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梁鸿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情况汇报
关于湿地公园保护情况汇报

关于湿地公园保护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湿地公园保护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湿地公园的管理者和保护者,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保护工作,确保湿地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对湿地公园的保护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统计,我们发现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湿地植被减少,水质污染严重,野生动物数量减少,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威胁。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规划,力求改善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
其次,我们加强了湿地公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我们增加了巡逻人员和监测设备,加强了对湿地公园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严格控制了游客的数量和行为,确保湿地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周边企业和居民的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了社会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科研和技术支持,开展了湿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修复工作。
我们邀请了专业的生态学家和环境工程师,对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方案,并积极开展了湿地植被的恢复和水质的净化工作,以期恢复湿地公园的原始生态状态。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对湿地公园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我们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社会公众传递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号召大家共同参与湿地保护,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我们还举办了一系列的环保活动和宣传展览,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和关注者,有效提高了社会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支持程度。
总的来说,我们在湿地公园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加强合作,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推动湿地公园保护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湿地公园的保护工作,让我们共同守护美丽的湿地公园,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湿地公园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湿地公园项目实施情况汇报一、项目背景。
湿地公园项目是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项目之一,旨在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二、项目进展。
1. 土地征用和规划设计。
项目启动初期,我们与相关部门协商沟通,成功征用了湿地公园所需的土地资源,并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进行了详细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确保了湿地公园建设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2. 基础设施建设。
在规划设计确定后,我们立即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目前,湿地公园的园路、桥梁、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已经完成了80%的施工,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工。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湿地公园内的排水系统建设,确保了雨水和地下水的正常排放,保障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3. 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我们积极开展了湿地植被的恢复与保护工作。
