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东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科技进步奖)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科技进步奖)项目名称 山地果园索轨运送装备技术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 (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主要贡献)1. 杨洲(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运送模式与装备技术研究)2. 洪添胜(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装备技术与运行控制研究)3. 李震(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牵引式双轨运送装备)4. 李君(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钢索牵引吊挂式运送装备)5. 吴伟斌(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循环链式索道运送装备)6. 张常寿(工程师、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运送装备生产制造与推广)7. 朱余清(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循环链式索道关键部件)8. 闫国琦(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电动滑车吊挂式运送装备)9. 苏建(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单向牵引式双轨运送装备)10.黄志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运送装备生产制造与推广)11.宋淑然(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运送装备控制系统)12.段洁利(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运送装备示范推广)13.岳学军(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地果园运送模式调研与设计)14.欧阳玉平(讲师、华东交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双轨运送装备安全性设计)15.文韬(副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循环链式索道运行控制)项目简介广东果树大部分种植在丘陵山地,坡度大、道路崎岖、常规机械难以进入作业,肥料与水果等物品运送基本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而且丘陵山区多数青壮年进城务工造成当地劳动力缺乏,山地果园物品运送已成为制约我省水果产业发展的瓶颈。
本项目以轻简高效安全为目标,对山地果园索轨运送进行了系统研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出适合山地果园的索轨运送系列装备。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项目名称片状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制备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主要完成单位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戴长禄(职称:副研究员,工作单位及完成单位: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主要贡献:项目总负责人,全面领导和组织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承担了片状微晶玻璃熔块配方的研发、片状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产品生产工艺路线的确定,为本项目的成功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杨勇(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及完成单位: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主要贡献:主要负责片状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陶瓷坯体配方、底面釉料配方的调试以及片状微晶玻璃熔块在陶瓷坯体表面布料工艺的设计、改进,并参与了片状微晶玻璃熔块配方的小试、产品的生产,为本项目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3.杨明(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及完成单位: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主要贡献:负责项目工艺参数与烧成曲线的制定和实施。
)4.罗伟汉(职称:无,工作单位及完成单位: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主要贡献:负责配合完成片状微晶玻璃熔块配方的研制、材料的选择。
)5.卢宝昌(职称:无,工作单位及完成单位: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主要贡献:主要负责片状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布料设备的研发设计与改造。
)6.俞诗雄(职称:无,工作单位及完成单位: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主要贡献:主要负责片状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布料设备的研发设计和改造。
)7.严秀华(职称:无,工作单位及完成单位: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主要贡献:主要负责项目产品的花色图案设计。
)项目简介本项目成功攻克了片状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制备的关键技术,并自主研发出片状微晶玻璃熔块布料机和片状微晶玻璃熔块定点布料装置,通过多层片状微晶玻璃熔块布料方式,实现了片状微晶玻璃熔块能自由组合形成各种各样的预先设计的图案,进而制备出颜色纹理更加丰富、层次质感更加分明、产品装饰效果更加美观的片状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
2019年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

3 关键技术与应用
