)图上画着谁?(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处往近处看)。
(这幅图上画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看。
先看最远处。
)3、最远处有几座亭子。
什么是“亭子”呢?4、出示挂图:亭台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
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5、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6、再往近一点画着什么呢?(一树盛开的花。
)7、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1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1篇〕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时教案篇1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进步识字教学效率。
为了保持学生的识字兴趣,本课以“比一比”的活动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设计,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不断比照的情境,让学生始终接触新的事物。
在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下,学生识记了生字,正确运用反义词进展比拟。
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一些实物。
〔老师〕2.生字卡片。
〔学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多、少”等5个生字。
知道“大——小”,“多——少”两对意思相反的词,会在不同场合正确使用“大小多少”。
2.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认识“多、少”等5个生字。
知道“大——小”,“多——少”两对意思相反的词,会在不同场合正确使用“大小多少”。
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一些实物。
〔老师〕2.生字卡片。
〔学生〕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用时:5分钟〕1.老师以“比拟游戏”引入新课。
2.提醒课文题目,板书课题。
二、边比边学,同步识字。
〔用时:24分钟〕1.多媒体课件出示黄牛哥哥花猫弟弟。
引导学生说出事物名称。
2.看课件,引导学生进展比拟大小。
〔1〕黄牛与花猫哪个大?哪个小?3.指导学习生字“黄、牛”。
〔1〕课件出示生字。
〔2〕老师指导读。
〔3〕指两、三名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4.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多、少”。
〔1〕出示鸭子和小鸟图片,引问:谁多?谁少?〔2〕多媒体课件出示“多、少”两个字。
〔3〕老师指导读。
〔4〕指名领读。
5.你能用“黄、牛、多、少”这四个字组哪些词?三、学习儿歌,稳固识字。
〔用时:7分钟〕1.多媒体出示儿歌。
2.师范读儿歌,引导学生找出一对反义词。
3.老师引导读儿歌。
4.指导学生读儿歌并表演。
四、稳固识字。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口耳目》教案

二、闯关激趣,巩固识字。
1.第一关:我会读。
(1)课件出示苹果上的字。
(2)指名认读生字。
(3)引导孩子说出人体器官的作用,并朗读儿歌。
(4)引导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的身体器官的词语呢?
2.第二关:我会背。
1.教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在学校、课堂中识字,在看电视时,在大街上,留心看,用心记,也能认识许多汉字宝宝呢!
2.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
3.打开基础训练-《口耳目》,一起来闯关吧!
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在反复自读、领读读、竞赛度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掌握生字的读音,这是没学汉语拼音前重要的识字方法。
五、巩固识字,强化认识。
1.找朋友游戏。
将汉字、象形字、图画分成三组,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象形字,有的拿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2.教师举生字卡片,学生用手指具体部位或做动作表示,看谁指得或做得又准又快。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3.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认识理解“足、站、坐”,并结合图片进行组词。4.游戏巩固。找 Nhomakorabea友游戏:
将汉字、象形字、图画分成三组,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象形字,有的拿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5.出示课文插图,再次巩固课文生字。
6.出示“耳月火目日口”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4.展示学生作业,师生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时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时教案「篇一」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围绕重点,教学设计遵循了趣味性、活动性和开放性三个原则。
意在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使儿童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拼音,在多种多样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提高拼读能力,从而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作用。
课前准备1.制作关于an、en、in、un、ün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制作关于前鼻韵母an、en、in、un、ün,整体认读音节yin、yun、yuan的音节卡片。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拼音,尝试发音1.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五个拼音娃娃,它们是——an、en、in、un、ün,请你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们有什么发现?2.学生发现都有n,尝试发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对拼音的观察,从而发现前鼻韵母的规律,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韵母记得更牢。
二、观察图片,学习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一)教学a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1.出示图片引导发音。
师:请同学们跟随拼音娃娃一起去它们家里看看吧!看,这一家人都在干什么呢?(生:看电视呢)电视上演的是哪儿啊?(生:天安门)天安门的“安”就是旁边这个韵母的发音。
谁来试试?发这个音的时候,先做好ɑ的口形,舌头再慢慢往上抬起,感觉音是从鼻子里面发出来的,请看我的口形谁看清楚了?2.多种方式练读。
学生自由练读、指读、齐读、开火车读。
3.探究发音方法。
学生编个顺口溜来记这个韵母的发音,拍着小手一起说说。
4.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an,看图,电视边上放着什么?(生:球)它是什么形状的?(生:圆的)把“圆”的声调变成一声,试一试。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单元三课教学设计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理解词语方面去谈。
板书
设
计
2、江山如此多娇
乍暖还寒、谈忒不安、和盘脱出、呼之欲出、传世佳作”
教学反思
课题
2、江山如此多娇
执行时间
月日
分课时
总课时
电教课时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第一部分内容。
重点难点
理解第一部分内容。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随笔
一、解题引导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江山:指祖国的景色;
如此:这样
娇:美丽
3、根据课题提出质疑。
二、自主预习,理解题意。
(2)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出示其他要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记叙部分?
