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冶金与焊接性复习题
焊接冶金学试卷

焊接冶金学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熔焊时,金属、熔渣和气象之间进行一些列的冶金反映。
2、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化学反映区有三个即要皮反映区、熔滴反映区和熔池反映区。
3、焊接区域气体的来源要紧有:有机物的分解和燃烧、碳酸盐和高价氧化物的分解和材料的蒸发等。
4、焊接材料是焊接时所消耗材料的通称,包括焊条、焊丝和焊剂和气体等。
5、熔滴过渡形式有:颗粒状过度、短途经度、附壁过度等。
6、焊接区内的气体要紧由CO2、H2O、N2、H 2、O 2组成。
7、焊缝中常碰到的夹杂物有盐性夹杂、盐-氧化合物夹杂和氧化物夹杂。
8、经常使用的脱氧剂有AL、Ti、Si、Mn。
9、焊缝中化学成份的不均匀性包括显微偏析、区域偏析和层状偏析。
10、裂纹按产生的本质分为五大类即热裂纹、再热裂纹冷裂纹和层状撕裂和应力侵蚀裂纹。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低氢型焊条(碱性焊条)焊缝的含氢量低的缘故是药皮中含有很多的碳酸盐,它们受热分解生成(3 )和氢反映生成稳固的OH。
1 O2 2 H23 CO24 N22、焊接区内的氢要紧来源于焊接材料中的(3 )。
1 碳酸盐2 氧化物3 水分4 空气3、熔合区会显现明显的化学成份不均匀,成为(2 )地带。
1 优质2 薄弱3 缺点4 不重要4、在焊接化学冶金中经常使用的脱硫剂是(2 )1 铁2 锰3 硅4铜5、低碳钢含碳量低,固态相变的组织主若是(1 )+少量珠光体。
1 铁素体2 莱氏体3 贝氏体4 马氏体6、改善焊缝金属凝固组织的最有效冶金方式是(4 )。
1 后热2 进行脱氧3 提高冶金反映时刻4 添加某些合金元素7、以下属于氧化物夹杂的有(3 )1 CaO 2FeO 3SiO24K2O8、硫在焊缝金属中的危害是以低熔点的(3 )的形式存在。
1 S2 FeS 3Fe+FeS 4 SO29、钢铁表面的氧化皮在焊接进程中形成的气孔是(2 )。
1 H2O2 H3 CO4 N10、能够稀释熔渣的物质是(2 )。
焊接冶金学重点答案

(3)结构因素:主要有焊接结构和焊接接头的设计形式。
1)其影响主要表现在热的传递和力的状态方面;
2)改善措施:减小接头刚度、减少交叉焊缝,避免焊缝过于密集以及减少造成应力集中的各种因素。
(4)焊接结构的使用条件:
焊接结构的工作温度(高温、低温);
碳当量公式没有考虑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没有考虑板厚、结构拘束度、焊接工艺、含氢量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用碳当量评价焊接性是比较粗略的,使用时应注意条件
2)焊接冷裂纹敏感系数
(1)不仅包括了母材的化学成分,又考虑了熔敷金属含氢量与拘束条件的作用。
(2)根据Pc值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求出斜y坡口对接裂纹试验条件下,为了防止冷裂纹所需要的最低预热温度To(℃):
(二)间接推算类:碳当量法、冷裂纹敏感指数Pc法、HAZ最高硬度法等
(三)使用性能试验类:力学性能试验、耐压试验等
3-2:选择或制定焊接性试验方法的原则:1)针对性与可比性原则:焊接性试验的条件要尽量与实际焊接时的条件相一致2)可靠性原则:焊接性试验的结果要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再现性3)注意试验方法的经济性原则
To=1440 Pc-392()通常的讲就是对冷裂纹发生可能的敏感程度或指标。一般和碳当量同步的,其值越高,裂纹倾向就越大,一般碳当量公式计算结果大于等于0.45 即有冷裂纹的倾向。此外表面硬度越高,裂纹倾向也越大。
3、焊接性的试验方法分类?