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双花木生物 李玉龙、李翠翠、孙红斌
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
高密度超大城市生态保护空间综合划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 杨成韫、陈柳新、黄伟坚、唐豪、张亚立、林振团、
4 定关键技术方法及应用
环境科学研究院
邢诒、高俊为、洪武扬
火力发电用水优化与排(废)水回用 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华 刘世念、胡勇有、李欣、陈元彩、吕旺燕、程建华、
5 集成技术
南理工大学
陈文中
基于Ⅳ类水质目标的生态治理技术开
6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发与集成应用
李诗刚、郭跃华、高炜、刘文斌、程浪、蓝于倩、刘 文竹、麦洁雯、周雅聃
2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园林景观水体可持续生态恢复关键技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仲恺农业 谭广文、陈平、许铭宇、曾凤、刘雯、李子华、郭
11 技术及应用
术有限公司、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 丽平、雷江丽、许建新
有限公司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
广东省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环境与健康
韩静磊、赵金平、孙家仁、刘军、刘丽君、徐伟波、
12
省环境监测中心、广东德城环保科技有
安全性研究
许俊、郭庶、张宗尧
限公司
3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中鸟类生境营
2
限公司、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 庆、王瑞江、方晓航、历军、杨锡涛、周健、刘金
造与多样性提升技术
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动 成、张静、马文凯、张亮
物学会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项目名称珠江口湾区地理国情重点专题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广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地质测绘院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刘小丁、教授级高工、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主要贡献:项目总负责,主持珠江口湾区地理空间格局演变监测、广东省城镇化格局发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监测、面向广东省碳汇能力评估的地理国情监测应用等专题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对技术研究、成果质量全面负责。
2.史文中、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监测指标体系,利用基本时空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城市扩张分析,有利于将来对珠三角的城镇化发展质量与速度进行量化分析、比较,准确地掌握广东省城镇化发展总体变化趋势、空间布局,以及不同区域之间城镇化进程差异性及原因。
通过对城镇化格局和土地规划实施的时空演化过程、特点及其内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描述珠三角地区的城市扩张规律,发现城市发展现状的存在问题,促进城市区域协调发展。
3.赵耀龙、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主要贡献:提出了基于地理国情监测信息的植被碳汇评估技术体系的研究方法、原理设计方案,并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实施。
4.李少英、副教授、广州大学、主要贡献:提出了适宜珠江口湾区海岸线变迁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与应用框架;分析了海岸线与近岸土地利用/覆盖格局—过程演化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
5.刘光盛、讲师、华南农业大学、主要贡献:在学科带头人的帮助下,提出了一套由宏观到微观、由过程到结果、由指标到效益的三维的全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评估体系和方法模型,首次利用第一次地理国情调查数据,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状况、动态过程以及实施效果进行了时空分析,揭示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及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善对策,为规划实施的监测和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司,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西 安西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钢集团 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材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科行环保股份
有限公司,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江 苏)有限公司,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
进步奖
任公司
3
0003-408
基于车联网的汽车智能 导航关键技术与应用
杨殿阁,连小珉,张照生,王钊,柳宗 伟,江昆,张德兆,王学军,李晓飞,李 宏利,王肖,李兵,杨扬,严瑞东,宗树
进步奖
五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序号 推荐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奖种
建议授奖 等级
罐头生产节水及柑橘新 叶兴乾,陈士国,刘东红,丁甜,邓致 浙江大学,象山华宇食品有限公司,杭
30 0893-406 型果胶回收关键技术与 荣,洪基光,李言郡,高海峰,舒志成, 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络通生 进步奖
产品开发
邓福铭,贾晓鹏,马红安,田永平,刘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吉林大学,焦
