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特点的分析_投资论文.doc

合集下载

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XX年,在省委、省*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投资力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理性增长、稳定增长和适度增长。

一、投资运行基本情况XX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57.38 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556.95 亿元,增长22.7%;更新改造投资929.46亿元,增长11.3%;房地产开发投资1498.28 亿元,增长10.5%。

(一)投资增长总体适度,投资运行保持平稳XX年全省投资运行呈平稳较快增长态势,除1-2 月比去年同期增长25.3%外,其余月份的增速上下波动不超过 3 个百分点,基本上在15%-17.8% 之间。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生产总值增速高 3.8 个百分点,较好地起到拉动整体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九大产业投资增长加快XX年全省全社会工业投资2722.82 亿元,同比增长32.1%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上年的34.7% 提高到39.1%.九大工业产业投资增长加快。

XX年城镇以上投资中九大工业产业共完成投资1125.75 亿元,占城镇以上工业投资2182.07亿元的51.6% ,增长32.4% ,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

其中三大新兴工业产业完成投资677.98亿元,增长29.7% ,电子信息业、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业、石油及化学业分别完成投资258.18亿元、174.21亿元和245.60亿元,增长37.2% 、19.7%和29.9%.三大传统工业产业完成投资248.48亿元,增长18.3% ,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完成投资分别增长13.8% 、15.4% 和24.5%.三大潜力工业产业完成投资199.29亿元,增长69.8% ,森工造纸业、医药和汽车制造业完成投资54.82亿元、29.75 亿元和114.71亿元,分别增长60.0% 、39.5% 和85.6%.九大工业产业投资加快,九大工业产业在工业乃至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力量进一步加强,进一步促进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

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对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就业、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具有关键作用。

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备受关注。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体态势过去一段时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增速有所波动。

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房地产等领域,投资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一直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政府加大了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以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然而,随着一些大型项目的陆续完工,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也面临一定的压力。

制造业投资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呈现出结构优化的趋势。

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传统制造业则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投资增长相对较为缓慢。

房地产投资在调控政策的影响下,逐渐回归理性。

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建设不断推进,投资增速趋于平稳,但区域分化明显,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投资情况差异较大。

二、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因素1、宏观经济环境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任务艰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的增长。

2、政策因素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例如,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减税降费等措施,刺激企业投资;稳健的货币政策为投资提供了合理的资金环境。

3、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

如果市场需求旺盛,企业投资积极性高;反之,如果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可能会减少投资或推迟投资计划。

4、技术进步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创新,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需要加大在技术研发、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投资。

5、成本因素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的上升,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意愿。

三、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的挑战1、投资回报率下降在一些传统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投资回报率逐渐下降,企业投资积极性受挫。

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与预测

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与预测

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与预测一、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与意义二、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的分析三、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四、固定资产投资的现状与问题五、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趋势与预测一、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与意义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投资者在经济活动中以购置或建造固定的生产资产为目的所进行的资金投入。

固定资产的增加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固定资产的增加可以促进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改善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地位等。

二、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的分析目前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形势总体是比较乐观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方式不断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经历了较为明显的波动,但总体来看是比较稳定的。

受宏观经济增速和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放缓。

三、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其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具体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提高生产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等。

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还可以吸引外资,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潜力。

四、固定资产投资的现状与问题当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投资过度和投资不合理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投资过度的问题上,一方面,固定资产的投资过大会导致过量供应、产能过剩,甚至是加剧市场竞争和企业债务等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传统领域的工矿企业,其固定资产投资却偏低,投资不足,仍然需要优化投资结构,避免形同虚设的固定资产扩张。

在投资不合理的问题上,我们也需要关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导方向和使用领域,避免增加对资源环境的消耗。

五、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趋势与预测预计未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继续放缓,但总体来看,增速不会太低。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效应和波动效应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效应和波动效应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效应和波动效应【摘要】固定资产投资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定义和其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接着分析了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效应和波动效应,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波动对经济稳定带来的挑战。

最后探讨了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的调整与应对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强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波动的平衡关系。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相关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增长效应、波动效应、经济增长、影响、挑战、政策调整、应对措施、建议、平衡1. 引言1.1 定义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企业为生产和经营活动所购买的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车辆等长期使用且价值不易变动的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重要资本支出,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

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固定资产项目的投资,还包括购买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更新设备等方面的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通过投资固定资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通过不断更新设备、引进新技术,可以提高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固定资产投资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消费需求,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忽视。

1.2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投资,可以提高经济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促进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投资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能力,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参与生产,从而创造就业机会。

投资也可以提升生产效率,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经济的整体效益。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分析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分析