焊接性试验方法分类:(一)、直接模拟试验类:1)焊接冷裂纹试验2)焊接热裂纹试验3)再热裂纹试验4)层状撕裂试验5)应力腐蚀裂纹试验6)脆性断裂试验
(二)中碳钢调质状态下焊接时的工艺特点
(1)当必须在调质状态下进行焊接时,除了裂纹外,热影响区的主要问题是:高碳马氏体引起的硬化和脆化;高温回火区软化引起的强度降低。
焊接冶金学题

一.名词解释1.焊接:被焊工件的材质(同质或异质),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二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原子间的结合而形成永久性的连接的工艺过程。
2.熔合比:在焊缝金属中局部融化的母材所占的比例称为熔合比。
3.交互结晶:熔合区附近加热到半融化状态基本金属的晶粒表面,非自发形核就依附在这个表面上,并以柱状晶的形态向焊缝中心生长,形成所谓交互结晶。
4.焊缝扩散氢:由于氢原子和离子的半径很小,这一部分氢可以在焊缝金属的晶格中自由扩散,故称扩散氢。
5.拘束度:单位长度焊缝,在根部间隙产生单位长度的弹性位移所需的力。
6.熔敷系数:真正反映焊接生产率的指标。
g/(A*H)在熔焊过程中,单位电流,单位时间内,焊芯熔敷在焊件上的金属量。
7.熔敷比表面积:熔滴的表面积Ag与其质量pVg之比。
8.应力腐蚀:金属材料在腐蚀介质和拉伸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延迟破坏现象,称为应力腐蚀。
9.层状撕裂:大型厚壁结构,在焊接过程中会沿钢板的厚度方向出现较大的拉伸应力,如果钢中有较多的杂质,那么沿钢板轧制方向出现一种台阶状的裂纹,称为层状撕裂。
10.再热裂纹:焊后再加热,为了消除应力退火或在高温工作时500-700摄氏度产生的裂纹。
11.热影响区:熔焊时在集中热源的作用下,焊缝两侧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
12.热循环曲线:焊接过程中热源沿焊件移动时,焊件上某点温度由低而高,达到峰值后,又由高而低随时间的变化称为焊接热循环。
13.焊接线能量:热源功率q与焊接速度v之比。
14.热裂纹:是在焊接高温时晶沿界断裂产生的。
冷裂纹:是焊后冷至较低温度产生的。
二.简答1.氢对焊接质量有哪些影响?控制焊缝含氢量的主要措施是什么?a.氢脆,氢在室温附近使钢的塑性严重下降。
b.白点,碳钢和低合金钢焊缝,如含氢量高常常在拉伸或弯曲断面上出现银白色局部脆断点。
c.形成气孔,熔池吸收大量的氢,凝固时由于溶解度突然下降,使氢处于饱和状态,会产生氢气且不溶于液态金属,形成气泡产生气孔。
《焊接冶金学》复习资料

《焊接冶金学》复习资料1.什么是焊接,其物理本质是什么?答:①定义:焊接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从而形成永久性连接工艺。
②物理本质:焊接的物理本质是使两个独立的工件实现了原子间结合,对于金属而言,既实现了金属键结合。
2.怎样才能实现焊接,应有什么外界条件?答:①对被焊接的材质施加压力:目的是破坏接触表面的氧化膜,使结合处增加有效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紧密接触。
②对被焊材料加热(局部或整体):对金属来讲,使结合处达到塑性或熔化状态,此时接触面的氧化膜迅速破坏,降低金属变形的阻力,加热也会增加原于的振动能,促进扩散、再结晶、化学反应和结晶过程的进行。
3.焊芯和药皮升温过高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答:(1)熔化激烈产生飞溅;(2)药皮开裂与过早脱落,导致电弧燃烧不稳;(3)焊缝成形变坏,甚至引起气孔等缺陷;(4)药皮过早进行冶金反应,丧失冶金反应和保护能力;(5)焊条发红变软,操作困难。
4.简述焊缝合金化的目的与方式。
答:合金化的目的:补充焊接过程中由于蒸发、氧化等原因造成的合金元素损失;消除焊接缺陷,改善焊缝金属的组织和性能;获得特殊性能的堆焊层。
合金化的方式:应用合金焊丝或带极;应用药芯焊丝或药芯焊条;应用合金药皮;应用合金粉末。
5.简述焊缝中磷的危害。
答:磷在钢中主要以Fe2P、Fe3P的形式存在。
在液态铁中可溶解较多的磷,固态铁中磷的溶解度很低。
磷与铁、镍可以形成低熔点共晶。
焊缝凝固时,磷易造成偏析。
磷化铁常分布于晶界,减弱晶间结合力,增加焊缝金属冷脆性;磷还能促使形成结晶裂纹。
控制磷的措施:(1)限制原材料的含磷量;(2)用冶金方法脱磷。
6.简述熔池运动原因及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原因:1)液态金属密度差引起自由对流运动使液相产生对流运动。
温度高的地方金属密度小,温度低的地方金属密度大。
由于这种密度差将使液相从低温区向高温区流动。
2)表面张力差强迫对流运动。