2、交流解难,解决困难。四、导朗读1、学生练习朗读。(自读、互读、分角色读)
2、指名读。
3、师生评议。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连贯通顺。
2、自学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新词和幻灯片,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投影出示)
(2)认读“竣工、估算、豁然开朗、凝聚、审视”等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乍暖还寒、谈忒不安、和盘脱出、呼之欲出、传世佳作”等词语。
3、指导理解词语。
(1)幻灯出示要理解的词语“乍暖还寒”。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三课《汉语拼音3》活动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三课《汉语拼音3》活动设计科目版本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章节第一组课名第一组三课《汉语拼音3》(一课时)学习目标 1.学习四个声母b、p、m、f的发音及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ɑ”拼读音节的方法。
3.学会拼读“b、p、m、f”与“u、o”组成的音节。
4.认识“爸、妈、我”三个汉字。
具体环节设计教学环节内容1. 教师上课1.1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快来读一读。
注意声母要读得轻而短。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声母家族的“y”和“w”。
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几个新的声母。
让我们先看一段小动画。
1.2学习发音这几个新的声母该怎样读呢?让我们一个一个地来学习。
1.练习b的发音。
发音要领:把两片嘴闭合,把气憋住,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双唇。
请同学们跟着示范多读几遍。
b2.练习p的发音。
发音要领:发“p”音时,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注意:“b”不送气,“p”送气。
把手放在嘴前边,感觉一下,是不是有气流。
自己练习读几遍。
p3.练习m的发音。
发音要领:双唇闭拢,把气堵住,气流从鼻子里出来,声带有些颤动。
请你学习读一读。
m4.练习f的读音。
发音要领:上齿接触下唇,发音时气流从齿和唇的小缝中摩擦出来。
请同学们自己练习读一读,请小伙伴听一听读的对不对。
f1.3正确书写 1.举起右手,让我们跟随示范写一写。
b pm f2.对照课本自己练一练。
注意它们在四线三格的位置。
3.在拼音本上多练几个,请小伙伴看看写的正确、漂亮吗?1.4学习拼读 1.这几个声母和单韵母朋友也能组成音节。
拼读音节有诀窍。
注意声母和韵母相碰时要连读。
2.让我们加上四声,再来读一读。
3.让我们做个小游戏,再读读这些音节。
请同学们把拼音和相应的图片连线。
答案:4.学会了声母和“ɑ”相拼的音节,试着练习拼读“b、p、m、f”与其他单韵母朋友组成的音节。
1.5认识生字借助音节,认识“爸、妈、我”三个汉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识字3口耳目 第1课时

教案标题: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识字3口耳目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口、耳、目”等7个生字,会写“耳、目”等4个字。
(2)初步了解“耳、目”等字词的意思,初步感知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对应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2)初步感知汉字的造字方法,了解象形字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汉字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口、耳、目”等7个生字,会写“耳、目”等4个字。
(2)初步了解“耳、目”等字词的意思,初步感知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对应关系。
2. 教学难点:(1)正确书写“耳、目”等字。
(2)初步感知汉字的造字方法,了解象形字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事物。
(2)引出课题:识字3 口耳目。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理解词语的意思。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发现汉字的造字方法。
3. 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学生用“耳、目”等字组词,加强词语记忆。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汉字的造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5. 课后作业(1)抄写本节课所学生字。
(2)用“耳、目”等字组词,加强词语记忆。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发现汉字的造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在学习课文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 课后作业的布置,既要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又要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共5课)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识字单元,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5 篇识字课,内容丰富,渗透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走进语文,乐于识字。
二、教学目标认识本单元的生字,会写一部分简单的生字。
初步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感受汉字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良好的识字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会写简单的生字。
(2)掌握不同的识字方法。
2.难点。
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法、读书指导法。
五、教学时间本单元教学时间建议为 8—10 课时。
六、教学过程《天地人》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天、地、人、你、我、他”6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 6 个生字,会读课文。
2.难点:理解“天、地、人”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谈话: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语文了。
语文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它可以让我们认识很多的字,读很多有趣的故事。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几个汉字朋友。
板书课题:天地人。
二、学习生字出示生字卡片“天”。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提问:你在哪里见过“天”字?(天空、天气等)(3)引导学生观察“天”字的字形,说一说“天”字像什么。
(像一个人头上顶着一片天)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地、人”两个字。
(1)认识“地”字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与“地”有关的词语,如土地、草地、大地等。
(2)认识“人”字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认识的人,如家人、同学、老师等。
学习“你、我、他”三个字。
(1)教师与学生互动,用“你、我、他”进行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理解这三个字的含义。
(2)例如:教师说:“我是老师。
你是谁?”学生回答:“我是学生。
”教师再指着另一个学生问:“他是谁?”学生回答:“他是我的同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习b的音形
⑴出示b的图形①引导学生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②问:这个字母念什么?学生试读b。③讲:听广播的“播”读得轻短些,发音时,把两片嘴闭合,把气憋住,然后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双唇就是b的音。④教师范读。⑤学生学读,体会发音方法。⑥开火车读。
⑵学习b的形
①引导学生提问:怎样记住b的形?或b与图中的那一部分很像?②你们能编一个记忆b的小儿歌吗?
2、学习p、m、f的音形。(方法同上)
三、复习
今天我们有认识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他们分别是b、p、m、f。同学们学习得可认真了!
板书设计
b p m f
教学反思:
。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会b、p、m、f四个声母,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韵母家族的6个朋友(出示a、o、e、i、u、ü)一起读读,你们读得真准,能不能按字母顺序摆一摆,再按顺序读一读?你们记得真清楚。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再认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愿意吗?
拉开天线听广播b、b、b。
右下半圆b、b、b。……
⑶指导书写b
①讲:我们先认识一个字母基本笔画:“│”上竖。②请同学们观察书中字母b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同桌同学相互说说。③学生说笔顺、位置,教师范写,强调b的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到第三条线停笔。④学生书空笔顺。⑤学生在拼音本上抄字头。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