2005 8.51% 10.83% 0.49% 7.07% 2.49% 0.75% 0.97% 3.30%
2006 7.81% 11.03% 0.45%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1% 2.06% 0.70% 0.87% 2.72%
2007 6.89% 10.31% 0.41% 7.39% 1.73% 0.64% 0.91% 2.31%
-18-
北方经济┃Northern Economic
2012 年 第 3 期
表 1)。
表 1 2003~2009 年我国公共投资领域投资金额占全行业投资金额
的比重统计表
各行 业投 资占 比
年份
电力、 燃气及 水的生 产和供
应业
交通运 输、仓 储和政

科学研 究、技 术服务 和地址 勘察业
水利、 环境和 公共设 施管理
第四,外资在投资中的比重总体来看不大,只是在 1995~ 1997 年之间占比达到了两位数,1997 年之后外资投资占比逐 年下降。至 2009 年外资占比已经 1.8%,这与若干年之前各 地招商引资的热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资资金虽然占比较 少,但是可以说是完全市场化的资金,外资资金的进入就是 为了寻求获得利润,并且新进的外资资金总体来看没有行业 以及区域的限制,因此外资的产业以及区域投向可以看做是 市场对行业以及区域的选择。但是我们看到近年来外资占比 逐年下降,这是否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投资环境的恶化还有待 进一步的研究。
第三,企业自筹资金及其他从 1981 年占比 55%增长至 2009 年的 77.4%始终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并且 保持了稳步上升的态势。首先,这反映出企业自身积累能力 的加强,我国各类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近十 年中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类企业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 升;其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信贷资金取得较为困难的体现, 企业不得不依赖自身的资金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中小民营 企业尤其如此;再次,企业自筹资金具有较强的地域性,除 了大型的企业集团企业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经营外通常企

对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初步分析

对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初步分析

对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的初步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内外的金融形势发生了根本逆转,各种投资工具种类开始日益繁多起来,投资的风险系数明显加大。

投资者开始把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类产品上,以寻求资产保值。

很多投资者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收益率,采取了多种多样的保值手段,本文主要就我国的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一些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3)06-0-01一、我国2012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分析(一)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平稳上升的发展态势。

从国家统计局科研所研究报告中我们可以得出:我国从2012年五月份到十月份固定资产类投资181920亿元,同比去年增加了36.5%,增速比去年同时期增加了一个百分点。

从十月份一整月来分析,比九月份增长了38.1%,加快了1.5个百分点。

主要是因为十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九月份增加了2.3%,增速达到2.1个百分点。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2012年五月份到十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平稳上升的发展态势。

(二)地方投资的力度加大。

以我国的成都周边县市为例,如下表所示,从2012年五月份到十月份,都江堰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3亿元,增长17.4%,排名第三。

其他不同的周边县市,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额都有增加的现象,增幅都有不同层次的高低。

(资料来源网站:0。

(三)房地产类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最高。

从2012年五月份到十月份,国家统计局研究所报告中,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收益类行业投资的比重比其他行业高很多。

从五月份到十月份房地产行业投资同比增长46.8%,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9%,贡献率为37.8%,比去年同时期平均值高9个百分点。

(四)外商民间投资比重增大。

从国家统计局科研所研究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从2012年的五月份到十月份,我国的民间投资总额达到了987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7.1%,所占投资总比例为74%。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构成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了解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态势、把握经济增长动力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增速、行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而深入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报告。

首先,就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增速进行分析。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经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

截至去年年末,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

从增速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较过去出现了一定的放缓,这与我国经济增速回落、调结构、转方式等因素有关。

然而,尽管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仍然居高不下,更凸显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韧性。

其次,就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业结构进行深入剖析。

固定资产投资是一个涵盖多个行业的综合性指标,其行业结构的变化能够反映出不同行业发展情况及国民经济结构演变。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近年来,制造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也日益增加。

特别是制造业的投资增长相对较快,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也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动力。

最后,我们将关注固定资产投资的地区分布情况。

据统计数据显示,东部地区一直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区域,投资额占比近年来保持稳定。

然而,随着西部地区发展的加快以及中部地区发展的崛起,这两个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

这表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正逐渐实现地区均衡发展,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总的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速、行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进程,为未来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希望本文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全面而深入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论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现状与趋势

 论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现状与趋势

财经纵横213论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现状与趋势郝秀梅 娄烦县社会经济调查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不仅能够增加国家固定资产,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推动全国的经济增长有着积极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文章中,作者以自己在娄烦县社会经济调查队单位的工作入手,根据自己建设领域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切入点,并以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现状为依据,对未来几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趋势和现阶段的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发展的措施,来为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科学稳定发展,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现状;举措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8-0213-01一、基本概念1.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资产形式的一种,属于有形资产。

