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总结

合集下载

物化期末总结

物化期末总结

物化期末总结本学期的物理化学课程已经接近尾声,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验能力。

在此,我对本学期所学到的内容做一个总结。

首先,本学期学习了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阅读,我对物质及其性质、物理化学的基本定律和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例如,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热力学定律和化学平衡的相关原理等。

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对我理解化学现象和实际问题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

这些实验不仅帮助我们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亲身体验了科学实验的过程。

我们在实验中学会了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

这些实验让我了解到科学研究是需要耐心和细致的,也培养了我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另外,本学期我们还进行了一些计算题的练习。

这些题目是对已学知识的运用,既考察我们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又考察我们的计算能力。

通过这些练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对物理化学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者复杂的计算,我们需要耐心地阅读书籍和论文来加深理解。

其次,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和思考,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果。

在下学期的物理化学学习中,我希望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我将继续进行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我的学习成绩和科研能力。

总结而言,本学期的物理化学学习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

我不仅学会了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物化期末知识点总结

物化期末知识点总结

物化期末知识点总结物理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涉及到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在大学化学专业的课程中,物化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学生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针对即将到来的物化期末考试,总结以下物化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备考。

一、物理化学基础知识1. 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结构是物理化学的基础,它包括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

在期末考试中,学生需要了解原子的结构、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到相关计算和问题解决中。

2. 热力学热力学是物理化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物质热学性质、能量转化和宏观物质的运动规律。

学生需要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热力学系统、热力学态函数、热力学过程等,同时理解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3.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和反应机理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化学反应速率方程、活化能、反应机理等内容。

4. 理论化学和计算化学理论化学和计算化学是物化中的新兴领域,它研究分子和物质的数学模拟和计算方法。

在期末考试中,学生需要了解理论化学模型、分子力学方法、分子轨道理论等内容。

二、物理化学实验技能除了理论知识外,物理化学课程也包括实验课程,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以下是物化实验技能的主要内容:1. 基本实验操作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称量、配制溶液、分液、过滤、蒸馏等常用技术。

2. 实验数据处理学生需要了解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和统计等技术。

3. 实验安全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时,学生需要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包括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废液处理、急救知识等内容,以确保实验过程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以上是物理化学期末考试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可结合课程教材和学习笔记进行系统复习,同时针对重点难点进行重点突破。

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学习物理化学的心得体会(4篇)

2024年学习物理化学的心得体会(4篇)

2024年学习物理化学的心得体会物理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学科,融合了物理学和化学的知识,涉及到了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的原理。

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下面是我在学习物理化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数学是物理化学的基础,它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在物理化学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大量的公式和方程式,需要进行数学运算和推导。

而且,在学习物理化学中,我们还需要理解和应用微积分、矩阵和概率等数学概念和方法。

因此,我发现,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的知识。

其次,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实验的重要性。

物理化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化学知识的来源和验证。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测量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得到实验数据,并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探索物理化学的规律和原理。

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我们需要仔细操作仪器,准确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了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技巧。

第三,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思维的重要性。

物理化学是一门需要深入思考和逻辑推理的学科。

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概念和原理,掌握方法和技巧,并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物理化学问题往往涉及复杂的问题和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综合运用和深入思考。

通过学习物理化学,我锻炼了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第四,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进行实践和应用。

物理化学理论的学习需要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和应用,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在学习物理化学过程中,我除了参加实验外,还积极参加课外科研和竞赛活动,并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科研和创新。

通过实践和应用,我深入理解和掌握了物理化学的知识,提高了自己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物化总结报告

物化总结报告

物化实验总结报告本学期的物化实验一共做了12个实验,分别为燃烧热的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平衡相图、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液相反应平衡常数、最大泡压法测溶液表面张力、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蔗糖的转化、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丙酮碘化。

以下针对某些实验的方法改进及实验建议写了总结报告。

一、燃烧热的测定本实验通过测定萘的燃烧热,掌握了有关热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技术,掌握了氧弹式热计的原理、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实验关键:点火是否成功,试样是否完全燃烧,可以考虑以下几项措施:①试样应进行磨细、烘干、干燥器恒重等前处理,否则潮湿样品不易燃烧,且有误差。

