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钧传翻译

合集下载

《马钧二异事》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马钧二异事》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马钧二异事》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马钧二异事》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马钧二异事先生为给事中①,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

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

先生曰:“古有之。

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

钧者器之模②,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

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

此一异也。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

先生乃作翻车③,令童子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

此二异也。

(选自《三国志·杜夔传》注引《马钧传》)①给事中:皇帝左右的一种侍从官。

②器之模:陶器的模型。

③翻车:龙骨水车。

【试题】1.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二子谓古无指南车(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B.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往来无白丁C.患无水以溉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其功百倍于常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B.先生为给事中吴广为都尉C.令童子转之,而灌水自覆面山而居D.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策之不以其道3.以下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讲述了马钧的两件奇事:一是相信古有指南车并亲自做成了指南车;另一件是制作出了外形奇特、功能奇多的水车。

B.高秦二人与马钧争论的焦点是古代有无指南车,争论中,高秦二人转移话题,用马钧的名与字来嘲笑他。

C.面对高秦二人的嘲笑,马钧认为说空话无用,不如用实验证明;并用做成指南车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他们。

D.从文中的两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马钧是一个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富有创造力的人。

【答案】1.C2.B3.A【参考译文】先生任给事中官职时,有一次,和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廷上争论关于指南车的事。

他两个说,古代根本没有指南车,记载上的说法是虚假的。

最新傅玄《马钧传》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名师资料合集

最新傅玄《马钧传》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名师资料合集

《马钧传》阅读答案傅玄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

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

当此之时,言不及巧。

焉可以言知乎?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

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贺言之虚也。

”先生曰:“古有之。

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日:“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

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

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团,患无水以溉。

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

此二异也。

’其后有人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

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日:“可动。

”帝日:“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

”受诏作之。

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

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垣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春磨斗鸡,变化百端。

此三异也。

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

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

傅子谓襞子日:“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

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

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

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

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

傅子见安乡侯,言及裴子之论,安乡侯又与装子同。

傅子日:“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

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

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

此犹以已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

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

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

夫同情者相护,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

故君子不以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堑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马钧传》原文及译文(一)

《马钧传》原文及译文(一)

《马钧传》原文及译文(一)
《马钧传》原文及翻译(一)
裴松之
【原文】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

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

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译文】马钧先生,字德衡,是天下闻名的技术高超的人。

他年轻时过着游乐的生活,自己不知道有技术。

在这时候,他从不对人家谈到技术,又怎么谈得上有人知道他呢?
【原文】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

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

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

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译文】他当了博士,生活贫困,就想改进织绫机,不用说什么人们就知道他技术巧妙了。

旧式的织绫机,五十综(综:织绫机上经线的分组)的用五十个蹑(蹑:织绫机上的踏具),六十综的用六十个蹑,马先生认为这样的设计费力费时,于是他改进机械,全都改用十二个蹑。

改进以后,可以随心所欲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织成后看上去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像阴阳二气反复变化无穷。

