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技术方案

一、为满足本矿高效率协调等一级调度模式要求,计划建设生产调度通信网的有线通信系统,实现录音、强拆、强插、全呼、组呼、直通、一键直拨等调度功能,该项目要求总调度室可直接通过调度台控制其系统内的所有内部用户,使得总调能和各地点之间进行实现通话、强插、录音等。本次系统项目主要应注意总调(调度中心)与各地点通信设备的对接问题,以及设备间互相通话及在紧急状态下强插各生产岗位电话发布紧急命令。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

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1995)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1995)

MT 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 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MT 211-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规则

M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 401 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MT/T 722-1998 煤矿监控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MT/T 8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本标准。

1 煤矿通信联络系统

煤矿在生产、调度、管理等各环节能够实现直接通信联络的系统。

2 矿井有线调度通信系统

使调度与设在生产各环节的被调度之间能实现直接通话联系,实现全矿井生产调度指挥的有线通信系统。

3 矿井无线通信系统

能够实现矿井无线通信的系统。

4 矿井广播系统

能够实现矿井中地面对井下语音广播的系统。

5 组呼

输入组呼编号呼叫该组的所有终端设备。

6 全呼

输入全呼指令呼叫系统中全部终端设备。

7 广播

对系统内所有终端设备播放语音或其他音响效果,期间终端设备处于单工通信状态。

8 插播

强行切断系统内所有设备的语音通话,并强制其播放语音或其他音响效果,期间终端设备处于单工通信状态。

四、分类

1 型号

产品型号应符合MT/T 286的规定。

2 分类

⑴按系统类型分:

a)矿井有线调度通信系统;

b)矿井无线通信系统;

c)矿井广播系统;

d)其他。

⑵按通信类型分:

a)单工通信;

b)半双工通信;

c)全双工通信。

⑶按通信方式分:

a)有线方式;

b)无线方式

五、技术要求

1 一般要求

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系统的设备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

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和成套。

2 环境条件

⑴系统中位于机房、调度室的设备,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15℃~30℃;

b)相对湿度:40%~70%;

c)温度变化率:小于10℃/h,且不得结露;

d)大气压力:80KPa~106KPa;

e)GB/T 2887 规定的尘埃、噪声、照明、电池场干扰和接地条件。

⑵除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外,系统中用于煤矿井下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

工作:

a)环境温度:0℃~40℃;

b)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

c)大气压力:80kPa~106 kPa;

d)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但无显著振动和冲击、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

3 供电电源

⑴地面设备交流电源

a)额定电压:380V/220V,允许偏差-10%~+10%;

b)谐波:不大于5%;

c)频率:50Hz,允许偏差±5%。

⑵井下设备交流电源

a)额定电压:127V/380V/660V/1140V,允许偏差:

――专用于井底车场、主运输巷:-20%~+10%;

――其他井下产品:-25%~+10%;

b)谐波:不大于10%;

c)频率:50Hz,允许偏差±5%。

4 系统组成

系统一般由控制中心、调度台(可与控制中心一体化)、中继器(可缺省)、信号装置(电话交换机或无线基站、编解码器)、终端设备(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播音器)、电源、电缆(或光缆)、接线盒、避雷器和其他必要设备组成。

4、主要功能

①系统主要功能

⑴系统应具有终端设备与控制中心或调度台之间的双向语音通信功能;

⑵系统应具有由控制中心或调度台发起的组呼功能;

⑶系统应具有由控制中心或调度台发起的全呼功能;

⑷系统应能够显示发起通信的终端设备的位置和编号;

⑸系统应能够查询终端设备目前所处的位置;

⑹系统应具有通信历史记录并可进行查询;

⑺系统应具有自动或手动启动的录音功能;

⑻系统应具有对系统设备工作状态的连续监测功能;

⑼系统应具有防止修改实时数据和历史记录等存储内容(参数设置及页面编辑除外)的功能;

⑽系统应能对终端设备的当前通信状态进行提示;

⑾系统宜具有无线移动通信和语音广播功能。

⑿系统宜具有由控制中心或调度台发起的插播功能;

⒀系统宜能够对不同终端设置不同优先权的功能,保证重要信息及时传递;

⒁若存在多种类型的通信系统共存时,各系统宜能实现互通。

②人机对话功能

⑴系统应具有人机对话功能,以便于系统设置、参数修改、功能调用、图形编辑等。

⑵系统应具有操作权限管理功能,对参数设置等必须使用密码操作,并具有操作记录。

⑶除报警状态外,在任何显示模式下均应能直接进入所选的显示内容、参数设置、页面编辑、查询等方式。

6、报警和避险通信联络功能

⑴系统应具有发布紧急通知和危险警报功能;

⑵系统应具有由终端设备发起的呼救功能,终端设备可直接向控制中心或调度台发送呼救信号,控制中心或调度台应有声光提示并能够显示报警位置;

⑶系统应具有与避险硐室或救生舱内避险人员实现语音通话的功能,宜具有视频通信功能。

⑷系统宜具有异常监测状态文字短信息报警功能。

7、主要技术指标

①通信距离

系统的有效通信距离应不小于10km;无线通信距离应不小于100m。

②容量

系统中信号装置数量、终端设备数量、信号装置或系统内终端设备并发数量由相关标准规定。

③终端设备输出功率

系统终端设备的输出功率由相关标准规定。

④信号设备输出功率

系统信号设备的输出功率由相关标准规定。

⑤无线设备工作频率

系统中无线设备的工作频率由相关标准规定。

⑥备用电源工作时间

电网停电后,系统中设备的备用电源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小于2小时。

⑧传输性能

系统的信息传输性能应符合MT/T 899的有关要求。

8电源波动适应能力

供电电压在产品标准规定的允许电压波动范围内,系统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应不低于本标准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9工作稳定性

