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石油和煤重要的烃教案一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教案(2)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石油的成分,石油分馏和裂化、裂解的基本原理。
2.了解煤干馏的原理和煤干馏的主要产物及其用途(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查阅资料或网上搜索,培养资料搜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过程【引言】石油和煤是复杂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都是有机化合物。
石油和煤分别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和“工业的粮食”,可见它们的开采、加工和利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一、石油的炼制【看书】课本第66页联想质疑下面了解:1.石油的成分:按元素来看:按物质来看:【练习1】1.关于石油的不正确说法是A.石油主要含C、H两种元素B.石油是主要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所组成的混合物C.石油有固定的沸点,故可分馏D.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2.下列石油制品中,沸点范围最低的是()A.柴油B.润滑油C.汽油D.煤油3.石油气中主要含有原子数目较多的烷烃。
某石油气充分燃烧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是该石油气体积的1.2倍,则石油气中一定含有()A.甲烷B.丁烷C.戊烷D.乙烷4.有人设计了一套实验分馏原油的五个步骤: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
w.w.w.k.s.5.u.c.o.m②连接好冷凝管。
把冷凝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冷凝管进水口的橡皮管的另一端和水龙头连结,将和出水口相接的橡皮管的另一端放在水槽中。
③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放好石棉网。
④向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再用漏斗向烧瓶中加入原油,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把连接器连接在冷凝器的末端,并伸入接收装置(如锥形瓶)中。
⑤检查气密性(利用给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
请完成以下题目:(1)上述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教案一

第一节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一教材分析 (-)知识脉络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对石油和煤炭的用途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了一些认识;本节进一步从化学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介绍石油和煤炭的加工过程、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重点学习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同时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 知识框架(二) 新教材的主要特点:与旧教材恰好相反,新教材从石油和煤的加工引入重要的烃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更加突出了化学科学与社会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i.识知与技能目标重点掌握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通性,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二)过程与方法目标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乙烯、苯的性质、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2、教学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交流研讨法、六、课时安排4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石油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材第二节第一部分(68页---69页);结合“珍惜资源”要求学生提前准备有关材料并向同学做介绍。
教师:要求对学生可能找到的材料做到充分考虑;适当的补充实验,例如溶解性、受热时状态变化等,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一)学生活动“联想……质疑”主题发言:珍惜资源,为了人类的生存教师介绍教学参考资料中的《我国的石油资源》讨论“联想……质疑”中的问题,引出新课。
鲁科版高中化学高一必修二教案_第3章第二节_油和煤_重要的烃_第一课时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二节 油和煤 重要的烃本节教材分析 (-)知识脉络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对石油和煤炭的用途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了一些认识;本节进一步从化学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介绍石油和煤炭的加工过程、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重点学习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同时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知识框架新教材的主要特点:与旧教材恰好相反,新教材从石油和煤的加工引入重要的烃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更加突出了化学科学与社会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
一、教学目标(一)识知与技能目标:重点掌握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通性,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乙烯、苯的性质、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三、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交流研讨法、 四、教学过程化石燃料第一课时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材第二节第一部分(68页---69页);结合“珍惜资源”要求学生提前准备有关材料并向同学做介绍。
教师:要求对学生可能找到的材料做到充分考虑;适当的补充实验,例如溶解性、受热时状态变化等,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联想……质疑”主题发言:珍惜资源,为了人类的生存教师介绍教学参考资料中的《我国的石油资源》讨论“联想……质疑”中的问题,引出新课。
《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一课时

(三)、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⑴可燃性:CH2=CH2+3O2 点→燃 2CO2+2H2O
⑵被KMnO4(H+)溶液氧化成CO2和水
思考:甲烷与Cl2发生的取代反应,乙烯与Br2水
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吗?如何验证?