压片紧实度:一般硬到表面有较细密的光洁度,棱角无粗粒,使能燃烧又不至于引起爆炸性燃烧残剩黑糊等状。

②点火丝与电极接触电阻要尽可能小,注意电极松动和铁丝碰杯短路问题。

③充足氧(2MPa)并保证氧弹不漏氧,保证充分燃烧。

燃烧不完全,还时常形成灰白相间如散棉絮状。

实验的改进:燃烧热测定实验的技术改进主要有三方面, 即控制点火电流强度,增加药品使用量.①控制点火电流强度, 选择与点火丝相适应的点火电流. 一方面,消除了电流强度过小时, 点火丝不能在短时间内燃烧而引起的点火器短路现象. 另一方面,克服了当点火电流强度过大时, 点火丝迅速烧断, 样品来不及引燃而无法完全燃烧的问题.②增加样品使用量, 使被测药品放出的热量远远大于火柴及点火丝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可以显著提高该实验的测量精确度. 同时经过实验研究证明, 增加萘的使用量相对于增加苯甲酸的使用量更能显著提高实验测定的精确度.二、饱和蒸汽压的测定本实验通过静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根据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计算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测定介质的改进:用无水乙醇取代苯、四氯化碳等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作为工作介质, 具有价格便宜、原料易得, 无毒、无刺激性气味,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物化知识点汇总

物化知识点汇总

物化知识点汇总
介绍
物化知识点是指物理和化学科目中的重要知识点。

物理学涉及物质和能量的性质、行为和相互关系,而化学学习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本文将对物化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物理知识点
1. 运动学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牛顿运动定律
•重力与运动
2. 力学
•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力的合成和分解
•弹簧力和胡克定律
•惯性和惯性坐标系
3. 热学
•温度、热量和热平衡
•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化学知识点
1.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
•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2. 化学键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概念和特点
•化学键的强度和稳定性
•化学键在物质中的作用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中的摩尔比和反应热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
总结
物化知识点涵盖了物理和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是理解和应用物理和化学原理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逐步思考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并通过实际例子和问题来加深理解。

通过本文的总结,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对物化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在学习和应用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不仅能提高物理和化学的学习成绩,还能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希望读者在物化学科的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并享受到科学知识带来的乐趣和启发。

物化如何总结知识点归纳

物化如何总结知识点归纳

物化如何总结知识点归纳一、化学知识点的物化总结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包含了各种元素的基本信息。

为了更好地记忆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将不同元素的化学符号和性质用具体的物体来表示。

比如,将碳元素的化学符号C和其性质用一个煤炭块来代表,氧元素的符号O和其性质用一个氧气瓶来代表,这样在记忆和复习时就会更加直观和容易记忆。

2.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描述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关系。

通过物化方法,我们可以用具体的物体或图像来表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比如用糖果表示葡萄糖,用碳酸氢钠表示NaHCO3,这样在记忆和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就会更加生动和直观。

3.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是化学中的基本知识点,通过物化方法,我们可以用小球代表阳离子和阴离子,然后根据它们的电荷来组合成化学式,这样在记忆和学习离子化合物命名和化学式时会更加直观和有趣。

二、物理知识点的物化总结1.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物化方法,我们可以用具体的物体或图像来表示牛顿三定律中的物体和作用力的关系,比如用一个小车表示物体,用橡皮筋表示弹簧力,这样在理解和记忆牛顿三定律时会更加直观和生动。

2. 机械波和电磁波机械波和电磁波是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物化方法,我们可以用弹簧和小球来表示机械波的传播过程,用电子和磁场线来表示电磁波的传播过程,这样在学习和理解波的传播时会更加形象和直观。

3.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是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物化方法,我们可以用小球和弹簧来表示气体分子的热运动,用容器和活塞来表示气体的膨胀过程,这样在理解和学习热力学过程时会更加形象和容易理解。

三、生物知识点的物化总结1. 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学中的基本单位,通过物化方法,我们可以用小球代表细胞核和细胞质,用线条代表细胞膜和内质网,这样在学习和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会更加直观和生动。

