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方案

煤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方案系统设计原则及依据1.1设计原则(1)科学合理性原则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测监控位置、方法选取应科学合理,符合相关安全规程和规定;系统管理软件操作界面具有合理性,符合技术人员操作习惯。
(2)经济实用性原则系统方案设计时在满足系统要求的前提下,考虑经济实用性原则,优化设计方案,做到“无重复、不缺少”,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现场情况制定不同的系统配置方案,降低系统造价,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档次,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凡是原系统已具备的功能或结构装置,只要准确有效,都采用系统整合的方法加以利用,不作重复建设;对监测系统所涉及的技术方法,在保证长期可靠有效的前提下,采用最经济的方案。
(3)系统可扩展性原则在系统方案要求改进时,本次投入的软硬件设备能够继续使用,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投入;系统输出的数据信息采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标准格式,便于系统功能扩充和监测成果的开发;系统预留接口,为系统升级与改造做铺垫,使系统具有可扩展性。
(4)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原则能够保障在恶劣环境下可靠工作,同时,硬件设备稳定可靠,免维护或维护量小;系统设备均采取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结合防雷模块,具备良好的防雷、防浪涌和抗干扰能力。
系统本身应符合电磁兼容性和电气隔离性能设计要求,不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能够有效判别外界对于监管系统的恶意破坏和系统自身故障,并给出报警提示。
(5)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系统所采用技术与设备代表该领域先进产品,代表技术发展方向,具有先进性;系统所使用设备性价比高,技术成熟,实用性强。
(6)施工便捷原则由于项目周期短,工作量较大,任务紧,项目实施时需要采用快速建设原则,确保项目按时完成;方案设计采用系统集成方法,达到快速施工、调试、验收。
(7)技术成熟原则系统技术方案为长期研究内容和领域,具有研发基础,技术方案成熟;由于具备成熟的解决方案,无需长时间开发即可应用。
井下通信联络系统计划方案.doc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分有限公司朝川矿一井井下通信联络系统规划方案平顶山天安煤业股分有限公司朝川矿一井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一、系统现状:朝川矿一井所利用的通信设备是中国·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JSY2000-06型调度机;矿调度室能直接与井调度室直拨通话。
井调度室可以直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
一井有两个采面别离在21070采面机风巷,采面泵站和21100采面机风巷,采面泵站安装8部电话。
开、掘、机、运、通共在副井底,中央变电所,总回风二平台,-250东泄水巷,-10变电所,暗副斜平台,-250变电所,-390泵房,暗副斜井底,-150变电所,二水平运输下山平台,二水平轨道下山绞车房,-390西大巷,总回风绞车房,-195车场,火药库,-10绞车房安装25部电话,井下共计安装33门电话。
二、存在问题:此刻一井所用调度机为JSY2000-6,从03年开始利用至今,时刻长,设备老化。
操作键盘需要扩容,需要增加也是一笔很多开支。
3、计划改造方案:一. 在现有的基础上改换操作键盘一台,增加用户板一块。
CPU 主板换代升级。
二.改换新型调度机,中国·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目前生产的最新型SOC8000智能化调度机(单价26万)。
需要以下配件:10对电缆2000米,接线盒8个,电话机60台(500元),30对电缆2000米,接线盒5个,安全耦合器60个,耦合器箱2个,估量万元。
朝川矿一井井下无线通信系统计划方案一、产品概述KT25型煤矿无线通信系统应用于大中型煤矿企业的小灵通通信系统。
它是基于现有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中普遍应用的公网中已成熟的小灵通技术和设备,通过移植和防爆安全设计,使之能够在煤矿井下和石化企业工作区应用。
KT25型煤矿无线通信系统能够使地面与井下的通信联络加倍灵活,其丰硕的业务功能能够使煤矿的管理效率大大提升。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日趋重视,和各煤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需求日趋强烈,采用先进的无线技术解决井下和井上的无线调度通信、实现通信的移动化、一体化、业务的多样化和灵活化将成为实现煤矿企业现代化生产的必然趋势。
