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拙政园的评价

合集下载

(说明文)苏州园林的说明文

(说明文)苏州园林的说明文

苏州园林的说明文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下面是我整理的苏州园林的说明文,欢送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苏州园林的说明文1粉墙黛瓦,流水潺潺,在江南水乡苏州,园林着实称得上是一绝,融景于人和环境的园林也着实吸引了太多太多的人对她的美顾盼生姿……漫步水磨石板路,抚摩百年未变的石阑干,从雕空的花窗里窥园中一景。

甚至就是那样安静地坐着,用心去感受,都是一种享受。

用眼睛去观察那光影、水纹,用耳去倾听风划过树梢的声音,用手去轻触古人倚栏回首的回廊,用脚印去丈量曲径小路的长度……道不尽,说不完。

亭台轩榭,俯仰生姿,曲径通幽,波平如镜。

依稀记得在萧瑟秋风中拙政园的一景,水光潋滟,在一旁的墙面上印下光斑。

秋日里的树木大多掉光了叶子,只有少数几棵常绿树还带着绿意。

遒劲的藤蔓攀在架子上,“老树枯藤〞,几分肃杀。

定下神来细细回味,满身金黄的银杏,与红似火的枫树,为园子添上一缕生气。

影影绰绰的水光的柔美冲淡了这样的气氛。

斜阳慵懒地照耀,给每处景都融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而远处的北寺塔,那么像是特意为这院子建造一般,围着沉沉暮霭,使风光似乎无穷尽。

绕过几道曲折的回廊,踏过几许古色古香的厅堂,走进这不知归路的吴地清梦,正为古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智慧拍案叫好,却又被那太湖石带走了目光。

“漏、秀、透、瘦〞,太湖石最大的美正在于此,而狮子林的假山更是翘楚。

错杂的石块看似纷繁却又规律地堆砌,一个门洞连着那一个,像是一庞大的迷宫,还真容易陷进“狮子群〞里出不来呢。

这魅力竟能让一代帝王题字“真趣〞,着实不小。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而千百年前的工匠们更是将此理深谙于心。

移步换景,一个窗棂,一级台阶,甚至石阶旁的一丛书带草,都是那么的独特,这也是她能名扬海外的一个原因吧。

这样的美,让人难忘,不禁感慨,来江南不到苏州园林,此乃人生一大憾事也!苏州园林的说明文2建筑的美其实就像人格的美,一处处雕栏画栋掩饰下的春水花潮与月光,一片坍倒围墙里的樱花暴风,剪影窗纱之外的藏与露。

苏州园林的游客评价

苏州园林的游客评价

苏州园林的游客评价一、苏州园林那可是名声在外呀咱都知道苏州园林那是咱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呢。

游客们去了那,就像走进了一幅幅绝美的画卷。

好多游客都说呀,一进园林,就被那精致的布局给惊艳到了。

比如说拙政园,那亭台楼阁、假山池沼的搭配,简直绝了。

你看那楼阁,飞檐翘角的,就像要展翅高飞的鸟儿。

还有那池沼,水清澈得很,里面的鱼儿游来游去,就像在空中穿梭一样。

二、游客眼中的园林细节之处1. 有游客提到那些花窗,那可真是太有韵味了。

透过花窗看外面的景色,就像给景色加了个画框,不同的花窗形状,框出的景色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圆形的花窗里是一棵盛开的梅花树,那画面就像古代的工笔画一样美。

2. 园林里的植物也是让游客赞不绝口。

各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春天的时候,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满园的花香,让游客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

夏天呢,绿树成荫,在园林里走着,都感觉不到热,那清凉的感觉,可太惬意了。

3. 还有那些回廊,弯弯曲曲的,走在回廊上,一会儿能看到一片小竹林,沙沙作响,像是在演奏一首轻柔的曲子;一会儿又能看到一丛盛开的芍药,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美极了。

三、游客对园林文化氛围的感受游客们都说在苏州园林里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

每一处建筑、每一块石头、每一个名字都有故事。

就像留园,那名字背后的故事就很吸引人。

而且园林里还有很多的匾额和对联,虽然有些字咱可能都认不全,但是就感觉很有文化。

那种感觉就像是穿越回了古代,和古代的文人雅士一起在园林里吟诗作画呢。

很多游客还提到,在园林里游览的时候,看到一些老人在亭子里下棋,那悠闲的场景,让他们也觉得生活节奏慢了下来。

园林里的宁静和外面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是两个世界。

在这里,你能静下心来,去欣赏那些被现代快节奏生活所忽略的美。

四、园林服务与设施也被游客点赞1. 工作人员都很热情,你要是问路呀,他们都会很耐心地给你解答。

而且讲解也很专业,能把园林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都讲得明明白白的。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

苏州四大名园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

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

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48~1264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留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

坐落在苏州市阊(音:chāng)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另一资料:留园修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

