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出院后随访方案
结核病患者随访制度

结核病患者随访制度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影响其他器官。
结核病的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随访以确保有效性和预防复发。
下面将详细介绍结核病患者随访制度。
1.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是结核病随访制度的关键环节。
患者应接受关于结核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治疗过程和药物使用等方面的教育。
他们应该了解结核病的传染性,特别是在治疗初期和未治愈前的情况下,避免接触他人。
患者还需要知道如何正确服用抗结核药物,并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3.定期复诊:结核病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以检查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这样可以及时调整药物方案,防止药物耐药和治疗失败。
一般来说,治疗期间的前两个月,患者应每周复诊,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随后,复诊频率可逐渐减少,但仍应按规定的时间进行。
4.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核病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这些检查通常包括体温测量、咳嗽症状评估、肺部X光检查、痰液培养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血液检查,以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和全血细胞计数等。
肺结核病人随访记录(2)

附件 1肺结核患者第一次入户随访记录表2.编号:填写居民健康档案的后8位编码。
前面3位数字,表示村(居)民委员会等,具体划分为:001-099表示居委会,101-199表示村委会,901-999表示其他组织;后面5位数字,表示居民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
3.患者类型、痰菌、耐药情况和用药的信息,均在患者的“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耐多药患者查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药卡”中获得。
4. 督导人员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与其协商确定督导人员。
5. 家庭居住环境评估:入户后,了解患者的居所情况并记录。
6. 生活方式评估:在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时,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与患者共同制定下次随访目标。
吸烟斜线前填写目前吸烟量,不吸烟填“0”,吸烟者写出每天的吸烟量“**支/天”斜线后填写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支/天”饮酒情况:“从不饮酒者”不必填写其他有关饮酒情况项目。
“日饮酒量”应折合相当于白酒“×核药物个月,(5)治疗期间复诊查痰查痰的目的是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状况、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初治肺结核患者应在治疗满2、5、6月时、复治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满2、5、8月时、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注射期每个月、非注射期每两个月均需复查痰涂片和培养。
正确的留痰方法是:深呼吸2-3次,用力从肺部深处咳出痰液,将咳出的痰液留置在痰盒中,并拧紧痰盒盖。
复查的肺结核患者应收集两个痰标本(夜间痰、清晨痰)。
夜间痰:送痰前一日,患者晚间咳出的痰液;清晨痰:患者晨起立即用清水漱口后,留存咳出的第2口、第3口痰液。
如果患者在留痰前吃过东西,则应先用清水漱口,再留存咳出的第2口、第3口痰液;装有义齿的患者在留取痰标本前应先将义齿取出。
唾液或口水为不合格标本。
(6)外出期间如何坚持服药?如果患者需要短时间的外出,应告知医生,并带够足量的药品继续按时服药,同时要注意将药品低温、避光保存;如果改变居住地,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能够延续治疗。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 服务对象 辖区内确诊的肺结核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筛查及推介转诊对辖区内前来就诊的居民或患者,如发现有慢性咳嗽、咳痰≥2 周,咯血、 血痰,或发热、盗汗、胸痛或不明原因消瘦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在鉴别诊断的 基础上,填写“双向转。
推荐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检查。
1 周内进行电话随访,看是否前去就诊,督促其及时就医。
(二)第一次入户随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到上级专业机构管理肺 结核患者的通知单后,要在 72 小时内访视患者,具体内容如下: (1)确定督导人员,督导人员优先为医务人员,也可为患者家属。
若选择家属,则必须对家属进行培训。
同时与患者确定服药地点和服药时间。
按照化疗 方案,告知督导人员患者的“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 药卡”的填写方法、取药的时间和地点,提醒患者按时取药和复诊。
(2)对患者的居住环境进行评估,告诉患者及家属做好防护工作,防止传 染。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4)告诉患者出现病情加重、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异常情况时,要及 时就诊。
若 72 小时内 2 次访视均未见到患者,则将访视结果向上级专业机构报告。
(三)督导服药和随访管理 1. 督导服药(1)医务人员督导:患者服药日,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直接面视下督导服 药。
(2)家庭成员督导:患者每次服药要在家属的面视下进行。
2. 随访评估对于由医务人员督导的患者,医务人员至少每月记录 1 次对患者的随访评估 结果;对于由家庭成员督导的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患者的强化期或注射 期内每 10 天随访 1 次,继续期或非注射期内每 1 个月随访 1 次。
(1)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有则紧急转诊,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对无需紧急转诊的,了解患者服药情况(包括服药是否规律,是否有 不良反应),询问上次随访至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确诊的肺结核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筛查及推介转诊对辖区内前来就诊的居民或患者,如发现有慢性咳嗽、咳痰≥2周,咯血、血痰,或发热、盗汗、胸痛或不明原因消瘦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填写“双向转诊单”。
推荐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检查。
1周内进行电话随访,看是否前去就诊,督促其及时就医。
(二)第一次入户随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到上级专业机构管理肺结核患者的通知单后,要在72小时内访视患者,具体内容如下:(1)确定督导人员,督导人员优先为医务人员,也可为患者家属。
若选择家属,则必须对家属进行培训。
同时与患者确定服药地点和服药时间。
按照化疗方案,告知督导人员患者的“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药卡”的填写方法、取药的时间和地点,提醒患者按时取药和复诊。
(2)对患者的居住环境进行评估,告诉患者及家属做好防护工作,防止传染。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4)告诉患者出现病情加重、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就诊。
若72小时内2次访视均未见到患者,则将访视结果向上级专业机构报告。
(三)督导服药和随访管理1. 督导服药(1)医务人员督导:患者服药日,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直接面视下督导服药。
(2)家庭成员督导:患者每次服药要在家属的面视下进行。
2. 随访评估对于由医务人员督导的患者,医务人员至少每月记录1次对患者的随访评估结果;对于由家庭成员督导的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患者的强化期或注射期内每10天随访1次,继续期或非注射期内每1个月随访1次。
(1)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有则紧急转诊,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对无需紧急转诊的,了解患者服药情况(包括服药是否规律,是否有不良反应),询问上次随访至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询问其他疾病状况、用药史和生活方式。
3.分类干预(1)对于能够按时服药,无不良反应的患者,则继续督导服药,并预约下一次随访时间。
结核患者随访文案