通过引种当地特有的湿地植物,加强了湿地植被的恢复,提高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湿地野生动物的保护,建立了完善的生态监测系统,保障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发展。
4. 宣传推广和社区参与。
为了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推广活动。
通过举办湿地公园开放日、举办湿地生态摄影比赛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和了解湿地公园。
同时,我们还积极与周边社区开展合作,组织了湿地生态志愿者队伍,加强了社区居民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完善设施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快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工。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设施建设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湿地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最新湿地公园年度述职报告范本

最新湿地公园年度述职报告范本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今天,我有幸向大家汇报我们湿地公园在过去一年中的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以下是我们的年度述职报告:一、生态保护与恢复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湿地公园团队致力于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
我们成功实施了多项生态修复项目,包括湿地植被恢复、水体净化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改善。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的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显著的恢复和增强。
二、科研监测与数据分析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科研监测体系,对湿地公园内的水质、土壤、空气质量以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持续的监测和数据分析。
这些数据为我们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且我们已经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分享了我们的研究成果。
三、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为了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环境教育活动,包括湿地生态游、知识讲座和志愿者服务项目。
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的参与,有效提升了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四、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我们对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和维护,包括游客中心、步道系统和观景台。
这些改进不仅提高了游客的体验,也为我们的科研和监测工作提供了便利。
五、资金筹集与管理在资金管理方面,我们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助和门票收入等多渠道筹集资金。
我们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上。
六、未来规划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生态保护项目,扩大科研监测范围,加强环境教育,提升基础设施,并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湿地公园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支持和参与湿地公园工作的同事们。
我们的成绩是团队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支持的结果。
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与大家继续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湿地公园的发展。
谢谢大家!。
湿地公园建设亮点总结汇报

湿地公园建设亮点总结汇报湿地公园建设亮点总结汇报一、背景介绍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休闲娱乐空间、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多重功能。
为进一步推进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提升城市品质与环境保护水平,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湿地公园建设工作,下面将对此进行亮点总结汇报。