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

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

留园占地约30亩。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

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

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

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

中国十大私家古典园林

中国十大私家古典园林

中国十大私家古典园林近日,某知名杂志评选出中国十大私家园林,江苏不出意外有六家私家园林入选,除了中国唯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外,明代苏北唯一园林一一泰州乔园与扬州个园、何园也位居其中。

此外,浙江、山东、广东等沿海省份也各有一处入选。

而山西常家庄园成为唯一入选的北派私家园林。

1王者之气拙政园拙政园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

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

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

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木映花承,四时宜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2、桃源惊梦一一留园留园,虽然位居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又尤以奇石众多和建筑布局精巧闻名,但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孤傲在上,园子不大, 却实实在在的接着地气,居住、宴饮、憩游、甚至修禅、祭祀,无所不备,犹如一个桃源梦,超然世外,却又脚接地气,拥有世俗的烟火快乐。

留园向来以三绝闻名天下:冠云峰、楠木殿及鱼化石,而三绝中又尤以冠云峰最富盛名。

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秀美绝伦。

留园的美,须得亲身到园子中去,欣赏太湖石的傲然风骨,在亭台楼榭中品味古人的精巧浪漫。

3、步步生趣一一狮子林如果说,拙政园体现了明时园林建筑的风格,狮子林则是元代园林的典型代表。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苏州园林甲江南,狮子林假山迷宫甲园林。

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气势雄浑,奇峰怪石,玲珑剔透。

拙政园调研分析报告

拙政园调研分析报告

拙政园调研分析报告标题:拙政园调研分析报告引言:拙政园作为中国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吸引人之处,我们进行了一次拙政园调研。

本报告将通过调研结果,分析拙政园的特点以及对游客的吸引力。

一、调研方法和过程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等方式,共有100名游客参与了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了解游客对拙政园的印象以及对其吸引力的评价。

实地观察包括对园林布局、景点设置等方面的考察。

访谈则通过与游客沟通,了解他们的游览体验和需求。

二、拙政园的特点1.园林布局精巧:拙政园以苏州园林的精致、雅致而闻名,园林内的建筑、石桥、湖泊等相互交织,形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文化内涵丰富:拙政园注重展示苏州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园林艺术、宜居理念等为主题,通过各种文化元素的展示,让游客领略到苏州的历史和文化。

3.历史价值突出:作为苏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拙政园保存了许多古代的建筑和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4.园林氛围浓厚:拙政园的建筑、植物、水景等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园林氛围,让人身心舒畅。

三、对游客的吸引力1.文化体验:通过参观拙政园,游客可以感受到苏州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对中国艺术和历史的了解。

2.休闲放松:拙政园的园林氛围和环境非常适合游客放松心情,享受悠闲的时光,远离尘嚣。

3.知识获取:在拙政园,游客可以了解到园林建筑的构造和设计原理,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4.艺术欣赏:拙政园内的建筑、石雕、绘画等艺术品都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对于喜爱艺术的游客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拙政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拙政园以其精巧的园林布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园林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光顾。

游客在拙政园中可以获得文化体验、休闲放松、知识获取和艺术欣赏等多重需求的满足。

然而,也要注意保护好拙政园的历史价值和环境,确保它能够长久地向游客展示苏州的独特魅力。

拙政园客流量分析

拙政园客流量分析

系统动力学在研究拙政园游客流量中的应用1.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后,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的追求,外出旅游的欲望增强;其次,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普遍加大,需要通过旅游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还有,媒体的宣传造势充分利用人们的趋众心理,是推动人们外出旅游的直接因素。

基于以上原因以及其他原因,近年来旅游热潮在全国兴起,全国各大知名景点备受欢迎。

尤其到了假期,各大景点接待游客数激增,仅2016年春节黄金周期间,苏州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62万人次;北京故宫博物院游客仅在2012年10月2日一日游客接待量就突破18万人次,北京故宫博物院2015年全年参观总人数为1506万人次,在同年6月,故宫博物院开始试行每日限流8万人次。

过高的游客流量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假日旅游高峰严重破坏旅游景区和景点的生态环境,假日旅游使许多旅游地的客流量远远超过旅游地的容量和接待能力,严重的破坏了旅游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交通拥挤,住宿困难也是假日旅游高峰中存在的一大难题;其次,旅游服务质量下降,造成游客体验下降,满意率普遍下降,投诉增多。

综上所述,景区和景点的游客流量对旅游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所以对景区和景点的游客流量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通过对游客流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景区的旺季和淡季时间,以便景区做出相应的调整政策,一方面来缓解游客对景区造成的压力,并给游客创造相对舒适的旅游度假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篇以苏州市拙政园为例,简要探讨影响拙政园游客流量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2.拙政园面临的问题苏州园林式中国古代园林的精华,其中又以拙政园为首,且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自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后,更成为旅游的热点景区,开放旅游资源与保护文化遗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具体表现为大量游客蜂拥而至,拙政园常处于过载状态,旅游品质下降。