轨道交通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Special Technology专题技术DCW47数字通信世界2019.11(接上页)们提供更加高效高质的服务,从而真正的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1] 张杰.基于5G 移动通信技术的物联网发展趋势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0):200-201.1 系统简介本系统是为了方便轨道交通内部固定人员之间进行高效通信联络而设计的。
根据场景不同分为行车调度、环控(防灾)调度、车辆段调度、停车场调度。
提供控制中心调度员与列车司机、运营人员等无线用户进行无线通信功能,同时还提供相应的呼叫、广播、存储、显示、短数据传输、视频等功能。
为实现列车调度可靠、高效的无线通信,本方案是以TD-LTE 通信制式为基础开发的B-TrunC 标准的宽带调度系统,实现了诸如对列车的车次号呼叫、车组号呼叫等功能,以便于满足用户简单、快捷、安全的实际通信需求。
2 系统方案通过多二次开发实现轨道交通中心调度员、车站值班员、机车司机相互通信、运维人员手持台之间的相互通信。
调度台作为调度指挥人员的使用平台,提供操作简便,友好直观的显示界面。
调度台使用IP 方式通过百兆以太网口连接到LTE 核心网,通过与其业务信令交换,完成与LTE 终端设备(包括其他调度台、固定电台、车载台和手持无线终端)的话音和数据通信;同时,调度台与调度服务器数据交换,从调度服务器提取时钟同步和ATS 信息等信息,也将调度信息转存到调度服务器上去。
每条线上的调度台都具有组呼、选呼、多方通话、紧急呼叫、电话互联呼叫、广播呼叫、记录存储和录音等功能,并可显示本线通话组内的所有用户号和组号、用户的位置和工作状态、呼叫类型(紧急呼叫有明显的声光显示)以及其他必要的相关信息,其中车载台应可显示标识码及相应的车组号、车次号、司机号。
调度台与便携台、车载台和固定台终端用户能双向收发中文的状态信息、短数据业务。
图1 系统架构图3 信号覆盖方案地铁线路需要支持专用无线集群调度业务,因此需要实现全部线路区间覆盖,车辆段、停车场的覆盖,以及所有车站和线路中心的覆盖。
部队通信方案

部队通信方案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开展,部队通信作为信息化战争的关键组成局部,对于保障军队指挥、联络、情报、保障等工作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部队通信方案,以满足军队在信息化作战背景下的通信需求。
2. 通信方案设计2.1 系统架构本部队通信方案的系统架构包括以下几个组成局部:•前端设备:包括通信设备、终端设备和相关传感器等。
•通信网络:构建稳定可靠的军事通信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后端效劳器:负责数据处理、存储和分发的效劳器集群。
•数据中心:存储和管理通信数据的中心化存储设施。
2.2 通信设备本方案中的通信设备分为两种类型:有线设备和无线设备。
2.2.1 有线设备有线设备通过有线网络进行通信,主要包括:•交换机:负责局域网内各个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路由器:负责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连接。
•光纤:提供高速、稳定的有线通信传输介质。
2.2.2 无线设备无线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主要包括:•无线路由器:提供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使终端设备能够接入无线网络。
•无线网卡:连接终端设备与无线网络之间的通信桥梁。
2.3 通信网络本方案中的通信网络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局部。
2.3.1 有线网络有线网络采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介质,具有高速和稳定的特点。
有线网络应满足军事通信对带宽、可靠性和平安性等方面的要求。
2.3.2 无线网络无线网络采用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以提供移动性和灵巧性。
无线网络应能覆盖军事基地和作战区域,满足移动通信的需求。
2.4 后端效劳器本方案中的后端效劳器集群负责数据处理、存储和分发的工作,以保障通信数据的可靠性和平安性。
2.4.1 数据处理后端效劳器对接收到的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解析、数据筛选和数据加密等。
2.4.2 数据存储后端效劳器将处理后的通信数据存储到数据中心中,以便后续的分析和使用。
2.4.3 数据分发后端效劳器将处理后的通信数据分发给需要的军事指挥系统、情报系统和保障系统等。
六大系统——通讯联络系统

2017/2/23
彬县煤矿安全技术中心 黄进仓
11
煤矿总工程师及六大系统建设与维护培训班
调度台
矿用程控调度交换机
… …
录音设备
广播控制设备
… …
矿用本 安电话
矿用本 安电话 图1
矿用本 安电话
防爆广 防 爆 广 防爆显 防爆显 播设备 播设备 示屏 示屏
矿用调度通信系统和矿井广播通信系统
彬县煤矿安全技术中心 黄进仓 12
2017/2/23
彬县煤矿安全技术中心 黄进仓
24
煤矿总工程师及六大系统建设与维护培训班
胡家河矿通信系统构成
2017/2/23
彬县煤矿安全技术中心 黄进仓
25
煤矿总工程师及六大系统建设与维护培训班
胡家河矿通信系统配置
本项目覆盖井下全部工作面和变电所以及巷道。建立独立的
专网。调度中心安装灾害通信引导系统调度机,采用42寸触 摸屏液晶显示器作为调度台。在主井口安装一台专用的工业 以太网交换机和两台互为备用的中继器。从调度中心到主井 口,敷设独立的光缆,将主井口的中继器和调度中心的调度 机连起来。副井底的中继器和中央变电所的中继器用电缆连 接到主井口的中继器上
2017/2/23
煤矿总工程师及六大系统建设与维护培训班
KTK125 扩播通信系统-系统结构 单系统结构
2017/2/23
彬县煤矿安全技术中心 黄进仓
19