这正像制造轮子的工人(轮扁:古代制造轮子的工人)回答别人的询问:那巧妙的地方是没法用言语说明的,又怎么能用言语去检验它呢?。

马均传文言文翻译

马均传文言文翻译

马均,字君明,扶风茂陵人也。

少孤,依兄马通,通亦孤,共以勤苦自立。

均少而聪颖,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尤精于农学。

家贫无资,常从人假借,得书则喜,失书则忧。

然均以农事为务,不求闻达,自谓“农事者,国之根本,民之命脉也。

”马均年二十有五,家虽贫,而耕作之技甚精。

时值旱灾,田禾不登,百姓困苦。

均乃私谓其兄通曰:“吾闻‘民以食为天’,今百姓饥馁,吾当尽吾所能,助之度日。

”通深然其言,遂与均共谋。

均乃广求农书,研究农事,寻得良种,教民耕作。

又于村中设学,讲授农学,使民知耕作之法。

均教民以粪壤施肥,改土换肥,使土地肥沃,粮食丰收。

又教民种植蔬菜、果树,以备不时之需。

于是,村中百姓皆得温饱,马均之名亦渐传于乡里。

马均又善于畜牧,教民养牛、羊、猪等,使之繁殖,以供食用。

又教民养蚕,制丝织布,以充衣裳。

均之教民,无微不至,民皆感其恩,称其为“农圣”。

马均年五十有五,其兄通卒。

均痛失兄长,然仍不忘农事,继续教民。

时值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均乃舍己为人,带领乡民避难,安抚流民。

均之德行,感动众民,乃尊其为“仁义之士”。

马均年六十有二,病逝于乡里。

百姓闻之,皆痛哭流涕。

均之墓前,车马如云,人山人海,皆来祭奠。

马均虽死,但其德行与教民之术,永留于人心。

马均者,农学之宗师也。

其一生,致力于农事,教民耕作,使百姓安居乐业。

其德行高尚,仁义之心,为世人所敬仰。

马均之名,虽已逝去,但其精神永存,照耀后世。

译文:马均,字君明,扶风茂陵人。

年幼丧父,依从兄长马通,马通也是孤儿,两人共同以勤劳自立。

马均自幼聪明,好学不倦,广泛阅读书籍,尤其精通农学。

家境贫寒,没有资金,经常向人借书,得到书籍就高兴,失去书籍就忧愁。

然而马均以农事为业,不求名利,自认为“农事是国家的根本,人民的命脉。

”马均二十五岁时,虽然家境贫寒,但耕作技术很高超。

当时正值旱灾,庄稼不收,百姓生活困苦。

马均私下对兄长马通说:“我听说‘民以食为天’,现在百姓饥荒,我应该尽我所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马钧传原文及翻译

马钧传原文及翻译

马钧传原文及翻译马钧传原文及翻译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马钧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钧传》原文与译文【原文】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

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

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译文】马钧先生,字德衡,是天下闻名的技术高超的人。

他年轻时过着游乐的生活,自己不知道有技术。

在这时候,他从不对人家谈到技术,又怎么谈得上有人知道他呢?【原文】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

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

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

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译文】他当了博士,生活贫困,就想改进织绫机,不用说什么人们就知道他技术巧妙了。

旧式的织绫机,五十综(综:织绫机上经线的分组)的用五十个蹑(蹑:织绫机上的踏具),六十综的用六十个蹑,马先生认为这样的设计费力费时,于是他改进机械,全都改用十二个蹑。

改进以后,可以随心所欲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织成后看上去像是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像阴阳二气反复变化无穷。

这正像制造轮子的工人(轮扁:古代制造轮子的工人)回答别人的询问:那巧妙的地方是没法用言语说明的,又怎么能用言语去检验它呢?【原文】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

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

先生曰:“古有之。

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

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

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译文】先生任给事中官职时,有一次,和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廷上争论关于指南车的事。

他两个说,古代根本没有指南车,记载上的说法是虚假的。

文言翻译(马钧传)

文言翻译(马钧传)

马钧传一、文言翻译的原则1、译文做到“信.”“达.”“雅.”●信,即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达,即译文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即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2、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即严格按照原文字句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特点,力求表达方法一致。

●意译,即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

二、翻译的方法:1、“字字落实”之“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器物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2、“字字落实”之“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等衬词、虚词删去。

3、“字字落实”之“换.”主要是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古今同形异义词换成今义,通假字换成本字……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所在。

4、“字字落实”之“对.”逐字对译,字字落实5、“文从句顺”之“调.”把文言句中的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6、“文从句顺”之“补.”指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省略的成分常见的有主语、宾语、介词宾语、介词等)及跳跃的内容,句子之间的省略,应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整通顺。

7、“文从句顺”之“变.”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

注意:我们是在“直译”--“留删换调补”不能解决问题时,才用“意译”。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

8、“文从句顺”之“分.”有时可以把一句分成两句翻译9、“文从句顺”之“合.”有时可以把两句合成一句翻译,如互文。

10、“文从句顺”之“扩.”文言语言简练,翻译时有的意思要加以扩充,使句子连贯,语句通顺。

总结:二标准十方法●字字落实,留删换...对.●文从句顺,调补.....变.分合扩三、坚持四个步骤,确保翻译准确1、审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

马钧传傅玄三 文本资料张金生《马钧传》赏析今译先生名钧,字德衡.doc

马钧传傅玄三 文本资料张金生《马钧传》赏析今译先生名钧,字德衡.doc

马钧传傅玄三、文本资料张金生:《马钧传》赏析今译先生名钧,字德衡,是天下著名的技术高超的人。

他年轻时过着闲适的生活,并不知道自己是个技术高超的人。

在那里,他也没向别人谈什么技巧问题,又怎么谈得上有人了解他呢?马先生做博士的时候,家中生活贫困,便在织绫机上动起脑筋来,这样一来,自己不说世人也知道他技术的高超了。

从前旧的织绫机五十个综就要五十个蹑,六十个综就要六址个蹑,马先生嫌它费时费力,就把它全都改造成十二个蹑的织绫机。

改进后的织绫机,可以随心所欲地织出各式各样的花纹,就象天然形成的一样,有如阴阳二气的变化一样无穷无尽。

这就象轮扁回答齐桓公所说的一样,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事物,又怎能用语言来检验呢?马先生做给事中时,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廷上争论,说到指南车,高常隆和秦郎都认为古代没有指南车,书上记载的是虚言空谈。

