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

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

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经济领域中也不例外。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体现了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也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独特资源。

在经济发展中,传统文化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创造商业机会、推动旅游发展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

首先,传统文化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

传统文化中的艺术、手工制品、文学作品等在商业市场上具有高度的价值。

例如文化衫、工艺品等产品在市场上均备受消费者喜爱,也成为了一些企业的品牌代表。

这不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而且,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相关从业者也可以从中受益,如手工制作工艺品的工匠、传统文学作品的翻译和研究人员等。

其次,传统文化可以创造商业机会。

传统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业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的认识逐渐加深,文创产业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旅游更是近年来兴起的产业,除了能吸引海内外游客来享受各种旅游资源以外,还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比如故宫文创产品可以产生显著的收入和提高故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进一步增强了故宫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传统文化可以推动旅游发展。

旅游是一个独特的产业,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许多机会。

而且,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历史和传统。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景点和节日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传统文化在旅游业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考虑到这种作用,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传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以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最后,传统文化可以实现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仅仅是在经济增长中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还不够,需要充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

地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地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析和研 究 。 Ab ta t n u nd oi ap r o ecu t fmo sc atl o r t i ,iig i tec ne fteB hieo o ccrl ,n w s”h a k sr c:Qih a ga s ot fh o nr S a u o s ui t l n n h e tro h o a cn mi i e k o na teb c t y a t sc y v c gre fB in n ini”rp tt n h sapoo n utrlbc go n , t ni tds aefrc l rl rwha d mak t x a s ns ae On ad no e iga dT aj j n euai , a rfu d c l a ak ru d wi u l e p c o ut a o t n re p ni pc . o u h mi u g e o
摘 要 : 皇 岛是全 国着 名的 滨海港 口旅 游城 市 , 于 渤 海经 济 图的 中心 地 带 , 有 “ 津 后花 园” 美誉 , 秦 居 素 京 之 具有 深厚 的 文化 底 蕴 , 含着 无 限 蕴 的文 化生 长空 间和 市场拓展 空间 。 如何 弘扬 地方 高校 秦皇 岛传 统 丈化 , 就 以促进 文化 产 业的繁 荣 , 动 秦皇 岛经 济社会 又好 又快 发展 , 推 作初 步分
h w t c ry o wa d he r dto l u tr o o a u ie ste t p o t te o p rt f c lu a i u tis n po t e o o c n s ca o o ar fr r t ta iina c lu e f lc l nv ri s o rmoe h prs e iy o ut rl nd sre a d r moe c n mi a d o il i

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结合

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结合

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历史长河中积淀下的智慧结晶。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分析其意义和优势,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发展传统文化产业。

一、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结合的意义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我们对历史的敬意和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肯定。

文化传统的延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文化自信。

其次,传统文化的结合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与灵感,丰富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最后,通过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产品,提升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结合的优势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有许多优势。

首先,传统文化作为鲜明的文化符号,蕴含着浓厚的情感和艺术性。

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文化产业,可以增加产业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其次,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故事和背景,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使创作更具深度和纪实性。

此外,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鲜明性也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差异化竞争的优势,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如何更好地发展传统文化产业为了更好地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在结合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扎根于根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其次,要注重创新,在结合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可以尝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新媒体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传统特色又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产品。

此外,要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从事传统文化产业的人员水平和素质,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结语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它不仅有助于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更能通过文化产业的手段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

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

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逐渐被忽视。

然而,传统文化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文化创造力、文化运营和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分析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文化创造力传统文化是一国或地区独有的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智慧。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提供独特的创新灵感。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独特的艺术形式,如京剧、京剧脸谱等,这些艺术形式可以为创意产业提供独特的创作题材和设计理念。

在全球化的时代,这些传统文化创意不仅能够吸引国内市场,还可以出口到国际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因此,传统文化对于经济的创造力是不可忽视的。

二、文化运营传统文化逐渐形成的文化产业,不仅仅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点,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世界各地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旅游景点已经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中国为例,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吸引了无数游客,文化旅游产业在中国繁荣发展。

这些文化旅游景点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交通、餐饮等。

同时,文化运营也可以成为新的创业和就业机会。

例如,一些人可以开设旅行社、导游公司或者创办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餐厅等。

因此,传统文化对于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三、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关键组成部分。

文化方面的软实力为该国赢得了国际知名度和尊重,也为吸引游客和外商提供了有力保障。

例如,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的和服、茶道等元素为日本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独特的形象,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

