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复习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劝学》ppt课件26张

《劝学》ppt课件26张
➢思考:学习的方法及态度是什么?运 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学习方法 和态度
积累 坚持 专心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正面 设喻 反面 设喻
积累
对比 对比
坚持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思想上: 1.学习可以提高自己,学习可以弥补 不足,那么我们应该重视学习。 2.学习要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一。
写作上: 1.议论文必须要有一个中心论点。 2.论证一定要层次分明。 3.论证方法采用比喻论证,可以使道 理形象生动;采用对比论证,可以使 道理更加清晰。
202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 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 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 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 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 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精选读书美文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从古至今,先贤们劝告人们最多的经典佳 句还是读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古往今来,天地人间,第一人品乃是读书 学习,做人要学以立德,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共处 ,这些都需要靠读书 而来,这也是读书的好处,人生需要读书,还 要读好书。 读书可以增强的人知识和学问,这是人生 的第一需求,人有了知识和学问才有了谋生的 本领,有干好人生事业的基础,读书目的不仅 只是如此。
写作指导 可供选择的论述角度: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

《劝学》复习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劝学》复习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①中( 合乎,符合)
② 通( “煣”,,使动用法,以火烘木使之弯曲)
③曲( 形作名,弯曲的弧) 度
④虽( 即使 )
⑤有( 通“又”)
⑥槁暴( 晒干。暴,通“曝”,晒
)
⑦挺( 直)
⑧砺( 磨刀石 )
⑨博学( 广泛地学习)
⑩参省(参,检验;省,反省)
3.理解性默写
①文中借助挺直的木头被弯曲后,即使又晒干也不能复原,说明事物经过人工改造,
③论点:学习贵在积累
道理论据:“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 明自得,圣心备焉。” 用法示例: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积累丰富的素材,能写成美妙的华章;积累 人生的阅历,能洞悉世间百态。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讲“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人生,就 是在不断积累中成熟,在不断积累中丰满。
P2知识点:
一、通假字
1. 使之然也
通“煣”,用火烤,使之弯曲
2.虽有槁暴 通“又” 通“曝”,暴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智慧、明智
二、古今异义
1. 以为轮
把……做成
2.金就砺则利 金属制成的刀类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广泛的学习 检验
P2知识点:
三、词类活用
1. 以为轮 动词的使动用法,用火烤,使之弯曲 2.其曲中规 形作名,弯度 3.故木受绳则直 形作动,变直 4.金就砺则利 形作动,变得锋利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作状,每天
8.解释加颜色的词语 ①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②得( 获得 ) ③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 ) ④舍(停止,止息 ) ⑤锲( 刻 ) ⑥镂( 雕刻 ) ⑦躁(浮躁,不专心 )

《劝学》ppt课件30张

《劝学》ppt课件30张
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 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变得 聪明有见识,不犯过错。
• 作业:翻译第一二段
•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深;冰,是 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更寒冷。
•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用了几个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提出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
青出于蓝
学 习
能提高自己
冰寒于水

輮木为轮
意 义 能改变自己 木直
金利
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 乎己,则 知明而行 无过矣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了几个比 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 高人的水平;
“轮”“木” “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 可以改造人的品性。
学 习 能事半功倍
须臾之所学 跂而望不如
君 子

登高之博见


作 用 能弥补不足
登高招,顺风呼 假舆马,假舟楫
于 物
作业:翻译第三段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 踮起脚后跟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在远处的人也可以 看见; 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加大,可是听的人却听得更清 楚。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奔走,却能达到千里之外;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船舶楫桨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 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性跟(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 了。

10.1《劝学》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0.1《劝学》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己,则通知“明智而”行,无智慧过省察矣。
来彻底的改变。可见,学习多么重要,所以“学 不可以已”。
研读第三段
曾经
片刻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
1、第三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 方法?论证了什么问题?
比喻论证。论证了学习的重要作用。
所学也;吾尝跂提而起望脚矣后跟,不如登
2、“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 马”、“假舟楫”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
1、了解荀子的相关知识,并掌握文中常用实 词、虚词的用法及特殊句式。 2、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 述。 3.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特别强 调教育的作用。他的许多思想被法家所吸取,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 最后代表人物。
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 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 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 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荀子》一书
《荀子》二十卷。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 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荀子》大部分是荀子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 现存20卷,32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治学、处世学 术等。 《荀子》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 绵密,善用比喻。
劝 学
荀 荀子 子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人这辈子就是不断学习,成长进步的过 程。可是在学习中我们也有很多困惑, 似乎自己已经很努力,但却没有达到想 要的效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劝 学》,希望伟 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对 学习的认识,能够得到属于我们自己的 启示,能够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劝学》ppt课件44张

