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2017年度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
15096886_对绵阳市2017_年上半年就业形势的分析与思考

35调研对绵阳市2017年上半年就业形势的分析与思考 今年上半年,绵阳市主要经济指标提速升位,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为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由于经济向好的一部分因素尚不稳定,就业压力得到缓解的基础尚不稳固,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一、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截至6月底,绵阳市实现城镇累计新就业35275人,城镇新增就业29477人(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累计新就业-自然减员),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5.3%、3.38%,城镇登记失业率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
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9135人,同比减少1200人,比去年末减少792人,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
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两旺,供求更趋平衡。
全市人力资源市场上半年岗位需求人数为50091人,求职人数为44129人,求人倍率为1.14。
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2889户,其中企业6264户,同比增长31.14%、15.76%;全市人社系统扶持成功创业76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4人;毕业五年内高校毕业生创业365人;返乡农民工新增创办企业382户,同比增加165户;农民工返乡创业吸纳就业总数达到80713人,本年度新增企业吸纳就业总人数5269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扩大,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减少。
截至6月,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总量157.04万人,同比增加6.15万人,其中省外就业67.53万人,同比增加8.7万人;省外务工人员回流4.26万人,同比减少2960人。
二、就业压力依然较大一是企业向好尚不稳定,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岗位出现持续减少。
截至6月,全市失业动态监测企业134户,在岗职工总数为88573人,比上月建档期岗位总数减少103人,减幅为0.12%。
比年初建档期岗位总数减少1053人,减幅为1.29%,且呈现逐月减少的趋势。
二是失业登记人数增长,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同比出现下降,显示就业压力较大。
1月至6月,全市净增登记失业人员2014人。
县人民政府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情况报告

县人民政府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情况报告县人民政府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情况天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情况报告;中共天城县委:今年以来,我县投资工作按照县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的“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的总体要求,围绕县十二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认真顺利开展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党务工作。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甚微下降,重大项目明显增强的支撑力作用明显增强,项目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
现将固定资产投资业务工作的情况绥安报告如下:一、固定资产投资业务完成情况1—3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1亿元,占计划16.1亿元的19.9%,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22%,基本建设投资业务增长150.8%,更新改造投资下降94.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3倍,电力等基础产业投资增势强劲。
投资总额的主要原因是红河烟厂更新改造投资大幅度下降。
雷打滩电磷一体化开发、巡检电厂扩建、脚落沼煤矿、县城给水扩建、县文体中心、庆来学校、庆来路、虹溪排洪隧洞工程、弥阳灌渠大河边支渠、巡检至西三连乡公路、北过境公路、弥师二级公路、锁平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新进展。
巡检司电厂2×300MW机组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完成,厂区排洪沟及排洪沟道路工程已完工,集控楼人工挖孔悬臂、汽机间人工挖孔桩浇筑已全部完工,厂区场地平整工程已完成80%,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基金41162万元,占总投资的15.5%;雷打滩正抓紧大坝及厂房混凝土浇筑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2661万元,占总投资的54.1%;县城给水扩建土建标已完成工程的90%;脚落沼煤矿完成投资基金741.17万元,占总投资的17.2%;庆来学校正抓紧建设工程建设;南部连乡公路路基成型100公里,完成投资1850万元,占总投资的46.3%,弥师路、锁平公路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已完成,进入施工阶段。
虹溪排洪隧洞工程项目工程完成投资1034.7万元,占总投资的38.5%;弥阳灌渠大河边支渠完成投资955万元,占总投资的52%。
绵阳市2010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绵阳市2010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2010-7-52010年一季度,全市紧紧抓住“投资拉动,产业支撑”这个重点,唱好灾后重建决胜年的开头戏,全市农业生产稳定,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逐渐活跃,财税收入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市场物价平稳,顺利实现“开门红”目标。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一季度,绵阳经济实现了“开门红”,完成GDP214.8亿元,增长17.9%,创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高于德阳0.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81亿元,增长4.2%,对GDP 贡献率为2.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7.05亿元,增长29.0%,对GDP贡献率为7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4.9亿元,增长10.1 %,对GDP贡献率为24.0%。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一季度的12.2:45.9:41.9变为10.6:49.9:39.5,一产降低了1.6个百分点,二产提高了4个百分点,三产降低了2.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生产方面1.农业生产一季度,全市农村经济开局良好。
