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合集下载

车声水声嘈杂声声入耳的诗词

车声水声嘈杂声声入耳的诗词

车声水声嘈杂声声入耳的诗词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3、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4、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5、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

6、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7、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8、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9、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10、声声林上鸟,唤我北归秦。

11、声声不可听,令我愁思多。

12、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13、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14、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15、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16、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17、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

18、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

19、棓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20、声如穷家犬,吠窦何訚訚。

21、声分折杨吹,娇韵落梅风。

2019年经典对联范文

2019年经典对联范文

2019年经典对联范文篇一:经典对联赏析经典对联赏析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

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

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云: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又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原有一联云: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以上两联与第一联采用相同的艺术手段,均无作者和年代,因此不能断定谁是创新,谁是仿效;但可以说明,相同的艺术手段,可以表达绝然不同的思想情趣。

2.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此联是彭元瑞和纪晓岚岭行宫新联。

上联由彭元瑞出句,下联由纪晓岚应对。

乾隆55年(1790年)重阳合作的万松节前,乾隆从热河木兰围场打猎回来,驻跸于万松岭行宫。

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诞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十八公)、叠字(处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不流于俗套3.有车入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裘未敝金未尽今年季子不回家此联为“联圣”方地山所作春联。

方是袁世凯的门客,袁世凯二儿子袁寒云的老师.有一年春节他写了这副春联,说东家待我非常好,今年春节不回家了。

方把东家捧为孟尝君,自比为苏秦,既夸了东家,又夸了自己,确是大手笔的“杰作”。

王君实先生在四十年代讲授此联时,用了另一版本,下联是“金未尽衣未敝”,可惜其来源。

此联在结构上由两个三言句式和一个七言句式构成,读起来,节律感很强,可以看出:三言句式重复一次,而且与七言句式的前三位相重,因此,在结构上,三言句式只是七言句式的部分重复。

我爱读书的名言二年级

我爱读书的名言二年级

小学二年级读书格言【1】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2.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3.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高尔基4.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5.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

西塞罗6.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

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

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7.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8.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

富兰克林9.坏书如同坏朋友,能使我们堕落。

菲尔丁10.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清)袁牧11.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

德伯里12.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明)吴梦祥13.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阮元14.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15.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清)王永彬16.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

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

卡耐基17.读书贵有用;树德莫如滋。

《对联集锦》18.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

歌德19.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20.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

池莉小学二年级读书格言【2】1.拥有书籍就是教养的证据吗?果然如此,谁在教养上足与拥有满屋子书籍的书店主人抗衡。

路基亚诺斯2.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3.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宋)朱熹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6.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让朗读成为语文文言课堂的主旋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让朗读成为语文文言课堂的主旋律
应 该有 抑扬顿 挫 的节奏 , 觉 得 语文 课本 应该 是 时刻 能 听到那 学 生 琅琅读 书声 的 ,可 基础 上 的升华 。
如 今 这种 可爱 的景 象 却被 老师 的讲 读 所压 抑 ,反而 成 了语 有 同作 者感 同身受 的情感 ,“ 是 激 昂处还 。这一 文课堂被人遗忘的角落。在这里 ,我要说: 请重视语文课 它个 激 昂 ,是哀 伤处 还它 个哀 伤 ” 中的 朗读 ,让 朗读成 为语 文课 堂 的主旋 律吧 ! 环 节要 动 口 ,动心 ( 就 是在 朗读 中想 一
象, 效 果肯定 不 会好 。 如 果让 学生 事先对 课文 进行 了熟 读 , 容 。这 是 在 教 师 范读 之 后 ,首 先 是 学生

。 J ‘
1 . 学生动 L I 大声朗读 ,感知课文 内 . 1 大
甚 至 达到 了能 背诵 的程度 ,他 们 自然 会从 诵读 中感 知 和领 大声 动 口朗读 , 要读 准字音 , 读 出节奏 ,
学 生 提 出一些 具体 要 求 ,只有 这样 ,学生 才 能认 真地 听 。
是 表情 朗读 ,要 进入 情境 ,要 读得 脸上 有表 情 ,然后 品味 5 . 学 生 背读 ,听 读课 文 ,以致 成诵 。找 一个 朗读 能力
学 生 亲身 感受 到 了教 师读 的魅 力 ,才 能 自然 而然地 想 把课 语 言。