二、建设亮点1. 生态保护与恢复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我们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通过恢复湿地植被,修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了优质的栖息地,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和其他野生动植物,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同时,我们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水质清澈、湿地环境良好。
2. 环境教育与科普推广湿地公园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为了提供一个环境教育与科普推广的平台。
我们采取了充分的宣传手段,在公园内设立了丰富多彩的展板、展示厅和教育中心,开展了多场主题活动、讲座和互动体验,向公众普及湿地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推动环境保护工作。
3. 设施完善与功能创新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公众需求和特殊要求,努力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通过改造景观和完善基础设施,增加了公园的观赏性和便利性。
同时,我们创新了公园的功能,设立了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包括游船、自行车道、健身器材、儿童游乐区等,满足了公众的多元化需求。
4. 社会参与与合作推动湿地公园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参与和合作推动。
我们积极开展公益募捐活动,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与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大学进行合作,推进湿地保护科研和技术创新;与周边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实现了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社会资源的共同开发利用。
三、建设成效湿地公园建设的亮点不仅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更体现在建设成效上。
1.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取得了明显成效,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
2. 大量的湿地动植物得到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精编范文】湿地公园申报材料word版本 (8页)

201X年,省环保厅听取了我县关于安固里淖湿地情况的汇报。
201X年初,尹局长赴省环保厅跑办该项目,省环保厅表示将会组织专家到我县对安固里淖湿地进行重新考察论证。
目前,我局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专家考察组的到来。
四、湿地公园申报下一步工作 计划
四、无锡吴文化博览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五、梁鸿湿地公园景区管理处营业执照
六、梁鸿湿地公园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的证明
七、梁鸿湿地公园相关
无锡吴文化博览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梁鸿湿地公园管理处
201X年4月5日
目
录
一、湿地生态系统基本状况
1
湿地生态系统状况
(10)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实地考察报告组
织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并报过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11)对通过实地论证和国家林业局初步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国家林业局在拟建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进行公示。
2、省级湿地公园申报程序。
(1)由拟建湿地公园所在地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建立湿地公园的建议;
1.1
河流湿地
1.2
沼泽湿地
1.3 人工湿地
2
生物多样性特征
2.1
植物多样性
2.2
植被多样性
2.3 3
动物多样性
湿地保育区现状
3.1
湿地生态水系现状
3.2 保育区林地现状 二、湿地保护与恢复情况1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情况
1.1
沼泽湿地保护与恢复
1.2
森林湿地保护与恢复
1.3
湖荡湿地保护与恢复
1.4
河滨带植被保护与恢复
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案例分析

一、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1. 公园概况湿地保护面积43平方公里,水域23平方公里,成为集拦洪、蓄水、调节气候、生态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观区。
域内除湖泊湿地外,大部分为荒丘沙地,有部分渔池和农田。
在低洼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现象比较突出,盐碱土地面积相对较大;在湿地边缘分布有芦苇和菖蒲等,植物种类较少,覆盖度低,生物多样性相对匮乏。