系统应进行工作稳定性试验,通电试验时间不小于7d,系统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应不低于本标准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10、抗干扰性能

⑴系统应能通过GB/T 17626.3-1998规定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其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应不低于本标准及相关标准的要求,严酷等级由相关标准规定。

⑵系统应能通过GB/T 17626.4-1998规定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其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应不低于本标准及相关标准的要求,严酷等级由相关标准规定。

⑶系统应能通过GB/T 17626.5-1999规定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其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应不低于本标准及相关标准的要求,严酷等级由相关标准规定。

11、可靠性

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宜不小于800h。

12、防爆性能

用于煤矿井下的设备应为防爆型电气设备,宜为本安型。防爆型设备应符合GB 3836的规定。

六、安装、使用与维护

1、安装与使用

⑴设备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调试设备,并在地面通电运行不小于24h,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

⑵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上下山绞车房、水泵房、带式输送机集中控制硐室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同水平海拔最高点,应安装信号装置和终端设备。井下避难硐室(救生舱)、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

中地点、矿井地面变电所和地面通风机房以及煤矿认为重要需经常联络的场所等,应安装直通矿调度室的信号装置和终端设备。

⑶井下运输大巷、石门及其他人员通行的主要巷道、采掘工作面等人员密集的施工区域应安装信号装置和终端设备。

⑷行政通信系统应与井下调度通信系统分开,行政通信系统与公共通信网络联网。

⑸系统设备应具有“MA”标志证书及产品合格证。防爆设备应经检验合格并贴合格证后,方可下井使用。

⑹井下防爆型的通信、信号和控制等装置,应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

⑺井下通信线路严禁利用大地作回路。

⑻信号设备和固定式终端设备应设置在便于观察、调试、检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位置。

⑼系统应具备良好的防雷和接地措施。

2、维护与管理

①系统应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并填写故障登记表。

②维护人员发现系统有异常情况应向有关单位汇报并核实。

③系统应建立系统技术资料管理与使用制度,技术资料应妥善保存。

④系统控制中心应24小时有人值班,值班人员应认真填写设备运行和使用记录,由有关负责人审批签字。遇到异常情况或报警信息后,值班员应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记录备案。

⑤系统应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设备状态良好,工作正常。

3、技术资料

①应建立以下帐卡及报表

a)设备、仪器台账;

b)设备故障登记表;

c)检修记录;

d)巡检记录;

e)系统运行报告;

f)值班日(班)报表;

g)设备使用情况月报表。

②应绘制系统设备布置图,图上注明设备分布情况,设备名称、类型、安装位置、供电方式、通信方式、传输线连接方式等,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改,报负责人审批签字。

③系统历史数据应每月进行备份,备份数据保存1年以上。

④图纸、技术资料应保存1年以上。

⑤系统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应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七、试验方法

1、环境条件

按MT/T 772-1998中3.1的有关规定进行。

2、电源条件

按MT/T 772-1998中3.2的有关规定进行。

3、试验仪器和设备

①测试仪器和设备的准确度应保证所测性能对准确度的要求,其自身准确度

应不大于被测参数1/3倍的允许误差。

②测试仪器和设备的性能应符合所测性能的特点。

③测试仪器和设备应按照计量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计量,并检定或校准合格。

④测试仪器和设备的配置应不影响测量结果。

⑤主要测试仪器和设备的特性要求应满足附录A的规定。

4、受试系统的要求

①现场检验时,按实际配置的系统进行检验。

②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时,系统测试至少应具备下列设备:

a)系统控制设备一套,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设备;

b)信号装置:出厂检验时,为订货的全部分站;型式检验时应不少于3台;

若具备电源,应包括在其中;若有多种型式的信号装置或具有信号装置

功能的设备,每种至少1台;

c)终端设备:出厂检验时,为订货的全部分站;型式检验时应不少于4台;

若有多种型式的终端设备或具有终端通信功能的设备,每种至少1台;

d)每种本安电源最大组合负载的各种设备;

e)构成系统的其他必要设备。

③受试系统中的设备应是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合格的产品。

郑兴永祥(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2011年6月5号

通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通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 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工程编号:14-GC-08063 施工组织方案 2014年中国电信贺州分公司农村第四季度常规宽带项目钟山分公司铜盘/桃加/桥头/桑木村/鸣鸾/星寨/沙坪村FTTH新建光缆线 路工程 设计单位:广西通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东中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编

目录

一、工程概况 概况 1.本工程对XX市XX县XX村等地域进行宽带端口项目建设。 本工程从XX市XX县XX小学外墙上96芯分纤箱往XX县XX镇XX 方向敷设4芯光缆XXX皮长千米、6芯光缆XXX皮长千米、8芯光缆XXX皮长千米、12芯光缆XXX皮长千米、24芯光缆XXX皮长千米,安装96芯分纤箱X个、32芯分纤盒3个。以上光缆光纤采用单模光纤光缆,采用架空、管道、直埋敷设方式,光缆型号为GYTS。本工程共敷设4芯光缆XXX皮长千米、6芯光缆XXX皮长千米、8芯光缆XXX皮长千米、12芯光缆XXX皮长千米、24芯光缆XXX皮长千米,折合芯线千米。 本工程预算总投资为XXX元,其中:材料费为XXX元,施工费为XXX元,监理费XXX元,设计费为XXX元。综合工日共XXX工日,其中:技工XXX工日,普工XXX工日。 主要工程量表:

2.施工依据 (1)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贺州分公司网络运营部下达的施工任务书。 (2)广西通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出版的《2014年中国电信贺州分公司农村第四季度常规宽带项目钟山分公司铜盘/桃加/桥头/桑木村/鸣鸾/星寨/沙坪村FTTH新建光缆线路工程》设计文件。 (3)建设单位和维护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3.计划工期 本工程从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进行施工,安排

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报告 通讯录管理系的设计与实现 姓名:钟婷英 班级:计122 学号:1213023039 时间:2014年1月10日 1,问题描述 通讯录是用来记载和查询联系人通讯信息的工具,电子通讯录已经为手机,电子词典等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软件,请设计一个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软件,基本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输入:记录的录入。 显示:通讯录的显示。 查找:按指定方式,输入关键字,查找指定记录。 插入:实现记录的添加或在指定位置插入记录。 保存:将内存中正在被操作的通讯录以文件形式保存到磁盘。 读入:保存的逆操作,讲存在磁盘中的通讯录文件读到内存中。 排序:按指定关键字对通讯录数据进行排序。 修改:提供修改某条记录的功能。 移动:移动记录在通讯录中的存储位子,使其被查找或显示时的位序前移或后移。 退出:结束程序运行。 2,设计要求 (1)设计通讯录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2)通讯录至少包括下列数据信息:姓名,电话,单位等。 (3)完成图示基本功能。 (4)软件易用,操作简单。 (5)根据自己使用通讯录体会扩充其他功能,如按姓名查找,按号码查找,按序号删除等。 (6)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 主程序 输 入 显示 查找 插入 删除 保存 读入 排序 修改 移动 退出

(7)数据输入有效性检验:如姓名不能为空,号码中不能有非法字符等。(8)提供分组管理的相关功能,如:分组显示,加入组,组创建,组查询等。(9)可视化的界面设计。 3,概要设计 1,使用struct data struct addressList定义结构体类型,struct data结构体中包括年月日的定义,strcut addressList中包括联系人ID账号,名字,性别,名族,生日,手机号码,QQ号码和家庭地址等。 struct date { 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 struct addressList { char ID[10]; char name[10]; char gender[4]; char minzu[2]; date birthday; char shoujihao[14]; char QQ[11]; char address[40]; }; 2,程序设计过程中用到的函数有: int zhujiemian( ); void tianjia(fstream & ); void xiugai(fstream & ); void shanchu(fstream & ); void chazhao(fstream & ); void liulan(fstream & ); int findRecord(fstream &, const char *); int getAmount(fstream & ); 3,整个程序用的是面向对象的方法,在主函数中调用各种函数,来实现通讯录的功能。在主函数中,使用的是c++语言中的开关语句(switch)用来选择通讯录的各种功能。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 扰度试验 ( idt IEC 61000-4-3:1995 )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 抗扰度试验( idt IEC 61000-4-4:1995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技术方案 一、为满足本矿高效率协调等一级调度模式要求, 计划建设生产调度通信网的 有线通信系统,实现录音、强拆、强插、全呼、组呼、直通、一键直拨等调度 功能,该项目要求总调度室可直接通过调度台控制其系统内的所有内部用户, 使得总调能和各地点之间进行实现通话、强插、 录音等。 本次系统项目主要应 注意总调(调度中心) 与各地点通信设备的对接问题, 以及设备间互相通话及 在紧急状态下强插各生产岗位电话发布紧急命令。 、规范性引用文件 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 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隔爆型“ d ” 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部分:增安型“ e ” 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4 部分:本质安全型“ i ” 度试验( idt IEC 61000-4-5:1995 ) MT 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 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 试验和测量技术 )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浪涌(冲击)抗扰

MT 211-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规则 M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 401 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MT/T 722-1998 煤矿监控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MT/T 8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本标准。 1 煤矿通信联络系统煤矿在生产、调度、管理等各环节能够实现直接通信联络的系统 实现全矿井 2 矿井有线调度通信系统使调度与设在生产各环节的被调度之间能实现直 接通话联系,生产调度指挥的有线通信系统。 3 矿井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实现矿井无线通信的系统。 4 矿井广播系统能够实现矿井中地面对井下语音广播的系统。 5 组呼输入组呼编号呼叫该组的所有终端设备。 6 全呼输入全呼指令呼叫系统中全部终端设备。 7 广播 对系统内所有终端设备播放语音或其他音响效果,期间终端设备处于单工 通信状态 8 插播强行切断系统内所有设备的语音通话,并强制其播放语音或其他音响效果,期间终端设备处于单工通信状态。 四、分类 1 型号产品型号应符合MT/T 286 的规定。