物化考试反思总结范文

物化考试反思总结范文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本学期的物化考试已经落下帷幕。

这次考试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下是我对本次物化考试的反思总结。

二、考试情况概述本次物化考试,我整体表现尚可,但在细节上仍有不少失误。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在考试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理论知识点上存在模糊认识,导致答题时出现偏差。

2. 综合运用能力不足。

面对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我未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导致得分不高。

3. 时间分配不合理。

在考试过程中,我未能合理分配时间,导致部分题目未能仔细审题,影响了答题质量。

4. 审题不仔细。

在考试过程中,我因审题不仔细,导致部分题目答非所问,失分较多。

三、反思与总结1. 理论知识方面(1)针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基本概念、原理的复习,确保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针对综合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我将通过做更多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2. 时间分配方面(1)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各科目均衡发展。

(2)在考试过程中,我将提前制定时间分配计划,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3. 审题方面(1)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注重培养自己的审题能力,提高答题准确率。

(2)在考试过程中,我将仔细审题,确保对题目的理解准确无误。

4. 学习方法方面(1)针对自己的弱点,我将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老师共同进步。

四、展望未来通过本次物化考试的反思总结,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努力改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确保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提高解题能力,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各科目均衡发展。

4. 仔细审题,提高答题准确率。

5.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老师共同进步。

物化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化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化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物化学是研究物质结构、性质、转化和能量变化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是化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学和化学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物质的分析和合成、能量变化等。

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 原子结构: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原子的构成和结构对其性质有重要影响。

2. 分子结构:由原子组成的,带有化学惯性的微小粒子。

分子的结构可以影响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3. 材料的结晶与非晶性:材料的结晶状态和非晶状态会对材料的性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4. 同质材料与杂质材料:同质材料的成分纯净,杂质材料中含有各种杂质。

5. 各种材料的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磁性、光学性能等。

6. 物质的相变: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基本状态,相变包含气固相变、液固相变、气液相变等。

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分析。

2. 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量比关系来求出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的量以及反应的过程。

3. 化学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保持一定的比例。

4. 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引入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来调控。

5.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会释放或吸收热量,在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可以用热效应表示。

四、物质的分析与合成1. 分析化学:用化学方法对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和分析。

2. 合成化学:通过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合成,制备特定的化合物。

3. 分析与合成中的物质计算:在分析和合成中,需要用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浓度等相关计算。

五、能量变化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包括动能、势能、化学能量等。

2. 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用来描述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化总结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基本概念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过程与途径,热与功,内能与焓。

二、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

焦耳实验:ΔU=f(T) ; ΔH=f(T) 三、基本关系式1、体积功的计算 δW= -pedV 恒外压过程:W= -pe ΔV可逆过程: W=nRT1221ln ln p p nRT V V =2、热效应、焓等容热:QV =ΔU (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 等压热:Qp =ΔH (封闭系统不作其他功) 焓的定义:H=U+pV ; dH=dU+d(pV)焓与温度的关系:ΔH=⎰21d p T T TC3、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热容定义:V V )(T UC ∂∂=;p p )(T H C ∂∂= 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的关系:nRC C =-V p热容与温度的关系:Cp=a+bT+c’T2四、第一定律的应用1、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等温过程:ΔU=0 ; ΔH=0 ; W=-Q=⎰-pedV等容过程:W=0 ; Q=ΔU=⎰TC dV; ΔH=⎰TC dp等压过程:W=-peΔV ; Q=ΔH=⎰TC dp; ΔU=⎰TC dV可逆绝热过程:Q=0 ; 利用p1V1γ=p2V2γ求出T2,W=ΔU=⎰TC dV;ΔH=⎰TC dp不可逆绝热过程:Q=0 ;利用CV(T2-T1)=-pe(V2-V1)求出T2,W=ΔU=⎰TC dV;ΔH=⎰TC dp2、相变化可逆相变化:ΔH=Q=nΔ_H;W=-p(V2-V1)=-pVg=-nRT ; ΔU=Q+W3、热化学物质的标准态;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

摩尔反应热的求算:)298,()298(BHHmfBmrθθν∆=∆∑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p B C T H m p B B m r ∑=∂∆∂ν。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基本概念 自发过程与非自发过程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克劳修斯,开尔文,奥斯瓦尔德。

