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青春舞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范文三篇 (1)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范文三篇青春舞曲》这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歌曲中以“太阳”“花儿”“鸟儿”等大自然生态的变化为借喻和依托,抒发了维吾尔族青年赞美青春,珍惜青春年华的欢乐情绪。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范文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音乐《青春舞曲》教案一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青春的旋律》。
这首歌曲具有维吾尔族音乐载歌载舞的风格特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结构简洁,富于动感。
歌词既通俗又富有哲理,以“太阳”“花儿”“鸟儿”等大自然生态的变化为借喻,抒发了维吾尔青年赞美青春,珍惜青春年华的欢乐情绪。
所以上好这节课对八年级的学生说,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思路:我所教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对于民族音乐知道得就更少了,学生平时喜欢的是“快男”、“快女”、周杰伦等人的歌和节奏感强劲的DJ音乐。
我选择了通过节奏,让音乐的美渗透至每个学生,利用自己电子琴伴奏的特长,进行探索和尝试设计了这节音乐综合课。
在欣赏、参与、交流、创设的教学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韵律感以及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正确的演唱歌曲,准确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了解“西北民歌王”——王洛宾的生平。
2、能力目标:聆听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并能通过速度的变化演绎出不同的歌曲情绪,体会新疆的独特节奏,初步学会为歌曲进行简单的节奏伴奏。
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新疆音乐中轻松欢快的节奏的特点,培养学生喜欢我国的民族音乐,加深对新疆风土人情的了解以及对新疆音乐的认识。
引导学生懂的青春易逝,珍惜时光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新疆音乐富有特点的节奏,并能用改变速度来表演歌曲的不同情绪。
教学难点:学生能准确掌握歌曲节奏型,正确演唱歌曲并能跟着教师的指挥演绎不同情绪的《青春舞曲》。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钢琴)六、教学过程1、课前:收集——整理首先是课前的渗透。
《青春舞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青春舞曲》教案一、课程标准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变声器,适当减少唱歌的要求,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提高音乐感受和评价鉴赏的能力,表演音乐的能力,丰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二、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旋律优美,富于动感,歌词通俗易懂,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从歌词中抒发了青少年赞美青春,珍惜青春的思想情绪。
音乐特点:舞曲风格,旋律欢快而跳跃,4/4拍,节奏鲜明生动,演唱时,注意强弱对比,和音色处理。
根据这首歌曲的特点,教材设计了一些音乐活动专栏,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主动参加,更有效率的有兴趣的去学习三、学生分析:本次教学目标是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年的音乐基础,他们更喜欢流行音乐,对于音乐课本的歌曲很不耐烦,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需要引导学习。
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以青春为主题的《青春舞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对新疆歌曲有了初步的感受,通过探讨青春含义,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把握音乐特点,在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共同合作意识。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疆歌曲的风格,正确把握好旋律,节奏,速度等方面特点.2.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3.教学用具:视频,音响丰富的多媒体,手鼓,乐谱4.教学内容:欣赏学习《青春舞曲》,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5.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学歌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难点是调动学生情绪以多种形式参与表现活动,体验维吾尔音乐艺术风格。
五、教学策略先用新疆的特色乐器引导学生去初步了解新疆美景,美食和音乐。
初步学习音乐,跟伴奏合唱音乐,引出青春的含义,最好播放新疆的舞蹈,开阔学生视野。
《青春舞曲》音乐教案设计-初中音乐教案【6篇】

《青春舞曲》音乐教案设计-初中音乐教案【6篇】青春舞曲教案篇一教学准备: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目标:1 、学会歌曲《青春舞曲》。
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学过程:1、聆听《青春舞曲》。
2、提问:(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2)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青春舞曲》。
请学生打开课本,百年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
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一)——编配打击乐伴奏。
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
7、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介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
8、音乐活动(二)——创编舞蹈动作。
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青春舞曲-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青春舞曲-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青春舞曲》的音乐元素和表现形式;•理解并分析音乐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能够分析音乐的情感和表现方式;•能够通过模仿和创编,自如地表达音乐情感。
2. 过程与方法•实践与探究相结合;•良好的合作和协作能力;•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兴趣;•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音乐节拍和旋律的分析;•音乐情感和表现形式的分析;•个人与合作表演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视频教学素材;•乐器:键盘;•音响设备;•教学计划表。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通过简短的音乐视频介绍,让学生了解“舞曲”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本节将要学习的《青春舞曲》的背景和表现形式。
