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钙泵作用
维持细胞内较低的Ca2+浓度
钙泵作用机制
原理与钠钾泵相似,Ca2+泵含有10个α螺旋,Ca2+泵处于非磷酸化状态时,2个α螺旋中断形成胞质侧结合2个Ca2+的空穴,ATP在胞质侧与其结合位点结合,水解使相邻结构域Asp磷酸化,导致跨膜螺旋重排,破坏了Ca2+结合位点并释放Ca2+到膜的另一侧。每分解一个ATP,泵出2个Ca2+,将Ca2+输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中储存起来
膜转运蛋白分为两类: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
多次跨膜蛋白,能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改变构象介导跨膜转运,有专一性,介导被动运输,也可以介导主动运输
通道蛋白
3种类型:离子通道、孔蛋白、水孔蛋白
形成选择性和门控性跨膜通道。
离子通道
亲水性跨膜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
离子通道的特征:转运速率高,没有饱和值,并非连续性开放而是门控(可开/关控制其活性)、选择性。
胞吐作用
exocytosis
细胞内合成的生物分子(蛋白质和脂质等)和代谢物以分泌泡的形式与质膜融合,将内容物释放到细胞表面或胞外的过程。分为组成型和调节性胞吐途径
胞吞作用
endocytosis
通过质膜内陷形成膜泡,将细胞外或细胞质膜表面的物质包裹到膜泡内并转运到细胞内以维持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胞饮和吞噬作用)。
细胞生物学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简单扩散、被动运输(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中文英Fra bibliotek/备注解释
被动运输
指溶质顺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在膜转运蛋白协助下的跨膜转运方式,又叫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
简单扩散
小分子的热运动使分子以扩散的方式,从膜的一侧沿浓度梯度降低的方向进入另一侧,也叫自由扩散(无需能量和转运蛋白协助)
维持细胞内较低的Ca2+浓度
钙泵作用机制
原理与钠钾泵相似,Ca2+泵含有10个α螺旋,Ca2+泵处于非磷酸化状态时,2个α螺旋中断形成胞质侧结合2个Ca2+的空穴,ATP在胞质侧与其结合位点结合,水解使相邻结构域Asp磷酸化,导致跨膜螺旋重排,破坏了Ca2+结合位点并释放Ca2+到膜的另一侧。每分解一个ATP,泵出2个Ca2+,将Ca2+输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中储存起来
膜转运蛋白分为两类: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
多次跨膜蛋白,能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改变构象介导跨膜转运,有专一性,介导被动运输,也可以介导主动运输
通道蛋白
3种类型:离子通道、孔蛋白、水孔蛋白
形成选择性和门控性跨膜通道。
离子通道
亲水性跨膜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
离子通道的特征:转运速率高,没有饱和值,并非连续性开放而是门控(可开/关控制其活性)、选择性。
胞吐作用
exocytosis
细胞内合成的生物分子(蛋白质和脂质等)和代谢物以分泌泡的形式与质膜融合,将内容物释放到细胞表面或胞外的过程。分为组成型和调节性胞吐途径
胞吞作用
endocytosis
通过质膜内陷形成膜泡,将细胞外或细胞质膜表面的物质包裹到膜泡内并转运到细胞内以维持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胞饮和吞噬作用)。
细胞生物学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简单扩散、被动运输(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中文英Fra bibliotek/备注解释
被动运输
指溶质顺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在膜转运蛋白协助下的跨膜转运方式,又叫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
简单扩散
小分子的热运动使分子以扩散的方式,从膜的一侧沿浓度梯度降低的方向进入另一侧,也叫自由扩散(无需能量和转运蛋白协助)
第5章 跨膜运输

6
脂溶性与扩散速率
质 壁 分 离 , 而 置 于 高 浓 度 的 酒 精 溶 液 中 时 则 不 会 ?