通信工程施工方案

万安路 通信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万安南1路红线宽度16m,通信管沿道路中线北侧10m处布置。万安南5路红线宽度9m,K0+000-K0+278.841段通信管沿道路中线东侧6.5m处布置;K0+278.841-K0+553.574段通信管沿道路中线东侧4.5m处布置;K0+553.574-K0+650.613段通信管沿道路中线东侧4m处布置。万安南12路红线宽度20m,通信管沿道路中线北侧10.5m 处布置。 二、计划工期: 从二00四年一月一日至二00四年三月三十一日,共101天。 5、施工管理及工、料、机安排: 本工程由项目经理总负责,分项负责人为梁广生,质量检查员为孙晓华,具体人员和机械安排见表1、2,材料采购于东莞的经销商处,提前5~10天进场,运至工地仓库,待检测合格后才能运至现场施工。 三、施工流向顺序、方法: 1、施工段划分及施工流向顺序: 施工段按照实际的施工力量按三段划分,其中第一段为K0+000~K0+600段,第二段为匝道Lsb、Lsd及绿色大道,第三段为K0+960~K1+460段。先施工第一段,然后同时施工第二、三段。 2、施工方法:工艺流程见图1、2。 (1)纵向管群 a、基槽开挖:根据设计图纸放出基槽开挖边线,挖机进场就位开挖,每开挖10m测量技术人员复测基底开挖标高,严格控制开挖深度,不超挖。

b、基坑修整铺砂:对不均匀基槽要适当处理后再铺砂、整平,平板振动器振动均匀。 c、铺管:基底铺砂整平及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下道工序铺管。第一层铺管保证位置准确,间隙净距2cm,铺完第一层之后,检查接头处是否严密,管群是否平顺。每一细节都检查合格后,用细砂填隙,填隙要密实,人工多次均匀捣插、转动单管多次,保证管群无空隙。第一层管隙填砂完成后,再在上面铺2cm细砂,人工摊铺均匀,之后在上面铺第二层管,重复第一次管群安装的工序。第二层管上面及周围填砂密实,管群顶铺砂2cm。 d、回填土:为了保证不破坏管群表面填砂,人工在管群表面铺填10cm干松土,然后再用挖机挖土回填,整平表面。 (2)人孔井 a、基坑开挖:人孔井深度约2.2m,按坡度2∶1放坡开挖,基底每边开挖保证工作面30cm,并在一拐角处设集水井,作为雨季防雨准备,保证基底均匀、密实,经监理工程师现场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砼垫层)施工。 b、砼垫层:在砼垫层浇筑前,必须检查原材料:砂、石、水泥质量,确保质量合格,要检查施工机械运输的正常性,确保机械能顺利操作,要保证基坑干净、无杂物,无松散积泥。检查模板位置、高度是否准确。 c、砖砌体井壁:经测量技术人员放线复测后,按砖砌体的工艺要求进行弹线、盘角、立皮尺杆、挂线后,开始砌砖。砌砖砂浆严格按配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技术方案 一、为满足本矿高效率协调等一级调度模式要求,计划建设生产调度通信网的有线通信系统,实现录音、强拆、强插、全呼、组呼、直通、一键直拨等调度功能,该项目要求总调度室可直接通过调度台控制其系统内的所有内部用户,使得总调能和各地点之间进行实现通话、强插、录音等。本次系统项目主要应注意总调(调度中心)与各地点通信设备的对接问题,以及设备间互相通话及在紧急状态下强插各生产岗位电话发布紧急命令。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 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1995)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1995) MT 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 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MT 211-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规则 M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 401 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MT/T 722-1998 煤矿监控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MT/T 8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三、术语和定义

通讯录系统设计说明书

通讯录系统设计说明书(不少于2500字) 一、设计思想 通讯录管理系统是每一个用户管理通讯录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管理信息系 统,它的内容对于用户的管理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通讯录管理系统应 该能够为每一个用户的管理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大大的方便用户合理的管理通讯录。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通讯录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 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通讯录管理的效率,也是用户理财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先进科学技术接轨的重要条件。 开发这一系统的好处大约有以下几点: 第一、可以存储大量的通讯录信息,安全、高效; 第二、只需一档案录入员即可操作系统,节省人力; 第三、可以迅速查到所需通讯录信息。 二、系统架构及运行环境 系统架构: 运行环境: 1、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 2、技术平台:.Net Framework 3.5 三、系统数据库介绍 用户:用户名,密码 联系人:联系电话,姓名,工作单位,电子邮件,头像 用户登录

联系人 数据库表结构:登录表

联系人表 四、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本系统由1个功能模块(主界面)和5个表单(新增联系人,删除联系人,修改联系人信息,视图,搜索联系人)组成。 主要功能: (1)录入所有通讯人员的相关信息,当单击新增按钮时,就会弹出

增加信息的窗体。 (2)修改当前记录:当选择功能菜单时,会出现一个新用户界面对话框用户根据对话框提示进行当前记录的数据的修改直到修改完所有的信息 (3)删除记录:当用户选择要删除人员的姓名即可删除 (4)查询记录:本程序可以通过姓名、电话进行查询。 五、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登录窗体

通讯联络系统

调度通讯系统技术方案 5.1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为满足山西汾西矿业集团生产规模庞大和跨矿/局调度、高效率协调等一级调度模式要求,计划建设生产调度通信网的有线通信系统,实现录音、强拆、强插、全呼、组呼、直通、一键直拨等调度功能,该项目要求集团总调度室可直接通过调度台控制其系统内的所有内部用户,并且能一键直呼及强插集团下属各煤矿调度用户,使得总调能和下属各煤矿之间进行实现通话、强插、录音等。本次系统项目主要应注意总调(调度中心)与各煤矿通信设备的对接问题,以及设备间互相通话及在紧急状态下强插下属各矿生产岗位电话发布紧急命令;这需要各矿调度机给集团公司总调提供具有调度功能的高级用户,来实现集团总调能一键直呼下属主要分机、强插下属各矿调度用户等功能;本次项目考虑总调与各煤矿之间通信设备采用七号信令2M连接;我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建设与2001年,其所有功能已经满足不了集团公司对调度通信系统的要求。无法实现集团调度对我矿主要调度电话一键直呼及强插矿调度用户。为此建议更换能满足全集团公司调度通信功能的调度通信交换机。 5.2技术标准 1)《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及附件》(YDN065-1997); 2)《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GF002-9002.1); 3)《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954-1998); 4)《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GB3377-82); 5)《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GB3378-82); 6)《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直流信号方式》(GB3379-82); 7)《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GB3380-82); 8)《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GB3971.2-83); 9)《程控数字用户自动电话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4381-93);

