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同步练习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北冥(míng)有鱼游于濠(háo)梁之上B. 其翼(yì)若垂天之云抟(chuán)扶摇而上C. 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其名为鲲(kūn)D. 鲦(tiáo)鱼出游从容《齐谐(xié)》者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 是鱼之乐也C. 我知之濠上也D. 其翼若垂天之云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 子/固非/鱼也D.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水击三千里。
译文:用水拍打三千里。
B.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译文: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C.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文: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D.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5.阅读《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完成问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对于《北冥有鱼》一文,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 《北冥有鱼》是《庄子》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最能体现庄子文章的特色。
B. “逍遥”是怡然自得,不为世间万物所束缚的意思。
作者列举大至鹏鸟,小到野马尘埃,是为阐明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无所恃(不依赖于外在条件)而自由的。
C. 《北冥有鱼》一文想象丰富,比喻灵活,文笔舒卷自如,令人叹服。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1.《庄子》二则同步练习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míng)有鱼B.其翼.(jì)若垂天之云C.请循.(xún)其本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lè)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集释》,《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色。
B.我国古代表示自我谦称的词有:“愚、鄙、敝、卑、仆”等。
帝王自我谦称的词有:“孤、寡”等。
C.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阴”,山北水南称为“阳”。
D.绝句,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文章写了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从而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D.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
4.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潭西南而望”一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化而为鸟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怒而飞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部分 (共5题;共11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 .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C . 《齐谐》者,志怪者也D .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 (2分)下列对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B . 《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 .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生的马)D . 是鱼之乐也(这)3. (2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是鱼/之乐也B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C . 其翼/若垂天之云D .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4. (2分)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名为鲲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③其翼若垂天之云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A .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 .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 .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 .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5. (3分)《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 ,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 。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36分)6. (12分)阅读《北冥有鱼》全文,回答问题。
(1)作者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
(2)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3)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旨是: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是不自由的。
请你结合这一主题,谈谈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7. (2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庄周家贫庄周家贫,故往贷粟①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③曰:“周昨来,有中道④而呼。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1 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鲲鹏(kūn)抟扶摇而上(zhuān)尘埃(āi)B.北冥(míng)游于濠梁(háo)汝安知鱼乐(rú)C.鲦鱼(tiáo)徙于南冥(xī)请循其本(xún)D.齐谐(xié)其正色邪(yé)逍遥游(xiāo)2.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3.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潭西南而望”一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化而为鸟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怒而飞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4.下列划线“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我知之濠上也C.安知我不知鱼之乐D.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C.《齐谐》者,志怪者也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7.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8.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子/固非/鱼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创始人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辩论。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 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

《庄子二则》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生的马) D.是.鱼之乐也(这)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鹏/之徙于南冥也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去/以六月息者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C.《齐谐》者,志怪.者也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5.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名.为鲲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③其翼.若垂天之云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风格独特。
如《逍遥游》,具有想象奇特、善用譬喻的特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B.古体诗多为五言或七言,也有四言和杂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曹操的《短歌行》及陆游的《书愤》等。
C.东晋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D.孟子,名轲,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及其政治言论主要收录在《孟子》一书中。
7.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同步练习

21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鲲.之大()(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3)抟.扶摇()(4)《齐谐.》者()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去.以六月息者也(离开)B.若垂.天之云(悬挂)C.水击.三千里(拍打)D.怒.而飞(恼怒)3.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北冥有鱼。
“”同“”,意思:。
4.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怒.而飞古义:今义:(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今义:(3)野马..也古义:今义: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视下.也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D.其一犬.坐于前6.下面句子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南冥者,天池也C.去以六月息者也D.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7.用“/”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1)其翼若垂天之云(2)鹏之徙于南冥也(3)生物之以息相吹也8.填空。
(1)庄子,名,宋国蒙人,时期哲学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北冥有鱼》中综合运用夸张和比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冥有鱼》中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北冥有鱼》,回答问题。
9.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庄子》二则练习题八年级班姓名:一、集腋成裘:1.庄子,名周,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他是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代表作有《》《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
2.解释下面句中加线字词的的含义。
(1)通假字北冥.有鱼()(2)古今异义词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 今义: )②怒.而飞(古义: 今义: )③去.以六月息者也(古义: 今义: )④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义: 今义: )⑤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古义: 今义: )⑥安.知鱼之乐(古义: 今义: )⑦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①之:鹏之徙于南冥也之:是鱼之乐也之:②其: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视下也其:③固:固不知子矣固:子固非鱼也固:④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而: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而:(4)词类活用①水击三千里水:②《齐谐》者,志怪者也志: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译文:(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译文:(4)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译文:(5)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译文: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4月8日上午,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在东门桥广场开展“严守条例规定,依法保护古城”。