同样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太极拳、中国画等元素也为中国塑造了独特的国家形象,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投资。

因此,传统文化的软实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传统文化的创造力可以为创意产业提供独特的灵感和题材,文化运营可以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就业机会,文化软实力可以为该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关注和尊重。

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

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

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历史长河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代表着这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而文化创意产业则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兴起并得到了广泛关注的一个新兴产业。

那么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如何呢?首先,传统文化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统文化是源泉,文化创意产业则是利用这个源泉进行创新和开发。

传统文化作为创意的灵感来源,能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比如中国传统美术中的山水画,可以激发文化创意产业中设计师的摄影灵感,进而创造出带有中国特色的山水摄影作品。

这种融合发展,既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又能够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机会。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

传统文化的传承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流传面临着许多困境。

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文化创意产品中,传统文化能够以一种新的形态呈现出来,更好地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和关注。

比如将传统的民间故事改编为动画片,在保留原有故事情节和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现代元素,使得这些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并且能够更好地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此外,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结合体,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而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比如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通过现代设计和创意改良,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还为制作手工艺品的工匠提供了新的市场需求和就业机会。

这种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泉,而文化创意产业则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随着社会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传统文化则是文化产业发展中重要的资源。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通过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文化创新和创新性产业的繁荣发展。

一、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人类长期生活实践和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资源包括文学、音乐、戏曲、绘画、建筑等,这些资源是储备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先进文化精神和民族基因。

传统文化不仅是国家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遗产的珍贵财富。

这些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知识、智慧和美好情感可以为当今的社会提供备受尊崇的灵感和前行的方向。

传统文化的挖掘是一个艰巨的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挖掘:1、加强文化保护。

传统文化的保护是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做好文化保护,传统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传承。

我们可以采取制定专门的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投入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保护。

2、开展文化遗产研究。

针对不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挖掘出其中的深层次的文化元素和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创新提供支持。

3、强化文化产业培育。

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要有一个市场化的衔接点,文化产业是最好的衔接点。

回应当前市场需求,我们可以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文化产业开发,推动传统文化发展壮大。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景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将为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创造更大的空间和保障。

1、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传统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文化内涵,同时也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来丰富文化产品,挖掘更多的文化价值。

2、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丰富当地的文化产业,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从而为城市的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一、引言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底蕴,其中包括了诗歌、书法、绘画、雕塑、剧场等多种艺术形式。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的步伐也逐渐加快,而且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现状、传统文化产业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研究。

二、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群体创造出来并长期传承的具有独特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符号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它来源于历史,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三、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现状1. 产业化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化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与开发的过程。

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素材。

而传统文化产业化则是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的一种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些传统文化产品已经成为了具有广泛市场需求的商品。

2. 现状目前,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市场营销能力不强、文化保护意识淡漠、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不足等。

此外,许多传统文化产品只停留在模仿和复制的能力上,缺乏创新和创造性。

四、传统文化产业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面临着很多挑战。

例如,面临着来自数字技术、文化创意服务等新型产业的冲击,因而需要加强传统文化产业自身的竞争力,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文化产业化既需要有效利用传统文化,也需要保护好传统文化。

2. 机遇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一方面,随着消费者精神需求的不断增长,市场需求将会逐渐扩大,这为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是无穷无尽的,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以及再创新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繁荣与发展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素材。

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到诗词歌赋、戏曲艺术,再到传统的工艺技艺、民俗风情,无一不是文化产业创作的源泉。

以影视作品为例,近年来,诸多以历史为背景、以传统文化元素为点缀的影视剧取得了巨大成功。

比如《琅琊榜》,其通过精心构建的古代朝堂权谋斗争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义、智慧和家国情怀;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则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对传统的哪吒形象进行了创新演绎,传递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积极价值观,深受观众喜爱。

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和形象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为文化产业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也深刻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中华民族一直崇尚仁爱、和谐、诚信、正义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文化产品中得到了体现和传承。

比如,在一些动漫作品中,主角往往具有勇敢、善良、正直的品质,这种对美好品质的宣扬,符合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也能够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如对称美、含蓄美、意境美等,也为文化产业的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许多传统建筑、书画、服饰等都体现了这些独特的审美观念,现代的设计和艺术创作可以从中汲取养分,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文化产业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和创新表达,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和需求的文化产品。

例如,故宫博物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数字文化产品,如“数字故宫”小程序、故宫主题的手机游戏等,让古老的故宫文化以全新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摘要:青州是古“九州”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