通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工程编号:14-GC-08063 施工组织方案 2014年中国电信贺州分公司农村第四季度常规宽带项目钟山分公司铜盘/桃加/桥头/桑木村/鸣鸾/星寨/沙坪村FTTH新建光缆线 路工程 设计单位:广西通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东中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编

目录

一、?工程概况 概况 1.本工程对XX市XX县XX村等地域进行宽带端口项目建设。 本工程从XX市XX县XX小学外墙上96芯分纤箱往XX县XX镇XX方向敷设4芯光缆XXX皮长千米、6芯光缆XXX皮长千米、8芯光缆XXX皮长千米、12芯光缆XXX皮长千米、24芯光缆XXX皮长千米,安装96芯分纤箱X个、32芯分纤盒3个。以上光缆光纤采用单模光纤光缆,采用架空、管道、直埋敷设方式,光缆型号为GYTS。本工程共敷设4芯光缆XXX皮长千米、6芯光缆XXX皮长千米、8芯光缆XXX皮长千米、12芯光缆XXX皮长千米、24芯光缆XXX皮长千米,折合芯线千米。 本工程预算总投资为XXX元,其中:材料费为XXX元,施工费为XXX 元,监理费XXX元,设计费为XXX元。综合工日共XXX工日,其中:技工XXX工日,普工XXX工日。 主要工程量表:

2.施工依据 (1)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贺州分公司网络运营部下达的施工任务书。 (2)广西通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出版的《2014年中国电信贺州分公司农村第四季度常规宽带项目钟山分公司铜盘/桃加/桥头/桑木村/鸣鸾/星寨/沙坪村FTTH新建光缆线路工程》设计文件。 (3)建设单位和维护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3.计划工期 本工程从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进行施工,安排

通讯系统施工方案

通讯系统施工方案.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号、2号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工程

方案通讯系统安装调试 总包方: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梅钢烧结工程分公司 施工经理: 项目经理: 宝冶电装建设有限公司分包方: 梅钢项目经理部 编制:审核:

批准: 22009年月日6 目录 3卷 ........................................ 本项目工程概况第1 3卷 .................................. 对关键工序的施工安排第2 3........................... 前期准备与现场施工的配合第1章 4................................... 施工高峰期的工作第2章4.............................................. 施工依据第3卷 4 ........................................... 第3章施工规范 4 ................................. 第4章施工用图及参考文件 4 卷.............................................. 施工准备第45主要技术方案与措施5卷 .................................... 第5........................................... 章线路敷设第5

5........................................... 章设备布局第6 6....................................... 电缆桥架安装第7 章 ............................ ........................ 6运 1第节搬 ............................. ....................... 6储节第2存9章第8配 线 ............................................... 9........................................... 章系统调试 9第017第卷 ......................................... 质量安全措施0章1质量措施 .......................................... 10第011第章.......................................... 安全措施 1 本项目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1#、2#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通讯系统安装工程

数据结构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系:三系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开课时间:2011-2012学年一学期 宿迁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起止日期: 设计题目一: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概述 现状分析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以某一门课程为基础,涉及和课程相关的各方面知识,是一门独立于课程外的特殊课程。课程设计就是让所有同学对课程更全面的应用。本次实验项目“通讯录管理”就是针对数据结构的一门应用较为广泛的系统管理方法。 实现意义 本次实验应用性能很好,结构清楚,能随时添加、删除、查找、修改、输出联系人;并且可以用姓名、编号两种方式;而且其中增加了排序功能,使得插入之后排序为接下来的操作提供便利,操作更精确,以人性化的方式展现出来,效果十分突出。 2 系统分析 编程完成通讯录的一般性管理工作如通讯录中记录的增加、修改、查找、删除、输出等功能。每个记录包含编号、姓名、性别、电话号码、住址个人基本信息。用《数据结构》中的链表做数据结构结合c语言基本知识编写一个通讯录管理系统。本程序相对简单,使用方便,几乎不用特殊的命令,只需按提示输入即可。对于建立通讯录管理系统,则需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尤其在算法方面,链表及结点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概要设计 算法的设计 本实验从整体上分为七大模块:(1)通讯录链表的建立;(2)通讯者结点的插入;(3)通讯者结点的查询;(4)通讯者结点的删除;(5)通讯者结点的修改;(6)通讯录链表的输出;(7)退出通讯录管理通讯者结点的删除系统。 通讯录系统图 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所示: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保障系统安全可靠,提高矿井抗灾变能力,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矿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矿井调度中心应配备通信联络系统负责人1人、系统安装维修人员不少于4人,负责通信联络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与管理工作。 第三条矿井必须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系统管理机构责任制、管理及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矿井必须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系统值班制度、设计安装验收制度、使用维护管理制度、机房及设备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 第四条矿井应编制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 矿井每年至少组织1次应急通信演练。 第五条矿井必须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井下通信系统图。 第六条推广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 第二章设计与安装 第七条所有井下通信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符合国家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第八条矿井井下调度通信系统应与行政通信系统分开,行政通信系统与公共通信网络联网。 第九条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 (一)通信联络系统应能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优先权和呼叫权限,应具有紧急呼叫功能。 (二)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和实时故障指示功能。当发生故障时,及时报警并指示故障位置。 (三)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录音功能,多通道同时录音,具备一个放音通道,可在线实时查询录音、监听、回放、存储等。 (四)井下固定电话和手持移动电话与矿井调度中心具有直通功能。 (五)调度交换机应可以随时呼叫系统内的终端,可强拆、强插中继或用户线。 (六)调度交换机应配置可接收系统内终端紧急呼叫的设备,显示紧急呼叫的终端号码,发出声光报警,并可进行语音录音。 (七)调度交换机应具有全呼和组呼功能,同时处理多路呼叫。 (八)调度交换机应具有与地面专网(公网)组网的功能。 (九)调度交换机宜能召开多方会议。 (十)无线通信系统应支持手持移动电话的自动漫游、越区切换。手持移动电话应具有抗震、防水、防腐功能。 (十一)无线通信系统宜具有非法用户禁用功能、短信功能、支持脱网呼叫功能。 (十二)井下广播系统应具有紧急广播功能,宜具有组播和选播功能。 第十条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设施。 通信线路入井处必须装设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 第十一条通信联络系统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持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h。 第十二条通信联络设备应有必要的备用,发生故障,应及时更换故障设备。 第十三条调度交换机必须安设耦合器等预防杂散电流入井的装置。 第十四条调度交换机与井下基站之间的传输距离应不小于10km。 手持移动电话与基站语音通信距离:直巷断面小于13m2时不小于100m,大于等于

