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湿球温度效率法计算表冷器湿工况

合集下载

特殊工况条件下表冷器的热工计算分析

特殊工况条件下表冷器的热工计算分析

ω
=
fw
W ×103
…………………………(2)
(2)表冷器可达到的通用热交换效率 E '
由于表冷器的通用热交换效率 E ' 只与迎面
风速,盘管排数有关,根据表冷器性能表可查得
E'。 (3)假定 t2 确定空气终状态
先假定 t2 ,根据式(3)得到 ts2 ,这样就得到
2 表冷器效率法计算
(1)表冷器迎面风速及水流量
图八
分析:从图七,八可以看出,当盘管排数增 加时,表冷器的制冷量和除湿量明显增加,出口水 温,出口风温明显下降。这说明增加盘管排数可以 使表冷器换热变得充分,当水温较高不能满足设计 除湿要求时,可考虑增加盘管排数。
4、工程实例
由于手术室空调设计的特殊性,如简单的使用 样本以风量或冷量来选择空调箱的表冷器将造成 很大的偏差。因此在湖南长沙湘雅医院的手术室计 算中,我们利用效率计算法进行了计算选择表冷 器。这里以一个千级手术室为例。
5 总结
表冷器的热工性能受到风量,水量,进水温度, 盘管排数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其影响程度各不相 同。在特殊工况设计中,建议进行详细的计算,避 免设计的偏差。
根据计算本文对特殊工况表冷器选择,提出以 下建议以供参考:
(1) 在进行大风量空调设计时,应注意表冷器 除湿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因为当风量较大时, 满足了制冷量要求未必能满足除湿要求。
(Tongji University 200092)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heat exchange capabilities of surface liquid cooler by efficiency method at different air velocity, water flow rate, conditions of inlet air, temperature of cooling water and quantity of coils. It takes practical project as a sample , which is applied in practice. 【Key words】 surface liquid cooler; efficiency method

暖通空调_第五版_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暖通空调_第五版_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供暖:又称采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一定温度。

通风: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向某一房间或空间送入室外空气,和由某一房间或空间排出空气的过程。

空气调节:对某一房间或空间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动速度等进行调节与控制,并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湿球温度:将从感温球上包裹有浸在水中的湿纱布的温度计上读取的温度,以tw表示,亦可看成湿纱布气膜内水蒸气分压力Pv`所对应的饱和温度。

相对湿度: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Pv与同一温度同样总压力的饱和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

表明湿空气与同温下饱和湿空气的偏离程度,反映所含水Ps的比值,以ψ表示,即ψ=PvPs蒸汽的饱和程度。

含湿量:1kg干空气所带有的水蒸汽含量,以d表示,即d=mvma露点温度: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Pv所对应的饱和温度,以td表示。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湿球)温度:夏季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湿球)温度。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冬季历年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相对湿度):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第2章1.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哪些?如何计算?包括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朝向修正率xch、风力修正率xf、外门附加率xwm、高度附加率xg)。

nQ=(1+x g)∑αk jA j(t R−t o,w)(1+x cℎ+x f+x wm)j=12.什么是得热量?什么是冷负荷?简述二者的区别。

房间得热量是指某一时刻由室内和室外热源进入房间的热量总和。

得热量可分为潜热得热和显热得热,而显热得热又分为对流得热和辐射得热。

冷负荷是指为维持建筑物室内空气的热湿参数在某一范围内,在单位时间内需从室内出去的热量,其中显热部分称显热冷负荷,潜热部分称潜热冷负荷,两者之和称全热冷负荷。

瞬时热量中以对流方式传递的显热得热和潜热得热部分,直接散发到房间空气中,立刻构成房间瞬时冷负荷;而以辐射方式传递的热得量,首先为围护结构和室内物体所吸收并贮存其中。

空气冷却器热工性能校核计算(转).doc

空气冷却器热工性能校核计算(转).doc

空气冷却器热工性能校核计算(转)概述表面空气冷却器的计算方法,曾经是80年代我国空调设计的热门课题之一。

进入90年代后,该课题已很少有人问津,普遍认为课题已趋成熟;与之相对应的情况是:我国空调工业进入90年代后高速发展,国内空调系统末端生产企业一直为如何准确计算表面空气冷却器的换热性能而大伤脑筋,因为现有的计算方法,对表面空气冷却器进行计算时,冷量计算误差大于10%,甚至有的超过30%,部分状态点,还无法计算,为安全起见,生产企业不得不增大配置的表面空气冷却器的面积,结果,使生产成本提高,浪费了国家的有色金属材料和能源。

(一)国内外情况分析由于表面空气冷却器(以下简称表冷器)是空调机组的核心部件,表冷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空调机组的性能。