小春作物长势普遍好于上年,主要畜禽产量继续增加。
其中,出栏生猪167.5万头,增长3.5%;实现肉类总产量17.16万吨,增长5.8%。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总产值38.93亿元,增长4.5%,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8个百分点,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2.81亿元,增长4.2%,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6个百分点。
2.工业经济一季度,在扩大内需、灾后恢复重建等因素的促进下,工业发展较快。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6.77亿元,增长41.8%;实现工业增加值77.8亿元,在全省排名第7位,与上年同期持平,增长31.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11位,增加值增速比“开门红”目标高3.6个百分点,圆满完成“开门红”目标任务。
低开高走稳中求好--2007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

低开高走稳中求好——2007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上半年,我区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推进重点项目的实施进度,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1-6月份,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66亿元,同比增长43.3%,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60.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增长的态势,总呈“低开高走”态势。
一、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1、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上半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共有建设项目54项,其中新开工项目22项,占项目总数的比重为40.7%,完成投资额20.07亿元,占完成总额的80.4%;续建项目32个,完成投资额4.89亿元,占完成总额的19.6%。
新开工项目不断增加,为我区经济发展蓄足后劲,有力拉动投资快速增长。
2、投资结构逐步合理1-6月份,以服务业投资为主的第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完成投资额39.30亿元,同比增长45.2%。
从第三产业内部分行业看,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6倍和6倍。
今年以来呈现高速增长,对我区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工业投资项目不断减少,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761万元,同比下降55.2%,继续呈下降态势,投资额仅占全区总额的0.7%。
3、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加速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完成8.97亿元,同比增长4倍。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完成7.76亿元,同比增长26倍,占基础设施投资的86.5%。
主要是鄞奉路片区一期旧城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的稳步推进,成支撑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高速增长的主心骨。
4、国有投资唱重头戏国有投资完成23.84亿元,同比增长4.7倍,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60.1%;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15.82亿元,同比下降32.7%,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39.9%,非国有投资中,民间投资完成14.85亿元,同比下降36.8%,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37.5%。
5、房地产开发投资减弱1- 6月份,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7亿元,同比下降34.8%,仅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37.1%。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精编论文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精编论文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精编论文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精编论文一、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对经济实现7.8%的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62亿元,同比增长21.5%,比去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如下特点:(1)国有经济投资增长仍是固定资产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比增长24.4%。
与此同时,集体和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较大,并有赶超国有经济之势。
前6个月,集体投资增长15.8%、个体投资增长19.4%,远高于去年同期两者合计仅7.5%的增幅;(2)中部地区投资增速虽然仍快于东西部地区,但投资增速有所减缓,且减幅大于东西部地区。
上半年,东部和中部地区投资分别增长22.9%和26.7%,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0.9%。
相比前5个月来看,东中西部地区投资增幅都有所回落,但中部地区降幅更大。
其中,中西部地区,投资增幅回落已持续3个月,并且回落速度加快;(3)更新改造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均有所回落。
上半年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增长23%,增幅比前5个月有所加快;更新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6.1%,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32.9%,增幅回落3.8个百分点;(4)从资金来源看,自筹资金增长较快。
上半年,国内预算内资金比去年同期增长51.8%,但所占比重只有6.6%;而自筹资金比去年同期增长25.7%,所占比重高达46%,其中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增长28.8%,占29.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扭转下降局面,同比增长25.6%;第二产业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增长25.3%,该产业投资增长对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增长的贡献由去年同期的18.9%上升为31.5%。
其中原材料工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50.4%,机械电子工业增长46%;第三产业增长23.8%,增势略有放慢。