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MSC1210的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引言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无线通信 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GSM网络出现后,技术人员很快把GSM模块嵌入到各种仪表仪器中,如多功能电能表、故障测录仪、抄表系统和用电负荷监控等,从而使这些仪表仪器具有远程通信功能。 GPRS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数据承载业务,支持TCP/IP协议,可以与分组数据网(Internet等)直接互通。GPRS无线传输系统的应用围非常广泛,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中低业务和低速率的数据传输,尤其适合突发的小流量数据传输业务。 本文设计的GPRS无线通信模块,嵌了TCP/IP协议,采用工业级的GPRS模块,适用于单片机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没有TCP/IP协议栈,但使用串口通信的情况。 1 GPRS通信原理及应用特点 1.1 GPRS简介 GPRS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的缩写,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一种技术,通常称为2.5G。GPRS采用与GSM相同的频段、频带宽度、突发结构、无线调制标准、跳频规则以及相同的TDMA帧结构。因此,在GSM系统的基础上构建GPRS系统时,GSM系统中的绝大部

分部件都不需要作硬件改动,只需作软件升级。有了GPRS,用户的呼叫建立时间大大缩短,几乎可以做到“永远在线”。此外, GPRS是以营运商传输的数据量而不是连接时间为基准来计费,从而令每个用户的服务成本更低。 1.2 基本工作原理 GPRS是在原有的基于电路交换(CSD)方式的GSM网络上引入两个新的网络节点: 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支持节点(GGSN)。SGSN和MSC在同一等级水平,并跟踪单个MS的存储单元实现安全功能和接入控制,并通过帧中继连接到基站系统。GGSN支持与外部分组交换网的互通,并经由基于IP的GPRS骨干网和SGSN连通。图1给出了GPRS与Internet连接原理框图。 GPRS终端通过接口从客户系统取得数据,处理后的GPRS分组数据发送到GSM基站。分组数据经SGSN封装后,SGSN通过GPRS骨干网与网关支持接点GGSN进行通信。GGSN对分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再发送到目的网络,如Internet或X.25网络。 若分组数据是发送到另一个GPRS终端,则数据由GPRS骨干网发送到SGSN,再经BSS发送到GPRS终端。 2 嵌入式GPRS通信系统的实现 2.1 GPRS模块的硬件设计

学生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问题描述: 纸质的通讯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容易丢失,查找困难等问题是纸质通讯录所不能克服的缺点。“学生通讯录管理系统”是为了帮助老师、同学,或者其它一些需要使用的通讯录的人员进行管理和应用的一种应用程序。 需求分析: 1)输入数据建立通讯录。 2)查询通讯录中满足要求的信息。 3)插入新的通讯录信息。 4)删除不需要的通讯录信息。 5)查看所有的通讯录信息。 主界面设计要求: 1)通讯录的建立 2)插入通讯录记录 3)查询通讯录记录 4)删除通讯录记录 5)显示通讯录记录 6)退出系统 设计要求: A.建立通讯录时,每个学生的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电话。

B.查找时,学号、姓名、电话均能够作为查询字段。 C.查看所有的通讯录信息时,所有记录需要时有序的(按学号排序,按姓名排序(字典序),按电话号码排序)。 D.存储结构:要求使用顺序存储结构。 E.数据使用:使用本班级的具体信息。 需求分析: 本次设计目的是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存入每个学生的基本信息,所有学生信息都可根据名字、学号、电话、邮箱进行查询,也都能够根据这四个基本信息检索到一个学生并删除其数据。输入形式:student.txt,以文件形式进行输入。 输出形式:根据不同的输入进行不同的操作。 达到功能:能插入一个学生的信息,能删除一个学生的信息,能查询一个学生的信息。 测试数据:班上70个同学的基本数据。 概要设计: 数据类型:顺序链表 ArrayList类 学生数据结构:StuData类包含name、id、phone、email四个String基本类型。 所有操作写在Structure中,包含insert、remove、query、printAll。 Main函数用Java标准输入,循环输入,用switch判断输入进行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 前言 为规范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保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正常使用,建立通畅、便捷、有效、快速、智能化的井上下通信联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煤矿安全规程》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eqv IEC 60079-0:1998)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eqv IEC 60079-1:1990)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eqv IEC 60079-7:1990)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eqv IEC 60079-11:1999) 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MT/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MT287-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YD/N 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YD/T 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 1821-200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

