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体网格划分
HyperMesh与SimLab四面体网格划分与质量控制方法

• 因此,还要再检查一项,在HM中选择外表面任意一单元,通过“by attached”选择所有与其 连接的单元隐藏,最后查看图形区是否有剩余的2D单元,如果没有则证明其是封闭的,如果 有则不是封闭的
这仅仅针对单个结构件!
表面单元的检查
• 对于单元质量的检查,类似之前结构所讨论的 • 流体表面单元封闭性的检查项跟之前结构网格类似,但具体查看要更复杂,主要检查以下三
项:
Intersection/ penetration
T-connection and
Free edges
Leakage
Intersecton/penetration
Leakage
• 然而对于特别复杂的模型,有时难以确定流域内外的单元,这时候检查泄漏可按如下步骤: ➢选择外表面任意face,通过connected将所有外表面单元单独 显示出来 ➢检查单独显示的faces是否有T-connection and free edges, 如有,则说明相应处有泄漏 ➢最后通过element path找到泄漏处并修复
注意:以下所有讨论基于standard tetra mesh
质量控制
• 四面体网格质量控制较为复杂,对于standard tetra mesh,总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来进 行控制修复
➢通过表面封闭的2D单元质量来控制 ➢在四面体生成过程中设置参数来控制 ➢四面体生成后通过HM/SimLab相关工具来修复
• 对于单个结构件来说,正确的2D表面网格不会有T-connection和free edge,在HM中可以通过 tool—edges来检查者两项。
以上也可以在SimLab中检查
ANSYSLS-DYNA网格划分

ANSYSLS-DYNA网格划分ANSYS LS-DYNA结构冲击动力学分析专题培训学习心得——网格控制心得: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在于利用workbench进行模型的前处理方面,尤其是网格划分控制上,前期我们进行分析的主要网格划分方式多为系统自动划分,对于结构形式复杂的模型,很多时候都不太会对网格进行控制。
在三维网格划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1. 四面体网格划分2. 扫略网格划分3. 多区网格划分4. 六面体为主网格划分5. 自动网格划分算法区别这些我们都有了解,而网格划分算法中的Patch Conforming 算法和Patch Independent 算法的区别却不太清楚,其主要差别在于Patch Independent 算法有较强的几何容忍度,小于某一给定尺寸的几何形状会被忽略,但同时也带来了计算精度有偏差的问题,如何均衡这两者的关系需要根据工程实例情况来进行区分。
对于单个模型的多次网格控制对于一个模型可以添加多个不冲突的网格控制,尺寸控制几乎可以跟任何一种划分方式合用,这样可以保证模型网格的规则性,也可以控制单元数量(因为在DYNA中,单元数量及最小单元尺寸与计算效率及计算精度关系非常密切)。
局部网格控制局部网格控制同样也是以尺寸控制为基础,用单元尺寸、线份数、影响球等手段来实现所关注的局部网格质量。
这个控制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计算的效率和精度。
在高级尺寸共功能上,打开调整曲率功能可以调整曲率法向角,细化转角处网格,还可以通过控制狭缝间的网格层数来对细微部分进行细化处理。
单元数量控制DANY的分析对单元数量很敏感,普通的双核CPU的计算机,计算400万单元的模型已经是极限,大型计算机的并行计算也需要进行合理的网格数量及尺寸的控制,另外不同的分析类型对网格质量的要求也不同。
运用DYNA进行碰撞模拟时多采用的是显示动力学分析的模式,这是因为一方面,计算收敛程度高,另一方面,计算结果更为精确,只是由于显式分析计算量大,对网格的质量要求就很高。
Hypermesh划分四面体网格时查找解决面单元不封闭的两种方法

在对具有复杂曲面特征的零件进行网格划分时,一般选用四面体网格。
如果基于体或封闭面来划分四面体网格的话,只要设置相关参数,就可以一键生成全部的四面体网格,划分过程不会产生面网格不封闭的现象(因为面网格是软件自动生成的)。
但这种方法划分的网格质量一般不太高,对局部区域网格疏密控制不如手动控制,通常适用于非重要、不关心的零部件。
如果基于封闭面单元来生成体单元的话,在处理复杂零件时(有时要多次分割实体),对重点区域面单元细分,非重点区域面单元粗分,往往到最后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无法一键生成体单元,软件提示面网格不封闭。
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有两种原因,也对应两种查找解决方法。
第一种原因是面单元上存在节点对齐但未耦合或者节点不对齐无法耦合。
这种原因是相对常见的。
解决方法也较简单(按下图步骤1~5,节点容差大小可从0.1逐渐增大到主体网格大小,进行共节点检查),这样就可以找到有问题的位置,找到后进行节点耦合(equivalence)或调整网格后进行节点耦合。
图1 检查方法一
第二种原因是缺失面单元。
因为零件复杂特征多,难免会疏漏了对局部小区域的面网格划分。
而这时单凭肉眼去找,往往很难找到。
其实软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只需将图2中的步骤5改成find edges(即自由边检查),如图3所示,检查发现有3个自由边,红色标注出来,很容易找到,然后补一下单元即可(个别单元缺失可直接按F6键进行修补)。
(注:这里一定要选中全部网格进行检查)
图2 检查方法二。
ANSYS LS-DYNA 网格划分