结核患者随访文案
亲爱的患者朋友们,
您好!在过去的治疗过程中,您坚持不懈地与我们一起对抗结核病,我们由衷地感到由衷地感到敬佩和感激。
为了确保您的康复和健康,我们特设立了随访计划。
随访是为了及时了解您的病情进展以及疗效,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您能按时服药,避免药物对您的潜在危害。
在随访过程中,我们将会提供以下服务:
1. 病情评估:我们会定期与您交流,了解您的症状变化以及身体感受。
如有需要,我们还会进行相关检查以获取更准确的病情数据。
2. 药物管理:我们会跟踪您的用药情况,确保您能按时服用药物并正确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您遇到的任何问题或副作用,我们都会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解答。
3. 生活指导:正确的生活方式对于康复至关重要。
我们将在随访期间提供健康生活指导,包括饮食建议、锻炼计划等,帮助您更好地恢复健康。
4. 心理支持:结核病的治疗可能会给您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我们会为您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您积极面对困难,保持良好的心态。
5. 教育宣传:我们将定期进行结核病知识宣传,让您对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提供预防措施,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请您积极配合我们的随访工作,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关注,您一定能够顺利康复,重回健康的轨道。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
再次感谢您的合作和信任!
祝您身体健康,愉快的每一天!
您诚挚的医疗团队。
随访工作方案范文

随访工作方案范文随访工作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及时的治疗和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开展随访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随访工作方案。
一、随访对象的确定。
我们将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和治疗方案确定随访对象。
主要包括出院患者、手术患者、慢性病患者等。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如老年患者、孕妇、儿童等,我们也会进行重点随访。
二、随访方式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随访对象,我们将采取不同的随访方式。
对于出院患者,我们将采取电话随访的方式,询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对于手术患者,我们将采取上门随访的方式,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对于慢性病患者,我们将采取门诊随访的方式,定期检查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
三、随访内容的确定。
在进行随访时,我们将主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我们还将向患者提供一些健康知识和生活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
四、随访记录的填写。
在进行随访时,我们将及时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随访内容、医护人员的建议等。
这些记录将有助于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五、随访效果的评估。
在随访工作完成后,我们将对随访效果进行评估。
主要包括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等。
通过评估,我们将及时调整随访方案,提高随访工作的效果。
六、随访工作的宣传。
为了更好地开展随访工作,我们将积极开展相关的宣传工作,提高患者对随访工作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随访能力和水平。
七、随访工作的总结。
在随访工作完成后,我们将对随访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总结,我们将不断完善随访工作,提高随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随访工作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及时的治疗和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肺结核患者随访制度