3)熔池中各种机械力搅拌电磁力、气体吹力、熔滴下落的冲击力、离于的冲击力等。
复习题

****************第二章焊接性及试验评定一、名词解释1 焊接性:2结合性能:3使用性能:4工艺焊接性:5使用焊接性:6冶金焊接性:7热焊接性:8再热裂纹:9焊接热裂纹:10焊接冷裂纹:11层状撕裂:。
12延迟裂纹:13碳当量:14 t8/5:二、填空题1.焊接性包括和两个方面的含义。
2.研究焊接性的目的在于查明材料在指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定的合理性或材料的。
3金属材料的结合性能和使用性能也分别称为和。
4一定的材料在给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对形成焊接缺陷的敏感性称为材料的,一定的材料在规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所形成的焊接接头适应使用要求的能力称为材料的。
5金属或材料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否获得优质致密、无缺陷和具有一定使用性能的焊接接头的能力称为材料的。
6焊接接头或整体焊接结构满足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各种性能的程度称为材料的。
7焊接性的评价标准是焊接工艺过程简单而接头,就称为焊接性好。
8分析焊接性问题必须联系和。
9在焊接接头区域,冶金过程主要影响的组织和性能,热过程主要影响的组织和性能。
10 本身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对热焊接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为了改善热焊接性,除了选择适当母材之外,还要正确选定和热输入。
12影响焊接性的因素有、、、。
13影响焊接性的设计因素不但受到材料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的影响。
14影响焊接性的工艺因素包括施工时所采用的、焊接工艺规程和焊后等。
15影响焊接性的材料因素包括和使用的。
16设计结构时应使接头处的应力处于的状态,能够自由收缩,这样有利于减小应力集中和防止焊接裂纹。
17焊接性试验的内容有焊缝金属抵抗产生的能力、焊缝及热影响区抵抗产生能力、焊接接头的能力、焊接接头的。
18热裂纹形成的原因有和。
19冷裂纹形成的原因、、。
20评定焊接性的原则主要包括一是评定焊接接头产生的倾向;二是评定焊接接头能否满足结构的要求。
21焊接性试验方法应符合的原则有、、、。
焊接冶金与焊接性答案

焊接冶金与焊接性答案【篇一:焊接冶金学课后答案】>1.分析热轧钢和正火钢的强化方式和主强化元素又什么不同,二者的焊接性有何差别?在制定焊接工艺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答:热轧钢的强化方式有:(1)固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mn,si。
(2)细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nb,v。
(3)沉淀强化,主要强化元素:nb,v.;正火钢的强化方式:(1)固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强的合金元素(2)细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v,nb,ti,mo(3)沉淀强化,主要强化元素:nb,v,ti,mo.;焊接性:热轧钢含有少量的合金元素,碳当量较低冷裂纹倾向不大,正火钢含有合金元素较多,淬硬性有所增加,碳当量低冷裂纹倾向不大。
热轧钢被加热到1200℃以上的热影响区可能产生粗晶脆化,韧性明显降低,而是、正火钢在该条件下粗晶区的v析出相基本固溶,抑制a长大及组织细化作用被削弱,粗晶区易出现粗大晶粒及上贝、m-a等导致韧性下降和时效敏感性增大。
制定焊接工艺时根据材料的结构、板厚、使用性能要求及生产条件选择焊接。
2.分析q345的焊接性特点,给出相应的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要求。
答:q345钢属于热轧钢,其碳当量小于0.4%,焊接性良好,一般不3.q345与q390焊接性有何差异?q345焊接工艺是否适用于q390焊接,为什么?答:q345与q390都属于热轧钢,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只是q390的mn含量高于q345,从而使q390的碳当量大于q345,所以q390的淬硬性和冷裂纹倾向大于q345,其余的焊接性基本相同。
