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介绍
汉族服饰的特点与介绍

汉族服饰的特点与介绍汉族服饰是中国汉族民族的传统服装,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汉族服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颜色丰富多彩汉族服饰的颜色非常丰富多彩,以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鲜艳的颜色为主。
这些颜色代表着吉祥、喜庆和繁荣,体现了汉族人民的热情和豪放的性格。
二、注重细节和装饰汉族服饰注重细节和装饰,通过各种刺绣、织花、绣花等手法,将服饰设计得非常精美。
比如女性的汉服常常在衣襟、袖口、领口等处绣上花纹,男性的汉服则以挑线、织花为主要装饰。
三、款式独特多样汉族服饰的款式独特多样,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身份,有不同的服饰款式。
比如汉服是汉族传统的正装,包括衣、裤、裙、襦等,而礼服则是汉族人参加重大场合时穿的正式服装。
四、注重舒适度和便利性汉族服饰注重舒适度和便利性,以适应汉族人民的生活需要。
比如汉服的设计宽松舒适,可以方便行走和活动,同时也注重细节的照顾,使得穿着者能够感受到舒适和自由。
五、体现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汉族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汉族民族特色的体现。
汉族服饰的设计和制作都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比如龙凤、云纹、花鸟等,这些图案和纹饰都寓意着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六、具有历史传承和时代特点汉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时代特点。
在历史长河中,汉族服饰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改良,吸收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风格和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汉族服饰文化。
总结来说,汉族服饰具有丰富多彩的颜色、注重细节和装饰、独特多样的款式、舒适度和便利性、体现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具有历史传承和时代特点等特点。
汉族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族人民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重要方式。
通过穿着汉族服饰,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体验到汉族人民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世界各国传统服饰简介(较全)

世界各国传统服饰简介1. 中国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传统服饰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中国的传统服饰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在北方,著名的传统服饰是汉服,它是中国古代汉族人民的传统服饰。
汉服以其华丽的样式和独特的裁剪技巧而闻名。
在南方,传统服饰有旗袍和长衫等,它们以其简约而优雅的设计而著名。
2.的传统服饰是和服,它是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和服的特点是它的宽松和流线型的设计,强调对身体的尊重和优雅。
和服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场合和季节的不同,有不同的款式。
除了和服,也有一些其他的传统服饰,如浴衣、袴等。
3. 韩国韩国的传统服饰是韩服,它是韩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服的特点是它的宽松和直线型的设计,注重对身体轮廓的隐藏。
韩服通常由多层组成,包括上衣、下裤和外套等。
在韩国传统节日和婚礼等重要场合,人们会穿上韩服来表达敬意和庆贺。
4. 印度印度的传统服饰是萨利(Sari),它是印度妇女常穿的一种正式服装。
萨利是一种长长的、带有华丽的花纹的织物,妇女们将其围在身上,并结成精美的褶皱。
印度还有其他一些传统服饰,如库尔塔等,它们也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5. 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的传统服饰有多种类型,如卡夫塔和阿拉伯长袍等。
卡夫塔是一种宽松的连衣裙,常用轻薄的面料制成,适合炎热的气候。
阿拉伯长袍是一种宽松、长袍式的外套,通常由白色面料制成,以遮挡阳光和沙尘。
6. 波斯波斯是伊朗的传统服饰,它是一种华丽而富有装饰性的传统服装。
波斯有多种款式,包括带有菱形图案的长袍和头巾等。
波斯的传统服饰通常由丝绸和羊毛等高质量面料制成,注重细节和装饰。
7. 爱尔兰爱尔兰的传统服饰是卡尔科特。
