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生活与哲学》考点诠释:专题一哲学的基本知识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哲学,这个看似高深莫测的词汇,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对世界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研究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哲学就是将这些看法和观点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思考。
哲学研究的问题包括宇宙的本质、人类的存在、知识的来源、道德的标准等等。
它试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推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人们提供一种思考和行动的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它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则科学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又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1、辩证法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它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看待事物。
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2、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它把事物看作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
四、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哲学,这个看似高深莫测的词汇,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应对挑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与哲学》的世界,探索其中的基本知识点。
一、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对世界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研究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而哲学就是将这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看法进行系统的思考和总结。
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度追问和反思。
哲学试图回答那些看似无解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而可知论坚信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不可知论则认为思维无法认识存在或者至少无法彻底认识存在。
三、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比如水、火、气等。
这种观点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缺乏科学依据,存在着直观性和猜测性的局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它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四、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生活与哲学 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哲学》基础知识归纳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关于哲学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哲学?(1)从字义上看,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者的关系如何?(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内容①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我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为什么?①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并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它问题的回答。
5.哲学的基本派别(划分标准)(1)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
《生活与哲学》考点介绍及重要知识点分析

生活与哲学考点介绍及重要知识点分析1. 引言生活与哲学是一门涉及人类生活和人类思维方式的学科。
它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本文将介绍生活与哲学的考点,并分析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2. 生活与哲学的考点2.1 生活的本质生活作为人类共同的经历,一直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生活的本质包括身体、感知、思维、意义等方面。
了解生活的本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
2.2 自由与责任自由与责任是生活中重要的哲学问题。
哲学思考帮助我们理解自由的本质,并认识到自由与责任是相互关联的。
我们享有自由,同时也应承担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3 死亡与意义死亡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生活与哲学探讨了死亡的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通过思考死亡,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的宝贵和意义。
2.4 知识与真理知识与真理是生活与哲学中的重要概念。
哲学思考帮助我们理解知识的本质,提供了不同的方法来寻求真理。
通过对知识与真理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
2.5 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他人是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关系。
生活与哲学思考帮助我们理解自我与他人的互动关系,并思考如何在个人发展和社会参与之间寻求平衡。
3. 重要知识点分析3.1 生活的本质生活的本质涉及了人类存在的方方面面。
哲学思考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来理解生活的本质。
例如,身体被认为是人类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身体的感知和运动,我们与世界进行交互。
但是,生活不仅限于身体,还包括思维、意义和情感等方面。
通过思考生活的本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3.2 自由与责任自由与责任是生活与哲学中的重要主题。
自由是人类存在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自主选择和行动。
然而,自由并不意味着无责任。
哲学思考帮助我们理解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我们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只有在自由和责任之间找到平衡,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和与他人和谐相处。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1、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6、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7、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8、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高考必背知识-《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及方法论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及方法论第一部分:哲学的基本知识1、(1)哲学的本义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之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哲学的作用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哲学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常说有两大阵营、两个对子。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的内涵(1)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哲学的作用(1)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3、哲学与具体科学(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与世界观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5、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有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但是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土、气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但是,它把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等同于物质。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有两种基本状态:(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等)当作世界的本原。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第4、5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6课)、唯物辩证法(第7—10课)三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社会历史观(第11课)、价值观和人生观(第12课)三部分。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应知应会、必记必背!!!)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得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得追问与对世界得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得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得自然与社会密切相关,它总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得学习、工作与生活。
(2)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得艺术。
①哲学就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得学问,哲学就是现世得智慧,就是“文化得活得灵魂”。
②哲学得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2、哲学得含义(1)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得学说,就是系统化理论化得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得总得瞧法与根本观点。
) (2)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得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 (3)哲学就是对自然、社会与思维知识得概括与总结。
(具体科学就是哲学得基础,具体科学得进步推动着哲学得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得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得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3、哲学得基本问题(1)就是什么?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或意识与物质得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得问题。
对这个问题得不同回答,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得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得问题。
对这个问题得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就是人们在生活与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与无法回避得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就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得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得始终,对这一问题得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得基本性质与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她哲学问题得回答。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人得主观精神就是唯一得实在, 就是第一性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