2. 区位交通星海湖湿地公园地处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下沿,毗邻石嘴山市老城区东侧,距银川市84公里。
3. 景观特色整个公园由“六景一山”组成,即:鹤翔谷、百鸟鸣、白鹭洲、新月海、金西域、南沙海和中华奇石山。
其中,中华奇石山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分为世界园、西北园、东北园、民族园、西南园、华南园、石嘴山精神园等10个园区以及民族大团结雕塑园、民族之花雕塑园、世界名人雕塑园、中国著名科学雕塑园等8个雕塑园,还有三十六计擎天柱、三十六计碑。
4. 功能分区目前,已形成南域、北域、中域、东域、西域、新域6个湖面景区,总面积32Km2。
5. 项目设置游览项目:鹿儿岛水上体育运动观光看台、2万平方停靠船舶的渔人码头和南沙海码头、3000平方米供游人观光的木制码头、2000平方米的钓鱼岛餐饮服务中心、豪华游轮1艘管理项目:地管理站、湿地鸟类救护站、鸟类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站、鸟类投饲点、观测瞭望塔(台)、鸟类救护等设施。
6. 开发运营投资25亿元集中打造星海湖南域旅游景观开发项目。
2012年12月,石嘴山市与中基浩泰投资集团签订星海湖南域开发合作项目协议,该项目规划星海银河秀场、开心繁星岛、星辰欢乐广场、星海银河娱乐、星海体育休闲广场、中央地产景观、旅游度假商业区、观湖地产景观等八大功能组团,建设30个景点和景区,开启“星海银河”的新景观。
项目计划三年建成主体景观,五年建成全部景观。
编制《石嘴山市环星海湖开发景观规划》。
规划总面积68平方公里,分三级圈层开发,其中一级开发区域45平方公里,二级开发区域23平方公里,三级开发区域为周边辐射区域。
无锡吴文化博览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梁鸿湿地公园景区管理处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无锡吴文化博览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梁鸿湿地公园景区管理处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无锡吴文化博览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梁鸿湿地公园景区管理处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无锡吴文化博览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梁鸿湿地公园景区管理处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程、市政设施建设(凭有效资质证书经营);景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寻觅江南水乡的野趣 无锡梁鸿国家湿地公园

浅 水 区 域 放 置 芦 苇 ,经过 芦苇 自身 的分 蘖 和 根 状 茎 的 繁 殖 ,恢 复 以 芦 苇 为 建群 种 的沼 泽 湿 地 :退 渔 还 湿 工 程 中 将 各 鱼 塘 间塘 梗 全部 挖 开 ,将 原 有 鱼 塘 群 则 打 通 形成 一 个 完 整 的、 底 部 有 高 低 起伏 的水 体 , 以满 足 不 同 水 生 植 物 对 水 位 的不 同 要 求 ,构 造 多样 化 生 物 生存 环 境 。 工 程 建 设 中还 人 工 建 造 了部 分生 态 岛 , 以增 加 公 园 内 的 自然 景 色 。 利 用塘 梗 土和 塘 底 淤 泥 在 大 湖 中 堆 积 形 成 一 个 岛屿 ,岛 屿 结 构形 状 是 根 据 不 同 的 风 向、 水流 、
塑造返璞归真 的自然风格
无 锡梁 鸿 国 家湿 地 公 园 位 于 无锡 市 鸿 山街 道 东 部 的 中 国吴 文 化 博 览 园 内 , 已建成 区面 积 约 2 0 0 0 亩 ,水 域 面 积 较 大 ,区 内水 系发 达 ,是 典 型 的 太湖 流 域 平 原 河 网 区
湿 地 。 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河 流 湿 地 、 沼 泽 湿地 、人 工 湿 地 三 大 湿 地 类
3 4
中 萃 建 缀
湖 滨 带 挺 水 植 被 进 行 恢复 。 以湖 滨 带 斜 坡 上 和 构 筑 的 水 下 暗 堤 为 生 境 ,构 建 挺水 植 被 带 ,重 点 选 取 观 赏 价值 高
融 合 数千 年 的 文 化传 承
与 国 内其 他 地 公 园相 比 ,梁 鸿 湿 地 公 园 不 仅 拥 自 得 天独 厚 江 南水 乡 自然环 境 ,更 是 拥 吴 地 3 2 0 0 年 文 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梁鸿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自2010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以来,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坚持国家林业局倡导的“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遵照南京大学编制的《无锡梁鸿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当年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考察评估意见,经各有关单位与园区的共同努力,立足于园区的自身优势和特点,初步打造了一个集湿地保护、湿地旅游与湿地科普宣教的湿地公园。
现将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湿地生态系统基本状况1 湿地生态系统状况无锡梁鸿湿地公园位于无锡市鸿山镇东部的中国吴文化博览园内,距无锡市区22 km,苏州市区23 km。