2. 导入新知让学生通过键盘模仿《青春舞曲》的节奏和旋律,对音乐元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分析和探究•通过学生的演奏,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青春舞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比较和探究,思考如何表达音乐情感和特点。
4. 合作创编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想法和分析结果,自主创编一段舞曲。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演奏和表演。
5. 个人表演每位学生通过个人演奏,展示自己对音乐理解的能力和表演技巧。
6. 团体合作让所有小组合并,共同演奏和表演他们所创编的舞曲作品。
7. 评价和反馈通过教师的点评和学生自我评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并对今后的教学和学习提出建议。
五、教学拓展•音乐欣赏活动;•舞蹈表演活动;•电子音乐创作。
六、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模仿和创编,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音乐,加深了他们对音乐元素和情感的认识。
但在小组合作时,有一些学生的表现还不够积极,需要更多的教师鼓励和引导。
此外,教学过程需要更多的互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1.青春舞曲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1. 青春舞曲一、教材分析本课程设计依据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的《青春舞曲》进行。
该曲是教材中的重点曲目之一,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感受青春的美好,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首先,从教材内容来看,《青春舞曲》是一首富有青春气息的歌曲,歌词简洁明了,旋律优美动听。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青春的活力和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其次,从学生情况来看,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惑和压力。
通过学习《青春舞曲》,学生可以找到共鸣,释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可以通过音乐来缓解压力,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最后,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青春舞曲》,了解青春的美好,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也希望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的生活,激发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包括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和音乐文化四个方面。
首先,在音乐感知方面,通过学习《青春舞曲》的旋律和节奏,学生能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感受音乐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其次,在音乐表现方面,通过演唱和演奏《青春舞曲》,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再次,在音乐创造方面,通过对《青春舞曲》的改编和创作,学生能够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最后,在音乐文化方面,通过学习《青春舞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音乐文化,培养音乐文化素养。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了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的前几章内容后,学生已经对音乐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包括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概念。
同时,他们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歌曲,能够进行基本的演唱和演奏。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1)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三章《时代歌曲》中的《青春舞曲》。
本节课主要学习《青春舞曲》的歌词、旋律及节奏,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青春舞曲》的歌词、旋律及节奏,能熟练地演唱这首歌曲。
2.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 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教学重点:歌曲的歌词、旋律及节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青春期的故事,引出青春舞曲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a. 教师播放《青春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b.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c.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歌曲的歌词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3. 歌曲学唱:a.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b. 学生跟唱,教师适时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c.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演唱心得。
4. 歌曲鉴赏:a.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b.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5. 随堂练习:a.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青春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创作歌词。
b.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大家共同评价。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青春舞曲》2. 歌曲节奏:2/4拍3. 歌曲旋律:跳跃、欢快4. 歌曲主题:青春、梦想、奋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为《青春舞曲》创作一段歌词。
例:阳光洒在青涩的脸庞,梦想在心中悄然绽放。
勇敢向前,青春飞扬,奋斗的汗水洒满希望。
第一单元歌舞青春《青春舞曲》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歌舞青春——《青春舞曲》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这首民歌是由“西部歌王”之誉的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从一个维吾尔族高级知识分子口中所学,并加以整理而成。
这首歌曲为e小调,4/4拍,旋律采用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写成。