《劝学》ppt课件44张
荀 子
荀子(前330 ?- 前 2 3 0 ? ) , 名 况 ,战国末期赵国人,思 想家,教育家。是先秦 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 代表人物。他特别强调 教育的作用。主张选贤 任能,兼用礼、法、术 治理国家。他的许多思 想被法家所吸取。
1.性 恶 论人生而好利,嫉妒,喜声色以忠信礼义的君子圣人2.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人 定 胜 天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3.反对“生而知之”天赋观念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解蔽》
使动用法1、木直中绳,鞣以为轮 (动词的使动使…弯曲)2、加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使…走的快)形容词作名词1、 其曲中规 ( 形 作 名 曲 度 、 弧度 )2、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形作名高处)3、 积善成德 (形作名 善行)
蚓无爪牙之利 → 定语后置无以至千里 固定句式鞣以(之)为轮骐冀一跃,不能(跃)土酱略句式
地 善假于物 —→ 弥补不足通过学习一般人,善假于物 ——达到目标推 (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改进创造) 论 善假学习君子
跂而望 → 登高博见)登 高 招 → 见 者 远顺风呼 → 闻者彰
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
(一般的自然条件)
→ 不如登高→ 见者远→ 闻者彰→ 致千里→ 绝江河
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分论点
比喻句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不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还河
,
分论点
比喻句
学习的方法和 态度:积累坚持专心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劝学》ppt课件30张

《劝学》ppt课件30张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
他,追随汉高祖,起义抗秦,颇有功劳。他,博学多闻,精研历法算术,为国家制定立法与度量衡。他,侧辅校正
之+定的语《九”章算的术》格影响式中。国乃马至世之界数千学里几千者年。他,就是西汉王朝最强理工学神—— 2.“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 白玉一双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宇宙观
伦理观
“人定胜天” “人性本恶”
政治观 法后王
认识观 行先知后
三、破除壁障,揭开面纱——“翻译六字法”
他,追随汉高祖,起义抗秦,颇有功劳。他,博学多闻,精研历法算术,为国家制定立法与度量衡。他,侧辅校正 的《九章算术》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几千年。他,就是西汉王朝最强理工学神——
三、破除壁障,揭开面纱——“翻译六字法”
光明的事物太阳、蜡烛——学习的时机——无论何时学习都是 为时未晚的,至少是在光明中前行。
五、直击结构,寻找观点
文章的劝说方式——比喻论证【类相异,理相同】 例:《乡土中国》-乡土本色D15 “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外出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 风吹出去的土地,找到土地的生存了,有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 殖民地。”文章篇幅较短,荀子在学习上的主张是什么?并尝试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老根,种子——世代定居,迁移——世代定居是常态的,迁移 是变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五、直击结构,寻找观点
文章篇幅较短,荀子在学习上的主张是什么?并尝试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五、直击结构,寻找观点
找出荀子学习的核心主张,并思考每一段围绕着“学”的哪一 方面展开论述,梳理框架。
学习的意义 为什么学习 文章篇幅较短,荀子在学习上的主张是什么?并尝试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负箧曳屣于深山巨谷之中”

《劝学》优秀PPT课件

《劝学》优秀PPT课件

左思用十年时间,写出了规模宏大、词藻华丽、思想深刻的巨著《三都赋》,更加令世人刮目相看。
06
江郎才尽
江郎才尽”,是比喻人的才思减退或是本领用尽的成语。 南北朝时,有一位名叫江淹的人,他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江淹年轻的时候很有才气,会写文章也能作画。可是当他年老的时候,总是拿着笔,思考了半天,也写不出任何东西。因此,当时人们谣传说:有一天,江淹在凉亭里睡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放在你那里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应该是还给我的时候了。”江淹摸了摸怀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他就把笔还给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因此,人们都说江郎的才华已经用尽了。
译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就聪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蓝 青
水 冰

发展、提高
客观事物
提高、发展
直木 轮 木 直 金 利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译文:所以不积累每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积聚细小河流,就无法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①锲:二个“锲”均意为“雕刻” ②而:二个“而”均表假设关系,如果 ③舍:二个“舍”均为动词,放弃 ④镂:雕刻
强 憎恨 快 嫉妒 病
疾: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①假:借助,利用 ②舆:yú,车 ③利:形容词使动,使…快 ④而:二个均为表转折连词 ⑤致:达到,到达 ⑥楫:jí,船桨,代船。 ⑦水:游水,名词作动词 ⑧绝:横渡,横穿,渡过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劝学》ppt课件59张

《劝学》ppt课件59张
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 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 动、深入浅出。这些比喻的运用 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增强了表 达效果,使论证更有力。
关于设喻
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 法,用于论证,即通常所 说的“比喻论证”。设喻 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 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 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 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 喻的一种,如“刻舟求 剑”“守株待兔”等,同 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到泉水,因为它 心思专一啊。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用心躁也。
六跪:跪,蟹脚;蟹实际上是八条腿。一说,海 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 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 而:表并列,和 螯:áo,蟹钳。 躁:浮躁,不专心
译文:如果雕刻几下就放弃,腐朽的
木头也不会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 金石也能雕刻。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强:qiáng,强劲的意思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 词,意为“由于、因为”,“心”意为“心思” 一:数词作动词,专一的意思。
译文:所以不积累每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
不积聚细小河流,就无法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 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 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二个“锲”均意为“雕刻” 而:二个“而”均表假设关系,如果 舍:二个“舍”均为动词,放弃 镂:雕刻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金属 制成的刀剑靠近磨刀石(磨过)就 锋利。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 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就 聪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假如;⑤jià,假期,休假。 练习: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借助利用 2、假令仆伏法受诛 ④如果,假如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借助 4、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⑤jià,假期,休

