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试题-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达标检测(含答案)青岛版

合集下载

青岛科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期中1--4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青岛科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期中1--4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期中(1—4单元)素养检测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患者用药前应仔细阅读,了解药物的、和等,有医嘱的需遵循医嘱服药。

2.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等。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由感染后引起的疾病。

4.能有针对性地改善人体对某种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力,有效预防传染疾病。

5.新冠肺炎是由感染后引起的疾病。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

7.、、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8.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作这种物质的。

9.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0.干冰是固态的。

11.接种疫苗能有针对性地改善人体对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预防。

12.是单细胞微生物,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13.用药时一般可遵循“能不用就不同,能少用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的原则。

14.青霉素是一种,能破坏致病菌,达到杀灭或抑制作用。

15.碘伏常用于,对部分细菌、病毒、真菌有杀灭作用。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1.观察化石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

(多选)A.不同种类恐龙体型的大小B.古代气候变迁的情况C.古生物生活的环境2.显微镜是研究生物的基本工具,本单元,我们学会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1)画图(2)取镜和安放(3)观察(4)对光A.(1)(2)(3)(4)B.(2)(4)(3)(1)C.(4)(2)(3)(1)3.植物的()有保护、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4.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是()。

A.荷兰人B.美国人C.英国人5.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后代与亲代间的()培育而成的。

A.变异B.遗传C.杂交6.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约为()。

2019年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2019年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2019年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班级姓名等级一、查缺补漏。

1. 材料分和两大类。

棉花、竹子、煤、石油都属于材料。

玻璃、塑料、陶瓷等都属于材料。

2. 素有"瓷国"美誉,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

3. 陶瓷具有、、、等特点。

4. 我们身边有许多金属制品,金属一来源于、二来源于。

5. 木材具有、、、等特性。

6. 东汉时期,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这些廉价的原料造出了可供书写的纸张,被称为。

7. 用金属材料制作电线,说明金属能够;用不锈钢、铝等材料做炊具这是利用了金属的特点;能够被磁铁吸引的金属是;铁锨、锄头等农具,利用了金属的打制而成。

8. 《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从XX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和销售、使用厚度小于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二、明辨是非。

1. 既然木材是天然材料,在生活中我们就不用节约用纸。

()2.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 人们利用陶瓷不容易导电的特性,常常作为绝缘体材料使用。

()4. 纸是不可以再生的材料。

()5. 玻璃比较坚硬,但属于易碎材料。

()6. 木头的年轮就是树木的年龄。

()7. 金属是由天然金属矿冶炼提取而来的。

()8. 一次性塑料制品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9."秸杆碗"被专家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餐具"。

()10. 材料分为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所以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没有关系()三、珠海拾贝。

1.早在()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人用植物纤维造纸,但这种纸看起来十分粗糙。

A .1800 B. XX C. 30002.汤匙用陶瓷做,是因为它具有()的特点。

A.不易导电B.不易传热C.耐高温D.不易腐蚀3.书画作品大多选用宣纸,因为宣纸具有较好的().A.吸水性B.韧性C.透明度D.硬度4.陶瓷应用于变压器中是因为它具有()的特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一、填空。

(每空2分,共26分)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2.用金属制作电线,说明金属能够();用铁或铝制作炊具,说明铁或铝能够();能被磁铁吸引的金属是()。

3.白色污染指的是()对环境的污染。

4.棉花、木头、竹子、煤、石头是非人工合成的()材料。

5.玻璃、塑料、陶瓷、人造纤维、人造革是人工合成的()材料。

6.在高压线杆上用到陶瓷,是因为陶瓷有()的特点,应用于航天飞机上是因为陶瓷有()的特点,应用于底下管道是因为陶瓷有()的特点。

二、判断。

(每题2分,共20分)1.木材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所以我们要多砍伐树木,以得到更多的木材。

()2.陶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3.金属一般情况下都具有延展性。

()4.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给材料分类。

()5.我们购物时用得塑料袋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是一种易分解的材料。

()6.在金属的冶炼和陶瓷的烧制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7.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一些垃圾,有的能够再回收利用,有的则不能。

()8.木材、金属、陶瓷、和塑料都比较坚硬,他们都不吸水。

()9.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用来制造的材料无关。

()10.所有金属的柔韧性都比塑料的差。

()三、选择。

(每题2分,共10分)1.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是()。

A中国B日本C美国D法国2.以下不属于金属性质的是()。

A能导电B能导热C具有脆性D能被压成金属片3.制作救生圈的材料最好选用()。

A木材B陶瓷C塑料D金属4.电灯泡外面用玻璃罩,这是利用玻璃()特征。

A绝缘B透明性C坚固D不易导热5.以下属于人造材料的是()。

A棉花B木材C陶瓷D煤四、连线。

(每题2分,共18分)羊毛陶瓷天然材料煤砖块橡胶人造材料木材纸张棉花塑料五、生活中的科学。

(每题5分,共10分)1.你书包里的学习用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写下来。

2.节约纸张,就是节约能源。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______、______和______。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_________,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_________。

3、如果生态瓶中增加一倍的小鱼,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_______,如果在生态瓶中增加一倍的水草,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________,如果倒掉生态瓶内一半的水,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_______。

4、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 ,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

5、水蒸气是无________、无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

6、杠杆上有3个作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一块橡皮泥无论怎样改变形状,它的轻重是________的。

8、植物经过______、______和______ 等过程,形成果实和种子。

______实际上已经是下一代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健康的眼睛( )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A.瞳孔B.晶状体C.视网膜2、热水瓶能较好地保温,主要是因为()。

