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赏析
中外世界遗产赏析

《中外世界遗产赏析》课程感悟-------------------世界遗产,人类文明的瑰宝在这个学期的学习生活中,我选修了《中外世界遗产赏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中外世界遗产赏析》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也对中外世界遗产这么名词的意义有了深切的理解与体会。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世界遗产就是中国的长城。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通过观看纪录片,我了解到长城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修筑,并且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纪录片生动的展现了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
让我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其次是秦始皇陵,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同样是宏伟壮观的世界遗产。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秦始皇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参加陵的修建,前后费时近40年,至秦亡时陵园尚末完全竣工。
陵丘高五十佘丈,周围五里有佘,墓内建有各式宫殿,陈列各式奇珍异宝,工程之浩大为史所罕见。
整体陵墓之大可谓壮观。
秦始皇墓的兵马俑更是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泰姬陵是“一滴爱的眼泪” ,亦是一让我感叹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它是印度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整个建筑通体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外形端庄华美,无懈可击,寝宫门窗及围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成菱形带花边的小格,墙上用翡翠、水晶、玛瑙、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光线所至,光华夺目,璀璨有如天上的星辉。
俗话说,不看泰姬陵就不算到过印度。
可见泰姬陵高大宏伟,让人为之折服。
世界历史上的文化瑰宝与遗产

世界历史上的文化瑰宝与遗产世界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文化瑰宝与遗产,它们不仅代表了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
这些文化瑰宝与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与生活智慧,深深地影响着后世。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个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文化瑰宝与遗产。
一、中国的长城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最为辉煌的古代防御工程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化瑰宝”。
长城不仅延续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
长城蜿蜒于中国北方,全长超过2万公里,曾是中国古代帝国的防线,确保了中原地区的安全,也保护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
二、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埃及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古埃及文化的杰作和象征。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代表着逝者的尊贵和世俗权力的象征。
这些巨大的金字塔不仅展示了古埃及人民丰富的宗教崇拜之情,也揭示了他们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工程能力。
三、希腊的巴德农神庙巴德农神庙是希腊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位于雅典卫城上的巴德农神庙是希腊多立克式建筑的代表之作。
它的几何比例和精致的雕刻,展示了古希腊人的审美观念和建筑智慧。
四、印度的泰姬陵泰姬陵位于印度阿格拉,是一座为了纪念皇后而建的陵墓,也是印度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泰姬陵的设计精巧,结合了印度教、波斯和伊斯兰艺术的元素,展示了印度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五、法国的卢浮宫卢浮宫是法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位于巴黎市中心。
卢浮宫建于12世纪,曾是法国国王的宫殿,现在收藏了世界上最为丰富和珍贵的艺术品。
卢浮宫不仅是法国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宝库。
六、秘鲁的马丘比丘马丘比丘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上,是印加帝国时期的重要遗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马丘比丘的雄伟景象和精密的石工技术,展示了印加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才华。
它被誉为世界上最神秘的古代城市之一。