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引导学生感受新疆少数民族歌曲的风格和魅力。
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地理知识和风土人情,增进他们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加深对新疆少数民族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2、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3、通过学习歌曲,懂得青春易逝,需珍惜光阴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难点: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青春舞曲》。
四、教学过称(一)激趣导入播放新疆歌舞片段《掀起你的盖头来》提问:是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音乐?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新疆(服饰、民俗、特产、游览胜地等)师:新疆地处我国的西北部,居住着维,汉,乌兹别克,哈萨克等13个民族,这里的人们能歌善舞,素有“歌舞之乡”。
以维吾尔族的音乐最享盛名,音乐热情、欢快、旋律优美、节奏鲜明。
今天我们一起开始新疆之旅!(二)欣赏歌曲1、聆听范唱作者介绍王洛宾: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被誉为“西部歌王。
”最早新疆歌曲基本上都是口口相传,新疆民歌能被传唱至今,他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青春舞曲》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西部民歌,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已成为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2、听伴奏根据歌曲节奏朗读歌词。
(创作手法比兴,了解民歌特点、了解衬词。
前面的节奏训练已做铺垫,个别不准确的地方进行纠正)师:歌曲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你从音乐的哪些方面感受到?(用徒手划出旋律线)生:速度中速稍快节奏鲜明,有舞蹈性旋律优美情绪欢快、热情歌声欢快而跳跃师:对比不同的音符演唱,歌曲情绪的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可爱的编辑为家人们找到的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青春舞曲》教案【优秀7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青春舞曲》七年级音乐下学期公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复习音符知识,掌握本曲当中较难的节奏;用圆润、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对比、体验、合作当中,快乐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建立起热爱歌舞、热爱新疆的价值观,并且感悟歌曲中的深刻寓意。
重点: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地演唱歌曲,准确掌握歌曲当中较难的节奏。
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中较难的乐句,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新课导入:12 34 5? 54 32 1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同学们,中国的民歌文化灿烂丰富,当我们唱起《茉莉花》,我们知道这是江苏民歌的代表,当我们唱起《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我们就来到了陕北,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舞视频,并猜测一下,这是哪个地方的民歌?欣赏视频片段:《掀起你的盖头来》然后回答问题:新疆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那么关于新疆,同学们都有哪些了解呢?请大家举手分享一下。
看来同学们的知识储备很丰富,给大家点个赞!新疆物产丰富,有我们熟知的葡萄干、羊肉串,馕,哈密瓜,手抓饭等,新疆分布有多个民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是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的小姑娘,称为“古丽”,意思是“美丽的花朵”,那老师要问问我们班的男孩子,我们班的'女生应该怎么称呼啊?“古丽~”对啦,他们都是较美的古丽,维吾尔族的男孩子,称为“巴郎”,意思是“勇敢的小伙子”,那我们班的男生,应该叫做“巴郎~”新疆的特色乐器有热瓦甫、手鼓、铃鼓等。
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去新疆做客吧!(8分钟)(播放青春舞曲视频)(2分钟)这首歌曲叫做青春舞曲,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例外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例外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自然的声音确凿地演唱《青春舞曲》。2、难点: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填塞“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8、音乐活动(二)——创编舞蹈动作。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9、全班分成机组,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干,每人带领一组,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每一组向全班展示。10、在两项音乐活动完成后,全班共同表演《青春舞曲》,分成唱歌组、打击乐伴奏组、舞蹈组、乐器伴奏组(如竖笛、手风琴、钢琴、弦乐器等,视情况而定)载歌载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填塞“青春”的活力,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闹的气氛中,由教师或学生以一句话结束这节音乐课。
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例外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佳。
7、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介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
小结:充分肯定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各种演唱形式。
课后记:歌曲学的较快,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能积极参与为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但在舞蹈动作的编排方面还不够积极,有待于引导。
教学过程:
1、聆听《青春舞曲》。
2、提问:(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青春舞曲》。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一)——编配打击乐伴奏。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音乐教案-青春的旋律
青春的旋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青春舞曲》
2、音乐活动: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
作。
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