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人群中医体质辨识分析

合集下载

体检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和常见体检结果的调查分析

体检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和常见体检结果的调查分析

体检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和常见体检结果的调查分析
梁惠陶;曾旭芳;劳丽陶;韦芳宁;黄虹;王莉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9(038)023
【总页数】2页(P1101-1102)
【作者】梁惠陶;曾旭芳;劳丽陶;韦芳宁;黄虹;王莉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510120;广东省中医院,510120;广东省中医院,510120;广东省中医院,510120;广东省中医院,510120;广东省中医院,51012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5~2016年某体检中心体检人群中风湿3项(ASO、RF、CRP)水平的调查分析 [J], 黄萍
2.体检人群中不同类型高尿酸血症(HUA)相关因素及中医体质的调查分析 [J], 徐慧平;饶李亮;黄河;周俏棋
3.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妇科癥瘕疾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分布特点 [J], 刘岩;孙敏
4.1114例健康体检人群饮食习惯与中医体质类型关系的对应分析 [J], 鹿佳;朱燕波;王琦;史会梅;戴昭宇;石劢;虞晓含;张笑梅;索艳风
5.日照市3130例体检人群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 [J], 王洪真;高楠;孙峰;魏咏梅;朱桂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872例体检人员中医体质情况分析

872例体检人员中医体质情况分析
1 9 8 6 , 1 1 1 : 4 1 7
有赖 于后 天脾 胃运 化 水谷 精 微 的不 断 充 养 ,健 脾 胃的 同
时, 给予 活血化瘀 、 消肿止痛之剂。
[ 6 】陶海英 , 马永刚. 松 梅乐注射剂促进骨 折愈合 的实验 研究
『 J ]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2 0 0 3 , 2 0 ( 9 ) : 8 3 1 - 8 3 2 【 7 】李强. 鹿瓜 多肽对去卵巢大 鼠骨 密度 、 股 骨生物力学及 松
第1 9 卷
V0 1 . 1 9
第6 期
No . 6
G u i d i n g J o u na r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n d P h a r ma c y
中莲为导报
体质是一种客 观存 在的生命 现象 , 由先天遗传 和后天获 得所形 成 的在形 态结构 、 功 能活动 和心理状态 方面 固有 的 、 相对稳定 的个体特性『 1 1 。 了解 个体的 中医体质状 况 , 是 进行 中 医健 康调养指导及制订健康 调养方案的重要依 据 , 而人群体
质差异情 况则是制 订居 民整体 预防保健 措施 的重要证 据支 持。 为初步了解江 门地 区的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 2 0 1 0 年1 O 月至 2 0 1 2 年5 月, 我们采用 国家 中医管理局 颁布 的中医 体质 分类 与判断标准 , 对体检人 员展开 中医体质类 型分布情
【 4 】李恩 , 薛延 , 王洪 复 , 等. 骨 质疏松 鉴别诊 断与治疗 [ MI . 北
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5 : 2 6 1 — 3 4 5

