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日式园林
日本园林的类型与风格解析

池泉庭
• 奈良时期 • 平城宫南苑、西池宫、松林苑、鸟池塘、城北苑、西大寺后院离宫、 井手别业、佐保殿、紫香别业 等 • 一般都以水池为中心。水池有源有流,池中有岛屿洲渚,显示“川 景”、“海景”、“石组”的形象之类,水池的一面为厅堂,共余三 面种植花木,园林的规模不大,水池多为观赏和曲水宴之用,不能泛 舟,是早期池泉庭园的典型样式。
池泉庭
• 平安时期
• 皇家园林:神泉苑、冷然苑、淳和院、朱雀院 、嵯峨院、云林院
• 私家园林( 寝殿造园林):东三条殿、堀河殿、土御门殿及高阳院 • 中轴式,轴线方向为南北向。园中设大池,池中设中岛,岛南北用桥 通,池北有广庭(露台),广庭之北为园林主体建筑寝殿,寝殿平面 形式是较自由的非对称,池南为堆山,引水分两路,一路从廊下过, 一路从假山中形成瀑布流入池中,池岸点缀石组,园中植梅、松、枫 和柳等植物,园游以舟游为主。 • 寺院园林(净土园林):法成寺庭园、法胜寺、平等院等 • 园林格局依旧是中轴式、中池式和中岛式,但建筑的对称性明显保留 下来。轴线上从南至北依次是大门、桥、水池、桥、岛、桥、金堂和 三尊石(指仿佛教的三座菩萨的石组)。
•
石
• 道路 • 石铺道路的两种做法亦归纳为若干程式: • 一、飞石道路,即用大小石不等的石块拉开间距散点铺筑,有直打、 大曲、二连打、三连打、二三连、三四连、雁挂、千鸟挂等程式。 ; • 二、敷石道路,用条石和块石相闯拼联铺筑,类似中国的“花街铺 地”,有飞石寄敷、鳞敷、霰敷、玉石敷、短册寄敷、切石敷、水纹 敷等程式。
日本枯山水庭院 ppt课件

日本枯山水庭院
日本枯山水庭院
银阁寺
银阁寺庭园是枯山水与池泉 园相结合的例子。八代将军 足利义政在东山殿建造的。 在锦镜池旁,有一个用白色 砂石堆成的圆台“向月台”; 旁边是细心耙成沙滩状的一 弯白色砂石,名为“银沙 滩”,给人以水波荡漾的感 觉。这一“枯山水”掩映在 松柏之间,与两层的银阁、 池塘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
——枯山水园林
日本枯山水庭院
日本园林总体特色
• 日本是个具有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岛国,气候温暖多 雨,四季分明,森林茂密,丰富而秀美的自然景观, 孕育了日本民族顺应自然、赞美自然的美学观。
• 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它着重体 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 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石以二、三或五为一组,共分五组,石组以苔镶 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
日本枯山水庭院
日本枯山水庭院
大德寺大仙院
大德寺大仙院是大德寺 77世方丈古岳宗亘和尚 于1513年左右设计建造 的园林,园分两庭,皆 为独立式枯山水,大仙 院庭园是面积仅仅只有 大约99平方米大小的枯 山水庭园。南庭无石组, 全为白沙。
日本枯山水庭院
西芳寺
在南北朝时代 (1339年),梦窗 国师入山之后改为禅 宗,并完成寺园改造。 园林有枯山水部分和 池泉部分,枯山水部 在山腰,堆积了一组 坐禅石、须弥山、龙 渊水组石、龟石、鹤 石、蓬莱石。是日本 最早的枯山水范例。
日本枯山水庭院
龙安寺
日本枯山水庭院
京都龙安寺中的庭院布景
是日本枯山水的典型代表 作之一,15块大小各异 的假山分布在白砂之上, 被理解成大海上的岩岛, 也有人将之解读为在海上 翻腾的蛟龙。据说,15 块石头位置巧妙,无论从 庭院的哪一个角度观赏, 都不能一次将它们尽收眼 底
浅析日式庭院景观设计

浅析日式庭院景观设计日式庭院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将自然元素与人工元素巧妙结合,创造出和谐、美丽的庭院空间。
日本庭院景观设计历史悠久,已经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美学理念和设计原则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甚至全世界的庭院设计。
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一下日式庭院景观设计的特点、原则及其魅力所在。
日式庭院景观设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主题:日式庭院景观设计强调自然的美,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庭院设计师通常会保留原有的自然元素,如树木、石头、水池等,并将人工元素融入创造出一种看似天然而实则经过精心设计的景观。
