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词派【精华版】

合集下载

花间派诗词经典大全

花间派诗词经典大全

花间派诗词经典大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花间派诗词经典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花间派诗词经典诗文内容,由本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花间派诗词经典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唐五代词花间词

唐五代词花间词

小山重叠金明灭,此词表面上看是写一女子晨起 梳妆过程、姿容服饰之美及其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独处闺中的妇女, 鬓云欲度香腮雪。 慵懒无聊的心境和自矜自怜的 从起床而梳妆以至穿衣一系列的动态, 懒起画蛾眉, 情怀,但联系作者累举不第、 从中体现出她孤独苦闷的心情。开头两 坎坷终生的遭遇,一定程度地 弄妆梳洗迟。 句是写她退了色、走了样的眉晕、额黄 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 和乱发,是隔夜残妆。三四两句写刚起 照花前后镜, 床时“弄妆”,用一“懒”字、一“迟” 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 花面交相映。 字由正面描写。下阕开头两句写妆成之 后的明艳,极写其人之美却无人欣赏。 ”的风格,便是指诗歌内容 新贴绣罗襦, 最后两句写穿衣时忽然看见衣服上有新 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 为主,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 双双金鹧鸪。 贴的“双双金鹧鸪”,均使用反衬手法。 (美丽、寂寞、孤独的贵妇) 感受的特征。
宋词概述
词的概述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是为 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辞,它始于梁代, 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词初名曲、 曲子、曲子词,简称 “ 词 ” ,又 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 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词的种类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一定的。每句的 平仄也是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小令 (58 字以内 ) 、中调 (59 一 90 字 ) 和长调( 91 字以上,最长的词达 240 字)。 有的主张 62 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 “ 慢词 ” , 都未成定论。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 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 叠或四叠。段在词学中称为 “ 片 ” 或 “ 阕 ” 。 “ 片 ” 即 “ 遍 ” ,指乐曲奏过一遍; “ 阕 ” 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 或上、下阕。

花间词派的花间词

花间词派的花间词

皇甫松生平简介
•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 (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 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 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 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 词》。
梦江南
•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 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 李珣,字德润,五代词人。其祖先为波斯 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少有时名, 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 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 不脱波斯人本色。 • 宾贡:古代地方向朝廷推举人才时,待以 宾礼,贡于京师。
李珣•南乡子
•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带香 游女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牛峤生平简介
• 牛峤字松卿,一字延峰,陇西狄道(今甘 肃临洮)人,祖籍安定鹑觚(今甘肃灵 台),中唐宰相牛僧孺之孙。他生逢乱世, 中进士仅两年,黄巢起义军破长安。在动 荡的僖宗朝历仕拾遗、补阙、尚书郎。光 启二年又避襄王李媪之乱,先流落吴越, 后寄寓巴蜀,过着飘荡生活。昭宗大顺二 年以后被西川节度使王建辟为判官。前蜀 开国,仕秘书监,以给事中卒于成都。
菩萨蛮
•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一生 拚,尽君今日欢。
欧阳炯《花间集叙》
• 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 夺春艳以争鲜。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 清;挹霞醴则穆王心醉。名高白雪, 声声而自合鸾歌;响遏行云,字字而 偏谐凤律。
二、词派风格
• 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 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 他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 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 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 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 离、幽深的意境。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 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花间词派举例说明

花间词派举例说明

花间词派举例说明
花间词派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文学流派,始于唐朝中期,由韦
应物、王之涣、孟浩然、李白以及杜甫等诗人组成,其代表作品之一
是《花间集》。

这个词派的主要特色是将花卉作为主要的意象,将花
卉的娇美与人世间的感情结合并逐渐发展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文学风格。

花间词派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
跟它的内在特质密不可分。

首先,它以花卉为中心,其特殊的表现手
法和想象方式含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让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

其次,它的情感表达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审美意义,通过洒脱自然的
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情感之震撼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从而达到了表现主体内心情感及审美体验的目的。

在花间词派的作品中,每一首词都充满了诗人对花卉的热爱之情,展现了其对自然万象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生命的珍视。

例如,王之涣的《登飞来峰》中“世情推却物华梦,惟伊是与美人同”的绝句,通过
梦中花卉的意象,借物指情,表现出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理想人生的向往。