在各行业中,机械行业、冶金行业、化工行业和煤炭行业的投资增幅居前四位,分别达77.3%、63.4%、50%和45%,这与往年的投资情况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表明我国的制造业开始吸收更多投资,也预示我国制造业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2016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报告

2016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报告今年以来,**市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州统计局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确保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发展。
一、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据上级反馈,本年1-6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低于全州%的增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投资累计总量位列全州第一,增速位居全州第九。
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0%。
其中,城镇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21%,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
从行业类别分:非电工业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亿元,同比下降%。
(一)基础设施投资、产业投资增长。
今年以来,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亿元,同比增长%;交通运输完成投资亿元,同比增长%;教育完成投资亿元,同比下降%;卫生完成投资亿元,同比增长%;旅游文化完成投资亿元,同比增长%;水利完成投资亿元,同比增长%。
上半年,**市产业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
(二)工业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
2016年上半年,全市非电工业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市规模以上投资比重为%,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红河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孵化园建设项目及红河坤和橡胶有限公司10万吨/年废轮胎综合利用项目等大型工业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全市工业投资增长带动作用明显。
2016年上半年我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亿元,同比下降%。
全市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全市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整持续,房地产市场剧烈震荡,库存积压严重,投资者资金链紧张,部分房地产项目已处于停工状态。
(三)新开工项目支撑作用明显,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计划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项目共223个(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10个),本年新增项目135个,同比增加31个,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新建项目8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全市已完成投资额的%。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报告.doc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报告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保增长促转型,有效增加资金投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固定资产投资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顺利完成年度计划投资任务。
1。
固定资产投资运营基本情况2011年,我市实际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8.73亿元,增长32.1%,其中固定资产1189.08亿元,增长3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54.23亿元,增长32.5%,2011年全面完成计划投资1353亿元,超额完成25.73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从全省来看,我市2011年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次于Xi安,位居全省第二,占全省的13.74%。
增长率仅次于杨凌和铜川,位居全省第三,比全省高出1.9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2011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11年各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保持在30%左右,1-7月增幅最低,为29%。
从1月到11月,最高增长率为32.8%。
单个月投资稳步增长,呈现逐月递增的趋势。
第一季度投资缓慢,平均每月投资20亿元。
从第二季度开始,投资进入快速增长期,平均每月投资125.46亿元。
(2)各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较大2011年,除绥德县未完成计划投资任务外,全市其他县区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任务,其中榆阳区、神木县、府谷县、米脂县、武步县超额完成追加投资计划任务。
从投资总额来看,榆阳区、神木县和府谷县分别位居第一、第二和第三。
三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占全市总量的60%。
从同比增速来看,贾县、横山县、府谷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绥德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慢,同比增速仅为1.45%榆林市2011年1-12月县域固定资产投资表单位:1亿元,%县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实际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初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初下达计划比例,年初完成追加投资计划比例,年初下达总任务,该计划新增投资固定资产与上年相比总增长为13981353451378.73189083232.10101.957.2榆阳283.127211.1284.39272.1616.824.60104.611169.616969369.2011年,全市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82.5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3.8%。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4.29•【字号】绵府办发〔2016〕22号•【施行日期】2016.