505例健康体检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关系分析

505例健康体检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关系分析
按 体 质定 义Ⅲ , 形态 结构 、 生 理 功 能 以 及 心 理 状
态等方 面 的特 质 是 体 质 的 主要 表 现 。身 高 、 形 体 胖
瘦 是宏 观 之形 质 , 血脂 、 血 糖 是 微 观 之 形 质 。 既 往 研
多 形体 偏胖 或苍 瘦 , 瘀 血质 以瘦 人居 多 , 气 郁质 以形 瘦 者居 多 。在体 质类 型与 血脂 、 血糖 关 系研究方 面 ,
究 Ⅲ认 为 , 阳虚 质 多形 体 白胖 、 肌 肉不 壮 , 阴虚 质 多 形 体瘦 长 , 痰湿 质 形 体 肥 胖 、 腹部肥满松软 , 湿 热 质
基金 项 目: 国家重 点 基础研 究 发展 计 划项 目( 2 0 1 1 C B 5 0 5 4 0 3 )
[ 摘要 ] 目的 研 究不 同体质 与 血脂 、 空腹 血糖 ( f a s t i n g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 F B G) 、 体 质 量指数 ( b o d y ma s s i n d e x ,
B MI ) 的关 系, 从 宏 观 和 微 观 角 度 探 究 体 质 的 形 态 结 构 特 质 。 方 法 对 5 0 5例 健 康 体 检 人 群 进 行 横 断 面 的 中 医体质调 查 , 同时测 定各 受试 者 的血 清 总胆 固醇 ( t o t a l c h o l e s t e r o l , TC ) 、 三 酰甘 油 ( t r i g t y e e r i d e , TG) 、 低密 度 脂蛋 白( 1 o w 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 L D L) 、 高密度 脂蛋 白( h i g h 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HDL ) 、 F B G, 计算 B MI , 比较 每 种 偏 颇 体 质 与 平 和 质 的 TC、 TG、 I D L、 HDI F B G、 B MI 及 高脂 血 症发 生率 , 对 每 种体 质 的 转化 分 与 T C、 TG、 L D L、 HDL、 B MI 进 行 多 元 线 性 回 归 分 析 。 结 果 阳 虚 质 者 T C、 TG、 B MI 显 著低 于平和 质 者 ( P< 0 . 0 5 , 或 P< 0 . 0 1 ) , 痰 湿质 者 B MI显 著 高 于 平 和 质 者 ( P< 0 . 0 5 ) , 气郁 质 者 B MI 显著低于平和质者( P< 0 . 0 1 ) 。与 平和质 比较 , 阳虚质 者 高脂 血症 的发 生 率呈 下 降趋 势 , 痰 湿 质 者 呈 升 高 趋 势 。 多元 线 性 回 归 分 析 显示, L D L越 高 , 阳虚质 转化 分越 低 ; T G越 高、 B MI越 大 , 阴虚 质 转 化 分 越 低 , F B G 越 高, 阴 虚 质 转 化 分 越

中医体质辨识19178

中医体质辨识19178
榆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
——中医体质辨识介绍
马伟
完整ppt
1
什么是体质?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事情: • 有人晚上和朋友们一起吃了火锅,第二天
脸上长了包…… • 夏天吹电风扇,一个人说再开高一点,有
的人说再开低一点…… • 同样是吃东西,有人吃了冰箱的东西就要
拉肚子,有人则喜欢吃凉的东西……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完整ppt
19
体质辨识与治未病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建立健康档 案6000余份;浙江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建立健康档案3000余份
上海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 在试运行阶段,已为500多人 作了体质辨识并建立健康档案。
完整ppt
20
体质辨识与治未病
① 治未病中心名医工作室专家在进行辨体诊疗 ② 健康调养咨询报告 ③ 9种体质宣传单页
完整ppt
13
通过体质辨识,明确体质类型,易患疾病,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所以 强调“识体质”、“辨脏腑”相结合,有 利于综合把握个体健康状态。
完整ppt
14
中医体质辨识流程
• 中医体质辨识流程1、通过中医四诊舌面脉 信息采集,根据中医体质分类量表进行综 合分析。
• 2、由医生进行统计计算,得出测试人各种 体质的评分。
完整ppt
2
• 所谓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
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 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 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完整ppt
3
什么是体质
体质辨识的三个相关问题
偏颇体质
体病(证)相关 疾病易感

体质可分
质 辨

298例体检客户中医经络检测结果与健康状态相关因素分析

298例体检客户中医经络检测结果与健康状态相关因素分析

现代医学Modern Medical Journal2020,Aug ;48(8):1015-1019[收稿日期]2019-10-15[修回日期]2020-08-12[作者简介]唐绍红(1964-),女,黑龙江鹤岗人,主任护师。

E -mail :1146032442@qq.com[通信作者]石婷婷E -mail :404149437@qq.com[引文格式]唐绍红,霍介格,韩晓明,等.298例体检客户中医经络检测结果与健康状态相关因素分析[J ].现代医学,2020,48(8):1015-1019.·论著·298例体检客户中医经络检测结果与健康状态相关因素分析唐绍红,霍介格,韩晓明,王蓓,李佳凝,石婷婷(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体检中心,江苏南京210028)[摘要]目的:通过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结果分析,探讨检测群体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为未病先防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方法:采用SHXK -JL -200F -C 型中医经络检测仪对298例体检客户进行检测,根据中医体质平衡、传导数据、脏腑辨证提示与健康状态等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298例检测人群均为复合偏颇体质,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位居前三位是阴虚体质、痰湿体质及血瘀体质,不同性别在阴虚体质及痰湿体质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