就如何弘扬青州传统文化,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推动青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初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青州;传统文化;文化产业青州是古“九州”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涵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

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围绕着“文化旅游促发展”的发展战略,紧抓文化、生态、高端三大工作重点,努力将青州市打造成文化名城、旅游名市、生态名市和经济强市。

目前,国内的不少专家学者对“青州现象”颇感兴趣,研究者众多。

本课题主要就如何弘扬青州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推动青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初步分析和研究。

一、青州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相传大禹治水后,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山东的青州便是其中之一。

按照五行学说,青州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所以称之为青州。

青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名人文化、佛寿文化、古城文化与当代文化共存互依;东夷文化、民族文化根深叶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名人文化。

自西汉起到清末1 400多年的历史中,青州历代为州府治地,辖区最广时比现在山东省还大,一直是齐鲁大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贸易中心。

青州地灵人杰,英雄辈出,孕育了众多文韬武略、彪炳史册的著名人物。

一代名相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在青州做过官,创下了令后人景仰的政绩。

至今,青州城里还传诵着范仲淹亲S用澧泉水熬制白药丸子分给百姓医治红眼病的故事。

宋代朝廷重臣寇准、宗泽、张叔夜等,北魏著名书法家郑道昭和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等,都曾经在青州做过官。

他们为青州的经济文化出了巨大贡献,现在青州己成为山东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之一。

青州文化还造就了一代名相王曾、抗倭名将邢玢以及王文统、钟羽正、赵秉忠、冯溥等一代贤臣,燕肃、于钦等学术大家。

他们追求真理,无视权贵,贫贱不移的文化秉性,表现了青州人的精神风韵。

青州还哺育过郦道元、李成、黄庭坚、李文藻等文坛名流。

李白、杜甫、欧阳修、李清照等都曾经游历或长期居住在青州,并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句。

李清照在青州归来堂居住了 14年,这期间她创作了大量的脍灸人口的诗词。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正是缘于青州山水风光的独特魅力,诱发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2. 佛教文化。

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作为齐鲁境内的佛教中心,青州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传入汉地最早的地区之一。

青州拥有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多种佛教宗派,这些宗派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迹。

近几年,在青州境内发现了许多佛教遗存并且对其进行了修复,现在大量佛学研究论文和专著的相继问世,为青州的佛教文化增添了较高层面的内涵。

青州境内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寿”的云门山大“寿”字、集佛、道两家于一身的驼山、魏碑体鼻祖郑道昭的玲珑山题刻、国家森林公园仰天山、世界上罕见的长达 2 600米的山体巨佛和被誉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重大发现”的龙兴寺佛教造像等,处处洋溢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魅力。

3. 东夷文化。

东夷文化,是山东地区最早的土著人文化。

据《禹贡》、《周礼》、《史记》等古书记载,青州地区正是当时东夷人的主要活动地区,并且处于其活动中心。

从历史传说看,东夷文化的许多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在古代青州地域。

例如五帝之一的舜,就是东夷人,早期在古青州地区活动。

还有协助大禹治水的伯益也隐居青州,青州曾名“益都”,含义即是“供祀伯益的都邑” [1]。

4. 古城文化。

青州地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优越。

东扼半岛,南控沂蒙,北望渤海,是历代军事重镇。

青州市有2200年的建城史,城区内先后建过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南阳城四座古城。

在今天的青州城内,仍保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街。

像棋盘街、昭德街、卫里街、偶园街、北门街、北关大街等,这些街道首尾相接,绵延10多里,依然保存着青砖、小瓦、石路、木质活插板门的古朴风貌,飞檐高挑的门楼店面,无不洋溢着古文化的韵味。

至今,青州还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山西会馆、培贞书院、偶园衡王府牌坊、满族旗城、松林书院、万年桥、周代驿道遗址等大批历史遗存[2]。

二、推进青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文化就是财富”。

把文化作为资源,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形态,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壮大文化经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是摆在青州市人民而前的一大课题。

1.以历史文化的理念,挖掘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

树立“以‘人文’挖掘城市底蕴”的建设思路,将历史文化遗产“植入”城市,彰显古城特色和魅力。

政府可以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做好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同时也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推陈出新,打造历史文化名城,让古城到处彰显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塑造自己独特的城市形象。