煤矿总工程师及六大系统建设与维护培训班
多子系统环网结构 KTK125扩播通信系统-系统结构
2017/2/23
彬县煤矿安全技术中心 黄进仓
20
2017/2/23 彬县煤矿安全技术中心 黄进仓 2
[优质文档]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标准
![[优质文档]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b50605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66.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保障系统安全可靠,提高矿井抗灾变能力,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矿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矿井调度中心应配备通信联络系统负责人1人、系统安装维修人员不少于4人,负责通信联络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与管理工作。
第三条矿井必须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系统管理机构责任制、管理及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矿井必须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系统值班制度、设计安装验收制度、使用维护管理制度、机房及设备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
第四条矿井应编制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
矿井每年至少组织1次应急通信演练。
第五条矿井必须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井下通信系统图。
第六条推广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
第二章设计与安装第七条所有井下通信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符合国家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第八条矿井井下调度通信系统应与行政通信系统分开,行政通信系统与公共通信网络联网。
第九条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一)通信联络系统应能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优先权和呼叫权限,应具有紧急呼叫功能。
(二)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和实时故障指示功能。
当发生故障时,及时报警并指示故障位置。
(三)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录音功能,多通道同时录音,具备一个放音通道,可在线实时查询录音、监听、回放、存储等。
(四)井下固定电话和手持移动电话与矿井调度中心具有直通功能。
(五)调度交换机应可以随时呼叫系统内的终端,可强拆、强插中继或用户线。
(六)调度交换机应配置可接收系统内终端紧急呼叫的设备,显示紧急呼叫的终端号码,发出声光报警,并可进行语音录音。
(七)调度交换机应具有全呼和组呼功能,同时处理多路呼叫。
(八)调度交换机应具有与地面专网(公网)组网的功能。
(九)调度交换机宜能召开多方会议。
(十)无线通信系统应支持手持移动电话的自动漫游、越区切换。
手持移动电话应具有抗震、防水、防腐功能。
通信联络——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简介用以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技术系统的总称。
现代通信系统主要借助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或在导引媒体中的传输机理来实现,前者称为无线通信系统,后者称为有线通信系统。
当电磁波的波长达到光波范围时,这样的电信系统特称为光通信系统,其他电磁波范围的通信系统则称为电磁通信系统,简称为电信系统。
由于光的导引媒体采用特制的玻璃纤维,因此有线光通信系统又称光纤通信系统。
一般电磁波的导引媒体是导线,按其具体结构可分为电缆通信系统和明线通信系统;无线电信系统按其电磁波的波长则有微波通信系统与短波通信系统之分。
另一方面,按照通信业务的不同,通信系统又可分为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传真通信系统和图像通信系统等。
由于人们对通信的容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通信的业务要求越来越多样化,所以通信系统正迅速向着宽带化方向发展,而光纤通信系统将在通信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本通信系统一般由信源、信宿(收信者)、发端设备、收端设备和传输媒介等组成。
基本通信系统来自信源的消息(语言、文字、图像或数据)在发信端先由末端设备(如电话机、电传打字机、传真机或数据末端设备等)变换成电信号,然后经发端设备编码、调制、放大或发射后,把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传输媒介中传输的形式;经传输媒介传输,在收信端经收端设备进行反变换恢复成消息提供给收信者。
这种点对点的通信大都是双向传输的。
因此,在通信对象所在的两端均备有发端和收端设备。