q345的焊接工艺不一定适用于q390的焊接,因为q390的碳当量较大,一级q345的热输入叫宽,有可能使q390的热输入过大会引起接头区过热的加剧或热输入过小使冷裂纹倾向增大,过热区的脆化也变的严重。
4.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时,选择焊接材料的原则是什么?焊后热处理对焊接材料有什么影响?答:选择原则:考虑焊缝及热影响区组织状态对焊接接头强韧性的影响。
(完整版)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习题总结

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部分习题及答案绪论一、什么是焊接,其物理本质是什么?1、定义:焊接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从而形成永久性连接工艺.2、物理本质:焊接的物理本质是使两个独立的工件实现了原子间结合,对于金属而言,既实现了金属键结合。
二、怎样才能实现焊接,应有什么外界条件?1、对被焊接的材质施加压力:目的是破坏接触表面的氧化膜,使结合处增加有效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紧密接触.2、对被焊材料加热(局部或整体):对金属来讲,使结合处达到塑性或熔化状态,此时接触面的氧化膜迅速破坏,降低金属变形的阻力,加热也会增加原于的振动能,促进扩散、再结晶、化学反应和结晶过程的进行。
三、试述熔焊、钎焊在本质上有何区别?钎焊母材不溶化,熔焊母材溶化.1. 温度场定义,分类及其影响因素。
1、定义:焊接接头上某一瞬间各点的温度分布状态.2、分类:1) 稳定温度场—-温度场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变动;2) 非稳定温度场——温度场各点随时间而变动;3) 准稳定温度场——温度随时间暂时不变动,热饱和状态;或随热源一起移动。
3、影响因素:1) 热源的性质2) 焊接线能量3) 被焊金属的热物理性质a. 热导率b. 比热容c. 容积比热容d. 热扩散率e. 热焓f. 表面散热系数4) 焊件厚板及形状第一章二、焊接化学冶金分为哪几个反应区,各区有何特点?1、药皮反应区:指焊条受热后,直到焊条药皮熔点前发生的一些反应。
(100-1200℃) 1) 水分蒸发:100 ℃吸附水的蒸发,200-400 ℃结晶水的去除,化合水在更高温度下析出 2) 某些物质分解:形成Co,CO2,H2O ,O2等气体 3) 铁合金氧化 :先期氧化,降低气相的氧化性2、熔滴反应区:指熔滴形成、长大、脱离焊条、过渡到整个熔池 1) 温度高:1800-2400℃ 2) 与气体、熔渣的接触面积大 :1000-10000 cm2/kg 3) 时间短速度快:0.01-0.1s ;0。
材料焊接性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材料焊接性(A)一、什么是热焊接性和冶金焊接性,各涉及到焊接中的什么问题?二、简述热轧钢、正火钢和控轧钢的焊接性有什么差别,举例说明这几种钢材应用于何种焊接结构领域。
三、简述低合金钢焊接时选用焊接材料的原则,以及珠光体耐热钢焊接时选用焊接材料的原则,二者有何不同?四、任举出一种低碳调质钢的牌号,说明低碳调质钢焊接中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指出低碳调质钢焊接时采用那2种典型的焊接工艺?怎样能够保证焊接接头性能,为什么?五、简述奥氏体不锈钢焊接中,晶间腐蚀和热裂纹产生的原因,如何防止晶间腐蚀和热裂纹?参考答案:第二题、:1)回答出热轧钢、正火钢和控轧钢的焊接性差别,2)举例说明应用于何种焊接结构的得5分。
第三题:1)低合金钢选择焊接材料的原则,2)珠光体耐热钢选择焊接材料的原则,3)给出二者不同的第四题:1)举出一种低碳调质钢牌号的,;说明焊接中易出现什么问题;2)回答出焊接中采取哪两种工艺措施、和怎样保证焊接接头性能。
第五题:1)回答出奥氏体不锈钢焊接中“晶间腐蚀”和“热裂纹”产生原因的;2)回答出如何防止晶间腐蚀和热裂纹。
材料焊接性B)一、碳当量公式和冷裂纹敏感指数有什么意义?是根据什么原则建立起来的?在应用中应注意什么?二、低碳调质钢和中碳调质钢都属于调质钢,简述为什么低碳调质钢在调质状态下焊接可以保证焊接质量,而中碳调质钢一般要求焊后进行调质处理?三、为什么18-8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要求含有一定数量的铁素体组织?通过什么途径控制焊缝中的铁素体含量?四、马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焊接中各存在什么问题,在焊接工艺上各应采取什么措施?五、简述纯铝及不同类型的铝合金焊接应选用什么成分的焊丝比较合理?参考答案:第二题:1)答出第一部分(为什么低碳调质钢在调制状态焊接可保证焊接质量),2)答出第二部分。