临近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以及无锡硕放机场,交通十分便捷。
我园依傍伯渎河,东邻漕湖、鹅真荡,西望太湖,南傍望虞河。
梁鸿湿地属于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整个太湖流域的河网密度为 3.24 km/km2,河流总长120,000 km,梁鸿湿地区内河流总长10.167 km,河网密度达4.4 km/km2,河流湿地是区内典型的湿地类型;区内湿地类型还包括,由低洼地和废弃的鱼塘经自然演替形成草本沼泽湿地。
总体上湿地公园内涵盖了三大类的湿地,即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库塘与稻田),占总类型的3/5;包括永久性河流、草本沼泽、水产池塘、水塘、灌溉地共5 个小类。
1.1河流湿地无锡新区属于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区内河网纵横交错,规划区域内河流湿地分布在两条横贯的河流(东新桥港、九曲河),以及各分支河流的周围,大部分河道都保持着原始风貌,立地条件异质性较高,形成了空间结构复杂、植被组成丰富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
水生植被类型以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为主,并有少量人工种植的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在河流滩地低水位和浅水区常见芦苇、蒲草、菰、席草等挺水植物和野菱、莲等浮水植物及金鱼藻、眼子菜、苦草等沉水植物;滨岸带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较高,基本形成乔灌草的复合群落,常见杨树、柳树、水杉等土著耐湿树种。
随着一年四季河床水位的自然涨落,在岸滩湿地上还广泛生长着水蓼、旱苗蓼、荭草、水花生、水齿苋、三白草、合萌、水芹、水竹叶草、凤眼莲、雨久花、石龙尾、慈姑、牛毛毡、水车前、鸭舌草、荸荠等湿生物种。
河流生态系统的初级消费者主要是个体很小的各种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合成的食物几乎全部被浮游动物所消费,周转速度很快。
河流生态系统的大型消费者,除了草食性浮游动物外,还包括其他食性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等。
这些水生动物处于食物链(网)的不同环节,分布在水体的各个层次,形成一个完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系统。
湿地分布图1.2 沼泽湿地区内的天然湿地,除了河流湿地外,还有少量零散分布的草本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规划区东侧,靠近伯渎港的区域。
现有的沼泽湿地几乎都由低洼塘地演变而成,部分属原生的沼泽湿地,部分由废弃的鱼塘经自然演替形成的沼泽。
植物群落由沼生植物(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组成,以苔草及禾本科植物占优势,几乎全为多年生植物,很多植物具根状茎,常交织成厚的草根层或浮毡层,主要的植物种类有香蒲、芦苇、槐叶萍、菰、莲、荷、李氏禾、荻、漂佛草、稗、水葱、荆三棱、早苗蓼、长圆叶水苏、合子草、看麦娘、细灯心草、水蓼、藨草、水芹、慈菇和红草等。
主要的植物群落有:芦苇群落、香蒲群落、香蒲-芦苇-槐叶萍群落、菰群落、荷群落。
尽管区内沼泽湿地面积较小,但其丰富的沼生植被是次级消费者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鸟类等的重要食源和栖息地,包括鸳鸯、白鹭、灰雁、鹌鹑、黑嘴鸥、喜鹊、黑水鸡等;沼生生态系统具有水陆两重性的特征及其丰富的水草资源同样为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场所,包括中华大蟾蜍、中国雨蛙、金线蛙、黑斑蛙、泽蛙、饰纹姬蛙、中华鳌、乌龟、黄缘闭壳龟、黄喉水龟、中国石龙子和北条草蜥等多以此为栖息场所。
1.3 人工湿地区内的人工湿地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水产池塘,即鱼塘,主要分布在伯渎港沿岸,共有大小鱼塘21个。
二是水塘,村庄周围和伯渎港沿岸都有少量分布,共有大小水塘12 个,面积均不超过2130 m2。
三是灌溉地,主要为水稻田,分布范围广,面积较大,是区内最重要的一种人工湿地;现有人工湿地可统称为库塘湿地和稻田湿地。
2 生物多样性特征2.1 植物多样性梁鸿湿地属北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区内湿地类型多样,分布较广,湿地植物资源丰富。
区内浮游植物共有8 门157 种,其中,蓝藻门、绿藻门、裸藻门、硅藻门分布范围大,数量多;黄藻门、金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的藻类也有分布。
各种藻类植物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
高等植物共有53 科119 种,其中双子叶植物35 科74 种,单子叶植物14 科41 种,蕨类植物4 科4 种。
并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 种,为银缕梅;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 种,为秤锤树、香果树、野菱。
芦苇、菰、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苦草、黑藻、聚草、荇菜和菱等为优势种。
2.2 植被多样性区内植被主要分为陆生植被、水陆过渡植被/沼生植被,和水生植被。
其中陆生植被指分布在永久性露出水面的滩地和陆地,如河岸、塘梗等区域的植物群落;水陆过渡植被/沼生植被指分布在河流、鱼塘、池塘的滨岸浅水区中的植物群落,或分布在浅水沼泽中的植物群落;水生植被指分布在河流、鱼塘、水塘等水体中的植物群落。