马先生说:“古代有指南车,不过是你们没有去想罢了,哪里是什么遥远的事呢?”二人对他冷笑说:“先生名钧,字德衡。

钓是制陶时用的模型;而衡是用平衡量物体轻重的标准,既然你不能准确地衡量出轻重,还想作一切的模型吗?”马先生说:“空话争辨,不如用实践容易证明。

”于是二人便把这话告诉了魏明帝曹睿,明帝命马先生制作指南车,而指南车竟制造成功了。

这是马先生的第一件杰出的创造,又是一件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奇迹,从此以后天下人都佩服他的技术高超了。

马先生住在京城,城里有一块地可以用来种植蔬菜,但扰虑没有水灌溉。

马先生就制作了龙骨水车,叫小孩子去转动它,灌溉的水便自己倾流出来,循环地进出,它的功效比平常的旧水车提高无数倍。

这是马先生第二件杰出的创造。

后来,有人献上用木偶扮成的杂技,不过只能摆摆样子而不能动作。

魏明帝向马钧询问这种事说:“这种技巧可以改进不?”马钧回答说:“可以改进。

”于是接受命令开始制造。

用大的木材雕刻构造,使它的形状象轮一样圆,放在平地上,暗设机关,借水力发动它。

做成女伎们跳舞的样子,甚至可以叫木偶人敲鼓吹箫:做成杂技叠罗汉,叫木偶人做抛球、掷剑、走绳索。

2019年第三单元15马钧传语文

2019年第三单元15马钧传语文

2.写作背景
马钧为一代巧匠,创意和手艺都高人一等,但却一直得不 到重用。傅玄借此文来表达对贤人怀才不遇的遗憾和感 慨。“悬言物理”而不接触实际,正是玄学的显著特征; 以神、以言取人,而不以事、以功取人。文中与傅玄争论 的“后进领袖”裴秀,对傅玄奔走相告置若罔闻的权贵曹 爽,都是赞同玄学的浮华一派。傅玄与他们有着思想上的 分歧。
答案:事物的规律
3.今若马氏所欲作.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书籍文章的撰写人
答案:制造的
4.夫同.情.者相妒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对别人的遭遇表示理解,怜悯
4.字音辨识
以言校.也( ) 哂.之( ) 缘( ) 连弩.( ) 连属.而至( ) 裴.子( ) 不以一揆.( )
骁.骑( ) 更.入更出( ) 舂.磨.( )( ) 中.之则堕( ) 瓴.甓.( )( ) 乃难.先生( ) 抱璞.而哭( )
墨翟.( ) 答案:jiào xiāo shěn ɡēnɡ ɡēnɡ chōnɡ mò nǔ zhònɡ zhǔ línɡ pì péi nàn kuí pú dí
答案: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技术高超的人 2.动词
活用为名词,变化 3.名词活用为动词,进献 4.名词活用为动词,转动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擅长;缺少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明智
四、特殊句式
1.乃皆易以十二蹑________________ 2.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________________ 3.其功百倍于常________________ 4.帝以问先生:“可动否?”________________ 5.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________________ 6.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钧传翻译
1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

那些随心所欲而织出的各种花纹,就像天然形成的一样,又像阴阳二气的反复变化没有穷尽。

2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那巧妙的地方)不可以用言语表达,又怎么可以用语言检验呢?
3、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

先生就制作了翻车,让年轻人踩动水车,灌注的水自行倒出,水轮番进出,它的功效比平常水车超过百倍。

4、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

他曾经试验用车轮挂上几十个瓦块砖头,可以抛射到几百步远的地方去。

5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

技术,是天下极微妙精深的事情,您并不理解还要不停止攻击,那攻击的内容,一定离题万里了。

6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他在内心不同意,嘴上又说不过您,这就是马先生不回答您的缘故了。

7、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

圣人在一身之内,样样才德都齐备,他选取人才并不局限于一点。

8、虽圣人之明尽物,如有所用,必有所试。

尽管圣人的明智能普遍认识事物,但如要选用人材,就一定要先加以考验。

9、游、夏犹然,况自此而降者乎?
对子游、子夏这些人尚且如此,何况从此算起等而下之的人呢!
10、何者?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施之于事,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

为什么呢?空谈事物道理,不可能用语言讲清楚,实施起来时,用语言说不清的地方,却容易用实践证明。

11、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

马先生制作的东西,都是创新(革新)的东西,这样,那么他开头说的话,不会全都正确的。

12、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

对很容易检验出结果的事情很难去尝试,却随便用言语去压抑别人出众的才能,这犹如用自己的才智去担负天下的事,不改变自己的方法去对待无穷无尽的新事物,这就是事情办不好的原因了。

13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因此君子不因为个人私心破坏别人事业,一定用考察试验作为衡量的标准,废弃衡量标准而不用,这就是美玉被诬为石头、荆和抱着璞玉痛苦的原因啊。

14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用人不用他的才学,听到贤才又不用事来试他,实在可惜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