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苗圃地选择

合集下载

油松种植技术及管理

油松种植技术及管理

油松,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针叶常绿乔木,具有喜光、深根性、耐寒耐旱的特性,木材富含松脂,耐腐性强,用途广泛。

以下是关于油松的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供广大种植者参考。

一、油松种植技术1. 选地整地油松喜肥沃、疏松、土层较深的地块,同时要求排水良好,灌溉方便。

在北方地区,山地育苗一般可选择地势平坦、坡度较小的阴坡或半阳坡,且要有较高的腐殖质含量。

在播种前一年秋季对地块进行翻耕,要求深翻,翻耕深度最好为30~50cm。

2. 种子处理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播种前需对油松种子进行消毒、浸种和催芽处理。

一般选择0.5%的福尔马林溶液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6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浸种后,将种子取出,置于25~30℃的环境中进行催芽。

3. 容器育苗选择背风向阳、便于操作的地块作为育苗地。

育苗地要经翻耕,做成低床或平床。

用高10厘米、直径7厘米的营养钵作育苗容器,用沙壤土和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制作成基质,并经消毒处理。

4. 播种催芽后的油松种子可直接播种。

播种深度以种子直径的2倍为宜。

播种后,覆盖细土,保持土壤湿润。

二、油松管理技术1. 浇水施肥油松喜湿润环境,但忌水涝。

在生长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

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苗木生长情况合理安排。

一般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每年施肥2~3次。

2. 修剪整形油松生长过程中,要及时修剪病弱枝、交叉枝、内向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修剪时间以春季为宜。

3. 病虫害防治油松常见的病虫害有松毛虫、松材线虫病等。

防治方法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可喷施杀虫剂或杀菌剂进行防治。

4. 采收与利用油松成熟期一般在20年以上。

当球果颜色由绿变为黄褐色,且部分球果开裂时,即可采收。

采收后,及时晾晒,使种子自然脱落。

收集种子后,进行加工处理,提取松香、松节油等。

总之,油松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包括选地整地、种子处理、容器育苗、播种、浇水施肥、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和采收与利用等方面。

油松育苗技术要点

油松育苗技术要点
病, 在 苗木 出齐 后一 周开 始 , 每隔 7 ~ 1 0天 喷 0 . 5 %~ 1 .
油松育苗地应选择排水 良好 、 灌溉方便 、 土层 深厚
的沙壤土或壤土 。土壤酸碱度为微酸性 或中性 。重粘
0 %等量式波尔多液或 O . 5 %~ 1 . 5 %硫 酸亚铁 溶液 。至 7 月 份苗茎基 部半 木质化 , 不见病症蔓延时 即停止喷药 。 油松苗一般在 2年 出圃 , 中间不必经过移植 , 要求
油松幼苗耐旱 、 怕淤 、 怕涝 , 故对灌溉要适 当控制 , 要 勤松土除草 , 也可施用除草剂 ( 以除草 醚为宜 ) 。 每次
有时必须在播后灌溉才能保证发 芽 ,宜 用喷灌或侧方 地 形较破碎时也可作大小为 1  ̄ 2 m : 的块状整 地。 比较 灌溉 。 催过芽的种子一般播 后 7 1 O 天 即发 芽出土。 在 干旱的地方可在梯 田上用垄播 ,早春将催过 芽的种子 发芽 出土后 、 种壳脱落前要 防鸟 害。 油松幼苗宜适 当密 生, 因此 间苗不要太早 , 以6 — 7 月 间生长旺盛时期较为 适 宜 。油松过稀时生长不 良, 过密则生 长纤 细 , 达不到
土、 盐碱地 、 地 下水 位高 的低 洼地 , 在 未经 充分改 良之
5 c m 以上 , 地径 0 . 4 e m以上 。 前均不适用 , 土壤 p H值超过 7 . 5时也不 宜用来 育油松 苗 高 1 苗。 2 山地育苗 油松 山地育苗具有育苗地离造林地近 ,便于起 苗 油松育 苗连作 的效果较好 , 不但苗 木生长茁壮 , 而
前不必灌水 , 也不 必覆盖 。 可在床 面喷土壤增温剂 以保 持水分 , 提 高地温 , 加速发芽 。在保水性 差的沙地苗 圃
坡、 灌木坡 ) 、 多年的老撩荒地 均可选作育苗地 , 而新 撩 荒地则 由于土壤较瘠薄 ,苗木 易得病而不甚相 宜。此