3 . 学 生 动 情 朗 读 ,分析 课 文 。在 简 单 分 析课 文 中 ,还 要 朗读 课 文 ,包 括分

重视 教师 的范读
有 很 多老 师怕 辛 苦 ,往往 省略 范读 这 一环 节或 者 找一 析 前 和分 析 后 两种 朗读 ,尤 其 是 分析 后 些 声 音材 料代 替 。但 我觉 得还 是 教师 亲 自范读 比较 好 ,教 的 朗 读 ,由于 已 经 掌握 了 文章 的 主 旨和

广播开头语

广播开头语

开场语和结束语一、新闻快报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掌握天下时事,关注多方论点,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这里是新闻视角栏目,今天为大家播报的新闻有:……2、“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让我们乘上时代的快车,穿越时空隧道,了解新闻动态,这里聚焦了社会的点点滴滴;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这里是新闻视角栏目,今天为大家播报的新闻有:……二、为你读诗有一朵花开的时间需要去等待,有一盏茶浓的间隙需要去品尝,花开花落,茶沉茶浮,诗歌精华,与你浪迹诗的世界;欢迎来到为你读诗三、小小保护伞1、小小保护伞,保护你我他,欢迎收听小小保护伞;2、生活小知识,健康保护伞;小小保护伞及时为你传递自我保护新知识,给你忙碌的学习生活送上一套保护套餐大家好,这里是小小保护伞四、生活百科尊敬的同学老师们:大家好学会什么,都不如学会生活;生活的百科,科学的百科,你的百科,一起美好生活尊敬的同学老师们:生活百科又要和您说再见了,咱们下期再见五、文海拾贝是专门为爱好写作的同学们设置的;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施展你的写作才能,说出你的喜怒哀乐,写下你的所见所得,记录你的真情实感;在这里我们不会限制写作内容、写作题材和篇幅的长短,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也可以大胆一试哟一旦你的作文被选中,就会在校园七彩树这个栏目中播出,让全校的师生一起欣赏你的佳作;同学们,你还可以给我们推荐别人写的好的文章哦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认真写,相信你的作文一定会在广播里和大家见面的;小伙伴们,加油啊童年是花,绚丽多彩;童年是云,自由自在;童年是风,轻快张扬;童年像马,勇往直前;童年像航船,乘风破浪;童年,有着五彩的随想,童年的歌谣最动听;欢迎大家准时来到文海拾贝广播站结束语:1、草儿清幽,花儿朵朵,让青春伴随着我们,把我们的美好愿望随风飘扬,凝聚在每一个角落,弥漫在天地间,永久不散;时间如流水般流过,又到了跟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希望大家下周同一时间继续来到“XXXX”,再见2、时间总是匆匆流逝,我们的栏目也将告一段落感谢大家收听这一期的节目让我们下周再见吧3、时间是一面海脚印渐渐被覆盖,就像你眼里的包容与和蔼;我们下期再见;4、浓浓的情难以割舍,淡淡的话娓娓动听,今天广播时间就接近尾声了,我们期待着下次的见面,我们下次准时见哦5、柔柔的一抹天蓝,风儿正在轻轻吹起摇篮,净净的一朵云彩,看着时间随风流逝,流逝的时间不再回来;让我们下期再见。

【经典话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经典话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经典话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

——顾宪成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让人哭泣的三个词是“别哭”。

勤奋者,抓紧时间;懒惰者,消磨时间;有志者,珍惜时间;无为者,浪费时间;忠诚者,遵守时间;投机者,等待时间;聪明者,积累时间;愚昧者,忽略时间;求知者,利用时间;无知者,荒度时间;实干者,重视时间;浪荡者,践踏时间;谦虚者,赢得时间;乐观者,赞美时间;悲观者,叹息时间。