以上只是世界历史上一小部分的文化瑰宝与遗产,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价值。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瑰宝与遗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辉煌。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古老的文明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与进步。
世界上有许多值得称道的文化遗产,其中有十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杰作。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欣赏这些壮丽的遗产。
1. 中国长城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杰作。
长城是由多条城墙和堡垒组成的,它跨越中国北方的山脊和平原,全长超过2万公里。
长城的建造始于公元前7世纪,历经数个朝代进行修建和扩建。
如今,长城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2. 罗马斗兽场罗马斗兽场,也被称为斯帕尔坎竞技场,是古罗马的一座建筑壮丽的遗迹。
它建于公元1世纪,可以容纳约5万名观众。
罗马斗兽场因其独特的椭圆形和精确的建筑技术而闻名,曾用于举办角斗士比赛和其他娱乐活动。
如今,斗兽场是罗马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
3. 雅典卫城雅典卫城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位于希腊雅典市中心的一座山丘上。
卫城包括帕台农神庙、伊里斯和埃琉修努斯神庙以及帕德农雕塑,是古希腊文化的杰作。
这些古建筑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与建筑理念,是古代希腊文化的象征。
4. 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是古代文明的奇迹之一。
最著名的金字塔群位于吉萨,包括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和门卡瑟尔金字塔。
这些金字塔是古代法老国家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世纪至公元前22世纪。
金字塔的精确建造方式和保存状态令人叹为观止,是古代建筑的杰作。
5. 印度泰姬陵泰姬陵位于印度阿格拉,是著名的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的妻子而建造的陵墓。
泰姬陵是一座华丽的白色大理石建筑,被誉为全球最美丽的建筑之一。
它结合了波斯、土耳其和印度的建筑风格,是印度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6. 美洲印加城市马丘比丘马丘比丘是印加帝国的一座古城,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上。
这个古城坐落在一个山峰的顶部,其建筑和石头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世界遗产赏析感悟

世界遗产赏析感悟
世界遗产是指因其文化、历史等特殊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
这些地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作为世界遗产的代表,它们值得我们去了解、去欣赏、去保护。
赏析世界遗产,是一种文化的旅程。
在旅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不同地方所特有的历史文化,更能够体验到各地的民俗风情、饮食文化等,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我曾经去荷兰阿姆斯特丹参观了安妮之家,这是二战时期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和她家庭的一个藏匿场所。
我通过体验安妮所经历的险恶境遇和她乐观向上的心态,深刻地感觉到二战时期犹太人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残酷性。
在这样的感悟下,我更懂得了和平的珍贵和历史的重要,保持了一个深深的反思。
世界遗产中有着不同的类型,如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混合遗产等,这些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演进的历史过程,如我曾参观过中国西安的兵马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制陶、制铜等工艺的精湛,以及中国历史的丰富性和长久性。
自然遗产则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们的存在代表着人文与自然合一的完美结合,如我曾欣赏过坦桑尼亚撒哈拉荒漠的优美和神秘气息。
混合遗产则是在文化与自然遗产结合的情况下产生的产物,如我曾参观过米兰圣心大教堂,感受到了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的完美融合。
感悟世界遗产,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体验,更是一种价值的关怀。
我们不仅要欣赏,更要关注保护。
保护世界遗产,关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保存。
在保护世界遗产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我们的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世界文化遗产探索世界上最宝贵的文化瑰宝

世界文化遗产探索世界上最宝贵的文化瑰宝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探索是人类对于世界上最宝贵的文化瑰宝的一种努力。
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历史、艺术、宗教等方面的价值,更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机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一些世界上最宝贵的文化瑰宝,以及对其保护和探索的重要性。