当 把 植 物 细 胞 置 于 高 浓 度 蔗 糖 溶 液 时, 很 快 会 发 生
7
人工膜对各类物质的通透率: 疏水分子(非极性分子)容易透过; 带电离子不容易透过;
极性不带电荷的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
14
Typical gated channels
电压门通道 配体门通道 压力激活通道
15
■压力激活通道
(Stretch-gated channels)
听觉毛状细胞的离子通道就是一例。声音的振动激 活通道,门开放,允许离子进入毛状细胞,这样建 立起一种电信号,并且从毛状细胞传递到听觉神经, 然后传递到脑。
8
◆水分子不溶于脂, 并具有极性,理应不能自由 通过质膜, 但实际却是很容易通过膜。原因是:
plasma membranes of many cells contain proteins, called aquaporins, that allow the passive movement of water from one side to the other. such as cells of the kidney tubule and plant roots 水分子本身比较小; 膜上有水孔蛋白通道
24
作用:
维持细胞内一定的Na+/K+浓度; 该浓度梯度为葡萄糖协同运输提供驱动力; 有助于建立膜电位。
25
2
2+ Ca
pump,
2+ Ca
ATPase
● The Ca2+ -ATPase present in both the plasma membrane and the membranes of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脂溶性与扩散速率
质 壁 分 离 , 而 置 于 高 浓 度 的 酒 精 溶 液 中 时 则 不 会 ?
当 把 植 物 细 胞 置 于 高 浓 度 蔗 糖 溶 液 时, 很 快 会 发 生
7
人工膜对各类物质的通透率: 疏水分子(非极性分子)容易透过; 带电离子不容易透过;
极性不带电荷的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
14
Typical gated channels
电压门通道 配体门通道 压力激活通道
15
■压力激活通道
(Stretch-gated channels)
听觉毛状细胞的离子通道就是一例。声音的振动激 活通道,门开放,允许离子进入毛状细胞,这样建 立起一种电信号,并且从毛状细胞传递到听觉神经, 然后传递到脑。
8
◆水分子不溶于脂, 并具有极性,理应不能自由 通过质膜, 但实际却是很容易通过膜。原因是:
plasma membranes of many cells contain proteins, called aquaporins, that allow the passive movement of water from one side to the other. such as cells of the kidney tubule and plant roots 水分子本身比较小; 膜上有水孔蛋白通道
24
作用:
维持细胞内一定的Na+/K+浓度; 该浓度梯度为葡萄糖协同运输提供驱动力; 有助于建立膜电位。
25
2
2+ Ca
pump,
2+ Ca
ATPase
● The Ca2+ -ATPase present in both the plasma membrane and the membranes of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细胞生物学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离子流,产生电信号。 编辑ppt
离子通道的三种类型
编辑ppt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铰链细胞失水 原理:含羞草的叶柄基部和复叶基部,都有一个膨大部分,叫作 叶枕。叶枕细胞 (铰链细胞)受刺激时,其膜钙离子门控通 道打开,钙内流,产生AP,致使铰链细胞的液泡快速失水而 失去膨压,从而叶枕就变得瘫软,小羽片失去叶枕的支持,依次 地合拢起来。
编辑ppt
应力激活的离子通道:2X1013N,0.04nm
编辑ppt
❖ 2、通道蛋白 ❖ 离子通道的特征: ❖ (1)具有极高的转运速率 ❖ 比载体转运速率高1000倍以上;带电离子
的跨膜转运动力来自跨膜电化学梯度。 ❖ (2)离子通道没有饱和值 ❖ 离子浓度增大,通过率也随之增大。 ❖ (3)离子通道是门控的,并非连续开放 ❖ 离子通道的开与闭编辑p受pt 控于适当的细胞信号。
❖ Couple uphill transport to the hydrolysis of ATP.
❖ Mainly in bacteria, couple uphill transport to an input of
energy from light.