2. 极简风格:日本文化一向重视简约、清新的美学理念,因此日式庭院景观设计通常以简约的布局和清新的色彩为主。
不会有夸张的造型和过度的装饰,一切都显得恰到好处。
3. 四季景观:日本人崇尚四季变化,因此日式庭院景观设计也非常注重四季景观的呈现。
无论春夏秋冬,日本庭院都能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和美好的体验。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日式庭院景观设计的原则,这些原则正是日式庭院景观设计能够产生魅力的重要因素:1. 空间布局:日式庭院景观设计追求空间的利用和布局的巧妙,通常会围绕着一个中心点进行布局,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
2. 自然材料:日式庭院景观设计更偏爱自然材料,如石头、木材、竹子等,这些材料本身就承载着自然的美感,也更容易与自然环境融合。
3. 水池设计:水池是日式庭院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不仅能够给庭院带来清凉感,也能够营造出一种静谧和幽静的氛围。
4. 植物配置:植物在日式庭院景观设计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常会选择一些叶子形态和生长形态简洁、朴实的植物,如枫树、苔藓等,以求与整个庭院的美学风格相契合。
5. 灯光设计:日式庭院景观设计在夜晚也能带来别样的美感,因此在灯光设计上非常重视。
通过适当的灯光布局和亮度设置,能够让整个庭院在夜间展现出不同的韵味。
日式庭院景观设计注重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美感,其设计原则简单而不失美感,给人以宁静、悠然的体验。
日本枯山水园林施工技术

日本枯山水园林施工技术(图)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缩微式园林景观, 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禅宗寺院。
在其特有环境气氛中, 细细耙制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几尊石组, 就能对人心境产生神奇力量。
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 可表示深沉哲理, 而其中很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 这也与古代大陆文化传入息息相关。
公元538年时候, 日本开始接收佛教, 并派部分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 学习内陆艺术文化。
13世纪时, 源自中国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 为反应禅宗修行者所追求苦行及自律精神, 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池泉庭园, 而是使用部分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元素, 营造枯山水庭园, 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 以期达成自我修行目。
所以, 禅宗庭院内, 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蕴涵着极深寓意, 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瀑布, 一沙一世界, 这么园林无异于一个精神园林。
以后, 这种园林发展臻与及至——乔灌木、小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缺乏水体等造园常见要素均被一一剔除, 仅留下岩石、耙制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一块块苔地, 这便是经典、流行至今日本枯山水庭园关键组成要素。
而这种枯山水庭园对人精神震撼力也是惊人。
15世纪建于京都龙安寺枯山水庭园是日本最有名园林精品。
它占地呈矩形, 面积仅330平方米, 庭园地形平坦, 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细卵石铺地所组成。
石以二、三或五为一组, 共分五组, 石组以苔镶边, 往外即是耙制而成同心波纹。
