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教案
关于石膏几何体画法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关于石膏几何体画法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石膏几何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石膏几何体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明暗、色彩等绘画技巧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美感。
教学重点:1. 石膏几何体的基本形状和结构。
2. 绘画技巧在表现石膏几何体美感方面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对石膏几何体空间关系的把握。
2. 绘画技巧在表现石膏几何体质感、光线等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教具:石膏几何体模型、图片、视频、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同上。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石膏几何体模型、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石膏几何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石膏几何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绘画方法,重点讲解线条、明暗、色彩在表现石膏几何体美感方面的应用。
3. 示范(2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绘制石膏几何体,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观察角度、线条运用、明暗处理等。
4. 练习(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自行绘制石膏几何体,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1. 回顾(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深化讲解(15分钟)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如空间关系、质感表现等。
3. 练习(3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石膏几何体,尝试运用更多的绘画技巧。
4. 展示与评价(2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四、作业布置请学生课后继续练习绘制石膏几何体,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提高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过程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观察能力、绘画技能、创新意识等。
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教案

课题: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课时: 1课时课型:技法课授课对象:七年级教材分析:本课讲述石膏几何体的认识与绘法,单个石膏几何体写生时学院派素描基础训练的第一个阶段。
首先,作画时要有整体观念。
这就要求作画者要以整体的眼光来观察对象,并从全局出发把握画面,不能拘泥于局部细节。
这是因为作画首先要追求画面关系的整体和谐,而非面面俱到式的细节真实。
其次,在作画过程中,应当始终保持基本的形体意识。
这是因为形体结构式绘画的根本所在,没有形体就没有空间,也不存在明暗关系;而且,学会分析形体、认识形体、变现形体,也是素描基础知识的目的所在。
最后,写生应当遵循一定的作画步骤。
一般来讲,我们将作画过程分为起稿、分析形体、确定大关系、深入刻画和整体调整这几个步骤。
这些步骤从前到后有着内在的联系和顺序。
对于初学者而言,最好遵循这一系列步骤来进行写生。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素描石膏几何体的明暗关系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素描几何石膏体写生的基本知识和对形体结构的认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素描石膏几何体的写生学习,使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基本形体意识并遵循一定的作画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素描石膏几何体的学,使学生提高了素描的表现语言与观察能力,陶冶了同学们对美术作品欣赏更加有独到的见解。
教学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
教学难点: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绘画透视原理。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提问法、评价法。
教具准备:范画、印刷画页、画册、素描纸、绘画铅笔2H、H、HB、B、2B、4B、8B等,削笔刀、橡皮擦。
学具准备:素描纸、绘画铅笔2H、H、HB、B、2B、4B、8B等,削笔刀、橡皮擦。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5分钟)包括教师走进课堂、行礼、检查人数、安定秩序,可以通过准备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在潜意识中明白这节课要做什么、学什么,是学生尽快投入到课堂中来。
素描基础,石膏集合体写生教案

课题: 石膏几何体写生课时:四十分钟课型: 绘画技能课授课对象: 高一学生教材分析:教材讲授了素描基础技法知识及设计素描基础技法知识。
内容涉及中西素描发展史、人物图像、人体、静物、风景、石膏、建筑等素描和速写技法,以及结构素描、设计素描技法,是学生掌握美术基础训练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讲授石膏形体的明暗关系,使学生初步了解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变化规律,掌握在特定的光线下,表现物体的结构、体面、空间调子的质感和基本方法。
1.知识和技能目标:为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深刻的表现方法,坚实的造型能力,以及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掌握造型能力,能准确而又概括、生动而又深刻的表现对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要求眼、脑、手同时得到锻炼,认识和技能同时得到提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素描基础是绘画的入门课题,是绘画的基础。
教师应该耐心认真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其表面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五大调子的准确表现。
(解决方法:1、用石膏几何体实物或纸模型,在灯光照射下进行演示,教师分析并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表面所产生的明暗变化有什么特点。
2、分析在改变光源方向或物体的位置之后,明暗变化又有什么特点?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比较、演示、观察、再比较。
1.教法:通过比较和讲解演示让学生了解石膏几何体的光影效果和结构特征。
2.学法:仔细观察并实际练习,做到眼耳手脑全面作用。
教具准备:1、石膏几何体数个。
2、射灯。
3、摆放石膏形体的桌子,配以衬布。
4、投影仪学具准备:素描纸、铅笔、橡皮、画板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2分钟)二:引入新课:1、教师演示数张黑白画让学生观察、分析、议论。
提问:“这些画有什么特点?有几种颜色?物体的光和暗的地方是怎样处理的?”(投影显示)学生可能会这样答:“光的地方是白色的,暗的地方是黑色的。
素描教案石膏几何形体组合写生

素描教案-石膏几何形体组合写生教案章节:一、课程导入二、教学目标三、教学内容四、教学步骤五、作业布置与评价一、课程导入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的素描技巧。