通信工程施工方案

通信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电信管线(14Φ114+16Φ60 PVC管,施工详图见深圳市市政设计院通用图DT-ST22):2134m 本标段的通信工程位于K0+000~K0+600右辅线的非机动车道下方、绿色大道K0+185~K0+559.10左侧人行道下方、匝道LSb、LSd非机动车道下方和K0+960~K1+460左辅线的非机动车道下方。 2、过路管线(6Φ114砼包封 PVC管,施工详图见深圳市市政设计院通用图DT-ST22):609 m 本标段的过路管共有8处,分别位于K0+187、K0+387、K0+587、K0+957、K1+153、K1+353及匝道Lsd0+200、Lsb0+044; 3、人孔井(施工详图见深圳市市政设计院通用图DT-ST20):36个,其中中直通人孔井11个,中三通人孔井10个,小三通人孔井12个,中斜通人孔井3个。 4、计划工期: 从二00四年一月一日至二00四年三月三十一日,共101天。 5、施工管理及工、料、机安排: 本工程由项目经理总负责,分项负责人为梁广生,质量检查员为孙晓华,具体人员和机械安排见表1、2,材料采购于东莞的经销商处,提前5~10天进场,运至工地仓库,待检测合格后才能运至现场施工。 三、施工流向顺序、方法: 1、施工段划分及施工流向顺序: 施工段按照实际的施工力量按三段划分,其中第一段为K0+000~K0+600段,第二段为匝道Lsb、Lsd及绿色大道,第三段为K0+960~K1+460段。先施工第一段,然后同时施工第二、三段。 2、施工方法:工艺流程见图1、2。 (1)纵向管群 a、基槽开挖:根据设计图纸放出基槽开挖边线,挖机进场就位开挖,每开挖10m测量技术人员复测基底开挖标高,严格控制开挖深度,不超挖。 b、基坑修整铺砂:对不均匀基槽要适当处理后再铺砂、整平,平板振动器振动均匀。 c、铺管:基底铺砂整平及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下道工序铺管。第一层铺管保证位置准确,间隙净距2cm,铺完第一层之后,检查接头处是否严密,管群是否平顺。每一细节都检查合格后,用细砂填隙,填隙要密实,人工多次均匀捣插、转动单管多次,保证管群无空隙。第一层管隙填砂完成后,再在上面铺2cm细砂,人工摊铺均匀,之后在上面铺第二层管,重复第一次管群安装的工序。第二层管上面及周围填砂密实,管群顶铺砂2cm。 d、回填土:为了保证不破坏管群表面填砂,人工在管群表面铺填10cm干松土,然后再用挖机挖土回填,整平表面。 (2)人孔井 a、基坑开挖:人孔井深度约2.2m,按坡度2∶1放坡开挖,基底每边开挖保证工作面30cm,并在一拐角处设集水井,作为雨季防雨准备,保证基底均匀、密实,经监理工程师现场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砼垫层)施工。 b、砼垫层:在砼垫层浇筑前,必须检查原材料:砂、石、水泥质量,确保质量合格,要检查施工机械运输的正常性,确保机械能顺利操作,要保证基坑干净、无杂物,无松散积

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GPRS无线通信系统 设计方案 1

MSC1210的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引言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GSM网络出现后,技术人员很快把GSM模块嵌入到各种仪表仪器中,如多功能电能表、故障测录仪、抄表系统和用电负荷监控等,从而使这些仪表仪器具有远程通信功能。 GPRS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数据承载业务,支持TCP/IP协议,能够与分组数据网(Internet等)直接互通。GPRS无线传输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能够涵盖所有的中低业务和低速率的数据传输,特别适合突发的小流量数据传输业务。 本文设计的GPRS无线通信模块,内嵌了TCP/IP协议,采用工业级的GPRS模块,适用于单片机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没有TCP/IP协议栈,但使用串口通信的情况。

1 GPRS通信原理及应用特点 1.1 GPRS简介 GPRS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的缩写,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一种技术,一般称为2.5G。GPRS采用与GSM相同的频段、频带宽度、突发结构、无线调制标准、跳频规则以及相同的TDMA帧结构。因此,在GSM系统的基础上构建GPRS系统时,GSM系统中的绝大部分部件都不需要作硬件改动,只需作软件升级。有了GPRS,用户的呼叫建立时间大大缩短,几乎能够做到”永远在线”。另外, GPRS是以营运商传输的数据量而不是连接时间为基准来计费,从而令每个用户的服务成本更低。 1.2 基本工作原理 GPRS是在原有的基于电路交换(CSD)方式的GSM网络上引入两个新的网络节点: 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支持节点(GGSN)。SGSN和MSC在同一等级水平,并跟踪单个MS的存储单元实现安全功能和接入控制,并经过帧中继连接到基站系统。GGSN支持与外部分组交换网的互通,并经由基于IP的GPRS骨干网和SGSN连通。图1给出了GPRS与Internet连接原理框图。 3