通信系统按所用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两类:①利用金属导体为传输媒介,如常用的通信线缆等,这种以线缆为传输媒介的通信系统称为有线电通信系统;②利用无线电波在大气、空间、水或岩、土等传输媒介中传播而进行通信,这种通信系统称为无线电通信系统。
光通信系统也有“有线”和“无线”之分,它们所用的传输媒介分别为光学纤维和大气、空间或水。
通信系统按通信业务(即所传输的信息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电话、电报、传真、数据通信系统等。
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变化的,称为模拟信号(如电话);在时间上离散、其幅度取值也是离散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如电报)。
地铁联络线信号系统接口设计

查 ;④接 口电路遵 循 “ 谁 采集 谁供 电” 的原 则 ;
邹海 平 :中铁第 四勘察设计 院集 团有限公司
武汉 收稿 日期 :2 0 1 4 - 0 3 - 2 8
3 接 口 电路 原 理
工程师 4 3 0 0 6 3
4号 线 提供一 组 2 4 V的采集 电源 ,该 电源经过
摘 要 :结合 武 汉地铁 2号 线和 4号 线 工程 ,详 细介绍 地铁 联络 线信 号 系统接 口功能 需 求、接 口
方 式 、原 理 和 实施 细 则 。通 过接 口电路 ,实现 联络 线 间的联 锁 ,保证 联 络线 上 列车进 路 的安全 。
关键 词 :联络 线 ;信 号 系统 ;接 口设 计
联络 线信 号 系 统 通过 驱 动 、采集 和接 口电路 , 互 相 传递 照查 条件 、道 岔表 示 和锁 闭条件 、信号 开 放等 信息 ,实 现联 络线 间 的信号 接 口。接 口电路 的 设 计 遵循 故 障. 安 全 原 则 ,并 与 国产 继 电 器 的 特性
相 匹配 。接 口电路 与正 线信 号 系统 之 间采 取 隔离措 施 ,避免 因 接 口原 因损 坏 正 线 信 号 系 统 的 内部 设
f u n c t i o n a l r e q u i r e me n t s,i n t e r f a c e mo d e, p r i n c i p l e, a n d t h e d e t a i l e d r u l e s a bo u t t h e s i g na l i n g s y s t e m o f t h e c o n ne c t i ng l i n e.Th r o u g h t h e i nt e r f a c e c i r c u i t ,r e a l i z e t h e i n t e r l o c k i n g f u n c t i o n b e t we e n d i f f e r e nt c o n — n e c t i n g l i n e s,t o e n s u r e t h e s a f e t y o f t r a i n r o u t e o n t h e c o n n e c t i n g l i n e . Ke y wor ds: Co n n e c t i n g l i n e;Si g n a l s y s t e m ;I n t e r f a c e d e s i g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编制单位:编制人:二0一一年三月审核:安监部:总工办:通风科:调度室:机电科:审批总工程师:目录一、前言 (1)二、矿井概况 (1)三、通信联络系统编制依据 (1)四、通信电话安装要求 (2)五、通信联络系统简介 (2)六、通信设备安装位置要求 (3)七、通信线路安装要求 (4)八、技术管理要求 (5)九、通信联络系统安装标准 (6)十、使用、维护与管理 (7)十一、通信联络系统管理制度 (8)十二、通信联络系统管理机构职责 (12)十三、附件 (13)1、平地与井下各地点电话号码表2通信联络系统验收表3通信联络系统图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一、前言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安全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完善通信联络系统,保障系统安全可靠,提高矿井抗灾变能力,保证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通畅、便捷、有效、快速,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编制通信联络系统安装设计方案,以便在灾害急救时,能够达到抢险救灾,施救的目的。
二、矿井概况采区地质情况:煤层倾斜方向1300-1400;煤层倾斜倾角120;煤层厚度6.17m;煤质硬度0.5-0.8;顶底板稳定;低瓦斯,煤尘居有弱爆炸危险性;核定生产能力42万吨。
矿井开拓方式为一对反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采煤方式为走向长壁风镐落煤放顶煤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主斜井采用强力皮带运输;副井运送人员采用架空乘人装置。
三、通信联络系统编制依据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2.《《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第444条、第459条、第467条、第469条、第478条、第481条)。
3. MT 401-1995 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4、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