文言文阅读、翻译
• 常见文言虚词:
而、焉、于、之。
1、归纳总结本课中的“而”:
A.而寒于水 而致千里
与“华而不实”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正字音:
注意积累多音字,形近字……
同时注意字形
退
1、故木受绳则直, 日参省乎己,
2、吾尝终日而思矣,
,君子博学而
。(2010江苏 全国)
(2010福建 2009天津)
3、故不积跬步,
(2009 山东)
4、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009 江苏)
5、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2009安徽卷 全国)
6、
• 就:①靠近、趋向;②成就、成功、完成; ③上,登上;④担任、赴任。
• 练习:
• 1、金就砺则利 • 2、连辟公府不就
靠近、趋向 担任、赴任
• 3、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靠近、趋向
• 4、荆轲就车而去
上,登上
• 关于【疾】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 A.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屈原列传》 (病, 生病)
8.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8连词,表顺承, “接着”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连词,顺承, “就”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0连词,表并列
11.掩口胡卢而笑
11连词,表修饰, “地”
12.而母立于兹
12代词, “你的”
13.夜缒而出
13连词,表修饰, “地”
14.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4连词,表因果关系
助词 表示语气,情态,提顿等,或组成双音节词. “已而(后来)”“俄而(不久)”“而已(罢了)”“而后(这以后)”
代词 第二人称 (通“尔”) (你的;你) 某所, 而母立于兹 近指: (此、这样) 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通“如”: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15
练习,指出下面“而”的意义和用法
•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盼望
•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 驻。 《滕王阁序》名望、声望
•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农历每月十五 )《五人墓碑记》
•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 相如列传》期望、希望
假: ①借;②凭借,借助,利用;③给予;④如
“名誉、名望”当然是每个人所期望的;
反义引申而为“埋怨,责怪”;
阴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月相望”,所以此 时又叫“望日”。
•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盼望
•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望《劝学》
•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 勿失! 《鸿门宴》观察
,风雨兴焉。(2009安徽)
7、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010 山东)
8、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2011 山东)
文言文阅读、翻译
• 掌握常见的实词120个,本文尤其要注意
劝、已、中、輮、就、疾、彰、望、 善、假、绝、兴、无以、用,等。
《劝学》中“劝”为
“劝勉、鼓励”之意, “劝学”就是劝勉世人努 力学习.
恶 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荀子》二十卷,共32 篇。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 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 步成熟。
复习基础
正字音:
輮( róu ) 舆(y ú) 槁暴( gǎo pù ) 砺(lì) 参省( cān xǐng ) 须臾( yú) 跂 ( qǐ)
蛟( jiāo )跬(kuǐ ) 骐骥( qíjì)驽(nú ) 锲( qiè)镂( lòu ) 蟮( shàn ) 螯( áo ) 楫( jÍ )
表修饰: 顺流而东 (不译) 表承接: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不译或译为“就”、“然后” 连词 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为“并且”或“而且” 表假设: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如果,假如 ) 表转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但是) 表因果: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因而) 。 表方位: 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以)
• B.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劝学》 (“快”, 引申为“强,猛烈”)
• C. 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 《孙膑》 (通“嫉” ,忌妒)
• D.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梁惠王下》( 弊病,缺点)
• 望(227) “望”的本义是“向远处看”,故有“观察”
之义;
“希望,盼望”不就是“向远处看”的抽象 形式吗?
1.吾尝终日而思矣
1连词,表修饰, “地“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连词,表转折, “却”
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3连词,表并列
4.如优孟摇头而歌
4连词,表修饰
5.骊山北构而西折
5连词,顺承, “然后“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连词,表假设, ”如果”
7.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7连词,表转折, “却“
而绝江河 而青于蓝 表转折 而闻者彰 而见者远
B.顺风而呼 登高而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吾尝跂而望矣
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
C.蟹六跪而二螯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表并列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表递进
E.而神明自得 表承接
F.锲而不舍
表假设
而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不译或译为“又”)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巩固迁拓展移课外,活学活用
2009、2010年出现的“而”高考内容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巩固迁移
拓展课外,活学活用
2009、2010年出现的“而”高考内容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劝学 》 ---复习
复习——自主储备内容
1、自主储备文言知识。
(包括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作家作品及文体知识等也可简单了解)
2、背诵、默写、翻译文中的 重点句子。
3、探究文本,挖掘文意,储备作文素材。 (理清文本的层次、主旨、论证结构等。)
记常识
1、荀子,名 况 , 战国末期 赵国人。荀子是 孔孟之后著名的 儒 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 思想家 ,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的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主张人性 本 ,强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