卡尔科特是一种宽松的长袍,通常由厚实的羊毛面料制成。
这种传统服饰起源于爱尔兰农民的日常生活,经过时间的演变,现在成为了爱尔兰文化的象征之一。
8. 苏格兰苏格兰传统服饰是半裙。
半裙由褶皱的裙子和宽松的外套组成,通常由格子图案的羊毛面料制成。
中国各朝代服装特点介绍

中国各朝代服装特点介绍
1.夏朝服装:夏代人的服装主要为麻布与兽皮裙、裹胸、腕簪和腰带,腰带和头冠上面都带有装饰品。
2.商朝服装:商代人的服装较为华丽,男装主要为紧身长袍,女装为
长袍、长裙和上下两件式,用花纹和点缀图案进行装饰。
3.周朝服装:周代人的服装多以丝绸为主,男装为束腰短衫,女装为
长袍、长裙和长袍裙。
周朝服饰注重色彩搭配和花纹的应用。
4.秦朝服装:秦代服饰形式谨严,纯色布料,清新朴素,男女皆戴秦服,女子秦裙通常有卷边,男子则着长袍、长裤和靴子。
5.汉朝服装:汉代人的服装有明显的区别,男子穿半截袍子带尺褊,
戴笠帽。
女子则着长袍、长裙和褶子裤,并悬挂首饰,例如耳环、项链和
手镯等。
6.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风格多样,女性服饰以
褶子裙为主,戴花冠,男性则多穿戎装,也有文士装。
7.唐朝服装:唐代服装比较华丽,主要颜色以红色和绿色为主,女子
则穿着长袍裙和长绸袍,男子则穿着雪白袍装和五色车马服等。
8.宋朝服装:宋代服装注重轻巧形式,男装为素色束腰袍和短单裤,
女装为长袍和褶子裙,并注重细节、刺绣与装饰等风格,常常印有各种花
鸟图案。
9.元朝服装:元代服饰以五色丝纱为主,注重袖口与花边的点缀,红色、紫色和金色等色彩较为常见。
10.明朝服装:明代服饰以丝绸为主,讲究色彩鲜艳、图案华丽,并注重领子和袖口的花边刺绣。
11.清朝服装:清代服装以素色简约为主,注重纱质与滋润程度,男装以长袍裤为主,女装则有宽袖直筒长袍和长裙等简洁款式。
中国的传统服饰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服饰有哪些?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服饰。
下面将介绍几种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服饰。
1. 旗袍(qí páo):旗袍是中国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之一。
它起源于清朝,是一种修身合体的长袍,通常配有高领和全长袖,展现了女性的曲线美。
旗袍不仅流行于中国,还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成为中国的文化象征之一。
2. 唐装(táng zhuāng):唐装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经典之作。
它起源于唐朝,是一种宽松舒适的长袍,通常配有宽袖和腰带。
唐装注重对称和简洁的设计,体现出大气磅礴的古代帝国的风范。
3. 资中锦(zī zhōng jǐn):资中锦是中国锦织工艺品的代表作之一。
它起源于四川省资中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工艺技术。
资中锦的服饰通常采用花纹绣制,色彩鲜艳,图案精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妙之处。
4. 蓝色布料的长衫(lán sè bù liào de cháng shān):蓝色布料的长衫是中国北方地区传统男性服饰的典型代表。
它通常由蓝色棉布制成,流畅宽大的袖口使人感到舒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5. 茶衫(chá shān):茶衫是传统的中国衣着,适合炎热天气下的穿着。
茶衫采用轻薄的面料和宽松的设计,带有中国传统元素的装饰,展现了自然舒适的风格。
这些传统服饰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特色,展现了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全貌。
通过了解和传承传统服饰,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服饰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服饰介绍1. 嘿,你知道汉服吗?那可是中国传统文化服饰里超级美的存在呀!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样耀眼。
想想看,当你穿上汉服,走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哇,那感觉简直绝了!就像穿越回了古代一样。
2. 旗袍呀,那绝对是能展现女性魅力的神奇服饰!它把女性的曲线勾勒得那么完美,难道不是吗?就如同盛开的花朵般娇艳欲滴。
你看那些穿着旗袍的女子,摇曳生姿,多迷人呀!3. 唐装啊,那可是有着浓厚中国味的服饰呢!穿上它,就好像披上了一层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
你瞧,在一些重要场合,唐装一出现,那气场,多强大呀!4.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多么有特色呀!那华丽的装饰,就像草原上盛开的五彩斑斓的花。
当蒙古族同胞们穿上它们,在草原上奔跑的时候,不就像一群自由的精灵吗?5. 苗族的银饰服饰,简直太精美啦!那些银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星星坠落凡间。