编辑ppt
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 ❖ ATP 驱动泵分类:
编辑ppt
水分子 通过水孔蛋白
编辑ppt
第一节 膜转动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 二、物质的跨膜运输 ❖ (一)被动运输 ❖ 2、协助扩散 ❖ 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以及细
胞代谢产物等顺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 梯度跨膜转运,无需细胞提供能量, 但需膜转运蛋白“协助”。
编辑ppt
葡萄糖载体蛋白家族
❖ 人类基因组编码12种与糖转运相关的载体 蛋白GLUT1~GLUT12,构成GLUT。
离子通道的三种类型
编辑ppt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铰链细胞失水 原理:含羞草的叶柄基部和复叶基部,都有一个膨大部分,叫作 叶枕。叶枕细胞 (铰链细胞)受刺激时,其膜钙离子门控通 道打开,钙内流,产生AP,致使铰链细胞的液泡快速失水而 失去膨压,从而叶枕就变得瘫软,小羽片失去叶枕的支持,依次 地合拢起来。
编辑ppt
应力激活的离子通道:2X1013N,0.04nm
编辑ppt
❖ 2、通道蛋白 ❖ 离子通道的特征: ❖ (1)具有极高的转运速率 ❖ 比载体转运速率高1000倍以上;带电离子
的跨膜转运动力来自跨膜电化学梯度。 ❖ (2)离子通道没有饱和值 ❖ 离子浓度增大,通过率也随之增大。 ❖ (3)离子通道是门控的,并非连续开放 ❖ 离子通道的开与闭编辑p受pt 控于适当的细胞信号。
❖ Couple uphill transport to the hydrolysis of ATP.
❖ Mainly in bacteria, couple uphill transport to an input of
energy from light.
编辑ppt
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 ❖ ATP 驱动泵分类:
编辑ppt
水分子 通过水孔蛋白
编辑ppt
第一节 膜转动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 二、物质的跨膜运输 ❖ (一)被动运输 ❖ 2、协助扩散 ❖ 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以及细
胞代谢产物等顺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 梯度跨膜转运,无需细胞提供能量, 但需膜转运蛋白“协助”。
编辑ppt
葡萄糖载体蛋白家族
❖ 人类基因组编码12种与糖转运相关的载体 蛋白GLUT1~GLUT12,构成GLUT。
细胞生物学-第5章-物质的跨膜运输(翟中和第四版)

二、V 型质子泵和 F 型质子泵
• V 型质子泵广泛存在 于动物细胞的胞内体 膜、溶酶体膜,破骨 细胞和某些肾小管细 胞的质膜,以及植物、 酵母及其他真菌细胞 的液泡膜上 (V 为 vesicle)
• 转运 H+ 过程中不形成 磷酸化的中间体
• 维持细胞质基质 pH 中 性和细胞器内 pH 酸性
– 载体蛋白介导 – 通道蛋白介导
(一)载体蛋白及其功能
• 多次跨膜;通过构象改变介导溶质分子跨膜转运 • 与底物(溶质)特异性结合;具有高度选择性;具有类似
于酶与底物作用的饱和动力学特征;但对溶质不做任何共 价修饰
(一)载体蛋白及其功能
• 不同部位的生物膜往往含有各自功能相关的不同 载体蛋白
(二)通道蛋白及其功能
• 两类主要转运蛋白:
– 载体蛋白:又称做载体、通透酶和转运器。介导被动运输与主动运 输
– 通道蛋白:能形成亲水的通道,允许特定的溶质通过。只介导被动 运输
两者区别:以不同方式辨别溶质。通道蛋白主要根据溶质大小和电荷和进 行辨别,假如通道处于开放状态,则足够小和带有适当电荷的分子或离子 就能通过;而载体蛋白只允许与其结合部位相适应的溶质分子通过,并且 每次转运都发生自身构象的变化。
动物、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比较
三、ABC 超家族
• ABC 超家族也是一 类ATP 驱动泵
• 广泛分布于从细菌 到人类各种生物中, 是最大的一类转运 蛋白
• 通过ATP 分子的结 合与水解完成小分 子物质的跨膜转运
(一)ABC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工作模式
• 4 个“核心”结构域
– 2 个跨膜结构域,分别含6 个跨 膜α 螺旋,形成底物运输通路决 定底物特异性
• 3 种类型:离子通道、孔蛋白以及水孔蛋白 • 大多数通道蛋白都是离子通道 • 转运底物时,通道蛋白形成选择性和门控性跨膜通道