又比如,韦应物的《菊花》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词句,以菊花的美丽寓意和情感交织,引出人生无常的主题,
令人感怀万千。

总之,花间词派代表了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审美风格,
通过花卉为主题的表现手法,表达了对生命、爱情、自然、时代等众
多主题的思考与抒发。

现如今,在人们对文学审美逐渐被商业化和浅
薄化困扰的时代,花间词派所蕴涵的精神和美学价值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

简述花间词派

简述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简介花间词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支重要的文学流派,主要盛行于唐代中后期。

它以描写女性美、表达个人情感和追求艳丽华贵的风格为特点,成为了唐代文学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从起源、特点和代表作品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花间词派。

1. 起源花间词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初期,当时著名女诗人薛涛以及她的弟子们在《花间集》中提出了“花间”一词。

薛涛将自己的作品定位于“花间”,意指她们写作时所关注的主题是闺阁女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内心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诗人开始拥护这种风格,并在其创作中加入了更多独具特色的元素,逐渐形成了独立而鲜明的花间词派。

2. 特点2.1 描写女性美花间词派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女性美的描写。

花间词派的诗人们以女性为主题,通过对女性容貌、仪态和心理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唐代女性的风采和魅力。

这些描写往往充满了艳丽华贵的色彩,追求形象的华美和绚丽。

2.2 表达个人情感花间词派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将个体的情感内核融入到作品中。

诗人们通过对爱情、离别、思乡等主题的深入探索,展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喜悦。

这种真实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花间词派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共鸣力。

2.3 追求艳丽华贵与其他文学流派相比,花间词派在形式上更加注重华丽辞藻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诗人们常常使用大量修饰词语、比喻、夸张等手法,使得作品在语言上更为华美。

同时,花间词派也注重音乐性与韵律,在结构上追求平仄工整、押韵和谐的效果。

3. 代表作品3.1 薛涛《菩萨蛮》《菩萨蛮》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之一,由唐代女诗人薛涛创作。

这首词以描写女性美为主题,通过对女主角容貌的细腻描写和深情表达,展示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内心的痛苦挣扎。

3.2 杜牧《秋夕》杜牧是唐代后期花间词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秋夕》被誉为花间词派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这首词以描写秋夕夜晚的景象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离别和思乡的深切感受。

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晚唐五代时流行的词派。

创始人是晚唐著名词人温庭筠,主要成员是五代西蜀的一批词人,如韦庄、牛希济、欧阳炯等。

他们的作品多描写女人和相似,内容狭窄,情调缠绵,词藻华丽。

后蜀赵承祚把温庭筠等18位作家的词编成《花间集》,花间派由此得名。

1、花间词的定义因后蜀赵崇祚收录始自温庭筠、欧阳炯、终至李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故又称西蜀词派为花间派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亦便被人们称为花间词。

2、花间词派的定义他们的词风香软,落笔多在闺房,以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体态,开历代词作之先河,其中也不乏一些好词句。

《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词“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3、花间词人的定义时人认为他们词风大体一致,将其词作结而成集,后世称为花间词人。

其中,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集》中的主要作家。

陈洵《海绡说词云》:“词兴于唐,李白肇基,温岐受命,五代瓒绪,韦庄为首。

”4、花间别调的定义欧阳炯的词也有另一面的作风堪称为“花间别调”。

请看其《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花间词派的形成,自有温庭筠的开山作用,但衍为流派,风行一时,则还有它更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学原因。

晚唐时局动荡,五代西蜀苟安,君臣醉生梦死,狎妓宴饮,耽于声色犬马。

正如欧阳炯《花间集序》中所述:“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

”花间词正是这种颓靡世风的产物。

晚唐五代诗人的心态,已由拯世济时转为绮思艳情,而他们的才力在中唐诗歌的繁荣发展之后,也不足以标新立异,于是把审美情趣由社会人生转向歌舞宴乐,专以深细婉曲的笔调,浓重艳丽的色彩写宫能感受、内心体验。

而李贺、李商隐、温庭筠、韩偓等人的部分诗歌,又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为花间词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词在晚唐五代便成了文人填写的、供君臣宴乐之间歌伎乐工演唱的曲子:“绮宴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戕,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花间派 温庭筠 韦庄