油松育苗技术简介

油松育苗技术简介

油松育苗技术简介刘根龙【期刊名称】《内蒙古林业》【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1页(P27)【作者】刘根龙【作者单位】武川县林业局井儿沟国有林场【正文语种】中文一、大田苗圃育苗1.育苗地选择育苗地应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壤深厚、酸碱度为微酸性或中性的沙壤土或壤土。

重粘土、盐碱地、地下水位过高(小于等于1米)的低洼地,在未经充分改良之前均不适用;土壤pH值超过7.5时,也不宜用来培育油松苗。

连作油松苗不但生长健壮,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前茬已发生猝倒病的不宜再进行连作。

2.整地与做床(1)整地。

育苗地应深翻整平,在深翻的同时施入基肥(在后山地区主要施用发酵过的牛羊粪)。

为预防猝倒病及地下害虫,在施肥同时,可施用硫酸亚铁每亩5公斤、克百威每亩500克左右进行土壤消毒。

(2)做床。

在培育油松苗前应做床,干旱地区一般采用低床育苗的方法,低床的床面一般低于步道15~20厘米,床面宽1~1.5米、步道宽30厘米,床面长度依照土地的平直程度而定,最长不宜超过4米,将床面平整成畦,以利于灌溉,之后将畦梗踏实。

3.播种(1)播种季节。

一般以春播为好,且宁早勿晚,后山地区以5月15日左右为宜,最晚不超过5月20日。

播种前须进行种子消毒,通常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也可用2%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进行催芽处理。

有多种催芽方法,最常用的是温水(45℃~60℃)浸泡1天,水温自然冷却后,待种子吸足水后捞出,放入容器内置于温暖处,每天早晨用温水淘洗1次,5~6天后大部分种皮开裂时,即可用来播种;也可在播种前1个月用湿沙埋藏(或雪藏),或用层积催芽法处理,定期翻动检查,待有1/3种子裂嘴时,即可用来播种。

(2)播种方法。

以条播为主,播幅7~10厘米,条中心距20~25厘米,每亩播种量15~20公斤,通常用河沟低洼处背风土进行覆盖,覆土厚度1~1.5厘米,播后稍加镇压。

播种前须灌足底水,一般在播种后不必再灌水,也不必覆盖,但须在床面喷土壤增湿剂,以保持水分,促进发芽。

油松栽培技术

油松栽培技术
油松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松苗猝倒病
主要发生在幼苗期,症状为茎叶突然失水干枯或猝倒,病原体是真菌中的一 种。可采取使用无菌土壤、加强排水和药剂处理等方法防治。
松叶锈病
表现为针叶出现黄色或红褐色斑点,后期出现黄色或红褐色粉状夏孢子堆。 可采取清除菌源、化学药剂和加强管理等方法防治。
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幼林抚育
浇水
油松幼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 应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施肥
在幼苗期,应根据油松的生长 需要,施用适量的肥料,以满
足其营养需求。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油松的生长状况,一 旦发现病虫害,应立即采取措
施进行治疗。
成林抚育
01
02
03
修剪
为了使油松生长得更好, 应定期修剪树枝,除去多 余的枝条和枯枝。
施肥
在油松成林期,应根据树 木生长的需要,合理施肥 ,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移植
在油松成林期,可以根据 需要,进行移植,以调整 树木的密度和分布。
松土除草
松土
定期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促进油松根系的生长发 育。
除草
及时除去油松周围的杂草,可以防止杂草与树木争夺养分和 水分,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05
油松栽培技术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油松简介 • 油松栽培技术 • 油松种植技术 • 油松抚育管理 • 油松病虫害防治
01
油松简介
油松的基本信息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国北方及西部 高度:可达30米
生长习性:喜光、耐寒
油松的地理分布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等地区
土质条件

油松植苗施工方案

油松植苗施工方案

油松植苗施工方案1. 引言油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广泛种植于我国北方地区。

植苗施工作为油松种植的重要环节,对于油松的生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油松植苗的施工方案,包括前期准备、苗木选择、施工时间、施工方法等内容。

2. 前期准备2.1 地块选择选择适宜的地块是油松植苗的基础。

油松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5.5-7之间为宜。

同时,在选择地块时要考虑到光照条件,避免油松在阴暗的环境下生长。

2.2 土壤改良根据地块现有的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措施,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常用的改良方法包括添加有机肥料、石灰和有机质等。