石膏几何形体组合是素描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学习石膏几何形体组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感和造型能力。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素描技巧和一定的造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的基本素描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感。
3. 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 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的基本知识。
2. 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的素描技巧。
3. 不同角度和透视关系的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的表现方法。
四、教学步骤1. 讲解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种形体的特点和组合方式。
2. 示范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的素描技巧,包括线条、明暗、质感等的表现方法。
3. 让学生进行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的写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讲解不同角度和透视关系的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的表现方法。
5. 让学生进行不同角度和透视关系的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的写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布置与评价1.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幅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的写生作品,要求表现准确、线条流畅、明暗关系明确、质感突出。
2. 作业时间:课后一周内完成。
3. 评价标准:准确性、线条流畅性、明暗关系明确性、质感表现突出性。
4.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
六、教学资源1. 石膏几何形体组合实物或图片。
2. 素描纸张、画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3. 几何形体组合的范例作品。
4.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示范作品和教学内容。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的基本素描技巧。
2. 不同角度和透视关系的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1. 准确地表现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的线条、明暗和质感。
2. 处理复杂构图和空间关系。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的基本知识和素描技巧。
素描石膏几何形体创作教案

素描石膏几何形体创作教案一、教案背景素描是绘画的基础技法之一,通过对石膏几何形体的绘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和构图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石膏几何形体的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石膏几何形体的基本绘制技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准确捕捉石膏几何形体的形状和比例。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将石膏几何形体进行创作和变形。
4.培养学生的表现力,能够通过素描表达出石膏几何形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三、教学内容1.研究石膏几何形体的基本形状和结构。
2.通过观察和实践,练石膏几何形体的绘制技巧。
3.进行石膏几何形体的创作和变形实践。
4.研究素描技法,表现石膏几何形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石膏几何形体的范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研究基本形状:介绍石膏几何形体的基本形状,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等,并示范如何绘制这些形状。
3.练基本技巧:让学生通过观察石膏几何形体,练绘制基本形状,并进行比例掌握和透视练。
4.创作和变形:鼓励学生在基本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变形,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研究素描技法:介绍素描技法,如明暗对比、线条运用、层次感表现等,让学生运用这些技法表现石膏几何形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6.实践应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石膏几何形体进行实践绘制,并展示作品。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石膏几何形体绘制技巧和比例掌握能力。
2.评价学生的创作和变形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
3.评价学生通过素描技法表现石膏几何形体的质感和立体感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石膏几何形体范例图片。
2.绘画工具:铅笔、橡皮擦、素描纸等。
3.石膏几何形体作品展示区。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石膏几何形体的创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石膏几何形体的基本绘制技巧,并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和变形。
同时,学习素描技法可以提高学生表现石膏几何形体的质感和立体感的能力。
石膏几何体写生教案

石膏几何体写生教案教案标题: 石膏几何体写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石膏几何体的特性和用途。
2. 学习如何观察和描绘石膏几何体的形状和细节。
3. 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准备:1. 石膏几何体模型(例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2. 素描纸和铅笔。
3. 色彩工具(例如彩色铅笔、蜡笔或水彩颜料)。
4.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石膏几何体的定义和常见的种类。
2. 解释石膏几何体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主体:3. 展示不同种类的石膏几何体模型,并鼓励学生观察其形状、边缘、角度和纹理等细节。
4. 引导学生使用铅笔在素描纸上绘制他们所观察到的石膏几何体。
教师可提供一些绘画技巧和指导,例如如何捕捉几何体的比例和透视关系。
5.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线条和阴影技巧来表达石膏几何体的形状和质感。
6.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不同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以及各自的创作思路和技巧。
拓展:7.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彩色工具为他们的石膏几何体作品增添色彩。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色彩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8. 引导学生思考石膏几何体在不同背景下的应用,例如建筑设计、雕塑创作等。
鼓励学生尝试将石膏几何体与其他艺术元素结合,创作出更具创意和个性化的作品。
总结:9.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石膏几何体写生对于学生艺术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重要性。
10. 鼓励学生继续实践和探索石膏几何体写生,并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运用所学的技巧和经验。
评估:1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作品表现,并提供个别反馈和建议。
