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主线主要技术指标表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3.0..1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包括公路的总体工程(路基、桥梁、隧道、交叉等工程)和沿线设施(收费、服务、监控通信、养护等设施)的用地面积,不包括辅道、支线和链接线的用地面积3.0.2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按公路公里长度编制计算。
公路公里长度是扣除隧道长度(当有隧道工程时)滞后的路线长度(单位为公里)。
公路工程项目的公路公里长度乘以总体指标,并根据不同情况按本章和本建设用地指标第九章的规定进行调整,即为项目的总建设用地面积。
3.0.3 当公路工程项目由不同技术等级或不同路基宽度的路段组成时,应根据不同路段长度分别计算建设用地面积,再累计各段之和得出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
本条规定同样适用于其他章节。
3.0.4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按I类II类和III类地形区分别编制。
当公路工程项目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形区时,应根据不同地形区的路段长度分别计算建设用地面积,再累计各段之和得出总建设用地面积。
本条规定同样适用于其他章节。
3.0.5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一般不应超过表3.0.5-1~表3.0.5-6的规定I类地形区高速、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参数项单位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八车道六车道四车道六车道四车道主要编制条件参数路基宽度m 42 4134.533.532 28 2624.533.532 26 24.5 23 路基平均计算(填挖)高度m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2.2 2.2 2.2 2.2 2.2 桥梁跨径长度比例%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5.5 5.5 5.5 5.5 5.5 互通式立体交叉间距km 11.711.712.3512.3512.3513 1313.3919 19 20 20 20 主线下穿分离式立体交叉间距km 10 10 10 10 10 8 8 8 15 15 15 15 15 天桥间距km 7 7 7 7 7 8 8 8 10 10 10 10 10 通道间距km 0.4 0.4 0.4 0.4 0.4 0.5 0.5 0.5 1 1 1 1 1 平面交叉间距km - - - - - - - - 1 1 1 1 1 主线收费站间距km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80 80 80 80 80 服务区间距km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 - - - - 停车区间距km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40 40 40 40 40 路段监控通信分中心间距km 90 90 95 95 95 100 100 100 - - - - - 路段监控通信站间距km 45 4547.547.547.550 50 50 - - - - - 养护设施间距km 45 4547.547.547.550 50 5047.547.550 50 50指标值nm2/km8.61548.53137.83137.74697.61967.13766.96676.78366.39356.25185.6044 5.4623 5.32注:表中桥梁跨径长度比例是桥梁跨径长度占路线总长度的比例II类地形区高速、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参数项单位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八车道六车道四车道六车道四车道主要编制条件参数路基宽度m 42 41 34.5 33.5 32 28 26 24.5 33.5 32 26 24.5 23 路基平均计算(填挖)高度m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2.8 2.8 2.8 2.8 2.8 桥梁跨径长度比例% 9 9 9 9 9 9 9 9 5 5 5 5 5互通式立体交叉间距km 12.6 12.6 13.58 13.5813.5814 14 14.42 21.85 21.85 23 23 23主线下穿分离式立体交叉间距km 9 9 9 9 9 8 8 8 15 15 15 15 15 天桥间距km 6 6 6 6 6 7 7 7 8 8 8 8 8 通道间距km 0.4 0.4 0.4 0.4 0.4 0.5 0.5 0.5 0.8 0.8 0.8 0.8 0.8 平面交叉间距km - - - - - - - - 1 1 1 1 1 主线收费站间距km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80 80 80 80 80 服务区间距km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 - - - - 停车区间距km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40 40 40 40 40 路段监控通信分中心间距km 90 90 95 95 95 100 100 100 - - - - - 路段监控通信站间距km 45 45 47.5 47.5 47.5 50 50 50 - - - - - 养护设施间距km 45 45 47.5 47.5 47.5 50 50 50 47.5 47.5 50 50 50指标值nm2/km9.30259.21478.46688.37738.2437.59477.41417.2275 6.97 6.82076.14945.99965.8499III类地形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参数项单位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六车道四车道四车道主要编制条件参数路基宽度m 33.5 32 26 24.5 26 24.5 