一个8岁的女孩在她的作文《我的理想》中写道:“如果我是一名城市经理,当我看到母亲在街上卖红薯时,我可以把她慢慢地赶走。

”勇气是什么?勇气有时候是一种悍不畏死的选择,有时候不过是输得起的日常。

别人表现在你面前的勇气,并非真的都是勇敢而已,还有的人,根本就是经验太多,成果太多,而根本无所谓了。

如果没有聚集点,我们如何见面,如何开始,如何告别。

感谢那些与你擦肩而过的人,珍惜那些仍在你身边的人。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阵叹息。

男:20岁时,它是半成品;在30岁时,它是一种成品;40岁时,它是一家精品店;在50岁时,这是最好的;在60岁时,这是一个样本;我70岁的时候,它是一件纪念品。

每个女孩,生下来都是白雪公主。

命中注定要吃那颗美丽的毒苹果。

不过现实中的公主要靠自己,才能抵抗毒性,走上寻找王子的路。

多少人忍受不了,所以伤心,放弃,或者死去了。

活着的公主才有拥有幸福的资格。

女人一辈子,总要被爱情伤的死一次。

才明白活着是为什么。

对联

对联

谐音对
• 因荷(何)而得藕(偶)? 有杏(幸)不须梅(媒)。 -----宰相李贤、神童程敏 •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句?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敢出题(蹄)
缺字对
• 一、二、三、四、五、六、七(忘八); 孝、悌、忠、信、礼、义、廉(无耻) 传说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 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副 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身边的衙役都不解其意,郑板桥 看后,立即命令身边人从家里送来衣物和粮食。同 学们你能看出这副对联蕴含的深意吗?
对联的特点
• 对联的上句叫上联(也叫出句)下句叫 下联(也叫对句)对联的特点为: “四讲”: 字数讲相等 字音讲平仄 词语讲对仗 句法讲对称
对联的基本要求 :
上下联字数相等 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 词性相当 种类相当 结构(格式)相似 围绕同一主题 仄起平收
对 联 特 点
天增岁月人增寿
赏析下列佳联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2、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悼念鲁迅挽联 3、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楹联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上联概括岳阳楼的自然景观,登高望远,山水尽收眼底。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勉联 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有眼前景想到百姓的忧乐,触景生 情,抒发爱国情怀。
行业联(猜猜以下是哪个行业)
宾 馆
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茗碗香腾遣睡魔
茶 馆
瓦壶水沸邀清客
餐 馆 美味招来云外客

历史著名对联赏析

历史著名对联赏析

历史著名对联赏析1.读书声与天下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明代学者、东林党首领之一顾宪成为无锡东林书院所题联语。

在中国楹联史上,这是一幅最著名的楹联之一。

无锡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后废。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

作者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学者称泾阳先生,明无锡(今属江苏)人。

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

后因违帝意,削籍归里。

与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学者闻风响附,形成集团,被称为东林党。

后来东林党被昏庸的政府镇压下去,顾宪成也因此死难。

顾有《顾端文公集》传世。

这副楹联以对读书致用的期望以及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而被广泛传诵。

上联的风声和雨声既表示自然界中的风雨,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生动地描绘了当年东林党人在那风雨交加、国难深重的时代,坚持读书治学的情景,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学子们学好知识以经世致用的期望。

下联中“家”、“国”、“天下”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作为读书人所具有的强烈的责任感,也明确地指出了他们的学习态度——既要认真读书,还得关心时事,表达了东林党人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思想。

联语朴素无华,平中见奇。

全联将“声”和“事”有规律地五次重复相对,弥补了“读书”对“天下”的不工整;以“入耳”对“关心”,则工巧异常。

此联属于一字反复,上下联节奏点均平仄相对,无懈可击,别具匠心,因而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联。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

上联首字“中”,下联首字“秋”,点明时节。

联中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中秋联颇多以“月”为题材者。

如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其处对联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

此联也属“鹤顶格”,“虎”“溪”二字指明地点。

后来,有许多仿照此联而作者,比如南京燕子矶旁永济寺有一联:“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现悬于东林书院依庸堂内的一副著名对联。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这副对联是劝勉读书人要以经国济世为己任,至今仍有启迪、教育意义,也就是要求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学以致用,而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