12. 可以布置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进行石膏几何体写生,并提交他们的作品以供评估。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石膏几何体来提高他们的艺术技巧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展。
《素描》教案——第二章 石膏几何体写生

《素描》教案——第二章石膏几何体写生教师授课教案2课时课题素描基础——成角透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成角透视的原理及其画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且学会运用成角透视原理,并且能够画出立方体的成角透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式。
教学模式/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习作业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成角透视特点;难点:如何画出立方体的平行透视。
课堂导入/复习要点复习平行透视的知识点,观看一组观看成角透视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成角透视的概念。
成角透视(两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此时所产生的透视即为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的特征:一是立方体的任何一个体面都失去原有的正方形特征,产生透视缩形变化;二是立方体不同方向的三组结构线中,与地平面垂直的仍然垂直,与画面呈一定角度的两组线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汇集,消失于两个余点。
二、教师示范成角透视的画法:步骤一:绘制一个十字,其中横线为【视平线】,竖线为【视中线】,中点为【视中点】;步骤二:在视平线上,视中线左右各画一个消失点;步骤三:取一段距离(高),并将高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消失点上步骤四:沿着侧方的两条边线画一条平行了四方形侧面的直线,形成侧面。
另一面也用同样的方法。
步骤五:将两个侧面的边的分别交叉连接在两个消失点上。
步骤六:顶面和底面的线相交的点用虚线链接起来,这样一个成交透视正方体就画出来了。
三、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每位同学完成一张透视图的练习,相互学习交流。
作业要求:(1)提倡严谨的造型。
(2)运用整体的观察方法。
(3)各部份比例关系要正确。
四、结合课堂新知对学生作品做点评并做修改意见。
教师授课教案2课时课题素描基础——成角透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成角透视的原理及其画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且学会运用成角透视原理,并且能够画出立方体的成角透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式。
基础素描石膏几何体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基础素描石膏几何体教案课时安排:共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石膏几何体的基本结构和画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绘画技巧。
3. 提高学生对素描艺术的兴趣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1. 石膏几何体的基本结构。
2. 石膏几何体的画法步骤。
教学难点:1. 石膏几何体的空间表现。
2. 线条的运用和调整。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准备好石膏几何体模型或图片。
2. 准备素描纸、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1. 准备好素描纸、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2. 提前了解石膏几何体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石膏几何体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让学生分享自己提前了解到的石膏几何体知识。
2. 讲解与示范(15分钟)教师讲解石膏几何体的基本结构,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并通过示范,展示石膏几何体的画法步骤,如线条的运用、明暗的处理等。
3. 学生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知识和示范,自己动手画出一个石膏几何体。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调整画面。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教师和同学互相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石膏几何体绘画的重点和难点。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素描水平。
可为学生推荐一些拓展学习资源,如石膏几何体绘画教程、作品欣赏等。
四、课后作业1. 完成一个石膏几何体的素描作品。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写在课后感悟中。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拓展1. 深入了解石膏几何体的内涵和特点石膏几何体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
课时: 1课时
课型:技法课
授课对象: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石膏几何体的认识与绘法,单个石膏几何体写生时学院派素描基础训练的第一个阶段。
首先,作画时要有整体观念。
这就要求作画者要以整体的眼光来观察对象,并从全局出发把握画面,不能拘泥于局部细节。
这是因为作画首先要追求画面关系的整体和谐,而非面面俱到式的细节真实。
其次,在作画过程中,应当始终保持基本的形体意识。
这是因为形体结构式绘画的根本所在,没有形体就没有空间,也不存在明暗关系;而且,学会分析形体、认识形体、变现形体,也是素描基础知识的目的所在。
最后,写生应当遵循一定的作画步骤。
一般来讲,我们将作画过程分为起稿、分析形体、确定大关系、深入刻画和整体调整这几个步骤。
这些步骤从前到后有着内在的联系和顺序。
对于初学者而言,最好遵循这一系列步骤来进行写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素描石膏几何体的明暗关系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素
描几何石膏体写生的基本知识和对形体结构的认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素描石膏几何体的写生学习,使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
始终保持基本形体意识并遵循一定的作画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素描石膏几何体的学,使学生提高了素描的
表现语言与观察能力,陶冶了同学们对美术作品欣赏更加有独到的见解。
教学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
教学难点: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绘画透视原理。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提问法、评价法。
教具准备:范画、印刷画页、画册、素描纸、绘画铅笔2H、H、HB、B、2B、4B、8B等,削笔刀、橡皮擦。
学具准备:素描纸、绘画铅笔2H、H、HB、B、2B、4B、8B等,削笔刀、橡皮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5分钟)
包括教师走进课堂、行礼、检查人数、安定秩序,可以通过准备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在潜意识中明白这节课要做什么、学什么,是学生尽快投入到课堂中来。
二:引入新课:(5分钟)
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曾说过:“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是所有绘画的源泉和灵魂。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素描这一绘画的之高点。
三:讲授新课:(25分钟)
(一)、什么是素描?