23 整体式路基比例% 73 73 85 85 90 90 90 分离式路基比例% 27 27 15 15 10 10 10 桥梁跨径长度比例% 25 25 23 23 10 10 10 互通式立体交叉间距km 13.5 13.5 15 15 25 25 25 主线下穿分离式立体交叉间距km 8 8 8 8 15 15 15 天桥间距km 5 5 6 6 12 12 12 通道间距km 0.5 0.5 0.6 0.6 1 1 1 平面交叉间距km ――――主线收费站间距km 130 130 130 130 80 80 80 服务区间距km 50 50 50 50 ―――停车区间距km 25 25 25 25 40 40 40 路段监控通信分中心间距km 95 95 100 100 ―――路段监控通信站间距km 47.5 47.5 50 50 ―――养护设施间距nm2/km 47.5 47.5 50 50 50 50 50指标值8.8994 8.8272 7.8227 7.6543 6.8205 6.7105 6.6005 注:表中整体式路基比例和分离式路基比例分别是整体式路基长度和分离式路基长度占路基总长度的比例。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第二章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基本规定2.0.1 公路建设项目,应根据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资源、资金等技术经济条件,本着科学、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原则,确定经济合理的建设规模。
2.0.2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应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视农业生产的需要,应尽量利用荒地、劣地,少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地。
2.0.3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应统筹规划,采取改地、造地、复垦等综合措施节约用地。
2.0.4在路线方案比选中,应从技术经济方面论证项目用地的合理性,严格农用地转用。
2.0.5 路线应尽量绕避基本农田。
靠近城市或通过基本农田及经济作物区的高填路堤地段,应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设置防护设施等,节约用地。
2.0.6路基、交叉工程土石方调配,应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尽量移挖作填和集中取弃土,并与改田、造地相结合,以减少施工方和取土坑、弃土堆用地。
2.0.7 宜采用新型桥梁结构,降低桥头引线长度和填土高度。
2.0.8为保护耕地,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应优先考虑采用吹(填)砂或粉煤灰等填料填筑路堤,减少取土占地。
2.0.9 在环境与技术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路堤高度。
2.0.10对集中取弃土的取土场、坑和弃土场、堆,隧道弃渣,给排水管网及其他地下工程用地,如仍能恢复使用的,可列为临时用地,并按国家用关规定进行复垦,恢复利用;不能恢复使用的,可按本指标第八章的规定另行计算。
2.0.11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场地和设施,尽量减少新增用地面积。
2.0.12 公路工程通讯、监控、供电系统的管线,在符合技术、经济和安全的条件下,宜共沟假设,并应尽可能在公路用地范围内不止。
第三章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3.0.1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为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路基、桥涵、隧道、交叉、防护、沿线设施等用地面积,但不包括辅道、支线的用地面积;辅道、支线的用地面积按其公路等级采用本章相应的项目另计。
(技术规范标准)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

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宁夏交通厅二○○七年一月前言为规范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加强技术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相关规范,结合我区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实际情况,编制了《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对现行标准规范中有关的技术规定针对农村公路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并对《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相关规范的条款进行了补充。
农村公路的功能和作用,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公路,主要服务对象为农用车及非机动车辆。
本标准中的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镇)道和村道。
结合我区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本标准将农村公路分为县道和乡(村)道两个等级。
县道和乡道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等级公路建设标准建设,亦可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本标准建设。
本标准共九章,分别是:1 总则、2技术标准、3路线、4路基、5路面、6排水工程、7桥涵、8、平面交叉9、交通安全设施。
目录1 总则 (1)2 技术标准 (2)3 路线 (6)4 路基 (12)5 路面 (15)6 排水工程 (17)7 桥涵 (19)8 平面交叉 (21)9 交通安全设施 (23)1总则1.1 为指导农村公路建设,保证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所称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农村公路的新建和改建工程。