经络平衡数据统计显示男女不同性别在阴阳失衡及传导系数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

脏腑辨证方面,男女不同性别在肾阴虚、三焦寒湿、三焦湿热及肝经湿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将中医经络检测运用于体检人群,根据男性和女性体质特点、经络传导平衡问题、脏腑问题提示的健康风险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中医经络检测;中医体质;脏腑辨证;治未病[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62(2020)08-1015-05doi :10.3969/j.issn.1671-7562.2020.08.015Analysis of the related factors of TCM meridian test results and health status in 298patientsTANG Shaohong ,HUO Jiege ,HAN Xiaoming ,WANG Bei ,LI Jianing ,SHI Tingting(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Jiangsu Province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 of TCM meridian detector ,to explore the main health problems and their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rules ,an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health management.Methods :298case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clients were examined by SHXK -JL -200F -C TCM meridian detector.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CM physique balance ,conduction data ,viscer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health status.Results :In 298cases ,all the subjects were compound and biased constitution ,and the first three were yin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phlegm dampness constitution and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and the differ-ence of sex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meridian balanc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yin -yang imbalance and condu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men and women (P <0.05).As for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organ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kidney yin de-ficiency ,Three -Jiao cold and dampness ,Three -Jiao dampness and heat ,and liver meridian dampness and heat (P <0.05).Conclusion :TCM meridian examination is applied to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population ,and the health risk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n and women ,the balance of meridian conduction and ·5101·the viscera,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and guidance for further health management.[Key words]TCM meridian detection;TCM constitution;syndrome differentiation;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表里的独特系统,具有感应传导和调节机能平衡的作用[1],《灵枢·经脉》云:“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治未病科室服务对象

治未病科室服务对象

XXX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要服务对象“治未病”科的服务对象分为中医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病前状态人群,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以及育龄妇女、老年人等其他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共五类。

一、体质失调人群:根据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健康体检人群中体质辨识结果符合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或特禀质等偏颇体质者。

二、亚健康人群: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亚健康状态涉及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机体或精神、心理上的不适感或表现,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或易感冒、胃肠功能失调、睡眠质量下降等;2.与年龄不相符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的表现,如记忆力减退、性生活质量下降等。

三、病前状态人群:病前状态是指具备与具体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或出现理化指标异常,但未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容易向疾病状态转归的一种疾病前持续状态。

常见病前状态有高尿酸血症、糖调节异常、血脂异常、临界高血压、肥胖、颈肩腰腿痛、代谢综合征、更年期、经前综合征等。

四、慢性病稳定期人群: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指已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处于疾病稳定期,愿意接受中医健康管理,通过生活方式改变与自我保健,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向愈的人群。

例如已确诊有各种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冠心病、胃慢性肠炎、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鼻炎等或急性病恢复期如中风后、心梗后等目前处于稳定期的人群;五、其他特殊期人群:如育龄妇女(孕前调理)、男性(育前保健)、孕期妇女、生育准备夫妇、老年人(延年益寿)、发育期少儿等有中医调养需要人群。

备注:体质偏颇人群可以和其他人群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服务对象;其他特殊期人群为正常健康人群的特殊生理阶段;亚健康人群、病前状态人群、慢性病稳定期人群为健康的某种状态,对健康的影响为:慢性病稳定期人群>病前状态人群亚健康人群。