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

留听阁
狮子林位于苏州古城园林路,为苏州四大名 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元代至正二 年(公元1342年),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 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 “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 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 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 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 林”。狮子林以大型湖石假山群著称,被誉为 “假山王国”,假山气势磅礴,洞壑幽深,分上、 中、下三层,共有9条石径,21个洞口。“人道 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正是其真实写 照。
耦园
吾 爱 亭
枕 波 双 隐
艺圃位于苏州古城阊门内文衙弄,艺圃园景开朗,风 格质朴。全园以约占五分之一的池水为中心。水面集中, 其东南及西南两角,各有水湾伸出,并于水口之上各架形 制不同的石板桥一座,水面显得开阔流动。池水之北多建 筑,博雅堂为园中主要厅堂,其南端有小院,设湖石花台, 院南临池处,建有水榭五间,两侧厢房则与池水东、西两 面的厢房相连。池水之南为假山,以土堆成,临池之处, 则以湖石叠成绝壁、危径。于池北远望此处,山石嶙刚, 树木葱郁,给人以奇秀之美、山林之趣,成为园中的主要 对景。池水之东有乳鱼亭,系明代遗物,外有小径与各处 相通。池水之西,有芹庐小院,以圆洞门与其它景区相隔 而又相连。步入院门,即可见院中有小池,似与大池相通。 这在苏州园林中还属于孤例。院中散置湖石花木,为园内 最为避静之处。
古木交柯
花步小筑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 悠久。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 园林。 沧浪亭布局开畅自然,临水处建复廊,以漏窗通透内外 景物,使内外山水融为一体;有未入园先得景、引人入胜之妙; 入园有横亘东西之土丘,土石相间,箬竹丛生,古木森郁。堂 馆轩榭环山而筑,多集于山南,有“明道堂”、“瑶华境界”、 “清香馆”、“翠玲珑”等。东西有康熙、乾隆二帝之“御碑 亭”。临水有“面水轩”、“藕花水榭”、“锄月轩”等,廊 轩相连,与水辉映,自成院落,别具一格。园内有五百名贤祠, 壁上嵌有自周至清二千余年间与苏州历史有关的名人石刻像594 尊。另有花窗108式,图纹各异,别具特色。综观全园,该园保 持了建园时“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之特色,园林专家誉为典 型之“城市山林”。

苏州四大园林比较分析

苏州四大园林比较分析

沧浪亭
平面布置图
沧浪亭
全园规划图
庭院布局以山为 主,水绕园外,成为外 景,建筑绕山布置。因 葑溪河成境。沧浪亭则 外临清池,一泓清水绕 园而过,河流自西向东, 绕南而出,流经园的一 半。此布局融园外景于 一半,借助“积水弥漫 十亩”的水面,扩大了 空间,造成深远的心灵 的感觉。
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亭
文化内涵分析
狮子林
交通分析
从火车站和汽 车北站到狮子林只 有3公里,坐出租车 很方便;也可坐5路 (东线)和2路公交 车至狮子林站下车; 由汽车南站和轮船 码头抵苏的游客可 乘1路、101路、 102路公交车至观 前街换乘313路或5 路(东线)到狮子 林。
狮子林
全景图
狮子林
平面布置图
狮子林
功能分析
拙政园
区位分析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
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 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 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 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 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 林遗产,约三十八亩。
拙政园
交通分析
从火车站坐 2路在苏州博物 馆(拙政园、狮 子林)下,从东北 街(步行街)向东 走10分钟就可 到拙政园.
拙政园
平面图
拙政园
功能分区
拙政园中现 有的建筑,大多 是清咸丰九年 (1850年)拙 政园成为太平天 国忠王府花园时 重建,至清末形 成东、中、西三 个相对独立的小 园。
拙政园
空间组织分析
拙政园内各个空 间之间属于并列关系, 有大的划分:东园, 中园,西园;有小的 划分:兰雪堂、涵青 亭、天泉亭、听雨轩、 玉兰堂、小飞虹、远 香堂等。空间组合多 为组团式。各个空间 有联系也有区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拙政园的评价
拙政园是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姑苏区,是中国园林的经典之作,也是苏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拙政园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其设计精妙,意境深远,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优点,被誉为“东方园林之冠”。

拙政园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布局精妙。

拙政园以水为中心,计算机网络布局在水中,形成了完整的意境。

园内还有其他景点,如苏园、留园等,都是中国园林的经典之作。

2. 文化内涵丰富。

拙政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苏州园林的历史、传说、故事等。

游客可以在园内欣赏到许多精美的对联、诗句等。

3. 建筑风格独特。

拙政园的建筑风格为江南园林风格,园内有许多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的,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总体来说,拙政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是游客参观中国园林的首选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