A.内胆用玻璃传热慢B.内胆是双层的C.双层内胆的内外层之间是根本不传热的真空D.外层是不容易传热的塑料3、身体不同的部位、个体之间的反应速度()。

A.一样快B.有差异C.不知道4、下面的材料在阳光下()升温最快。

A.白色纸B.粉色纸C.黑色纸D.铝箔纸5、植物吸收水分主要是靠()。

A.根系B.叶片C.茎干6、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说的是生物具有()现象。

A.遗传 B.变异 C.发育7、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A.保护绝缘体B.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C.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电器电路8、太阳系里唯一绕地球运动的卫星是( )。

A.太阳B.月球C.火星9、如果苹果在水中是浮的,那么切成四分之一的苹果在水中是()。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

2、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3、________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_____________。

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________。

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________。

6、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______,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______。

7、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________。

这样就可以________物体热量的散失。

8、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________重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物体不具有弹力的是()。

A.石头B.拉开的弓C.被拉长的橡皮筋2、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一铁块沉入水底,原因是()。

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铁块受到的浮力B.木块受到浮力,铁块没有受到浮力C.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的重力3、升降式窗帘顶部安装的滑轮属于()。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4、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A.光热B.电热C.风热5、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

A.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口驶向大海的轮船C.正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D.海面下正往深水处下潜的潜艇6、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B.沙子C.土壤7、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

A.肯定死亡 B.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C.以上都不对8、在探究近视的成因过程中,不同条件是( )。

A.蜡烛的大小B.凸透镜的凸度C.纸屏的大小9、.用能密封的小塑料袋装一袋冷水,然后把它浸没在热水盆里,会出现的现象是()。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与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检测试题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更》班级姓名等级一、查漏补缺。

1. 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层,从内到外分别是、、。

地壳由组成,地幔主要由、、等成分组成,地核主要由和组成。

2. 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渐渐,温度渐渐。

3. 火山大致可分为、、三类。

4. 风化作用的三个重要因素是、、。

5. 地震发生前,常会出现一些异样现象,如、等。

6. 我国是世界上探讨地震最早的国家,早在多年前,科学家就独创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为地震探讨做出了重大贡献。

7.煤、石油、自然气属于矿产,铁、铜等属于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矿产。

8. 为了爱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法》。

9. 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

二、明辨是非。

1. 地球内部是安静的,地球表面也是一成不变的。

()2. 地震与火山对人们的生活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3. 煤可以制作燃料、染料、消毒剂、杀虫剂等。

()4. 岩石由矿物组成。

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5. 地下贮存的能源有很多,所以人类用不着开发新的能源。

()6. 科学家利用地震波和磁力等供应的信息来对地球内部状况进行探究()7. 模拟试验是一种很好的科学探讨方法。

()8. 化石可以告知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很多信息。

()三、珠海拾贝。

1.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的半径有()多千米。

A.3400B.2900C.8002. 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

A.一样的B.陆地部分薄海洋部分厚C.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级大地震,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4.()是我国宏大的地质学家。

A.李四光 B.竺可桢 C.陈景润5. 煤和石油都是( )能源。

A.再生 B.不行再生 C.不确定6. 卵石的形成与()有亲密的关系。

A.水 B.石头 C.风7. 下列现象中,()不是自然因素对地表影响的结果。

A.火山喷发B.地震C.修路架桥D.地球板块移动8.在探究温度对卵石形成的影响试验中,用酒精灯的()来加热岩石。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全部教案(共6份)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全部教案(共6份)

《木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木材》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材料》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是“材料单元的第一课,以“木材”作为学生研究的素材,旨在让学生从研究身边常见的材料入手,探究发现木材的特点,并且能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对木材的特点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人们对木材的利用,认识木材对生活的重要性。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材以木制家具、木质饰品组合的房间一角作为背景图,展示了木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木材。

利用卡通人物提示学生准备相应材料。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首先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来研究木材的特点,在探究过程中注意用多种方法对木材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相互合作交流,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其次让学生对实验发现的“木材的特点”进行表达与交流。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在经历探究过程后,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了解木材的特点,知道木材的用处,培养学生珍惜木材的意识。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分析】五年级同学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他们的体验感受和科学探究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但是仍然未脱离儿童的特点,他们好奇、好动、自我评价意识强,以形象思维为主,联系和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是孩子进步的关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木材是天然材料。

2.了解木材的性能及用途。

3.知道塑料、人造革等是人造材料。

科学探究目标:1.能针对探究木材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

2.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2.在实验中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木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珍惜木材,热爱自然。

【重难点】通过活动操作,发现木材的不同特点。

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木材的不同特点。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的上册的练习题及答案.docx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的上册的练习题及答案.docx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时练习、期中练习题及答案1课、地球内部有什么填空:1 .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 )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 )千米。

2.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3.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5 .地壳由(岩石)组成,厚( 5 — 70 )千米,地幔由(硅、铁、镁)组成,厚( 2900多)千米,地核由(铁、镍)组成,厚(3400多)千米。

简答:1.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答: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2.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答:知道火山喷发、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可避免它对人类造成灾难。

3 .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答:地球内部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米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厚2900 地核,厚 3400 多千米,温度可达、地幔、地核。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厚5—70多千米,温度在1200 ℃到 2000 ℃之间;地幔下面是5000 ℃。

千2课、火山1、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2、1980 年 5 月 18 日(圣海伦斯火山)受地震影响喷发。

3、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隙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4、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影响。

(1)地表形态的变化。

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口湖、圆锥形火山和火山岛(2)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灾难——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同时火山喷发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铁、铜、金刚石等多种矿藏,火山灰是农作物的上等肥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