一、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被公认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们是古埃及王国时期为法老而建的巨大陵墓。
埃及金字塔代表着古代文明的辉煌,其庞大的体量、精准的建筑技术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其成为了人类历史的瑰宝。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埃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保安力度、限制游客数量等,同时也通过推广埃及文化和历史知识,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中国长城中国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是世界上最宏伟的筑墙工程之一。
长城的建造始于古代,历经多个朝代的修建和加固,形成了如今的壮丽景观。
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长城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摄影师前来欣赏和留影。
然而,长城的保护也变得尤为重要。
政府利用技术手段对长城进行修缮,并设立保护区域,以防止不必要的人类活动对其造成伤害。
三、印度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象征。
作为莫卧儿帝国皇帝舒尔沙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妻子而建造的陵墓,泰姬陵被誉为印度建筑的杰作。
然而,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泰姬陵面临着一系列的保护挑战。
为了确保其长久保存,印度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流量、加固建筑结构等。
四、希腊雅典卫城雅典卫城位于希腊首都雅典的山顶上,是古希腊时期最重要的宗教和政治中心。
卫城上的帕特农神庙是古代希腊文化的象征,它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多年的风化和人为破坏导致卫城面临着保护和修复的挑战。
希腊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来保护卫城,并将其作为一个开放给游客的重要景点。
通过保护和探索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建筑和艺术品,还可以了解到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探索神秘的世界遗产人类文明的瑰宝

探索神秘的世界遗产人类文明的瑰宝探索神秘的世界遗产:人类文明的瑰宝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加大了对于保护和探索世界遗产的力度。
世界遗产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眼球。
这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辉煌,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过去,并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一、埃及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在埃及的撒哈拉沙漠边缘,耸立着世界闻名的金字塔,它们代表着古埃及那个辉煌的时代。
这些古老的建筑物不仅仅是巨大的墓葬,更是对于古埃及人民宗教和宇宙观的象征。
特别是胡夫金字塔,它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堪称古代建筑奇迹之一。
而在埃及卢克索神庙中,狮身人面像更是闪耀着神秘的光芒。
它是埃及古代最著名的雕塑之一,具有独特的形象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这座雕像代表着埃及国王拉美西斯二世,上半身是有力的狮身,下半身则是智慧的人面。
它的神秘外表和复杂的寓意使人们无不为之着迷。
二、希腊雅典卫城作为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古代城邦之一,雅典卫城是古希腊文明的象征。
它以其优雅的建筑和精湛的艺术而闻名于世。
雅典卫城的核心建筑是帕特农神庙,它是古代希腊最完整的多柱式神庙之一。
尽管多年来天灾人祸给帕特农神庙带来了许多损毁,但它仍然能够向世人展示出古希腊文明的瑰丽与辉煌。
除了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中还有众多雕塑和建筑物,如阿耳忒弥斯神殿和五百七十人凯旋门等。
这些古代建筑物不仅仅是希腊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希腊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故宫和万里长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中国的故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
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广阔,建筑群体宏伟壮观。
这座古老的宫殿曾经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现在则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它融合了古代中国宫殿建筑的精华,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和文化的瑰宝。
走进故宫,人们仿佛回到了古代帝王的时代,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庄严。