第五章物质跨膜运输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运输 第三节 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
MEMBRANE TRANSPORT
细胞进行物质运输的三种不同范畴:
● 细胞运输(cellular transport) 这种运输 主要是细胞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 胞内运输(intracellular transport) 是真 核生物细胞内膜结合细胞器与细胞内环 境进行的物质交换;
(二)Ca2+ pump
P型离子泵,其原理与钠钾泵相似,每分解一个ATP分子,泵出2个Ca2+。 两类: ①肌质网膜上的Ca 2+泵: 1000个AA;与Na-K泵 的α亚基同源;10个跨
膜α螺旋;胞质侧有2个Ca2+结合位点和ATP结合位点,但无钙调蛋白(CaM) 结合位点。
P型钙泵作用模式
②质膜上的Ca 2+泵,其C端是钙调蛋白的结 合位点,当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时,钙离子 与钙调蛋白结合,形成激活的Ca 2+-CaM复合 物。与Ca 2+泵结合,进而调节Ca 2+泵的活性。
• 目前在人类细胞中已发现至少10种此类蛋白, 被命名为水孔蛋白(Aquaporin,AQP)。
水孔蛋白结构
由4个亚基组成的四聚 体;每亚基由3对同源 的跨膜α螺旋(1-4、 2-5、3-6)组成
水分子通过水孔蛋白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 金农,分别因对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结构和 机理研究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 产生的机制: ①取决于一套特殊的膜转运蛋白的活性。 如:钠泵、钾泵、钙泵等 ②取决于质膜本身脂双层所具有的疏水性特征。 脂双层形成疏水性分子和离子的渗透屏障,对绝大多数溶质分子和离子是高 度不透的。
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运输 第三节 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
MEMBRANE TRANSPORT
细胞进行物质运输的三种不同范畴:
● 细胞运输(cellular transport) 这种运输 主要是细胞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 胞内运输(intracellular transport) 是真 核生物细胞内膜结合细胞器与细胞内环 境进行的物质交换;
(二)Ca2+ pump
P型离子泵,其原理与钠钾泵相似,每分解一个ATP分子,泵出2个Ca2+。 两类: ①肌质网膜上的Ca 2+泵: 1000个AA;与Na-K泵 的α亚基同源;10个跨
膜α螺旋;胞质侧有2个Ca2+结合位点和ATP结合位点,但无钙调蛋白(CaM) 结合位点。
P型钙泵作用模式
②质膜上的Ca 2+泵,其C端是钙调蛋白的结 合位点,当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时,钙离子 与钙调蛋白结合,形成激活的Ca 2+-CaM复合 物。与Ca 2+泵结合,进而调节Ca 2+泵的活性。
• 目前在人类细胞中已发现至少10种此类蛋白, 被命名为水孔蛋白(Aquaporin,AQP)。
水孔蛋白结构
由4个亚基组成的四聚 体;每亚基由3对同源 的跨膜α螺旋(1-4、 2-5、3-6)组成
水分子通过水孔蛋白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 金农,分别因对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结构和 机理研究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 产生的机制: ①取决于一套特殊的膜转运蛋白的活性。 如:钠泵、钾泵、钙泵等 ②取决于质膜本身脂双层所具有的疏水性特征。 脂双层形成疏水性分子和离子的渗透屏障,对绝大多数溶质分子和离子是高 度不透的。
第五章-跨膜转运PPT课件

1、同向协同(symport)
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同。如小肠细胞对葡萄糖 的吸收伴随着Na+的进入。载体蛋白有两个结合位点,同 时与Na+和特异的氨基酸或葡萄糖分子结合,进行同向转 运。
2、反向协同(antiport)
物质跨膜运动的方向与离子转移的方向相反。如动物细胞 分裂时,常通过Na+/H+反向协同运输的方式来向细胞外转 运H+,以调高细胞内的PH值。
6. 2K+释放到细胞内, α亚基
4. 3Na+释放到细胞外 5. 2K+结合;去磷酸化 构象恢复原始状态。