2.3 病虫害防治在种植油松前,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或者进行生物防治。

3. 苗木选择3.1 苗源选择选择适宜的苗源对于油松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来自正规苗圃的苗木,注意苗木的健康状况和生长情况。

3.2 苗木规格根据实际需求和地块情况,选择合适的苗木规格。

常见的苗木规格有2-3年生的幼苗和3-4年生的中苗。

3.3 种植季节选择油松的最佳种植季节为春季和秋季。

根据地区气候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进行植苗施工。

4. 施工时间4.1 春季植苗春季是油松植苗的主要季节,一般在4月至5月进行。

植苗前需要注意土壤的湿度,避免过湿或过干的情况。

4.2 秋季植苗秋季也是油松植苗的适宜季节,一般在9月至10月进行。

植苗前需要注意土壤的湿度,避免过湿或过干的情况。

5. 施工方法5.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整地、培土、浇水等。

先将地块整理平实,去除杂草和石头等。

然后进行培土工作,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最后进行适量的浇水,以保证苗木的湿润。

5.2 栽植苗木油松的栽植可以采用条沟栽植或穴植方法。

根据苗木规格和地块情况选择合适的栽植方法。

在栽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苗木的竖直和根颈的深度。

5.3 压实土壤栽植完成后,要用脚或者工具轻轻压实土壤,以保证苗木与土壤的接触紧密,避免气温变化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油松栽培技术

油松栽培技术

油松栽培技术油松是一种常见的乔木,适应性强,生长快,可供制材、用材、观赏等多种用途。

油松栽培技术至关重要,对油松的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油松栽培的技术,包括选择地点、育苗、栽植和管理等方面。

一、选择地点油松栽培的地点应该选择在平坦或略微倾斜的山坡、山脊或者山谷腹地方。

生长适宜的地区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

应避免选择水湿、空气不流通和水平缓坡的低洼地。

此外,还应注意留有足够的空间,方便树木的生长和发展。

此外,还要注意不要在村镇、工厂、道路、高压线等设施周围进行油松栽培,以避免干扰到周边环境和人口健康。

二、育苗1.种子采摘首先,需要采摘油松成熟的锥果。

在锥果完全成熟后采摘,锥果由绿色变为灰黄色,再变为暗褐色时即可采摘。

将采摘好的锥果摆放在通风良好、干燥清洁的地方,自然晾干,一般可以保证存活率在80%以上。

2.播种播种一般选在秋季,将秋季采摘的油松种子放置在水中进行浸水。

浸水的时间应该控制好,一般为12-24小时,水温不宜太高。

浸水后,将种子取出来,用湿布将种子包裹起来,然后放入塑料袋中。

塑料袋中种子与布一同密封,在15-20℃的温度下发芽。

三、栽植栽植油松要选择从苗场隔离的新土,要保证透气性和排水性,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添加有机肥和矿质肥。

油松根系发达,需要挖深度大约为30至40厘米,宽度大约为45厘米的栽植坑。

将树苗放入栽植坑中,外部填充土壤要均匀压实,把树干和树根之间的空隙填上,保证树干和树根之间的夹角不超过10度。

四、管理1.浇水油松在长期生长过程中要保持水份充足,而且一年在生长季折其一次,浇水要多次,雨量不足时会增加浇水次数。

2.施肥在生长季节在地表土沿周围围树15 -20厘米处挖一个小土槽,在土槽中添加成熟有机肥料,油松便得以吸收,生长得更快,铁和宏量元素供给太少会引起叶片发黄。

3.剪枝油松从种子发芽到成苗,经过70-80天;采苗后的油松经5-7年才能成为树。

油松种植技术和方法

油松种植技术和方法

油松种植技术和方法
油松种植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选址、造林、管理和保护四个方面。

1.选址: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是油松种植的重要前提。

油松喜光,喜干燥和疏松的土壤环境,一般选取海拔在800-1500米、年均气温8-14摄氏度、年均降雨量500-800毫米的
地区进行种植。

2.造林:油松可以通过育苗和造林两种方式进行种植。

育苗时,选择优质的油松种子,进行种子处理和萌发,然后进行苗木移栽。

造林时,选择适宜的时间和地点,在地面上挖坑,放入树苗,然后进行固定和培土,最后进行灌水。

3.管理:油松种植后需要进行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和
松鼠防治等。

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状况进行合理的补水,避免过度或过少。

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油松的生长需要进行合理的肥料投放。

修剪要及时清理树冠下的杂草,保持空气流通和光线透射。

松鼠是油松的常见害虫,要采取防治措施,如设置捕杀器具或喷洒松松油等。

4.保护:保护油松的生长环境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要加
强对火灾、病虫害和盗伐等的预防和控制。