是企业主要的劳动方式。

是指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中所拥有的价值符合相应的要求,而且还要是非货币性资产并符合价值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包含建筑物、机械、运输工具等等 。

2.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重要方式,是指社会建造并且购置固定资产的各种经济活动。

其关键过程重点包含更新固定资产、进行等工作。

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统计范围是在整个社会。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根据经济类型划分主要有四种方式,即各种经济类型的部门、城乡集体经济部门、城乡居民个人和国有经济部门的投资等。

根据管理渠道划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本建设,是指以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益为目标的有关工程活动;另一种是更新改造投资,是指对企业、单位已有的各项设备实行更新和改造的有关活动。

二、近年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现状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率不断提高,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率连续下降。

2.投资增长幅度最多的是服务业与建筑业,制造业与房地产业对投资增长的贡献是最多的。

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继续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特点的分析_
投资论文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同时,影响投资增长的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经过3年治理通货膨胀的努力,199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名义值,以下无特别说明均同)从1993年的61.8%降至14.8%,1997年在惯性作用下进一步滑至8.8%。

1998年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新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大了国债投资力度,投资有所回升;1999年由于国债发行时机没有把握好等原因,造成了投资一度滑坡,增速降到 5.1%的低谷;这个问题后来得到了重视,从2000年开始,投资增长率逐年提高,2002年达到了16.1%(见图1)。

近年来投资增长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全社会投资中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国有投资增长对全社会投资“影响力”较大,投资增长机制仍不完善。

第二,投资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十分紧密。

投资很大程度上成为宏观政策的调节手段,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增长率过高、通货膨胀严重时,减少投资抑制经济过热;在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增长率持续放缓时,增加投资防止经济过冷(见下表1)。

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生特点突出,可持续性和自主增长能力不足。

1997~1998年,启动内需主要是依靠国有投资的增长,其中1998年国有投资增长率分别高于集体、个体和其他投资增长8.5、8.2和5.8个百分点,国有投资增量部分占全部投资增量比重比1997年上升12个百分点,达到66%。

1999年以来,国有和集体投资效益下降,积极性也随之降低。

1999年,二者各增长3.8%和3.5%,分别低于个体和其他投资约4个和1.5个百分点;2000年,集体投资有所回升,国有经济投资受上年基数较大的影响仅增长3.5%,低于个体和其他经济投资8.7和25个百分点;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回升到6.7%,与此同时,个体投资和其他投资则逐步适应经济环境,保持了稳固的上升势头,
增长率从1997年的6.8%和13%提升至15.3%和28.9%。

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投资增量占全部投资增量的比重由1997年的约37%提升到约63%,占据了首要地位;2002年,国有和其他投资增长17%,集体经济投资增速提高到11.8%,个体投资继续保持高达15.7%的增长率。

可以判断,我国非国有投资已经具有启动迹象(见图2)。

政府国债投资主要反映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因此政策性投资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是影响基本建设投资的变化。

根据不同投资的增长情况,可以分析政策性投资和非政策性投资因素作用程度的变化。

表2显示,1998年,基本建设投资是推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增长率是最高的,达到20.16%,另一方面其在总投资增量中的比重是最大的,为57.7%,这主要是由于扩大内需政策在初始阶段重点放在基本建设投资上,因此政策性因素对投资影响度很大。

1999年,基本建设投资受上年基数较大因素的制约增长率只有 4.52%,在投资增量中的比重降低到37.2%,但政策性投资力度仍然很大,而更新改造投资受控制加工工业项目政策的影响,同比下降了0.7%。

2000年,投资重点发生了较大变化,开始由维持短期经济扩张的基本建设投资转向具有中长期性质的更新改造投资上来。

当年基本建设投资增速为7.8%,在投资增量中的比重维持在31.7%。

更新改造投资增速
升到13.88%,比重达到20.3%,为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其他投资增幅明显提高,2001年二者在投资增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1.66%和16.92%,房地产投资已成为投资增长的主体贡献部分。

2002年投资态势有所反复,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比重提高了8.1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前期国债投资项目需注入大量后续资金,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1.1%,比重下降了将近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21.9%,比上年下降5.4个百分点,比重降低了8个百分点,但这一情况在2003年1、2月份得到扭转,国有及其他类型投资中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再次提高,分别达到41.8%和37%。

这种情况表明,政策性因素对投资增长的影响力度开始下降,非政策因素影响力度正在逐步提高。

3.从投资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稳定了投资预期,自筹和其他资金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从增长率和比重看。

自1997年起国家预算内资金保持了较快增长,1998年和1999年分别达到71%和54%的高速度,到2001年逐步降至20.71%的水平。

国家预算内投资在全部投资中比重由1997年的2.8%稳步升到2001年的6.7%;国内贷款增速[3]
[4]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