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绵府办发〔2016〕2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科技城管委会,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相关部门:《绵阳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8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4月29日绵阳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绵阳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统一管理,全面掌握项目建设情况,推动项目顺利实施,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定的通知》(川府发〔2014〕5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重点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府发〔2012〕36号)要求,结合绵阳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项目是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经济活动的项目,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项目,含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第二章项目信息平台建设第三条建立全市统一的项目管理信息平台。
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包括市级总项目库和县市区(园区)分项目库、行业分项目库。
市级总库与县市区(园区)分项目库、行业分项目库实行分级联动管理。
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的建立、维护和运用等。
(一)市级总项目库: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对县市区(园区)分项目库、行业分项目库录入的项目信息进行审核、统计和管理。
(二)县市区(园区)分项目库:由各地发展改革(经济发展)部门牵头组织县级行业主管部门、项目业主包装和录入本辖区的项目,并负责项目信息的审核、维护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阳市2017年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内容摘要1-9月,我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8.99亿元,同比增长13.1%,投资总量居全省第7,全年占比低于时间进度1.93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2.8个百分点,高于我市全年投资目标增速(12%)1.1个百分点。
投资特点:一是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我市投资连续3个月保持了13%以上的增速。
二是重点项目不断取得新进展。
216个独立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8.88亿元,投资完成率78.35%,超时间进度3.35个百分点。
三是部分重点领域投资有力。
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完成投资357.25亿元,同比增长30.9%;产业投资高位运行,完成投资354.3亿元,同比增长20.3%;工业投资增速显著,完成投资354.13亿元,同比增长26.4%。
四是区域投资分化较大。
从时间进度目标来看,6个区域超前,8个区域滞后。
其中,江油超额完成投资14.5亿元,涪城缺口28.89亿元。
五是民间投资乏力。
完成投资567.78亿元,同比增长2.9%,比全省低4.6个百分点、比全国低3.1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4.8个百分点,低于1-8月2.8个百分点。
六是投资后续动力增强。
从施工项目个数来看,全市施工项目1853个,同比增长30%。
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凸显,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9.7%,比去年同期提升35.5个百分点。
七是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
完成投资121.1亿元,同比下降22.4%,增速连续两个月持续下滑,低于去年同期32.1个百分点。
八是资金到位情况良好。
共到位资金1027.54亿元,同比增长17.2%,比去年同期高15.6个百分点。
存在问题:一是投资距离时间进度目标差距较大。
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8.99亿元,较时间进度目标(1066.5亿元)差距27.51亿元,低于时间进度1.93个百分点。
二是民间投资增速不均衡。
全市同比增长2.9%,低于1-8月2.8个百分点。
两极分化严重,增速最高的安州(增长50%)与增速最低的仙海(下降61%)相比,相差111个百分点。
三是环保措施不达标使部分建筑材料价格上涨。
虽然大部分原材料企业已逐渐恢复生产,但原材料价格依然居高不下,部分材料“有价无市”。
四是个别重点项目推进缓慢。
因受天气、拆迁、土地、招标、资金等因素影响,九绵高速等个别重点项目进度较慢。
五是部分计划实施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不理想。
少数省市重点项目、城建攻坚项目由于前期工作推进缓慢,导致开工率低于时间进度。
工作建议:一是细化措施,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坚定信心,咬紧全市1422亿元的全年目标,攻坚克难,务求实效。
二是加强指导,平衡统筹月度投资任务。
建议10-12月份,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统计局,每月举行一次督导调研,分别赴投资存在缺口的县市区(园区)督导投资工作。
三是强化支撑,促进项目投资稳定增长。
做实项目储备,抓好四季度集中开工。
四是开放市场,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放宽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适当发展房地产。
五是强化环保意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加强环保宣传,密切监控重要原材料价格波动情况,如期推进项目建设。
六是强化协调,抓好项目建设保障服务。
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要素保障,主动服务好项目建设。
七是联合监测,加强项目投资预警。
第一时间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预警预判,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促投资、稳增长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开展“项目年”活动,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
1-9月,全市呈现出投资增速保持平稳、重点项目进展加快、投资后续动力增强等态势。
一、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一)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1-9月,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8.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0.28亿元。
投资总量位居全省第7,与去年同期和8月份持平。
占全年目标任务(1422亿元)的73.07%,低于时间进度1.93个百分点。
尽管在汛期和环保大督查背景影响下,重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部分项目已经停工或进度迟缓,但我市投资仍连续3月保持了13%以上的增长态势,1-9月同比增长13.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3%)2.8个百分点,高于全年目标(12%)1.1个百分点。