四、电话安装要求(1)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必须保证矿内各部门及井上、下通信畅通。
(2)生产调度通信系统主机能与矿行政通讯,同时具备强拆、强插功能和紧急呼叫功能,并符合《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 401-1995)。
(3)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的电气设备和电缆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44条、第467条要求;井下防爆型的通信、信号和控制等装置,应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
(4)通信系统应有备用电源,与主电源能实现自动切换,备用电源的容量保证系统连续运行不少于2小时。
五、通信联络系统简介:1、现我矿井使用交换机为SH-3000D型数字交换机。
中心站主机2台,1台运行,1台备用。
矿井由地面至井底敷设使用MHYA32×2×0.8型号的主通讯电缆,容量200门,平地安装35门,井下安装80门,井底向各工作地点敷设使用MHYV-(50、20、10、5、2)×2通讯电缆,全部正常使用,且符合国家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2、通讯联络系统的主机设在调度监控室,使用双机,双回路供电,24h不间断监控,备机在3分钟内启动,备用电源保证2h以上,调度室24h值班。
调度通信系统具备录音、群呼、强插、强拆、监听、电话会议等功能,录音保存时间超过三个月,各种功能使用正常。
并符合《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 401-1995)要求。
六、通信设备安装位置要求:(1)平地矿办公室、董事长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安全副总办公室、生产副总办公室、技术总工办公室、机电副总办公室;安全科、生产调度室、技术科、机电科;采煤队、掘进队、通风队、机电队;地面变电所、地面通风机房、地面主井皮带机房、地面副井绞车房均已安装能与平地和井下各个地点及调度监控室互通电话机。
(2)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主副井井底及各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机电设备硐室、各运输设备转载点处均已安装KTH3本质安全型自动电话机,号码不重复、不串号,并能与矿调度室直接联系。
(3)临时作业区域也应单独设置电话。
(4)回采工作面的电话设置在距工作面15m范围内的安全地段,掘进工作面的电话设置在距工作面50m范围内的安全地段,并保证距现场作业人员不大于15m,保证通讯畅通。
(5)电话设置地点设有明显的电话标志。
七、通信线路安装要求(1)通信线路要保持畅通,悬吊要整齐,与动力电缆间距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69条要求,接口连接要规范,严禁出现明接头等失爆现象。
(2)通信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
(3)井下电话线路严禁利用大地作回路。
(4)井下通信线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
(5)接地线必须和任何导线完全隔离和绝缘,且仅能在建筑物的真正接地线盒电源中性线相接。
(6)为避免电磁干扰,宜采用将多种接地的接地线分别接到接地母线上,由接地母线采用一根接地线单点与接地体相连接的单点接地方式。
由设备至接地母线的连接导线应尽量缩短连接距离,尽量使各接地点处于同一等电位上。
(7)接地线不是电源的中性线。
(8)接地线接地电阻阻值<5欧姆。
(9)电源输出插座测得的中性线与接地线之间的电压<1伏。
(10)电缆敷设前应该绝缘测试,确定电缆完好后,方可敷设,敷设完毕后,应做同样的绝缘测试。
电缆的耐压试验结果,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必须符合交接试验标准,做过试验后的电缆要充分放电。
(11)敷设过程中,一定要符合以下规定:光缆、电缆严禁有裂纹、绞拧、铠甲压扁,保护层断裂式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12)电缆终端头和终端头的制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电缆头牢固固定可靠、相序正确,各项测试指标均符合要求。
(13)光缆、电缆敷设要求:光缆、电缆敷设位置正确,光缆、电缆标志柱,标志牌设置准确、清晰、齐全。
在支架上敷设时,固定可靠,光缆、电缆的拐弯处和分支处不絮乱,不交叉,走向整齐清楚。
(14)光缆、电缆在水平面敷设要平直,要避免交叉。
光缆、电缆头制作的大小、高低应看齐。
控制电缆芯线按设计标出芯线号,号头不易掉色,光缆、电缆在始、终、拐弯处挂设标志牌,标明型号、规格、走向、长度、起始点。
(15)敷设质量要求:①按图施工,接线正确。
②电气回路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③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要清晰正确,标号不易脱落。
④接线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
八、技术管理要求1. 煤矿企业必须制定通信联络系统管理制度,制定通信联络系统维护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设备检查、检修制度。
2. 煤矿企业必须明确通信联络系统系统管理的部门和维护、维修人员;维护、维修人员必须每天对通信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建立矿井通信联络设备台帐、通讯故障记录表、巡查和检修记录。