本标准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等有关标准规范,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编制。
1.3 农村公路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注重环保、确保质量”的原则。
农村公路改造,应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行能力。
农村公路建设应尽量减少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应结合绿化或采取相应工程措施,协调、改善同沿线自然景观的配合,提高公路环境质量。
松露线S304二道白河至露水河

松露线(S304)二道白河至露水河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二零一七年七月1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单位、地点项目名称:松露线(S304)二道白河至露水河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地点:吉林省长白山地区,本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1。
建设单位:长白山交通建设办公室图1 拟建项目地理位置图1.2建设规模及方案路线起点:位于长白山管委会二道白河镇南,既有二露线桩号 K11+343处。
路线终点:终点位于露水河镇,与新建的国道鹤大公路连接线顺接。
路线走向为:本项目路线走向充分利用原有旧路布线,自东向西,利用原有旧路进行双侧加宽。
线路走向图见图2。
图2 线路走线图路线长27.611Km,路基宽度15m,设计车速60km/h。
全线加宽中桥3座/211米,加宽小桥5座/60米;加宽涵洞共43道。
平交29处。
根据需要全线设置标志、标线、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
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具体见表1。
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技术标准采用的技术指标备注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二级公路二级公路设计速度(公里/小时)60 60主线路基宽度(米)10 15行车道宽度(米)2×3.5 4×3.5 2×3.5慢车道土路肩宽度(米)2×0.5 2×0.5圆曲线最小半径(m) 135 135最大纵坡(%) 6 5.96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公路-I级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1/100 1/100小桥设计洪水频率1/50 1/501.3交通量预测根据工可预测,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
路段2019年2025年2033年拟建道路2944 5316 11036 1.4建设进度建设工期为2年,2018年底竣工。
1.5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本项目为改扩建公路项目,项目自东向西全线穿越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其中公路经露水河镇区穿越时,路边特殊敏感点为抚松五中和露水河镇居民民宅。
项目不穿越园池保护区,线路起点位于园池保护区西侧1km远处。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线形设计9.1一般规定9.1.1 路线设计应使公路线形同地形、地物、景观相协调,应使线形流畅、连续、视觉良好,保证行驶安全、舒适与经济。
9.1.2 公路线形是由平、纵、横三个面组成的立体形状,选线时,必须综合考虑平、纵、横三个面的组合。
9.1.3同一设计速度的设计路段长度不宜过短,线形技术指标应尽量保持相对均衡。
两相邻不同设计路段之间其技术指标应逐渐变化。
9.1.4线形设计的要求与内容随公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不同而异。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60km/h 的公路,应注重立体线形设计,尽量做到立体线形连续、指标均衡、景观协调,使行驶视觉良好、安全舒适。
设计速度愈高,线形设计所考虑的因素应愈周全。
对于平原区高速公路还应避免长距离采用单调乏味的单一线形。
设计速度为≤40km/h 的公路,首先应在保证行驶安全的前提下,正确地运用线形要素,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力求做到各种线形要素的合理组合,并尽量避免和减轻不利的组合,以提高服务质量。
9.1.5 线形设计除应从行驶力学上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在营运上达到经济、合理外,还应注重驾驶者的视觉、心理及生理方面的要求。
9.1.6应根据设计条件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技术指标的最小(或最大)值,并保持各种线形要素的均衡性、连续性,避免线形突变。
9.1.7在路线交叉前后应尽可能采用技术指标较高的线形。
9.1.8 平面线形设计应结合地形、地物、地质、大型构造物(桥梁、互通立交、隧道)等不同特点,选用相应技术指标进行组合设计,应合理运用直线和曲线(圆曲线、回旋线)线形要素,不得片面强调以直线或以曲线为主,或必须高于某一比例。
9.1.9 对立体线形应运用公路路线透视图,或动态连续透视图,或公路路线动态模拟系统进行检验与评价。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9.2平面线形设计9.2.1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均衡,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容易线(新区段)公路一期雄安集团项目管理-项目执况报告(雄安新区)

一、工程概况容易线(新区段)公路一期工程,包含容易线主线、大水大街北延伸道路工程(支线)、津海大街北延伸道路工程(支线)。