火灾是油松的主要威胁之一,要通过建立防火带和增加火源管理措施来预防火灾的发生。

病虫害也会对油松造成损害,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喷洒杀虫剂进行控制。

盗伐是油松的非法采伐,要加强森林监管和打击盗伐行为,保护油松的种植资源。

油松山地育苗技术

油松山地育苗技术

春季少雨干 旱 。该 区年平均 气温 1  ̄ 2 C,≥I  ̄ O C活动积 温平 均为3 3  ̄ 83 C,极端最高气温4 . ̄ 14 C,极端 最低 气温- 06c。 2 . o 初霜 期 在 1 月上 旬 ,晚 霜期 在 翌 年 的 3 0 月下 旬 ,无霜 期 24 ,年平均 降雨量6 6 5 1d 6 .mm,雨量 多集 中在 7 、9 、8 三个 月 ,影响苗木生长 的主要 灾害性 气候是春旱 和冬春 时节的
子 质量 。

4 播 种
4 1 催 芽 .
以温水 浸种催芽 和药物浸种催 芽。即用 1 高锰 酸钾 %的 水溶液( 水温5 ~6  ̄ 在容器内浸种2 后 ,捞 出种子并用清 0 0C) h 水 冲洗 l ,然后再用 清水浸 种1 ~1h 遍 0 2 ,待种子吸水 膨胀
2 2 种子贮藏 .
病 虫 害的 防治 等 , 为油 松 山 地 育 苗提 供 参 考 。
关 键 词 : 油松 ;山 地 育 苗 ;苗期 管理
油松 (iu a u eomi a r) Pn s tb l [r s C r.属松 科 (iaee松 a Pn ca )
3 育苗
3 1 苗圃地的选择 .
油松 山地育苗 的临时苗 圃地应选 择靠近造林 区的地块 或设在造 林作业 区内 ,使培 育苗木 既适应造林 地的环境 条 件 ,又 可减少运输 环节 ,提 高造林 成活率 。育苗地以 背风 阳坡或 半阳坡为宜 。土 质肥沃 ,土 层较厚 ,质地为沙壤 或 壤地 ,酸碱度为微酸性或 中性 ,靠近水源的生茬地块最好 , 河道地 势低洼 区、粘地 、重 盐碱地 、撂荒地和 多年耕种 的 耕地不宜育苗。且苗圃地 的坡 度不宜超过2 。。 5
1 试验 区基本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1.3 速生期
苗木速生期需水增多,应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保证水分供应,尤其是间苗或追肥后要及时灌水,浇匀浇透,土壤浸湿深度应达到主根分布深度。灌水应在早晨和傍晚进行,避免在气温最高的中午灌水。每次灌溉或暴雨后要及时为油松苗清洗淤泥。
8.1.1.4 生长后期
苗木生长后期,即8月下旬停止灌溉,防止苗木徒长,使苗木充分木质化。土壤封冻前灌足防冻水,以利于苗木安全越冬。
9.4.2 运输
苗木运输途中不得重压、日晒,对苗木采取保湿、降温、通气等措施,以防发热。苗木运到目的地后,应立即开包、栽植或在阴凉处进行假植。
9.5 苗木生产技术档案
按照本标准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建立相应的育苗技术管理档案。主要内容包括:苗圃土地利用和耕作情况;苗木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各阶段采取的技术措施;各项作业的实际用工量和肥、药、物料的使用情况等。苗木技术档案要有专人记载,坚持按时填写,做到准确无误。由苗圃技术负责人审查后存档。
9 苗木出圃
9.1 起苗
9.1.1 起苗前准备
起苗前2 d~3 d 灌足底水,补充苗木本身水分,待土壤稍干后再起苗。
9.1.2 起苗时间
起苗应与造林时间相衔接,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一般以春季起苗为主,适时早起,在苗木开始萌动前起苗。秋季起苗要在背风向阳处假植贮藏。
9.1.3 起苗方法
采用人工起苗或机械起苗方法,即用锨或起苗犁起苗。起苗深度以20 cm~25 cm为宜。
9.1.4 起苗要求
起苗时注意保持根系完整,不要伤害苗干和顶芽。不宜在大风天起苗,以减少根系失水风干。
9.2 苗木分级
起苗后,由种苗质检员根据苗木根系、地径、苗高及病虫害、机械损伤等综合情况进行分级,做好等级标记。苗木分级要在庇荫背风处进行。
9.3 假植
9.3.1 临时假植