第三题:1)答出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求一定数量的铁素体组织),2)答出第二部分。
第四题:1)回答出马氏体不锈钢焊接中存在什么问题;2)回答出铁素体不锈钢焊接中存在什么问题;3)回答出如何选择焊接材料和采取什么工艺措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冶金与焊接性复习题
绪论
1.焊接的概念及内涵
2.焊接接头的组成
3.焊接化学冶金过程
4.焊接温度场、焊接热循环的概念
5.焊接热循环的特点
第一章焊接材料
1.焊条有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
2.比较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的组成、工艺性能及适用性
3.焊条的工艺性能包括哪些方面?
4.什么是焊条的冶金性能?
5.按功能划分,焊条药皮的组成物是什么?
6.焊条、焊丝、焊剂的型号、牌号的含义?
7.熔敷系数、焊条药皮的发红
8.焊剂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章焊接化学冶金
1.对焊接区金属的保护有哪几种方式?
2.焊条电弧焊的化学冶金分为哪几个反应区?各自的特点
3.焊接区内气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4.焊接熔渣的种类、性质及其作用
5.什么是熔合比,其影响因素有哪些,研究熔合比在实际生产中有什么意义?
6..解释名词:药皮重量系数、焊剂的熔化率、扩散氢、剩余氢
7.试述合金化的目的,方式及过渡系数的影响因素。
8.焊接熔渣对金属的氧化
9.什么是焊缝金属的脱氧?有哪些类型?
10.氢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第三章熔池凝固和焊缝固态相变
1.焊接溶池凝固与一般铸锭凝固有何不同的特点?
2.试述熔池的结晶线速度与焊接速度的关系.
3.简述熔池的结晶形态有哪几种类型,影响因素有哪些?
4.魏氏组织的特征及组成。
5.低合金钢的焊缝相变组织与哪些类型?
6.焊缝组织和性能的控制方法和途径
7.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不易淬火钢、易淬火钢)
8.焊接热影响区存在哪些脆化?(概念、论述)
9.熔合区的主要特征
10.t8/5
第四章焊接缺陷及其控制
1.焊缝中存在的偏析有哪些类型?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2.焊缝中气孔的分类
3.焊接裂纹的种类及特征
4.焊接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防止措施
5.层状撕裂的特征、形成原因,如何防止?
6.延迟裂纹的形成原因、易出现在哪些钢种的哪些位置?
7.防止延迟裂纹的工艺措施有哪些?
第五章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1.焊接性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2.碳当量法、可调拘束裂纹试验法、斜Y形坡口裂纹试验法、插销试验法的适用范围
第六章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
1.简述低碳调质钢焊接热影响区的脆化和软化倾向及防治措施
2.热轧钢和正火钢的强化机制哪些?
3.试分析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热裂纹敏感性,防止热裂纹产生的工艺措施。
4.分析低碳调质钢的冷裂纹敏感性
第七章不锈钢、耐热钢的焊接
1 奥氏体钢焊接接头易在什么部位产生晶间腐蚀?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不锈钢焊缝金属的脆化
3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易出现热裂纹的原因
3试分析奥氏体钢的焊接工艺要点
4奥氏体钢焊接时选择焊接材料的原则有哪些
第八章有色金属的焊接
1 铝及其合金在焊接工艺上有何意义?
2 铝及其合金熔焊时最常见的缺陷是焊缝气孔,试分析产生气孔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3 铝合金焊接热影响区的软化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控制?
4 钛及钛合金焊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