看着苗族姑娘们穿戴整齐,跳着舞,你不觉得那画面美极了吗?6. 藏族的传统服饰,那可是充满了豪放与热情呀!那大大的袖子,飘动起来像风一样。
当藏族人民穿着它们在草原上欢歌笑语,多让人向往呀!7. 傣族的筒裙,多么有特色呀!那轻盈的材质,就像流水一样柔和。
傣族姑娘们穿着筒裙在竹林里穿梭,不就像仙女下凡吗?8. 瑶族的服饰,色彩斑斓得让人惊叹!就像一幅绚丽的画卷。
看到瑶族同胞们身着盛装,你难道不会被他们的美丽所打动吗?9. 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绸服饰,那独特的图案和色彩,就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吸引人。
维吾尔族姑娘们穿上它们跳舞,那场面,多热闹呀!10. 中国传统文化服饰真的是丰富多彩呀!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故事。
它们不只是衣服,更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呀,难道不是吗?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和珍惜它们呀!我的观点结论:中国传统文化服饰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我们要大力弘扬和传承。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介绍:
1.汉服: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起源于商周时期,历经汉、唐、宋、明等朝代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服的特点是宽松、舒适、典雅,注重面料和绣花工艺的精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2.唐装:唐装是唐代时期的传统服饰,以其宽松、华丽、大气的特点而闻名。
唐装的特点是宽袍大袖、高腰束腰、色彩斑斓,常常用金线、银线、珠片等装饰,体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开放。
3.旗袍: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一种,起源于清朝时期,是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
旗袍的特点是紧身、修身、高腰、开叉,体现了女性的曲线美和优雅气质。
4.中式礼服:中式礼服是中国传统婚礼、宴会等场合的传统服饰,包括龙袍、凤袍、唐装、旗袍等。
中式礼服的特点是华丽、庄重、典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贵与典雅。
总之,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创新,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汉服的详细介绍

汉服的详细介绍
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
汉
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中国没有其
他民族穿过的古代汉民族的服装。
汉服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所穿的
衣服,又称汉装、华服、华裳、玄衣、羽衣、霓裳、青衣等,是
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华文明历
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汉服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简称。
汉服体系庞大,共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汉服体系。
它包括汉
民族传统服饰(即汉服)和汉民族节日风俗(包括各种节庆)两
大类。
汉服,全称“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华夏”等。
在夏商周时期出现了第一件较为完整的服饰——夏衣。
其特点是
上衣下裳(也称裙裳)合为一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衣下裳,
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
后来这一服饰体系在汉代得到了进一步
的完善。
隋唐时期,受少数民族服饰影响,出现了“胡服”。
到
了宋代则演变成了“宋制”。
—— 1 —1 —。
我国历代服饰的特色和来历介绍

我国历代服饰的特色和来历介绍我国历代服饰的特色和来历丰富多彩,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变迁。
以下是对我国历代服饰的介绍:1.远古时期:特色:服饰的起源主要是出于实用,原始人类使用兽皮和树叶等来遮盖身体,保暖御寒。
来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逐渐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服装。
约5000年前,中国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人们开始用麻布做衣服。
