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钧传
《马钧传》原文及译文(一)

《马钧传》原文及译文(一)
《马钧传》原文及翻译(一)
裴松之
【原文】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
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
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译文】马钧先生,字德衡,是天下闻名的技术高超的人。
他年轻时过着游乐的生活,自己不知道有技术。
在这时候,他从不对人家谈到技术,又怎么谈得上有人知道他呢?
【原文】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
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
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
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译文】他当了博士,生活贫困,就想改进织绫机,不用说什么人们就知道他技术巧妙了。
旧式的织绫机,五十综(综:织绫机上经线的分组)的用五十个蹑(蹑:织绫机上的踏具),六十综的用六十个蹑,马先生认为这样的设计费力费时,于是他改进机械,全都改用十二个蹑。
改进以后,可以随心所欲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织成后看上去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像阴阳二气反复变化无穷。
这正像制造轮子的工人(轮扁:古代制造轮子的工人)回答别人的询问:那巧妙的地方是没法用言语说明的,又怎么能用言语去检验它呢?。
《马钧传》

信,即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达,即译文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
没有语病。 雅,即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2、 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严格按照原文字句译出,竭力保留原 文用词造句特点,力求表达方法一致。 意译,即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 原文的字句。
对照注解通读1-6段。
思考:课文记述了马钧的哪些 革新和发明? 一 改造织绫机 二 制造指南车 三 创造翻车(龙骨水车) 四 制作可动百戏 五 改进连弩、发石车
易绫机以十二蹑
作成指南车
作成翻车
改造可动百戏
改良连弩令加五倍
改进发石车,连续发石,飞之百步
一、文言翻译的原则
1、 译文做到“信”“达”“雅”
先生担任给事中时,有一次和散
第三段:
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
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 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 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 “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 远之有?”二子晒之曰: “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 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 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 哉!”先生曰:“虚争空言, 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 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 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 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 服其巧矣。
思考
阅读7-9段。课文中除了马钧 之外还有那些人物?他们对 马钧的发明创造各是什么态 度?
有位裴先生,是京都城西的名士,见
识精深,通达事理,听到先生的事情 就讥笑他。于是他就与马先生辩论, 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 先生说不赢他没法应对。裴先生自以 精通见理,闻而哂之。乃 难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对, 为击中对方要害,不停地滔滔议论。 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 傅先生对裴先生说:‚您的长处是会 之不已。傅子谓裴子曰: 讲话,短处是没有高超的技艺。马先 “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 生的长处是有高超的技艺,短处是不 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 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 会讲话。用您的长处,攻他的短处, 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 当然他不能不屈服了;但如果用你的 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 短处,去责难他的长处,那您一定有 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者, 许多不理解的地方。技艺之事,是天 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 下极微妙精深的事情,您并不理解却 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 必已远矣。 心乖于内, 还要不停攻击,那攻击的内容,一定 口屈于外,此马氏之所以 已经离题万里了。 他内心不同意您, 不对也。” 但嘴上又说不过,这就是马先生不再 答复您的责难的原因了。‛
高二语文粤教选修《传记选读》 马钧传 课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三、古今异义 ①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 古义:_在__一__身__之__内__。 今义:与“抽象”相对。 ②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 古义:_事__物__的__规__律__。_ 今义:“物理学”的简称。 ③今若马氏所欲作.者. 古义:__制__造__的__。____ 今义:书籍文章的撰写人。
⑤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动__词__,起__事______
⑥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动__词__,_暴__露_____ ⑦及还,须发.尽白 名__词__,头___发__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①天下服.其巧矣 __动__词__,佩__服____