同心波纹可喻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水。
看是白砂、绿苔、褐石, 但三者均非纯色, 以后物色系深浅改变中可找到与彼物交相调谐之处。
而砂石细小与主石粗犷、植物“软”与石“硬”、卧石与立石不一样形态等, 又往往于对比中显其呼应。
因其属眺望园, 故除耙制细石之人以外, 无人能够前进此园。
而各方游客则会坐在庭园边深色走廊上——有时会滞留数小时, 以在砂、石形式之外思索龙安寺布道者深刻涵义。
日本庭院景观风格

2023-11-20CATALOGUE目录•日本庭院景观风格概述•日本庭院景观主要风格类型•日本庭院景观的设计要素与技巧•日本庭院景观风格的现代应用与创新日本庭院景观风格概述01日本庭院景观的定义与特点日本庭院景观,通常也被称为日本园林,是日本传统美学与文化的体现,它以自然元素为基础,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创造出一种和谐、宁静且富有禅意的环境。
特点注重细节与整体和谐的统一,追求自然与人工的微妙平衡。
常运用石头、水、植物等元素,以简洁、静谧的氛围见长。
日本庭院景观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历史日本庭院景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受到中国文化和佛教的影响。
在平安时代(794-1185),日本园林开始展现独特风格,摆脱了中国文化的束缚。
禅宗在12世纪传入日本后,对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枯山水这种代表性风格。
文化背景日本庭院景观与日本文化、宗教、艺术紧密相连。
如茶道文化与露地(茶庭)的设计,禅宗与枯山水的关联等。
同时,日本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深刻反映了在庭院设计中。
与中国园林的区别:中国园林注重的是自然山水的再现,讲究的是曲折迂回,而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和抽象,以简洁、静谧见长。
与欧洲园林的区别:欧洲园林通常注重几何对称和轴线布局,强调人工的雕琢和装饰,而日本园林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避免过多的人工痕迹。
总的来说,日本庭院景观风格是一种独特且富有深度的园林艺术形式,它深受日本文化、历史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文化的精华,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特点。
日本庭院景观与其他园林风格的区别日本庭院景观主要风格类型02简约禅意。
详细描述枯山水以沙石代替水,常常配以常绿植物、石头、苔藓等元素,构造出一种简约而充满禅意的庭院景观。
这种风格体现了日本禅宗修行者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于极简美学的追求。
总结词冥想空间。
详细描述枯山水庭院设计精巧,沙石的纹路、石头的布局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这种设计旨在为观者提供一个冥想的空间,让人在庭院中能够静下心来,感受自然与自我之间的和谐。
中外园林史 第10章--日本园林

目录
1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2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
3
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
4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古代园林
1. 大和时代园林(300 年—592 年) 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 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 园系列。从源流上看,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像 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进 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从技术上看,当时的日 本园林就有池、矶,而且是纯游赏性的。从活动上看,曲水宴 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 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该时期日本园林为古代宫苑园林, 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 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1.掖上池心宫