2.先秦时期:特色:服饰开始有上衣下裳之分,同时出现了“深衣制”,即上衣下裳连接在一起的形式。
来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人们对服饰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实用,开始注重装饰和礼仪。
3.秦汉时期:特色:服饰日益讲究,着装华丽,尤其注重服饰的礼仪性。
来历:生产力的发展和统一国家的形成,使得服饰有了更多的变化和创新。
4.魏晋南北朝时期:特色:传统的深衣制在妇女中间尚有人穿着,同时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原男子开始流行上衣和裤装。
来历: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民族交融,使得服饰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5.隋唐时期:特色:无论官服还是民服,都表现出开放的思想和开拓的精神,充分反映了鲜明的时代性。
来历: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这些都在服饰上得到了体现。
6.宋元时期:特色:宋朝的服饰质朴简洁,元朝则因民族矛盾尖锐,服饰风格有所改变,男子的袍服多为宽绰,女子的服饰则受到蒙古族文化的影响。
来历:这两个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民族交融都对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
7.明清时期:特色:明朝的服饰继承了前代的特点并有所创新,清朝则因满族统治,服饰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女子的旗袍成为了标志性服饰。
来历:这两个时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使得服饰有了更多的变化和发展。
8.近代至现代:特色: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服饰开始与国际接轨,注重个性化和时尚感。
来历: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影响,都使得中国的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总的来说,我国历代服饰的特色和来历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饰是一个民族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是民族历史的积淀和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民族最为显着的外在标志。
傣族是云南省的特有民族和跨境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景谷、新平、元江、金平等地的热带河谷地带和温度较高的坝区。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云南的傣族人口有122.2万。
由于傣族分布地域较广,内部支系众多,各地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宗教信仰环境等不尽相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傣族服饰类型与款式。
根据傣族服饰的地域性特征,傣族服饰大概可分为西双版纳傣族服饰、德宏傣族服饰、新平傣族服饰以及文山傣族服饰等四个类型区。
此外,分布在大姚、永仁、永胜等县的傣族服饰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一傣族服饰的主要特点。
由于居住地域、环境气候以及传统文化及生活习俗各异,傣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服饰文化,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着特点:(一)服饰造型的多样性。
傣族居住地域较广,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有所差异,接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有所不同,加之过去交通不便,相互往来较少,因此形成了不同地区傣族服饰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傣族服饰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妇女服饰上,西双版纳傣族妇女内穿白色、绯红色紧身小背心,镶有彩色花边,外着大襟无领窄袖短衫,袖管和衣身的腰部很窄,衣服下摆宽,没有扣子,用布带扎结,下身穿长到能盖住脚的筒裙,多用银质腰带系在腰部,显得美丽而又大方;德宏州瑞丽等地的傣族妇女服饰,筒裙色彩艳丽,上衣较短,显得艳丽而又活泼;而芒市、盈江、陇川和梁河一带的妇女服饰则略有不同,已婚妇女上身着对襟窄袖短衫,下身穿黑色筒裙,系小围腰;未婚女子上身着浅色大襟或对襟窄袖短衫,下身穿深色长裤或花筒裙,系小围腰,显得端庄而雅致;普洱一带的傣族妇女不论年龄长幼,下身一律穿黑色筒裙,上身穿宽袖、敞领的衣服,多为蓝色和黑色,显得飘逸、素雅;新平、元江一带花腰傣妇女下身穿一至三条土青布筒裙,上身着缀有细银泡的贴身短衫和带红、黄、绿饰边的无纽扣短外衣,腰部系一条用丝线绣制的长带,显得斑斓而典雅;耿马县一带傣族妇女则下身着黑色筒裙,上身穿白色或淡蓝色窄袖短衫,显得素雅而别致。