起苗分级后,应及时进行栽植或外运。不能立即栽植或外运时,要进行临时假植。假植时,开一条与主风方向相垂直的沟,沟的深度和宽度各为30 cm~40 cm(按苗根长短和苗木数量确定)。假植时苗木稍倾斜摆放,用湿土覆盖根系和苗茎的下部,并踩实以防透风。若假植时间超过3天,应灌水或向苗干喷水保湿。
也可在播种前5 d~7 d,将硫酸亚铁药剂研碎,与细干土一起制成药土,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每平方米用硫酸亚铁药剂20g,然后浅翻、平整。
五氯硝基
苯混合液
播种前5 d~7 d,将75%的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2g~4g,混拌适量细土,均匀撒在土壤表面,再浅翻、平整。
高锰酸钾
播种前5 d~7 d,用0.5%的高锰酸钾喷洒床面进行消毒
7 播种
7.1 播种时间
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适时早播。
7.2 播种量
根据种子质量等级、预产苗量等因素,每公顷播种量225 kg~300 kg。
7.3 播种方法
7.3.1 开沟
以开沟条播为宜,开沟要端直,沟底平。沟深1.0 cm~1.5 cm,沟宽5 cm~7 cm,沟间距15 cm~20 cm。
9.3.2 越冬假植
秋季起苗,翌春栽植的苗木,应挖假植坑进行越冬假植。坑宽100 cm~300 cm,坑深40cm~60 cm,坑的具体深度、宽度和长度根据苗木根系长度和苗木数量而定。将苗木散开全部埋入假植坑中,踩实,浇透水,使根系与土壤密接。
9.4 包装和运输
9.4.1 包装
需要运输的苗木,运苗前根系要蘸泥浆或保水剂,用草帘、蒲包、纸箱等材料包装,并附有苗木标签和质量检验证书。跨县运输的苗木,还应附有苗木检疫证书。
硫酸铵
60~75
将硫酸铵兑于水中,喷洒在苗床上,喷后用清水洗苗;或结合浇水,浇灌于苗行间。
浇灌追肥时不要离根太近,以免灼伤新根。
6月中旬
150~180
7月上中旬
180~255
8月中旬
磷酸二氢钾
以叶面均着肥为宜
在早、晚或阴天,将浓度0.5%的磷酸二氢钾肥液喷洒在苗株上。
8月下旬
8.1.3 松土除草
8.3.1 松土
8.1.4 间苗
8.1.4.1 间苗时间
一般非过密可不间苗,如需间苗不宜过早。当苗木生长旺盛,苗木间出现竞争并产生分化时,进行第一次间苗,一般在6月~7月份,隔10 d~20 d进行第二次间苗。
8.1.4.2 间苗技术要求
间苗采用间去大小两头留中间的方法。全苗处可等距离留苗,缺苗处可留2株~3株一簇的丛生苗。间去病苗、弱苗、双株苗和无顶尖等机械损伤苗。间苗时连根拔出,不留残根残梗。间苗后,苗木密度保持每播种行1米长留苗100株~130株,即每平方米400株~500株。
7.3.2 播种
用播种器将种子均匀播于床面沟底内;或手工播种,撒种要均匀。播种深度1.0 cm~1.5 cm。
7.3.3 覆土镇压
覆土厚度1.0 cm~1.5 cm,厚薄要一致。覆土后镇压,
7.3.4 其他技术措施
有条件的苗圃可在床面喷增温剂或覆膜保湿。
8 苗期管理
8.1 当年苗的管理
8.1.1 灌溉
8.2.2.4 间苗
苗木生长稳定后间苗定株,使苗木密度保持每播种行1米长留苗60株~80株,即每平方米250株~300株。间苗方法同当年生苗。
8.2.2.5 病虫害防治
同当年苗管理。
8.2.3 生长后期的管理
8月中下旬停止灌溉和施用氮肥,并追施磷酸二氢钾1次~2次,施肥量与施肥方法同当年苗。土壤封冻前灌足防冻水,以利于苗木安全越冬。
8.1.5 切根
8.1.5.1 切根时间
在秋季苗木停止生长前进行切根。
切根方法
人工切根或机器切根。
8.1.5.3 切根深度
一般切根深度为8 cm~12 cm。
8.1.6 鸟害与病虫害防治
8.1.6.1 鸟害
苗木出土后到种壳脱落前,可在苗床上盖苇帘或加防护网,以防鸟害。
8.1.6.2 病虫害
育苗前必须整地。苗圃整地以秋季深耕为宜,深度在20 cm~30 cm,深耕后不耙。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每公顷施入堆肥、绿肥、厩肥等腐熟有机肥40000 kg~50000 kg,并施过磷酸钙300 kg~375 kg。再浅耕一次,深度在15 cm~20 cm,随即耙平。
5.2 作床
作床前3 d~5 d灌足底水,将圃地平整后作床。
土壤解冻5 cm~7 cm时,即撤土前5天,浇解冻水一次。