而中国的万里长城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作之一。
世界遗产解读

世界遗产解读世界遗产,是指以其具有普遍价值,并代表了人类智慧的地理区域、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然景观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这些遗产不仅仅属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需要人们共同保护和传承。
一、概述世界遗产作为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代表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诸如长城、泰姬陵、埃菲尔铁塔等著名遗产,无论是其建筑风格、雕塑工艺还是其背后的历史故事,都承载了丰富的人类智慧和文化。
二、文化遗产1.建筑遗产建筑遗产是世界遗产中最为重要和常见的一类,即通过其特殊的建筑风格、结构和历史背景,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氛围。
如中国的故宫、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等。
2.艺术遗产艺术遗产是指反映出特定时期或文化背景下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中国的丝绸之路壁画等。
3.手工艺遗产手工艺遗产是说通过人工制作的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工艺而被世人所称颂。
如中国的景德镇瓷器、日本的和服和切纸等。
三、自然遗产1.地理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中包含了众多的自然地理景观,如大峡谷、火山岛屿、大瀑布等。
这些地理景观以其壮观的景色和自然演化过程成为了世界遗产。
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中,不同物种的丰富程度和种类的多样性,进而形成的独特生物群落。
比如大堡礁、亚马逊雨林等都是以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而成为世界遗产。
3.古生态遗址古生态遗址指的是保存了古代生态系统信息和古生物化石等重要遗迹的地方,这些建筑和遗迹为研究古代生态进化以及人类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四、保护与意义世界遗产的保护是全人类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保护和传承世界遗产,可以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能够推动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1.保护为了保护世界遗产,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规范。
如加强保护区域的管理,限制开发和修建,同时加强科学研究,以及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等。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见证,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各种各样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了解人类进化、发展和文化多样性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本文将介绍几个世界文化遗产的案例,展示它们的独特之处和对世界的影响。
一、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位于埃及的吉萨平原上,是古代埃及法老陵墓的代表作。
金字塔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7世纪,历时数十年。
其规模之大、工艺之精湛、历史之悠久,令人震撼。
金字塔被认为是埃及法老权力和尊严的象征,也是巴斯大吉达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和拉丁金字塔的代表。
二、中国长城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防御性墙体,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
长城最初用于保护中原文化不受北方游牧民族侵袭,后来演变为重要的国家象征和旅游景点。
长城的设计和修建精湛,由数万名士兵和无数的劳动力共同建造。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还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文化交流。
三、印度泰姬陵泰姬陵位于印度北方城市阿格拉,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宫廷的一位爱妃而修建的陵墓。
泰姬陵以其优雅的建筑和精美的装饰而闻名,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它是穆斯林和印度教文化的完美融合,代表着艺术、宗教和历史的瑰宝。
四、希腊雅典卫城雅典卫城位于希腊首都雅典的高岩上,是古希腊城市国家的象征和文化中心。
它包括巴特农神庙、艺术殿堂和众神之家等建筑物,展示了古希腊人的建筑和雕塑艺术。
卫城的建筑风格简约而优雅,代表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和哲学的象征。