容易线主线西起容固路与新区交界处,东至薛庄村南侧。
主线道路全长约18.5km,其中改建段长约3.9km。
大水大街北延伸道路长2.197km,津海大街北延伸道路长0.438km,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桥梁、排水、交安设施、绿化等工程。
总用地1899.4亩,项目投资概算14.04亿元,其中建安费8.7亿元,征地拆迁费3.55亿元,施工中标合同额6.328亿元。
(一)建设依据容易线(新区段)公路一期工程的建设,严格按照河北雄安新区规定的建设程序执行。
1.项目前期工作函xxxx年5月24日获得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的批复。
批复文件为《关于容易线(新区段)公路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雄改发(投资)〔xxxx〕002号)。
2.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xxxx年5月16日获得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的批复。
批复文件为《关于容易线(新区段)公路一期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查意见》(雄安规建函〔xxxx〕165号)。
3.施工意见登记函xxxx年6月28日获得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局的批复。
批复文号为雄规建审改试点施函字〔xxxx〕0002号。
4.质量监督申请xxxx年6月施工单位进场,我司积极组织材料,向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上报申请质量安全监督手续。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对本项目进行了全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
(二)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1.建设规模容易线主线西起容固路与新区交界处,东至薛庄村南侧。
道路全长约18.5km,其中改建段长约3.9km,新建段长约14.6km,设计为一级公路,双向6车道,标准断面宽度34m,设计速度80km/h。
大水大街北延伸道路南起大水大街与豪丹路交叉口,向北下穿津保铁路并上跨现状天津干线后,北接现状村道,全长约2.1km。
设计为城市主干路,双向4车道,标准断面宽19m,设计速度50km/h。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3.0..1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包括公路的总体工程(路基、桥梁、隧道、交叉等工程)和沿线设施(收费、服务、监控通信、养护等设施)的用地面积,不包括辅道、支线和链接线的用地面积3.0.2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按公路公里长度编制计算。
公路公里长度是扣除隧道长度(当有隧道工程时)滞后的路线长度(单位为公里)。
公路工程项目的公路公里长度乘以总体指标,并根据不同情况按本章和本建设用地指标第九章的规定进行调整,即为项目的总建设用地面积。
3.0.3 当公路工程项目由不同技术等级或不同路基宽度的路段组成时,应根据不同路段长度分别计算建设用地面积,再累计各段之和得出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
本条规定同样适用于其他章节。
3.0.4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按I类II类和III类地形区分别编制。
当公路工程项目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形区时,应根据不同地形区的路段长度分别计算建设用地面积,再累计各段之和得出总建设用地面积。
本条规定同样适用于其他章节。
3.0.5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一般不应超过表3.0.5-1~表3.0.5-6的规定I类地形区高速、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注:表中桥梁跨径长度比例是桥梁跨径长度占路线总长度的比例III类地形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I类地形区二、三、四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总体指标3.0.6 当时机公路工程项目的路基宽度与本章指标编制采用的值不同时,其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应按表3.0.6进行调整。
3.0.7体指标应按表3.0.7进行调整。
准为高速或一级公路,且主线下穿分离式立体交叉和天桥密集时,其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可按系数1.05~1.1进行调整。
3.0.9 本章指标中的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用地指标按非干线公路编制,对《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所规定的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其建设用地总体指标可分别按系数1.1和1.05进行调整。
桥梁下部结构通用图计算书