ANSYS LS-DYNA结构冲击动力学分析专题培训学习心得——网格控制心得: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在于利用workbench进行模型的前处理方面,尤其是网格划分控制上,前期我们进行分析的主要网格划分方式多为系统自动划分,对于结构形式复杂的模型,很多时候都不太会对网格进行控制。
在三维网格划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1. 四面体网格划分2. 扫略网格划分3. 多区网格划分4. 六面体为主网格划分5. 自动网格划分算法区别这些我们都有了解,而网格划分算法中的Patch Conforming 算法和Patch Independent 算法的区别却不太清楚,其主要差别在于Patch Independent 算法有较强的几何容忍度,小于某一给定尺寸的几何形状会被忽略,但同时也带来了计算精度有偏差的问题,如何均衡这两者的关系需要根据工程实例情况来进行区分。
对于单个模型的多次网格控制对于一个模型可以添加多个不冲突的网格控制,尺寸控制几乎可以跟任何一种划分方式合用,这样可以保证模型网格的规则性,也可以控制单元数量(因为在DYNA中,单元数量及最小单元尺寸与计算效率及计算精度关系非常密切)。
局部网格控制局部网格控制同样也是以尺寸控制为基础,用单元尺寸、线份数、影响球等手段来实现所关注的局部网格质量。
这个控制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计算的效率和精度。
在高级尺寸共功能上,打开调整曲率功能可以调整曲率法向角,细化转角处网格,还可以通过控制狭缝间的网格层数来对细微部分进行细化处理。
单元数量控制DANY的分析对单元数量很敏感,普通的双核CPU的计算机,计算400万单元的模型已经是极限,大型计算机的并行计算也需要进行合理的网格数量及尺寸的控制,另外不同的分析类型对网格质量的要求也不同。
运用DYNA进行碰撞模拟时多采用的是显示动力学分析的模式,这是因为一方面,计算收敛程度高,另一方面,计算结果更为精确,只是由于显式分析计算量大,对网格的质量要求就很高。
Hypermesh四面体网格

第3页/共6页
网格修补
如果在自动生成网格之后,经过检查,部分网格尺寸过小,或者部 分网格不合格,可以综合使用如下命令进行修补与修改,分别是: mask、find、delete、elem edit和tetra remesh等。
Hypermesh四面体网格
• 四面体是有四个面,六个边和四个顶点的三棱锥形状; • 相对于六面体来说,四面体在计算精度上和计算时间上都
稍微差点,但是由于其可以由软件自动生成,因此有了较 广泛的应用; • 对于一般的铸件分析,由于铸件本身的倒角等问题,并不 能很快的划分出六面体网格,所以四面体一般应用比较多; • 综合时间和模型的复杂程度,应尽量使用六面体网格。
第1页/共6页
Hypermesh四面体网格
• 划分四面体网格的如使用此功能,
则所使用面单元必须是封闭的,不能有多余的单元。 Volume tetra以体或封闭曲面划分网格。
第2页/共6页
四面体网格检查 • 四面体网格检查同2d网格检查名为check elems面板下的3D面板,如下
Find类型
条件单元
显示编号
Find命令
第4页/共6页
实例解析
四面体网格的生成过程是,先生成面网格,然后以面网格 为边界向内生成四面体,所以要想生成好的四面体,要先对几 何进行清理,使目标几何面能产生质量高的面网格。
第5页/共6页
感谢您的欣赏!
第6页/共6页
fluent教程案例PPT课件

膨胀算法
• 前处理
– TGrid 算法 – 所有物理类型的默认设置。首先表面网格膨胀, 然后生成体网格 – 不支持邻近面设置不同的层数 – 可应用于扫掠和 2D 网格划分
• 后处理
– ICEM CFD 算法 – 使用一种在四面体网格生成后作用的后处理技术 – 只对 patching conforming和patch independent 四面体网格有效.
– 过渡比
• 膨胀层最后单元层和四面体区域第一单元层间的体尺寸改变
• 当求解器设置为 CFX时, 默认的 Transition Ratio是 0.77. 对其它物理选项, 包括Solver Preference 设置为 Fluent的CFD,
默认值是 0.272. • 因为Fluent 求解器是单元为中心的,其网格单元等于求解器单元, 而CFX 求解器是顶点为中心的 ,求解器单元是双重节点
5. 注意这里有5 部件和 5个实体。 4个 Solid项 包含三通管的 固体部分而命名为 Fluid的体是流体区域
6. 因为首先关注的是流体区域, 右击并抑制Outline 中几何下的 4个固体
7. 右击 Mesh 插入方法。 选择流体体并将 Method 设置为 Tetrahedrons,将 Algorithm 设置为 Patch Conforming
23. 保存项目并退出 Workbench.
作业 5.2
汽车集流管的流 体和结构网格
5-33
目标
这个作业示范对耦合传热 (CHT) 流分析或流固耦合(FSI)分析创建合适的网格, . 然而, 几何呈现潜在困难.
• 几何包含两部分. 一部分是固体集流管,另一部分是流体区 域.
• 流体网格将是CFD 性质, 具有膨胀,ckness 并输入值0.001 m. Maximum Layers设为5
ansysworkbench中划分网格的几种方法