总结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重要性使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印度泰姬陵和希腊雅典卫城等遗产都代表了各自文明的独特之处,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遗产,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并保护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风景遗产景点赏析结课论文中外旅游景点审美比较—以世界遗产为例摘要:在众多类型的世界遗产中,园林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中国的古典园林更是以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园林之列,本文将以英国和日本的园林为例来与中国的园林进行比较,从不同方面来比较,来发掘各自蕴含的美。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英国园林,日本园林,内向的自然,外向的自然,秩序是美的,庄重、典雅、气派,天人合一,自然造化,仁者,智者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色园林之列,绽放着他的光彩,以它为代表的东方风格的园林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淡泊、循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
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混沌无象、清净无为、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
对自然物的各种客观的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却以对自然的主观把握为主。
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以含蓄的藏的境界为上。
作为可以体现西方风格的英国园林,则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热烈、激情,从古希腊哲学家就推崇“秩序是美的”,他们认为野生大自然是未经驯化的,充分体现人工造型的植物形式才是美的,所以植物形态都修剪成规整几何形式,园林中的道路都是整齐笔直的。
下面,我将分别将属于不同园林体系的中英园林和同属于东方体系的中日园林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从各个角度来发掘他们美的内涵。
一、中英园林的比较中、英园林艺术从艺术法则到审美追求上均具有很多相似点。
但从本质上看,中、西自然风格的园林仍然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园林艺术。
总的来说,“自然”在这两种园林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即:中国园林是一种内向的自然,英国自然风致式是一种外向的自然。
1.从园林具体形态上比较两种不同的艺术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具体的艺术形态上。
从园林的总体形象和总体气氛上看,中国古典园林显得幽深、隐逸,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曲径通幽”。
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入园处理通常是:甫人园门,迎面一座假山或一丛修竹,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让人有一种期待感和神秘感。
之后则又往往是曲径,曲径两侧为粉墙或为茂林,在这么一个半闭合的曲线空间穿行一段之后,终于豁然开朗,来到一个面向湖面的敞轩。
这样一种游线,使人产生强烈的内向感,仿佛从外面的大千世界经过一重重的障碍来到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再从敞轩环顾主庭,虽然有开阔的水面,但水不知由何而来,只见一条山溪从一块巨石后面流出,拐了几个弯后注入湖中,似乎这山溪是发源于建有佛寺的远山。
再看湖面四周,茂林修竹,绿树环绕,粉墙灰瓦若隐若现,但却非常明确地划分了园内园外的世界。
在这样的园林环境下,除了游鱼飞鸟,就只剩下你自己,然后你俯首吟哦,仰天长啸,尽情地把内心深处的情感加以表达抒发,令草木低首,山石动情,似乎连千年的古柏,都愿与你一起发出对人生的慨叹。
总的来说,中国园林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自然,它来自于自然,但它仅属于你,它是你内在心灵的反映,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浸染了你的内心情绪。
它是一种内向的自然。
即便是像北京颐和园这样的皇家园林,虽然在空间尺度上已具有公共园林的特征,但无论是高耸的围墙,曲折的长廊,还是幽静的苏州街,都让人感到这只是传统私园的大比例翻版。
然而,当你来到勃朗设计的斯道维花园或是钱伯斯设计的丘园,你会发现,在这里,自然又是另外一种面貌,大片的草坡沿着自然的地形起伏、一片片树丛外缘清晰,阳光照耀下呈浅绿色的草地把树丛衬托得格外明显。
这里没有围墙,你的视线可以跟你的心灵一起自由驰骋。
极目远眺,在白云与草坡快要相接的地方,牛群和羊群在随意放牧。
这里也有大片的水面,但水边没有驳岸,草坡很自然地以一个优美的角度伸人湖中。
一切都是宁静的,但同时也显得开朗、大方和安详。
一派在资本主义革命中迅速发展的新式农庄的形象。
在英国式的自然风致园林里,自然的表现是外向的,围墙是被严格拒绝的,一些兼具灌溉作用的干沟成为看不见的空间界限。
而到了勃朗风格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干脆连干沟都取消了。
大片的漫坡草地成为园林的主体,一直伸展到主建筑物的墙根。
园林已经没有明显的内外之分,私人的庄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再也没有必要用高高的围墙和浓密的树林把园林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
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所具有的这种开放性和公共性使它所表现的自然呈现一种外向开朗的性格。
2.从园林功能上比较在中国传统的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下。
中国园林一直都拒绝功利主义的倾向,虽然园林建设有休息和娱乐的目的,但由于中国文人的休息和娱乐越来越走向纯精神功能的非功利倾向,中国园林设计的目标也变得越来越飘渺和意味深长。
中国的美学理论在整体上一直就缺乏一种对“愉悦感”和“利益”之间的联系的合理认识。
追求物质享受的思想长期受到鄙视。