8.2.1.2 撤去防寒土或防寒物
春季土壤解冻后,分2次撤去床面防寒土或防寒覆盖物。而后立即喷水湿润苗木。
8.2.2 生长期的管理
8.2.2.1 灌溉
二年生苗木生长期间需水增多,应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及时保证水分供应,尤其是间苗或追肥后要及时灌水,浇匀浇透,土壤浸湿深度应达到主根分布深度。
6.1.2 质量要求
种子质量应当达到GB7908-199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要求。
6.2 种子处理
6.2.1 种子消毒
播种前应当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对种子进行消毒。
6.2.1.1 福尔马林消毒
将种子放在0.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5 min~30 min,捞出后密闭2h,用清水冲洗后,将种子摊薄阴干。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土壤消毒常用药剂及方法
土壤消毒常用药剂及方法如表A.1所示
药剂名称
使 用 方 法
福尔马林
常用浓度为2%,每平方米用50 ml,加水5 L~10 L,播种前10 d~20 d喷洒在苗床上,用塑料布覆盖,播种前一周打开塑料布,等药味全部散失后再播种。
硫酸亚铁
播种前5 d~7 d,用浓度为2%~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喷洒床面,每平方米喷洒药液2 kg~3 kg。
5.2.1 平床
一般采用平床。苗床宽1 m~1.2 m,两边留好排灌水沟及步道,步道宽30 cm~40 cm, 苗床长度根据圃地情况确定。
5.2.2 高床
在气候湿润或有灌溉条件的苗圃可采用高床。苗床高出步道15 cm~20 cm,床面宽30 cm~100 cm,苗床长度根据圃地情况确定。
5.2.3 低床
雨季前,苗圃杂草少,应着重松土。降雨或灌水后,土壤易板结,应及时松土。松土深度应考虑苗木大小,一般幼苗期松土深度为2 cm~4 cm,以后逐渐加深至5 cm~6 cm。松土时做到不伤苗,不压苗。
8.3.2 除草
雨季以后杂草增多,及时除草。除草应“除早、除小、除了”,防止带苗或伤根。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地面覆黑地膜,既保墒又可防止杂草生长。
6.2.1.2 高锰酸钾消毒
用浓度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 h后,清水洗净、阴干。
6.2.2 种子催芽
采用温水侵种催芽。播种前4 d~5 d用始温45 oC~60 oC温水侵种,种子与水的容积比约为1:3。浸种时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自然冷却后浸泡24 h。种皮吸水膨胀后捞出,置于20 oC~25 oC条件下催芽。在催芽过程中经常检查,防止霉变,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有1/3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8.1.7.2 埋土防寒
在较寒冷地区,当年生小苗越冬可进行埋土防寒。埋土一般在土壤结冻前进行,埋土时应使苗木倒向一边,埋土厚度以不露苗梢为度。
8.1.7.3 加盖防寒物
在较寒冷地区,当年生小苗越冬可用稻草、麦杆或其它草杆将苗床覆盖。
8.2 二年生苗的管理
8.2.1 翌年春季管理
8.2.1.1 浇解冻水
油松幼苗易感染猝倒病,应在苗木出齐后,每隔7 d~10 d,喷洒0.5%~1%的硫酸亚铁溶液,或0.5%的等量式波尔多液一次,连续喷2次~3次,喷药后用清水洗苗。同时,定期对苗木进行检查,发现病虫害感染严重的苗木立即清除并烧毁。
8.1.7 越冬防寒
8.1.7.1 浇防冻水
苗木越冬前7d左右灌一次防冻水。
8.1.1.1 出苗期
苗木出土前一般不浇水,视土壤干燥情况可少量喷水,保持床面湿润。切忌浇蒙头水以防土壤板结,通气不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