此外,傣族服饰的多样性还表现在妇女头饰上。
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妇女,多在后脑上盘发髻,上插一把梳子,再用花朵插在发髻周围以作装饰。
孟定、瑞丽等地傣族妇女,在脑后挽发髻,在鬓角插一朵鲜花。
德宏州潞西、盈江、陇川等地傣族,已婚妇女挽发髻和戴包头;未婚女子用红头绳结发辫盘头一周,插以鲜花或孔雀形的镀金银饰物[1]115.新平、元江、元阳、红河等地傣族妇女也戴包头,但包头形状大小都不一致,各有特点。
(二)服饰设计的简洁性。
傣族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由此造就了傣族人民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和质朴善良的品质,这使得傣族人崇尚简洁朴素的衣着风格。
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的服饰简洁大方,头后挽发髻,穿紧身短衫,长筒裙,束腰。
德宏等地傣族在腰间系小围腰,有的披一块披巾,除此之外没有累赘的装饰布片或布条。
整个装束简洁大方、朴素自然,充分体现了傣族人民朴实无华、淡雅脱俗的民族性格。
(三)服饰风格的典雅性。
傣族女性服饰色彩清新,款式精致典雅。
《西双版纳风物志》中记载:“傣家妇女的服装,或许是世界上最美的服装,美观、朴实、贴身、大方而简洁。
”傣族女性服饰采用紧身短上衣、长裙,腰带系于腰际,服饰的典雅彰显出傣族女性的优雅气质。
由于傣族信仰“万物有灵”,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热爱生活的心态赋予傣族活泼爱美的性格。
特别是每当年节喜庆等特别场合,傣族着装不仅十分注重服饰的礼仪性,而且还体现出典雅大方的特点。
款式方面,傣族妇女紧身的小上衣配上浅色长筒裙,简洁雅致,清新脱俗。
傣族服饰收敛而不张扬外飘,紧束的筒裙使傣族妇女步伐轻盈、体态优美,尽显其服饰的典雅清新之美。
色彩方面,傣族服饰不仅色彩丰富、清新典雅,而且色泽亮丽、柔和明快,服装的颜色和周围大自然的绿色相得益彰、和谐自然。
(四)服饰图案的丰富性。
傣族的服饰图案不仅反映了傣族人民的文化与审美情趣,而且蕴涵着傣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和图腾崇拜。
傣族服饰的图案十分丰富,常见的有孔雀、大象、狮子、马、花、树、建筑和人物等。
西双版纳素有动物王国之称,原始森林中生活着孔雀、大象等各种动物,傣族人民把孔雀视为和平、幸福、吉祥的象征。
又因为大象能帮助他们从事生产劳动,所以也对大象推崇备至[2]10.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白神象代表着吉祥与幸福。
他们认为只要白神象在哪个地方出现,哪个地方就会逢凶化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不仅如此,白神象还是傣族人心目中和平安宁生活的守护神[3]230-231.可以说,傣族服饰图案体现了傣族人民“万物有灵”信仰和崇拜大自然的思想观念。
二傣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流动的文化,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中最外显、最直观的文化事象。
傣族服饰是傣族人民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基于对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理解与适应以及在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傣族服饰与傣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生活在西双版纳以及河谷地带的傣族,由于处于热带、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区,常年多雨湿热,以种植稻谷、甘蔗、橡胶和各种热带水果维持生计,因此西双版纳等地傣族服饰的质地较为柔软单薄。
紧身浅色短上衣,长筒裙,不仅可以抵御湿热的气候,而且适宜劳作。
西双版纳以种植水稻为主,到田间劳作,可以很方便地把长筒裙挽起来。
休息时,又可以把裙子放下来遮住膝盖。
男子穿的扭裆裤,裤身较宽,穿着凉爽.而居住在山地的傣族,由于受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以及海拔较高等自然因素影响,其服饰相对来说具有质地较厚,多条重叠等特点。
因此,从傣族服饰自然地理环境。
(二)傣族服饰体现着傣族人民的审美情趣。
首先,表现在傣族服饰色彩的运用上。
傣族服饰的色彩搭配给人以清新素雅的美感。
傣族妇女的服饰多以嫩黄色、天蓝色等浅色调为主,男子也多用白色、蓝色的包头。
其次,表现在傣族服饰款式的设计上。
傣族服饰的款式,尤其是女子的服装款式,清新脱俗,典雅别致。
再次,表现在傣族服饰图案的点缀上。
傣族服饰图案样式丰富多彩,其图案蕴含的水文化则表现出傣族人民受水影响下的审美取向。
傣族女子服饰上的纹样代表江河、山泉、溪流,有的筒裙上还有水罐、竹筒、竹瓢、葫芦等图样,反映出傣家人生活中与水的密切关系[4].(三)傣族服饰蕴含着傣族社会的等级观念。
傣族历史上的等级观念也反映在了服饰的细节中,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