B. QQ、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 严防校园不发生霸凌事件,学校、老师都要切实担起责任。
D. 店铺招牌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有损商家形象,而且污人眼球、倒人胃口,影响城市形象,降低城市品位。
5.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金融危机,某市政府为当地的出口企业制定了许多扶持政策,大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B.如果你没亲身参加过蹦极运动,那么它给人带来的巨大刺激你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C.易中天《品三国》一书出版后,受到许多读者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北冥.()鲲.鹏()其正色邪.()迁徙.()齐谐.()抟.()鸟翼.()循.其本()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怒.而飞()(2)志.怪者也()(3)亦若是.则已矣()(4)其.视下也()(5)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6)请循.其本()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其名.为鲲名:命名B.若垂.天之云垂:垂挂C.去以.六月息者也以:用D. 野马..也野:野性的马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其.名为鹏/其.翼若垂天之云C.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D.安.知鱼之乐/安.知我不知鱼之乐5.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谐之言曰B. 其正色邪C.请循其本D.我知之濠上也6.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C.《北冥有鱼》以夸张的描写,勾画了一幅“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展翅图,展现了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
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认为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愉悦的心境,也体现了庄子得理不饶人的性格。
【精段精练】阅读《北冥有鱼》(原文略)回答下面的问题。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北冥.有鱼(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5)请循其本.8.翻译下列句子。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9.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鲲鹏之大的?10.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课外拓展庄子的台阶叶春雷①所有的台阶,自然是能上也能下的,这才叫台阶。
但是庄子的台阶,却只能下行不能上行,这就有点怪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庄子》二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北冥.有鱼(míng)其名为鲲.(kūn)濠.梁(háo)徙.于南冥(xǐ) 抟.扶摇(tuán) 鲦.鱼(tiáo)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志.怪者也志:记载(2)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极:尽(3)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安:疑问代词,怎么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A.怒.而飞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鲦鱼出游从容.. D.请循.其本【解析】A项,“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生气,气愤;气势盛”的意思。
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解析】A项,“冥”同“溟”,海。
5.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B)A.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B.去以六月息者也。
(判断句)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倒装句)D.是鱼之乐也。
(判断句)【解析】B项,“去以六月息者也”是倒装句。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想象雄奇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解析】C项,《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
7.庄子崇尚自然,追求精神上的逍遥游。
他的文章想象奇特,变化多端,并常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的语言有很大影响。
请从下面的故事中选择一则,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其故事内容及寓意。
庖丁解牛邯郸学步庄周梦蝶望洋兴叹示例:庖丁解牛——有个厨师为梁惠王宰牛,只见他用手按着牛,用肩靠着牛,用脚踩着牛,用膝盖抵着牛,动作熟练自如。
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儿夸他技术高超。
厨师说他宰牛已经十九年了,对牛的结构完全了解,顺着牛体的天然纹理来宰牛,自然游刃有余。
后来常用“庖丁解牛”来比喻技艺熟练,发挥起来得心应手。
阅读学习探究(一)阅读《北冥有鱼》,回答下面的问题。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旋风(2)去.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9.翻译下列句子。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10.“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鲲鹏是有所倚,非真正的“逍遥”。
11.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示例:①在想象中夸张。
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其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②在想象中进行对比。
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③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
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二)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回答下面的问题。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是.鱼之乐也是:代词,这(2)固.不知子矣固:所以13.翻译下列句子。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肯定的!14.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可以看出庄子具有什么样的思想?争论的焦点:庄子究竟知不知道鱼(外物)的快乐。
庄子认为鱼儿很快乐,这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反映,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
15.在这一场辩论中,你更欣赏的是庄子,还是惠子?为什么?示例一: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示例二: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之处,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知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大瓠之种①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②无所容③。
非不呺然大也,我为其无用而掊之④。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⑤。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⑥。
能不龟手,一也。
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⑦也夫!”(选自《庄子·逍遥游》) [注]①大瓠(hù)之种:大葫芦的种子。
②瓠落:很大的样子。
③无所容:指瓢太大而无处可容。
④非不呺(xiāo)然大也,我为其无用而掊(pǒu)之:葫芦并非不大,我因为它无用而砸碎它。
呺然,虚大而无用。
掊,击碎。
⑤世世以洴澼(piánpì)(kuàng)为事: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
洴澼,漂洗。
,絮、丝绵。
⑥裂地而封之:(吴王)划定一块土地封给他。
⑦蓬之心:蓬草的心狭窄而弯曲,比喻心如茅草那样堵塞不通。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树:种植(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固:实在(3)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龟,同“皲”,皮肤冻裂(4)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将:率领军队17.翻译下列句子。
(1)能不龟手,一也。
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
同样能够使手不冻裂,有人靠这个得到封地,有人却免不了漂絮,则是由于对药方的使用不同。
(2)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可见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18.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说说惠子和庄子在文中的形象。
惠子:愚笨。
庄子:有大智慧,善辩。
19.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各自引用了“大瓠之种”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都有什么用意?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
20.文章的结尾是耐人寻味的,你能想象一下,在庄子说完“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一句后,惠子会有什么表现吗?示例:惠子面有惭色,缄默不语。
【参考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种植长大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
用(大葫芦)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却)承受不了自己的容量;把它剖开来做成瓢,(则)瓢太大无处可容。
葫芦并非不大,我因为它无用而砸碎了它。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个人善于调制防止手皲裂的药物,(于是利用它,他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
有个客人听说了这种药,请求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
(他)聚合家族的人商量说:‘我们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
’客人得到了药方,(便去)游说吴王。
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定一块土地封给他。
同样能够使手不冻裂,有人靠这个得到封地,有人却免不了漂絮,则是由于对药方的使用不同。
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呢?可见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写作能力提升比喻说理是指用一个或几个与论点或论证过程有某些相似的事物作比方,阐明论点的意义,或使论证过程形象化的一种说理方法。
一个恰到好处的比喻,胜过一大篇平淡的议论。
繁难玄奥的道理,一经比喻就能易解好懂。
运用比喻说理,首先要找准比喻与道理的契合点;其次比喻要力求新颖。
在严密的逻辑说理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说理,能使语言曲折多变、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助于加强论证。
21.请你使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写一段话。
【片段示例】明天是门外的世界,是天外的宇宙,是淙淙溪流转过下一个河湾所历的奇景,是翩翩飞鸟掠过另一座山峰所见的天空,永远充满想象,写满神话。
明天会怎样?莎士比亚说过:“明天是未知的,它取决于你为它留点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