在绘画艺术中素描是指一切所有的单色绘画。
基本分为结构素描和光影素
描,结构素描主要特征是用线条塑造形体,结构素描着重表现形体的形状和结构。
光影素描着重表现形体受光后所产生的形态,立体空间关系和质感等。
素描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被称为塑造艺术的基础,素描通常指单色画,
以简单工具,朴素的描绘准确而生动的表现对象。
(二)、素描基本分类和学习的意义
1、结构素描和光影素描
结构素描主要特征是用线条塑造形体,结构素描着重表现形体的形状和结构。
光影素描着重表现形体受光后所产生的形态,立体空间关系和质感等。
2、素描是绘画艺术造型语言的基础,除了色彩方面的内容外,素描包含了绘画造型艺术的一切基本法则、规律和要素。
因而,对造型的基础训练来讲,素描可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内容。
素描是绘画领域中一种独立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样式,是一个独立的画种。
写实素描帮助我们解决造型艺术中诸多最为基本的问题,告诉我们如何画出你所看到的东西。
也可告诉我们如何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感人的画面。
(三)、石膏几何体的认识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里物体的外部形态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几种最为基本的几何形态,集合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就是千变万化物象的形态概括,比如:人的形态是千差万别的,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几何形来概括,这样看来复杂的物象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和观点进行提炼,所以学习石膏几何形体写生能帮助我们尽快地掌握写实绘画的规律,从而使我们自由地去表现我们想要表现的一切。
1、立方体的典型特征
自然界的一切形体,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只要它是立体的,都必然是由前后左右上下6方向不同的基础面组成。
在各种形体中,立方体的六面体形象最为规范、单纯、明确,因此也就最为典型。
对立方体的研究和变现也具有以简代繁的特殊意义。
2、圆球体的特殊性
圆球体的结构最为特殊,是因为它把六大面化成了无数的小面,并以同样的弧度进行转折和联结,从而使圆球体上的各个点都处于同等的高点位置,也就不存在特定的棱角线。
3、其它几何形体的认识
除立方体、圆球体外,石膏几何模型还有方锥体、圆锥体、圆柱体及圆锥和圆柱体组合的形体等等。
在刻画这些形体之前应当对它们进行方、圆等基础构成因素的分析,找出形体各部分主要的点、线、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它们本质形态的理解。
4、方体、圆球体的视觉美感
立方体方方正正,见棱见角,磊落鲜明,具有外向型的阳刚之气,体现出一种稳定坚强的力度美感。
圆球体圆润柔和,不见棱角,具有内向型的含蓄高雅之气,体现出一种秀丽安详的美感。
(四)方法步骤
1、构图
对象应放在画纸中略偏上,大小合适,画面饱满,构图均匀。
先找到最高、最低、最左、最右各点,轻轻用直线标出。
这就是在特定角度所看到的立方体在平面上表现出来的高宽比例,也就是在画面上出现的立方体的位置和范围。
范例(1)
2、画出大体明暗。
以明暗交界线为界,把亮部、暗部分开,即画出大体明暗,略去一部分细节,抓住大的关系,研究交界线的位置、形状、走向,把暗部,包括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投影全部用线的丰富起来。
范例(2)
3、加深暗部,使色调之间拉开距离,同时对暗部也稍作区分。
范例(3)
4、画出不同色调的灰色调,强调灰面层次微妙而复杂,要求仔细观察,并要分析研究光源照射角度与各面之间的关系;指出背景若是灰色的,其与亮面交界处往往显得较深,而与暗部交界处往往较亮;如果没有处理好的话,物体和背景就会黏在一起。
另外强调的就是画背景一定要从与物体相交部分画起,画出他们的关系后,然后再扩展开去,绘出它的大色调。
因为画背景的目的是造成一个空间,而不是为了涂出一块灰颜色。
范例(4)
5、对亮部进行刻画,通过仔细反复比较进行描绘,观察越仔细、分析越深刻、
比较越全面、表现就越充实、越准确。
6、调整关系——最关键的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处于反复比较、反复调整
关系的状态中,有意识地加强、减弱,以使之更强烈、更概括、更整体。
范例(5)完成图
四:课堂总结:(5分钟)
通过石膏几何体写生对了解事物的特点和规律,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认识形体,把握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关系,掌握绘画的表现技法, 体会形象的美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以后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练习):
8开素描几何体写生:
要求:1、对象造型准确;
2、明暗调子表现充分;
3、画面统一完整,协调美观;
4、构图合理。
课题(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素描?
(二)、素描基本分类和学习的意义
1、结构素描和光影素描
(三)、石膏几何体的认识
1、立方体的典型特征
2、圆球体的特殊性
3、其它几何形体的认识
4、方体、圆球体的视觉美感(四)方法步骤
1、构图
2、画出大体明暗。
3、深入刻画
4、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