2. 飞鸟时代园林(593 年—710 年) 此时期日本造园艺术水平较之大和时代有较大提升。技术源流上看,依 旧来源于中国并经朝鲜传入。从内容上看,依旧是以池为中心,增设岛 屿、桥梁和建筑,环池的滨楼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园的标志之一。从 文化上看,在池中设岛,与《怀风藻》中所述的蓬莱神是一致的,表明 园林景观受到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已在园林中表现。从类型上看,不仅 皇家有园林,私家园林也已出现;从传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觞与前 一脉相承。从手法上看,该时代还首创了洲浜的做法(藤原宫内庭), 成为后世的宗祖。另外,植物的橘子和动物的灵龟都因其吉祥和长寿而 登堂入室。苏我氏宅园是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 泉园。
近世园林
1. 桃山时代(1573 年—1603 年) 该时代的园林有传统的池庭、豪华的平庭、 枯寂的石庭和朴素的茶庭。桃山时代不长, 而武家园林中人的力量的表现却有所加强, 书院造建筑与园林结合使得园林的文人味 渐浓。这一倾向也影响了后来江户时代的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但是,皇家园林和 武家园林仍旧以池泉为主题,这一时期持 续时间不长,只露出个苗头就灭亡了。而 且从茶室露地的形态看来,园林的枯味和 寂味仍旧弥漫在园林之中,与中国明朝的 以建筑为主的诗画园林相比,显而易见的 是自然意味和枯寂意味重多了。
日本古典园林

平等院创建的时期正是佛教的净土思想在日本社会大力发展的时候。最早平等院是贵族藤原赖通 道长的别墅,在这一年他将其变成了净土的极乐世界,改名为平等院。它也成为净土教艺术的优秀代表 之一。
77银阁寺介绍781482历史沿革149019521994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嫡子足利义尚在东山的月待山麓开始建造东山山庄又称东山殿银阁寺的庭园被日本政府指定为特别史迹和特别名东山殿完工为供奉逝世的足利义政的化身菩提东山殿被改为寺院后作为相国寺的末寺创立为银阁寺作为古都京都文物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79寺院构造本堂银沙滩银阁寺垣庭园是以锦镜池为中心的池泉回游式庭园
史记履中三年(公元403年)条下载:“天皇在余盘市的矶池中,造两只游船,携皇后妃子,浮泛其中。”显 宗元年(公元485年)条下载:“举行曲水宴。”武烈八年(公元506年)条载:“皇居内穿凿水池,构筑苑 园,饲养禽兽。”
从类型上看,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该期 的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
日本古典园林
目录
一 日本古典园林造园历史
1 大和时代 2 飞鸟时代 3 奈良时代 4 平安时代
5 镰仓时代
6 南北朝时代 7 室町时代 8 桃山时代 9 江户时茶庭
2 池泉园
3 筑山庭
4 平庭
三 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1 池泉 7 踏脚石 2 瀑布 8 台阶 3 水流 9 石砌、挡土墙 4 岛 10 石组 5 桥 11 白砂 6 石道 12 植栽
镜花园--日式校园场地分析

区位分析
• 镜花园位于日本中部大学北方,25馆延伸地带的中庭,是 一块规则的五边形区域周边为几栋教学楼, • 因此此地需要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为广大学生 和教职工提供休息、放松和静静思考的场所。
概念构思设计理念
概念:花园的名字灵感来源于Z e a m i 的作品 《H a n a k a g a m i 》。庭院以“花”和 “形似镜面的水池”为主题的设计,设计人员 尽可能削减不必要的元素,使整个景观更加单 纯。 功能定位:设计者希望镜花园能营造出一种宁静、 舒适的氛围,为广大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休息、 放松和静静思考的场所,通过种植开花的草本 植物,带给大家四季皆有景,季季皆不同的感 觉。 整体设计:从周围环境中分离出的这个中庭,保 留了一部分树木,并把旁边的树林也纳入进来。 再加上将圆形水盘设置在庭园显眼位置,在更 多地捕捉被包围空间之外的自然景致的同时, 也起到增大庭园空间感的作用。