因此,中国园林的功能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文人自省和精神自我满足的场所,物质功能从未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功能。
相反,英国人很快就注意到把花园变成实用的场所,美丽的花园同时也是公众会聚的场所,药物、蔬菜和花卉的生产基地,牛羊的牧场……这种把物质功能与审美愉悦相结合的思想,把英国园林艺术推上了一个更加健康的方向,并为传统的风景园林艺术插上了科学、民主的翅膀。
与中国园林相比,英国园林的服务对象更广泛,也更具开放性和公众性。
3.从园林的场所原型上比较中国传统园林,不论是宅园或是寺庙园林,基本上属于“庭园”,“庭”是建筑物的附属空间,因此,中国传统园林的场所原型仍是建筑物内部的一种空间场所,它首先从属于建筑物的总体范围。
因此,其场所实质是“内部”和“私有”的。
反之,西方园林则一直是与建筑物相并行的独立的空间场所,建筑物与园林互为衬托,互为界定。
不论是专门的花园还是城堡、教堂的庄园,通常都是环绕建筑物四周分散布臵。
因此,西方园林的场所实质则更接近于“外部”和“公共”。
这两种不同的场所原型深深影响了两种园林对自然美的不同追求进而导致了设计上的不同风格。
二、中日园林的比较相对于英国园林来说,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因为同属东方园林体系,其间的差别自然要小一些,但由于中日两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的截然不同以及两个民族的性格差异,使中日虽然同种同文,却有着趣意相异的文化。
中国文化输入日本始于汉代,在唐代达到高潮,气候的宋、明两代也都间有输入,因而可以说日本是在不断吸取中国文化的先进成分才逐渐形成自身的文化。
但是日本在吸取的同时却对输入的文化进行了及时的吸收和改进,使其适于本国的生存环境,从文字、宗教、伦理到文学、绘画、书道、茶道、剑道、花道等,无不如此,所以现在的日本文化虽然无处不透着中国的影子,却又无处不体现出日本特有的民族个性,园林艺术自然也不例外。
以下就类型、思想和手法等方面对中国、日本两种园林风格的异同分别进行探讨。
1、园林类型的比较中日两国的古典园林都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三类。
中国皇家园林的指导思想一直是在为皇室提供宴游狩猎的场所时不忘体现帝王的威严和登记的森严,故而显出庄重、典雅、气派、大方、华贵等特点,具体表现为面积规模大,山体高耸,水面开阔,有一定的轴线和对称,建筑呈现出北方风格,整体富丽堂皇,屋角起翘小,屋面琉璃瓦多,木构彩画多。
中国的私家园林则以诸多江南园林为代表,其特点是面积小,文人意味浓厚,山体矮小,水面狭窄。
中国的宗教园林个性最不明显,在表达上,较少体现宗教意义而是更多地与儒家结合,形成三教合一的特征,在手法上,园林成为建筑群体轴线的延伸和附属。
日本皇家园林在起自于飞鸟时代,奈良上和平安时代的作品以轴线式和中心式为主,在桃山江护时代达到顶峰,作品有京都的桂离宫、仙洞御所、修学院离宫、京都御所庭院四大名园。
日本即使皇家园林的手法也都是小山小水、茅茨草屋、不施粉黛、树多屋少、伏式臵石、土桥平桥,且规模较小。
由于自镰仓时代到江护时代近千年中日本都是由将决执政,故日本的私园以武家园林为主,与中国的文人园有别,其特点是园林面积大,建筑体量大,彩画多,立石规模也大,园林整体开阔舒朗,在规模和装饰上都胜过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
日本的宗教园林风格明显,讲究禅思枯意,靠园林本身塑造宗教的气氛和形象在手法上有非常独特的枯山水庭院,而神社园林则以建筑为主,庭前的一片白沙映衬出分外的神圣与神秘。
2、造园手法的差异东方园林从来都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但却恰恰在为表现天人关系的各种造园手法上,体现出中日园林在思想追求上的诸多不同。
中国园林建筑多,体量大,表明人力的伟大,日本园林建筑少,体量小,表明人力的弱小。
中国园林装饰华丽,建筑的群体组合,讲究联系和紧凑的布局,表明工艺上的人巧,日本园林则极力尊重自然造化的天巧。
中国园林与外界一般都用较实较重较厚的墙隔开,表明人与自然的平等和独立,日本园林较少用围墙,即使用,也以虚和薄为特色,表明人与自然的亲近。
在山水方面,中国园林的假山高大、硬朗,水域开阔,人工味较浓,日本园林则无论山水尺度都偏小,一般都用覆盖草皮的土山,而不用假山,水域也更接近自然溪流沼泽,人工味较淡。
中国园林属于山性,有着坚定、刚强和永恒的特点,日本则属于水性,具有水的可塑性、柔软性和稍纵即逝的易变性。
在植物方面,中国园林的绿化少且多用高大浓荫的乔木、灌木都表现出中国人的高傲和自信,而日本的大量绿化和用低级植物及草地的方法则显出日本人的比较谦虚和谨慎。
写意山水园是以山水为骨骼,以诗情画意为表现的园林形式,文人建筑山水园则在前者的基础上突出了建筑的成分。
从总体来看,中国古典园林在天人关系上偏重于人的成分,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越到后期人工味越重,把诗词歌赋、文联匾对、亭台楼阁和廊榭宫馆过分的夸大,以至于江南园林已略显拥挤,至于乾隆花园还要加上大量精雕细刻的细部和眩目夺人的彩绘,更显得拥堵,另外堆山上也片面强调太湖石的瘦、皱、漏、透而不免绮巧过余而无天然雅趣。
而日本园林则偏重于自然的成分,如枯石、枯水、草坡、苔藓等,越到后来,园林景观甚至只用一石一木即能点题,例如茶庭和坪庭,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天性,其游览以远观事物外表,坐思事理内在,不重于直接交流,而重于心与心的天人对话而不像中国园林的这种对话体现为人与自然的面对面。
3.思想与文化背景的比较探究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共为中日哲学支柱的儒、释、道三个思想体系的彼此消长的结果。
两国的园林都基于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也正是因为道家的这种思想才造就了东方园林体系独有的从单纯的模仿和取法自然出发而上升到象征和抽象自然从而高于自然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方法,但而后两家却各自向儒家和佛家两方向发展。
中国偏于儒,显现出入世治世的特点和仁者的理想观,日本偏于佛,以智者的形象带有出世解脱的色彩。
中国园林的布局思维介于具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日本则在形象和抽象之间。
中国园林用文学艺术的手法表达较多,日本则喜欢用拟佛拟神的较为晦涩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