实质:热功转换的不可逆性。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克劳修斯不等式)TQdS δ≥“=”可逆;“>”不可逆三、熵1、熵的导出:卡若循环与卡诺定理2、熵的定义:TQ dS rδ=3、熵的物理意义:系统混乱度的量度。

4、绝对熵:热力学第三定律5、熵变的计算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2112lnln p p nR V V nR T Q S r ===∆(2)理想气体等压过程:12,lnT T nC S m p =∆(3)理想气体等容过程:12,lnT T nC S m V =∆(4)理想气体pTV 都改变的过程:2112,lnln p p nR T T nC S m p +=∆(5)可逆相变化过程:T Hn S _∆=∆(6)化学反应过程:)298,()298(B S S m B m r ∑=∆θθν四、赫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1、定义:A=U-TS ;G=H-TS等温变化:ΔA=ΔU-T ΔS ;ΔG=ΔH-T ΔS2、应用:不做其他功时,ΔAT,V ≤0 ;自发、平衡 ΔGT,V ≤0 ;自发、平衡3、热力学基本关系式 dA=-SdT-Vdp ;dG=-SdT+pdV4、ΔA 和ΔG 的求算 (1)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用公式:ΔA=ΔU-T ΔS ;ΔG=ΔH-T ΔS用基本关系式:dA=-SdT-Vdp ;dG=-SdT+pdV (2)可逆相变过程ΔA=ΔU-T ΔS=W=-nRT ;ΔG=0 (3)化学反应过程的ΔG 标准熵法:ΔG=ΔH-T ΔS 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法:)298,()298(B G G m f B m r θθν∆=∆∑(4)ΔG 与温度的关系ΔG=ΔH-T ΔS ,设ΔH 、ΔS 不遂温度变化。

五、化学势1、化学式的定义和物理意义)(,,)(B c c n p T BB n G ≠∂∂=μ ;在T 、p 及其他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1molB 物质引起系统吉布斯函数的增量。

2、化学势的应用在等温等压不作其他功时,∑B B μν<0自发;=0平衡;>逆向自发 3、化学时表示式理想气体:)/ln(θθμμp p RT +=纯固体和纯液体:θμμ=第三章 化学平衡一、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达式 如:Zn+2HCl(aq)=H2+ZnCl2(aq);)HCl ()]ZnCl (][/)H ([222c c p p K θθ=二、 标准平衡常数的求算θθKRT T G m r ln )(-=∆三、 范特荷夫等温方程θθθθK J RT J RT T G T G m r m r /ln ln )()(=+∆=∆四、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θθθmr m r m r S T H T G ∆-∆=∆)(;θθKRT T G m r ln )(-=∆五、各种因素对平衡的影响分压、总压、惰性气体、温度。

液态混合物和溶液一、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1、拉乌尔定律pA=p*xA ;pA=p*ax,A 适用于液态混合物和溶液中的溶剂。

2、亨利定律pB=kx,BxB=kb,BbB=k%,B[%B];pB=kx,Bax,B=kb,Bab,B=k%,Ba%,B 适用于溶液中的溶质。

二、液态混合物和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1、理想液态混合物xRT T mix p T x ln )(),,(+=θμμ 标准态为:同温下的液态纯溶剂。

2、真实液态混合物xx a RT T mix p T ln )(),,(+=θμμ 标准态为:同温下的液态纯溶剂。

3、理想稀溶液 溶剂:AA x A x RT T sln p T ln )(),,(+=θμμ 标准态为:同温下的液态纯溶剂。

溶质:BB x B x RT T sln p T ln )(),,(+=θμμ 标准态为:同温下xB=1且符合亨利定律的溶质(假想状态)。

4、真实溶液 溶剂:Ax A x A a RT T sln p T ,,ln )(),,(+=θμμ ;ax,A=fx,A x;标准态为:同温下的液态纯溶剂。

溶质:Bx B x B a RT T sln p T ,ln )(),,(+=θμμ ; ax,B=γx,B xB; 标准态为:同温下xB=1且符合亨利定律的溶质(假想状态)。

Bb B b B a RT T sln p T ,,ln )(),,(+=θμμ; ab,B=γb,BbB; 标准态为:同温下bB=1且符合亨利定律的溶质(假想状态)。