自4月份以来,连续6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其中,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完成886.88亿元,同比增长21.1%,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个百分点,拉动投资16.79%,充分反映了我市投资较强的内生动力。
图1:全省及绵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分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44.25亿元,同比上升1.4%,比1-8月下降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357.37亿元,同比增长26.8%,比1-8月下降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637.36亿元,同比上升7.5%,比1-8月上升1.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从去年同期4.87:29.4:65.73调整为4.36:34.18:61.46。
图2:全市三次产业投资增长情况(二)重点项目不断取得新进展216个独立省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66.59亿元,1-9月完成208.88亿元,投资完成率78.35%,超时间进度3.35个百分点。
41个独立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11.74亿元,1-9月完成投资91.9亿元,投资完成率82.24%。
其中,23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69.07亿元,完成率91.54%;18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3个,开工率72.22%。
175个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54.85亿元,1-9月完成投资116.98亿元,投资完成率75.54%。
其中,102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92.92亿元,完成率87.99%;73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52个,开工率71.23%。
(三)部分重点领域投资增长有力1.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快速增长1-9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357.25亿元,同比增长30.9%,比1-8月提升5.1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达34.4%,比去年同期高4.7个百分点。
自去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连续21个月保持20%以上的增长。
其中,供水业投资10.28亿元,同比增长60%,比1-8月高1.1个百分点;道路交通业投资133.76亿元,同比增长56.1%,比1-8月高6.7个百分点。
图3: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情况2.产业投资高位运行1-9月,全市产业投资累计完成354.3亿元,同比增长20.3%,自4月份以来,连续6月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占全市投资比重达34.1%,比去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
其中,采矿业投资9.58亿元,同比增长125.7%;制造业投资283.11亿元,同比增长23.9%,自6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对全市产业投资增长贡献了决定性力量。
图4:全市产业投资增长情况3.工业投资增长凸显1-9月,全市工业投资累计完成354.13亿元,同比增长26.4%,比去年同期提升16.9个百分点;全市技改投资累计完成327.76亿元,同比增长23.5%,比去年同期提升13.4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高速增长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图5:全市工业投资增长情况(四)区域投资分化较大从投资增速来看,1-9月,全市14个纳入统计的区域中,盐亭(21.6%)、江油(20.8%)、高新(18.9%)、三台(18.7%)、游仙(16.2)、科学城(15.8%)、北川(15.7%)、涪城(14.3%)8个地区呈两位数以上增长,科创区为-31.8%。
从时间进度完成情况来看,仅有6个地区超额完成了时间进度,分别为江油(超额14.5亿元)、三台(超额4.5亿元)、盐亭(超额3.74亿元)、北川(超额3.51亿元)、高新(超额2.76亿元)、游仙(超额2.54亿元)。
8个地区未能完成时间进度,分别为涪城(缺口28.89亿元)、科创(缺口10.17亿元)、经开(缺口8.24亿元)、安州(缺口6.03亿元)、梓潼(缺口4.73亿元)、科学城(缺口0.69亿元)、平武(缺口0.24亿元)、仙海(缺口0.08亿元)。
表1:2017年1-9月各县市区投资完成情况表单位:亿元(五)民间投资增长乏力1-9月,全市民间投资完成567.78亿元,同比增长2.9%,低于去年同期4.8个百分点,低于1-8月2.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7.5%)4.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6%)3.1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54.6%,较去年同期下降5.5个百分点,较1-8月下降0.8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在区域之间也出现较大分化,其中,增长较快的有安州(50%)、盐亭(28.3%)、高新(24%)、梓潼(22%)、北川(11.6%),增速下滑的有仙海(-61%)、科创(-36.3%)、平武(-24.7%)、经开(-13.1%)、三台(-10.3%)。
图6:全市民间投资增长情况(六)投资后续动力增强从施工项目个数来看,1-9月,全市施工项目1853个,同比增长30%。
其中,亿元级以上项目346个,同比增长24%。
本年新开工项目968个,同比增长16.8%。
其中,亿元及以上新开工项目116个,同比增长22.1%。
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凸显,1-9月,5000万以上项目完成投资632.3亿元,同比增长29.7%,比去年同期提升35.5个百分点,九绵高速、京东方、汉能等大型项目为我市项目库提供了明显支撑。
(七)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回落1-9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21.1亿元,同比下降22.4%,增速连续两个月下滑,低于去年同期32.1个百分点,比1-8月下降7.9个百分点,自3月份以来,已连续7个月呈负增长趋势。
1-9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395.87万平米,同比增长43.8%,其中:住宅面积337.54,同比增长30.5%;本年房屋竣工面积213.28万平米,同比下降31.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47.91,同比下降15.2%;商品房待售面积193.23万平米,同比增长9.3%,其中:住宅待售面积71.07万平米,同比下降21.4%。
图7: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情况(八)资金到位总体良好1-9月,全市共到位资金1027.54亿元,同比增长17.2%,比去年同期高15.6个百分点,比1-8月高1.1个百分点,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得以加强。
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96.84亿元,同比下降0.1%,比去年同期下降29.6个百分点;国内贷款99.32亿元,同比增长29.9%,比去年同期上升8.6个百分点;自筹资金667亿元,同比增长13.8%,比去年同期上升14.2个百分点;其他来源资金164.15亿元,同比增长42.9%,比去年同期上升55.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