因此,国内外对表冷器的热工计算方法十分重视,先后提出的计算方法已不下几十种之多,这些方法各具特色。

国内从7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表冷器热工计算方法研究,提出了热交换效率法(也称干球温度效率法),湿球温度效率法,干球温度-析湿系数法,图解法,焓效率法,线性方程组求解法,当量温差法,传热单元数法等。

目前国内外空调设计手册和教科书中所采用的表冷器计算方法有两类:设计型和校核型,对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已有的计算方法不能达到当对表面空气冷却器进行实验时,计算的冷量与实测的冷量结果误差小于5%。

(二)问题的提出从上面介绍可以看出,用目前国内外空调设计手册和教科书中采用的几种主要的表冷器热工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时各有利弊,虽然依据表冷器试验结果进行的分析表明,热交换效率法是目前阶段较理想的一种计算方法,但该方法在进行冷量校核计算时,依然不能较全面和准确计算表冷器的冷量。

如干工况无法计算,部分湿工况误差较大。

在现阶段,由于表冷器的数值计算方法尚未达到实用化的阶段,表冷器的热工校核计算方法仍然需要建立在准确的试验数据的一致性,另外,由于计算工具的进步,为准确计算起见,已没有必要为了避免试算,而采取这样或那样的近似措施。

空调表冷器变工况全冷量换算

空调表冷器变工况全冷量换算
3
101325 26.00 50.00% 10.463 52.79 1.1734 14.77 18.63 4188 900 2 7.00 13.00 90.28% 38.51 14.70 9.391 3330
计算机组除湿量(g/s) 0.314387
说明:黄色格内由使用者输入数据,红色格会自动计算出计算结果。
பைடு நூலகம்
空调末端表冷器变工况性能换算
大气压力(Pa) 标 准 工 况 进 风 参 数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含湿量(g/kg) 比焓(kj/kg) 密度(kg/m3) 露点温度(℃) 额定冷量(W) 标 准 设计进水温度(℃) 工 设计冷水流量(L/min) 况 假定机器露点相对湿度 机 组 计算出风比焓(kj/kg) 性 计算出风干球温度(℃) 能 计算出风含湿量(g/kg) 计算机组显冷量(W) 计算机组除湿量(g/s) 额定风量(m3/h) 表冷器排数 101325 27.00 19.50 50.25% 11.164 55.60 1.1690 15.77 4500 900 2 7.00 13.00 89.49% 40.20 15.44 9.763 3396 0.409397 设 计 工 况 机 组 性 能 设 计 工 况 进 风 参 数 大气压力(Pa)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含湿量(g/kg) 比焓(kj/kg) 密度(kg/m ) 露点温度(℃) 湿球温度(℃) 换算冷量(W) 额定风量(m3/h) 表冷器排数 设计进水温度(℃) 设计冷水流量(L/min) 假定机器露点相对湿度 计算出风比焓(kj/kg) 计算出风干球温度(℃) 计算出风含湿量(g/kg) 计算机组显冷量(W)

表冷器热工计算(16)

表冷器热工计算(16)
04*[(40.4*vy K
) +(254*ω
0.8 -1 -1
) ] 71.65 1.166 0.393
B =K*F0/(ξ *G*1.01*1000) β D =ξ *G*1.01/(4.19*W) γ
表冷器达到的全 Eg'={1-exp[-β *(1-γ )]}/{1-γ *exp[-β *(1-γ )]} 0.629 热交换效率 需要的 全热 Eg=(t1-t2')/(t1-tw1) 0.636 交换效率
表冷器(16-4排)校核计算
输入参数 空气流量 m3/h 表冷器长 表面管数 进风干球温度℃ 进风湿球温度℃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水流程比℃ 计算过程 迎风面积 m2 迎面风速 m/s FyFy=A*N*0.038 =A*n*0.04 vy=L/Fy/3600 Vy 0.634 2.63 0.888 2.50 1.056 2.63 L A n t1 ts1 tw1 tw2 C 6000 1.32 12.00 27.00 19.50 7.00 12.00 2.00 8000 1.85 12.00 27.00 19.50 7.00 12.00 2.00 10000 2.20 12.00 27.00 19.50 7.00 12.00 2.00
0.47 2
14.29
13.30 55.65 37.26 1.43 36.76 1.75 1.56 *ξ
0.68 -1
13.95
13.01 55.65 36.53 1.45 50.97 2.43 2.16 73.87 1.247 0.383 0.653 0.653
14.00
13.01 55.65 36.54 1.46 63.69 3.04 2.70 77.39 1.239 0.385 0.650 0.650

风机盘管机组不同工况下的冷量计算方法_倪美琴

风机盘管机组不同工况下的冷量计算方法_倪美琴

风机盘管机组不同工况下的冷量计算方法扬州大学 倪美琴 刘光远 沈 炜摘要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风机盘管全冷量和显冷量的两种计算方法:效率法和工况转换法。