BB B a RT T sln p T %,%,ln )(),,(+=θμμ; a%,B=γ%,B[%B]; 标准态为:同温下[B%]=1且符合亨利定律的溶质(一般为假想状态)。

三、各种平衡规律 1、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pA=p *Aax,A ; pA=p *Aax,A ; p=pA+pB 2、溶液的气液平衡pA=p *A ax,A ;pB=kx,Bax,B=kb,Bab,B=k%,Ba%,B ;p=pA+pB 3、理想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BAm fus f f f x H T RT T ,*∆=∆4、分配定律5、化学平衡6、西弗特定律第五章 相平衡 一、相律1、物种数、独立组分数、相数、自由度数2、相律公式 f=C-φ+2 二、单组分系统1、克-克方程)11(ln 2112T T R H p p m vap -∆=2、水的相图 三面、三线、一点。

三、双组分系统 1、相律分析根据f=C-φ+1(一般固定压力),φ=2,f=1;φ=3,f=0 2、杠杆规则 3、步冷曲线 四、典型相图 1、Mg-Ge 相图 2、Na-K 相图 3、Ag-Cu 相图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一、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1、电导G=1/R ; 单位:S(西门子) 2、电导率G=κA/l 或κ=G l/A ; 单位:S/m3、摩尔电导率Λm=κ/c4、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ΛΛm νν5、离子的电迁移l E U ∆=++υ ;-++--+++++=+===U U U I I Q Q t υυυ ;1=+-+t t 二、电解质溶液的活度1、电解质的化学势(电解质溶液的浓度用mB 或bB 表示)B B B a RT ln +=θμμ;)(;)(;/)(;/1/1/1ννννννθννννγγγγ-+-+-+-+±-+±±±-+±±⋅=⋅=⋅=⋅==m m m m m a a a a a B 2、离子强度∑=221B B z m I3、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Iz z ||5093.0lg -+±-=γ ;适用于25℃时的极稀水溶液。

第七章 电化学一、可逆电池的构成 电池反应互为逆反应;充放电时电流无穷小。

二、可逆电池热力学1、;zFE G m r -=∆C/mol 96500;=-=∆F zFE G m r θθ2、p m r T E zF S )(∂∂=∆ 3、m r m r m r S T G H ∆+∆=∆ 4、m r r S T Q ∆= ;电池反应做了其他功。

三、能斯特方程1、电池反应的能斯特方程θθJ z E E lg 0592.0+=;常用2、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H ()O (lg 0592.0a a z E E +=++θ;不常用 四、可逆电极的种类1、第一类电极金属电极;气体电极2、第二类电极难溶盐电极;难溶氧化物电极3、氧化还原电极五、电极电势的应用1、测定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2、测定电解质的±γ3、测定溶液的pH 值4、浓差定氧六、极化现象和超电势1、浓差极化电极反应速度比离子迁移速度快造成的。

2、电化学极化电极反应速度比电子移动速度慢造成的。

3、极化结果e i E E -=η;对阳极η总为正;对阴极η总为负。

七、金属腐蚀与防护1、金属腐蚀电化学腐蚀:析氢腐蚀,吸氧腐蚀2、金属防护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法,外加电流法。

阳极保护法:钝化。

涂层保护法:热镀、电镀、有机涂层。

第八章 表面现象一、表面吉布斯函数1、产生表面分子与内部分子的差别。

2、定义及单位B n p T A G ,,)(∂∂=σ ;J/m2或N/m ;因此又称表面张力。

3、影响因素物质本性、温度、相邻相、溶质的种类。

4、表面热力学在温度、压力、组成不变的情况下,σσAd dA dG+=缩小表面积和降低表面张力为自发方向。

二、弯曲液面的表面现象1、附加压力 r p /2σ=∆2、饱和蒸气压r K p p r /)ln(0=3、毛细管现象 gR h ρθσcos 2=三、新相生成与介安状态1、过饱和蒸汽与人工降雨2、过冷现象与晶种3、过饱和溶液与种盐4、过热现象与沸石5、淬火与回火四、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1、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范德华力与化学键力;又无选择性;单分子层与多分子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