肺结核患者随访制度一、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影响人体多个器官,尤其是肺部。
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持续的治疗和监测,肺结核患者随访制度得以实施。
随访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可能遇到的问题,以提供最佳的治疗机会和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同时帮助患者完成康复过程。
二、患者随访的重要性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治疗过程通常需要数月至数年。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接受检查和监测,以确保疾病的控制和康复过程的顺利进行。
患者随访的重要性如下:1. 提供最佳治疗机会:通过随访,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最佳的治疗机会。
2. 减少疾病传播风险:随访可以帮助监测患者疾病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感染源,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3. 促进治疗依从性:健康专业人员通过随访可以与患者建立密切的联系,提供支持和教育,促进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使其更好地完成康复过程。
三、肺结核患者随访内容肺结核患者的随访应包括以下内容:1. 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重、身高、体温等基本指标,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2. 症状评估:询问患者是否有咳嗽、咳痰、咳血等症状,以了解病情的变化。
3. 结核菌培养和抗酸杆菌涂片检查:通过患者的痰液样本检查,评估结核分枝杆菌是否已经清零或减少。
4. 药物治疗监测:监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治疗反应,包括检测药物血浆浓度、药物副作用的评估等。
5. 胸部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CT等检查,用于评估患者的病灶状况和治疗效果。
6. 心理健康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困扰,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7. 教育和咨询:教育患者有关肺结核的知识和康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和避免疾病传播。
四、随访频率和持续时间肺结核患者随访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初次诊断的肺结核患者应在开始治疗后进行3个月的密切随访,以监测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内容

页眉内容随访内容包括:病人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恢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性指导。
肺结核病人的随访内容:1、询问出院后的病情恢复情况及病情变化。
2、询问抗结核药物的服用情况,治疗效果,进一步加强告知服用抗结核药的注意事项及坚持长期服用的必要性,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来院复诊。
嘱进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
注意休息。
3、半月后来院复查血常规、肝肾功、CT,来时前一晚禁食,早晨空腹前来复诊。
手足口病病人的随访内容:1、询问出院后的病情恢复情况及病情变化。
2、居家隔离半月并告知隔离的必要性。
告知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喝开水、勤通风、吃熟食、勤晒被等。
3、出院一周后来院复查血常规、肝肾功、心肌酶。
肝炎病人的随访内容:1、询问出院后的病情恢复情况及病情变化。
2、询问服用抗病毒药的情况,治疗效果,加强告知服用抗病毒药的注意事项,出现不适随诊。
注意休息、禁酒、禁服用伤肝的药物,吃清淡饮食。
3、半月后来院复查血常规、肝肾功。
腮腺炎病人的随访内容:1、询问出院后的病情恢复情况及病情变化。
2、居家隔离半月并告知隔离的必要性。
勤通风、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吃清淡饮食,少吃酸性食物。
忌暴饮暴食。
3、出现头痛、腹痛、睾丸痛(男性患者)及时来院复诊。
4、一周后来院复查血常规、心肌酶、血、尿淀粉酶。
水痘病人的随访内容:1、询问出院后的病情恢复情况及病情变化。
2、居家隔离一周并告知隔离的必要性。
勿搔抓疱疹处皮肤,以免留疤。
勤洗手、吃清淡饮食、勤通风。
3、一周后来院复查血常规、肝肾功。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的随访内容:1、询问出院后的病情恢复情况及病情变化。
2、询问服用抗病毒药的情况,治疗效果,加强告知服用抗病毒药的注意事项及终身服用的必要性,出现不适随诊。
注意休息、吃清淡饮食、忌生冷、刺激性食物。
3、一周后来院复查血常规、肝肾功。
页脚内容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患者出院随访方案
为了积极推行医院倡导的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出院后和家庭,让肺结核患者出院后在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能持续得到医院的专业指导和服务,特制订出我院肺结核患者出院随访方案如下:
一、患者出院时由其本次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在慢性传染病患者出院随访登记本上为患者办理随访登记,建立随访档案,内容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出院时间、出院诊断等内容。
二、所有出院后需在家继续服药、康复和需定期复诊的患者均在随访范围。
三、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上门随诊、书信联系等,必要时召回病人。
四、随访的内容:
1、患者的症状、体征,如咳嗽咳痰、恶心厌食、腹胀腹痛、呼吸困难、头痛头晕、失眠、咯血、体重等。
2、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运动、营养、环境、心理调整、遵医行为等
3、用药情况:化疗方案及是否按时、足量服用;是否服用其他药物及用法;药物不良反应等。
4、其他相关情况。
五、在充分了解病人以上情况后,根据情况对病人在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给予建议,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
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理。
六、随访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治疗用药副作用较大、病情复杂和危重的病人出院后应随时随访,一般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或疾病恢复慢的病人出院2-4周内应随访一次,此后至少三个月随访一次。
七、负责随访的医务人员由结核病科的科主任、护士长和病人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负责。
第一责任人为主管医师,随访内容和处置意见由主管医师按要求填写在慢性传染病患者出院随访登记本上。
并根据随访情况决定是否与上级医师、科主任一起随访。
八、科主任应对住院医师的分管出院病人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督促。
九、肺结核患者出院随访工作流程。
(见附件)
附件:肺结核患者出院随访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