(2)服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④夫同.情.者相妒 古义:_爱__情__同__属___一__个__人__。_________ 今义:对别人的遭遇表示理解,怜悯。 ⑤同.事.者相害 古义:___工__作__同__属__一__件__事___。__________ 今义:一起工作的人。 ⑥中.人.所不能免也 古义:___一__般__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交易时的中间人。
⑤居处兵卫甚设. _形__容__词__,_完__备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乃
①乃.思绫机之变 __副__词__,_于__是___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_副__词__,_仅__仅__,只__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_副__词__,才_______ ④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副__词__,__竟__然_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⑦必以考.试.为衡石 古义:___考__察__试__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通过书面或口头提问等方式,考查知识或技能。 ⑧良可恨.也 古义:____可__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怨恨。
文言翻译(马钧传)

马钧传一、文言翻译的原则1、译文做到“信.”“达.”“雅.”●信,即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达,即译文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即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2、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即严格按照原文字句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特点,力求表达方法一致。
●意译,即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
二、翻译的方法:1、“字字落实”之“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器物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2、“字字落实”之“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等衬词、虚词删去。
3、“字字落实”之“换.”主要是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古今同形异义词换成今义,通假字换成本字……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所在。
4、“字字落实”之“对.”逐字对译,字字落实5、“文从句顺”之“调.”把文言句中的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6、“文从句顺”之“补.”指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省略的成分常见的有主语、宾语、介词宾语、介词等)及跳跃的内容,句子之间的省略,应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整通顺。
7、“文从句顺”之“变.”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
注意:我们是在“直译”--“留删换调补”不能解决问题时,才用“意译”。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
8、“文从句顺”之“分.”有时可以把一句分成两句翻译9、“文从句顺”之“合.”有时可以把两句合成一句翻译,如互文。
10、“文从句顺”之“扩.”文言语言简练,翻译时有的意思要加以扩充,使句子连贯,语句通顺。
总结:二标准十方法●字字落实,留删换...对.●文从句顺,调补.....变.分合扩三、坚持四个步骤,确保翻译准确1、审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
马钧传原文及翻译

马钧传原文及翻译《马钧传》原文与译文【原文】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
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
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译文】马钧先生,字德衡,是天下闻名的技术高超的人。
他年轻时过着游乐的生活,自己不知道有技术。
在这时候,他从不对人家谈到技术,又怎么谈得上有人知道他呢【译文】他当了博士,生活贫困,就想改进织绫机,不用说什么人们就知道他技术巧妙了。
旧式的织绫机,五十综(综:织绫机上经线的分组)的用五十个蹑(蹑:织绫机上的踏具),六十综的用六十个蹑,马先生认为这样的设计费力费时,于是他改进机械,全都改用十二个蹑。
改进以后,可以随心所欲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织成后看上去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像阴阳二气反复变化无穷。
这正像制造轮子的工人(轮扁:古代制造轮子的工人)回答别人的询问:那巧妙的地方是没法用言语说明的,又怎么能用言语去检验它呢【原文】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
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
先生曰:“古有之。
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
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
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译文】先生任给事中官职时,有一次,和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秦朗在朝廷上争论关于指南车的事。
他两个说,古代根本没有指南车,记载上的说法是虚假的。
先生说:“古代是有指南车的。
我们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哪是什么遥远的事呢!”两人嘲笑他说:“先生大名是钧,大号是德衡。
‘钧’是陶器的模具,‘衡’是定东西轻重的,你现在这个‘衡’定不出轻重,还想做得出模具来吗!”。
先生说:“讲空话,瞎争论,还不如试一试可以见效。
”于是两人把这事报告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制作出来,后来,他就把指南车造成了。
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又是没法用言语说清楚的。
《马钧传》课文全解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9《传记选读》课文全解15、马钧传一、作者简介。
傅玄(217—278),字休奕,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三国魏末到晋初时的思想家。
少年时家境贫困,后来做官至散骑常侍,受封为子爵。
他学问渊博,精通音乐,文章也写得很好。
他曾撰写一部《傅子》,是讨论当时学术思想和政治制度的着作。