与实测值相比,两种方法的计算值均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关键词 风机盘管机组 全冷量 显冷量 计算Calculating methods of cooling capacity offan coil unit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B y Ni M eiqin ,L iu Guangyuan an d Sh en WeiAbstract P resents tw o ca lculating meth od o f to tal coo ling capacity a nd sensible co o ling capacity by a theor etical analysis,nam ely the ef ficiency metho d and the co ndition tr ansf or mat io n metho d.Co mpare d with the measur ed da ta,ca lculat ing v alue f ro m the tw o metho ds pr o ves t o be in per meable er ro r lim its.Keywords f an co il unit,to tal coo ling ca pa city,sensible co o ling capacity,calculation Yangzhou University,Y angz hou,Jiangs u Province,Chinay0 引言风机盘管机组作为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其应用很广泛。

由风机盘管机组的变工况特性[14]可知,在不同的工况下,风机盘管的全冷量和显冷量都是变化的。

空调工程复习题(小)

空调工程复习题(小)

1.同温同压下,干空气密度>湿空气密度。

2.相对湿度:湿空气的水蒸气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湿空气的水蒸气压力之比。

3.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饱和时等号成立)4.两种不同状态空气混合,两者质量比与中间一点分割状态连线的线段长度成反比。

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温度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相对湿度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2.综合温度:相当于室外气温由原来的的t w值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ρI/αw值。

3.得热可分:潜热、显热。

4.显热可分:对流热、辐射热。

5.瞬时负荷:在瞬时得热中的潜热得热及显热得热中的对流成分是直接放散到房间空气中的热量,立即构成瞬时负荷。

而显热得热中的辐射成分则不能立即成为瞬时冷负荷。

6.夏季冷负荷:外围护结构、人员、设备、灯光。

7.冬季冷负荷:供热工程的冷负荷,不包括冷风渗透。

8.冬天最大送风温度不超过45℃。

1.换热扩大系数ξ:总热交换量与显热交换量之比。

2.空气与水直接接触:(1)减湿冷却(2)等湿冷却(3)减焓加湿(4)等焓加湿(5)增焓加湿(6)等温加湿(7)增温加湿3.喷水室前挡水板作用:均风挡水。

4.喷水室后挡水板作用:防止水滴被带走。

5.影响喷水室热交换效果的因素:空气质量流速、喷水系数、喷水室结构特征、空气与水初参数。

6.空气进入喷水室阻力:喷嘴管排阻力、水苗阻力、前后挡板阻力。

7.当来水温度比计算温度低应用一部分循环水反过来增加水量。

8.双极喷水室的特点:(1)被处理空气的降温、焓降较大,且空气的终状态一般可达饱和;(2)I级喷水室的空气降温大于II级,而II级喷水室的空气减湿量大于I级;(3)由于水与空气呈逆流流动,且两次接触,所以水温提高较多,甚至可能高于空气终状态的湿球温度,即可能出现t w2>t s2的情况。

表冷器热工计算新方法水侧热交换效率法

表冷器热工计算新方法水侧热交换效率法

0引言
较为广泛的关注)。)是空调 机组的核心部件,其热工计算是空调领域的经典问 题,目前广泛使用的最具代表性的计算方法有干球
温度效率法和湿球温度效率法,此外一些学者还提
干球温度效率法的缺陷
以目前广泛使用的干球温度效率法为例,在计 算时通过接触因数来确定空气处理终状态,但实际 上接触因数在推导和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是非常 严密,主要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与缺陷,这三 方面的问题在传统计算方法中也是具有代表性的。
易斯关系式L1J。
研究某湿
工况下空气处 理过程卜2(见 图1)。进风点 1的干球温度 为£1,焓为矗1; 出风点2的干 球温度为£z,焓
图1空气处理过程
对于粗略计算,可以认为Le≈l,从而用空气 与表冷器湿表面的焓差来进行近似推导和计算;对 于高精度的热工计算,这样近似处理就会产生计算 误差。文献[1]通过算例说明了误差不能忽略。但
(14)
可以看到Ew的计算式物理意义非常清晰,远 比空气侧接触因数的计算式简洁。在拟合传热系 数K。时,保证拟合精度之外还要兼顾其物理意 义,这样拟合式中的系数B才是可用的。B也可 以通过文献[5]推荐的Boelter_Dittus公式近似计
算,即乜。一伽0‘8,B一9/r,9为物性系数,可由下
式求得:
on
such
as
drV
bulb temperature efficiencV mass transfer at air
son忙defects
method and wet bulb temperature efficiencV method,are based
the studV of heat and
dQ一一Gf。S出
dQ一一V%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