健康体检中甲状腺结节人群中医体质初探

健康体检中甲状腺结节人群中医体质初探
的关 系 。 1 资 料 与 方 法
男性 甲状 腺结 节 的检 出率 在 3 1岁开 始 呈 现上 升 趋 势 , 在5 1 ~6 O岁 达 到 峰 值 ,之 后 稍 有 下 落 ,而 女 性 甲状 腺结 节 的检 出率则 随着 年 龄增 长 检 出 率增 加 ,提 示 年
龄增 长是 甲状 腺结 节产 生 的 重要 因素 之一 。与 同年 龄 组男 性 比较 ,女 性 检 出率 均 高 于 男 性 ,但 5 1 ~6 0岁
1 . 3 统 计 方 法 :应 用 S P S S 1 7 . 0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计 量资料 用 z±s 表 示 ,不 同组 间率 的 比较 用 Y 。
检 验 ,P <O . 0 5认 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2 结 果
1 4 9 1人 中共 检 出 甲状 腺 结 节 5 7 7例 ,检 出 率 为
医生 体检 时触 及 ,也 可能 仅 在超 声 或 其 他辅 助检 查 时 偶 然 发现 。随着人 们健 康 体 检 的 普及 ,以及 更 多 单 位 将 甲状腺 检查 列为 健康 体 检 的项 目, 甲状 腺 结 节 的检
出率逐 年 提高 。流 行病 学 调 查研 究 发 现 ,在 非 缺 碘 地 区 ,临床 可触 及 的 甲状 腺 结 节 发 生 率 约 为 2 9 / 6 ~6 , 应 用超 声 波 检 查 时 甲 状 腺 结 节 发 生 率 可 达 1 9 ~
浙江 中医杂志 2 0 1 3年 8月 第 4 8卷 第 8期
【 诊法求 索】
健 康 体 检 中 甲状 腺 结 节 人 群 中医体 质初 探
沈 宏 平 周 建 扬 周 晓 琦
1 浙江 中医药大 学 浙江 杭州 3 1 0 0 5 3

中医体检评估标准

中医体检评估标准

中医体检评估标准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中医体检评估标准一、体检注意事项1(体检前不宜吸烟或饮酒,因为饮酒吸烟对脉象和舌苔均有影响。

2(体检前不要吃乌梅、葡萄、橘子等食物,这些食物容易造成舌苔假象,影响医生诊断。

3(不要使用香水等气味浓烈的护肤品,以免影响闻诊的准确性。

4(体检前不宜化妆,化妆品会掩盖本来的肤色,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因难,甚至作出错误的判断。

5(体检前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脉象, 6、近期服药情况告诉医生。

二、体质评估1.平和质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 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2.气虚质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4.阴虚质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5.痰湿质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检人群中医体质辨识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习惯的变化,居民体质类型可能受到影响并发生变化。

中医认为体质因素决定着人体对病邪的易感程度及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医宗金鉴》曰“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者……”。

由于个体体质的差异,感邪相同而发病各异。

发病的差异又导致治则的不同,体质强壮者外感六淫邪气易热化,多阳证、实证,“病实当治病留人”,祛邪为先,素体虚弱者则易寒化,多阴证、虚证,“病虚当留人治病”,先扶正后祛邪。

参照 2009 年 4 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该标准中对于体质的分型主要依据王琦的九分法,将体质分为九种( 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其中平和质为正常质,其他为偏颇质。

具体采用山东普瑞森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医体质辨识软件,采用计算机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体质辨识。

98% 的研究对象独立完成操作,2% 年龄大且视力不好的研究对象由本中心的主治中医师协助答卷。

经普瑞森中医体质辨识软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初步体质辨识结果,给出个性化的体质保健方案。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 3130 例中,男性 1757 例,占56. 1% ,女性 1373 例,占 43. 9% ; 平均年龄为( 41. 8± 10. 6) 岁,男女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1. 28,P > 0. 05) 。

单一体质 1027 例,占 32. 8% ,两种或两种以上体质兼夹者 2103 例,占 67. 2% 。

2.不同性别间体质分布情况: 男女平和质间比较,男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而女性中阳虚质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相关性分析显示,阳虚质与女性呈弱相关,相关系数是 0. 21,P < 0. 01。

男性痰湿质和湿热质明显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不高。

气郁质主要见于女性,与男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

各年龄段体质分布情况: 各年龄段间阳虚质、湿热质及瘀血质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 P <0. 01) ,各年龄段间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及气郁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气虚质、血瘀质与年龄呈正相关趋势,但相关系数不高。

兼夹体质分布情况: 两种或两种以上体质兼夹者 2103 例,占 67. 2% 。

其中,阳虚兼气虚质比例最大,121 例,占总数 3. 9% ,其次为阳虚兼血瘀质84 例,占总数 2. 7 % ,湿热兼痰湿质居第三位,75例,占总数 2. 4% 。

体质构成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阳虚体质所占比例较高,考虑与现代人户外生活少、气候潮湿、喜冷饮,夜生活频繁,夏季过度使用冷气空调等不良生活方式损伤阳气有关。