每一循环消耗一个ATP;转运出三个Na+, 转进两个K+。 是一种基本的、典型的主动 运输方式。
Na+-K+泵的作用: ①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细胞的体积; ②维持低Na+高K+的细胞内环境; ③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
➢分泌蛋白合成后立即包装入高尔基复合体的分泌囊 泡中,然后被迅速带到细胞膜处排出。
➢所有真核细胞,连续分泌过程 ➢转运途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泡 →细胞表面
(二)钙泵(Ca2+ pump )
又称Ca2+-ATP酶。
构成:1个多肽构成的整合膜蛋白,每个泵 单位含有10个跨膜α螺旋。
分布:
❖ 细胞质膜和内质网膜上。 ❖ 肌细胞的肌质网膜上。
工 作 原 理 :
3. 构象改变,破坏Ca2+结 4. 去磷酸化
1. 2Ca2+与位点结合 2. ATP水解;磷酸化
第三节 胞吞作用(endocytosis) 与胞吐作用(exocytosis)
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 膜泡运输:转运过程中,物质包裹在囊泡中。 批量运输:同时转运一种或多种数量不等的
第5章_物质的跨膜运输

动物细胞 中常常利 用膜两侧 Na+浓度梯 度来驱动 。
植物细胞和细菌 常利用H+浓度 梯度来驱动。
1. 同向协同(symport)
定义: 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同 例:小肠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伴随着Na+的进入。 某些细菌对乳糖的吸收伴随着H+的进入。
2转移方向相反
光能驱动(light drive) 由 ATP 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 输、初级主动运输( 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 、 ATP 泵 (ATP-drive pump)
对比
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项 目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载 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 胞内的能量 代表例子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 需要 需要消耗
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s):通透酶 (permease);介 导被动运输与主动 运输;特异性,具 有酶的饱和动力学 特征;构象变化
通道蛋白( channel proteins ) : 介 导 被动运输;非特异 性,其选择性在于 溶质足够小和所带 电荷合适;转运速 率极高,接近自由 扩散的理论值;无 饱和性;门控性
通过细胞质膜运出细胞的过程
胞吞作用
胞吞泡
•胞饮泡 •吞噬泡
胞饮作用(pinocytosis): 胞吞物若为溶液,形成 的囊泡较小,称为胞饮 作用。胞饮作用形成的 胞吞泡称胞饮泡()
吞噬作用( phagocytosis): 胞吞物若为大的颗 粒性物质(如微生 物&细胞碎片), 形成的囊泡较大, 称为吞噬作用。吞 噬作用形成的胞吞 泡称吞噬泡()
4
Ca2+-ATPase结构特点
钙泵功能
(1)红血球的细胞内外Ca2+的浓度梯度很大,可以 认为这是由存在于膜上的Ca2+依赖性ATP酶所引 起的Ca2+的主动排出; (2)肌浆网是靠膜上的Mg2+、 Ca2+ATP酶来进行 Ca2+的主动运输的; (3)线粒体膜依靠电子传递能,以1∶1之比摄取 Ca2+和磷酸; (4)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从食物中摄取Ca2+,此时维 生素D是必需因子。所有这些都可称作钙泵。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翟中和细胞生物学

1、 通道蛋白:根据溶质大小和电荷进行辨别,假如通道处于
开放状态,那么足够小得和带有适当电荷得分子或离子就能 通过。
2、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载体蛋白上结合部位相适合得溶质
分子通过,而且载体蛋白每次转运都发生自身构象得改变。
二、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