《傅子》现已失传。
其内容在古书中常被引用,因而保留了一些片断。
二、课文介绍。
《马钧传》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九《杜夔传》末裴松之注,这是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
原文开头还有这样几句话:“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
傅玄序之曰”,然后才是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这篇传记记载了一位古代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反映了作者对善于创造发明的科技人物的同情,对那些只说空话、不重视科学实践的豪门贵族作了批判。
关于马钧的生平,陈寿的《三国志》中没有专传,只是裴松之在《三国志杜夔传》的注文中引用了这篇文章,成为马钧生平的珍贵资料。
三、课文分析。
课文按内容可分为以下几段。
第一段:从“马先生钧”到“焉可以言知乎”。
这一段的意思是:简介马钧的出身,指出他是“天下之名巧”。
第二段:从“为博士”到“飞之数百步矣”。
这一段的意思是:介绍马钧在科学技术革新上的贡献。
这一段内容较多,可按自然段再分为几层。
第l层:马钧改革织绫机,提高生产效率。
第2层:马钧制成指南车,“天下服其巧矣”。
第3层:,马钧创造翻车(龙骨水车),“其功百倍于常”。
第4层:马钧改造“水转百戏”,丰富文化生活。
第5层:马钧改进连弩、发石车等兵器,在军事技术上作出贡献。
【补充注释】①[轮扁之对]《庄子天道篇》记述:一个制造轮子的工人轮扁对齐桓公说,古人的书只是一些糟粕,真正巧妙的地方,是语言所难于表达的。
②[不可以言言]不能用语言表达。
前一个“言”字,是名词,指“语言”;后一个“言”字,是动词,指“表达”。
③[钧者器之模]“钧”是陶器的模型。
④[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衡”是用来确定物体轻重的。
《马钧传》阅读鉴赏

• 因此,翻车出现以后,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迅速得到 推广,并沿用了1000多年,直到今天在我国一些地区仍 然可以见到。在近代水泵发明之前,翻车是当时世界最 先进的提水工具。
创造翻车(龙骨水车)
翻车(“龙骨水车”)
• 马钧制造的另一种有名机械是用于农业灌溉用的翻车, 这是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革新。马钧住在京城洛阳 的时候,看到城里有一片地可以种菜,但是因为地势比 较高,难以解决引水灌溉问题,为此马钧经过查阅古书, 深入研究古代的灌溉工具,经过不断试验、探索,设计 制造了一种新的灌溉机械--翻车。
• 为此,马钧对织绫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对 影响织机操作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他发现“绫”的 花色、图案有许多是对称重复的,利用这一点可大大简 化绫机的结构和操作。为此,他进行了反复试验,最后 把原有的织绫机一律改为12蹑,一下子使织绫机的结构 简化很多,操作也更加方便,劳动生产率提高好几倍, 而且织出的绫的色彩、图案、质量也有所提高。
谈到
记载上的话 虚妄
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晒之曰:
只是两位没有想到罢了 这哪里是遥远的事呢 讥讽他 “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
‘钧’是淘器的模型,而‘衡’是用来确定物体轻 重,轻重重无的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 你这个‘衡’轻重不准确,还想做一切的模型吗用空言争辩 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
《马钧传》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马钧传》的文言文阅读答案《马钧传》的文言文阅读答案一、解释加点字词1、天下之名巧()也2、焉可以()言知乎?3、居()贫4、先生患()其丧功费日5、不可以言()言()者6、又焉()可以言校也7、记言之虚()也 8、二子晒()之9、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 10、居()京师11、其功百倍于()常 12、更()入更出13、其巧可益()否? 14、潜()以水发焉()15、言作之可令加()五倍 16、石不能连属()而至17、飞()击敌城 18、飞()之数百步矣19、难()彼所长 20、良可恨也()21、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22、天下之微()事也23、心乖()于内 24、然则()试冉、季以政25、游、夏犹然() 26、此所以()多废也27、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 28、于是安乡侯悟()29、武安侯忽()之 30、犹()忽而不察31、不如试之易效()也 32、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33、取人不以一揆()也 34、以子所()长(),击彼所短()二.指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以:1 故君子不以人害人()2乃皆易以十二蹑()3有以言取之者()4患无水以溉()为:1不自知其为巧也()2为博士()3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4为常则以断悬石()而:1少而游豫()2而指南车成()3能设而不能动也()4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其:1其相击刺()2不自知其为巧也()3其功百倍于常()4其鉴之哉()5其不皆是()者:1钧者器之模()2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3又不可以言者也()4有以事取之者()5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之:1未之思耳()2夫何远之有?()3言之不已()4天下之名巧也()5记言之虚也()6不如试之易效也()7令童儿转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天下之名巧 天下之名巧也 此轮扁之对 此轮扁之对 轻重无准而莫不模 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 不如试之易效 不如试之易效也 此二异 此二异也 其后有人上 其后有人上百戏者 其巧可益 其巧可益否 以机鼓 以机鼓轮 使首尾电 使首尾电至 后之君子, 后之君子,其鉴之哉
• • • • • • • •
(1)为博士,居贫 博士, 此马氏之所以 不对也 (2)此马氏之所以 不对也 物理, 悬言物理 (3)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 同情者相妒 同事者相害 者相妒, (4)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 考试为衡石 必以考试 (5)必以考试为衡石 闻贤不试以事, 可恨也 (6)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可以言言者 (7)不可以言言者 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 (8)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
区分课文哪部分是写 “传”,哪部分是结合生平 写“评”?