平,刘永奇,邓雯丽,张相法,张建华, 作天宝桓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郑州
张燕青,许晨阳,方啸虎,刘嘉霖,杨雪 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中南
峰,郭振海
杰特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进步奖
11
城市复杂工程环境下沿 0663-412 海软土地质灾害防治关
术及工程应用
毅,徐帆,张波,涂孟夫,庞传军
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清华大学,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公
2
烟气多污染物深度治理 0003-407 关键技术及其在非电行
业应用
李俊华,郝吉明,叶恒棣,朱彤,彭悦, 姚群,赵谦,李海波,宋蔷,尹海滨,张 志刚,李怀珠,马永亮,魏进超,陈贵 福,刘怀平,费传军,王彬,刘立,王驰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信息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信息项目名称液体-气体两相流模型的适定性理论主要完成单位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单位2:西北大学单位3:华中师范大学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朱长江(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提出了完成本项目研究的主要思路,并实施了本项目所有创新点的主要科研工作。
10篇代表作全部都有他的署名并在研究中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
)2.姚磊(职称:教授、工作单位:西北大学、完成单位:西北大学、主要贡献:参与本项目主要科研工作。
10篇代表作中有5篇都有他的署名并在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
基于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工作,于2012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3.温焕尧(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主要贡献:重要科学发现第二项的代表性论文2。
提出了梯度平方分解恒等式。
)项目简介刻画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液体-气体两相流模型是石油工业中描述管道和深井中油和气的生产和输运的常见数学模型。
该模型不仅具有深刻的物理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数学理论价值。
关于其研究是近二十多年来本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有许多关于该模型及其相关模型的数值结果,但对于该模型的适定性理论,即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等结果却很少。
该项目系统地研究了液体-气体两相流模型的自由边界问题、初边值问题和Cauchy问题解的适定性等问题。
挪威应用数学家Steinar Evje 教授在其同一篇论文中提到了我们的其中1篇代表作11次并作为后续研究。
我们在研究爆破机制时提出了速度的梯度平方分解恒等式,从而代替了传统方法中的梯度平方分解不等式。
美国《数学评论》(MR3457694)对我们的一篇代表作进行了评论,认为是文章有趣且非常有技巧。
本项目第一完成人朱长江教授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以及入选了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所领导的两相流模型研究团队被同行专家称为国内外该领域的两个团队之一“Zhu’s group” (具体请见[Lizhi Rua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144A,351-362, 2014]第352页),另外一个团队为挪威应用数学家Steinar Evje教授团队。
2023 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科技进步奖)项目名称苦瓜遗传资源发掘及多样性品种选育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单位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单位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单位3:华南农业大学单位4:广东科农蔬菜种业有限公司单位5:梅州市农林科学院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张长远,研究员工作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主要贡献:项目主持,种质创制、新品种选育及推广2.龚浩,研究员工作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主要贡献:新品种选育及推广3.胡开林,教授工作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完成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主要贡献:苦瓜基因组学研究及品种选育4.郑晓明,副研究员工作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主要贡献:新品种选育及杂交制种5.郭金菊,助理研究员工作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主要贡献: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及新种质创制6.崔竣杰,讲师工作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完成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主要贡献:苦瓜全基因组测序及分子育种体系构建7.罗少波,研究员工作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主要贡献: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8.黄智文,研究员工作单位:广东科农蔬菜种业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广东科农蔬菜种业有限公司主要贡献:杂交制种及示范、推广9.程蛟文,副教授工作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完成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主要贡献:苦瓜重要性状遗传分析及分子育种体系构建10.