物质得跨膜运输就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得基础之一 ●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 ●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翟中和细胞 生物学
一、脂双层得不透性和膜转运蛋白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通道蛋白与载体蛋白得异同
㈠、载体蛋白
结构:多次跨膜得整合性膜蛋白
机制:通过构象得改变介导与之结合得溶质分子得跨膜转运
特征:
如同酶具有特异性结合位点,具有高度得选择性 一次只能与膜一侧得一种溶质结合,经构象变化转运溶质 转运过程具有类似于酶与底物作用得饱和动力学特征 与酶不同对转运得溶质分子不作任何得共价修饰
㈡、通道蛋白
通道蛋白得结构 通道蛋白得特征 通道蛋白得类型
结构
通道蛋白形成跨膜得离子选择性通道。 对离子得选择性依赖于通道得直径和形状 以及通道内衬带电荷氨基酸得分布。 她所介导得被动运输不需要与溶质子结 合,只有大小和电荷适宜得离子才能通过。
特征
具有极高得转运速率 驱动带电荷离子得跨膜转运动力来自溶质得浓度梯
因此,人们推测水得跨膜转运除了简单扩散外, 还存在某种特殊得机制, 并提出了水通道得概念。
1988年Agre在分离纯化红细胞膜上得Rh血型抗原时,发现 了 一 个 疏 水 性 跨 膜 蛋 白 , 称 为 CHIP28 (Channel-Forming 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1991年得到CHIP28得cDNA序 列,Agre将CHIP28得mRNA注入非洲爪蟾得卵母细胞中,在低渗 溶液中,卵母细胞迅速膨胀,并于5分钟内破裂,纯化得CHIP28置 入脂质体,也会得到同样得结果。细胞得这种吸水膨胀现象会被 Hg2+抑制,而这就是已知得抑制水通透得处理措施。这一发现揭 示了细胞膜上确实存在水通道,Agre因此而与离子通道得研究者 共享2003年得诺贝尔化学奖。
开放状态,那么足够小得和带有适当电荷得分子或离子就能 通过。
2、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载体蛋白上结合部位相适合得溶质
分子通过,而且载体蛋白每次转运都发生自身构象得改变。
二、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
物质得跨膜运输就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得基础之一 ●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 ●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翟中和细胞 生物学
一、脂双层得不透性和膜转运蛋白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通道蛋白与载体蛋白得异同
㈠、载体蛋白
结构:多次跨膜得整合性膜蛋白
机制:通过构象得改变介导与之结合得溶质分子得跨膜转运
特征:
如同酶具有特异性结合位点,具有高度得选择性 一次只能与膜一侧得一种溶质结合,经构象变化转运溶质 转运过程具有类似于酶与底物作用得饱和动力学特征 与酶不同对转运得溶质分子不作任何得共价修饰
㈡、通道蛋白
通道蛋白得结构 通道蛋白得特征 通道蛋白得类型
结构
通道蛋白形成跨膜得离子选择性通道。 对离子得选择性依赖于通道得直径和形状 以及通道内衬带电荷氨基酸得分布。 她所介导得被动运输不需要与溶质子结 合,只有大小和电荷适宜得离子才能通过。
特征
具有极高得转运速率 驱动带电荷离子得跨膜转运动力来自溶质得浓度梯
因此,人们推测水得跨膜转运除了简单扩散外, 还存在某种特殊得机制, 并提出了水通道得概念。
1988年Agre在分离纯化红细胞膜上得Rh血型抗原时,发现 了 一 个 疏 水 性 跨 膜 蛋 白 , 称 为 CHIP28 (Channel-Forming 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1991年得到CHIP28得cDNA序 列,Agre将CHIP28得mRNA注入非洲爪蟾得卵母细胞中,在低渗 溶液中,卵母细胞迅速膨胀,并于5分钟内破裂,纯化得CHIP28置 入脂质体,也会得到同样得结果。细胞得这种吸水膨胀现象会被 Hg2+抑制,而这就是已知得抑制水通透得处理措施。这一发现揭 示了细胞膜上确实存在水通道,Agre因此而与离子通道得研究者 共享2003年得诺贝尔化学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在人类细胞中已发现至少11种此类蛋白,被命名为水孔蛋
白(Aquaporin,AQP)或水通道蛋白。形成对水分子高度特
异的亲水通道,只容许水而不容许离子或其他小分子溶质通过。
水孔蛋白是由四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有六个跨膜α 螺旋。
(三)协助扩散
特征