3.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设计,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由开滦、冀中能源集团的二级子公司设计部门编制,二级子公司审批、验收, 并建立验收档案;地方煤矿由具有资质的设计院所编制,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验收,并建立验收档案。
4. 绘制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布置图,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及时修改、调整和审批, 需要时能随时打印出图。
5. 通信设备必须有产品合格证。
井下用电话应选用本质安全型,并具有“MA”标志证书。
6. 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后,方准入井。
九、通信联络系统安装标准:1、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必须符合《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及(AQ6210-2007)的要求,建设井下通信系统,并按照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
2、进一步建设完善通信联络系统。
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井下避难硐室(救生舱)、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3、发生险情时,要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
煤矿应安装有线调度电话系统。
井下电话机应是本质安全型。
掘进工作面距端头30米~50米范围内,应安设电话;采煤工作面距两端10米~20米范围内,应分别安设电话;采掘工作面的顺槽长度大于1000米时,在顺槽中部应安设电话。
机房及入井通信电缆的入井口处应具有防雷接地装置及设施。
4、井下电话应设置在便于使用、检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地点。
十、使用、维护与管理:1、通信设备使用前,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试设备,并在地面通电运行24小时,合格后方可使用。
2、通信联络系统的备用电源在电网停电时,能立即切换和正常使用。
3、每年雨季前,必须由有资质的机构对调度交换机等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并有测试报告。
4、通信设备应有专业的维护人员,保证全矿井的通信系统正常不间断的运行。
5、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
定期巡检和维护应包括蓄电池的维护试验、交换设备的除尘及测试、传输设备的除尘及各项参数(包括通道)的测试、传输线路的检查等内容。
对易造成通信中断的传输线路、通信设备的电源及接地线等重点部位,应加强巡检和维护。
6、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故障必须由专业人员处理,并填写处理记录,处理故障时,操作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需操作仪器处理的应有安监员、瓦检员现场监护。
7、井上通信联络设备发生故障,必须在12小时内恢复正常运行,井下作业地点通信设备发生故障,必须在8小时内恢复正常运行,否则,立即更换。
8、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有关队组应制定通信设施保护措施。
严禁在井下擅自拆开通信设备。
9、井下通信系统图应标明设备编号、型号、安装地点、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改,每季度末报矿井负责人审批签字。
十一、通信联络系统管理制度:1、为完善本矿通信联络系统,保障系统安全可靠,提高矿井抗灾变能力,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矿实际,制定本规定。
2、通信联络系统应配备负责人1人、通信联络总机房值班员2人,系统安装维修人员不少于4人,负责通信联络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与管理工作3、应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系统管理机构责任制、管理及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系统值班制度、使用维护管理制度、机房及设备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
4、应编制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并包含系统的故障应急检修内容,明确故障处置程序、故障处置负责人和具体处置人员。
5、六大系统办公室负责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井下通信系统图。
6、通信联络系统应建立系统设备、仪器的检查、检修等台账。
7、所有井下通信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或本质安全型,符合国家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