方案设计:
在(实验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经硝酸酸 化的AgNO3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卤代烃
乙醇
乙二醇 维尼纶
溶剂、杀虫剂 聚酯
乙烯
苯乙烯 氯乙烯
氯纶
苯乙烯 乙丙橡胶
⑵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
课堂总结
1、石油的炼制:
1.乙烯分子结构:
物理性质:
2、乙烯
2.性质 化学性质:
3.乙烯的用途
第2节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
第一课时 石油的炼制 乙烯
石油(原油)
(棕黑色粘稠液体)
(一) 石油的成分
石油主要是由分子中含有不同数目的碳原 子的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组成元素:C、H(最主要)、O、N、S
(二)石油的炼制
1.石油的分馏
通过加热和冷凝,可以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 的产物。这种方法叫做石油的分馏。
骤
烯 , 观 察 现 象 KMnO4 溶 液 四 氯 化 碳 溶 液
(与甲烷现象 的试管中,观 的 试 管 中 , 观
对比)
察现象
察现象
实验现 燃烧,明亮火 溶液很快退色 溶液很快退色 象 焰、伴有黑烟。
实验结 乙烯易燃烧, 能被酸性KMnO4 与溴发生了化
论
含碳量高
溶液氧化
学反应
化学方
程式
不要求
CH2=CH2+3O2 点→燃 2CO2+2H2O
教学设计doc-课题石油和煤重要的烃.doc

信息化教学设计鲁科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化学教研组姓名:杨欢课题:石油和煤重要的烃一、教学任务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将旧教材重新组合的新的体系,将煤与石油分开来研究,从了解工业生产直接进入其重要产品性质学习,打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系统而忽略学生认知水平的死板教学,新的体系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循序渐进地理解,便于进入知识情境。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对第一节对有机物的学习,引出学生熟知的石油以及常见的一些石油产品;了解石油所含化学成分,知道石油的炼制过程。
②重点掌握石油产品——乙烯的用途及性质。
2.能力训练①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学生自学提出目标和任务,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②记忆能力的培养石油的成分,石油的炼制过程③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乙烯性质实验完成观察与思考练习。
④对比和联想等思维方法的培养区分石油气和家用液化气和管道煤气、天然气;区分乙烯和甲烷进行性质比较3.德育渗透①学习兴趣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
本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一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的联系;二是联系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增强学习信心,形成持久的、稳固的、真正的学习兴趣。
②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极好的爱国主义教材,教学中利用归国科学家李四光不畏洋人权威,致力中国石油勘探,开采石油和大庆的“铁人”王进喜的事迹,正是他们的努力奋斗,终于使新中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石油和煤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枯竭是指日可待的事。
寻找新的能源是可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以及石油和煤的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问题。
4.美育渗透学习石油炼制过程中了解石油的广泛应用,体会人类利用自然的创造之美;利用石油的同时要防止环境污染,从而对学生进行美与丑的辨证关系教育。
鲁科版必修二化学第3章第2节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 教案

【问题】如果苯环中存在单双键交替的情况,它应有哪些性质?可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
思考、回答
类比乙烯从两个角度考虑苯可能具有的性质:
1.能否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退色(发生氧化反应)?
2.能否使溴水退色(发生加成反应)?
【实验探究】向三支分别装有少量酸性KMnO4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溴水的试管中滴入苯,振荡试管,静置后观察试管内溶液层的颜色。
【投影】苯与液溴的反应、苯与浓硫酸的反应
观察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特点
以资料的形式拓展苯的取代反应,但在必修中不作要求。
【迁移应用】甲苯与浓硝酸的反应
完成化学方程式
甲苯与苯的性质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甲苯的取代更容易,体现了甲基对苯环的性质产生了影响,为以后有机物学习中基团的影响做好铺垫。
【投影】苯与氢气的反应
推测:苯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既能发生取代反应, 又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2)、与浓硝酸反应
【视频】苯与浓硝酸的反应
观察
引导分析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特点,指出苯与浓硝酸反应是取代反应
【投影】苯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完成化学方程式
取代反应在甲烷的卤代反应中已经提到(原子替代原子),而苯的硝化反应则是原子团代替原子,实现了取代定义的拓展。
观看
以资料的形式拓展苯的性质,但在必修中不作要求。
4、苯的用途:
观看、讨论
对苯的易燃性和毒性强化,注意使用安全。
认识居室中的苯污染,树立环保、健康的生活观。
【小结】
1、研究苯的性质的程序:
2、研究苯的性质的线索:
将所学知识进行升华
研究苯的性质的程序与必修一研究物资性质的程序进行结合;化学最重要的学科意识之一是“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
高中化学_第二节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介绍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乙烯的性质和重要的有机反应——加成反应。
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掌握乙烯化学性质的基础,乙烯性质的重点放在化学性质上。
而在讲授乙烯的性质时,又紧紧围绕乙烯的结构展开,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裂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在介绍性质之前,先从乙烯分子结构入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的教学能起到这种作用。
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初步学习如何进行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前一节课,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为本节课不饱和烃的引入铺垫基础。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和初步认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重点、难点】乙烯的分子结构及主要性质【教学过程】【展示】投影课标要求,了解本节课的任务。
【引入】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在我们的家乡-------东明就有两个知名的化工企业,东明石化和玉皇化工,他们是如何把石油炼制成化工产品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P66页课本,了解石油的组成和炼制。
【学生活动】自学石油的炼制。
【板书】一、石油的炼制1、石油的组成【师生互动】石油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并投影。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一、内容分析:乙烯的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乙烯制品在生活随处可见。
教材以有机物的学习“结构—性质—用途”为主线,先介绍催熟故事、乙烯及制成品的用途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在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中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基本的知识基础和主要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进一步掌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认识乙烯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分子结构模型增加感性认识,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乙烯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加强“结构与性质”的认识。
2.通过乙烯应用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
从结构上认识乙烯的加成反应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等。
五、教学过程
并指出因含碳量
还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听讲、做笔记
学性质
[讲解]
(2)乙烯的加成反应
乙烯与Br2的反应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实质是乙烯与溴单质反应,生成了无色的1,2-二溴乙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一教材分析
(-)知识脉络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对石油和煤炭的用途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了一些认识;本节进一步从化学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介绍石油和煤炭的加工过程、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重点学习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同时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知识框架
(二)新教材的主要特点:与旧教材恰好相反,新教材从石油和煤的加工引入重要的烃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更加突出了化学科学与
社会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i.识知与技能目标
重点掌握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通性,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乙烯、苯的性质、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2、教学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问题推进法、交流研讨法、
六、课时安排
4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石油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二节第一部分(68页---69页);
结合“珍惜资源”要求学生提前准备有关材料并向同学做介绍。
教师:要求对学生可能找到的材料做到充分考虑;适当的补充实验,例如溶解性、受热时状态变化等,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联想……质疑”
主题发言:珍惜资源,为了人类的生存
教师介绍教学参考资料中的《我国的石油资源》
讨论“联想……质疑”中的问题,引出新课。
(二)师生活动:提问--阅读—讨论—归纳
利用课本学习1、石油的成分
按元素来看:碳、氢含量为97%--98%
按物质来看: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2、石油的炼制
第二课时乙烯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二节第二部分(70页---71页);
用球棍模型组合乙烯分子,体会与烷烃结构上的差别。
教师: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石油的炼制的过程及其产品的用途,引入新课。
(二)观察乙烯分子结构的特征。
1、碳碳双键
2、平面分子
3、键角1200
(三)观察*思考
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中,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1、发生了什么反应?