姚春鹏,副研究员工作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主要贡献:苦瓜抗性及种子纯度鉴定技术研制11.史亮亮,副研究员工作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主要贡献:资源收集、品种示范推广12.刘燕,高级农艺师工作单位: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完成单位:梅州市农林科学院主要贡献:示范基地建设与品种推广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论文1:Whole-genome sequencing provides insights into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domestication of bitter gourd (Momordica spp.).Horticulture Research.2020,7(1):85.第一作者:崔竣杰,杨衍,罗少波,王乐通讯作者:何伟明,Narinder P.S. Dhillon,胡开林论文2:A RAD-based genetic map for anchoring scaffold sequences and identifying QTLs in bitter gourd (Momordica charantia).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2018,9:477.第一作者:崔竣杰通讯作者:胡开林论文3:Fine-mapping and candidate gene analysis of the Mcgy1 locus responsible for gynoecy in bitter gourd (Momordica spp.).Theoretical and AppliedGenetics.2023,136(4):81.第一作者:钟建通讯作者:程蛟文,胡开林论文4:基于SSR标记和表型性状构建苦瓜核心种质的研究.中国蔬菜.2022,2:25-32.第一作者:崔竣杰通讯作者:胡开林论文5:野生苦瓜主要经济性状杂交分离分析.热带作物学报.2014,35(7):1278-1281.第一作者:张长远品种1:长绿2号苦瓜审定编号:粤审菜2014011知识产权名称选育者:张长远,罗少波,罗剑宁,何晓莉,郑晓明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品种2:丰绿2号苦瓜审定编号:粤审菜2014009选育者:张长远,罗少波,罗剑宁,何晓莉,郑晓明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品种3:丰绿3号苦瓜审定编号:粤审菜20170010选育者:张长远,罗剑宁,何晓莉,龚浩,吴海滨,黄河勋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品种4:长绿3号苦瓜审定编号:粤审菜20170011选育者:张长远,何晓莉,罗剑宁,吴海滨,龚浩,黄河勋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品种5:绿钻1号苦瓜审定编号:粤评菜20200002选育者:张长远,罗剑宁,吴海滨,龚浩,刘小茜,黄河勋,李俊星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品种6:绿钻2号苦瓜审定编号:粤评菜20200003选育者:张长远,吴海滨,何晓莉,罗剑宁,郭巨先,李俊星,姚春鹏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品种7:富丽苦瓜审定编号:粤审菜20180001选育者:胡开林、胡志群、程蛟文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专利8:一种瓜类白粉病菌的保存与繁殖方法专利号:ZL201810531675.7发明人:姚春鹏;张长远;张晓爱;吴廷全;金庆敏;王瑞娟;李海达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专利9:一种用于检测苦瓜果瘤性状的KASP标记及其应用专利号:ZL202110265473.4发明人:刘小茜,龚浩,郑晓明,吴海滨,罗剑宁,李俊星,赵钢军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标准10: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苦瓜NY/T 2354-2013起草人:胡开林,吕顺,张长远,刘文清,卢新起草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受理项目清单

卿小兵(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骆志伟(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黄颖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张辉(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3-
彭宣宪(中山大学)
李惠(中山大学)
彭博(中山大学)
重要水产病原菌耐药的 林向民(中山大学) 3
代谢与逆转调节的研究 苏玉斌(中山大学)
一等奖
广东省教育厅 (省委教育工 作委员会)
二等奖
-1-
李述体(华南师范大学) GaN 基半导体载流子输
尹以安(华南师范大学) 7 运机制及对发光效率的
王幸福(华南师范大学) 影响
范广涵(华南师范大学) 非多面体对称锥优化与
潘少华(华南理工大学) 8 互补问题的 FB 型非光
贲树军(华南理工大学) 滑映射的研究
刘秋香(广东工业大学)
蒋艳平(广东工业大学)
张江水(广州大学)
王均智(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河外星系脉泽的多波段
2
陈曦(广州大学)
研究
王金(广州大学)
王洪光(广州大学)
王彪(中山大学)
郑跃(中山大学)
罗鑫(中山大学)
光电功能结构物理特性
3
李晨亮(中山大学)
设计与力学调控研究
王海(中山大学)
罗劲明(中山大学)
林曙光(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广东省卫生健 一等奖
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
一等奖 康委员会 广州市科学技
一等奖 术局
-5-
余学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gA 肾病遗传学发病机 艾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
制及临床关联研究 陈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名称2005-2016年深圳地区诺如病毒的分子变异、溯源及其与宿主受体相互作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
单位1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单位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 何雅青研究员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课题的设计和实施