体质偏颇可能受气候环境、社会环境、工作方式、饮食习惯等的影响。

揭示了湿邪与阳虚质关系,外感湿邪与湿邪内生,内外相引,困阻阳气,使阳气变虚; 而阳气素虚之人,脾阳必然不振,“脾气散精”功能就会失常,从而导致湿邪内生。

当今人们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好食肥甘厚腻、喜炙烤、嗜烟酒、少运动,易酿湿生热,因此湿热质较多。

男子喜欢饮酒,正如《证治准绳·伤饮食》中指出: “酒之为物,气热而质湿”。

再加之年轻人喜食煎炸烧烤等食物,易蕴湿化热,而呈现湿热体质。

现代人生活节奏普遍偏快,脑力劳动及精神压力较大,饮食不规律或缺乏有效的锻炼等,这些都会影响人体元气的产生,增加气的消耗从而出现气虚的症状。

兼夹体质中,气虚最易兼夹其他体质。

中医学认为,人体阴阳气血津液的失衡状态可以相互影响,气虚可致气滞、酿痰、生热、血瘀; 反之,瘀血、痰湿、湿热可致气滞而有碍气之生成。

“气虚者,阳虚之渐也,阳虚者,气虚之甚也。

”气虚日久会出现阳虚,气虚质发展为阳虚质,即是“气不足便是寒”,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这可能与当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过大所导致的心身疲惫。

不同性别体质分布的区别: 与女性相比,男性平和质比例较高,偏颇体质中湿热质和痰湿质的比例较高,而女性阳虚质、气虚质、瘀血质、气郁质、阴虚质的比例较男性高,这种分布特点可能与男性和女性的生理特点、心理状态及不
同的生活起居习惯造成的。

男性痰湿质和湿热质较为突出,可能与男性社会活动较多、多食膏粱厚味、油腻之品、吸烟饮酒、安逸少劳从而酿湿生热有关,与女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女性占首位的是阳虚质,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其次依次为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等,与文献报道一致。

因此,女性应注重情绪的调养,保持平和的心态,培养乐观、欢乐的情绪,主动参加有
益的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动以养阳”多做运动促进气血流通。

在普食五谷杂粮的基础上多吃小麦、荞麦、柑橘皮、黄花菜、玫瑰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的食物。

年龄与体质之间的关系: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气虚质、瘀血质量化分数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气虚质与血瘀质的倾向越明显; 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多见于年轻人,量化分数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随着年龄增长,上述三种体质的倾向性逐渐消失。

这与王琦提出的“体质是按时相展开的生命过程”,个体生命的不同阶段,体质会不断演变的观点是一致的。

《灵枢·营卫生会》指出: “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

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及内脏由盛至衰,出现脏腑功能衰
弱,气血运行迟缓,从而形成气虚、血瘀的体质特征。

现代多位医者也支持这一观点,并随着年龄增长,血瘀质的检出率和证候积分值呈递增变化。

而青年人湿热质多见,与调查对象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

我们这组研究还发现,平和质在 20 ~ 50 岁之间者并不高,考虑与当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紧张、生活压力过大,年轻人经常处于繁忙劳碌之中,劳则气耗,长期的紧张应激使人身心疲惫,对体质发生了影响。

而 51 ~ 70 岁的中老年人平和质略高,考虑与离岗或退休后,工作压力减少,心态变平和,有时间做运动及更加注重养生保健有关。

比较这两组人群平和质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23. 78,P < 0. 01 ) 。

因此,个体体质类型的改变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个体生理病理状态的变化。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为从调理体质因素着手指导实践亚健康及慢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与日常养生保健提供了临床依据。

本次调查样本量大,分布人群较广,对于分析其健康现状,开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中医“治未病”工作,提高其健康水平具有一定意义,特别是运用相关性分析手法探讨各体质倾向与性别、年龄间的联系方面,在国内众多体质辨识报道中尚不多见,为中医健康管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体质对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阳虚体质的
人易受寒湿之邪而生阴寒病证等,湿热体质的人易受热之邪而生阳热病证,故此,了解自身体质可以更好地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目前,我们已针对各种体质制定了相应的中药、饮食、药膳、茶饮、运动、情志调节、针灸、推拿等的调护方法,已在临床中逐步展开,并希望对这组人群进行随访,观察上述方法对偏颇体质的改善效果。

通过中医药手段调理偏颇体质,改善脏腑功能,平衡气血阴阳,可预防疾病或延缓发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