序日本庭院样式2
• 2、枯山水庭园 • 也称“平庭”或“石庭”,主要以岩石 为主,白砂、绿树、苔藓、光秃的黑石相 衬,其意境来源于中国的水墨画, • 注重幽远意境,顺其自然,简朴幽静。这 种象征手法的庭园多设在书斋外,或寺院 方丈居室。 • 园中一块狭小的空间,用光秃黑石、白砂、 矮树、苔藓,布置成象征山水自然的庭园, 园中白沙铺地,弯弯曲曲,好似一条小河 从庭园中流淌,其间点缀着松柏和枫树, 矮树丛,苔藓点点,蜿蜒曲折,其中散置 “飞石”,“飞石”即庭园里间置的不规 则石板,供脚踏用,通常是“六分走道, 四分景色”。
场地要素1--水
• 圆形的人造水池,平静 的湖面,使得庭院呈现 出丰富多彩的景色 • 。为这座现代庭院增添 了本土特色。水流声更 衬托出了庭院的宁静。 • 混搭的植物群展现出充 满生机的自然美景,同 时也将“花”的主题体 现得淋漓尽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说日式园林
日式园林作为东方园林的典范,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下面我们用图片来展示日本的庭院设计,让大家对日式庭院设计有深刻的了解。
1、垣摒:土围墙
2、腰挂:茶庭中用于休息的坐凳
3、待合:茶庭中用于等待的建筑,与坐凳结合,成为“待合腰挂”,即坐等处
4、洗手钵:茶庭的显著标志,用于茶道仪式的净手,通常为石制
5、蹲踞:茶客先蹲距而后才能洗手
6、石灯笼:常置于路边、树下或水中
7、蹲距组合:以蹲距为中心的一组功能石,包括踏石(用于站立)、汤桶石(用于搁置水桶)、手灯石(用于搁置小灯笼)、控石、佛石和流水石(防止落水飞溅)等
8、寄付:客人整理衣物的场所
9、雪隐:茶庭中的厕所,砂雪隐:供贵客用的铺砂厕所,又称为饰雪隐、装雪隐、石雪隐
10、尘穴、尘壶:用于盛垃圾的地方,后成为装饰品
11、躏口:茶室的入口,用于客人进出
12、贵人口:躏口的一种,在门口设有两道帐子,用于重要客人出入
13、步石:用于步行的石头,分为铺石、飞石、汀石和阶石等。
铺石:铺路,汀步路;飞石:埋入地中一半,露出一半;阶石:用于茶室门口的几块功能石,又高到底依次为:踏脱石(用于脱鞋)、滴水石(用于防止屋檐滴水)、蹬脚石(用于上阶蹬脚)、挂刀石(用于挂刀时站立的石头)
14、亭主石:为迎接客人所站立的功能石,在中潜门附近
15、客石:在中潜门外客人所站立的石头
16、乘越石:茶庭中在亭主石和客石之间用于装饰的景石
17、控石:茶庭步石或中潜门附近,用于添点的功能石
18、守关石:留石、止石,用于茶庭的飞石歧路终点,用蕨藤十字形扎结作为禁止通行的标志
19、佗:超脱人间世故,追求清幽和逍遥的美学境界
20、寂:远离人间喧嚣,追求苍古和凄凉的美学境界
21、广缘:宽广的走廊,常作观赏园景之用
22、月见台:用于观赏园林或月亮的木平台,常有顶棚
23、枯池:无水的水池,有池形,无池水,池底常铺以卵石
24、远山石:远山的石组,与画论结合
25、舟形石:枯山水的溪流中,形似扁舟的景石
26、伽蓝石:把寺院的柱础石用于园林中,作为飞石或洗手钵,上面有孔,可当水穴
27、中岛:水池中设置的最大的岛屿,成为园林中心,岛背后一般架桥与池岸相通
28、岩岛:用石组堆成的小岛
29、曲水式:曲水是在园林中模仿溪流的水景
30、须弥山:佛教认为,世界以妙高山为中心,上面居住释天大帝,半山腰有四大天王的居所,北面黄金,东面白银,南面琉璃,西面水晶,日月在其周围环绕,造园家以次为据造石景
31、九山八海:佛教认为,须弥山有九重,周围绕以八海,故在庭园中用单个或多个石块模仿此景
32、三尊石:用三个景石象征佛教三尊
33、泷:即瀑布,泷口就为瀑布口,其做法固定有守护石,童子石,受水石和回叶石
34、四方佛:在石制小品的宝塔四角或四面雕刻以佛像的做法
35、缩景:模拟异地风景的园林景观或做法
36、神仙岛:道家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与一个水池合称一池三山定制
37、出岛:指半岛
38、洲兵:用卵石铺成的入水坡地做法
39、遣水:引水溪流的做法
40、筑山:指用土堆成的假山
41、佛菩萨石:用佛教菩萨来命名的景石群组,是石组中最多的一种
42、国民公园:指开放日有皇家园林供一般公民参观使用的公园,皇居外苑,新宿御苑,京都御苑和北丸公园
43、别庄公园:贵族或富商的私人别墅花园
44、洋风园林:具有西洋园林特征的洋风园林
EDSA进入中国已有年头了,其在住宅小区的设计方面做的比较成功,特别其总平构思值得我们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