结构
第一部分( ):简介马钧的出身, 第一部分(1):简介马钧的出身,指出他 简介马钧的出身 天下之名巧” 是“天下之名巧”。 第二部分(2—6):介绍马钧在科学技术 第二部分( 6):介绍马钧在科学技术 革新上的贡献。 革新上的贡献。 第三部分(7—9):作者的议论。 作者的议论。 第三部分( 9):作者的议论
发明成果
Hale Waihona Puke 针对情况创新之处马钧身上具有怎样的科学精神?
善于观察、刻苦钻研、不怕困难 善于观察、刻苦钻研、 勇于实践、发明创新、造福人类 勇于实践、发明创新、
2、请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将其翻译为现代汉 请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 语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语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 (1)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 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 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 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 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 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 (2)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 相击刺,必已远矣。 相击刺,必已远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出现的文 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句式等); );了解评传的特点 句式等);了解评传的特点 。 2、能力目标:筛选信息,概括传 、能力目标:筛选信息, 主发明的主要事件; 主发明的主要事件; 3、情感目标:体会并学习传主的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马钧的评价, 科学研究精神 ;体会作者对马钧的评价, 感受其价值判断。 感受其价值判断。 教学重难点: 、借助工具书自主阅读, 教学重难点:1、借助工具书自主阅读,疏通 文意; 、概括传主发明的主要事件; 文意;2、概括传主发明的主要事件; 3、从传主的发明创造体会传主的科学研究 、 精神; 、理解作者对马钧的评价。 精神;4、理解作者对马钧的评价。
)
• • • • •
①不自知其为巧也 ②乃皆易以十二蹑 ③言作之可令加五倍 ④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 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 ⑤ 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 , 荆和所以抱璞而 哭也 • ⑥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 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
文中叙写了马钧哪几 项发明?产生了什么影响?
(1)改革织绫机,提高生产效率; 改革织绫机,提高生产效率; (2)制成指南车,天下服其巧; 制成指南车,天下服其巧; (3)发明翻车,功百倍于常; 发明翻车,功百倍于常; (4)改造水转百戏,丰富文化生活; 改造水转百戏,丰富文化生活; (5)改进连弩、发石车,做出军事贡献。 改进连弩、发石车,做出军事贡献。
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 (3)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
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施之于事,言之难尽, (4)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施之于事,言之难尽, 而试之易知也。 而试之易知也。 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 (5)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己智任 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 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 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 (6)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 (7)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 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 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用,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又马氏之巧名已定,此既易试之事,犹忽而不察, (8)又马氏之巧名已定,此既易试之事,犹忽而不察, 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君子,其鉴之哉! 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君子,其鉴之哉! 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 (9)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 恨也。 恨也。
马钧传
傅玄
评传是“ 评传是“评”与“传”的结合, 的结合, 是把对传主的评价与对他的生平的叙 述结合起来的一种传记。 述结合起来的一种传记。 用第三人称写,一方面要求比较 用第三人称写, 完整地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 完整地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一方面 要结合这些叙述, 要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 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确定 他在历史进步过程中的地位。(见课 他在历史进步过程中的地位。(见课 。( 文99页)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