2、与甲烷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
实验完成后通过“交流·研讨”,师生共同总结出乙烯的性质
(相应的板书)氧化反应
加成反应
(四)迁移·应用
1、比较乙烯和乙醇的结构差别,若用乙烯制乙醇要利用什么反应?
2、制备一氯乙烷的较好的方法
3、找寻烯烃的通式、通性。
4、认识官能团及官能团异构。
第三课时煤的干馏苯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二节第三部分(72页---74页);
准备有关环保的材料进行“联想 ...质疑”的讨论
用球棍模型组合苯分子,体会与烷烃、烯烃上的差别。
教师:教学媒体、课件、实验;
教学过程
(一)煤的干馏
1、联想 ...质疑
学生提前准备有关环保的材料,讨论:煤的用途有哪些?煤的使用中采取那些措施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煤的干馏及其产品
阅读讨论为主,见教材P73页表3-2-1煤干馏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比较干馏、蒸馏、分馏的差别
分析煤的干馏产品及其用途,引入下一课题
(二)苯的结构与性质
1、从实验入手首先认识物理性质
(1)冷凝结晶
(2)溶解于酒精
(3)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4)易燃有黑烟
2、出示分子模型介绍苯的分子结构;
有那些化学键?是饱和烃还是不饱和烃?
提出问题:预测苯可能的性质
学生讨论交流后,进入实验
3、观察思考
演示实验,做好记录,确定苯的化学性质;
(1)书P74观察思考的实验,
(2)归纳出苯的特殊性质:易取代、难加成、不与KMnO4反应第四课时芳香烃
(一)迁移·应用
1、芳香烃的性质
比较芳香烃与苯的结构与性质的相似与差别
相似性:易取代、难加成
差别:能与KMnO4反应
芳香环上的支链引起性质的变化
2、概括...整合
总结烷烃、烯烃、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
(突出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巩固有机反应类型)
3、处理习题
历史短剧
秦朝开国大典
角色:礼仪官众大臣秦始皇李斯老板顾客
道具:告示
旁白: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先后功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让我们穿越大秦时空隧道回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开国大典这一盛大时刻。
第一幕
礼仪官:秦国大典现在开始,有请大王登基。
众大臣: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王:众爱卿,免礼平身。
今天我统一了六国,功德无量。
你们看我应该换一个什么称号呢?
李斯:大王您的功业超过古代三皇五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秦王:那我就把“皇”和“帝”连在一起,从今以后我就是“皇帝”。
我就是第一个皇帝,以后我的儿子称二世,我的孙子叫三世,秦的统治将会千世万世,我,就是秦始皇,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李斯:皇帝身份高贵,所用之物应与平民区别开来。
秦始皇:今后我就是“朕”,我的椅子称“龙椅”。
我的衣服是“龙袍”。
我的命令就是“圣旨”。
我的大印就是“玺”等等。
你们也有功劳。
听封:李斯、冯去疾
李斯、冯去疾:臣在。
秦始皇:朕封你们为左右丞相,帮助我处理国家政务。
李斯、冯去疾:臣遵旨。
秦始皇:冯劫
冯劫:臣在。
秦始皇:朕封你为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冯劫:臣遵旨。
秦始皇:尉僚
尉僚:臣在。
秦始皇:朕封你为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尉僚:臣遵旨。
秦始皇:李崇
李崇:臣在。
秦始皇:朕封你为郡守,负责你这一郡的事务,还要管辖下面各县。
李崇:臣遵旨。
秦始皇:秦锡孚
秦锡孚:臣在。
秦始皇:朕封你为县令,负责你这一县的事务。
你要服从你的上司,来,见过你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