例如,在封建社会时期,傣族妇女衣服的花边有明确的等级差异,农奴的服饰花边只能有一道,“翁”(属官)级可以装饰两道,“孟”(宣慰使及其血亲)级妇女(傣语称为“孟女南”)可装饰三道或三道以上。
在傣族妇女的服饰纹样装饰上,也分为多个等级,龙凤纹仅出现于“孟”级妇女的衣服上[5].此外,历史上傣族妇女筒裙上的平行五彩圈数量和花纹也因身份地位殊异而不同,社会等级和地位越高的妇女,其筒裙上的彩圈越多,筒裙的颜色也更加艳丽,并可以绣上银色星形花纹或金色金凤纹以彰显其高贵的身份与地位。
(四)傣族服饰是傣族人民的文化象征符号。
傣族服饰不仅凝聚了整个族群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认同,而且成为傣族人民的外在标识和象征符号。
首先,傣族服饰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或者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主要标志。
据唐樊绰《蛮书》卷四记载:“黑齿蛮以漆漆其齿,金齿蛮以金镂片裹其齿,银齿以银,有事出见人,则以此为饰,……皆当顶上为一髻。
以青布为通身祷,又斜披青布条。
……衣以绯布,以青布为饰。
”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服饰已作为部落(支系)识别标志。
我们今天所说的“水傣”、“旱傣”和“花腰傣”等便是从服饰上区别所在地域不同的傣族。
其次,傣族服饰成为不同年龄阶段的标识。
一般来说,傣族少女的服饰比较鲜艳,已婚妇女的服饰相对素雅,中老年妇女的服饰则老成稳重。
三傣族服饰的现代变迁。
在传统社会,因傣族大多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边远地区,其民族服饰的变迁相对缓慢。
近些年来,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以及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影响,傣族地区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傣族服饰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也呈现出巨大的变迁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傣族审美观念的变化。
在现代化浪潮的影响下,傣族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尤为突出地体现在对待本民族服装的态度上。
在许多傣族村寨里,一方面由于大量的西装、牛仔裤、T恤衫等进入傣族村寨,导致平时穿本民族服装的傣族特别是傣族男子不断减少,很多傣族只有在民族节庆或重要活动时才穿。
同时,傣族群众为了生产生活的方便,开始用轻便、价廉的汉族服装代替民族传统服饰。
如在德宏,女童不再穿传统服装和戴花帽,而是穿着大众童装;临近城镇的傣族年轻妇女不再穿当地的传统服装,男性服饰的现代化现象更加明显[6].另一方面,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傣族年轻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追求简洁、时尚和个性化的服饰。
如今,只有一些傣族中老年妇女还在坚持穿本民族的服饰,许多年轻人则喜欢具有现代化审美特点的时尚潮流服装。
(二)傣族服饰色彩的变化。
傣族服饰色彩由传统的以浅色系为主发展到现在深、浅色系并存。
在西双版纳等地,传统的傣族服饰一般以白色、浅黄色、水粉色等浅色调为主,这是因为西双版纳自然环境湿热,紫外线强,浅色的衣服可以减少吸热,保持凉爽。
随着傣族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傣族服饰的商业化倾向也不断明显。
为了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傣族服饰开始采用大红色、深紫色、深蓝色等更加艳丽明亮的色彩。
鲜艳亮丽的服饰色彩能更加吸引游客的注意,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
(三)傣族服饰款式的变化。
傣族服饰款式由传统的几种款式发展到现代化多种多样的款式。
傣族男子的服饰已基本汉化。
传统的傣族女子的服饰款式为:衣服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身为紧身内衣,外套衽或对襟圆领窄袖短衫,紧贴胳膊,下着长筒裙。
傣族女性整体的紧身衣、长筒裙没有变,但在衣领、袖口等处有了变化。
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傣装几乎每年都有些细节的改变,曾经流行过的样式大致有三种:一是上衣为无领无袖,短至肚脐的小褂,筒裙则改为拉链式长裙,臀部紧收,外缝3条彩线,下摆加大夸张成鱼尾状。
此款式的布料为色彩明艳的薄绸。
二是上衣无领无袖,领口呈方形,饰以花边,筒裙变为一片布围拢,用暗纽加固。
此款式的布料为浅色带刺绣花纹的薄纱。
三是上衣无领有袖,衣襟为斜襟,用暗纽固定,下着传统筒裙。
此款式用色泽亮丽的绸缎制成,其中衣袖、衣摆和筒裙下摆用同色的绣花薄纱装饰[7].(四)傣族服饰工艺的变化。
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傣族服饰制作工艺的改变。
在传统傣族村寨里,织傣锦做衣服是傣家妇女的拿手好活。
傣族妇女经过织布、染布,然后做成傣族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