转自宋博士的博客如何在ANSYS WORKBENCH中划分网格经常有朋友问到这个问题。
我整理了一下,先给出第一个入门篇,说明最基本的划分思路。
以后再对某些专题问题进行细致阐述。
ANSYS WORKBENCH中提供了对于网格划分的几种方法,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首先创建一个简单的模型,然后分别使用几种网格划分方法对之划分网格,从而考察各种划分方法的特点。
1. 创建一个网格划分系统。
2. 创建一个变截面轴。
先把一个直径为20mm的圆拉伸30mm成为一个圆柱体再以上述圆柱体的右端面为基础,创建一个直径为26mm的圆,拉伸30mm得到第二个圆柱体。
对小圆柱的端面倒角2mm。
退出DM.3.进入网格划分程序,并设定网格划分方法。
双击mesh进入到网格划分程序。
下面分别考察各种网格划分方法的特点。
(1)用扫掠网格划分。
对整个构件使用sweep方式划分网格。
结果失败。
该方法只能针对规则的形体(只有单一的源面和目标面)进行网格划分。
(2)使用多域扫掠型网格划分。
结果如下可见ANSYS把该构件自动分成了多个规则区域,而对每一个区域使用扫略网格划分,得到了很规则的六面体网格。
这是最合适的网格划分方法。
(3)使用四面体网格划分方法。
使用四面体网格划分,且使用patch conforming算法。
可见,该方式得到的网格都是四面体网格。
且在倒角处网格比较细密。
其内部单元如下图(这里剖开了一个截面)使用四面体网格划分,但是使用patch independent算法。
忽略细节。
、网格划分结果如下图此时得到的仍旧是四面体网格,但是倒角处并没有特别处理。
(4)使用自动网格划分方法。
得到的结果如下图该方法实际上是在四面体网格和扫掠网格之间自动切换。
当能够扫掠时,就用扫掠网格划分;当不能用扫掠网格划分时,就用四面体。
这里不能用扫掠网格,所以使用了四面体网格。
(5)使用六面体主导的网格划分方法。
得到的结果如下该方法在表面用六面体单元,而在内部也尽量用六面体单元,当无法用六面体单元时,就用四面体单元填充。
Ansys_workbench网格划分相关

Ansys_workbench网格划分相关Mesh 网格划分方法—四面体(Patch Conforming和Patch Independent)、扫掠、自动、多区、CFX划分1.四面体网格优点—适用于任意体、快速自动生成、关键区域使用曲度和近似尺寸功能细化网格、可使用边界层膨胀细化实体边界。
缺点—在近似网格密度下,单元和节点数高于六面体网格、不可能使网格在一个方向排列、由于几何和单元性能的非均质性,不适用于薄实体或环形体常用参数—最小和最大尺寸、面和体的尺寸、Advanced尺寸功能、增长比(Growth—对CFD逐渐变化,避免突变)、平滑(smooth—有助于获得更加均匀尺寸的网格)、统计学(Statistics)、Mesh MetricsPathch Conforming—默认考虑几何面和体生成表面网格,会考虑小的边和面,然后基于TGRID Tetra算法由表面网格生成体网格。
作用—多体部件可混合使用Patch Conforming四面体和扫掠方法共同生成网格,可联合Pinch Control 功能有助于移除短边,基于最小尺寸具有内在网格缺陷Patch Independent—基于ICEM CFD T etra算法,先生成体网格并映射到表面产生表面网格。
如果没有载荷或命名,就不考虑面和边界(顶点和边),此法容许质量差的CAD几何。
作用—可修补碎面、短边、差的面差数,如果面上没有载荷或者命名,就不考虑面和边了,直接将网格跟其它面作一体划。
如果有命名则要单独划分该区域网格体膨胀—直接选择要膨胀的面,就可使面向内径向生成边界层面膨胀—选择要膨胀的面,在选择面的边,就可以向面内膨胀2.扫掠网格体须是可扫掠的、膨胀可产生纯六面体或棱柱网格,手动设置源和目标面,通常一对一,薄壁模型(Src/Trg选择Manual Thin)可自动划分多个面,在厚度方向上划分多个单元。
3.自动化分网格—应该划分成四面体,其与扫掠取决于体是否可扫掠,同一部件的体有一致网格,可程序化控制膨胀4.多区扫掠网格划分—基于ICEM CFD六面体模块,多区划分完后,可给多区添加膨胀5.CFX网格—使用四面体和棱柱网格对循环对称或旋转对称几何划分网格,不考虑网格尺寸或没有网格应用尺寸可使用CFX网格全局网格控制1.Physics Preference 物理设置包括力学(Mechanical)、CFD、电磁(Electromagnetic)、显示(Explicit)分析2.结构分析—使用哪个高阶单元划分较为粗糙的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