顺梯度跨膜转运;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存在膜转运蛋白使转运速率增加,转运特异性增强; 存在最大转运速率; 不同物质有特异Km值;
构成:
由2个大亚基、2个小亚基组成的4聚体,也叫Na+-K+ATP酶,分布于 动物细胞的质膜。
工作原理:
每个周期转出3个钠离子,2个钾离子。
钠钾泵的作用:
①维持细胞的渗透性,保持细胞体积;
②维持低Na+高K+的细胞内环境;
③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 地高辛、乌本苷等强心剂抑制其活性;Mg2+和少
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 运输,又称膜泡运输或批量运输
(bulk transport)。属于主动运输。
●胞吞作用(胞饮作用、吞噬作用)
●胞吐作用
●膜流与囊泡的识别
吞噬作用
细胞内吞较大的固体颗粒物质,如细菌、细胞 碎片等。
胞饮作用 细胞吞入液体或极小的颗粒物质。
胞吞作用
●胞饮作用(pinocytosis)与吞噬作用(phagocytosis)。
位于肌质网上的钙离子泵占肌质网膜蛋白质的90%。
Ca++ ATPase
Maintains low cytosolic [Ca++] Present In Plasma and ER membranes
Model for mode of action for Ca++ ATPase Conformation change
一是取决于一套特殊的膜转运蛋白的活性;二是取决于质膜 本身的脂双层所具有的疏水性特征。
估计细胞膜上与物质转运有关的蛋白占核基因编码蛋白的
15~30%,细胞用在物质转运方面的能量达细胞总消耗能
量的2/3。
两类主要转运蛋白:
载体蛋白:又称做载体、通透酶和转运器。介导被动运 输与主动运输 通道蛋白:能形成亲水的通道,允许特定的溶质通过。 只介导被动运输
特点:
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
能量消耗:不需要提供能量 类型: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协助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需要特异膜蛋白协助
通透性P=KD/t , K为分配系数, D为扩散系数,t为膜的厚度。
水孔蛋白:水分子的跨膜通道
1991年Agre发现第一个水孔蛋白CHIP28(28 KD), CHIP28的mRNA能引起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吸水破裂,已知这种 吸水膨胀现象会被Hg2+抑制。
Na+-K+ATP pump can catalyze the formation of ATP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
钙离子泵
作用:维持细胞内较低的钙离子浓度(胞内钙浓度10-7M, 胞外10-3M)。
位置:质膜、内质网膜。
类型:P型离子泵,每分解一个ATP分子,泵出2个Ca2+。
(四)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能量供给;由载体蛋白介导
被动与主动运输的比较
●类型:三种基本类型
ATP驱动泵(ATP-driven pump)是ATP酶,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 例如:钠钾泵、钙泵、氢泵
钠钾泵 (结构与机制) 钙泵
耦联转运蛋白(coupled transporter)进行协同运输
最早发现于细菌,是一庞大的蛋白家族,都有两 个 高 度 保 守 的 ATP 结 合 区 ( ATP binding cassette),故名。
一种ABC转运器只转运一种或一类底物,不同成 员可转运离子、氨基酸、核苷酸、多糖、多肽、 蛋白质;可催化脂双层的脂类在两层之间翻转。
Mammalian MDR1 protein
能源
无
Na+梯度 Na+梯度 ATP水解 ATP水解 ATP水解 ATP水解
功能
被动输入葡萄糖
主动输入葡萄糖 主动输出H+,调节PH 主动输出Na+ 输入K+ 主动输出Ca2+ 从细胞主动输出H+ 主动输出胞质内H+进 入溶酶体或液泡
(二)通道蛋白及其功能
通道蛋白形成跨膜亲水性通道,允许特定离子顺浓度梯度 通过,又称离子通道。介导被动运输。转运速率极高;没 有饱和值;并非连续开放而是门控的。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运输 第三节 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
一 脂双层的不透性和膜转运蛋白
活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明显不同,钠离子是胞外最丰富 的阳离子,钾离子是胞内最丰富的阳离子(细胞是低钠高钾 的环境)。细胞内外这种离子差异对于细胞的存活的功能至 关重要。 细胞内外的离子差别分布主要由两种机制所调控:
Four types of ATP-powered pumps
一 P-型离子泵
P-型离子泵有2个独立的α 催化亚基,具有ATP结合位
点。由于在泵周期中利用ATP水解能,形成磷酸化中间
体,故名P-型离子泵。
主要代表:钠钾泵、钙泵
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细胞其质膜上没有钠钾泵,而是 具有质子泵。
钠钾泵:
两者区别:以不同方式辨别溶质。通道蛋白主要根据溶质大小和电荷和进 行辨别,假如通道处于开放状态,则足够小和带有适当电荷的分子或离子 就能通过;而载体蛋白只允许与其结合部位相适应的溶质分子通过,并且 每次转运都发生自身构象的变化。
Membrane Transport Proteins
(一)载体蛋白及其功能
在几乎所有类型的生物膜上,载体蛋白是普遍存在、多次跨 膜的蛋白质分子。
载体蛋白举例
载体蛋白
葡萄糖载体
Na+驱动的葡萄糖泵 Na+-H+ 交换器 Na+-K+泵 Ca2+泵 H+泵 H+泵
典型定位
多数动物细胞的质膜
肾和肠细胞的顶部质膜 动物细胞的质膜 多数动物细胞的质膜 真核细胞的质膜 植物细胞、真菌和一些 细菌细胞的质膜 动物细胞溶酶体膜、植 物和真菌细胞的液泡膜
2、反向协同(antiport) 如Na+ 驱动的Cl--HCO3- 交换,即Na+ 与HCO3- 的进
入伴随着Cl-和H+的外流,如存在于红细胞膜上的
带3蛋白。
五 离子跨膜转运与膜电位
细胞质膜两侧各种带电物质形成的电位差的总和即膜电位。 静息电位 内负外正 极化
动作电位
第三节 胞吞作用(endocytosis) 与胞吐作用(exocytosis)
特化的分泌细胞 储存——刺激——释放 产生的分泌物(如激素、粘液或消化酶)具有共同的分选机制, 分选信号存在于蛋白本身,分选主要由高尔基体TGN上的受体类蛋白
来决定
膜流与囊泡识别
● 膜流:动态过程对质膜更新和维持细胞的生存与生长
是必要的
● 囊泡与靶膜的识别与融合
物质跨膜运输: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胞吞与胞吐作用
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主要有三点区别
特 征 内 吞 泡 的 转运方式 大小 小于 150nm 连续发生的过程 大于 250nm。 需受体介导的 信号触发过程 内吞泡形成机制 需要笼形蛋白形成包被 及接合素蛋白连接 需要微丝及其结合蛋白的参与
胞饮作用 吞噬作用
●胞吞作用的类型 非特异性胞吞作用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及包被的组装 ● 胞内体(endosome)及其分选作用
两侧离子的浓度梯度。
动物细胞中常常利用膜两侧Na+浓度梯度来驱动。 植物细胞和细菌常利用H+浓度梯度来驱动。
分 为 : 同 向 协 同 ( symport ) 和 反 向 协 同 (antiport)。
1、同向协同(symport)
如小肠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伴随着Na+ 的进入。 某些细菌对乳糖的吸收伴随着H+的进入。
(一)简单扩散,自由扩散
(free diffusion) 特点 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 扩散; ②不需要提供能量; ③没有膜蛋白的协助。
某种物质对人工膜的通透性(P) 可以根据它在油和水中的分 配系数(K)及其扩散系数 (D)来计算: P=KD/t t为膜的厚度。
人工膜对各类物质的通透率:
由2个大亚基、2个小亚基组成的4聚体,也叫Na+-K+ATP 酶,分布于动物细胞的质膜。
工作原理:
每个周期转出3个钠离子,2个钾离子。
钠钾泵的作用:
①维持细胞的渗透性,保持细胞体积;
②维持低Na+高K+的细胞内环境;
③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 地高辛、乌本苷等强心剂抑制其活性;Mg2+和少
量膜脂有助提高于其活性。
极个别通道长期开放,如钾泄漏通道;多数通道平时处于 关闭状态,仅在特定刺激下才打开,称为门通道(分为电 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应力激活通道)。
Ion Channels
----or----
二 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
物质的跨膜运输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 基础之一
1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 2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