花间派 温庭筠 韦庄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 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 须断肠。
这首词,上片描写了风景如画的江南美景。大意 是:江南美好,游人陶醉,不肯离去,应终老于此。 躺在画船上,眼看着“春水碧于天”的春景图,耳听 着细细的雨声酣然入梦,好不惬意! 下片由物到人,侧重抒情。词人运用比喻写出了 酒店当垆女子长得洁白明媚。江南物美,人更美,让 人留恋忘返。然而,美景却触动了词人的无限乡愁。 他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因为,此时他 的家乡(中原一带)正是烽火连天,如果看到那种残 破的情景,一定会令人心伤不已的。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 悠悠。 肠断白蘋洲。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 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 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 着。 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 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 “肠断”的感情。
表现闺中女子之娇美。
3.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绮丽香艳、婉约柔媚”这
一风格的认识。
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便 是指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 主,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4.思考:前人评价其词“意象绵密,
富艳精工”。请结合词句内容加 以解说。
全篇选取“小山、鬓云、 香腮、蛾眉、花、镜、面、 绣罗襦、金鹧鸪”等意象, 画面交叠,富于视觉美, 故曰“意象绵密”。
温庭筠yún
唐代诗人、词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 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 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 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

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晚唐五代时流行的词派。

创始人是晚唐著名词人温庭筠,主要成员是五代西蜀的一批词人,如韦庄、牛希济、欧阳炯等。

他们的作品多描写女人和相似,内容狭窄,情调缠绵,词藻华丽。

后蜀赵承祚把温庭筠等18位作家的词编成《花间集》,花间派由此得名。

1、花间词的定义因后蜀赵崇祚收录始自温庭筠、欧阳炯、终至李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故又称西蜀词派为花间派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亦便被人们称为花间词。

2、花间词派的定义他们的词风香软,落笔多在闺房,以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体态,开历代词作之先河,其中也不乏一些好词句。

《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词“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3、花间词人的定义时人认为他们词风大体一致,将其词作结而成集,后世称为花间词人。

其中,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集》中的主要作家。

陈洵《海绡说词云》:“词兴于唐,李白肇基,温岐受命,五代瓒绪,韦庄为首。

”4、花间别调的定义欧阳炯的词也有另一面的作风堪称为“花间别调”。

请看其《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花间词派的形成,自有温庭筠的开山作用,但衍为流派,风行一时,则还有它更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学原因。

晚唐时局动荡,五代西蜀苟安,君臣醉生梦死,狎妓宴饮,耽于声色犬马。

正如欧阳炯《花间集序》中所述:“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

”花间词正是这种颓靡世风的产物。

晚唐五代诗人的心态,已由拯世济时转为绮思艳情,而他们的才力在中唐诗歌的繁荣发展之后,也不足以标新立异,于是把审美情趣由社会人生转向歌舞宴乐,专以深细婉曲的笔调,浓重艳丽的色彩写宫能感受、内心体验。