目录第一局部工程概况及根本设计资料1 1.1 工程概况11.2 技术标准与设计规11.3 根本计算资料1第二局部上部构造设计依据3 2.1 概况及根本数据32.1.1 技术标准与设计规32.1.2 技术指标32.1.3 设计要点42.2 T梁构造尺寸及预应力配筋42.2.1 T梁横断面42.2.2 T梁预应力束52.2.3 罗望线T梁构造配筋与部颁图比拟52.3 构造分析计算52.3.1 活载横向分布系数与汽车冲击系数52.3.2 预应力筋计算参数52.3.3 温度效应及支座沉降62.3.4 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计算分析6第三局部桥梁墩柱设计及计算73.1 计算模型的拟定73.2 桥墩计算分析73.2.1 纵向水平力的计算73.2.2 竖直力的计算83.2.3 纵、横向风力93.2.4 桥墩计算偏心距的增大系数 103.2.5 墩柱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113.2.6 裂缝宽度验算123.3 20米T梁墩柱计算123.3.1 计算模型的选取123.3.2 15米墩高计算133.3.3 30米墩高计算173.4 30米T梁墩柱计算223.4.1 计算模型的选取223.4.2 15米墩高计算223.4.3 30米墩高计算273.4.4 40米墩高计算313.5 40米T梁墩柱计算353.5.1 计算模型的选取353.5.2 15米墩高计算363.5.3 30米墩高计算40第四局部桥梁抗震设计464.1 主要计算参数取值464.2 计算分析464.2.1 抗震计算模型464.2.2 动力特性特征值计算结果47 4.2.3 E1地震作用验算结果49 4.2.4 E2地震作用验算结果49 4.2.5 延性构造细节设计504.3 抗震构造措施53第一局部工程概况及根本设计资料1.1 工程概况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罗甸至望谟段,主线全长77.4公里,工程地形起伏大,山高坡陡,地质、水文条件复杂,桥梁工程规模大,高墩大跨径桥梁较多,通过综合比选,考虑技术、经济、构造耐久、施工方便、维修便利及施工标准化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主线主要技术指标表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工作
本文采用了规范化研究方法,拟先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通过问题的提出,经
过对现实情况的分析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技术、方法,提出对问题的解决方
案。首先,由国内外索赔发展现状,提出我国现在工程项目索赔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然后,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和措施。并通过福银高速十
天联络线中存在的工程索赔问题为例进行对施工索赔的分析研究,深入了解了
工程施工索赔的具体细节。
1.4工程概况
1.4.1地理位置及路线走向
本项目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全线位于十堰市境内,涉及其下辖的张湾区和
郧县。主线推荐方案总体呈东西走向,起点接十漫高速公路于茅坪,自东向西
途经张湾区下辖的茅坪、黄龙滩和郧县下辖的鲍峡镇和胡家营镇。
1.4.2项目建设意义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
划的“7918”网(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向横线)中18
条东西向横线之一,起于福建省福州市,止于宁夏自治区银川市,是连接我国
华南、华中与西北地区的重要公路通道。本项目是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十天联
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十天联络线途经湖北、陕西和甘肃
三省,主要控制点为十堰、安康、汉中和天水,其建设将有效衔接福州至银川、
包头至茂名、北京至昆明、连云港至霍尔果斯等多条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重
要干线通道,对于加强我国华中、华南与西北地区的经济交往,完善国家和鄂
西北、陕南、甘南地区高速公路网布局,改善西部地区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环
境,促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3主要技术指标
本项目主线按照全封闭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为
80km/h,路基宽度为24.5m。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1-1。
表1.1-1 主线主要技术指标表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 - 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
Km/h 80
路基宽度 米
24.5
行车道宽度 米 2×7.5
桥宽 米
24.5
汽车荷载等级 - 公路—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
- 1/100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米
400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米
70
竖曲线
一般最小半径
凸 米
4500
凹 米
3000
竖曲线一般最小长度 米
70
最大纵坡
% 5
最小坡长 米
200
1.4.4主要工程数量
本项目永久占地5839.79亩。主线共设置桥梁48座,长12965m;设置隧
道45座,长24460m,桥隧占路线总长的64.09%。互通立交4处,分离式立
交14处,服务区2处、停车区1处、养护工区1处、匝道收费站3处,高速
公路管理中心1处。详见表1.2-1。
表1.2-1 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 目 数 量 备 注
建设里程(km)
58.398 -
路基土石方(1000m3) 4360.234 平均每公里土石方207.897(扣除桥隧)
沥青混凝土路面(1000m2) 432.030 不含桥隧路面
排水防护工程(1000m3)
209.607
平均每公里防护工程10.188(扣除桥
隧)
大桥(m/座) 12715/45 平均每公里大桥长217.73米
中、小桥(m/座) 250/3 平均每公里中、小桥长4.281米
涵洞(道) 60(13)
平均每公里涵洞数3.481道,括号里数字
为通道带涵的数量
特长隧道(m/座)
0/0 -
长隧道(m/座) 10040/5 平均每公里长隧道长171.924米
中、短隧道(m/座) 14420/40 平均每公里中、短隧道长246.926米
互通(处)
4 -
分离式立交(处)
14 -
通道(处)
36 -
天桥(座)
2 -
永久占地(亩)
5839.79
房屋拆迁(m2)
68580.00 -
拟建项目计划于2009年底开工,2013年底建成通车,施工期4年。
本项目估算投资总金额约57.28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