首先,坚持把文化项目建设融入到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结合丰富的文化遗址和历史古迹,规划建设以周代文化为主题的马驿山遗址公园等不同朝代风格的遗址公园和花园小区,配套规划甲子文化园、凤凰山景观公园等多个文化旅游景区,打造新的旅游亮点。

其次,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突出青州作为“东夷文化”发祥地和作为江北花卉产业第一县的文化特色,规划建设东夷文化生态园、李清照印象文化园等十一园、十二馆等一大批独具魅力的城市建设项目。

2.以生态文化的理念,引导城市建设与管理转型。

突出“古、青”特色,坚持“白墙灰瓦,绿树青石”的城建风格,充分挖掘整合青州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建设青州古城,让“古文化”成为青州的城市文化底色。

在城市发展格局上,以老城改造提升为中心,加快南部文化产业园、北部经济开发区、东部黄楼花卉园区、西部猫山经济发展区建设,打造“一城四区”城市整体发展格局。

在城市建设上,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整合片区资源,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动文化地产、旅游地产等复合型地产繁荣发展。

加强城市管理,加快大型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其次,突出青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绿色生态特色,加强与文化的融合、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了山环水绕、园在城中、城在景中、人文自然景观互相辉映的城市魅力,把青州变成一个以古州文化、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古州福地”文化旅游区。

1. 以创意文化的理念,发展文化产业。

创意就是财富、创意就是竞争力。

青州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

因此,要坚持让文化引领城市发展,让创意渗透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细节,把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社区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文化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努力探索一条创意城市的新路子。

首先,开展“创意城市”建设,打造“青州性格”。

作为东夷文化的发祥地,青州古城,到处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息,青州的城、驿、佛、寺等文化遗存和璀璨的历史名人足迹,众多民族杂居的人文资源是非常珍贵的财富。

青州市应该积极依托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富含文化底蕴的历史遗迹,首先,做好保护和延续古城风貌的文章,突出历史传统文化特色及山水风貌特点,对整体的古城格局、历史遗迹要全面整体进行保护,耍聘请古城建筑及文物专家,确立青州市“创意城市”的形象定位,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让青州的历史文化古韵更加璀璨夺目。

其次,实施创意工程,建设创意园区。

大力实施“创意青州”工程,培养创意人才、扶持创意企业、建设创意园区。

在创意企业、园区建设上政府应该提供良好的环境,给予政策倾斜和一定资金支持。

同时加大吸引外资投入城市文化建设的力度。

吸引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入驻,加大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的力度。

利用花博会、鲁台经贸洽谈会等各种招商平台,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步伐。

“宋城”项目就是创意工程的一大杰作。

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是青州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为全面展示该市历史上辉煌的宋朝建筑风貌、民俗民风和生活习惯,青州市规划了占地2 000亩的“宋城”,参考宋朝“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景观,在南阳河两岸恢复重建青州历史上宋朝有名的表海亭、归来堂等,并建设充分反映宋文化和风貌的商业、餐饮、旅游等产业。

2. 以地域文化的理念,引领文化消费。

引导城乡居民提高文化消费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不断增长的需求市场。

首先,利用文化优势,刺激文化消费。

青州书画古玩交易历来十分繁荣,素有“北方民间书画交流中心”之称。

青州市规划的君怡都书画古玩城,集书画、古玩展览和大规模书画展览、书画古玩交易于一体,力争把青州打造成中国北方书画古玩交易中心。

其次,发掘文物内涵,发展文物事业。

启动建设博物馆新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文化大厦等重点项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深入挖掘整理青州挫琴、青州民歌等民间文化遗产,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抓好公共文化“五大工程”建设,打造“十大文化品牌”,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最后,盘活文化资源,做好经济文章。

一是坚持文化建设渗透于城市建设之中。

把整座城市作为一个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来规划建设,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把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

特别是注重发展文化地产业,规划建设以元代建筑文化为特色的占地2366亩的益王府花园、以尧王文化为主题的占地 2 500亩的尧王文化生态园、以明代建筑文化为特色的占地 2 000亩的衡王府花园等大型文化主题社区。

二是坚持文化建设渗透丁•旅游开发之中。

把文化建设融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依托古城文化、佛寿文化、山地森林、弥河水生态四大旅游片区,规划配套30多个文化旅游景点。

三是坚持文化建设与全民素质提升工程一体化互动发展,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形成勇于拼搏、敢于竞争、乐于奉献的“青州精神”,使其成为统一思想、振兴青州的巨大精神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