2. 靳淼研究员中国CDC病毒所暴发监测和宿主受体相互作用研究
3. 杨洪主任技师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诺如病毒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分析
4. 段招军研究员中国CDC病毒所项目设计和结果分析
5. 张海龙主任技师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样本的检测
6. 李慧莹助理研究员中国CDC病毒所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
7. 敖元云助理研究员中国CDC病毒所阐述GII.P16-GII.2起源及传播机制
8. 姚相杰副主任技师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蚝及水中诺如病毒监测
9. 阳帆副主任技师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诺如病毒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0. 赵锦主任技师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诺如病毒暴发检测
项目简介
(1)率先建立诺如病毒检测和分型方法,以及分子分型大数据平台,开展诺如病毒分子变异研究。
1)国家发明专利“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液相芯片检测用引物、探针及试剂盒”获得授权。
2)首次阐明2005-2016年深圳地区诺如病毒的流行规律和分子变异趋势,7~8月份检出率最高,6月龄至3岁儿童及20岁以上成年人为NoV 感染的高危人群。
NoV流行高峰在10月至次年3月,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是诺如病毒暴发的高危场所。
3)NoV全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在VP1区出现多个有义突变,在ORF1/ORF2重叠区发生重组。
4)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2005-2016年深圳地区的诺如病毒存在基因多态性:共有7种GI和15种GII基因亚型,且每年都出现一个流行的优势株和次优势株,与国内外的分子流行趋势一致,成为我国实时监测诺如病毒分子变异的工具。
5)对122起诺如病毒疫情进行分型,共有两种GI和10种GII 基因亚型。
6)在我国最早监测到新变异株NoV GII.4_2003Asia、GII.4/Sydney_2012、GII.17和 GII.2,并为NoV GII.4/Sydney_2012和 GII.2G在全国的流行提供了预警预测,为诺如病毒胃肠炎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在国内首次建立水体和水体生物(牡蛎)中诺如病毒浓缩富集方法,开展
诺如病毒溯源工作。
1)2007年在国内首次从水源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水体中
检测到诺如病毒,并在2009-2011年发生的三起重大水源性腹泻疫情中及时成功溯源,发现四次疫情分别是由于诺如病毒污染饮用水源、地下蓄水池、山泉水和二次供水引起的腹泻暴发。
及时指导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有效地防止疫
情的扩散。
2)2011-2014 年四次从牡蛎样本中检出诺如病毒,并发布食品安全风险提示,对保障深圳的食品安全具有指导意义。
(3)在国内首次开展基于诺如病毒与受体相互作用的致病机制研究。
1)发现分泌型和非分泌型个体对GII.4和GII.3型诺如病毒都易感。
2)明确不同年代GII.4流行株与受体 HBGAS的结合模式,且与受体结合的强弱同流行病学相对应。
3)发现导致疫情的GII.4可能和Cairo1具有相同或相似的HBGA受体,能与非分泌型唾液和抗原结合。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论文1:Gastroenteritis Outbreaks Associat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GII.4 Sydney Norovirus Variant during the Epidemic of 2012/13 in Shenzhen City, China
论文2:Norovirus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 is Associated with Contaminated Drinking Water in South China
论文3:Two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s Caused by GII Noroviruses: Host Susceptibility and HBGA Phenotypes
论文4:Norovirus GII. P16/GII.2-Associated Gastroenteritis, China, 2016 论文5:Surveillance of pathogens causing gastroenterit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rovirus and sapovirus strains in Shenzhen, China, during 2011
论文6:我国诺如病毒SZ9711株P粒子制备及唾液HBGAs受体亲和性分析
论文7:GⅡ.4型诺如病毒不同变异株与HBGAs结合模式分析
论文8:2010年深圳地区诺如病毒的基因分型
论文9:液相芯片检测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方法的建立
论文10:深圳地区2006年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知识产权名称专利1: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液相芯片检测用引物、探针及试剂盒(专利授权号:ZL 201110131023.2)
推广应用情况(1)率先建立诺如病毒检测方法,以及水体和牡蛎中诺如病毒浓缩富集方法,在深圳罗湖区、福田区和南山区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在诺如病毒的监测和暴发溯源中发挥了作用,并为全国疾控系统提供了溯源的有效方法,为切断传播途径,降低疾病负担提供了很好地示范。
同时及时指导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有效防诺如病毒感染传播或防止疫情的扩散,还保障了深圳的食品安全,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2)建立的诺如病毒分子分型大数据平台,与全球和我国诺如病毒分子流行趋势一致,成为我国实时监测诺如病毒分子变异的工具,也在我国最早监测到新变异株,并进行预警预测,对全国诺如病毒的防控具有指导意义。
(3)在国内首次开展基于诺如病毒与受体相互作用的致病机制研究,确定诺如病毒宿主感染的易感性,为诺如病毒胃肠炎的防控、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