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试验时间:2011.1.13 班级: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1.问题描述: 通讯录是用来记录,查询联系人通讯信息的工具。电子通讯录已成为手机,电子词典等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软件。设计一个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软件。 基本功能模块:输入,显示,查找,插入,删除,保存,读入,排序,修改,移动,退出。 2.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1.设计通讯录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2.通讯录至少包含下列数据信息:姓名,电话,地址等。 3.完成图示基本功能。 4.软件易用,操作简单。 5.根据自己使用通讯录的体会,扩充其他功能,如按姓名查找,按学 号查找,按序号查找等。 (2)较高要求 1.数据输入有效性检验:如姓名不能为空,号码中不能有非法字符等。 2.提供分组管理的相关功能,如:分组显示,加入组,组创建,组查 询等。 3.可视化的界面设计。 3.测试案例:

请输入您的选择(0--6): 1 分别输入编号,姓名,性别,电话,地址(输入0 结束通信录的建立): 编号:01 姓名:张三 电话:152****1919 地址:2-222 编号:0 请输入您的选择(0--6): 2 编号:01 姓名:张三 电话:152****1919 地址:2-222

是否继续添加?(Y/N):N 请输入您的选择(0--6): 3 请选择查询的方式(1 编号,2 姓名):1 请输入编号:01 编号:01 姓名:张三 电话:152****1919 地址:2-222 请问是否继续查询?(Y/N):N

请输入您的选择(0--6): 4 输入删除编号:01 删除学生信息如下: 编号:01 姓名:张三 电话:152****1919 地址:2-222 请输入您的选择(0--6): 5 通讯录的全部信息如下: *****编号*****姓名*****性别*****电话*****地址*****

通讯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号、2号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工程通讯系统安装调试方案 总包方: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梅钢烧结工程分公司 施工经理: 项目经理: 分包方:宝冶电装建设有限公司 梅钢项目经理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2009年2月6日

目录 第1卷本项目工程概况 (3) 第2卷对关键工序的施工安排 (3) 第1章前期准备与现场施工的配合 (3) 第2章施工高峰期的工作 (4) 第3卷施工依据 (4) 第3章施工规范 (4) 第4章施工用图及参考文件 (4) 第4卷施工准备 (4) 第5卷主要技术方案与措施 (5) 第5章线路敷设 (5) 第6章设备布局 (5) 第7章电缆桥架安装 (6) 第1节搬运 (6) 第2节储存 (6) 第8章配线 (9) 第9章系统调试 (9) 第7卷质量安全措施 (10) 第10章质量措施 (10) 第11章安全措施 (10)

本项目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1#、2#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通讯系统安装工程 工程地点:南京市中华门外新建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内 工程范围: 梅钢1#2#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通讯系统安装工程包括精矿、燃料及熔剂系统通讯安装,配料混合系统通讯安装,烧结冷却抽风系统通讯安装,成品筛分系统通讯安装,除尘系统通讯安装,转运站及通廊通讯安装。 对关键工序的施工安排 第1章前期准备与现场施工的配合 (1)熟悉现场施工环境,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尽早提出,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充分做好人员、机具设备、材料的准备工作。 (3)完善施工方案与技术交底,作好技术准备工作。 (4)根据土建及其他专业的进展情况,进行必要的预制以及基础、支架、桥架等的安装工作。 第2章施工高峰期的工作 (1)电气线路(桥架、电缆保护管)的施工。 (2)对讲机定位安装 (3)电缆敷设及电缆校接线。 (4)程控电话分线盒安装 (5)总控室内总调度装置安装 (6)系统调试。

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连民族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暴力算法在旅行商问题中的应用 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开发案例 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操作性□设计性 综合性 专业:软件工程班级:144 学生姓名:赵耀学号:2014082430 实验日期:2017年3月6日—4月27日 实验地点:金石滩校区I303机房 实验学时:24学时实验成绩: 指导教师:赵戈

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本项目用C++语言开发了一个简单的通讯录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对联系人信 息进行“增删改查”。系统的UI设计基于Windows系统自带的控制台。测试结 果表明该通讯录管理系统可以稳定正确运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关键词:通讯录管理系统;C++语言;Windows 控制台 目录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3) 2.需求分析 (3) 2.1 用例图 (3) 2.2 用例文本 (4) 3.总体设计 (5) 3.1 通讯录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 (5) 3.2 主控main函数执行流程图 (6) 3.3 执行流程图的解释说明 (6) 3.4 存储结构设计 (7) 4.详细设计 (8) 5程序运行结果 (9) 6总结和展望 (9) 7附录 (10) 程序源代码: (10)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当今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打破了地域时间限制,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便捷,这就使得要经常与很多人保持着联系,而单纯依靠人脑已经很难记住所有人的联系方式还有其各做附加信息。通讯录系统能方便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迅速、准确的查找修改或者删除联系人信息,把各个联系人信息以文件保存。本文介绍了c++编写简易通讯录管理:系统的分析,功能模块的设计,系统的流程图及运行界面。此系统的主要管理的信息由:联系人的姓名、性别、电话号码,加深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理解,提高算法设计的能力,锻炼编程的能力。用c语言编程一个通讯录管理系统软件,要求能实现通讯录管理系统中的增加信息,删除信息,显示通讯里的所有信息,按名字查询信息,保存通讯录,退出系统。。 2.需求分析 2.1 用例图 通讯录管理系统的用例图如下图所示: 图2.1 用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