(1)陆生植被区内大部分的河岸陆生植被为乔—草—藤本植物群落,其中乔木种类除了人工栽培的意杨、水杉、白杨、李、梨和桃等外,还有国槐、刺槐、苦楝、臭椿、杞柳、桑、榆、毛白杨、构树、合欢等树种;草本植物有狗牙根、鸭趾草、蒌蒿、牛鞭草、水芹、水蓼、马唐、莎草和灯芯草等;藤本植物常见有野豌豆、蛇莓、拉拉藤等,还有人工种植的南瓜等。
分布在塘梗上的陆生植被主要为蒿草群落优势种黄花蒿,覆盖度70~90%。
伴生种有一年蓬、小飞蓬、齿果酸模、益母草、白花败酱、车前、猪殃殃、狗尾草、马兰头、刺儿菜等。
(2)水陆过渡植被/沼生植被水陆交错带和沼泽湿地均具有常年积水,但水深较浅的生境特征,主要的植物种类以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为主,伴生有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和藻类。
其中挺水植物主要有芦苇、香蒲、菰、荷、水葱、水蓼、慈姑等,浮叶植物主要有睡莲、野菱、芡实、荇菜、水鳖等。
这些植物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形成不同种类和组成的群落,主要的植物群落有:z芦苇群落芦苇群落分布比较广泛,是区内河流湿地、沼泽湿地、鱼塘和池塘中常见的湿地植被类型。
芦苇群落建群种芦苇覆盖度60~90%,有时混生香蒲和菰;伴生种有萎蒿、水蓼、苔草、稗、苦草、黑藻、水车前,槐叶萍和莕菜等;层外植物多为缠绕在植株茎杆上的攀援植物,如鸡矢藤和盒子草等。
z香蒲群落香蒲群落主要分布在鱼塘和水塘中,香蒲高出水面1.5m ~ 2.0m,盖度95%左右,基本为单优群落;伴生种有芦苇、水蓼、泽泻、灯芯草、苔草等,偶见菰、稗草、菖蒲;四周围有一些中层植物如灯心草、水葱、蓼科等,下层植物主要有浮萍、莕菜、黑藻、菹草、苦草、眼子菜等。
z荷群落区内的荷主要由人工种植,荷群落中建群种盖度高达90%以上,伴生种有慈姑、水田碎米荠、鸭舌草、水蓼等,下层植物有浮萍、金鱼藻、狐尾藻、满江红、槐叶萍等,外层植物有芦苇、牛鞭草、猪秧秧、繁缕、灯芯草等。
z菰-水鳖群落由菰、水鳖形成的共优群落,菰高出水面1m 左右,菰-水鳖盖度达80%,伴生种有芦苇、香蒲,下层植物有浮萍、满江红、黑藻、苦草、眼子菜、狐尾藻、槐叶萍等。
z野菱-睡莲群落由野菱、睡莲形成的共优群落,野菱-睡莲群落覆盖度80%以上。
混生少量的芡实、莕菜、眼子菜,伴生种有黑藻、金鱼藻、菹草、狐尾草、浮萍、紫萍和槐叶萍等。
z苔草群落苔草群落分布广泛,是梁鸿湿地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以灰化苔草、单性苔草、短尖苔草、红穗苔草等为优势种,未淹水前覆盖度可达90%,常呈单种群落,有时与水蓼、蒌蒿、萎陵菜、泥湖菜、酸膜叶蓼等形成共优种群落。
(3)水生植被水生植被包括漂浮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和浮游植物群落。
z漂浮植物群落漂浮植物是一类植物体浮生在水面,根悬于水中,可以随水流或风吹而漂浮的植物。
区内漂浮植物群落组成情况往往不是固定的,且植株密度和群落的盖度很大,其群落常漂浮到其它生活型的植物群落内成为其组成成分。
建群种有浮萍、紫萍、满江红和槐叶萍。
常见伴生种有野菱、菹草、金鱼藻和黑藻等。
建群种常形成单种或单优势种群落,覆盖度可达95%以上。
z沉水植物群落沉水植物是一类植物体(茎、叶)全部沉没水中,多数根扎生于底泥中,而花序伸出水面之外的植物群落,但也有部分植物由表皮细胞逐步取代了根的功能,因此根逐步退化甚至消失。
区内沉水植物群落建群种有马来眼子菜、黑藻、菹草和金鱼藻,常形成单种群落或共优种群落,常见伴生种有莕菜、野菱、芡实、莲、菱、狐尾藻、水车前等。
z浮游植物群落区内浮游植物主要有160 种,含(变形、变种)。
其中蓝藻门有35 种,占种数的21.87%;隐藻门3 种,占种数的1.8%;甲藻门2 种,占1.25%;金藻门3 种,占种数的1.8%;黄藻门2 种,占种数的1.25%;硅藻门31 种,占种数的19.37%;裸藻门16 种,占种数的10%;绿藻门67 种,占种数的41.8%。
2.3 动物多样性梁鸿湿地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将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是陆地、水体和大气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产物。
这种独特生境使它具有丰富的陆生与水生动植物资源,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珍稀濒危鸟类的“生命转运站”。
区内分布有鱼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兽类、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共7 大动物类型,总种数300 多种。
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6 种,包括鸳鸯、白鹭等。
(1) 鱼类梁鸿湿地鱼类共有9 目16 科50 属68 种(和亚种),以鲤科为主,另有鳅科、鮨科、鮠科、塘鳢科、鱵科等多种名贵鱼类。
鲤科共有41 种,鳅科鱼类5 种,其余各科皆不超过 4 种。
梁鸿湿地鱼类在中国淡水鱼类分布中属华东区(或江河平原区),其中鲢鱼、鳙鱼、长春鳊、翘嘴红鲌、三角鲂、蒙古红鲌、戴氏红鲌、银飘鱼、似鲛、鲹鲦、贝氏鲹鲦、青鱼、草鱼、鳡鱼、银鲴等是我国特产的江河平原鱼类。
区内鱼类垂直分布情况为:z上层鱼类:两种飘鱼,两种鲹鲦,鲢鱼、青鱼;z中上层鱼类:四种银鱼,鳙鱼、似鲛、赤眼鳟、圆尾斗鱼;短颌、鰟鮍亚科;z中下层鱼类:两种鲂鱼,青鱼、草鱼、鳊鱼、银色颌须鲴、麦穗鱼;z底层鱼类:鲤亚科,鲴亚科,鮠科,黑鳍鰁、华鰁、棒花鱼;z底栖鱼类:花鱼骨、刺鳅、黄鳝、鳗鲡、吻鰕虎鱼,鳅科,塘鳢科,鮨科。
(2) 鸟类梁鸿湿地鸟类是最有保护价值的生物资源,共有168 种,隶属14 目40 科76 属。
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