而李贺、李商隐、温庭筠、韩偓等人的部分诗歌,又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为花间词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词在晚唐五代便成了文人填写的、供君臣宴乐之间歌伎乐工演唱的曲子:“绮宴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戕,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温庭筠山西省平遥县长则村人士,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著
名诗 温庭筠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 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居江淮,后定居于鄠(hù)县(今陕西户县) 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早年以词赋知名, 然屡试不第,客游淮间。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 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 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 子助教。性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 因此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 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 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 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 鼻祖。现存词数量在唐人中最多,大都收入《花间集》。原有 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 奇小说集《乾巽子》,原本不传,《太平广记》引录甚多。[1]
详细了解花间派
+ 发展的背景 + 题材和内容
+ 流派的内涵广度及对后世的影响
+ 审美的欣赏
+ 晚唐时局动荡不安,五代西蜀,君臣醉生梦死,沉
醉于身心的放纵与享乐。政治的颓败使文人士大夫 产生了深刻的心理危机,为了寻求新的心理平衡, 他们将人生追求由外部的政治社会转向自我内心。 把审美情趣转向歌舞宴乐,以细腻的笔调,浓重的 色彩来描写内心体验,官能感受。而李商隐李杜等 人的诗歌,写身边事抒发内心感情,显示出婉约词 的风格。婉约派是在花间派之后,北宋词家延续花 间词宛转柔美之风,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 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然而大体上并 未脱离宛转柔美的轨迹。故明人提出来“婉约派” 来概括这一词派的词风。
-made by tear洛娃
+ 中国晚唐五代词派。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
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10卷),其中除温庭 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外,其余如韦庄、薛昭蕴、 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 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都是集中在蜀 地的文人。他们的词风大体相近。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 派。温庭筠、韦庄是其代表作家,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 离愁,但风格不同,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其 余词人,多蹈温、韦余风,内容不外歌咏旅愁闺怨、合 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格调不高。但鹿虔扆、 欧阳炯、孙光宪也有一些较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花间词 在思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 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花间集》有南宋绍兴、淳熙、 开禧年间3种刻本。今人李一氓《花间集校》,1981年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
BA CK
+ 花间派和婉约派内容大多描写男女相恋,悲欢离恨,离愁别绪
等儿女风情。但花间派在描写这方面内容也是多角度的。例如 写江南风物、劳动生活的欧阳炯《南乡子》:“游南浦,笑倚 春风相对语。”写边塞、征战内容的毛文锡的《甘州遍》: “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 马血沾蹄。破蕃奚,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还有一些咏物 写景的,如孙光宪《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 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轧鸣声 穿屋。”也有一些咏史怀古,抒沧桑之感、寄亡国之痛的词, 以古讽今,感慨深沉,寓意隽永,发人深省。而婉约派的词在 内容上扩大了范围,出现了吟咏自然风光,表现个人感悟经历 的作品。例如贺铸《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 黄时雨” 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苏轼的《江城子》:“十 年生死两茫茫”,抒写了他对亡妻“不思量,自难忘”的一片 真情。
+ 中国传统的诗歌以“言志”为中心,花间词则
以“缘情”为中心。花间词的“别具一格”的 创作模式,间接导致了北宋“词为艳科”观念 的形成,可以说是花间派为婉约派的创作提供 了借鉴,影响婉约派词的创作。北宋时期是词 的发展高峰,因而后人在阅读花间词的时候往 往是站在北宋词作的高峰为标杆来阅读的,所 以认为花间词派与婉约派不能相提并论。用一 个比方来说,花间词是处于人成长过程中的幼 儿时期,而婉约词则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壮年时 期,所以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婉约派 是”内容题材的狭窄,常被人所诟病的
BA CK
“艳”。由于这些词人大多是纨绔子弟,在政治上 没有什么作为,因此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女子生活, 呈现出对享乐生活的追求和感官刺激的欣羡。但这 所谓的“艳”,实际是指一种女性化的美感。词多 写女性生活和女性之美而带来的审美新感受,这就 使得诗词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个人感情世界。言情, 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婉 约词也往往抒写感时伤世之情。作家们把家国之恨、 身世之感,或打入艳情,或寓于咏物,表面看似抒 写爱情,描摹物象,实际上却别有寄托。例如辛弃 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 去。”运用比兴手法,看似些男女之情,实则抒写 家国之事,身心之感,哀婉含蓄。
BA CK
BA CK
+ 花间词和婉约词都是具有“可歌性”与音乐有很大的关系。《旧唐
书· 温庭筠传》曾记载飞卿“能逐弦歌之音,为侧艳之词”, 作家们 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既能表达情 谊又悦耳动听。两宋时期的而婉约词也是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 长期以来,文人对花间词的评价不够,花间词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花间词作为一种不同于中唐时期全新的文体形式,自然也会带给人们 全新的艺术感受。他们在刻画人物,模拟内心世界的方面有很高的技 巧,把人物内心刻画的真实感人。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妇女生活空 间很狭窄,因而描写的场景就在特定的画面中展开。虽然花间词人的 创作大多相同,但个人也有各自的特点。比如作为花间词代表的温庭 蕴和韦庄。在500首花间词中,也不全是花前月下,儿女情长。也有 怀古和咏史,虽然占的比例不大,但是率先把怀古咏史加入到词创作 中。另外,花间词多用比兴、双关、拟人等手法的描绘,也造就了花 间词阴柔婉转的风格特点。 + 婉约词以美来反映生活,创造大量的优秀作品,为历代人所喜爱。而 花间派作为婉约派的开山派,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分为重要的一笔, 我们也应该看清它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